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考复习| 文言文18个虚词及故事汇编7--12

 当以读书通世事 2023-06-25 发布于甘肃

虚词积累

图片
图片

7

1.词义

(1)用作代词。

①表第二人称,相当于“你”“你们”;作定语时则译为“你的”“你们的”。

a.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你”)(《鸿门宴》)

b.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你们”)(《鸿门宴》)

c.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你的”)(《捕蛇者说》)

②表近指,相当于“这”“这样”“如此”。

a.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论语·宪问》)

b.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齐桓晋文之事》)

c.以若所为,求若所欲。(《齐桓晋文之事》)

(2)用作连词。

①表假设,相当于“如果”“假如”等。

a.若朋友交游,久不相见。(《刺客列传》)

b.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烛之武退秦师》)

②表选择,相当于“或”“或者”。

其以军若城邑降者,卒万人,邑万户,如得大将。(《史记·吴王濞传》)

(3)复音虚词

“若夫”:用在一段或一层意思的开头,表示转换话题,可译为“再说”“至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岳阳楼记》)

(4)形容词词尾,同“然”,相当于“……的样子”。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氓》)

2.助记小故事

“若(1)为化得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奇哉!若(2)人之思,若(3)天惊石破,花开铁树,非若(4)等凡人可及也,吾亦如此。恐吾辈但堪为其鱼之一鳞,若(5)龙之一爪也。若夫(6)常人思乡,常望月怀远,登高作赋,若(7)柳子厚则不然,以超人之思,抒难抑之情,绝矣。

解析:

(1)连词,表假设,如果。(2)指示代词,此,这个。(3)副词,表推测,好像。(4)第二人称代词,你。

(5)连词,相当于“或”。(6)和“夫”连用,构成复音虚词。句首语气词,用在一段或一层意思开头,表示转换,有“在说”、“至于”的意思。(7)连词,表示另提一件事,相当于“至”、“至于”。

译文:

“如果能够化身为千亿个自我,那就散到那无数的山峰上眺望故乡。”(真是)奇妙啊!这个人的想象,(就)像石破天惊,铁树开花一样,并不是你们这些平常的人能够赶得上的。我也是这样。恐怕我们这些人只能够作鱼的一片鳞龙的一只爪了。至于一般人思念家乡,常常是眺望明月怀念远方,(或者)登上高处吟诗作赋,至于柳子厚就不这样,(他)凭借超过一般人的思路,抒发难以抑制的感情,绝了。

图片

8

1.词义

(1)用作助词。

①放在动词前,与动词组成“所”字结构,属名词性短语,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况”等。

a.自迎嬴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所过,今公子故过之。(《魏公子列传》)

b.岂敢盘桓,有所希冀!(《陈情表》)

c.渔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桃花源记》)

②“所”和动词结合,后面再有名词性结构,则“所”字结构起定语的作用。

臣所过屠者朱亥,此子贤者,世莫能知,故隐屠间耳。(《魏公子列传》)

(2)固定结构

在有些句子中,“为”和“所”呼应,组成“为……所……”“为所”结构,表被动。

①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魏公子列传》)

②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3)复音虚词

【所以】

(1).表示行为所凭借的方式、方法或依据,相当于“用来……的方法”“用来……的”等。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2).表示原因。相当于“……的原因(缘故)”。

a.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b.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c.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

【所谓】 所说的。

(1)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

(2)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师说》)

2.助记小故事

“吾所以(1)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蔺相如此言,足使之为天下所(2)钦。以其所(3)居位,能如此,岂他人可及?察其言,观其行,知其非所以(4)沽名钓誉矣。与之相伯仲者,信陵君也,其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所(5)过之时,前访朱亥,其度岂常人哉?此二人皆所(6)以教人向上者也。

解析:

(1)助词,与“以”构成固定复音虚词“所以”,表原因,相当于“……的原因(缘故)”。(2)助词,与“为”构成固定结构“为……所……”,表被动。(3)(5)助词,“所+动词”构成名词性的所字结构,表示“……的人(事物、地方、情况)等”。(4)(6)助词,与“以”构成固定复音虚词“所以”,可译为用来……,……的方法(途径、手段)。

译文:

“我这样做的缘故,(是)把国家的危机放在前面而把一己的私怨放在后面。”蔺相如的这句话,值得使他被天下人钦佩。凭借他所居的官位,能够这样说这样做,难道是别人能比得上的吗?仔细研究他的言行,就知道他并不是凭此沽名钓誉了。与他不相上下的人,是信陵君。侯生在大庭广众之间,不应该有过访(朋友)的事情的时候,前去拜访朱亥,(而信陵君始终面不更色),这气度难道是一般人吗?这两个人都是教人向上的榜样啊。

图片

9

1.词义

用作助词、动词及表示被动的介词时读wéi,其余均读wèi。

(1)用作介词。除表被动外,一般读去声。

①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为“向”“对”等。

a.如姬为公子泣。(《魏公子列传》)

b.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②表示动作、行为的替代,可译为“替”“给”等。

公为我献之。(《鸿门宴》)

③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当”“等到”等。

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使楚》)

④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为“为着”“为了”。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史记·货殖列传序》)

⑤表示动作、行为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

草木为之含悲。(《〈黄花岗烈士事略〉序》)

⑥表示被动关系。读阳平声,可译为“被”。“为”所引进的是动作、行为的主动者;有时亦可不出现主动者;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

a.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过秦论》)

b.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2)用作助词。读阳平声,放在疑问句句末,表示诘问,用如“乎”,可译为“呢”。

①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逍遥游》)

②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

教你辨析: 

交换理解法。如果给出两个句子,让我们判断句中某个虚词的用法是否相同,我们可以将其中能确定的一句中的虚词用法和意义代入另一句来理解,看句子是否讲得通,如果讲得通,那用法和意义就是一样的;如果讲不通,意义和用法就不一样。如判断“与我银,为君致阁职”“嘉为先言于秦王”这两句中“为”的用法和意义,我们知道第二句中的“为”是介词“替”“给”,代入第一句理解:“给我银子,我为你谋个内阁职务。”句子是通的,所以该处的“为”也作介词“替”“给”讲。

2.助记小故事

“天行有常,不为(1)尧存,不为(2)桀亡。”此为(3)至理,当为(4)世人言之,切勿使之为(5)巫所惑。巫者,以诡为(6)业,其所为(7)皆为(8)利也。故为(9)其来也,即斥之以此理,彰其用心。为(10)天下除残去秽,乃吾辈本分,何辞为(11)?

解析:

(1)(2)介词,表动作、行为的原因,相当于“因为”。(3)非虚词用法,动词,是。(4)介词,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相当于“对”。(5)介词,与“所”构成固定结构“为……所……”,表被动,相当于“被”。(6)(7)动词,作为,做。(8)介词,表动作、行为的原因,相当于“为了”。(9)介词,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相当于“当”、“等到”。(10)介词,表示动作、行为的替代,相当于“给”、“替”。(11)句末语气助词,表示疑问或反诘,相当于“呢”。

译文:

“上天的运行有一定的规律,不会因为圣君尧就存在,也不会因为暴君桀就灭亡了。”这是真理,应当对世人说说它,千万不要让他们被巫师迷惑。巫师,拿骗人当职业,他所做的事情都是为了利益。所以当他来到的时候,就用这个道理斥责他,揭露他的用心。替社会清除坏的风气习俗,(这是)我们的分内之事,为何推辞拒绝呢?

图片

10

1.词义

(1)用作兼词,用于不及物动词之后或句末,相当于“于之”“于此”。

a.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劝学》)

b.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述而》)

(2)用作代词,用于及物动词之后,作宾语,相当于“之”。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

(3)语气助词

①常用在句末,根据不同的语境,可分别译为“啊”“呢”“了”等,有时可不译出。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六国论》)

②用于反诘语气,可译为“呢”。

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

(4)疑问副词,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①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季氏将伐颛臾》)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烛之武退秦师》)

(5)用作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然”,译为“……的样子”。

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阿房宫赋》)

教你辨析: 

语境推断法。文言虚词的用法比较灵活,要确定一个虚词的用法就必须联系语境作具体分析,做到“字不离句,句不离篇”。如: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柳宗元《捕蛇者说》)语境是交代写文章的目的是等待那些考察民情的人能够看到这篇文章,由此可推断“焉”是代词,代文章。“得焉”即“能够看到它”。

要理解兼词现象。兼词是文言的特殊现象,是指兼有两个词的意义和作用的单音节词,如:“焉”相当于“于之”,兼介词、代词。诸:①相当于“之于”,兼有代词、介词。②相当于“之乎”,兼代词、语气词。盍:相当于“何不”,兼代词、副词。当然并不是所有的时候这类词都作兼词,要善于结合上下文意及组合关系,分清它们在文章中何种情况下不用作兼词。

2.助记小故事

秦军过崤山间,见峭峭焉(1),狭狭焉(2),未料有伏焉(3),将士虽全力以搏,无奈进退不能,少焉(4),死之殆尽,故致大败。于是余有叹焉(5),骄而轻敌若此,焉(6)能不败?万军于之何加焉(7)?但以其傲,斥焉(8),则必无颜世上矣。

解析:

(1)(2)形容词词尾,约同于“然”,相当于“……的样子”。(3)兼词,相当于“于彼”,在那里。(4)句中语气助词,表示停顿。(5)语气助词,不译。(6)疑问代词,怎么,哪里。(7句末语气助词,相当于“呢”。(8)代词,相当于“之”,他们。

译文:

秦军路过崤山,看到那里山势陡峭狭窄,没有料到晋国在那里设有埋伏,将士们虽然全力拼搏,无奈进退两难,不久,差不多都战死了,所以导致大败。对这件事我很有感慨,如此骄傲轻敌,怎么能不打败仗?(即使)千军万马对他们又有什么益处呢?就因为他们骄傲,斥责他们,他们一定没脸在世上活着了。

图片

11

1.词义

(1)用在句中,舒缓语气,不译。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

(2)用在句末,帮助判断语气(不译)、感叹语气(啊)、疑问语气(呢)、商量语气(吧)。

①.表示判断语气。

a.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b.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鸿门宴》)

②.表示陈述语气。

a.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逍遥游》)

b雷霆乍惊,宫车过也(《阿房宫赋》)

③.表示肯定、感叹的语气。

a.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阿房宫赋》)

b.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兰亭集序》)

④.表示疑问或反诘语气。

a.奚以知其然也(《逍遥游》)

b.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阿房宫赋》)

⑤.表示商量、祈使语气。

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

教你辨析:

标志确认法。有些虚词是构成文言特殊句式的标志词,抓住这些标志,我们就能迅速地确定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了。如判断句的标志“者”“也”“乃”等,被动句的标志“见”“于”“为所”等,宾语前置的标志“是”“之”等,其词性和意义是确定的,只要判断出是何种标志,就找到了它的用法和意义了。如“使小人在侧,臣之罪也”中的“也”,只需抓住该句是“判断句”这个标志,就能确定“也”是语气词,表判断语气。而“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中的“也”是助词,只在句中起停顿的作用。

2.助记小故事

“师道之不传也(1)久矣,汝何以能复之也(2)?”“吾将劝勉督责以行之也(3)。”“汝之言,金玉也(4)。汝之心胸,吾辈何能及也哉(5)!”

解析:

(1)句中语气助词,表停顿,舒缓语气,引起下文。(2)句末语气助词,表疑问或反诘语气。(3)句末语气助词,表肯定语气。(4)句末语气助词,表判断语气。 (5)句末语气助词,与“哉”连用,表感叹语气

译文:

“从师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你凭什么能恢复它呢?”“我将劝勉并监督(大家和我一起)来践行它。”“你的话,如同金玉;你的心胸,我们怎么能比得上啊!”

图片

12

1.词义

(1)用作介词。

①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译为“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用(凭)什么身份”等。

a.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逍遥游》)

b.常以身翼蔽沛公。(《鸿门宴》)

c.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d.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陈情表》)

e.今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都予赵,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廉颇蔺相如列传》)

f.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

②表示动作处置的对象,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用”。

a.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b.去以六月息者也。(《逍遥游》)

③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

a.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廉颇蔺相如列传》)

b.臣以险衅,夙遭闵凶。(《陈情表》)

④表示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用法同“于”,可译为“在”“从”。

a.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魏公子列传》)

b.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苏武传》)

⑤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

a.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魏公子列传》)

b.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射我立尽。(《李将军列传》)

(2)用作连词。用法和“而”基本相同,但不能用于转折关系。

①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省去。

险以远,则至者少。(《游褒禅山记》)

②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而”或省去。

樊哙侧其盾以撞。(《鸿门宴》)

③表示目的关系,可译为“来”“用来”等。

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表示因果关系,可译为“因为”。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烛之武退秦师》)

⑤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地”“而”,或省去。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归去来兮辞》)

(3)用作助词,与“来、往、前、后、左、右”等词组词,表示时间、方位和范围。

a.受命以来,夙夜忧叹。(《出师表》)

b.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4)副词,通“已”,已经。

单于召会武官属,前以降及物故,凡随武还者九人。(《苏武传》)

(5)复音虚词

【以是】【是以】 相当于“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

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屈原列传》)

【有以】 【无以】 意思分别是“有什么办法用来……”“没有什么办法用来……”。

a.项王未有以应,曰:“坐。”(《鸿门宴》)

b.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劝学》)

c.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陈情表》)

教你辨析:

 结构推断法。可以根据句子的对称关系来推断。文言句子讲究整齐、对称,抓住这点,我们可从一个词的意义和用法推知相同位置的另外一个词的意义和用法。如“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而”是表修饰关系的连词,那么“以”也该和它相同,作连词,表修饰关系。

2.助记小故事

“秉烛夜游,良有以(1)也。”若以(2)己美于潘安,则出无伤;否则,以(3)吾之容现于当衢,则恐惊人。故自当以(4)书卷为伴,弃险以(5)远则不敢至之怯,慕“拥火以(6)入深穴”之勇,醉“木欣欣以(7)向荣,泉涓涓而始流”之美…… 畅游书海以(8)极夫天地之乐,如此,以(9)帝位予我,亦弃之也, 岂以(10)一冕之故而弃心神之逸?以(11)吾有如此之意,故方能长享逸乐。吾虽以(12)康熙六年至京师,然终未以(13)权贵交。以(14)上乃吾心之剖白,希汝能察之,故不必有“贤不见用,忠不见以(15)”之叹。

解析:

(1)名词,原因。(2)动词,认为。(3)介词,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依据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凭借。(4)介词,把。(5)连词,相当于“而”,表并列。(6)连词,相当于“而”,表承接关系。(7)连词,相当于“而”,表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8)连词,表目的关系,可译为“来”。(9)介词,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10)介词,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因为”。(11)连词,表原因,可译为“因为”。(12)介词,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可译为“在”。(13)介词,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为“跟”、“和”。(14)助词,与“上”组合,表界限或范围。(15)动词,可译为“用”。

译文:

“古代的人秉烛夜游,的确是有原因的啊。”如果认为自己比潘安还英俊潇洒,那么出来走走也没什么妨碍;否则,凭借我这幅面容出现在街市上,就恐怕要吓到人了。所以我自己应当把书卷作为伙伴,消除掉因为危险而遥远就不敢到达的怯懦,仰慕“拿着火把进入深穴(探险)”的勇气,陶醉在“树木欣欣向荣,泉水缓缓流动”的美景之中……畅游于书海之中来穷极那天地之间的快乐,像这样,(即使)把皇帝的位子给我,我也会弃之不顾的,难道(我会)因为一顶皇冠的缘故就抛弃精神的悠然闲逸吗?(正)因为我有这样的志向,所以才能够长久地享受闲逸和快乐。我虽然在康熙六年(就)到京城(了),但是始终没有跟权贵交往。以上就是我内心的表白,希望你能体察,因此没必要有“忠臣贤能之人不被任用”的感叹。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