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越来越爱苏东坡

 新用户7886Q1bi 2023-06-27 发布于天津

 他开荒种地,建“东坡雪堂”,烧“东坡肉”,蒸“东坡鱼”。他“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他是才华闪耀的一生,也是被放逐忍辱的一生。

用他自己的话说,便是: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01

我们都爱苏东坡

       余秋雨说他爱苏东坡,是因为东坡在黄州的“突围”,或者说是“重生”或者“自觉”;方方爱苏东坡是因为他的诗文书画和传奇人生,更像喜欢一个爱豆一般;周国平也爱苏东坡,他爱东坡的执着与超脱。众多喜爱种,我独独欣赏林语堂对苏东坡的爱。他在《苏东坡传》中,他以散文笔法写东坡,以个人体验写东坡。他写出了一个鲜活真实、自然明亮的苏东坡,写出了一个有温度、触手可及的苏东坡。我也是因为《苏东坡传》,开始了解东坡,因为了解更加喜爱,因为喜爱也愈发了解。

       作为文人,东坡是“人文”的。东坡的诗词文书画创作,诚如林语堂所言“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正是这种不执着,不用力,随性自然的审美态度,让他“天地古今齐集笔下,日月风流情满江河”,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作为官员,东坡是“民本”的。他有着悲天悯人的情怀和“民为邦本”的现代精神。他的“高考作文”《刑赏忠厚之至论》,就阐述了他的民本思想。他认为民众是国家的根本,要施仁政,帮民富,民众富强,国家就富强了。

      果然是“上帝给你关上了一扇门,就会给你打开一扇窗”。老天给了他最好的礼物—才华,也让他品尝到了别人没有经历的磨难,生活在群星闪耀的年代,作为最亮的那一颗,他的确遭遇了更多的坎坷。苏东坡20岁以第二名进士及第,先后当过密州、徐州、湖州、登州、杭州、颖州、扬州、定州等八州太守。乌台诗案他被打入深狱险遭诛杀,贬谪黄州四年,脱胎换骨。哲宗,太后执政时期,他达到了政治生涯的顶端,官至“翰林学士知制诰”。太后过世,他被既敌既友的章惇一路贬谪到蛮荒之地惠州、儋州。其间妻离子散,家贫如洗,困顿无依。直到暮年,神宗太后摄政他得以与家人相聚,不久安然而逝。东坡的一生,贬谪多于器用,流离多于聚合,贫困多于富贵。

然而,他没有像屈原、柳宗元那样,郁郁了断,含恨而死,枉顾了老天赐给他们的一身才华。他也没有看破红尘,陷入虚无,泯灭了自己光华闪耀的激情。

他简直就是上帝遗落人间的圣人!

      作为一个普通人,东坡是“人本”的。他从来不曾为儒家思想所固囿。“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他把自己当作生命的过客,“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无论遭遇什么,都能达观坦然面对,并很快找到平凡中的乐趣。

       这是一种人生的大智慧,更是人性的一种升华。“命运以坎坷待我,我却报之以歌。”就如诗中所言:“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曾经,我因为《定风波》中的那句:“一蓑烟雨任平生”开始喜爱苏东坡,如今经历世事,便更爱“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02


生活在此处

      最近愈发“看见”东坡或许就是因为我们今天一样地生活在了一个庸常平和的时代里。这样的时代中没有什么盖世英雄抑或是乱世奇枭。生命的随波逐流几乎相似。尤其是口罩当下,通勤不便,整个经济大环境不景气,人们出现焦虑的情况越来越多且不能自我调节
      现代社会与苏东坡的田园牧歌时代固然有着千差万别,但是所谓的田园牧歌其实也不过是现代人的一种幻想而已。苏东坡自己同样为了筹措购买房产的事情苦恼不已,为了一家人生活节衣缩食,计算度日。与其说我们夸大了时代之间的生活方式差异,不如说我们因为无法超脱人性弱点而给自我寻找了一个安慰的话语。只是东坡生活在此处,我们生活在别处,就像每天多姿多彩的微信朋友圈,一方面我们生活得焦头烂额,心力交瘁,一方面我们晒各种美食、美女、美景,伪装自己的幸福。这个时代漂亮的脸蛋很多,有趣的灵魂太少
     
       当这个年代之中的我们已经无法、不能和不愿以苏东坡作为自己人生的追求的时候,至少是我们已经失落了自己的世界,失落了童真的时代,失落了纯良与天真的性情。
      当日正在困惑,不如随着他吟咏“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随他吟咏“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随他吟咏“万里归来年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惟愿,大家都还可以生活在此处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