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控的起点就在于关键质量特性的识别与分析,关键质量特性也是使得产品区别与其他产品的差异化质量竞争优势的特性,只有具备质量竞争力,才能实现产品经营的成功。如果上过宋老师的,软件质量训练营课程同学应该还记得,关键质量特性,是从质量策划开始一直贯穿质量管理全局的核心抓手。 但是在传统的质量管理活动中,质量人员由于没有真正关注外部客户的VOC,导致一直试图通过降低缺陷甚至0缺陷来保证质量竞争力,但是,这里会导致2个根本性的误区 1、质量是追求客户满意,没有缺陷只能使得客户不会抱怨,而谈不上客户满意。要找到产品重要卖点,控制好,才能让客户满意。这才是关键质量特性的真正内涵。 2、忽视质量投入的经济性,质量控制本身是对风险的提前识别与管理,没有绝对的无风险,而是基于风险和投入产出比的一种最优控制方案。绝对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所有产品与项目的管控同质化,各环节平均用力。看起来是严格控制,实质是质量管理人员的懒症,这病一定得治。 最近找到一份华为内部的关于CTQ的内训教材,很好的体现了宋老师的观点。 虽然,略为遗憾的是,没有软件研发过程的相关案例,但已经比较系统的说明了整个质量工程的主线,推荐大家学习、揣摩!!! ![]() ![]() ![]() ![]() ![]() ![]() ![]() ![]() ![]() ![]() ![]() ![]() ![]() ![]() ![]() ![]() |
|
来自: blackhappy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