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脏与脏之间的关系

 不动佛04317 2023-06-23 发布于广西
中医:五脏六腑之间的关系,都在这,总结全了!点赞收藏

五脏:心、肝、脾、肺、肾。共同特点:能贮藏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各种精微物质,如精、气、血、津液等。
六腑: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共同特点是主管饮食的受纳、传导、变化和排泄。

【脏与脏之间的关系】
1.心与肺:心主血,肺主气。人体的活动,有赖于气血循环的濡养。而血虽然由心所主,但需要
借助肺气的推动。而积存于肺内的宗气,要灌注到心脉,才能畅达全身。

2.心与肝:中医讲:肝藏血,主筋。所以心血旺盛,那肝藏的血也就充盈。肝血足则筋脉有力。如果心血亏虚,导致肝血不足,就会血不养筋,导致手脚麻木,屈伸不利,手足抽筋等症。另外肝郁化火,也会上扰于心,导致心神不宁,出现心烦失眠多梦等。

3.心与脾:脾运化出的精微,需要血液运行来输布全身,而心血又需要脾运化的精微来濡养。另外,脾不仅可以生化气血,使气血充盈,还可统摄血液。如果脾虚,可导致血不循经,气血不足。

4.心与肾:心肾两脏,水火互济,以维持阴阳平衡。正常情况下,心阳下降温暖肾水、肾阴上升制约心火,称为“心肾相交”。如果肾水不足,不能上济于心,就会引起心阳偏亢。

5、肝与脾:肝藏血,脾生血。所以如果脾虚,生化血液不足,就会导致肝血不足,出现头晕、目眩、视物不清等。而且肝属木,脾属土,如果肝郁就会克脾土,导致脾虚。

6.肝与肺:肝气升发,肺气肃降,关系到人体气机的升降运行。如果肝气上逆,导致肺失肃降,就会引起胸闷喘促。另外如果肝阳上亢,就会灼烧肺部的津液,出现胸胁痛、干咳或痰中带血等。

7.肝与肾:肾藏精,肝藏血,精血同源,相互转化,所以肝肾同源。如果长期肾精不足,就会导致肝血亏虚。相反,肝血亏虚,会导致肾精亏虚。

8.肺与脾:脾将水谷的精气上输于肺,与肺吸入的精气相结合,而成宗气(又称肺气)。所以肺气的强弱与脾的运化精微有关。脾气旺则肺气充,脾气虚则肺气虚。

9. 脾与肾:脾的运化需要依靠肾阳的温养。如果肾阳不足,就会导致脾阳虚,运化失常,容易出现五更泄,五谷不化等。相反如果脾阳虚,也会导致肾阳不足,出现腰膝冷痛、下肢水肿等。

10.肺与肾:肺主肃降,可以将上面脏腑运化的水液下降于肾中。在经过肾阳的蒸化,划分清浊,清的上归于肺。浊的通过膀胱排出。如果肺失肃降,容易导致水液内停,出现湿气重的情况。
并且肺主呼吸,肾主纳气,两脏有协同维持人身气机出入升降的功能。

【脏与腑之间的关系】

脏与腑相表里,脏属阴为里,腑属阳为表。

心与小肠互为表里:如果心经有热,热会下移小肠,出现小便发黄,量少,尿道涩痛等。

肝与胆互为表里:胆汁来源于肝,如果肝的疏泄功能失常,会导致胆汁正常排泄。比如黄疸、胁痛、口苦、眩晕等。

脾与胃互为表里:脾喜燥恶湿,胃喜润恶燥;脾主升,胃主降。脾运化,胃收纳。胃为水谷之海,主消化;脾为胃行其津液,主运化。二者燥湿相济,升降协调,胃纳脾化,互相为用,共同完成水谷的消化、吸收和传输。

肺与大肠互为表里:肺气肃降,则大肠气机得以通畅,以发挥传导功能。相反,大肠保持传导通畅,肺气才能清肃下降。若肺失肃降,则大肠传导阻滞,易出现便秘。相反,大肠传导阻滞,也会引起肺失肃降,出现气短咳喘。

肾与膀胱互为表里:肾为水脏,胱为水腑,共同维持水液代谢的平衡。肾阳蒸化,使浊液下渗到膀胱,膀肮又借肾阳排泄小便。

心包与三焦互为表里:临床上热病中的湿热合邪,稽留三焦,出现胸闷身重,尿少便塘,表示病在气分。如果未能制止其发展,温热病邪,便由气分入营分,由三焦内陷心包,而出现昏迷、谵语等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