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采访了100个剩女,发现没“碰”过男人的女人,都有一个共性

 谢耳朵馆长 2023-10-27 发布于四川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2021年我国的结婚率再创新低,仅为5.8%。相关数据显示,不婚人群中女性的比例要比男性要更高一些。
有人曾经对1000个大龄不婚的女性进行采访,采访结果全部指向一个共性,那就是这些女性都有情感理想主义的问题。
什么是情感理想主义?简单来说就是在爱情和婚姻中追求完美或过于理想化。那么这些人心理都是怎么想的呢?他们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心理?
现在很多女性都抱着这样一种想法:宁愿高质量的单身也不要低质量的婚姻。这句话本身是很有道理的。
俗话说,宁缺毋滥,就是如此。但是每个人对“低质量”和“高质量”的定义都是不同的,那么,对伴侣的标准就会因人而异。
有没有一种可能,很多大龄单身的女性都属于过于理想或是追求完美的情况呢?答案是肯定的。
心理学家卡伦·霍妮认为,男性和女性生理结构的不同导致了男女思维的不同。男性是现实的、理性的,而女性则是感性的、理想的。因此,追求完美的爱情好像是女性天生的基因。
除了生理方面的原因外,社会的外部环境也会对一个人的想法产生深远影响。研究表明,那些追求完美、过于理想化的女性群体通常会满足以下几个特征。
首先,这些女性通常生活在幸福的家庭中,这种幸福体现在父母的夫妻关系上。心理学家认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面镜子。因此,孩子在孩童时期就会受到父母夫妻关系和相处模式的潜移默化地影响。
心理学研究表明,父母关系可以影响到孩子的爱情观和婚姻观。这个女性在成长过程中很有可能有一位非常体贴妻子的父亲,不仅如此,父母也会经常在孩子面前表现出恩爱的样子。
这些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和细节都会对孩子产生影响。
因此,在这种家庭环境中长大的孩子通常会对爱情和婚姻有一种美好的向往。当女性身边的男性无法满足她理想中的爱情时,她宁愿选择单身也不愿意将就。
其次,那些出现情感理想化问题的女性通常有一个不错的家境。在条件优渥的家庭中,资源都集中在孩子身上,她们接受的是精英般的教育。
虽然她们能通过很多先进的方式去获取多样化的信息,但是却缺乏现实生活的经历。
在心理学领域中,和心理理想主义相对的就是心理实用主义。理想和现实本来就是一对反义词。
当一个人的理想主义思想过于强大时,那么他内心的实用主义思想必然是非常弱的,二者呈现出的是负相关的关系。
无论是在古代社会还是在现代社会,阶级跨越都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对于家境富裕的人来说,他们的道路天生就要比普通人要好走许多。他们接受的是不同层次的教育,收获的是不同层次的眼光。
也正因为如此,这些人最终还是会留在精英阶层,他们对伴侣的要求也就自然而然要高一些,甚至出现过于追求完美的情况。
最后,大龄不婚女性很多都是高学历女性。
韩国统计局曾经做过一项调查,数据显示,30岁以上的不婚女性占9.4%,在这9.4%的大龄不婚女性中,高学历女性占了绝大多数。其中,硕士学历的不婚女性比例高达23.4%。
根据这组数据我们可以得知,学历程度和结婚率是成反比的,学历越高,结婚率越低。出现这种心态的原因在于男女择偶观念的不同。
男性的择偶观念是向下的,所以男性可以接受比自己学历低的女性,甚至很多男性更喜欢和比自己条件差的女性结婚。
但是女性却恰恰相反,女性的择偶观念是向上的。也就是说,女性更希望和比自己优秀的男性结婚。
中国有句古话,男不高娶,女不下嫁。这句话体现的正是大多数男女的择偶观念。所以,对那些本身就非常优秀的女性来说,想要找到条件更加优越的男性就难上加难了。
结婚是一辈子的事情,每个人都希望能“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每个人也都希望和自己结婚的那个人是世间最好的伴侣。但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希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多。
有要求本身是一件好事,但是过于理想化就会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不仅找不到人生中的灵魂伴侣,反而还会孤独终老。
人无完人,寻找伴侣不应该找最好的,而是应该找最合适的。
- The End -
作者 | 汤米达
编辑 | 梅菜扣肉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Jean Piaget Biographie. (2020, January 29).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