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阿多尔诺:后现代主义的思想先驱

 王守山学堂 2023-06-25 发布于山东
[摘要]阿多尔诺思想构成了后现代主义的思想渊源。阿多尔诺的思想本身具有后现代性,而且,他的思想还影响了许多后现代主义思想家。但是,阿多尔诺哲学中,还有现代主义的东西,尤其是他的艺术哲学中。而正是这种参杂着现代主义的后现代主义的特点,才表明了他的作为后现代主义先驱的地位。
[关键词]阿多尔诺后现代主先驱
后现代主义一般是指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所兴起的具有反西方近现代主义文化思想的一种思潮。在追溯后现代主义思想的理论渊源时,国内和国外学界往往只把尼采视之为后现代主义的先驱。但在后现代主义思潮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法兰克福学派及其主要代表――阿多尔诺(1903――1969年)的思想,却不容忽视。可以说阿多尔诺的思想就是后现代主义的先驱之一。这是因为,他的思想既构成了后现代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又本身具有后现代主义的特性。利奥塔认为,在阿多尔诺的思想中有着“对后现代主义的预期的成分,尽管这一成分多半还是缄默的或被拒绝的”[i]。利奥塔在另外的地方还指出,所谓后现代性只是对现代性的一种重写(re-writing),而阿多尔诺在其著作中就让人们理解到了重写现代的必要性。[ii]詹姆逊对阿多尔诺也有这样的定位:“假若阿多尔诺不是后现代的,至少也与当今后现代时期相一致和相适应”[iii]。从这两位重要的后现代主义思想家的分析来看,他们既肯定了阿多尔诺的后现代主义的特性,又指出了阿多尔诺的思想尚不能完全归入后现代主义之中。这说明阿多尔诺是西方思潮由现代主义转向后现代主义的一个重要的、直接的环节,也表明了阿多尔诺作为后现代主义的先驱者的地位。
阿多尔诺的哲学思想,以《启蒙辩证法》(写作于1940-1944年,1947年发表)和《否定的辩证法》(1966年发表)两本著作为代表。他除了哲学上的论著之外,还有许多文学和音乐评论,其去世之后,发表《美学原理》这一重要著作。
1.对启蒙理性的诘难:
阿多尔诺与霍克海默对启蒙理性的批判,对后现代主义具有重大的影响。在1940—1944年写就的《启蒙辩证法》一书中,阿多尔诺与霍克海默认为:“从进步思想最广泛的意义来看,历来启蒙的目的都是使人们摆脱恐惧,成为主人。但是完全受到启蒙的世界却充满着巨大的不幸。”[iv]他们考察了启蒙理性的历史发展过程。他们认为,进行启蒙的理性本是以破除迷信、消除神话,从而使世界清醒为已任的,但其一开始就变成了一种新的神话和新的迷信。理性主义者宣称:“战胜迷信的理性可以指挥失去魔力的自然界。知识就是权力,它既无限地奴役生物,也无限地顺从世界的主人”[v]。阿多尔诺与霍克海默认为,培根所说的“知识就是权力”,实际上就是认为,人们向自然界学习,只是为了运用和掌握自然界。他们认为,这自身就是一种新的神话,因为这种启蒙的理性使人的掌握和支配自然的权力不断增大,使得他具有了与神一样的支配自然的权力:“管理万物的精神与创造万物的神相似,都是自然界的主宰,与神相像的人具有支配定在的主权,是主人,具有指挥权”[vi]。而且,“随着支配自然界威力的增长,社会制度支配人的权力也猛烈增长”[vii]
。他们认为,启蒙理性之所以走向这一步,是因为,在启蒙精神那里,理性成了用来制造其它一切工具的一般工具。启蒙理性为了达到对自然的统治,追求知识的普遍性和统一性,它消除事物质的差异,而把一切都归到了纯粹的量。数字成了启蒙的规则(P5),从而把思维与数学混淆起来,剥离了知识自身所具有的意义。启蒙精神在依靠知识对自然的统治过程中,技术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技术成为知识的本质。技术不仅成为统治自然的工具,而且成为了人统治人的工具。这样,启蒙理性对自由、公正、平等的追求却导致了对人性本身的压抑和扭曲,甚至为了效力于现存制度而疯狂欺骗群众的。
阿多尔诺与霍克海默在《启蒙辩证法》中对理性的审视和批判,实际上并不是一概地否定理性。而主要是针对的理性被物化为工具理性这一状况。对工具理性的批判,是法兰克福学派的整个社会批判理论的基础和主题。对启蒙理性的批判,对后现代主义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这尤其体现于利奥塔的思想之中。利奥塔认把后现代定义为是对元叙事的怀疑,而启蒙运动的解放叙事正是值得怀疑的元叙事。阿多尔诺把“奥斯威辛”视之为启蒙理性的产物,利奥塔则声称自己仿效阿多尔诺,“用了'奥斯威辛/'这个名词来象征最近的西方历史从'现代主义/'的人类解放事业的角度来看是多么的贫困”[viii]。值得一提的是,另一个后现代主义的中坚人物福柯,也是极力批判西方理性,其批判的出发点与阿多尔诺等批判理论的观点有相近之处。他认为,启蒙的理性是通过其自主性来实现自身的有效性,但它在其历史的中却无法与强制分离开来,“其结构的自主在自身中包含着专断主义和专横的历史”[ix]。他对未能早一点了解他们的思想感到遗憾。他有这样的说法:“假如我能早一些了解法兰克福学派,或者能及时了解的话,我就能省却许多工作,不说许多傻话,在我稳步前进时会少走许多弯路,因为道路已被法兰克福学派打开了。在这里,两种很接近的思想形式未能相互渗透,是一个有趣的情况,有可能正是这种相似性导致了这种情况。没有什么比两种涉及问题的相近方法更能隐藏问题的一致性了”[x]。
阿多尔诺对后现代主义理论的这种影响作用,已被国外学者充分肯定。美国学者罗斯诺在《后现代主义与社会科学》在追溯后现代主义的思想先驱时,就明确指出:后现代主义挪用、改造和超越了包括西方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等在内的多种学说。他在分析后现代主义的各种特性时,认为:“后现代主义者们赞同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的如下观点:现代科学是神话,启蒙的遗产是极权和统治(Horkheimer and Adorno)。”[xi]。他明确标示,这一观点就是由阿多尔诺与霍克海默在《启蒙辩证法》中所阐释的。罗斯诺在这里,实际上是把阿多尔诺视之为后现代主义的思想先驱。凯尔特和贝斯特也指出:在阿多尔诺与霍克海默40年代的作品中,他们“发展了对历史文化的一种新的分析,这种分析在许多方面已经预想到了后现代批判”[xii]。
2.对绝对否定的强调
阿多尔诺极为强调否定的作用,但他认为否定并不是用以达到某种肯定的东西。阿多尔诺对黑格尔的辩证法提出了批评,认为:“把否定的否定等同于肯定性是同一化的精髓,是带有最纯粹形式的形式原则。在黑格尔那里,在辩证法的最核心之处,一种反辩证法的原则占了优势,即那种主要在代数上把负数乘负数当作正数的传统逻辑”[xiii]。阿多尔诺认为他的辩证否定的逻辑是“一种瓦解的逻辑”[xiv]。在阿多尔诺那里,由于否定不包含任何肯定,因此,这种否定就成了一种没有任何基础的主观随意的否定,也就是说,他所谓的“否定辩证法”既不是一种客观的辩证法,甚至也不是对客观辩证法的反映。
阿多尔诺的绝对否定,还表现在他否定任何的体系,否定任何的哲学本体论和称之为“第一性”的东西。
尼采最早开始对体系的抨击,认为体系只能证明学者们的胸襟狭窄,靠在概念上构造他们对存在物的管理权来补偿政治上的无能。阿多尔诺继承了尼采的思想,认为,17世纪的体系是专门服务于一种补偿的目的。与资产阶级的阶级利益相符合的理性已经粉碎了封建的秩序和这种秩序的思想反映形式,即经院哲学的本体论,而这种与资产阶级的阶级利益相符合的理性畏惧混乱,感觉到了毁灭――因为资产阶级意识肯定害怕被一种更先进的意识所废除。因此,资产阶级意识的自主性在理论上扩展成一种类似于它自己的强制机制的体系。
阿多尔诺对体系破解,也包括着对哲学本体论的破解。阿多尔诺说:“一旦辩证法成为不可拒绝的,它就不能像本体论和先验哲学那样固守它的原则,它不能被继续当作一种不管如何变更都得坚持的支撑性结构。在批判本体论时,我们并不打算建立另一种本体论,甚至一种非本体论。假如那是我们的目的,我们就纯粹是设定另一种彻头彻尾的'第一’――不是绝对的同一性、存在、概念,而是非同一性、存在物、事实性;就是在使非概念性的概念实在化从而违反它的意义”[xv]。在这里,实际上阿多尔诺是先破解了辩证法的本体论基础,把辩证法当成了一种主观任意的否定,随后反过来又用这种主观任意的否定,来对本体论进行破解。
本体论的建立,总是基于某种“绝对的第一性”。因而,对哲学本体论的破解,就必然要对所谓的“第一性的存在”进行否定,因为本体论正是建立在“第一性的存在”基础之上的。他对唯心主义的把主体抬高到第一性的作法提出了批评。他认为,黑格尔不过是以半神学的“精神”来伪装它而已,而这种“精神”又带有抹不去的个人主观性的印记。他对唯物主义也作出了批评,认为“恩格斯走向了对立面,作出了同样非辩证的结论:物质是第一存在”[xvi]。实际上,从三十年代开始,如在《认识论的元批判》中,阿多尔诺就对所谓的第一哲学进行了批判。凯尔特和贝斯特甚至认为,这种批判是类似于后现代主义理论对基础主义的批判。
阿多尔诺对绝对否定的强调,并把这种否定对现实社会的批判紧密相连的,认为“坚持不懈的否定非常严肃地主张它不愿意认可现存事物”[xvii]。应该说这是与以“否定”、“颠覆”、“消解”、“破坏”等为主潮的后现代主义的是相一致的。哈贝马斯也肯定在阿多尔诺的否定的辩证法和德里达等的解构的程式之间,可以发现他们之间的精神亲缘关系[xviii]。虽然在阿多尔诺与德里达、福柯等人之间尚清楚地梳理出一条理论上的承继关系,但应该说阿多尔诺早以开始了所谓“解构”的工作。
3.对同一性的批判和对总体性的破解
阿多尔诺的绝对否定,也指向西方思想中的一个重要的哲学范畴――同一性。在西方哲学发展过程中,“同一性”这一概念,具有多种含义。首先是指逻辑学上的以同一律(A=A)为基础的思维方式;其次是指认识论上的主体与客体和谐一致;再有是指个人意识的统一性。
阿多尔诺在《否定辩证法》中集中批判了“同一性”。
阿多尔诺认为他的辩证否定的逻辑是“怀疑一切同一性”的。他认为,辩证法的矛盾,表明了同一性是不真实的,因为,概念并不能穷尽被表达的事物。但是,同一性却是以其纯粹的形式内在于思想之中,“思维就是去同一。概念的秩序满足于掩盖思维试图理解的东西”[xix]。在这里,阿多尔诺实际上是以一种晦涩的语言揭示了同一性思维的危害:它往往诱使思维满足于事实,服从既定的状况。
阿多尔诺对“同一性”的批判,是与他强调个别性和特殊性分不开的。他认为:“在历史的高度,哲学真正感兴趣的东西是黑格尔按照传统表现出来的他不感兴趣的东西――非概念性、个别性和特殊性”[xx]。而同一化的思维则是抹平了事物质的多样性和个体的差异性。阿多尔诺认为同一性思维的存在有其现实的基础。他认为同一化与现实的交换原则密切相关。因为“交换原则把人类劳动还原为社会平均劳动时间的抽象的一般概念,因而从根本上类似于同一化原则。商品交换是这一原则的社会模式,没有这一原则就不会有任何交换。正是通过交换,不是同一的个性和成果成了可通约的和同一的。这一原则的扩展使整个世界成为同一的,成为总体的”[xxi]。
阿多尔诺由对同一性的批判,导向了对“总体性”的批判。“总体性”这一概念,在现代哲学中,最早为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卢卡奇所强调。在他看来,“总体范畴的统治地位,是科学中的革命原则的支柱”[xxii],是马克思取自黑格尔并独创性地改造成为一门全新科学的基础的方法的本质。卢卡奇要求用总体范畴来把握历史。在他看来,资本主义社会,虽然充满了种种矛盾,但这些矛盾都属于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辩证法只有把资本主义社会作为一个总体来把握,才能真正认识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揭示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过程的趋势,从而为克服这些矛盾、为扬弃它们指明道路。在对待“总体性”的态度上,阿多尔诺与卢卡奇相反,对总体性持强烈的批判态度,因为在他看来,总体性是以同一性为基础的。这种总体的社会也就是“一体化”的社会,而这种“一体化”的社会造成了“对自由及其概念以及对事物本身的漠不关心”[xxiii]。他的批判锋芒指向了资本主义社会。在他看来,资本主义社会正日益走向“一体化”。阿多尔诺强调总体是不可把握的,因为客体不可能一点不拉地完全进入客体的概念之中。在他1931年发表的《哲学的现实》这一演说中,明确认为:“人的大脑的确不能把握实在的整体,但是它却能穿透其细节部分,将这个纯粹存在的现实的整体炸成小片”[xxiv]。就此,有的学者认为这是后结构主义的变体。丹尼尔有这样的说法:“虽然批判理论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但是它的后结构主义的变体(为阿多尔诺和阿尔都塞所发展的)否认任何理论的成就能够把握实在的总体”[xxv]。凯尔特和贝斯特认为,阿多尔诺早在三十年代发表的《哲学的现实性》一文中,对整体的摧毁和对片断的肯定,实际上已是一种原始形态的后现代主义的思想。[xxvi]
对同一性的批判和对总体性的摧毁,是后现代主义理论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利奥塔在《后现代状况》提出:要“向总体性开战”,“让我们触发差异,保留名称的荣誉”。利奥塔这些思想正是其后现代理论的核心所在。在利奥塔的思想中,无疑能清楚看到阿多尔诺的思想影响的痕迹。
4.现代主义的余声
为现代主义艺术进行辩护的哈贝马斯,在其著名的《现代性:一项未有完成的计划》一文中,认为现代艺术的特点是对新之崇拜(the cult of the New),但“这种美学的现代性的精神,从本雅明时代就开始衰落了。当然,在六十年代,它还再次被呤诵过,但我们不得不承认,在七十年代后,现代主义几乎没有找到任何共鸣”[xxvii]。从哈贝马斯的这段话中,至少有这么两层含义:一是艺术或美学的现代性是以追求“新”为特点的,二是艺术或美学的现代性已经完结。但阿多尔诺却在为求“新”之现代艺术作辩护。
阿多尔诺把他的批判理论贯彻到他对美学和艺术的思考之中。他认为,艺术从本质上来说,是不同于现实的东西,因此,“艺术对于社会来说是社会的反题”[xxviii]。艺术要发挥对现实的批判作用。因而,艺术必须通过否定,去表现“新(the new)”,表达“不可表达”之物。他说:“艺术通过对世界的绝对否定的手段,能够表达不可表达之物,即乌托邦”[xxix]。因此,不难理解阿多尔诺对现代艺术所进行的辩护和对实验艺术的积极倡导。
阿多尔诺的认为艺术要用“新的”否定“旧的”的观点,以及他对自波德莱尔以来的包括先锋艺术在内的各种“主义”的辩护,正表明了他还没有完全跨入后现代主义之中。而且,阿多尔诺把艺术看成是具有一种乌托邦式的功能,这也与后现代主义有着重大的差别。因为,在后现代主义者的心目中,“历史上的过去消失了,历史的未来和任何重大的历史变革的可能性也不存在。后现代主义对历史有自己的理解,那就是历史只存在纯粹的形象和幻影”[xxx]。而阿多尔诺的艺术哲学,却是一种注重将来的哲学――预示灾难,宣扬拯救,而这“几乎与那种构成后现代主义和后期资本主义日常生活的永恒的现时代性格格不入”[xxxi]。
但应指出的是,阿多尔诺虽然对现代艺术持肯定的态度,但他的对现代艺术的观点,也影响了哈贝马斯、詹姆逊等一些重要的思想家。阿多尔诺的美学理论虽然还停留于现代主义的阶段,但其许多观点又为后现代的文化艺术理论的发展提出了诸多启示。例如,他对大众文化或文化产业率先进行的分析和批判。“文化产业”的概念,在阿多尔诺的思想发展过程中最早出现于他与霍克海默合著的《启蒙辩证法》中。他们之所以批判这种文化产业,是因为在他看来,文化工业的生产是一种标准化的产生,它“最终使模仿绝对化了”[xxxii]。他认为,这种文化产业,完全是按照商品交换原则来进行的,也就是说,艺术作品是作为商品生产来进行的。在他看来,不仅文化产业的生产是标准化了的,就是文化产品的消费了是标准化了的。这些重要观点,对后现代主义的另一重要人物――詹姆逊,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作用。詹姆逊对晚期资本主义文化逻辑的论断,基本上是阿多尔诺,只是他把这种现象视之为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特殊阶段(即后现代主义阶段)而已。他明确认为,“后现代主义文化已经是无所不包了,文化和工业及商品生产已经紧紧结合在一起”。文化曾被认为是逃避现实的一种手段,但在后现代主义阶段,文化已经完全大众化了,艺术品正在成为商品,“商品化的逻辑已经影响到了人们的思维”[xxxiii]。因而,在后现代主义文化中,最基本的主题就是“复制”,艺术越来越自己的个性和风格。
阿多尔诺基本思想,是与后现代主义相一致的。尤其是其哲学理论中的语话,可以说直接就是后现代主义的。这较之尼采与后现代主义的联系,应该中是更进了一步。他的美学理论,不可否认,仍然是现代主义。但正是这种参杂着现代主义的后现代主义,才使得他与后现代主义的典型的理论表述如福轲、德里达的哲学区别开来,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阿多尔诺才称得上是后现代主义理论的先驱人物。
【注释】:
[i]《后现代性与公正游戏――利奥塔访谈、书信录》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52页。
[ii]《后现代性与公正游戏――利奥塔访谈、书信录》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63页。
[iii]詹姆逊:《快感:文化与政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14页。
[iv]霍克海默、阿多尔诺:《启蒙辩证法》重庆出版社1990年版,第1页。
[v]霍克海默、阿多尔诺:《启蒙辩证法》重庆出版社1990年版,第2页。
[vi]霍克海默、阿多尔诺:《启蒙辩证法》重庆出版社1990年版,第7页。
[vii]霍克海默、阿多尔诺:《启蒙辩证法》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第2—3页。
[viii]《后现代性与公正游戏――利奥塔访谈、书信录》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44页。
[ix]福柯:《康纪莱姆<正常与病理>一书引言》,《福柯集》上海远东出版社1998年版,第451页。
[x]福柯:《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福柯集》上海远东出版社1998年版,第493页。
[xi]罗斯诺:《后现代主义与社会科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年版,第15-16页。
[xii]凯尔特、贝斯特:《后现代理论》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版,第283页。
[xiii]阿多尔诺:《否定的辩证法》重庆出版社1993年版,第156页。
[xiv]阿多尔诺:《否定的辩证法》重庆出版社1993年版,第142页。
[xv]阿多尔诺:《否定的辩证法》重庆出版社1993年版,第133页。
[xvi]阿多尔诺:《否定的辩证法》重庆出版社1993年版,第120页。
[xvii]阿多尔诺:《否定的辩证法》重庆出版社1993年版,第157页。
[xviii]哈贝马斯:《现代性的地平线》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50-151页。
[xix]阿多尔诺:《否定的辩证法》重庆出版社1993年版,第3页。
[xx]阿多尔诺:《否定的辩证法》重庆出版社1993年版,第6页。
[xxi]阿多尔诺:《否定的辩证法》重庆出版社1993年版,第143页。
[xxii]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第76页。
[xxiii]阿多尔诺:《否定的辩证法》重庆出版社1993年版,第211页。
[xxiv]阿多尔诺:The Actuality of Philosophy Telos, No. 31:PP126-127.
[xxv]S.H.丹尼尔:《后现代性、后结构主义与现代哲学的历史编纂学》,《国外社会科学》1998年第6期。
[xxvi]凯尔特、贝斯特:《后现代理论》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版,第292页。
[xxvii]Habermas: Modernity :an unfinished project Habermas and the Unfinished project of Modernity Polity Press 1996,P41。
[xxviii]Adorno:Aesthetic theory Routledge & Kegan paul 1984,P11。
[xxix]Adorno:Aesthetic theory Routledge & Kegan paul 1984,P48。
[xxx]詹明信:《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291页。
[xxxi]詹姆逊:《快感:文化与政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15页。
[xxxii]霍克海默、阿多尔诺:《启蒙辩证法》重庆出版社1990年版,第122页。
[xxxiii]杰姆逊:《后现代主义理论与文化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62页。
除特别声明外,本站不拥有文章版权。如引用,请注明原始出处。
please quote the original source if you are going to use this paper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