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岁的石先生视力一直非常好,没有近视也没有老花。今年3月份,他发现自己的右眼有点看不清楚,好像蒙了一层东西。一个月了也没好转。 到医院检查后,石先生惊出一身冷汗:病根居然是脑血管堵了!给大脑供血的四根重要血管,有三根严重狭窄,离脑中风只有一步之遥! ![]() 石先生的血管造影 为什么脑血管堵了,会表现为眼睛花?对于中老年人,如何分辨“老花眼”和脑血管疾病? 今天,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的刘尊敬主任,就来为我们讲解危险的“小中风”! ![]() 01 这四根动脉,是大脑的“生命线” 1、给大脑供血的四根动脉 给大脑供血的血管,主要是颈动脉和椎动脉。 ①颈动脉 左右两根颈动脉在脖子上就可以摸到,主要供应大脑前循环。 ![]() 如果颈动脉严重狭窄堵塞,会出现嘴歪眼斜、口齿不清、肢体无力等症状。 如果一根颈动脉彻底堵死了,会导致这一侧的大脑半球大面积梗塞,造成意识丧失等严重后果。 ②椎动脉 椎动脉沿着脊柱向上进入大脑,主要供应大脑后部的脑干。 脑干虽然小,但非常重要,我们人体的呼吸中枢、心跳中枢都位于脑干。一旦脑干缺血,后果不堪设想。 ![]() 因此,我们可以说,这四根血管就是大脑的“生命线”。 但是,石先生的情况很严重,他的两根颈动脉和右侧的椎动脉都已经重度狭窄,只剩左侧的椎动脉还能维持供血(但也已经存在轻中度狭窄)。 ![]() 石先生的血管造影图像 那么,为什么大脑缺血,会表现为眼花呢? 02 为什么脑缺血会引起眼花? 1、原因一:供血不足 眼动脉是眼球最主要的供血血管,它来自颈动脉的一个分支。如果颈动脉存在狭窄,脑组织和眼睛就会处于低灌注的状态。 此时虽然还没有发生明显的细胞坏死,但是功能会有所下降,出现视物模糊。石先生就属于这种情况。 ![]() 你可以理解为夏日炎炎的天气,不给植物浇水,叶子就蔫儿了,耷拉着。 2、原因二:血栓 另一种原因和血栓有关。眼动脉非常细,如果血管里产生了血栓,眼动脉就很容易被卡住。 这时就会出现突然的视力下降,什么都看不到了。 ![]() 3、简单分辨“老花眼”和脑缺血 视力模糊是中老年人常见的情况,如果是衰老引起的老花眼,主要是眼睛的晶状体调节能力变差,通常左右两只眼睛都会退化,身体上没有其他的伴随症状。 ![]() 像石先生那样由脑血管病引起的,常常是单眼病变。同时伴随有一侧肢体不灵活、记忆力下降、认知功能下降等。 如果你也出现了类似的症状,一定要到医院做相关检查来确诊。 03 “小中风”并非小事 这些症状要警惕 1、一过性脑缺血的症状表现 石先生回忆道,他在出现眼睛的问题之前,曾经出现过一次左臂抬不起来,手握不住东西的情况,1分钟左右症状就消失了。后来在4月份又出现过一次。 刘主任说,这个症状比视物模糊还要危险,提示了“小中风”的发作。 ![]() “小中风”的学名叫一过性脑缺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顾名思义,指的是大脑因为种种原因发生了缺血,引起了一些脑缺血的症状,例如肢体无力、言语不清、突然听不懂别人说话、吞咽困难、喝水呛咳、口角歪斜、走路不稳等。 之后堵塞的血管开通了,血流恢复,症状也就好转了。所以叫做“一过性”。 ![]() 在旧的概念里,“一过性”是指1天之内。现在随着研究和技术的进步,一些10分钟之内出现的病灶,也能通过核磁等技术发现。 ![]() 2、小中风一点也不“小” 刘主任强调,只要出现一过性的脑缺血,就说明这个人已经发生了脑中风。只不过这次很幸运,没完全堵住,侥幸“逃过一劫”。 但这种运气并不是每次都有的,一旦血管彻底堵住,造成永久性的闭塞,就成为了典型的脑中风,出现偏瘫或其他功能性残疾。 很多人因为症状好转,就抱有侥幸心理,忽视了危险性。 刘主任提醒:症状很轻微,但疾病不轻微。如果出现了这些可疑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以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 04 两个小测试 发现小中风蛛丝马迹 1、自测隐匿的肢体无力 刘主任教我们做两个简单的测试,可以发现自己的手是否出现了隐匿的无力。 测试1: 站立,双手向前举起,与肩同高,坚持一会儿。如果存在胳膊无力,就会发现一侧胳膊很快就慢慢往下沉,维持不住。 ![]() 测试2: 伸出两根手指,试图夹住一张纸。左右手都要试一下。当脑血管有问题时,手指的精细活动和力度也会受到影响。 ![]() 用哪两根手指都可以,因为脑血管疾病一般对应的是一大片躯体,很少单独引起某一两根手指不灵活。关键左右手要用相同的手指,这样才好对比。 2、改掉坏习惯,预防动脉硬化 在预防动脉硬化的问题上,刘主任特别强调要遵医嘱服药。比如,有的人说自己“吃药了”,但事实上医生让他吃2片,他只吃1片。剂量不达标,就达不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 另一方面,刘主任强调了睡眠的重要性,一定要把睡眠改善好。长期睡眠不好,不仅精神差,血压、血糖也容易波动。有大量研究[1]表明,失眠与心血管疾病、脑动脉硬化、颈动脉硬化都存在密切联系。 ![]() 参考文献 [1]钱呈敏,张玲,燕海霞.睡眠障碍与动脉硬化的相关性研究进展[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6(36):18-1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