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画恢弘,小品自娱

 泊木沐 2023-06-28 发布于辽宁

明人有书《长物志》,专写风雅生活的各种玩物。

大到庭除家具,小到香炉盆景,寄情于物,才可安放人生零零总总。

比起清朝审美的繁复热闹,《长物志》深谙并力行宋朝美学的理念,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几分寂寥更显张狂。

长物绘系列我画了近十年,去年夏天开始创作《长物志小品》系列,

名称并非绝对的分割,只是想用相对更轻快的笔墨描绘一些小雅小趣。

宋扬《长物志小品·大吉大利》66x26cm纸本2022年

先说《长物志小品·大吉大利》,橘子和荔枝组合意指大吉大利。

我们的文字给了我们这样诙谐又质朴的小美好。

木桌子一角与湖石相伴,庭园的氛围跃然而出。

新鲜采摘的荔枝盛在瓷盘里待食,身边黄澄澄的橘子已经挂满枝头,

橘子香、荔枝甜和骨瓷茶杯里的龙井香交织弥散,不缺席的还有一缕静谧烟云袅袅腾绕。

宋扬《长物志小品·品竹》66x26cm纸本2022年

前些天,朋友打电话说要来给我送盆景,他被人带去一个盆景园,为盆景大师的诸多作品看得目不暇接,我能想象。

但是我拒绝他的好意,因为家里的盆景和植物我大多养不活养不好,美美的盆景不忍心养砸了。

倒不是我四体不勤,用当下语境表述,实在是因为我是做内容的,几乎没有空闲时间。

那么,心里又爱盆景,既然不养就画起来,于是作了这幅《长物志小品·品竹》。一方盆景,竹石菖蒲,小处见乾坤。

宋扬《长物志小品·辛夷花》66x26cm纸本2022年

一位女友人感性有余,常常写诗作文,发来跟我分享。

尤其感动的是,我每画幅画,几乎都会引发她只字片语的灵感,写上一段两段发给我。

初秋某天,她跟我定制一幅辛夷花的小品,用于送给她姐姐乔迁新居的礼物。

每幅画面无不予以构思,我想着她这样多愁善感,又喜文弄墨,当然是要给她辛夷花下一隅书桌。

粉花开得自怜自爱,飘落两片也丝毫不悲戚。抚盖在《诗经》角上就当嬉闹。

虽然是挂在她姐的别墅里,画的是妹妹的心意。

————————————————————————————

多余的话:

这个公号来自疫情初发的居家时期,本意是把自己的一些对生活对文艺的片言只语,罗列到一个隐秘的角落里,以便在未来无聊时索引考据当年。

也未曾打算作为公共资源来示人,更没想到过要发表朋友的文字在其中。

当然,我们都知道,所有设想都是用来被打破的,而且会一而再再而三地被打破。之前有哈尔滨的朋友张喆的文字第一次出现在"小观山",喜欢追根溯源的朋友可搜本号里的"那些花儿"。

这篇文字的作者宋扬是我的另一位精神上可以深度沟通的朋友,我们都在女性气质之外兼具了某些理性和偏中性的爱好,比如摇滚乐。前年有乐夏的时候,我们几乎隔三差五地为新裤子为五条人聊个几句。也会在某天深夜因为某些社会不公愤而发个朋友圈,互相点赞慰藉一下彼此。偶尔约着一起看美术馆和博物馆,是我们线下最多的见面方式。

宋扬常叹我没有知识盲点,而我也会时常感慨一个娴静的女子在绘画中的坚持,她的画在柔美的花卉里总会有些偏硬的东西:一席桌椅,一枝傲竹,一方盆景。也许这就是感性里兼具的理性使然吧。

她的文字有古意,毕竟她画的是国风传统,这样的表达也是她个性气质的某种体现,我引她在朋友圈的这篇小文在"小观山"的一方小天地里,用一股不事张扬的艺术清流,表达这个公号的本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