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方式和膳食结构的改变,糖尿病患病率逐年上升,这是一种以长期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一旦控制不好,可引起各种各样的急、慢性并发症,严重者可致失明、心梗、脑梗、脑出血、肾衰竭、截肢等,甚至危及生命。 每个糖尿病患者都连结一个家庭,病情控制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家庭的经济负担和幸福指数。研究发现家属参与糖尿病管理,对其血糖管理水平、生活质量都有积极影响,并且对病人的抑郁症状、疾病带来的痛苦等社会心理学也有正向作用。 ![]() 因此,管理好糖尿病,家庭成员的关怀、关注、照护与监督,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那么,作为患者的家人, 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一 / 心理疏导 糖尿病患者因长期患病,易产生抑郁、焦虑等负性情感应激状态,往往会引起机体内分泌系统的急剧变化,进一步影响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健康和血糖控制。 此时,家属务必要做的是: ①与患者一起加强学习糖尿病有关的基本知识,客观全面地看待糖尿病及其并发症; ②与医生加强沟通,安慰、开导患者,帮助其培养乐观愉快的心境和战胜疾病的信心,让其认识到只要积极与医护人员合作,坚持规范合理的治疗,坚持科学自我管理,就能较好地控制病情,一样能拥有高质量的工作和生活。 二 / 监督饮食管理 饮食治疗对于糖尿尿病的控制尤为重要,糖尿病患者饮食原则为: 食物多样、主食定量、蔬菜奶豆丰富、少油、少盐、少糖,在控制血糖的同时,需保证每日能量适宜和营养素摄入充足。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糖友都能够将以上原则践行到位。
因此,作为糖尿病患者的家属,也要多学习糖尿病饮食相关的知识,学会科学合理地安排他们的饮食起居,保证合适的饮食结构比,有条件的家庭可请营养师提供个体化的医学营养指导。 三 / 督促运动 运动可以消耗能量,平稳血糖,调节心情愉悦,降低肥胖。 糖友们需要寻找和培养自己有兴趣的运动方式,将运动列入每天的时间安排,培养运动意识和习惯,有计划地循序渐进,逐渐增加和达到目标。 作为家属,可以协助制定运动计划,督促运动,并注意在运动中保护患者,防止足部的损伤和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运动方法建议: ① 将日常活动和运动融入生活计划中,可在餐后运动,每周至少5天,每次30-45分钟,中度强度运动要占50%以上,比如:快走、骑车、乒乓球、羽毛球、慢跑、游泳等; ② 如无禁忌,最好一周2次抗阻运动,提高肌肉力量和耐力,比如:哑铃、俯卧撑、器械类运动等; ③ 运动前后要加强血糖监测,避免低血糖。 ![]() 四 / 坚持血糖监测 了解患者血糖控制情况 血糖监测也是糖尿病治疗的重要一环,家属要督促患者保持好血糖监测的频率和时间点,并定期到医院做相应并发症的检查。
五 / 监督日常用药 在用药方面,家属应该督促其遵照医嘱,按时按量用药,勿擅自滥选降糖药。 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比较健忘,作为家属,我们应该多一些耐心和细心。 同时家属要学会正确保存胰岛素和口服药,用药过程中,如发现患者有不良反应或者其他不适,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胰岛素保存方法 尚未开封的胰岛素: ① 一般可放在冰箱冷藏室中,注意太低的温度会使胰岛素变性失效,即使解冻也不能继续使用,因此,最好不要将胰岛素置于冰箱深处挨着内壁,以免温度过低,可放在冷藏室门上的储藏格里。 ② 取出时检查一下,如果出现硬块或变色,不宜继续使用。 开封过的胰岛素: 在不超过30℃、阴凉的室温环境中,可以保存1个月左右。 六 / 关注糖尿病患者的身体反应 及时发现紧急情况 1. 患者出现以心慌、饥饿、出汗、胡言乱语、行为怪异、昏迷等为低血糖的表现,家属应立即给患者测一次血糖,并参考以下表格处置。 ![]() 2.糖尿病患者出现呼吸急促、口舌干燥、烦渴、虚弱、视物模糊、精神状态差、淡漠、嗜睡、幻觉、昏迷等症状时,提示可能并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高血糖高渗状态,随时可危及生命,家属需及时拨打“120”送至医疗单位救治。 3. 糖尿病患者伴有高血压、心血管病变(如冠心病)或脑血管病变(如颅脑CT/磁共振发现小缺血灶),以及长期服用抗血小板类药物(阿司匹林、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突然出现胸痛、肢体偏瘫、口角歪斜、言语含糊不清、呼叫患者不能应答、大小便失禁等症状时,提示可能并发心肌梗死、脑梗死、脑出血,病情危重,家属需及时拨打“120”送至医疗单位救治。 家属要记住一点,凡是患者自觉身体不舒适以及发现患者神志、精神、饮食等方面与往常不相同,一定要引起重视,及时送至医院救治! 七 / 督促患者保持 良好规律的生活方式 01 多督促 ![]() 家属需督促患者戒烟、限酒,叮嘱患者作息规律,勿过度劳累。 02 多协助 ![]() 家属可协助患者制定生活时间表,并作相应的督导,使其养成习惯,持之以恒。 03 多陪伴 ![]() 少数自理能力差的患者,家属尚须多多陪伴,并适当代劳。 04 多提醒 ![]() 家属要叮嘱患者注意皮肤护理、防跌倒,告知患者避免热水长时间泡脚(不超过5分钟)及采用电热毯、热水袋暖脚,协助患者预防糖尿病足溃疡的发生。 ![]() 以上就是我们作为糖尿病人的家属要做的事啦,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吧! 家人对患者的关怀备至、理解支持以及精神上的抚慰,可显著减轻糖尿病患者的思想负担,同时能帮助患者更好地控制病情,并使治疗效果大幅提高! 作者:赵玲 副主任医师 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内分泌科 编辑&排版:MMC管家 参考文献: 1. 《中国老年型糖尿病防治临床指南》编写组.中国老年2型糖尿病防治临床指南(2022年版)[J].中国糖尿病杂志,2022,30(1):2-51.DOI:10.3969/j.issn.1006-6187.2022.01.002. 2. 何昌永,徐倩,李俊静,李东旭,宋宇琪,夏庆,常宁,邓大同.糖尿病患者的心理状况调查[J].安徽医专学报,2021,20(6):146-148.DOI:10.3969/j.issn.2097-0196.2021.06.054. 3. 《成人糖尿病食养指南(2023年版)》 ![]() 你还想知道哪些控糖知识?留言告诉我们吧 ![]() 把有用的知识分享给更多的人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