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最早称中国为“支那”的不是日本,而是这个国家

 大公becnx9o9xv 2023-06-27 发布于广东

“支那”本来是个中性语,居心叵测的日本人为何将念歪成贬义?

自清末以来,“支那”一直都是日本人对中国的蔑称。其实,“支那”一词,最初是不带任何褒贬含义的中性词,是古印度人对中华古国的称谓。其起源,是源自印度佛教典籍。

文章图片1

古时候,由于文化交流与翻译的不对称,世界各国的称谓在别国那里并没有一个标准化的名称,尤其是像古中国,由于朝代更迭,各个王朝的名称也随之变更,中国在世界上标志性最强的就是“汉”与“唐”,因此,唐人或汉人,成为外邦对中国人最为普遍的称谓,到了近代,华人这一称谓又取代了“汉”、“唐”。

文章图片2

秦汉以前的中国,与世界的交流是非常少的,但是,与一山之隔的印度是有着不同程度的交集的,这样的交集,大多是缘于佛教。为了便于交流,两国之间就得有一个“互称”,当时的中国称印度为“身毒”,后改称“天竺”,而印度则称中国为“震旦”,或“支那”。据佛教辞书《翻译名义集卷三(大五四·一○九八中)》称:“东方属震,是日出之方,故云震旦。”

文章图片3

震旦又作真旦、真丹、振旦、振丹、旃丹、指难、脂难,或称摩诃震旦(梵Maha^-ci^na-stha^na),又略称支那(梵Ci^na),或至那、致那、指那、止那、脂那。ci^na,意译为思惟,stha^na,意译为住处,意指是一帮有思想、有智慧的人类住处。有学者认为,印度称中国为“支那”,据说是来自“秦”的音译。大唐西域记卷五(大五一·八九四下):“王曰:'大唐国在何方?经途所亘,去斯远近?’对曰:'当此东北数万余里,印度所谓摩诃至那国是也。’”

文章图片4

因为支那是个没有任何贬义的代称,所以,许多中国人也接受了一这称呼。比如唐玄宗李隆基在他的一首《题梵书》的诗中就这样写道:

鹤立蛇形势未休,

五天文字鬼神愁。

支那弟子无言语,

穿耳胡僧笑点头。

不仅是创造了开元盛世的大唐皇帝把自己的国家叫作“支那”,就连代的许多文化名人,对“支那”这一称谓表示认同。

文章图片5

中国近代知名学者严复曾将亚当斯密的《国富论》翻译成中文介绍给国人,他的译文中说:“埃及、印度、支那三古国皆有海禁,以内陆市场已广,不愿有外交致窥伺。然而是三国,皆古盛而今衰。”严复也将自己的祖国称呼为“支那”。

文章图片6

戊戌变法领袖之一、中国近代维新派、新法家代表人物梁启超在他所著的《戌戍政变记》里面,也有这样一段话:“我支那四千余年之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以后始也。”不仅如此,就连身为“国父”的孙先生“国父”也写过一篇名为《支那保全分割合论》的文章,称呼中国为“支那”。

由此可见,最初的“支那”只是一个普通的地理名词,只是,后来由于时势的变化,这样一个非常正常的称谓,却被日本人用来贬抑中国。这一切又是如何演变的呢?

文章图片7

日本称中国为“支那”,最晚就始于唐代。唐朝时,日本僧侣空海曾随遣唐使赴唐学习佛经,他在自己的著作中开始称中国为“支那”,这也应该是从汉译经典里学来的。此后,日本佛教界人士为显示博学、虔诚也开始用起了“支那”一词称呼中国。

文章图片8

在明朝以前,“中国”这个名词,并不常用。当时大明国的周边小国,都知道“大明国”“大明”,而不知道“中国”。反而是在日本,有一个地方名叫“中国”——位于日本本州岛西部,由鸟取县、岛根县、冈山县、广岛县、山口县,5个县组成,合称“中国地方”,也简称“中国”。因此,如果把大明国称为“中国”,则在日本国内必然会造成混淆。所以,日本从明朝开始,举国上下就习惯了称呼大明国为“支那”。

文章图片9

在日本人心中,支那人是高等民族,因而,处处享受优待。鲁迅的好友许寿裳在其回忆录性质著作《我所认识的鲁迅》里面,就记录了鲁迅的一段往事:鲁迅在日本住旅馆,要登记姓名、籍贯。鲁迅写下:周树人。但是籍贯却不能写中国。因为日本的山阳地区也叫中国,如果鲁迅写中国,会造成混淆,结果鲁迅写下“支那”两个字。不料,日本旅馆店主见是清国人,认为是贵客,免费给鲁迅升级了房间。

文章图片10

直到满清在甲午战争中失败后,长久以来一直把中国尊为上国的日本人,野心才一下子膨胀了起来,从此,在日本狂热分子的心中,“支那”一词带上了战胜者对于失败者的轻蔑的色彩。尤其是满清灭亡、中华民国成立后,日本仍然一厢情愿地使用“支那”来称呼中国,视中国的正式国名如无物,这才是对中国的最大挑战。1913年,日本政府还根据驻华公使的提议,商定今后的对华公文均以“支那”呼称中国。

文章图片11

日本人这一举动,引起了很多中国人的愤怒。1930年,国民政府照会日本:倘若日方公文使用“支那”之类的文字,中国外交部可断然拒绝接受。但是,处于战争狂热症中的日本,根本不理会中国的警告,依然我行我素。直到日本战败后,应中国代表团的要求,盟国最高司令部经过调查,确认“支那”称谓含有蔑意,故于1946年责令日本外务省不要再使用“支那”称呼中国。

文章图片12

不管任何词语,都是活的词语,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或是不同的语境下,它们会翻新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新义。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之下,“支那”这个原本是中性的词语,被日本人给强加上“侮辱”色彩,也就不可避免了。有时,一个词的褒贬,也得要靠实力说话——落后,就要挨打,这是千古不变的残酷史实。(老黄说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