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病?那就放你的血!

 新用户26474921 2023-06-28 发布于湖北

图片

1791年8月,莫扎特正在遭受头痛、晕厥、腹泻、关节炎、四肢水肿的折磨,他变得更加暴躁和喜怒无常。到了11月,已经无法下床。
这时候医生们赶来,给他实施最有效的“放血疗法”。沉疴需用猛药,他总共被放了大约2500毫升血,也就是一半多的血液被医生们用著名的“柳叶刀”放出去了。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一代音乐天才就这样英年早逝,时年35岁。
美国开国总统乔治·华盛顿也死于放血疗法。
他从总统位置上退下来后,回到了弗农山庄。因为冒雪骑马而发烧,呼吸困难。毕竟开国元勋,人脉广泛,用的医生也是当时美国顶级的,本杰明·拉什。他是唯一一位在美国独立宣言上签名的医生,创立了当时美国的医学教育体系,美国医生中的3/4,都是他的学生,被誉为“宾夕法尼亚的希波克拉底”。
本杰明·拉什对放血疗法情有独钟。1793年费城黄热病疫情期间,他每天为超过100位患者放血,整个诊所的后院成了血海,散发出阵阵恶臭,滋生了大群的苍蝇。
病毒确实被杀死了,因为人都死了。
本杰明·拉什带着自己的学生来到了华盛顿病榻前,实施了一套组合拳。他先是用糖浆、醋和黄油配成药水给华盛顿灌,差点呛死他;然后用泻药和催吐剂,那时候流行用锑,例如酒石酸锑钾,催吐也是治病的万能良方。最后当然要使出绝招——放血。
连放好几天,华盛顿大约被放掉了2500-3000毫升血,因为这位神医认为人体血液大约在8000-10000毫升(是实际情况的2倍),放这么一点点根本就不是事。
然后华盛顿就死了。他死于失血性休克。
英王查理二世和他的侄女安妮女王,也死于放血。
二人连死法都雷同。都是晕厥了,然后御医们立即赶到,灌肠、催吐、催泻,然后放血。查理二世甚至被割开了颈动脉放血,放得体内几乎没有血了。然后就拜拜了。活着的时候吸民众的血,然后被放血而死,挺好的。
被放血疗法搞死的还有诗人拜伦。
他患感冒之后,坚决反对放血疗法,结果顶不住医生的喋喋不休,加上当时放血疗法就是普遍公认的法子,甚至没事就要放放血,很时尚的一件事。经历了好几天的斗争之后,终于同意了。他被放了三次血,为了放得快点多点疗效更佳,还使用了拔罐。结果医生们“惊奇”地发现拜伦的病情居然恶化了,然后又使用水蛭吸他的血。然后,拜伦就死了。
医生们认为,拜伦之所以死亡,不是因为放血疗法,恰恰是因为他不及早使用放血疗法,以致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机。

在科学尚未普及的时代,放血疗法被认为是包治百病的万能良方。没有什么疾病不是放血不能解决的。
天花、癫痫、瘟疫,这些生理性疾病就不用说了,统统放血,甚至大出血了,办法也是放血。
甚至在心理健康领域,放血也能收到奇效。失恋了伤心、心碎、抑郁、狂躁、行为异常爱与寡妇约会,都可以放血,尽早放,多多放。还是那位本杰明·拉什医生,认为放血“在令人平静下来方面,具有奇效”
他说得没错。放得有气无力了,当然平静了。放光了人就死了,更平静。
医生太少,那就上理发店。理发店门口的红白蓝三色灯柱,就是托尼老师曾经的骄傲,他们跟医生曾经是同行。中世纪的欧洲,理发师们把病人的静脉隔开,比“望闻问切”还要多一道,那就是品尝血液以判断病情。想想那个画面!

图片

放出来的血,用碗接住,放在理发店的窗台上,放得越多就说明技术越精湛,由此来招徕顾客。这让人不由得想起金本位时期的银行,会把金条摆在橱窗后面,表明它有足额的准备金、完全的兑付能力,以吸引储户前来存款。比现在诚信多了。
放血疗法是有理论依据的,而且也有源远流长的经验证据。
公元前1500年,埃及人就开始放血了。古罗马人认为女性的月经就是定期把体内的毒素排出体外,所以男人也应当排。我国汉代人就认为血液变得“瘀滞”了,得把腐坏的血液排出,修复瘀滞。
希波克拉底的“体液理论”说,人身上有四种体液,分别是血液、黄胆汁、黑胆汁和黏液,这四种液体的流动,维系着人的生命,它们相互调和、平衡,人就健康,如果平衡被破坏,人就生病。这就是著名的四液学,是西医的理论基础。
放血,已经呼之欲出,体液不平衡了,当然要放血,调节平衡,重回健康。
由此,希波克拉底这位外邦人,被雅典授予“荣誉公民”称号,他也成为医学之父。至今,医生宣誓的时候,都要说出希波克拉底誓言:我之唯一目的,是为病人谋幸福……
希腊医学的集大成者盖伦,继承了希波克拉底的四液学说,在此基础上开创了一套较为完整的西方医学体系。那时候不准进行人体解剖,他就找各种动物进行大量解剖和临床试验,对人体器官和功能构造进行了正确的描述。他认为心脏、肝脏、大脑是人体的主要器官,肝脏的功能是造血,动脉的功能是输送血液,而不是精气。他奠定了西方医学的基础,一千多年来,都是西方医学的绝对权威。
基于这种理论和经验证据,虽然放血疗法“血债累累”,但是人们仍对它深信不疑。在世界科技的巅峰国度美国,加利福尼亚直到2010年,才废止了放血疗法。但民间并没有废除它,拔罐,其实就是另一种放血,那就是局部毛细血管的出血和瘀血。
前面说过,拔罐本来就是放血的辅助手段,割开口子,负压再往外面吸,放得更顺畅,所以它并非中国专属。这位,大家应该很熟悉:

图片

科学的进步很缓慢,但是大众科学思维的进步更缓慢。思想的顽固,观念进步的难度,是超乎想象的。
写到这里,对中医、以及喜欢看中医的中老年妇女多了一点理解。看科学史和医学史,有一种深切的感受,的确是没有中医西医之分的,只有古代医学和现代医学之分。古代西方荒诞的医学,一点都不中国少,汞、砷、锑、金、镭,都是万能药方,就像元素周期表。
是观念解放带来的工业革命,让科技迅猛发展,全球自由贸易和信息流动变为现实。市场经济的发展,让科学进步的成果惠及了全人类。
经济学关乎人类生死存亡,从来不是一句空话。要想人类寿命延长、享有更高的医疗水平和物质生活条件,那就必须奉行市场经济,反对一切形式的管制和干预。
我们通过讲这些故事,还想向大家说明一个什么样的道理呢?
什么是理性。
古典以来的经济学一直有一个“理性人”假设。它是说人的一切行为都是在追求物质利益的最大化。由这个假设开始,来推导出一系列的经济学定律。但是人们会问,人明明有许多行为,是基于冲动,一点都不理性;许多人并不是在追求物质利益最大化,反而在追求精神上的满足。
这样,假定的前提推翻了,你的整个经济学定律当然就错了。而且,重要的是,由于人并非是理性的,所以干预就显得十分必要,必须有一个家长式的政府指导人们如何生活,才能避免盲目的冲动。
主观价值论解决了这个问题。价值判断必然是主观的、武断的,所有目标,不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都处在人的价值排序表中,人会优先实现一个价值较高的目标,舍弃较低的目标,并且用自认为合适的手段去实现目标。
也就是说,人的行为必然总是理性的,必须在“目的-手段”的框架下去理解“理性”。一个人行动的最终目的,总是想满足某些欲望。既然价值是主观的,那么任何人都不能以自己的价值判断去代替行动人的价值判断,没有资格说哪种情况能够使行动人更加快乐和满足。你不能说,我要是处在你的位置和处境,会如何如何,因此你的行为不理性,然而你不是我,汝之砒霜我之蜜糖。
如果任由这种情况发展,那么一个高高在上的社会工程师和哲学王就出来说,你应该如何如何,才算理性,并通过立法手段予以规划,由此抹杀所有人的自由意志,灾难就会降临。
因此,理性人假设建立在错误理解理性的基础之上。它假定了一个前提,那就是价值判断是客观的,目的是可以评判的。然而很明显,这个前提不成立。
一个人的行动,必定是理性的。行动的反面,不是非理性的行动,而是人的意志无法控制的被动反应,例如膝跳反射。
一个人光追求物质享乐,与那些追求“高级”的精神享受的人相比,其行为既不更加理性,也不更加不理性。他们都是在采取一定的手段,实现自己想要的目的。
有些人舍家弃子,投身于某些他认为最有意义的事业;也可以散尽家财,来实现在别人看起来虚无缥缈的理想。在外人看来,他们的付出与收获似乎不成正比,但是他们的行为理性吗?当然是理性的,那是他们自己价值选择取舍的结果。
自杀理性吗?我们活着这个事实,本身就是个人价值判断的结果。因为我们觉得活着要好过死去。当一个人觉得生不如死的时候,他就会选择死亡。人是会自杀的动物。这是理性的行为。
恐怖分子劫持飞机冲向世贸大厦杀人,你说他的行为不理性吗?不,他当然是理性的,因为那是他价值选择的结果。
就是说,科学必定是理性的。它没有例外,不论好人坏人、正常情况还是极端情况,都一概适用,必然符合行动逻辑。
那你说,冲动之下的人,是不是不理性了?
不,照样是理性的。他只不过是价值排序发生了变化,冲动时和在冷静时相比,把目标看得比较重,而把必须付出的代价看得比较轻。但即便如此,他的手段与目的,也是经过思虑的。外在的惩罚是他思虑的重要内容,他会考虑行为的收益与损失。如果对冲动之人的惩罚较轻,那就是在鼓励人放纵罪行。这恰恰反证了冲动之人的行为是理性的,因为只要冲动之下与冷静之下的行为的后果会面临同样的惩罚,就能有效地遏制冲动行为。
人这种生物,就是一种能够克制本能、情绪和冲动的生物,他不会成为欲望的傀儡,而是会有意图地调整自己以适应社会。这就是理性的证明,由此人类区别于动物,成为智慧生物。
这会儿我想抽烟,我明明知道吸烟有害健康,但还是忍不住这样的冲动摸了一根,我是不理性的吗?不,我是理性的,是我主动选择向欲望屈服,以健康为代价换取即时的满足,因为未来实在太遥远,人总是有正的时间偏好,当下的满足总是更重要。
最后,回到本文的主题,本杰明·拉什那样的放血医生,在我们现在看来,简直就是杀人犯。但是他们是理性的吗?
是理性的,他们不过是手段和目的不匹配,没有搞清楚手段和目的之间的因果关系。然而这照样是为了达到目的的一次尝试,尽管这种尝试失败了,我们却不能说他不理性。
同理,100年、或者500年后,现代治疗癌症的方法,可能会被那时候的人视为愚昧野蛮,他们可以轻而易举地治疗癌症,但那只能代表他们比现在的医生更有效,而不是更理性。
理性人假设,必须从经济学中剔除出去。经济学不需要假设,因为它知道。人,总是采取一定的手段,实现价值排序高的目的,人行动,就必然理性。

本文参考、不,基本照抄了以下三本书,没有任何独立思考。喜欢的话就从这里买吧,给我抽点佣金,在哪儿买都是买,我已经替你选了便宜的。吴国盛教授的书,我读了好几本,要尽快买,晚了估计就买不到了,原因你懂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