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与初中生说学好语文必备“利器”

 当以读书通世事 2023-06-26 发布于甘肃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与初中生说学好语文必备“利器”

如果读者朋友能够回答下面几个问题,那就不必看“日积一例”下面的内容:

1.是备词典,还是备字典;

2.出版社、版本如何选择;

3.选电子版,还是纸质版。

图片

【日积一例】

名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注释:工:工匠,做工的人;欲:想要;善:使……善,即把……做好,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必:一定;先:首先;利:使……锋利,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器:器具,工具。

释义:工匠要做好工作,必须先磨快工具。比喻要做好一件事,先要做好准备工作。最通俗的解释是“磨刀不误砍柴工”,“善其事”是“砍柴”,而“砍好柴”首先是要磨好刀,也就是“利其器”。

出处:出自《论语·卫灵公》。

原文: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及其士之仁者。”

译文:子贡问孔子,应该怎样修养仁德。孔子说:“工匠要做好工作,必须先磨快工具。住在一个国家,要侍奉大夫中的贤人,要和读书人中的仁人交朋友。”

解析:子贡问的是如何“修好仁德”,孔子说要先把“工具”准备好了。孔子所说的“器”(即“工具”)是什么呢?那就是侍奉好做官中的“贤人”,还有读书人当中的“仁者”,简言之,就是有权位的要结交,有学问的也要结交。你或许要说,孔子也太势利眼了吧!不过,细细想来,要想在一个地方“修仁德”多做点贡献,是不是要跟地方要人保持沟通交流啊!你不放下这个架子,去做个清高的人,那就成“隐士”了,还谈什么做贡献、“修仁德”!

启发:难怪古人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美谈。说的是宋代开国元勋赵普,就靠半部《论语》先后辅佐宋太祖赵匡胤、宋太宗赵匡义两任帝王。不管是修身,还是治家治国,《论语》中的大智慧都给以方方面面启迪。就拿“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句话,让多少代人因“善假于物”而少走弯路。

扩展:关于“半部《论语》治天下”的几段文言,难度不大,可以读懂,推荐给初中生培养文言语感,一些重点实词在括号中注出。

1.人言(赵普)山东人,所读者止(只是)《论语》……。太宗尝以此语问普,普略不(一点儿也不)隐,对曰:“臣平生所知,(确实)不(超出)此。昔以其半(它的一半)辅太祖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辅陛下(实现,达到)太平。”(宋罗大经《鹤林玉露》)

2.普少(熟悉,通晓)吏事,寡学术(专门学问)及为相(等到担任宰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放下)卷。每归私第,(关上)户(打开)箧取书,读之竟日(整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死),家人(打开)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宋史·赵普传》)

3.北宋之时,赵普犹以半部论语治天下。南宋以后,(才)以“学庸论孟”为四书。(明人周琦《东溪日谈录》)

考考你“学庸论孟”指什么?(答案见本文最后一行)

由此我想到学习的“工具书”问题。即将升入初二(八年级)、初三(九年级)的同学,应该具备了基本的“利器”了。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与初中新生说学好语文必备的“利器”

这里主要是想对即将升入初一(七年级)的同学(及其家长)说一下学习语文的“利其器”问题。

小学生的最基本的语文工具书是《新华字典》,初中阶段还是可以继续使用的,涉及一些生字可以随时查用,小巧方便。

但到了初中以后,仅有《新华字典》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要有一本“词典”。“字典”是解字的,而“词典”中既有字,还有词,还包括许多常用成语。

有人或许会问,《现代汉语词典》中有成语,还需要单独再备《成语词典》吗?我的回答是:这个可以有,即便初中阶段《现代汉语词典》足够了,但考虑到将来到高中、大学,以及以后工作,还是得有个成语词典随时使用。

那么,文言文学习需要一个工具书吗?我的回答是肯定的,这个必须有,不仅初中学习需要,将来到了高中、大学,甚至工作以后都是需要的。文言文学习的工具书有“字典”“词典”两种,到底选哪一个呢?

我的建议是:初中生、高中生都适合使用“字典”,词典只是多了一些文言词语,作为学生未必需要那么繁杂的词汇,而且“字典”用起来更方便,可以随身携带的。

基于上面的分析,我的结论是:初中生必备的是一本《现代汉语词典》、一本“古代汉语字典”。这是最基本的“工具”。

那么,图书市场上同类工具书很多,到底该如何选择呢?这个还是有讲究的。

先说出版社。国内出版字典词典工具书的权威出版社是“商务印书馆”。我手中的《辞海》《现代汉语词典》《古代汉语词典》《新华大字典》等,都是商务印书馆的。

再说版本,要购买最新版本的工具书,比如《现代汉语词典》目前最新版本是第七版。

《现代汉语词典》是专有名称,目前只有商务印书馆一家出版。而古汉语字典的出版机构、版本就多了,同是《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的名字,就有好多种不同出版机构出版的不同的版本。

我要推荐的两本工具书:

一个是《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第七版);

一个是《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商务印书馆第五版)。(最下面有链接供选择)

推荐的理由:一是基于出版社;二是基于名家。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是著名语言学家王力等主持编写的,经过多次修订日趋完善,应该是权威的、严谨的。笔者上个世纪大学里学的古汉语教材就是王力主编的四大本《古代汉语》。

最后再说一下电子版工具书问题。

我现在用的《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都是手机上的电子版。有免费版,但每天只可以查两次,也就是可以查两个字,到第三个字时就无法看释义了。我是购买使用的,一次购买永久使用,其中有好多功能,比如李瑞英的读音,可以跟读、书写等。费用是几十元钱,大概相当于纸质书的价格。

电子书的使用方法:先从app中下载,然后通过手机注册购买使用。

我给家长们的建议是:如果孩子可以带手机上学,课堂上也可以使用,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购买电子词典,这比翻书快多了,效率高。但如果学校有使用手机的限制,那就只能买一本纸质书了。

至于古汉语字典,目前没有单独的合适的电子字典,最好的办法就是购一本《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商务印书馆第五版)。

有的家长可能会疑惑,考试难道还考字典词典吗?

还真是考的,就是考查同学们对于字典词典使用熟悉情况。再说了,即使不直接考字典词典,那也是学习必备的工具书!

关于中考试题中直接出现《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的,我举几个例子:

2022年杭州中考试题中有:《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宥”有四个义项(右图),丙文中“仲淹欲宥之”“宥”的意思是____(填序号)。

2023年宁波中考试题有:《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重”有“chóng”和“zhòng”两种读音。本诗首联加点的“重”字,你会选哪个读音?结合诗句加以分析。

这两个题目都是古代诗文的阅读理解题目中的,一方面可以结合语境来理解,另一方面是靠自己对于字典词典熟练程度来答题。

如果大家还有疑问的话,可以留言提问,将会给予分析说明。

答案:指四部儒家经典,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简称“四书”,与《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并称“四书五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