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炉缸冻结事故处理炉缸冻结事故处理

 yaohbsg 2023-06-24 发布于广东

       炉缸冻结是高炉重大事故之一。发生一次这样的事故,至少损失几天乃至十几天的产量,此外还要消耗大量的人力和物力。随着原料条件的改善和操作技术的进步,炉缸冻结事故必将逐步减少、,但直到目前为止,这类事故仍时有所见。有1例是在1971~1981年间发生的,其中有两例是在1980~1981年间发生的。可见,对这类事故进行分析研究,从而找出正确的处理和防范措施,仍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一、炉缸冻结的原因

     炉缸冻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上面的两例来看可归纳为下列几种。

1.炉况失常引起冻结

   其中由于煤气流分布失常,发生管道、大崩料或恶性悬料,最后形成冻结的居多。此外由于焦炭质量恶化造成冻结的,也有一例。

      发生上述炉况失常时,由于煤气利用急剧恶化,炉料在上部未经充分预热和还原就直接下到高温区进行直接还原,大量吸热,炉温很快下降,如果未及时采取有力措施,就可能造成冻结。当原来炉温不高或炉缸堆积或炉渣碱度过高时,造成冻结的危险性更大。

2.漏水引起炉缸冻结

       在1例冻结事故中,漏水造成冻结的占50%。

       高炉到了炉役中后期,炉腹、炉腰和炉身冷却设备陆续烧坏,由于冷却器有数百块之多,检查工作困难,漏水后往往不能及时发现和处理。漏水较小时,虽然焦比受些损失,尚不至于造成严重恶果。但当高炉长期休风时,由于炉内压力降低,漏水增大,而漏出的水又不能随煤气带走,炉子又停止产生热量,就极易造成冻结。在上述5例漏水事故中,由于这种情况造成的冻结占了20%

       正常生产中,在冷却设备(冷却器或风口、渣口)漏水严重、处理又不及时的情况下,也能造成冻结

   在高炉发生风口、渣口爆炸的恶性事故时,由于喷出的渣、铁和焦炭过多,将烧坏的风口(或渣口)进水阀门埋住,无法关闭,以致往炉内大量漏水,极易造成炉缸冻结事故,如第8例。

3.高炉无准备的长期休风造成炉缸冻结

      上面冻结事故中,这类事故占了40%实际生产中当然不止这些。原料供应系统、装料系统、炉前工作、渣铁运输及处理系统、鼓风及热风炉系统、煤气系统以及动力系统等发生严重事故时,都有可能造成高炉无准备的长期休风,从而导致炉缸冻结。

4.有计划的长期休风、封炉或长时间检修停炉形成的冻结   

       在这类事中,主要叙述送风时由于某些措施不当或出现意外事故,增加了处理的困难。其实,即使是有计划的,准备得很好的长时间休风或封炉或检修停炉,如果超过一定时间(例如10天以上),残存在炉内的渣铁也将冷凝,送风时就应按炉缸冻结对待,只不过不算冻结事故而已。对这类复风操作,因为是有计划进行的,一般对其炉缸实际上的冻结容易忽视,许多高炉因此吃过苦头。

图片

二、炉缸冻结的征兆

        炉缸冻结是炉子大凉进一步发展的结果。所以发生炉子大凉时即可视为炉缸冻结的前兆,这时就应该警惕。进一步恶化时则出现如下特征:

    (1)风口由活跃变为呆滞,由较明亮变为暗红,进而出现涌渣,甚至烧穿或自动凝死。

    (2)渣铁一次比一次凉,逐渐到渣口放不出渣,铁口只出铁不见下渣,最后铁口完全凝死。

    (3)下料不畅,易出现管道、崩料和悬料;风压逐渐升高;风量减少,当风口凝死时,风量表指针甚至降到“零”。

    (4)如果是由于漏水造成冻结,则同时出现风口与二套间,或二套与大套间,或大套与炉皮法兰间往外渗水,严重时从渣口甚至铁口往外流水;炉子渗漏煤气点燃的火苗由平时的蓝色变为红色,炉顶煤气含氢升高,如遇休风则风口大量喷火。

三、炉缸冻结的处理

        处理炉缸冻结时,宁可把困难想得多些,准备的措施周到些,灵活些,切忌盲目乐观、麻痹轻敌。如果对客观情况估计得准确,措施得当,最严重的冻结也只需7天左右就可以处理好。如果对困难估计不足,措施不当,来回反复,则轻微的冻结也可能延误很长时间,这种情况在上面的事例中是不少的。

       炉缸冻结的严重程度差别很大。重的伴随着炉缸冻结,出现吹不进风,不下料,即上下都呈“僵死'状态。轻的则只是局部冻结,甚至铁口还能出铁,只是渣口放不出渣。尽管形成冻结的原因不同,冻结的程度可能有很大差异,但处理的原则基本是一样的。下面的处理方法是按较严重的炉缸冻结叙述的。

1.首先要加足够数量的净焦,使炉子迅速热起来

       净焦数量和随后的轻料可参照新开炉的填充料来确定。炉子冻结严重时,集中加焦数量应比新开炉多些,冻结轻时则少些。

2.从风口放渣

       高炉发生冻结事故过程中,有时渣口、铁口早已出不来渣、铁,但高炉仍继续送着风,虽然风量很少,甚至风量表指示为“零”,但时间长了,炉内还是积存不少渣、铁。这时应果断休风,将炉渣从风口放出。放渣的风口应选择在渣口或铁口上面,使炉渣能顺着渣沟或铁沟流入罐内。放渣前应在风口大套和二套上垫好泥料,以保护其不被烧坏。放渣后不要立刻送风,应按下节所述进行工作。曾采用这个方法从风口放出155 t渣,为下一步处理炉子创造了条件。如果风口平面以上没有炉渣,这步可以略去。

3.选择并准备好送风风口和临时出铁口,以恢复炉子’局部工作

        当渣口、铁口已放不出渣、铁,炉缸冻结已成事实时,应果断休风。休风后按下列两种方案之一进行工作,冻结严重时用前一个方案;较轻时用后一个方案:

    (1)风口一渣口一铁口方案:此方案把打开铁口前的工作分为三步,依次用风口、渣口、铁口作为出铁、出渣口;

    (2)渣口一铁口方案:把打开铁口前的工作分为两步,依次用渣口、铁口作为出铁、出渣口。

    采用前一个方案时,作为出铁口的风口应选在靠近铁口的渣口上方,这样,一方面便于下一步用渣口出铁,另一方面放出的渣铁可利用渣沟排放。进风的风口应和临时出铁的风口相邻,一般为1~2个。其余的风口应牢牢堵住。进风口和出铁用风口应把小套拉下,互相烧通,然后进风口安上原来的风口小套。出铁口则应该上一个外形和风口小套_样,中心留有声50 mm左右出铁孔道的炭砖套,并在大套和二套上砌砖和铺适当的泥料,构成渣铁流槽。此外还需将风口弯头卸下,在热风支管上焊堵盲板。

        在进行上述工作的同时,应将下一步准备用作临时铁口的渣口小套和三套拉出,换以外形和渣口三套一样,中心留有出渣孔道的炭砖套,并做好从渣口出铁的一切准备工作。

       上述工作准备好之后,即可送风。每个风口送风风量可比正常生产时的单个风口的平均风量稍多,或按风压掌握。风温视风口情况进行调节。一般1~2 h经风口出一次渣铁,一直到渣口能工作为止。连续用风口出两三次渣、铁后,就可试着用渣口出铁。渣口出铁顺利后,风口可逐渐向铁口方向扩开,进风口数目可增至4~5个。渣口出铁可2~3 h一次,一直到铁口能放出铁为止。渣口连续工作一定时间(一般出铁达10次左右)之后,可试着烧铁口,如烧不开,可用炸药爆破。铁口能顺利出铁之后,处理工作就取得了决定性胜利,以后就是逐渐打开风口恢复正常生产的任务了。

        采用后一个方案时,选择靠铁口最近的渣口作为临时出铁口,用渣口上方(可偏向铁口)的2~4个风口送风,其余的风口牢牢堵住。将渣口小套、三套和要送风的风口小套拉出,然后将风口和渣口互相烧通,烧出的空洞内填充新焦炭。将渣口三套换上一个炭砖套(内径50.mm左右),将风口上好后即可送风。以后的做法与前一个方案相同。

4.逐步扩开风口

        在铁口能顺利出铁、炉温充沛的基础上,风口可依次逐个打开,一般每次以打开两个为宜(一个方向一个),切不可隔着堵死的风口去开,也不宜一次打开过多的风口。开风口过快,过多,往往容易造成反复。为了减少休风时间,一次也可多烧开几个风口,然后将暂时不用的风口用泥堵住,下次再开时就不必休风了。

5.用炸药开铁口

        自从1967年包钢使用炸药开铁口成功之后,一些厂在处理冻结事故时也采用过。这个方法使用得好,的确能缩短处理时间,减少损失。但实际使用的效果有的好,有的不好,因此对这个问题需要进行分析。用炸药开铁口时,最关键的是要掌握恰当时机。炸药的爆破力是有限度的,只有当炉缸已经熔化到较接近铁口,铁口以上的冻结层已减薄到一定程度时,爆破才能见效。因此,一般应在由渣口放出多次渣铁以后,才能用炸药开铁口,或者炉子冻结程度较轻,铁口以上冻结层不厚,不必用渣口排渣铁,而铁口又烧不开时,才用此法。炸铁口过早,甚至在高炉已严重冻结,高炉尚未送风前就去炸,必然是徒劳的。

四、冻结事故的预防

       加强管理,严格操作纪律,搞好综合平衡,搞好精料,保持高炉均衡稳定的生产,是消除炉缸冻结的根本措施。   

       保持高炉顺行,维持正常的炉温和碱度;搞好上下部调剂,避免管道、崩料、悬料和炉缸堆积;炉子失常后及时果断地采取措施纠正。这些是从操作上防止冻结事故的关键。

       漏水是发生冻结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应注意防止漏水。首先是应及时发现漏水。有下列迹象出现时,应及时查明情况:

    (1)炉温向凉原因不明;   

    (2)炉顶煤气含H2量升高;

    (3)炉壳缝隙处,特别是风口区,有渗水迹象;

    (4)渗漏的煤气火苗由正常时的蓝色变为红色;

    (5)短期休风时,风口冒火大。长期休风炉顶点火时,炉顶火大,炉顶温度升高,有时堵泥的风口自动鼓开。

        发现漏水后要及时查清,及时处理,不应该让水长期漏入炉内,否则,即使不造成冻结,焦比也会升高。如一时难以查清漏水处,可把可疑区域的总水阀门暂时关小,减少漏水,接着再细查。

        搞好中修停炉及长时间封炉的休风与送风操作。高炉长时间休风或封炉,不可避免地要引起不同程度的炉缸温度下降,直至形成实际上的冻结。但如果工作搞得好,不出意外,则可大大减少损失:

    (1)正确选择封炉(或长期休风)焦比,封炉总焦比一般可参照新开炉的总焦比来确定。如果封炉时间短,焦比可较低;如果封炉时间长,或炉子密封不好,或者空料线炸瘤,则焦比应高于新开炉焦比。

    (2)休风前需把炉缸清洗干净。其措施是保持高炉顺行;维持适当炉温([Si]1.0%~1.2%);提高生铁含锰;降低炉渣碱度;打开全部风口并维持适当冶炼强度等。

    (3)正常料线封炉一般比降料线封炉损失焦比小,开炉较顺,因此如无必要,不采用降料线封炉。

    (4)休风前把渣铁放净。

    (5)仔细检查有无漏水迹象,严防封炉期间往炉内漏水。

(6)休风后风口、渣口、铁口必须严密封闭,并且要经常检查,防止漏风燃烧焦炭。

    (7)如果是中修停炉,最好将炉缸清理到风口、渣口、铁口互通的程度,这样就等于新开炉了。   

    (8)10天以上长时间休风和封炉后的复风,均应按处理炉缸冻结对待。

       各厂条件千差万别,每次冻结事故的具体情况又有很大差异,上面所述的只是各厂经验的粗略概括。随着生产条件的改善和技术的发展,炉缸冻结事故必将逐渐减少,处理事故的技术水平将继续提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