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斯大林有多厉害?看看他这10个独特能力

 xsqtsg648 2023-06-24 发布于湖北

图片

通读《斯大林全集》,发现斯大林令人印象深刻的十个特别的能力。

第一、二者必居其一的思考本领

斯大林有句口头禅——“二者必居其一”,这是斯大林对事情归宿的两种相反发展的的思考,从而根据支持一者、反对另一者,来提出相应要实施和完成的任务,从而得到想要的其一。

“二者必居其一”是思考成熟的一个标志性节点,当达到这个思考节点之后,就使得自己的行动全局可以符合辩证法了,支持一者、反对另一者,支持和反对构成正反面,一者和另一者构成正反面。这个思考结果,具有极高的动员力,这样的行动方案,具有极高的可执行性。

比如,

斯大林:“二者必居其一:或者我们仿效自由 派,应当抛弃无产阶级是革命领导者的思想,于是我们参加临时政府 的问题也就自行消失;或者我们应当公开承认这个社会民主主义的思 想,同时也就要承认参加临时政府的必要性。”

两个截然不同的选择,清清楚楚的摆在人们的面前,做选择是容易的,同时也施加了动力、也施加了压力在人们身上。

比如,

斯大林:“二者必居其一:或者我们把帝国主义的大后方——东方殖民地国 家和半殖民地国家发动起来,使它们革命化,从而加速帝国主义的崩 溃;或者我们在这方面遭到失败,因而巩固了帝国主义,削弱了我们 运动的力量。问题就是这样摆着的。”

二者必居其一,这是提问题的正确方式,是问题的正确提法,具有强大的说服力。这是提供目标的。

第二、寻根出发点的本领

很多时候,在行动的过程中,人们忘记了出发点,以致于行动歪曲了起来,通过再次探求出发点,就把歪曲的行动纠正过来,人们是很难否定出发点的。

吴起:夫道者,所以反本复始;

这个出发点,就是本,反本复始,以求道。

当人们从出发点离开了一段距离和时间后,行动往往偏离了原来的出发点,由出发点来审核判断行动的正确性,就是一个比较得人公认的尺子,具有强大的说服力。

比如,

斯大林:“这样做的出发点是:和反对派 的原则错误进行斗争是纠正这些错误的唯一手段,而纠正这些错误又是达到我们党内真正统一的唯一道路。”

通过阐明自己行动的出发点,这个出发点是无可争议的,就使自己的行动获得了绝大多数人的支持。

比如,

斯大林:不应当以过去为出发点, 而应当以现在工人日益增长的需要为出发点。

通过找出正确的出发点,指出错误的出发点,就纠正了错误的思想和行动。出发点具有无可争议性。

根据辩证法,凡事一定有出发点和终点,终点和出发点要有一定的一致性(统一的一面,而不是对立的一面)。抓住出发点和终点,也就抓住了事情的本身,可以肯定事情,也可以否定事情。

第三、符合逻辑的本领

符合逻辑的东西,是有力量的,因为它最少争议。

斯大林:演说中的逻辑好像 万能的触角,用钳子从各方面把你钳住,使你无法脱身:你不是投 降,就是完全失败。

从逻辑得出来的结论和公理一样有效。逻辑能力,意味着推理能力,意味着稳固的从此走向彼的能力。

斯大林:事物的逻辑比人的心愿的逻辑更 有力量。

内在的逻辑,是实现人心愿的前提,如果没有内在的逻辑,那么人的心愿就只是一种空想,而不能落地。

斯大林:这个斗争正在 继续进行并且一定会达到它的逻辑的结局。

不管人愿意不愿意,事情的发展不能违背它的内在逻辑的结局,如果不遵从逻辑,则一切行动都失去了依据、失去了确定性。

第四、利用可能性的本领

可能性是现实性的前奏,关键在于看到可能性、利用这些可能性的本领,从而把可能性变成现实性。

斯大林:我们有一切“客观的”可能性来做到这一点。所缺乏的只是真正 利用这些可能性的本领。而这是取决于我们自己的。并且仅仅是取决 于我们自己的!已经是我们学会利用这些可能性的时候了。

关键是得到利用这些可能性的本领。正是利用了种种可能性,俄国就从一个农业国变成了一个强大的工业国,并在二战后,成为唯二的超级大国。

斯大林:“但是这里有一个问题:党是否正确地利用了苏维埃制度给我们提 供的那些可能性呢?党是否埋没了这些可能性,因而妨碍了工人阶级 彻底发挥自己的全部革命力量呢?党是否最大限度地利用了这些可能 性来全面展开社会主义建设呢?苏维埃制度提供了社会主义完全胜利的巨大可能性。”

人是把可能性变成现实,而不是把别的什么变成现实。没有可能性的东西,也就不具有现实性,这是无疑的。

正是建立了一些机制和措施,来产生各种可能性,就奠定了苏联一度强盛的局面。比如,

斯大林:我还不去说,划小组织单位的办法使我们能够提拔成千上万的新的人才来 担任领导工作.。

这就得到了大批的各方面的人才,在各处都产生了可能性。就像我党采用军分区这种划小组织单位的方式,就培养了成千上万的军事人才,这些人才就支撑了可能性、把可能性变成了现实性。

比如,

1)拜登在讲话中提到,很久以前他在一次私人晚宴上与中国领导人会面时,后者曾向他提问:“你能为我定义何为美国吗?”

2)拜登回答:“我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可能性(Possibilities)……我们相信,只要我们下定决心,一切皆有可能。”

从可能性走向现实性。可见,可能性,是强盛的前提,高手眼里看到的可能性,而不是别的,最终都要归到可能性和可能性的利用上。

第五、挖掘后备的本领

这是一个胜利的公式,只要有无穷的后备,那么不管前面怎么输,后面最终也一定是赢。所以,寻找和建立后备,就是竞争的关键。

斯大林:官僚主义埋没蕴藏在我们制度内部、工人阶级和农民内部 的巨大的后备力量,它不让我们利用这些后备力量去同我们的阶级敌 人作斗争。社会主义竞赛的任务在于粉碎这些官僚主义的束缚,为发 挥群众的活力和创造主动性开辟广阔的场所,发掘蕴藏在我们制度内 部的巨大的后备力量,并把这些后备力量投入天平盘去同我们国内外 的阶级敌人作斗争。

可能性,在某种角度上,就是一种后备。正是这种后备力量的挖掘能力,所以二战时,德国虽强,仍然在后备层面最终输掉了战争。

而共产国际,本身也是挖掘和转化各国的后备的,统一战线,也是为自己提供和挖掘后备的。后备是决胜的钥匙,后备能使自己应付一切意外和应付一切损失。

第六、建立原则的本领

一切行动和策略,都可以上溯到某种核心的原则,符合了原则,就获得了自己行动在一个时期内一致的优势,而一致是很有力量的。而原则本身是所有人一致的工具,从原则上进行赞同和否定,是非常有效的。

而从原则上区别行动,就可以从根子上区分行动,不被行动表面的部分的效果所迷惑。识别出、判断出行动所基于的原则,就可以保证行动的正确性。

斯大林:“原则性的政策是唯一正确的政策”,——这就是列宁的公式, 列宁用这个公式攻占了许多新的“不可攻占的”阵地。

符合原则的政策,是唯一正确的政策。原则是一种大家都认可的东西,少数服从多数,在揭示不同原则的基础上打败对手,是非常高效的。

比如,

教员:这个军队也不是一开始就像现在的情形,它也曾经过许多的改造工作,主要地是肃清了军队内部的封建主义,实行了官兵 一致和军民一致的原则。

在教员眼中,红军和旧军队的区别,就在于实行了官兵一致和军民一致的原则,这是红军改造的最大成果,也是红军力量的来源。

所以,建立起原则,就是改造。建立起原则,就是成长。这么去想,是很有利益的。原则更是接班人的核心考量。

第七、重新配置力量的本领

这个能力如此重要,如果不具有重新配置力量的本领,结果就会产生坠落和腐化。换句话说,没有这个本领,就不能调动他人。这正是斯大林大清洗的一个重要作用。

斯大林:现在提出的另一个目标,就是重新配置力量。

真正实现重新配置力量,往往是很困难的,因为命令是可以抗令不遵、或者阳奉阴违的,而说服是需要时间等待的,说服往往是困难的。

比如,

斯大林:总之,消灭无人负责现象,改善劳动组织,在企业中合理地配置 力量,——这就是我们的任务。

这种配置力量的本领,也是领导能力的具体表现。

而通过观察对手力量的配置,就可以判断对手的意图,从而使自己有所准备。比如,

斯大林:正因 为如此,我们认为罗迦诺公约是为新战争配置力量的计划,而不是为 和平配置力量的计划。

所以,对于国际局势的判断是很清晰的,只是在具体时机上,会有所差距。

比如,

斯大林:我们没有这样的人,没有适当的工作人员。同志们, 这是不对的。能干的人,有才能的人,我们这里成千上万。只需要去 了解他们,及时提拔他们,使他们不致老呆在原有的工作岗位上而开 始腐朽起来。要找就会找到。

这就是发现力量、形成力量的本领。

在现实生活中,经常会有令不行的问题,即只能重新配置小范围的力量,而不能对全局的力量重新配置。

第八、看出两面性的本领

由辩证法,就得到了凡事都有两面性,既有光明的一面,也有阴暗的一面。发扬光明的一面,打击阴暗的一面,就能使人和事走向健康。这也是大清洗的一个依据。

这种两面性,每一面都产生它对应的需要,就可以自由的选择行动的方向,而不是被一面所束缚和限制。这就获得了完整的自由权。

比如,

斯大林:然而,胜利也象世界上的一切事物一样有其阴暗面。大的胜利和大的成绩,往往使政治经验少的人产生麻痹大意、温厚宽 容、自满、过分自信、自高自大和浮夸的毛病。

这就使斯大林领导下的苏联,能不断的取得成就,而不停滞不前,而不是转向失败。

(后人的失败要怪后人,不能怪斯大林。正如西汉的覆灭,不能怪刘邦一样)

教员:我想讲一点。我看有两把“刀子”。一把是列宁,一把是斯大林。现在,斯大林这把刀子,俄国人丢了。

苏联的最终失败,不是因为有斯大林,而是因为把斯大林给丢了。

第九、辨异的本领

能够找出极小差别事物本质上的极大差别,从而防微杜渐。这个本领是超级厉害的。应该说也是斯大林这个超强的能力,所以使得下属在他面前战战竞竞的,因为很容易被他发现错误,而下属却并没有足够的能力看出差别、看出差别导致的错误。

这是一种观察事物动态运动的视角和眼光,而不是静滞的眼光,所以火眼金睛。这也是对客观存在事物的一种承认和看见,这就能够正视它、解决它。

比如,

斯大林:我认为许多同志犯的错误就是把我们在粮食战线上发生困难的种 种原因搅在一起,把临时性的、暂时的(特殊的)原因和长期性的、 基本的原因混淆起来了。

正是能辨异,所以才能不混淆。如果不能辨异,就一定会混淆起来了,也就造成了问题的无法解决和难以处理。

比如,

斯大林:在这里,你们把完全不同的东西 混淆起来了,即把“民族压迫的消灭”和“民族差别的消灭”混淆起 来了,把“民族国家壁垒的消灭”和“民族的消亡”、“民族的融 合”混淆起来了。

只有斯大林能不混淆,这就把事情搞清楚了。辨异了,就给解决问题提供了条件和方向。混淆了,就是一团乱麻、不知从何下手。

辨异的一个重要方向,是找出事情的属性,根据辩证法,找出这个属性所对应的反面,联系反面从而把握住了事情的本质和解决。

第十、拖出整个链条的本领

能拖出事情的整个链条,这是斯大林的一项重大本领。

斯大林:“列宁曾经这样教导我们:要找到我们工作链条中的基本环节,紧紧抓住和拖出这个环节,以便通 过它拖出整个链条,向前迈进。革命运动的历史表明,这个策略是唯 一正确的策略。”

甚至把拖出整个链条的策略,视为唯一正确的策略。

当能做到这一点时,就能从局部进到掌控全局,这就是在一国能进到掌握全球。所以在斯大林、邱吉尔和罗斯福的三巨头中,斯大林是把握住了全局的,而邱吉尔相对斯大林只是一个傻叉,在战争中丧失了大英帝国原有的地位(不是加强了英国,而美苏都是加强了),导致战后立即被民众选下去、丢了首相的位置。

人任何时候,都是处在局部的(空间上和时间上),都在更大的全局套在外面,这个能力能让人始终处在全局的中心位置。

可以说,斯大林的这十个本领,每一个都是顶尖的,也是顶级的,他的巨大成功不是偶然的,对斯大林的否定,正是西方的心愿、是不公正的、是故意的,但不是客观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