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跨越半个多世纪的呼唤——听革命烈士后代白景花讲红色家史(三)

 悟事人非 2023-06-29 发布于北京

03

一句诺言   以身殉国

“你看我这年纪大了,记性差了,说话'东一榔头西一棒槌’、颠三倒四的,刚才说到哪了?哦,要不就说说我父母'圆房’和参军的事吧!”

“生父张华堂,姊妹四个,他是家中长子。在当时的十里八村,父亲家的经济条比一般人家富有,算是个殷实户”。

“母亲家姊妹七个,她是家中长女。我有四个舅、三个姨。和父亲家庭不同的是,由于姥姥姥爷家孩子多,家里生活非常贫困,常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舅舅到了该找媳妇的年龄,但因姥姥家没有钱,无人提亲。为了给大舅找个媳妇,也是减轻家庭一份负担,少一张吃饭的嘴,经人介绍,贫穷的姥姥姥爷将年幼的母亲送到父亲家当了童养媳,爷爷家给姥姥姥爷家的彩礼钱,又作为了舅妈的彩礼钱,转送给了她的娘家。你们都知道,童养媳婚约是中国封建社会里的一种包办婚姻,有的童养媳还是幼女就被抱养到小丈夫家,等到成婚年龄后,与丈夫举行圆房仪式。”

“童养媳的日子不好过。母亲受不了父亲家人的虐待、折磨,就于1937年背着家人跑出去当了兵,这一走就是5年。1944年,已有7年军龄的母亲回了一趟娘家,爷爷家知道后,组织了家族一帮人要到姥爷家抢人。爱面子、重义气、讲诚信的姥爷就把母亲送到了婆婆家,和丈夫圆了房。”

△白景花生母马玉英的军装照

“虽是包办婚姻的童养媳婚约,但从母亲后来的讲述中可以看出,当时的父亲是喜欢母亲的,他对自己能娶到这么个媳妇,是很中意的,他甚至对母亲有些崇拜的成份,很敬重她。否则,他不会对母亲的话言听计从”。

“如果没有这桩婚姻,父亲的命运或许将是另外一个版本。可惜,人生哪有这么多'如果’啊!”

“和父亲圆房前,母亲同父亲进行了一番长谈,两人作了个秘密约定。母亲说:'圆房’后,你和我一样到队伍上当兵,一起打鬼子!这样我们就是一家人,否则就拉倒,解除婚约,各走各的道……

“父亲答应了母亲的要求。'圆房’不久,母亲就回到了部队。而诚实厚道的父亲也信守给母亲许下的诺言,悄悄离开家乡寿光县冠家坞,参加了八路军。从那以后,一直到我出生,父母两人再没见过面,母亲只听说他在宋时轮的部队服役,好像在机枪连。可惜的是父亲至死也不知道他还有个女儿。我算了一下,父亲参军的时间应是1944年,从他参加过的济南和淮海战役分析,他的部队应该是华东野战军第九纵队。”

“听舅舅们说,父亲走后,爷爷来到姥爷家大闹了一场,父亲生死不明,两家从此不相往来,成了仇人。爷爷认为,是你闺女拉着俺儿当了兵,俺儿死了,你闺女却活的得好好的,过着滋润的日子,你闺女就是俺儿的催命鬼……”

“事情发展到这番种地步,在爷爷家里人看来,母亲是害死父亲的罪魁祸首,她里外难做人 ,婆家的门是再也回不去了。20多年后,她才偷偷摸摸地回了一次村庄,看了看自己曾短暂生活过的夫家。”

“而生性实在的苦命父亲,为了兑现答应过母亲的那句诺言,带着打鬼子的神圣使命,背负着民族解放的千斤重担,新婚不久就去当兵、继而奔向抗日前线,他走得义无反顾,一走就再也没有回来过。

“你看,我这不争气的眼泪,怎么说着说着又哭了,您别见笑哈!”白景花老人夺眶而出的泪水,深深地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大家都情不自禁地流出了悲伤的眼泪,采访中断了十几分钟。

“好了,咱接着往下讲——

我听舅舅马长茂说,1948年济南战役打响前夕,他见过父亲一面,父亲高高的个子、面容清瘦,人长得很帅。他当时是负责攻打东南门的爆破连连长,正在紧张地进行战前准备。舅舅的部队负责攻打西南门,因时间紧急,他俩匆匆打了个招呼,就各自投入到了即将来临的战斗中。

济南战役结束后,舅舅再也没有见到过父亲,听说父亲的部队接着投入到了淮海战役中,也有人说淮海战役时父亲是特务连长。父亲的尸骨到底是留在了济南战役战场上,还是淮海战役战场上,我不得而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