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护脚神器翻毛鞋

 海中的媛 2023-06-29 发布于河北

      套上大棉袄大棉裤,解决了身体的保暖问题,手和脚便提上抗冻议程。

      手还可以揣在袖子里,跟胳膊抱团取暖,脚可没这方便条件。于是,棉袜子棉鞋便横空出世,成了取暖界的扛把子。

大棉鞋——

四十年前,俺们那嘎哒很少穿皮鞋,那东西好看不中用,冻脚。

在东北过冬,要是没有一双过得硬的棉鞋,脚冻坏了是分分钟的事。

整个冬天,男女老少多是穿“翻毛鞋”,像过去部队战士穿的大头鞋似的,料子贼硬,使点劲儿能把人踹的背过气去。

(没有找到翻毛鞋,上双翻毛靴子开开眼)

光有这鞋不行,里面还得套一层棉毡袜再垫层棉鞋垫,双重保暖这才妥。暖和第一,好看第二。

孩子们脚上最常见的是手工绒布棉鞋,黑色趟绒布千层底。那鞋底儿足有两公分厚,鞋面只需一层薄薄的棉花就能对付整个冬天。走路运动轻便暖和,是东北首选过冬利器。

做鞋也是一位家庭主妇必备的技能,剪鞋样、纳鞋底、打袼褙、粘鞋面、上鞋帮,样样轻车熟路,家常里短谈笑之间,一双崭新的棉鞋就诞生了。

儿时在姥姥家,经常看姥姥干这个,将一个个部件神奇般组合成一双耐穿的鞋。做得好,既是过冬必需品,又是极耐看的工艺品。

现在老辈人都久不动针线,中年人会这手艺的也不多了,反正我是不会做,我就会穿。

帽子、围巾、手闷子(棉手套),都是过冬必备神器。

记得有一种帽子可以将头整个套住只露两只眼睛,很像劫匪的头罩,因为暖和省事,一向很受男生们青睐。

两只手套用带子串连防止东一只西一只,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的手套!(丢失了也要和心爱的伙伴在一起,永不分离。)

但即便是全副武装,也时常看到一些人被冻的鼻涕呲溜、不时用哈气呵手、搓手跺脚、打冷战,在东北过冬除了要搂,还要靠抖。

因为无论你穿的多厚,那寒意都像病毒一样无孔不入无力闪躲,只能颤抖着鼓勇而前,假装自己是个浑身充满正能量的小太阳。

听说如今东北的冬天不像以前那么冷了,而且又多了暖手宝、暖脚宝、发热贴等对抗严寒神装备,漫长的冬天不再难过。但那些朴素的棉服和臃肿的形象,永远镌刻在儿时的欢愉里,让人每每想起都先是会心一笑,接着便一阵心酸几欲落泪。

海中的媛是被语文成全的数学老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