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认错”必修课》有感

 胡艳杰 2023-06-24 发布于河南

《“认错”必修课》读后感
胡艳杰
读金惟纯先生的文章,有一种聆听长者面授人生智慧的感觉。话语亲切,道理中肯,方法实用。
我从来没有认识到“认错”的作用如此之大。金先生说“认错”是绝无副作用的“救命仙丹”,为了说服读者,他拿出自己和朋友的案例,实在令人信服。
我曾经是个“自以为是”的重症患者。在孩子面前,总认为自己说的正确;在同事面前,与其发生意见分歧时,总觉得对方认识不全面;在领导面前,大谈管理体制的问题。于是,我一次次陷入困境。直到后来我开始反思自己身上的问题,然而却从未真正地认过错。
的确,“认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果年长的跟年幼的认错,或是职位高的跟职位低的认错,会觉得失了颜面;如果年长的或职位高的认错不够真诚,便不能把“认错”这种好习惯“传染”给年幼的孩子或下属。与其把它变成强迫他人的利器,不如自己先做好榜样。
也就是说,与人相处时,用好“认错”这把钥匙,真正认识到自己存在的问题,便能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而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我们人生幸福的前提条件。
“找好处开了天堂路,认不是闭上地狱门。”这句话生动形象地道出了真诚赞美他人和真诚向他人认错的好处。“认错”意味着放下,意味着纠结的结束,体现出了大格局、大智慧。你学会“认错”了吗?
原文:“认错”必修课
金惟纯
有人向我倾诉他们面临的疑难杂症,左也不是,右也不是,所有办法都用过了,还是无解。对于这种问题,我可不敢乱给建议,最后只能说:“试试看认错吧!”这是我唯一有把握的建议,而且确信绝对不会错。
我这么说是有经验基础的。因为自已在事业上最大的转折,从困境中突破,就发生在我向全体员工承认自己“一无是处”之后。除此之外,在亲密关系中,尤其是和孩子的关系,每一次的更上一层楼, 也几乎毫无例外,都是发生在我承认自已有错之后。所以对“认错”这件事,我是有把握的。我知道它是“救命仙丹”,而且绝无副作用。
很多朋友的案例,也一再印证“认错"没错。曾有一位企业老总告诉我,以前他开会,都在找员工犯了什么错,结果总是听到一大地通常是借口的理由,会议往往开到没完设了,开完会问道还是设解决。后来他试着自己先认错,发现员工也开始愿意认错。如今开会时,大家抢着自我检讨,他只要鼓助大家一番,会就开完了。而且很多纠就不休的老问题,好像都自动消失了。认错为什么这么神奇?我看到了背后的三个原因。
其一,正如不认错恶性循环一样认错也会传染。只要有人开始,就必有人跟进。尤其居上位者带头,效果不可思议。
其二,人有错不认,背后必有执念。认错能让执念消融,最后解决的问题就不止一桩, 而是把那执念所滋生的问题并化解了。
其三,很多事情之所以行化成疑难杂症,都是因为背后的因果复杂,纠缠成一团,剪不断,理还乱。这种时候,所有的解决方案都难以避免造成进一步的对立,只有认错才能突破。
认错虽然有奇效,但仍有必要提醒,它不能被当作“管理工具”使用。因为做父母的,都希望孩子认错;做主管的,都希望员工认错。但若居上位者自已不能真心认错,认错就会沦为“权力行使”的游戏。居下位者不得不认错,内心就会有委屈感,他们一定会想,“有朝一日”自己足够强大,就再也不必认错了。结果,当然是误会一场。
在我的经验和理解里,我知道认错是人生必修课,而且永远修不完,它会一直陪我走到人生的尽头,最后会变成离不开的好朋友。有它相伴,我就知道自已还在做功课,可堪告慰。若是发现自己和它久违了,会吓出一身冷汗,二话不说,赶紧去补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