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可内服也可外用的艾草,散寒驱邪又祛湿

 mxb08 2023-06-23 发布于黑龙江

五月五,门插艾,香满堂,端午时节除了吃粽子、赛龙舟外,少不了“悬艾”的习俗,用艾草插于门眉,悬于堂中,用于招福辟邪。艾草可以除湿、驱赶蚊虫等,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哦!

图片

端午为什么要悬艾草?

这里给大家讲一个神话故事!

远古时期,水怪想淹一些地方用来做他的地盘,这样的想法被天上的神仙知道了,神仙砍了艾草和菖蒲做成宝剑战胜了水怪。水怪答应神仙,只要是神仙的子孙,那它就不去侵犯,只要在墙上挂艾草和菖蒲的人家,那就属于神仙,没有的就归水怪所有。到端午的时候,水怪乘着浪头来了,看见家家屋檐下都挂着一束象宝剑一样的艾草和菖蒲,跑了许多的地方,只淹了一些没人住的空房子,最后悻悻地回去了。原来那天决斗后,神仙就把手中用来做宝剑的艾草和菖蒲洒到了人们住的房子上面,人们因此避免了灾难。后来,到了端午节的时候,人们就会在自己家的墙上挂一些艾草和菖蒲,来吓退水怪,以此来保存自己的房屋和财产。

图片

俗语云:“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艾草既可内服也可外用,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是一味药食同源的好药材。

图片
艾草的本源

图片

艾草,又名香艾、艾蒿等。来源于菊科植物艾,多年生草本或略成半灌木状。艾草的入药部位取自艾叶,艾叶味辛气香,性温。具有温经止血,散寒止痛等功效;外用祛湿止痒。临床上用于吐血,衄血,崩漏,月经过多,胎漏下血,少腹冷痛,经寒不调,宫冷不孕等;外治皮肤瘙痒。

图片

《本草纲目》记载:艾叶生则……生温熟热,纯阳也。服之则走三阴,而逐一切寒湿,转肃杀之气为融和,灸之则透诸经而治百种病邪,起沉疴之人为安康。中医学上以艾入药,有理气血、暖子宫、祛寒湿的功能。

图片
“艾”无止境——可药可食可外用

图片

无“艾”不成灸

艾草养生,古来有之。宋代年间的《扁鹊心书》中就有:“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关、中脘,虽不得长生,亦可得百年寿”等对艾灸的描述。在现代灸疗的防病保健作用已成为重要保健方法之一。将艾草加工成“艾绒、艾条”,是灸法、火罐的重要药材。艾灸最好用放了 3~5年的陈艾。

图片

艾灸适宜虚证和寒证,如痛经、虚弱怕冷、受凉腹泻、关节冷痛、风寒感冒等。使用应先咨询中医。艾灸时注意及时清理燃端的灸条的灰,避免脱落在皮肤上造成烫伤。

艾草食疗方



图片


新鲜的艾草15克洗净,加生姜5片、大枣5枚、黑糖适量,水煎服。

用于女性痛经,手脚冰凉。艾叶可以暖宫止痛,与阿胶搭配还有暖宫止血的作用。



图片


艾草
鸡蛋

艾草10-15克放入冷水中大火烧开小火再煮15-20分钟,然后沥出艾草,打入1-2个鸡蛋,蛋熟后放入红糖,吃蛋喝汤。

有调经活血功效。



图片


新鲜的艾草与糯米粉做成青团,是一道时令的美味小吃,口感上夹杂着浓浓的艾草香。

具有消食健胃、散寒祛湿、暖胃等作用。

艾草泡脚、洗浴好处多

艾草泡脚煮水有讲究:艾叶30-50克或清艾条取四分之一,煮开后沸腾15分钟,不用掺冷水放至适宜的温度即可,每周2到3次为宜,每次泡脚的时间不宜过长,一般在十五到三十分钟左右。

图片

艾草泡脚可促进血液循环、祛寒除湿、温经通络。心脑血管患者、糖尿病患者、胸闷头晕者等不宜泡脚。

此外,艾草浴有祛痱止痒、预防和改善皮炎湿疹等功效。

艾草在防疫期间也颇有贡献,现代科学研究证明艾草烟熏对多种细菌、致病真菌、多种病毒等有较好的抑制作用。烟熏时可选用艾草或艾条,用量不宜过大。

温馨提示
图片

正确使用艾草,能有效地缓解和治愈我们身体的病症,但过量地使用艾草,会使身体出现亏虚,出现头痛、头晕、耳鸣、眼睛干涩等症状。

艾草虽好,可不要贪多哟!



指导专家




谭蕾红,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湖南省中医院)药剂科主管药师。

主攻方向:临床合理用药、中药及复方制剂的研究应用。

图片
图片
END

作者 | 药剂科:饶静姝

版式设计 | 陈安妮

审核 | 陶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