分享

欧洲人钟爱的“中国白”

 liweiwb 2023-06-22 发布于上海

福建德化悠久的制瓷传统和出口的地利优势,使其产品在17至18世纪瓷器外销的热潮中扮演着景德镇瓷器替代品和竞争者的角色。尤其是德化人物瓷塑很好地满足了欧洲人崇尚白色雕塑的审美喜好和对中国的“他者想象”。在长达两个世纪的外销过程中,德化白瓷在以瓷器为媒介的中西方艺术与文化交流中起到了重要推进作用。

图片

明   德化白釉瓷壶 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藏

德化白瓷在欧洲广受欢迎的深层原因大概有三点:一是当时欧洲所兴起的“中国热”和“东方想象”,二是德化白瓷迎合了西方人对白色的审美喜好,三是德化瓷塑人物形象与欧洲人所钟爱的白色大理石雕刻人物形象不谋而合。

图片

 明清 德化瓷杯子等器物组合 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藏

欧洲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东方想象”程度的加深,促进了中西经贸与文化往来。在中西文化交流与融合的过程中,欧洲人也拓展了包括德化白瓷在内的中国瓷器艺术的创作题材和造型样式。17至18世纪销往欧洲的德化白瓷,既有碗、碟、杯、香炉、笔筒等实用器,也有花瓶、犀角杯、梅花杯等装饰品,还有形式多样的瓷塑人物、动物。德国德累斯顿的奥古斯都大力王(Augustus-the-Strong)便收藏了1500多件的德化瓷塑。

这些制作精美、形象生动的“中国白”备受西方人的喜爱。它们不仅是全球化贸易中的商品,更是中西方艺术与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其所承载的西方世界对中国的“东方想象”在这些器物及其具体功用与审美中发挥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图片

清 德化白瓷欧洲音乐家和男孩塑像 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藏

图片

佚名 《有猴子和鸟类的瓷器静物画》 巴黎装饰艺术博物馆藏

以德化白瓷中类别最多、艺术成就最高且畅销欧洲市场的主打产品——瓷塑观音为例。

一方面,销往欧洲的德化瓷塑观音由以何朝宗、张寿山为代表的明代优秀德化瓷塑艺术家创作,在人物面部表情、整体动态和衣纹装饰的处理上极具特点与动感表现,无形中暗合了17世纪风靡欧洲的巴洛克艺术既肃穆庄重又动感飘逸的审美特点。因此,明代德化白瓷瓷塑在欧洲享有盛誉,甚至为“天下共宝之”。

图片

明清 德化观音瓷塑 大英博物馆藏

另一方面,是由德化窑的工匠们按照欧洲人的订单制作的圣母子形象与观音形象融合的瓷塑观音。欧洲商人带大量的圣母子图像资料来中国定制德化瓷塑,使定制观音和圣母像的订单由此大幅增加。这种中西融合中的奇特现象以德化瓷塑的艺术化手法展现并留存下来,反映出德化白瓷在17至18世纪中西方艺术与文化交流中所发挥的重要媒介的作用。

瓷塑以外的实用器通常以雕刻和浮雕手法进行装饰,比如先模印出花、龙、鱼、云等形象,再稍加雕琢贴塑于器物表面,或是在瓷器上用瓷泥制作装饰,通常做成树枝状把手或花枝。这类器物最具代表性的非梅花杯莫属。

图片

明清 加彩和未加彩的德化白瓷观音塑像 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藏

德化白瓷梅花杯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口径和底径呈椭圆形······口沿外侈。杯的外表一边堆上梅花枝,堆贴有三朵梅花,一边梅枝上堆贴有一朵花蕊、二片花叶,底周附上一笔架形的梅花树干,作为杯的承托脚架;足架与底周间有些缝隙。整个器身颇厚重,色泽为牙白色,腹壁薄能映见指影”。另一种常见的形式为腹壁两边均堆上两朵对称相同的梅花,或腹壁一边在树枝上堆三朵梅花,另一边堆一朵含苞待放的花蕊和两片花叶,釉色光泽滋润。

图片

清 德化白瓷透雕杯(两只对扣)  大英博物馆藏

从装饰艺术特征来看,17世纪器物上的梅花造型多为含苞欲放的浮雕式,具有简洁生动的装饰效果。进入18世纪,梅花装饰形式逐渐丰富,出现了盛开的一剪梅,花瓣、花蕊更加立体写实,枝干以巧妙的围合式做成酒杯底座。更令人瞩目的是,梅花不仅作为装饰元素附着于器物表面,也以立体雕塑的形式出现,即瓷塑梅花树,有的梅花树甚至高达55厘米。这类瓷塑梅花树或梅花盆景写实性极强,或亭亭直立或奇曲多姿的花枝配以满树白色的花朵,既是雅致的美妙景观,又是难能可贵的精巧艺术品。

图片

清 德化白瓷犀角杯 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藏

这类瓷塑梅花树和梅花盆景在德国、荷兰、英国、瑞典、美国等多个国家的博物馆中都有收藏。据专家推测,瓷塑梅花树在欧洲风行的原因是受西方风景写生油画的影响,但德化窑陶工并没有照搬欧洲风景油画中的梅花形象,而是将西方写实手法与德化白瓷成型工艺相结合,形成了在德化既有题材与装饰形式上的写实与超现实的创新。

“从一朵寒梅到一剪梅,再到如今的一株盛开的梅花树,这其中的转变令人欣喜,同时也发人深思······清代德化窑梅花题材的渐变,始终都伴有陶工炽烈的感情活动。”德化窑陶工既着眼于自然,忠实表现现实和西方写实绘画中的梅花形象,又将中华传统文化中梅花不畏严寒、傲然挺立的精神特征与浪漫气质融汇其中,显示出德化陶工在梅花瓷塑创作中主动融合中西的艺术创新精神和自觉意识。

图片

清 德化白瓷花瓶和支架 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藏

17世纪晚期至18世纪,随着大量欧洲订单一同而来的是各式铜版画蓝本及西方画家绘制的画稿和设计图样。中国陶工在遵循订单要求和画稿图样的基础上,通常也会受自身生产习惯的影响并融入自身对艺术的理解。那些混合式的观音与圣母像、梅花树、欧洲人物塑像等特色鲜明的白瓷产品,其实与经欧洲改装、组装和后加彩的“中国白”一样,是这一时期中西方文化深度交融在德化白瓷上的艺术化反映。

图片

清 德化瓷狮子造型香烛台 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藏

这些极富时代与文化特色的产品提醒我们,以外销瓷为媒介的中西方艺术与文化的交流是双向的,融合是复杂而深入的,我们既应客观审视大批外销的德化白瓷在17至18世纪对欧洲瓷业与艺术发展所起到的推进作用,也应了解和认识到,中国接受订单、烧制外销瓷器的长期过程也是中国接受西方文化、丰富瓷器的人文内涵、启迪手工艺人文化自觉的过程。只有以这样一种客观、全面的眼光审视和评价德化白瓷在历史中的地位和作用,才能更好地促进我国相关学术研究和艺术创作的发展。

艺术影响世界

中国传统艺术承载着厚重的中华文明和浓郁的生活兴味,在历经几千年历史的淘洗后,如今依旧在世界舞台上熠熠生辉。伴随着中外文化交流与贸易的产生和迅速发展,优秀的中国传统艺术及其精神走出国门、传入世界,对世界文化艺术与日常生活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基于此,人民美术出版社在《中国艺术》杂志特设“艺术影响世界”栏目,以期引发更多人关注和了解中国优秀传统艺术,探究中国艺术如何影响世界,激活中国传统艺术的生命力,使其绽放永恒魅力。



本文节选自《中国艺术》2022年第5期

“他者想象”中的“中国白”——17—18世纪外销欧洲的德化白瓷与中西文化交融》 作者:牟晓林

图片

《中国艺术》2022年第5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