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松滋”建置沿革考

 松兹明月 2023-06-27 发布于安徽

松滋人大都知道今之“松滋”乃东晋年间侨置,但对其地名由来、侨民迁徙过程以及历史沿革则众口不一。近来笔者通过大量查阅相关史书典籍《太平寰宇记·山南东道》、《水经注疏·江水三》、光绪本《荆州府志·地理志》、同治本《霍邱县志·舆地志》、同治本《公安县志·舆地志》、道光本《宿松县志·舆地志》、《中国人口通史》等,将之与康熙、同治、民国、共和国1986四个版本《松滋县志》的舆地部分及舆地部分所提到的典籍出处相互比对印证,将其历史脉络大致捋清,现详述于下,供读者参考。

《史记·惠景间侯者年表》载:“松兹,县名,属庐江。兵初起,以舍人从起沛,以郎吏入汉,还得雍王家属功,用常山丞相侯。四年四月丙申,封夷侯徐厉元年五。七年康侯悼元年十七。中元六年侯偃元年四。建元六年侯偃有罪国除五……”《汉书·王子侯表》载:“松兹侯霸,六安共王子,始元五年封……”《江南通志》载:“废县在宿松县北五十里仙田铺……”《汉书·地理志》载:“庐江郡有松滋,侯国是也。今废县在宿松北。晋初(有误,应为魏初)移属安丰郡,县治移北百余里。故城在今霍邱县东十五里……”《(刘)宋书·州郡志》复载:“安丰之松滋即庐江之松滋也,至晋武帝又于浔阳侨置松滋郡,安帝又省松滋郡为县,皆遥隶扬州……”《晋书·地理志》又载:“废县在今九江府德化县东,此松滋侨县之一。若荆州南郡之有松滋县……”《晋书·地道记》又载:“咸康三年,以松滋流户在荆土者立松滋县,此松滋侨县之二,至今尚存东晋侨县之旧名。而宿松与德化则久弗称松滋矣……”

综上所述,“松滋”之名最早出现于汉高后四年(公元前184年),高后封沛县同乡徐厉为“松兹侯”,史称“松兹夷侯”。其封国在今安徽宿松县,治所在今宿松县北部凉亭镇仙田铺。徐厉薨传子徐悼,史称“松兹康侯”,徐悼薨传子徐偃,共传三代历时49年。汉武帝建元6年(公元前135年)徐悼获罪被废,松兹侯国改为松兹县,即为松滋县制之始,属衡山郡管辖。至汉昭帝始元五年(公元前82年),昭帝又封六安共王刘庆之子刘霸为“松兹侯”,松兹侯国又传三世,历时87年,于汉平帝元始五年(公元5年)废,复为松兹县,属庐江郡管辖。到了东汉献帝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改“松兹”为“松滋”。这便是历史上第一个“松滋”。

到了三国魏黄初二年(公元221年),魏国分庐江郡西北5个县另立安丰郡,松滋便是其中之一,郡治在安风县,即今霍邱县城。而松滋县治从原来的宿松仙田铺向北迁移近二百里,即今霍邱县东南,且跨过了六安县(这在历史上并不奇怪,如荆州江陵县,县治一直在荆州城内,上世纪末将县治迁于郝穴,即向东南迁移了一百三十余里,跨过了沙市)。这便是历史上第二个“松滋”。

到了晋武帝时期(公元265—290年),全国统一,结束了中国历史上长达60年的吴魏蜀之争,晋武帝实行占田制,便开始大规模移民。一者为了均衡全国人口田地,便于繁衍生息;二者为了防止旧勋阀坐大生事。这时居处于今霍邱县的部分松滋人,便被强行迁徙至浔阳,即今江西省九江县。由于浔阳地处吴魏两国之交,数十年的拉锯战,使该地十室九空,地广人稀。故而朝廷将之建制升格为“松滋郡”,郡治在今九江县城。到了东晋末年,安帝时期(公元397—419年),因国势大衰,战争频发,又因该地处于北面疆界,加之内乱不断,使该郡人口锐减至3000户以下,因此不能称郡,朝廷便将“松滋郡”降为“松滋县”,县治在今九江县原德化县城。这个侨县(郡)便是历史上第三个“松滋”。

公元317年,由于五胡乱华(匈奴、鲜卑、羯、氐、羌),西晋灭亡,社会陷入极度动荡的十六国时期。这时,晋琅琊王司马睿南渡,于今南京称帝,史称东晋。随着前赵诸国对晋国的穷追猛打,晋国渐渐地失去了江北之地,晋国遗民也纷纷追随皇室迁徙至江南。与此同时,松滋等河东数县流民,纷纷涌入荆州南郡,侨立了松滋县。这便是历史上第四个“松滋”,即今之松滋也。

今之松滋古属荆州,春秋、战国时属楚国郢都管辖(见谭其骧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战国诸侯称雄形势图》),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废分封制,实行郡县制,分天下为三十六郡,于今湖北省疆域内(十堰、恩施、黄冈除外)设立南郡。同时废楚国郢都为郢县,郢县便是南郡下辖的11个县之一,疆域范围为今荆州、荆门两市全境,县治即今荆州纪南城遗址。本地便属南郡郢县管辖(载于康熙本《松滋县志》卷一)。项羽时置临江国,汉高帝元年改设临江郡。高帝五年(公元前202年)复称南郡,划本地另设高成县。其县治一说在南海横岭至纸厂河肖家冲一带(据民国本《张家山张氏家乘·列传汇》载:明洪武初年该地地名为松滋高成里;又见谭其骧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西汉荆州刺史部》将高成县治标于此地),一说在杨林市杨家山至黄石冈一带(载于1983年松滋县地名小组办公室编辑的《松滋县地名志·松滋县概况》;加之2008年过脉堰古墓群曾发掘出大量汉砖)。汉武帝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全国置十三州刺史部,南郡属荆州刺史部,领7个郡国,18个县,高成县列第18。汉昭帝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朝廷封长沙顷王刘附朐之子刘梁为高成侯,便废县为侯国,传三世而免,复为高成县(载于民国本《松滋县志·记事》)。王莽新政时期,于天凤元年(公元14年)四月仿照周官王制,在全国范围内更改郡县地名(载于冯君实主编的《中国历史大事年表》),高成县也不例外,被改为言程县。公元23年王莽败卒,后复称高成县。至东汉光武帝建武6年(公元30年)将高成并入孱陵县。延续232年的“高成”至此寿终,其中更名为“言程”9年。

据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七十八载:“东汉时高成废入孱陵,按孱陵在汉属武陵郡。”三国时期初属蜀汉,至昭烈帝刘备兵败猇亭后,属吴。吴国于该地置乐乡督(军镇),并筑乐乡城,在今涴市与弥市临江交界处。西晋时期仍入孱陵县,据《晋书·地理志》载:“太康元年置南平郡,领县四,孱陵第二。(东晋太元二年)荆州刺史部移镇孱陵县上明(今老城镇西门河一带),故城在乐乡上四十余里(四十里之说,出自晋桓冲《上孝武帝疏》,乃桓冲估算不确,南宋王象之《舆地纪胜》载:乐乡城在松滋县东七十里)。”松滋并入孱陵县,共历时307年,县治在今公安县黄金口。

至东晋成帝咸康三年(公元337年),本地始侨立松滋县。据《(刘)宋书·州郡志》载:“征西将军庾亮以司州侨户立南河东郡,郡治于孱陵县界上明,隶荆州,宋初领八县。武帝孝建二年以广戚并闻喜,弘农、临汾并松滋,安邑并永安,领县四:闻喜、永安、松滋、谯。隋废郡,以永安并入公安,闻喜、谯并入松滋……”也就是说,当时于本地同时侨立有8个县,分别是:松滋(今安徽霍邱县)、弘农(今河南灵宝市东北部)、临汾(今山西运城新绛县)、闻喜(今山西运城北部)、永安(今山西霍州)、广戚(今山东微山县南)、谯(今安徽亳州谯城)、安邑(今山西夏县),还有高成县原著民,可见当时侨立的“松滋县”地域范围非常狭小。到了公元455年宋孝武帝时期,朝廷将弘农、临汾二县并入松滋,将广戚并入闻喜,将安邑并入永安,本地便由8个县合并为4个县:松滋、闻喜、永安、谯。仍属南河东郡管辖。南齐时,改南河东郡为河东郡,郡治仍在上明,松滋属之。公元552年梁元帝迁都江陵后,废河东郡置江陵总管府,府治在江陵。三年后国灭,复设河东郡。至隋灭陈后,河东郡始废。时上明城作郡治共计243年,其中兼作荆州刺史部治所15年。隋文帝开皇三年(公元583年),朝廷废郡、存州、并县,又将闻喜、谯二县并入松滋,将永安并入公安,隋初属荆州总管府管辖。隋炀帝时期,复设南郡,领10个县,松滋列第6。从此松滋县在疆域界定上趋于稳定。

唐初松滋县属山南道荆州管辖,盛唐时属山南东道,后又废山南东道置荆南节度使,领8个县,松滋列第6,县治在江亭附近(今涴市镇新场一带,据满清时期仇兆鳌《杜诗详注》卷二十一“泊松滋江亭”一篇中,引用《舆地纪胜》注:江亭,在松滋县治后……)。五代时属南平国荆州管辖。北宋时属湖北路江陵府,领8个县,松滋列第5。宋神宗熙宁六年(公元1073年),曾将枝江县并入松滋,蒙元统治初年复(载于满清时期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湖广四》)。南宋初属荆湖路荆南府,宋高宗绍兴三年(公元1133年)始移县治于瀼口(今老城东门外黑石溪口)。孝宗乾道六年(公元1170年),县令滕琛将县治西移数里至上明故城。淳熙年间废荆南府复属江陵府。蒙元世祖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属河南江北行中书省荆湖北道宣慰司上路总管府,蒙元文宗天历二年(公元1329年)改上路总管府为中兴路,领7个县,松滋列第4。明朝属湖广承宣布政使司荆州府,领11个县,松滋列第5。《明史·地理志》卷四十四载:“明洪武十年(公元1377年)五月,省枝江入松滋县,十三年五月复置”,这是枝江县第二次并入松滋。满清统治时期属湖北布政司(简称湖北省)荆州府,领7个县,松滋列第5。这里要提到的是,满清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知县曹鸣鹤为避容美等峒蛮土司及流寇,曾迁县治于三冈湖之铁嘴冈(今公安县东港镇全美垸),满清康熙十年(公元1671年),知县李子琰才从铁嘴冈迁回旧治,历时26年。

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裁荆州府,松滋属省直辖。二年,湖北分道,松滋属荆宜施鹤道。三年,改为荆南道,松滋属之。四年,属荆宜道。十六年,又属省直辖。二十一年,属省第七行政督察区。二十五年,改属省第四行政督察区。二十二年(公元1933年)8月1日,县治曾迁往磨盘洲。8月25日,由于县政府被中共湘鄂西中央分局攻占,县长江文波被杀,便将县治迁回老城。二十九年(公元1940年)7月,为避日寇空袭将县政府迁往车家冲刘锦璋家(今陈店镇五溪堤村七组王宜新宅基),从此便结束了上明城作为松滋县治的历史,共计744年。县政府在车家冲仅一个月,由于推行政令不便,便迁往麻水坪张松桥家(今王家桥镇围岭村四组姚明柱宅基)。三十四年(公元1945年)9月,抗战胜利后始迁县治于新江口。1949年建国后,属湖北省荆州地区行政专署。1953年,省荆江以南松滋、公安、石首三县合并为荆江县,县治斗湖堤,1955年废,复立松滋县。1996年5月18日撤县建市,属荆州市。

由此可见松滋历史悠久。松滋究竟有多久的历史呢?我个人认为有两种算法:一是松滋建制历史。无论是从公元前184年始有“松兹”之名算起,还是从公元前202年设高成县算起,距今都有2200余年历史。(切不可从侨立之日计算,如鲁迅,1881年至1936年在世,终年55岁。出生始名周樟寿,1898年改名周树人,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才开始用笔名“鲁迅”。如果我们从有“鲁迅”之日算起,那他终年18岁,岂不闹大笑话!)二是松滋人文历史。应从本地始有人文活动痕迹开始算起,距今6000余年。位于王家大湖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桂花树遗址,便是最好的证明。该遗址集大溪、屈家岭、石家河三个文化层于一体,这说明上溯4000-6000余年,本地一直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后来也从未间断过,如五帝时期,舜帝南巡于纸厂河镇留下的古迹——虞氏渡;夏禹在长江今涴市段开凿的九穴之一——采穴;位于洈水水库南闸附近的东周古墓群;春秋时期,楚昭王令郧公于古磨盘洲修筑的楚郧城(今沉没于小南海湖中);位于南海断山口村的战国古墓群等等。这些都是最有力的参证,且能有序衔接。

松滋也是一个移民县市。有史记载最早移民在东晋咸康三年,数县民众相融合。但由于本地处于云梦古泽边缘,灾害频发,不宜人居,加之饥荒、战乱等原因,原著民及东晋移民几乎罄尽。其后历朝历代又经历了若干次规模不等的移民,其中以蒙元统治末至明初、明末至满清统治初两次规模为最大,移民绝大多数来自于江西,松滋已整理的旧氏家谱多有记载。2013年4月市文化局在陈店镇五溪堤村九组蠡田湖溪水入口处发现的满清统治时代“山西义地”碑(现藏松滋博物馆),也为外籍移民松滋提供了物质佐证。加之松滋地处吴蜀之交,乃巴楚文化融会贯通之地。使得松滋民众自古以来就形成了相互融合、相互依存、相互学习的传统,同时也奠定了松滋团结奋进、稳定和谐的良好基础。

附:松滋建置沿革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