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院感重点知识

 晨歌clj 2023-06-28 发布于山东
什么是医院感染暴发
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  
什么是标准预防
答:针对医院所有患者和医务人员采取的一组预防感染措施。包括手卫生,根据预期可能的暴露选用手套、隔离衣、口罩、护目镜或防护面屏,以及安全注射。也包括穿戴合适的防护用品处理患者环境中污染的物品与医疗器械。标准预防基于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不包括汗液)、非完整皮肤和粘膜均可能含有感染性因子的原则。  
 
何为手卫生
答:医务人员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  
 
六步洗手法具体步骤
第一步: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
 
第二步:手心对手背沿指缝互相揉搓,交换进行。  
第三步: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指缝相互揉搓。  
第四步:弯曲手指使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第五步:右手握住左手大拇指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第六步:将五个手指尖并拢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认真揉搓双手至少15秒钟,在流动水下彻底冲干净双手。
 
洗手与卫生手消毒应遵循的原则是什么?
1、当手部有血液或其他体液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应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  
2、手部没有肉眼可见污染时,宜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  
外科手消毒应遵循的原则?
1、先洗手,后消毒。  
2、不同患者手术之间、手套破损或手被污染时,应重新进行外科手消毒。  
不同隔离标志的颜色
黄色为空气传播的隔离,粉色为飞沫传播的隔离,蓝色为接触传播的隔离。  
医疗废物的分类

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及化学性废物五类。

对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存液等高危险废物的处理原则?
首先在产生地点进行压力蒸汽灭菌或者化学消毒处理,然后按感染性废物收集处理。  
连续使用的消毒液应何时进行有效浓度的监测?
每天使用前。  
病原微生物标本送检率相关内容
接受抗菌药物治疗住院患者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不低于30%,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送检率达50%,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送检率达80%。  

 
消毒灭菌的要求有哪些?
可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使用后应先清洁后消毒或灭菌;特殊病原体污染的可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先消毒,后清洗再消毒或灭菌。耐热、耐湿的手术器械,应首选压力蒸汽灭菌,不应采用化学消毒剂浸泡灭菌。环境与物体表面,一般情况下先清洁再消毒。当受到患者的血液、体液等污染时,先除污染物,再清洁和消毒。
 

 
医疗机构消毒工作中使用的消毒产品应经卫生行政部门批准或符合相应标准技术规范,并应遵循批准使用的范围、方法和注意事项。  
如何根据物品污染
1、高度危险性物品,应进行灭菌。
2、中毒危险性物品,应采用中水平消毒以上的方法。
3、低度危险性物品,宜采用低水平消毒方法,或作清洁处理;遇到病原微生物污染时,针对所污染病原微生物的种类选择有效的消毒方法。

什么是隔离
隔离指采用各种方法、技术,防止病原体从患者及携带者传播给他人的措施。《医院隔离技术规范》根据疾病传播途径将隔离分为空气传播的隔离、飞沫传播的隔离和接触传播的隔离三种。
发生职业暴露后暴露部位局部如何处理?
1、立即使用流动水及皂液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
2、如有伤口,健侧手应立即从近心端向远心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血液;
3、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
4、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如:75%乙醇或者0.5%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
5、暴露的粘膜,应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
《医院感染诊断标准》中规定属于医院感染的情况有哪些?

1、无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规定入院48小时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有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自入院时超过平均潜伏期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

2、本次感染直接与上次住院有关;

3、在原有感染基础上出现其它新部位的感染(除外脓毒血症迁徙灶),或在原感染已知病原体基础上又分离出新的病原体(排除污染和原来的混合感染)的感染;

4、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和产后获得的感染;

5、由于诊疗措施激活的潜在性感染,如疱疹病毒,结核杆菌等的感染;

6、医务人员在医院内工作期间获得的感染。

医院感染的定义
生医院感染病例报告时限?医院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于医院感染。24小时内填写《医院感染病例报告卡》,并报告感染管理科。  
《医院感染诊断标准》中规定不属于医院感染的情况有哪些?
1、皮肤粘膜开放性伤口只有细菌定植而无炎症表现;
 
2、由于创伤或非生物性因子刺激而产生的炎症表现;  
3、新生儿经胎盘获得(出生后48小时内发病)的感染,如单纯疱疹、弓形体病、水痘等;  
4、患者原有的慢性感染在医院内急性发作。  
什么是切口浅部组织感染?
指手术后30天以内发生的仅累及切口皮肤或者皮下组织的感染,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切口浅部组织有化脓性液体;  
2、从切口浅部组织的液体或者组织中培养出病原体;  
3、具有感染的症状或者体征,包括局部发红、肿胀、发热、疼痛和触痛,外科医师开放的切口浅层组织。  
什么是切口深部组织感染
指无植入物者手术后30天以内,有植入物者手术后1年以内发生的感染,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从切口深部引流或穿刺出脓液,但脓液不是来自器官/腔隙部分。  
2、切口深部组织自行裂开或者由外科医师开放的切口。同时,患者具有感染的症状或者体征,包括局部发热,肿胀及疼痛。  
3、经直接检查、再次手术探查、病理学或者影像学检查,发现切口深部组织脓肿或者其他感染证据。  
什么是器官/腔隙感染
无植入物者手术后30天以内、有植入物者手术后1年以内发生的累及术中解剖部位(如器官或者腔隙)的感染,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器官或者腔隙穿刺引流或穿刺出脓液;  
2、从器官或者腔隙的分泌物或组织中培养分离出致病菌;  
3、经直接检查、再次手术、病理学或者影像学检查,发现器官或者腔隙脓肿或者其他器官或者腔隙感染的证据。  
术后预防手术部位感染要点是什么?
1、   医务人员接触患者手术部位或者更换手术切口敷料前后应当进行手卫生。  
 

 
2、为患者更换切口敷料时,要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及换药流程。  
3、术后保持引流通畅,根据病情尽早为患者拔除引流管。  
4、外科医师、护士要定时观察患者手术部位切口情况,出现分泌物时应当进行微生物培养,结合微生物报告及患者手术情况,对外科手术部位感染及时诊断、治疗和监测。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定义
指患者留置导尿管后,或者拔除导尿管48小时内发生的泌尿系统感染。  
什么是医院感染暴发?
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