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麻黄汇总|学废了

 学习钱进 2023-06-28 发布于湖南
图片

在方剂中学中药系列

用的参考书是《王绵之方剂学讲稿》

也许是麻黄不好懂的心理预设

感觉有点难

麻黄汤在方剂学中主要有三类方剂

伤寒论中各种麻黄系列方

喘病方剂

阳和汤(太阳当空照)

☀️麻黄汤

组方原则是什么?首先是辨证立法。那么立法以后,首先就应考虑用什么东西来达到这个目的,用什么药来达到这个目的?因此这里就选了麻黄。

为什么选麻黄?因为麻黄的功能可以概括为三个作用、七个字:发汗、平喘、利小便。

更进一步讲。它多作用于肺,不是肺功能病变就不能用,即表现为无汗、喘、小便不利。小便不利有许多问题,这里是肺与膀胱相表里,肺气不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小便当然不利;另外肺气逆而上,自然见喘;肺气不得宣发,皮毛不得开合,当然无汗。可是这不等于说无汗都是肺有病变,喘都是肺有病变,正如《内经》上所说“五脏六腑皆令入咳,非独肺也”。

咳是由肺引起的,但根不在肺,别的病因也能促使肺发生变化。

这种角度研究,麻黄是肺经的药物,是发散之药,是鼓舞人体阳气向上向外的药,所以李时珍说它是“微苦而辛,性热而轻扬。”又说:“麻黄乃肺经专药。”既可以开皮毛、发汗,也可以宣肺气、平喘。

例如刚才谈到用麻黄宣肺就足够了,为什么还要用麻黄汤呢?这里既考虑了药的作用,还考虑了药的影响。麻黄是发越人体阳气、宣发肺气的,如果单纯用它,那就没有考虑当前的症状。

如见到常说的发汗解表,用大量麻黄可能会伤害人体阳气,甚至会动血;而且已经见喘说明肺气已上逆,而发越阳气的药是向上向外的,吃下去以后风寒邪气还没有散,病还没有除,而麻黄发越阳气的作用已经产生了。

病人的喘就加重了。正是根据这个道理,所以麻黄需控制在一定范围的量内。之所以要控制一定的量,是因为现在中药的量很难用其他的数据来解释,只能用传统的、常规的用药量解释。

在不同方剂里用不同量,有不同的解释,在麻黄汤里是三两。它取三两,就是怕伤人体的阳气,因为这样的风寒,用大量可以,但是会有大汗出而伤阳耗津,所以要小心。

这样的话,并不是我们自己想出来加以辩论的,因为从《伤寒论》整个书中有好多地方出现的误治中,可以看到“亡阳”的字样,从《伤寒论》中可以找出依据。这里的麻黄用量正是“适事为度”,而且麻黄此药的特性,在它力量不足的时候,还有其他药物,可加强它的作用,所以用小剂量的桂枝来温通血脉,助麻黄宣肺除邪。这是第一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两种药合起来应用。一种发卫气,一种通营气,营卫相和,才能汗出,是谓“阳加于阴谓之汗”。吴鞠通在他的《温病条辨·杂说·汗论》里说得很清楚,“以阳气为运用,以阴精为材料”。所以阳气鼓动了阴精才能汗出,二者缺一,汗不能出。所以这里既用了麻黄,又用了桂枝。

而用桂枝不用其他药,是因为桂枝不仅但温通血脉,也是发散的药物。

所以桂枝是作为麻黄(君药)的辅助药,为“臣药”。如果说汗出而肺气宣,喘自然平。相比较而言。

用麻黄和桂枝配伍,宣肺发汗,又用杏仁和麻黄,一升一降,降肺气,恢复于平,这样又能平喘。所以杏仁在麻黄汤中仅仅是辅佐药。

在此还要讲到一点,就是刚才讲到桂枝作为臣药,它协助麻黄解除头痛、身疼。刚才还讲到,由于经络阳气不通,气血不流畅,所以周身疼痛,方中的君药麻黄本身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这三味药,接顺序讲下来,其中药物的作用机制就很清楚了。而这里的佐药,既有佐助,又兼有佐制的作用。“制”什么,制麻黄的向上、发越,因为这里有肺气上逆而喘。

另外,看看甘草,它有佐使作用,为什么?因为它的用量最轻。这个最轻,是指的它在《伤寒论》方中用量最轻,只用一两。

☀️麻杏苡甘汤

因为湿重,需要加强祛湿,所以把桂枝去掉,加上苡仁,使它发汗的力量更小一些,而祛湿的作用更强一些。原文很清楚,“以麻杏苡甘汤发其汗”,用麻杏苡甘汤还是要发汗。

有种说法,认为麻黄无桂枝不能发汗,要防止被这种说法所误解,所以举这个方子为例。麻黄的发汗,可以随着配伍药的不同,随着它用量的大小,有所强弱。

张仲景那个时候,炮制的方法还没有出来,现在我们再用麻黄,就可以考虑,要着重用它解表发汗,就用生麻黄,例如麻黄汤、麻黄加术汤、麻杏苡甘汤这样的方子中,用生麻黄。

三拗汤、华盖散,就可以用炙麻黄,用蜜炙一下。

另外我们还知道一个方子,麻杏石甘汤,就得用生麻黄。去了一个桂枝加了一个石膏,这个方子就整个不同了。不是辛温发汗,而是清泻肺热,清透肺邪,这个改变,就更加大了。这说明了通过药味的加减,作用就有所不同。

☀️大青龙汤

但是从麻桂的分量来看,麻黄用量加倍,桂枝用量没变,所以我们不能够把“表”这一个字理解成为就是皮肤。表有表之里,有表之表,表本身也有深浅之分,风寒首先所伤,主要是伤人的阳气,正因为这样,所以麻黄用量重了,而桂枝没有动。

桂枝是温通经脉的,也能解肌发表,麻黄配桂枝,所谓发汗,一营一卫。血中之气之谓营,营不是血,通过行营气,就能够温通血脉,说明还是皮毛闭塞,肺气不道,不能宣发,所以重用麻黄。

桂枝的辛甘温跟麻黄辛温的作用特点有所区别,麻黄是入血脉,通营分,比卫气深一层,助阳气振奋卫气,开皮毛,不会像桂枝那样直接影响血分。

……

石膏是肺胃经药,主要是胃经药,辛甘大寒,与麻黄相配,能作用于肺经。

……

甘草用量加大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麻黄的用量加大了,一方面是甘草和石膏相配。甘寒可以生津,更好地清热除烦。

☀️小青龙

痰饮是由于素体阳虚,水湿不化而产生的,又叫水饮,就其性质而言属寒,又叫寒饮。必须用温化的办法,所以必须用麻、桂,共同来发散风寒,但是剂量上要注意,在这里不仅是麻黄加量,桂枝的量也比麻黄汤中大了,并不是因为表实证重,需要加强它发汗的作用,而是因为痰的产生是由于阳虚。

☀️射干麻黄汤

是附方,它的特征是素来有寒,在咳喘发作时,痰不容易出来,所以喉间如水鸡声,说明痰多,肺气闭而不得宣发,痰随气逆,又不能出来,所以喘咳,用射干麻黄汤。麻黄还是重在宣肺

☀️麻杏甘石汤

散肺邪的君药。还是麻黄,麻黄是首位,正因为它咳逆气急,所以在用麻黄的时候,不能离开杏仁,既要宣肺散邪,又要降肺平喘,这两个君臣药是相须相使药,也可以说麻黄平喘离不开杏仁。

可是麻黄和杏仁都是温药,如何使它能治疗肺热?不得不用大于麻黄的石膏,因为石膏辛甘大寒。从石膏的量来看,不算大大,麻黄四两,炙甘草二两,再加上这五十个杏仁,是寒温各半的。现在有两个误解。一个是肺炎就要消炎,用凉药,因此尽管知道麻杏石甘汤,但用大量的石膏,量过大了。对于这个证,就有了选择性,有的合适,而对于一些热不甚,或者是皮毛未开的,就不合适。再一个是,用于麻疹并发肺炎时,还是要开皮毛,汗不出疹不透,疹不透病不好,所以还要开皮毛,使汗出疹透自然热就清了。如果在这时过分地用石膏,就不行。

我们可以根据热的情况、汗的有无,来调整石膏和麻黄的比例,这里石膏跟麻黄剂量是二比一,加上其他的剂量是一比一。如果是有汗而肺热盛,可以适当地加重一些石膏的用量;如果没有汗,麻黄的量考虑不要过小,同时可以考虑用桔梗配合起来,开肺气,这样就可以减少一些麻黄的用量而收到相同的效果。

有一个变化的方法,就是如果这个人的脾胃素来不好,或者是后天不足,特别是大便经常溏薄的人,出现了肺热咳喘时,虽适用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方中石膏就得减量。如认为清泄肺热的力量不足,可以酌加炙桑白皮。

若用来治疗麻疹,把麻黄减少了以后,除了用桔梗以外,还可以加入一些辛温解表发汗而不燥的药,例如荆芥,防风,或者少用一点苏叶,因为苏叶入血分,所以不能用多,这样对麻疹病人有好处。

麻黄与石膏相配,有好几个方子,大青龙汤、小青龙加石膏汤、麻杏甘石汤和越婢汤。越婢汤治的也是汗出而恶风,是治一身悉肿,无大热,但不喘,所以不用杏仁加了姜、枣而麻黄和石膏的用量之比也有所不同,麻黄加了二两,共六两,石膏还是半斤,甘草二两不变。生姜能行水,但与大枣相配,用意与桂枝汤同。几个方子可以联系起来理解。

还有一个方子,越婢加术汤,实际上也是治水的。就是根据越蜱汤发汗治“里水”,又要发汗不太过,因为这个水不仅仅在表,里也有,与皮水、风水不同,汗出很多,但肿不消,小便不利,通过宣畅肺气,散水气,肺气宣畅,小便通利,水也就去了。加术就是要防止汗出过多,通过这一点可以看出来,麻黄本身是可以发汗的。

越婢加半夏汤,原方不动,加半升半夏,就是治疗肺胀,肺中气逆而胀。由于肺胀满,气逆,可以知道,咳嗽,喘,胸满,眼也胀,目如脱状,说明里面的气上逆得厉害。加半夏降逆祛痰,着重是降逆。

☀️再造散

本方特点就是各药互相之间配合很精妙,既考虑了阳气虚,又考虑了发散风寒,还要使得汗出而不至于耗伤阳气和阴血,气、血、阴、阳都要考虑到。汲取了《伤寒论》中几个方子的持点,有麻黄汤、桂枝汤,麻黄附子细辛汤、麻黄附子甘草汤,通过理解这几个方子的精神而组成了本方。

作为表寒证,无汗应用麻黄,但是考虑到人体阳气虚。虽用发汗药而汗不得出,又有阳虚的见证,说明了阳气不足,当禁用麻黄。但无汗又考虑到麻黄虽能鼓舞阳气,但是加用了麻黄,强力发汗,可以造成亡阳的现象,因此决定舍弃麻黄不用。

另外,在《伤寒论》上,麻附细辛并用,治疗少阴病,也考虑到用药大峻,虽然有附子可以助阳,但是还不够,从辫表来说,虽然已用桂枝、细辛、羌活、防风,因为阳气不足,阳气虚,寒邪必然伤人较深,所以要用少阴经的药,也就是细辛,从里往外发,用这两个药来代替麻黄,与桂枝相配更好地发汗。

从这四个发汗药来考虑,既要达到辛温发汗的目的,又要防止用这些药以后有亡阳之弊,所以也得避开麻黄不用。

用黄芪的意思,除了补气以外,和麻黄加术汤、越婢加术汤用白术一样,还可以防止汗出多,防止麻黄这类药耗伤阳气。

下面看看附方,麻黄附子细辛汤和麻黄附子甘草汤,都是麻黄和附子相配,来助阳发汗,都是治疗阳气虚。寒邪伤人深,不仅是表有寒,里也有寒,因此在治疗的时候,必须表里之寒并治,要治里寒,就必须扶阳,所以麻黄和附子并用。

从原方上可以看出区别,少阴病是不应发热的,如果见了少阴病证,就是四肢不温,脉微细,但欲寐,说明阳气虚,有寒。细辛入少阴,最善于驱除人身最深处的寒,独活也有相似的作用,治少阴伏寒,可是如果少阴病二三日,没有里证,就用甘草不用细辛,从这里可以看出,对麻黄的使用是非常注意的,在刚开始得病的时候,病程不长,对阳气的损害不大,可以用麻黄和细辛并用,配合附子,到了二三日以后,不见里证,就不用细辛,而用甘草了,来缓合麻、附峻烈之性,这是《伤寒论》中遣药组方非常严谨的一例。

换句话说,即使在这样的时候,也不主张强烈地发汗,解表。所以回过来再看再造散,就可以理解它处处避开麻黄,又要达到辛溢解表的作用,所以用桂枝加羌、防和细辛,因为它是无阳证,表证又很明显,因此,必须这样治疗。

要补充说明的是,小青龙汤证应与寒饮、肾不纳气区别开,如果寒饮而肾阳虚及肾不纳气时应用小青龙汤,要注意,麻黄和细辛都是相当强悍的药。说明用赤芍防止细辛、桂枝,互相配合不至于伤阴动血,所以说再造散中的交叉关系很多,要理解在这样危重证的时候,如何来处理。

☀️定喘汤

这个方剂也是三拗汤来的,一开始讲麻黄汤的时候就提到过。麻黄汤尽管在古代用得多,但由于自然条件的改变,现在已经不像古人那样容易产生麻黄汤证了,但它的配伍组合给我们留下了一个很好的范本,以宣肺为主,宣肺、散风寒、止咳嗽。

我记得当时讲麻黄汤,由麻黄汤讲到三拗汤,由三拗讲到华盖散。那我们现在再比一比看,这个定喘汤和华盖散有何不同。

这里面有白果、黄芩、半夏、冬花。麻黄、杏仁、甘草,这是三拗汤。桑皮,也是华盖散里有的。所不同的是,华盖散治疗的是风寒喘嗽,嗓子里面痰多,呀呷有声,是因为一呼一吸时痰随着上升下降,所以叫呀呷有声。那么这个方剂所治的是病人素来有痰,素有痰喘病,又感受了风寒,现在咳出的痰虽然是黄的,但并不说明它已经变成热证,只是由于痰不能出来,痰郁在气管里化热而致。

所以在治疗的时候还是宣肺散风寒,风寒散,肺气宣,原来郁在肺里的痰就有利于排出。正因为痰已经郁而化热了,所以就在祛痰药里用了苦寒的黄芩。泻肺气的桑白皮,它和别的药合起来用,麻黄是散,正好一升一降

再看看苏子,它是降中圣药,款冬花也是如此,仍然是温肺下气,祛痰平喘。这里的原因主要是由于长期以来素有此病,白果可以治此病。第一,它味甘、苦,略有涩味。第二,它益肺气,定喘嗽,缩小便,但生品捣成泥能浣洗油腻。所以必须去壳取仁炒黄用。不然的话,它的涩味不利于祛痰。

这里顺便介绍一个单方,就是用三五粒白果仁捣碎后搁在饭锅里蒸透,用来汤冲服,治妇人白带难止。但白带有腥味,或带的色黄、赤都不可用。所以如果你的目的还在祛痰,那它只有排痰后才能定喘;如果用收涩药为主,痰就会出不来。这个问题一定要注意方中白果的用量。

☀️阳和汤

阳和汤主治阳虚气寒,血脉凝滞的阴疽,所以这里所讲的病都是虚寒性的病,如贴骨疽、脱疽、流法、痰核、鹤膝风,但是这里不要见这个病名就认为都是阴寒证。

倒如脱疽有四妙勇安汤所治的热证,鹤膝风也有热证。所谓鹤膝风就是上下细,膝关节粗,像仙鹤的膝部一样,所以膝关节显得特别大,这其中有虚寒,也有阴虚内热的,有一种是寒湿所伤,还有一种是寒湿所伤到了后期,肝肾的阴大亏,反而产生了热象,那种情况就不能用阳和汤。

因为阳和汤里主药既有熟地,又有鹿角胶,还有肉桂,这些都是温热药,再加上炮姜炭、麻黄、白芥子,也都是一派温热药,是补而兼散的药。

熟地、鹿角胶,都是温补精血的药;加上肉桂,也是温阳活血脉,散寒祛湿。在这个基础上加上麻黄,用上白芥子。

所以这里用麻黄就是取其发越人体的阳气,它与熟地、鹿角胶相配,也是一种托法。张仲景在《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中讲到苓甘五味姜辛半夏杏仁汤说过:不用麻黄是因为“麻黄发其阳。”麻黄在这里可使补益的药更好地发挥作用,使阳气能迅速地布达周身。因为所生之病、所受之寒,不是近期从外逐渐而入的,而是一种沉寒痼冷,是一种虚寒之气,是一种内生之虚寒,它无法通过透达驱之外出,只能采取温化的办法,“离照当空,阴霾自散”,这是阳和汤的一个特点。所谓“离照”就是太阳,太阳出来之后,阴霾之气、寒湿之气自然就消散了。

正因为阴寒之邪聚在那个地方,作为脱骨疽也好,痰核也好,流注也好,都是局部有瘀积的东西,而白芥子善于走窜经络,祛皮里膜外之痰,所以用它来消除这些东西的效果是比较好的。

其他麻黄有关的小tips:

▶️香薷的用量要注意掌握。一般来说,麻黄不配桂枝,发汗的力量要弱一些。香薷如果配了辛散的药,哪怕是辛凉发散药,发汗的力量会比麻黄还强。所以应用于小孩要特别注意。

▶️中药原有“六陈”之说,就是当用存过一年的药,本方中的半夏、橘红便是,所以方名二陈汤。因为这些药比较燥烈,只有陈了以后。才能行气祛病而不伤正。顺便说一下,六陈当中,还有经常用到的麻黄,都要先煎去沫,因为这种沫能令人烦,在《伤寒论》麻黄汤、葛根汤、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的煎服法中都注明:“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而现在为什么不去沫?因为现在的麻黄已经是陈的,陈了以后就不令人烦。在发汗之际要烦,是由于它的暴烈之性,而现在用的麻黄本身就是陈的。

▶️五味消毒饮还不是治疔疮的惟一的方剂,我再介绍一个验方。苍耳子草的嫩头、野菊花、豨签草、地丁草、半枝莲,不是半边莲,各三钱,蚤休二钱,麻黄一钱,黄酒煎服取汗。就是在疔疮初起的时候用,这方剂的名字叫七心剑,因为它有七味药,它透邪消毒的作用比五味消毒饮还好。但是七心剑不用在其他的病里,五味消毒饮可以用来治疗其他的疮肿。这个要注意一下。


从方剂  的角度  学中药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非专业人士勿擅自使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