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4四圣医学解奥集【《金匮悬解》注】

 四圣医苑 2023-06-30 发布于广东

——《金匮要略》注

陈圳煜

(公众号:四圣医苑)

2023年4月10日



目  录

卷一 脏腑经络/1

卷二 【外感】五脏风寒积聚/10

卷三 【外感杂病】中风历节/25

卷四 【外感杂病】 痉湿暍/35

卷五 【外感杂病】 疟病/54

卷六 【外感杂病】百合狐惑阴阳毒/64

卷七 【内伤】 血痹虚劳/76

卷八 【内伤杂病】 惊悸吐衄下血瘀血/92

卷九 【内伤杂病】 奔豚/106

卷十 【内伤杂病】 水气/111

卷十一 【内伤杂病】 消渴小便不利淋/138

卷十二 【内伤杂病】 黄疸/151

卷十三 【内伤杂病】 呕吐哕下利/163

卷十四 【内伤杂病】 痰饮咳嗽/185

卷十五 【内伤杂病】 肺痿肺痈咳嗽上气/208

卷十六 【内伤杂病】 胸痹心痛短气/221

卷十七 【内伤杂病】 腹满寒疝宿食/228

卷十八 【内伤杂病】 趺蹶手指臂肿转筋狐疝蛔虫/244

卷十九 【外科】 疮痈肠痈浸淫/251

卷二十 【妇人】 妊娠/258

卷二十一 【妇人】 产后/268

卷二十二 【妇人】 杂病/277


卷一 脏腑经络十六章

脏腑经络,隐不可见。然有其外著者焉。若声臭色脉,若寒热痛痒,若喜怒爱憎,若便溺饮食,是皆可即显以知微者,但粗工不解耳。先师张仲景,究天人之际,通神明之德,于脏腑经络之内,示望闻问切之法,是亦长桑见物之神丹,太真烛怪之灵犀也。古圣贤四诊玄机,悉在于此。此论不可不熟也。《吕览》语。

脏腑经络一

    【问曰:上工治未病,何也?师曰: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王不受邪,即勿补之。中工不晓相传,见肝之病,不解实脾,惟治肝也。余脏准此。】

    五行生克。肝木克土,脾土克水,肾水克火,心火克金,肺金克木。克其所胜,故以病传之。见肝之病,知脾土被贼,先实其脾,是谓未病而早医。(所谓“未病而早医”,其实是“未病而早防”。无病,不需医。并且,这个“防”,是因为“见肝之病”,即已经是烽烟起、号角吹的时候,而不是什么病都没有的时候去“治未病”。原文之下句同样重要。陈圳煜注。后文括注同)土旺四季,其时脾不受邪,即勿补之。中工未晓相传之义,见肝之病,不解实脾,惟治肝也。是以肝病未己,脾病复起。余脏准此类推。此引《难经》文(指“上工治未病”一句。出自《难经·七十七难》)

上工治未病”,此论后世多以之为重要准则。但是,此论的核心教导,其实不在于“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而在于“晓相传”。这就是原文说的,“见肝之病”,就应当清醒地认识到“不可'惟治肝”。至于到底是不是“当先实脾”,需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如“四季脾王不受邪即勿补之”。依此理,临证脾阳素旺者,亦不必“当先实脾”。

脏腑经络二

    【问曰:病有急当救里救表者,何谓也?师曰:病,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体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体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也。】

    此段见《伤寒·太阳篇》,而语稍不同。

伤寒表病,医误下之,泻其脾阳,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而身体疼痛,表证犹在者,表里俱病,然急当救里。救里之后,身体疼痛,表证未解,清便自调,里证已愈,然后急当救表也。

先“救里”后“救表”,是因为“救里”相当于补充军队的粮草。“救表”的一线作战,需要充沛的后勤粮草保障。这个机理,实际上与“当先解表,表解乃可攻里”(《伤寒论》第164条)是一样的。一句话,“想一下,不先救里,或不先救表,将会如何?”然后就知道应以哪个为先了。攻里之病,不先解表,则大部队在内部平乱的时候,边疆的敌人就跟着进来了,是以必须“先解表”。

    脏腑经络三

    【夫病痼疾,加以卒病,当先治其卒病,后乃治其痼疾也。】

    病有新旧,治有先后,此定法也。

    脏腑经络四

    【问曰:《经》云厥阳独行,何谓也?师曰:此为有阳无阴,故称厥阳。】

    阳性上行,有阴以吸之,则升极而降。阴性下行,有阳以煦之,则降极而升。有阳无阴,则阳有升而无降,独行于上,故称厥阳。

    脏腑经络五

    【问曰:阳病十八,何谓也?师曰:头痛,项、腰、脊、臂、脚掣痛。阴病十八,何谓也?师曰:咳嗽上气、喘、哕、咽痛、肠鸣胀满、心痛拘急。五脏病各有十八,合为九十病。人又有六微,微有十八病,合为一百八病。五劳、七伤、六极、妇人三十六病,不在其中。

    清邪居上,浊邪居下,大邪中表,小邪中里。㯏饦之邪,从口入者,宿食也。五邪中人,各有法度,风中于前,寒中于暮,湿伤于下,雾伤于上。风令脉浮,寒令脉急,雾伤皮腠,湿流关节,食伤脾胃。极寒伤经,极热伤络。】㯏与馨同。

    经络在外为阳,头、项、腰、脊、臂、脚六者掣痛,是谓阳经之六病。阳有三阳,太阳、阳明、少阳三经,一经六病,三六十八,此阳病之十八也。五脏在内为阴,咳嗽上气、喘促、哕逆、咽痛、肠鸣胀满、心痛拘急,是为阴脏之六病。阴有三阴,太阴、少阴、厥阴三经,一经六病,三六十八,此阴病之十八也。五脏之病,非第各有十八。一脏之病,虚则六气乘我,实则我乘六气;合之本气自病,亦有六条,是为三六十八。五脏病各有十八,合为九十病也。人又有六微,《难经》:心脉急甚者,肝邪干心也,心脉微急者,胆邪于小肠也。凡脏邪则甚,腑邪则微,故六腑之病,谓之六微。一腑之病,虚则六气乘我,实则我乘六气;合之本气自病,亦有六条,是为三六十八。六腑病各有十八,合为一百八病也。此三阳三阴、五脏六腑之中于五邪,虚实相乘之大数也。五劳,五脏之劳病;六极,六腑之极病;七伤,饮食、忧劳、饥饱、房室、经络、营卫、气血之损伤;五劳七伤,解见虚劳。妇人三十六病,解见妇人妊娠、产后、虚劳。皆本内伤,不关外邪,故另当别论,不在其中。

    五邪维何?清邪居于上,浊邪居于下,大邪中于表,小邪中于里;馨饦之邪,从㯏入者,宿食也。是谓五邪。五邪中人,各有一定之法度。风为大邪,中于身前,多得之日早;寒为小邪,中于身后,多得之日暮;湿为浊邪,伤于下焦;雾为清邪,伤于上部。此五邪中人之部位也。风则令脉浮虚,是谓大邪之中表;寒则令脉紧急,是谓小邪之中里;雾则伤其皮腠,居于上而中于表;湿则流于关节,居于下而中于里;食则伤其脾胃,入于口而中于中。此五邪中人之处所也。邪虽有五,不过寒热二者而已。五邪中人,总之极寒则内伤于经,极热则外伤于络也。

    脏腑经络六

    【问曰:病人有气色见于面部,愿闻其说。师曰:鼻头色青,腹中痛,苦冷者,死。鼻头色微黑者,有水气。色黄者,胸上有寒。色白者,亡血也。设微赤非时者,死。其目正圆者,痉,不治。又色青为痛,色黑为劳,色赤为风,色黄者便难,色鲜明者有留饮。】

    《灵枢·五阅五使》:脉出于气口,色见于明堂。《灵枢·五色》:明堂者,鼻也。青为木色,鼻头色青,是木邪克土,当腹中痛。若腹里苦冷者,则水寒木枯,土败火熄,于法当死。黑为水色,鼻头色微黑者,必有水气。黄为土色,鼻虽土位,而实窍于肺,肺位在胸,色黄者,土冷胃逆,传于肺部,法应胸上有寒也。白为金色,木藏血而主色,色白者,血亡木枯而金气乘之,故白而不华。《伤寒·脉法》所谓面白脱色也。设色见微赤,而非其应见之时者,则死。盖亡血之家,缘于土败胃逆,肺金失敛。又见赤色,则火不归水,逆刑肺金,而吐衄之病,无有止期。是其中气崩溃,阳根下断,必主死也。足太阳之脉,起于目之内眦,上巅下项,而行身后。《素问·诊要经终论》:太阳之脉,其终也,戴眼,反折,瘈疭。瘈,急。疭,缓。痉者,颈项强急,脊背反折,缘太阳之脉屈而不伸也。筋脉急缩,上引目系,开而不阖,故其目正圆,直视不瞬。此太阳之脉终,故不治也。又青为木色,木枯当冲击而为痛。黑为水色,水寒则虚损而为劳。黄为土色,土湿则郁结而便难。鲜明为留饮之色,留饮在中,故鲜明而不黯淡也。此望而知之之法也。

    脏腑经络七

    【师曰:病人语声寂寂然,喜惊呼者,骨节间病。语声喑喑然不彻者,心膈间病。语声啾啾然细而长者,头中病。】

    《素问·金匮真言论》: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其病发惊骇。阴阳应象论:在体为筋,在脏为肝,在声为呼。五脏生成论:诸筋者,皆属于节。语声寂寂然,喜忽然惊呼者,肝之声也。肝主筋,而筋会于节,故为骨节间病。肺主声,位在心膈之上。语声喑喑然不彻者,此心膈间病,肺气不清,故声音不亮也。头痛者,响震则头鸣而痛剧,故语声啾啾细长,此头中之病,不敢高声语也。此闻而知之之法也

    脏腑经络八

    【师曰:息摇肩者,心中坚。息引胸中上气者,咳。息张口短气者,肺痿唾沫。】

    喘息摇肩者,心中坚满,气无降路,故逆冲而肩摇也。息引胸中上气者,气逆,必生咳嗽也。息张口短气者,肺痿而胸满,清气湮塞,常生唾沫也。此亦闻而知之之法也

    脏腑经络九

    【师曰:吸而微数,此病在中焦,实也。当下之则愈,虚者不治。在上焦者其吸促,在下焦者其吸远,此皆难治。呼吸动摇振振者,不治。】

    吸气微数,此中焦盛实,肺气不降,下之腑清而气降,则愈矣。若中虚而吸数,此气败而根绝,法为不治。气逆于上焦者,其吸促;气陷于下焦者,其吸远。此皆中气之败也。升降失职,最难治也。呼吸动摇振振者,真气拔根,脱亡不久,此不治也。此亦闻而知之之法也

    脏腑经络十

    【师曰:五脏病各有所得者愈。五脏病各有所恶,各随其所不喜者为病。病者素不应食,而反暴思之,必发热也。】

五脏病各有所得者愈,如肝虚得春而愈,心虚得夏而愈,燥盛得湿而愈,湿盛得燥而愈也。五脏之病,各有所恶,恶则不喜,本其所恶而反得之,则随其所不喜而为病。如病者素不应食,是食为所恶,而反暴思之,是必脏腑之发热也。此问而知之之法也

脏腑之发热”只是以“素不应食”者来举例,并非所有之“”,均表现为“必发热”。

    脏腑经络十一

    【夫诸病在脏,欲攻之,当随其所得而攻之,如渴者,与猪苓汤。方在消渴。余皆仿此。】

    诸病在脏,欲攻下之,当随其所应得而攻之。如渴者,是内有湿邪,格其君相之火,上烁肺津,应得猪苓汤,则按法与之也,余皆仿此。此亦问而知之之法也

    脏腑经络十二

    【师曰:寸口脉动者,因其王时而动,假令肝王色青,四时各随其色。肝色青而反色白,非其时色脉,皆当病。】

    寸口脉动者,因其旺时而动,如木旺于春,则肝脉动;火旺于夏,则心脉动;金旺于秋,则肺脉动;水旺于冬,则肾脉动;土旺于四季,则脾脉动也。动者,一气独旺,鼓动而有力也。脉既应时,色亦应脉,四时各随其色。假令肝旺,则色应青,而反色白,是木衰而金贼也。凡色不应脉,皆当病也。此望而知之、切而知之之法也

    脏腑经络十三

    【问曰:有未至而至,有至而不至,有至而不去,有至而太过,何谓也?师曰:冬至之后,甲子夜半,少阳起。少阳之时,阳始生,天气温和。以未得甲子,天因温和,此为未至而至也。以得甲子,而天未温和,此为至而不至也。以得甲子,而天大寒不解,此为至而不去也。以得甲子,而天温如盛夏五六月时,此为至而太过也。】

    《难经》:冬至后,得甲子,少阳旺;复得甲子,阳明旺;复得甲子,太阳旺;复得甲子,太阴旺;复得甲子,少阴旺;复得甲子,厥阴旺。旺各六十日,六六三百六十日,以成一岁,此天人之所同也。

    五行之序,成功者退,将来者进。冬至之后,甲子之日,夜半之时,少阳初起。少阳之时,一阳始生,天气渐向温和,节候之正也。以未得甲子,而天因温和,来气太早,此为未应至而已至也。以得甲子,而天未温和,来气太迟,此为应至而不至也。以既得甲子,而天大寒不能解,此为已至而不去也。以方得甲子,而天温如盛夏五六月时,此为应至而太过也。此天气之不正。

    天人同气。人之六气,随天之六气而递迁。《难经》:少阳之至,乍大乍小,乍短乍长;阳明之至,浮大而短;太阳之至,洪大而长;太阴之至,紧大而长;少阴之至,紧细而微;厥阴之至,沉短而敦。人气不正,则脉不应时,而太过不及之诊见矣。此亦切而知之之法也

    脏腑经络十四

    【师曰:病人脉浮者在前,其病在表;浮者在后,其病在里。腰痛背强不能行,必短气而极也。】

    寸在前主表,尺在后主里。病人脉浮者在前,其病在表;浮者在后,其病在里。表病则腰痛背强不能行,足太阳行身之背,挟脊抵腰而走足也;里病则短气而极,手太阴肺主宗气而行呼吸也。前后俱浮,则表里兼病,肺之脏与太阳之经气逆而不降故也。此亦切而知之之法。

    脏腑经络十五

    【问曰:寸口脉沉大而滑,沉则为实,滑则为气;实气相抟,血气入脏即死,入腑即愈,此为卒厥,何谓也?师曰:唇口青,身冷,为入脏即死;如身和,汗自出,为入腑即愈。】

    寸口脉沉大而滑,沉则为肾水之实,滑则为肝木之气,此缘水寒木陷,郁而欲升,故见沉滑。(《四圣心源·脉法解·二十四脉·滑涩》:“滑者,生长之意。”)实气相抟,必伤中焦血气。血气伤深而入脏即死,伤浅而入腑即愈,此为卒然厥仆。何以辨其入脏入腑,或死或愈也?盖脾窍于口而主肌肉,唇舌者,肌肉之本也。唇口青,是土败而木贼;身冷,是火败而水旺,此为脏阴之盛,入脏即死也。如身和,汗出而不冷,此为腑阳之盛,入腑即愈也。此亦切而知之之法

    脏腑经络十六

    【问曰:脉脱,入脏则死,入腑即愈,何谓也?师曰:非为一病,百病皆然。譬如浸淫疮,从口流向四肢者可治,从四肢流来入口者不可治。病在外者可治,入里者即死。】

    脉脱者,脉虚脱而不实也。入脏者阴胜,则死;入腑者阳复,则愈。凡病在外者伤浅,可治;入里者伤深,则死。浸淫疮,解见“疮痈”。此亦切而知之之法。所谓四诊也

    【夫人禀五常,因风气而生长。风气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若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客气邪风,中人多死。千般疢难,不越三条:一者,经络受邪,入脏腑,为内所因也。二者,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为外皮肤所中也。三者,房室、金刃、虫兽所伤。以此详之,病由都尽。

    若人能慎养,不令邪风干忤经络。适中经络,未流传腑脏,即医治之。四肢才觉重滞,即导引、吐纳、针灸、膏摩,勿令九窍闭塞。更能无犯王法、禽兽、灾伤,房室勿令竭乏,服食节其冷热苦辛酸甘,不遗形体有衰,病则无由入其腠理。腠者,是三焦通会元真之处,为血气所注;理者,是皮肤脏腑之纹理也。】黄氏无此条,依《要略》本补之,以待考焉。(此段为原版校注者所加)


卷二 【外感】五脏风寒积聚二十一章

五脏风寒积聚,虚邪之外感,本气之内伤者也。风雨之邪伤于上,清湿之邪伤于下,饮食喜怒之邪伤于中。表邪外袭,里邪内应;两虚相逢,留而不去,此积聚所由来也。积者,血多而气少,《难经》所谓血滞而不濡者也;聚者,气多而血少,《难经》所谓气留而不行者也。心病于上,肾病于下,肺病于右,肝病于左,脾病于中。五脏之积聚,各有其部,此三焦所由分也。既成积聚,不得不用消磨,仲景未尝立法,然大黄䗪虫、桂枝茯苓、抵当汤丸、鳖甲煎丸、下瘀血汤之类,具载诸篇,审宜而选用之可也。

本卷讲“五脏风寒”和“积聚”两部分内容。先生之意,风寒是病因,最终的着眼点是“积聚”(“积聚二十一”:“积聚者,风寒之所成也。”)。积聚病相关内容可参《四圣心源·杂病解中·积聚根原》。

《四圣心源》卷四(劳伤解)至卷十(妇人解)的内容,是《金匮要略》的精华版、简易版。学习《金匮要略》可以从该部分内容入手。

五脏风寒 十九章

五脏风寒一

    【肺中风者,口燥而喘,身运而重,冒而肿胀。】

肺主气,气化津。肺中风者,风邪在表,肺气壅阻,是以发喘。(所谓“肺中风”,其实是“人中风”,而病位主要在“肺”的一种外感病。)气滞津凝,是以口燥。风郁勃而外泄,故身体旋运。(《金匮玉函要略辑义》(丹波元简)引文(徐):“运者,如在车船之上,不能自主也。”)气收敛而内闭,故身体迟重。(此句,似释为“气滞津凝,经络不畅,故身体迟重”更易理解。)阳遏不能外达,故昏冒无觉。(所谓“阳遏不能外达”,意指病因虽是中风,实际上却是气强而风弱,气能闭而风不能泄的情形。)气滞不能四达,故肿胀不消。

    五脏风寒二

    【肺中寒,吐浊涕。】

    肺主皮毛。寒侵皮毛,里气郁塞;肺无降路,逆冲上窍;清气淫蒸,则化痰涕。涕少则出于鼻,多则出于口也。

    五脏风寒三

    【肺死脏,浮之虚,按之弱如葱叶,下无根者,死。】

    肺死脏者,肺之真脏脉也。肺脉浮而涩,盖金降于水,则脉沉。涩者,将沉而未沉,气之方收而未藏者也。若浮取之而虚飘,重按之弱如葱叶之空,下无根者,是肺金之衰败而不降也。(所谓“下无根”,指“”不下潜,即肺金不降而化水。)此谓真脏脉,真脏见则死。《素问·平人气象论》:死肺脉来,如物之浮,如风吹毛,曰肺死。《玉机真脏论》:真肺脉至,大而虚,如以毛羽中人肤,即此义也。(归根到底,就是前句的“如物之浮”。)

    五脏风寒四

    【肝中风者,头目瞤,两胁痛,行常伛,令人嗜甘。】

    肝为厥阴风木(厥阴风木之脏)。肝中风者,木郁风动,筋脉振摇,故头目瞤动。(这也是“人中风”而病位主要在肝。肝病则现其风木之本气,是以风动。)肝脉行于胁肋,经气壅塞,故两胁痛楚。筋脉燥急,故行常伛俯。木燥而克土,土虚则嗜甘,土味甘也(食甘以补土之虚)

    五脏风寒五

    【肝中寒者,两臂不举,舌本燥,喜太息,胸中痛,不得转侧,食则吐而汗出也。】

足之三阴,自足走胸;手之三阴,自胸走手。肝中寒者,足之厥阴下陷,手之厥阴上逆。手厥阴之脉,入肘下臂,两臂无气,故痿而不举。《灵枢·经脉》:肝者,筋之合也;筋者,聚于阴器,而脉络于舌本。木陷风生,故舌本燥。《经脉》:胆足少阳之经,是动则病口苦,善太息。(《经脉》原文:“是动则病口苦,善太息,心胁痛,不能转侧,甚则面微有尘,体无膏泽,足外反热,是为阳厥。”也就是说,“肝中寒”此条,实际上是肝胆之病。因为“肝胆同气”。)肝胆同气,阳盛则怒,阴盛则悲也。(《四圣心源·天人解·五情缘起》:“肺之气燥,其志为悲。”“善太息”之症,窃以为是木旺侮金,金病所现之症。)肝脉上贯胸膈,风木郁冲,故胸中痛。厥阴行身之侧,经气郁缩,转侧痛生,故不得转侧。脾土被刑,饮食不化,故食则吐逆。(“食则吐逆”似应为甲木胆气刑克戊土之故。)食下之时,土困肝郁,风木疏泄,是以汗出也。

此条所谓“肝中寒”其实是“血寒”。患者之“两臂不举”,必无“红肿热痛”之证,且应有唇舌淡白无华等阴寒症状。

    五脏风寒六

    【肝死脏,浮之弱,按之如索不来,或曲如蛇行者,死。】

    肝死脏者,肝之真脏脉也。肝脉弦而滑,盖甲木降于水而乙木升于火。升于火,则脉浮;滑者,将浮而未浮,气之方生而未长者也。若浮取之而弱,重按之如索不来,或曲如蛇行者,是肝木之颓败而不升也。如索不来者,如绳索空悬,轻飘游移,按之应手而去,不能复来鼓指也(即不觉脉搏之动)。如蛇行者,木畅则直,郁则曲;一曲一直,郁而不畅,故状如蛇行。《平人气象论》:死肝脉来,急益劲,如新张弓弦,曰肝死。《玉机真脏论》:真肝脉至,中外急,如循刀刃责责然,如按琴瑟弦。彼乃肝脉之太过,此则肝脉之不及者也(此句亦关键。其太过之脉,为风木之燥;不及之脉,为风木之虚。前者通常病较甚,后者则多不至死。宜尽人事以听天命)

    五脏风寒七

    【肝着,其人常欲蹈其胸上。先未苦时,但欲饮热,旋覆花汤主之。】方在妇人杂病。

肝着者,肝气痹着而不舒也。肝愈郁而风愈动,风木荡摇,神魂悬虚,故常欲人蹈其胸上。(先生此句之意,“肝着”即是肝气不升,导致心火虚浮而不敛之证。“常欲人蹈其胸上”,重镇之意也。然其病本在肝之不达,如果径用重镇下坠之药,有效亦仅是治标;何况,还不得不考虑重镇药可能会导致肝木更加不升的后患。)先未苦时,水寒木燥,故但欲饮热。旋覆花汤,旋覆、新绛,行血而清风,葱白通经而泻滞也。

此证用旋复花“行血脉之瘀”(《长沙药解·旋复花》),因旋复味咸,似不无滋补肾水之意。而葱白虽有“润”意,终究不能滋乙木之燥。临证若见血虚木燥之象,宜加大枣或制首乌,乃至阿胶之类补血。至于患者之所以“欲饮热”,必有水木之寒,宜一并用药治之。

    五脏风寒八

    【心中风者,翕翕发热,不能起,心中饥,食即呕吐。】

心中风者,火郁上炎,故翕翕发热。热则伤气,故虚乏不能起身。心液消烁,空洞虚馁,故心中常饥。心火既升,胃气必逆,缘火不归水,水寒则土湿故也。胃气上逆,故食即呕吐。

所谓“心中饥,食即呕吐”者,心中风,则“心液消烁,空洞虚馁”是必然的,但是,“心火既升”未必“胃气必逆”;而“胃气逆”虽会导致“火不归水”,但“火不归水”与“水寒”“土湿”之间的时间差有时是较长的。如果“胃气逆”的病程较短,随后即恢复常态的话,甚至未必会出现“水寒”“土湿”的问题。至于“胃气上逆”与“食即呕吐”也不是必然的联系。“胃气上逆”,有时只是食后打嗝,或者不能食而已,未必即是“呕吐”。总之,“心中饥,食即呕吐”只是个概率事件。先生释文,乃针对原文所作的解释而已。

    五脏风寒九

    【心中寒者,其人苦病心如啖蒜状,剧者心痛彻背,背痛彻心,譬如虫注。其脉浮者,自吐乃愈。】

    金之味辛。心中寒者,火衰不能制金,金反侮火,故心中时作辛味。剧者寒水侮火,故心痛彻背,背痛彻心,譬如虫注之痛楚也。(所谓“心中寒”,其实就是“人中寒”而主要病位在心,导致心火虚的一种疾病。心火虚,轻则火不克金,而“金反侮火”;重则寒水凌心,宜乌头赤石脂丸。)其脉浮者,寒瘀胸膈,必自吐之乃愈也。(能吐而愈者,是寒痰在胸。但是,寒痰之所以出现的那个病因,仍然不能因吐而愈。)

    五脏风寒十

    【心伤者,其人劳倦即头面赤而下重,心中痛而自烦,发热,当脐跳,其脉弦。此为心脏伤所致也。】

心为水伤。心者火也,心伤者,一遇劳倦即火上炎而头面赤,水下凝而腿足重,寒气逆冲而心痛,热气升郁而自烦,火上郁而发热,木下郁而脐跳,其脉弦而不能洪,此为心脏伤于寒水所致也。弦为肝脉,肝木,心之母;心脉浮洪,木不生火,故心脉当洪而反弦也。

此证之“心伤”,因于“木不生火”。并非所有“心伤”之病,均见文中所列症状[1]。而“木不生火”,则因寒水过旺,故先生将“心伤”释为“心脏伤于寒水”。正因“心脏伤于寒水”,所以劳倦而见“头面赤”之时,并见“腿足重”的症状。

    五脏风寒十一

    【邪入使魂魄不安者,血气少也。血气少者属于心。心气虚者,其人则畏。合目欲眠,梦远行而精神离散,魂魄妄行。阴气衰者为颠,阳气衰者为狂。】

    《灵枢·本神》:心藏脉,脉舍神;肾藏精,精舍志;肝藏血,血舍魂;肺藏气,气舍魄。邪入使魂魄不安者,肝肺之血气少也。血气少者属于心,以血者自阴而之阳,水升而化火则生血;气者自阳而之阴,火降而化水则生气。血气皆原于火,故血气少者,由于心火之虚也。(这是一个解释的角度而已。先天在肾,后天在脾,对人的影响更重大。)心气虚则肾水胜火。肾之志为恐,缘火盛则神气升达而为喜,水盛则神气沦陷而为恐,故水胜火者,其人则恐。水寒火败,则火升而水沉,金逆而木陷。火升水沉,则神飞而精走;金逆木陷,则魄荡而魂驰,故合目欲眠,梦远行而精神离散。魂魄妄行,以水火之不济,金木之不交也。精魄阴也,阴气衰者,则志迷而为颠;神魂阳也,阳气衰者,则神乱而为狂。(《四圣心源·杂病解上·颠狂根原》:“颠缘于阴旺,狂缘于阳旺。”“颠缘于阴旺”,似乎与此句之“阴气衰者,则志迷而为颠”相反。“”亦然。其实,二者的角度不同而已。参下文。)

《难经》:重阴则颠,重阳则狂。言与此殊,而实则同也。盖浊降则为阴,阴愈盛则愈温(阴愈盛,则阴中所能储存的热量(阳根)愈浑厚,是以称“愈温”);清升则为阳,阳愈盛则愈凉(同前理),故阳降而为浊阴,阴升而化清阳。阳清则化神,阴浊则化精。而神根于精,坎之阳也,水阴而抱阳,故精温而不颠;精根于神,离之阴也,火阳而含阴,故神清而不狂。狂者君火不降,虽上热如炉,实阳虚而非阳盛也(狂者,“木火左郁而生热”之病也(《四圣心源》));颠者癸水不升,虽下寒如冰,实阴虚而非阴盛也(颠者,“金水右滞而生寒”之病也。(《四圣心源》)因其郁与滞,是以见“旺”。如软性水管,不堵就不会鼓起来。参《四圣心源·杂病解上·颠狂根原》。简言之,金水之气郁,则收敛封藏之令不行,在下(在阴)之阳气虚衰,是以“重阴”而病颠;木火之气郁,则生长宣发之令不行,在上(在阳)之阳气虚衰,是以“重阳”而病狂)

原论“阴气衰者为颠,阳气衰者为狂”此句,《李金庸金匮要略讲稿》[2](后称《李金庸金匮》)认为,宜据《说文·衣部》关于“衰,草雨衣”之义,作“重叠”讲。可参考。

    五脏风寒十二

    【心死脏,浮之实如麻豆,按之益躁疾者,死。】

    心死脏者,心之真脏脉也。心火下降,则心位清虚而不实,《难经》所谓浮而大散者,心也。若浮取之实如麻豆,重按之益觉躁疾者,是心火之升炎而不降也。《平人气象论》:死心脉来,前曲后居,如操带钩,曰心死。《玉机真脏论》:真心脉至,坚而抟,如循薏苡子累累然,即此义也。

    五脏风寒十三

    【肾着之病,其人身体重,腰中冷,如坐水中,形如水状,反不渴,小便自利,饮食如故。病属下焦,身劳汗出,衣里冷湿,久久得之。腰以下冷痛,腹重如带五千钱,姜甘苓术汤主之。】

    肾着者,肾气痹著而凝冱也。水盛阴旺,故身体迟重,腰中寒冷,如坐水中。水渍经络,故形如水病之状,似乎浮肿。水旺土湿,故反不渴。水不在于脏腑,故小便自利,饮食如故。其病在肾,属于下焦,原因身劳汗出,衣里沾濡冷湿,冷湿之气,久久入腠理而浸经络;同气相感,故令肾气痹着,而成此病。肾位在腰,自腰以下,阴冷痛楚;土位在腹,水旺侮土,故腹重如带五千钱也。姜甘苓术汤,姜、苓,温中而泻水;术、甘,培土而去湿也。

    ◎姜甘苓术汤一

    干姜四两 甘草四两 茯苓四两 白术四两

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腰中即温。

此条,先生称为肾之“中寒所伤[3],宜细析。第一,本卷原论所指的病因与病位,往往是错开的。如“肝着”之“其人常欲蹈其胸上”(“五脏风寒七”)。虽“常欲蹈其胸”的病位在心,其病因则在肝。此条言“肾着”,虽然可能是“身劳汗出,衣里冷湿,久久得之”的最初病因,导致肾“中寒”;而肾“中寒”作为中间病因,导致腰腹部出现姜甘苓术汤证,但是,不排除“肾着”其实就是“腰着”而已,因为“肾位在腰”。换句话说,此证其实并未真正发展至肾“中寒”(虽然这个理解,不符合标题的“五脏风寒”)。第二,药用姜、甘、苓、术,大要乃中焦用药,其治在中焦而非在肾,治标而已。若果有肾寒之病因,何可不用泽泻去水、附子暖水?水寒而致土湿之病,用“先治此再治彼”的方法是行不通的。(依理,此证湿在经络,尚宜汉防己[4]。)第三,原论和先生释文称,此证乃“冷湿之气,久久入腠理而浸经络”所致,而释文“同气相感,故令肾气痹着”亦在理。但是,若果是肾中寒盛,寒水上泛,脾土湿陷,乙木必郁,而胃气亦势必上逆,岂能再“小便自利,饮食如故”?因此,此证即便果是“久久入腠理而浸经络”,其肾脏受到寒冷之气的影响,应非至甚。

《金匮玉函要略辑义》引文(尤):“……然其病不在肾之中脏,而在肾之外腑,故其治法,不在温肾以散寒,而在燠土以胜水。甘姜苓术,辛温甘淡,本非肾药,名肾着者,原其病也。”此说与上段笔者注文意同。

    五脏风寒十四

    【肾死脏,浮之坚,按之乱如转丸,益下入尺者,死。】

    肾死脏者,肾之真脏脉也。癸水升于丁火,则水位泮涣而不结,若浮取之而坚,重按之乱如转丸,益下入尺者,是肾水之下流而不升也。(尺部诊肾,若尺脉“浮取之而坚”,是寒水结于肾位而不能经由肝木而上升化火。“”者,寒水凝结如冰块也。若肾水能升而化火,则尺部之脉当柔软而不浮结,所谓“水位泮涣(融解。笔者注)者也。至于“益下入尺”,则是“肾水之下流”也。)《平人气象论》:死肾脉来,发如夺索,辟辟如弹石,曰肾死。《玉机真脏论》:真肾脉至,抟而绝,如指弹石辟辟然,即此义也。

肾无中风、中寒者,心肾同经,心病即肾病也。而肾着之病,即中寒所伤也。

    五脏风寒十五

    【脾中风者,翕翕发热,形如醉人,腹中烦重,皮肉瞤瞤而短气。】

    脾为湿土。脾中风者,湿郁为热,故形如醉人。脾位在腹,故腹中烦重。热盛则烦,湿盛则重也。土湿则木郁而风生,故皮肉瞤动。脾土郁满,肺金莫降(脾肺为手足太阴之经,两经相连。但一般解释为脾郁而胃气不降;胃不降则肺亦不降。临证宜察其实际情况,若无胃气不降的症状,则宜以手足同经来解释),是以短气。

    五脏风寒十六

    【脾死脏,浮之大坚,按之如覆盆,洁洁状如摇者,死。】

脾死脏者,脾之真脏脉也。己土升于离位,则清气在上;戊土降于坎中,则浊气在下。清升浊降,中气冲和,是以脉见关上,其象为缓。若浮之大坚,是戊土之壅而不降也;按之如覆盆之硬,洁洁状如摇动者,是己土之滞而不升也。脉法:浮为在表,沉为在里。腑者里中之表,故宜浮取;脏者里中之里,故宜重按(注文此句仅指关脉。寸脉浮取非腑脉。左寸浮者为心脉,“《难经》所谓浮而大散者,心也。[5]右寸浮者为肺脉,“肺脉浮而涩[6]。总之,当以其脏气腑气之宜升宜降,而辨沉位浮位之脉对应为脏脉还是腑脉。《伤寒·脉法》所谓数脉见于关上,上下无头尾,厥厥动摇者是也。《平人气象论》:死脾脉来,锐坚如鸟之喙,如鸟之距,曰脾死。《玉机真脏论》:诸真脏脉见者,皆死不治也。五脏者,皆禀气于胃;胃者,五脏之本也。脏气者,不能自致于手太阴,必因于胃气,乃致于手太阴也。故五脏各以其时,自胃而致于手太阴。邪气胜者,精气衰也;病甚者,胃气不能与之俱至于手太阴,故真脏之气独见。独见者,病胜脏也,故曰死。

    五脏风寒十七

    【问曰:三焦竭部,上焦竭善噫,何谓也?师曰:上焦受中焦气未和,不能消谷,故为噫耳。下焦竭,即遗溺失便,其气不和,不能自禁制。不须治,久则愈。】

三焦各有其部。三焦竭部者,三焦竭其本部之气也。上焦清气竭,则浊气上逆而为噫。缘上焦受气于中焦,中焦燥湿之气未和,不能消谷;土气郁满,浊阴不降,故上焦痞闷,而为噫耳。下焦肾气亏竭,无以约束便溺,即遗溺而失便。以其阳根升泄,阴孤于下,其中不和,不能自禁制夫二便也。不须治之,久而阳降气和则愈矣。此寒气之伤于三焦而内寒者

有病不治而能任其自愈者,应因该病乃如先生注文所称,“此寒气之伤于三焦而内寒者”。而寒气伤于三焦,之所以可令其自愈,应因三焦乃相火之经,久而火胜寒散,阳降气和,故可不治自愈也。“不须治,久则愈”的做法,不具普遍性。

《医宗金鉴·订正仲景全书金匮要略注·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不须治久则愈,在善噫(病名。陈注)可也。若遗溺失便,未有不治能愈者。恐是错简。

    五脏风寒十八

    【师曰:热在上焦者,因咳为肺痿。热在中焦者,则为坚。热在下焦者,则尿血,亦令淋闭不通。大肠有寒者,多骛溏;有热者,便肠垢。小肠有寒者,其人下重便血;有热者,必痔。】

    热在上焦者,因咳嗽而为肺痿;热在中焦者,则为消谷而便坚;热在下焦者,则为木陷而尿血,亦令淋闭而不通。缘土湿木陷,郁生下热,风木疏泄而水不能藏,则为尿血;寒水闭藏而木不能泄,则为淋闭也。此风气之伤于三焦而内热者。若夫大肠有寒者,多如鸭鹜之溏泄;有热者,脂膏腐烂而便肠垢。小肠有寒者,肝脾湿陷,下重而便血;有热者,肛门肿结而为痔。此于下焦之中,分别寒热

    五脏风寒十九

    【趺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抟,大便则坚,其脾为约。麻仁丸主之。】

    趺阳,胃脉,足趺上之冲阳也。阳盛则脉浮,浮则胃气强壮也。血虚则脉涩,涩则风木疏泄,而小便数也。浮涩相合,土燥水枯,大便则坚,其脾气为之约结不舒,而粪如羊矢。(土燥水枯之“粪如羊矢”,不同于水寒土湿之“粪如羊矢”。前者多见于外感病,后者一般是内伤病。内伤病的“脾约”,病机是“阳衰湿盛,脾气郁结,不能腐化水谷,使渣滓顺下于大肠”(《四圣心源·杂病解中·便坚根原》)。一般来讲,阳盛土燥的大便结粒,往往不至于色黑而细若羊矢;阳衰土湿的大便结粒,往往色黑而细若羊矢。麻仁丸,麻仁、杏仁,润燥而滑肠;芍药、大黄,清风而泄热;厚朴、枳实,行滞而开结也。此热在中焦,则为坚者

    ◎麻仁丸二 方见《伤寒》。

    麻子仁二升 芍药半斤 杏仁一升,熬,别作脂 大黄一斤,去皮 厚朴一尺,去皮 枳实一斤,炙

上六味,末之,炼蜜和丸,梧子大,饮服十丸,日三服。渐加,以知为度。

积聚 二章

    积聚二十

    【问曰:病,有积、有聚、有㯏气,何谓也?师曰:积者,脏病也,终不移。聚者,腑病也,发作有时,展转痛移,为可治。㯏气者,胁下痛,按之则愈,复发为㯏气。】

    病,有积、有聚、有㯏气。积者,五脏之病也,脏为阴,其性静,故终不迁移。《难经》:脏病者,止而不移,其病不离其处。聚者六腑之病也,腑为阳,其性动,故发作有时,展转痛移,此为可治。《难经》:腑病者,仿佛贲响,上下行流,居无常处。㯏气者,谷气也,水谷不消,中气郁满,木气抑遏,故胁下作痛。按之郁开则愈;举手复发,是为㯏气。此风寒之伤于脏腑,而成积聚者也。

    积聚二十一

    【诸积大法,脉来细而附骨者,乃积也。寸口,积在胸中;微出寸口,积在喉中;关上,积在脐旁;上关上,积在心下;微下关,积在少腹;尺中,积在气街。脉出左,积在左;脉出右,积在右;脉两出,积在中央。各以其部处之。】

    诊诸积之大法,脉来细而附骨者,乃积也。见于寸口,则上而积在胸中;微出寸口,则更上而积在喉中;见于关上,则中而积在脐旁;上于关上,则上而积在心下;微下于关,则下而积在少腹;见于尺中,则下而积在气街。脉出于左,积在于左;脉出于右,积在于右;脉左右两出,积在中央。各以其上下左右之部处之。

    《五十六难》:肝之积,曰肥气,在左胁下,如覆杯,有头足。心之积,曰伏梁,起脐上,大如臂,上至心下。脾之积,曰痞气,在胃脘,覆大如盘。肺之积,曰息贲,在右胁下,覆大如杯。肾之积,曰奔豚,发于少腹,上至心下,若豚状,或上或下无时。此五积之部也。此就积聚而分三焦之部

    积聚者,风寒之所成也。《灵枢·百病始生》:夫百病之始生也,皆起于风雨寒暑,清湿喜怒。喜怒不节则伤脏,风雨则伤上,清湿则伤下,是谓三部。虚邪之中人也,始于皮肤,皮肤缓则腠理开,开则邪从毛发入,入则抵深,深则毛发立,毛发立则淅然,故皮肤痛。留而不去,则传舍于络脉,在络之时,痛于肌肉,其痛之时息,大经乃代。留而不去,传舍于经,在经之时,洒淅善惊。留而不去,传舍于腧,在腧之时,六经不通,四肢则肢节痛,腰脊乃强。留而不去,传舍于伏冲之脉。在伏冲之时,体重身痛。留而不去,传舍于肠胃,在肠胃之时,贲响腹胀,多寒则肠鸣飨泄食不化,多热则溏出糜。留而不去,传舍于肠胃之外,募原之间,留着于脉,稽留而不去,息而成积。或着孙脉,或着络脉,或着经脉,或着腧脉,或着于伏冲之脉,或着于膂筋,或着于肠胃之募原,上连于缓筋,邪气淫泆,不可胜论。

    其着孙络之脉而成积者,其积往来上下。臂手,孙络之所居也,浮而缓,不能句积而止之,故往来移行肠胃之间,水凑渗注灌,濯濯有音。有寒则腹满雷引,故时切痛。其着于阳明之经,则挟脐而居,饱食则益大,饥则益小。其着于缓筋也,似阳明之积,饱食则痛,饥则安。其着于肠胃之募原也,痛而外连于缓筋,饱食则安,饥则痛。其着于伏冲之脉者,揣之应手而动,发手则热气下于两股,如汤沃之状。其着于膂筋,在肠后者,饥则积见,饱则积不见,按之不得。其着于腧之脉,闭塞不通,津液不下,孔窍干壅。此邪气之从外入内,从上下也。

    积之始生,得寒乃生,厥乃成积也。厥气生足悗,悗生胫寒,胫寒则血脉凝涩,血脉凝涩则寒气上入于肠胃,入于肠胃则䐜胀,䐜胀则肠外之汁沫迫聚不得散,日以成积。卒然多食饱则肠满,起居不节,用力过度,则络脉伤。阳络伤则血外溢,血外溢则衄血。阴络伤则血内溢,血内溢则后血。肠胃之络伤,则血溢于肠外,肠外有寒,汁沫与血相抟,则并合凝聚不得散,而积成矣。卒然外中于寒,若内伤于忧怒,则气上逆,气上逆则六腧不通,温气不行,凝血蕴裹而不散,津液涩渗,着而不去,而积皆成矣。

忧思伤心;重寒伤肺;忿怒伤肝;醉以入房,汗出当风伤脾;用力过度,若入房汗出浴,则伤肾。此内外三部之所以生病者也。风寒积聚之义如此。

积聚病,治法可参卷首:“既成积聚,不得不用消磨。仲景未尝立法,然大黄虫、桂枝茯苓、抵当汤丸、鳖甲煎丸、下瘀血汤之类,具载诸篇,审宜而选用之可也。

《四圣心源·杂病解中·积聚根原》示化坚丸和化坚膏,可参阅。


卷三 【外感杂病】中风历节 九章

中风历节之病,皆内伤湿寒,而外感风邪者也。湿寒流关节而伤筋骨,则病历节;湿寒浸脏腑而淫经络,则病中风。风为阳邪,其伤在上;湿为阴邪,其伤在下。中风未常不病足,然究竟足轻而手重;历节则全在足而不在手。盖中风之家,阳虚湿旺,上下表里,无处不伤,故手足皆病。历节之家,中上二焦,犹可支持,寒湿独甚于下,故足病而手无恙也。

中风之病,仲景未尝立法,然苓桂术甘、茯苓四逆、八味肾气之方,皆中风必须之法。即有上热烦躁之证,而中下湿寒,则无不悉同。上部稍清,即宜大用温燥,不可久服阴药也。

先生此处释文示其大略而已。《四圣心源》:“中风之证,因于土湿;土湿之故,原于水寒。寒水侮土,土败不能行气于四肢,一当七情内伤,八风外袭,则病中风。[7]但是,由于“肝藏血而左升,肺藏气而右降。气分偏虚,则病于右;血分偏虚,则病于左。”左右用药稍有不同。因此,先生在“中下寒,加干姜、附子”的根本思路上,示桂枝乌苓汤(桂枝芍药甘草首乌茯苓砂仁)以治左半偏枯;示黄芪姜苓汤(黄芪人参甘草茯苓半夏生姜)以治右半偏枯。

中风一病,自古说法五花八门。晚清以来,王清任先生的补阳还五汤受到广泛重视。《医学衷中参西录》(张锡纯)称:“若遇脉之虚而无力者,用其方原可见效。若其脉象实而有力,其人脑中多患充血,而复用黄芪之温而升补者,以助其血愈上行,必至凶危立见”。这个说法是有见地的。如果右路阳气不降而壅塞于上,此时再用“黄芪之温而升补”,确有大祸。但是,“黄芪之温而升补”者,是炙黄芪。而补阳还五汤用的是生黄芪[8],且量大。这种生用、重用的用法,有敛降之功,只要不是痰瘀堵塞过重,是有作用的。当然,痰瘀堵塞过重,若无去痰降逆之药,左路怎么升阳都无效果,并且还可能生大祸。

顺带说说王先生原方。如果是右路壅塞不重之左半偏枯,原方改用炙黄芪,效果当更好。左为阳升而右为阴降,指望用一张药方通治左右不同之偏枯是不现实的。此外,王先生在补阳还五汤方后称“若服此方愈后,药不可断,或隔三五日吃一付,或七八日吃一付,不吃恐将来得气厥之症。”这个说法是有自知之明的。但是,该方无法取得根本性作用的原因,王先生自己尚不清楚。实际上,原因在于补阳还五汤并非治本之法。中风之病,病本在中下湿寒。燥土暖水而达木才是标本兼治。

从临床情况看,各种病症,以黄元御先生之法为据,疗效往往比较理想。曾治一病七八年之中风,三剂药起其萎软下垂之颈;又曾用中成药桂枝茯苓丸+大山楂丸+理中丸治痛风,二日去其六七成之疾。用药皆宗黄元御先生之法。

中风、历节病相关内容可参《四圣心源·杂病解下》的《中风根原》《历节根原》。

中风 三章

中风一

    【夫风之为病,当半身不遂。或但臂不遂者,此为痹。脉微而数,中风使然。】

    风之为病,或中于左,或中于右,手足偏枯,是谓半身不遂。

    其初先觉麻木,麻木者,气滞而不行也。肺主气,而血中之温气,实为肺气之根。右麻者,肺气之不行。左麻者,肝气之不行。麻之极,则为木。气郁于经络之中,阻滞不运,冲于汗孔,簌簌靡宁,状如乱针微刺之象,是谓之麻。久而气闭不通,肌肉顽废,痛痒无觉,是谓之木。

    《灵枢·决气》: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物之润泽,莫过于气。筋膜之柔而不枯者,气以煦之,血以濡之也。血随气动,气梗则血瘀;气血双阻,筋膜失养,一被外风乘袭,而内风感应,则病偏枯。内风者,厥阴风木之气也。气郁而血凝,血凝而木郁。风伤卫气,遏逼营血,木气愈郁;木郁生风,津液耗伤,筋膜焦缩,故病偏枯。其在经络,未尝非燥;而在脏腑,则全是湿。缘湿土壅满,肺金不得降敛,故气阻而生麻;肝木不得升达,故血郁而生风。而土湿之由,全因肾水之寒。水寒土湿,此金木堙郁之原也。

    若或但一臂不遂者,此为痹,非风也。痹者,风寒湿三者,合而痹其血脉也。若脉微而数,则中风使然矣。

    风因虚中,是以脉微。风动而不息,是以脉数。风随八节,而居八方,冬至在北,夏至在南,春分在东,秋分在西,立春东北,立夏东南,立秋西南,立冬西北。《灵枢·九宫八风》:风从其所居之乡来,为实风,主生,长养万物。从其冲后来,为虚风,伤人者也,主杀,主害,故圣人避风如避矢石焉。其有三虚,而偏中于风邪,则为击仆偏枯矣。《岁露论》:乘年之衰,逢月之空,失时之和,因为贼风所伤,是谓三虚。

    中风二

    【寸口脉浮而紧,紧则为寒,浮则为虚。寒虚相抟,邪在皮肤。浮者血虚。络脉空虚,贼邪不泄,或左或右,邪气反缓,正气即急。正气引邪,喎僻不遂。邪在于络,肌肤不仁;邪在于经,即重不胜;邪入于腑,即不识人;邪入于脏,舌即难言,口即吐涎。】

    寸口脉浮而紧,紧则为寒,浮则为虚。寒虚相抟,则邪在皮肤,而病中风。盖紧者营血之寒,浮者营血之虚。肝木藏血而胎君火;火者,血中温气之所化也。温气不足,故营血虚寒,而脉见浮紧。血虚寒盛,则木郁风动,是以脉浮。

    络脉空虚,一被外风感袭,则内风郁发,而为贼邪。贼邪不得外泄,或入于左,或入于右,随其正气之偏虚而中之,无一定也。邪气之所在,气留而血归之,气血去而正归邪,则邪气反缓,而正气即急。正气紧急,而引其邪气,则邪处之筋长,正处之筋短,鼻口僻而不遂。《素问·缪刺论》:邪中于经,左盛则右病,右盛则左病是也。

    邪气浅在于络,即肌肤痹着而不仁。邪气次在于经,即身体迟重而不胜。邪气内入于腑,则胃土上逆,浊气熏蒸,化生痰涎,堵塞心窍,即昏愤不能识人。邪气内入于脏,则脾土下陷,筋脉紧急,牵引舌本,即蹇涩不能言语。太阴脾脉,上连舌本。脾败不以摄涎,即口角涎流。腑邪必归于胃,脏邪必归于脾,以胃败而后邪侵于腑,脾败而后邪侵于脏也。中风之病,由于土湿,土湿则木郁而风动。以风木而贼湿土,胃逆则神迷,脾陷则言拙,是皆中气之败也。

    中风三

    【寸口脉迟而缓,迟则为寒,缓则为虚。营缓则为血亡,卫缓则为中风。邪气中经,则身痒而瘾疹。心气不足,邪气入中,即胸满而短气。】

    寸口脉迟而缓,迟则为气血之寒,缓则为营卫之虚。营缓则为里虚而亡血,卫缓则为表虚而中风。邪气中于经络,风以泄之,而卫气愈敛,闭遏营血,不得外达,则身痒而生瘾疹。痒者,气欲行而血不行也。血郁为热,发于汗孔之外,则成红斑。卫气外敛,不能透发,斑点隐见于皮肤之内,是为瘾疹。营气幽郁,不得畅泄,是以身痒。若心气不足,邪气乘虚而入中,壅遏宗气,则胸膈胀满而短气不舒也。

历节 六章

历节一

    【寸口脉沉而弱,沉即主骨,弱即主筋。沉即为肾,弱即为肝。汗出入水中,如水伤心,历节痛,黄汗出,故曰历节。】

    寸口脉沉而弱,肾主骨而脉沉,故沉即主骨,肝主筋而脉弱,故弱即主筋。沉即为肾,骨属于肾也。弱即为肝,筋属于肝也。此缘汗出而入水中,如使水伤心气,则水邪随脉而注筋骨。以心主脉也。筋骨既伤,则历节作痛,以诸筋皆属于骨节,而湿邪传流于关节也。湿蒸皮毛,黄汗乃出,缘脾主肌肉,其色为黄;湿渍肌肉,木气不达;木主五色,入土化黄也。

    历节二

    【趺阳脉浮而滑,滑则谷气实,浮则自汗出。少阴脉浮而弱,弱则血不足,浮则为风。风血相抟,即疼痛如掣。】

趺阳脉浮而滑,滑则阳盛而谷气实,浮则气蒸而自汗出。少阴脉浮而弱,弱则为营血之不足,浮则为风邪之外中。风邪与血虚相合,即筋骨疼痛如掣。趺阳,胃脉;少阴,肾脉。肾水温升,则生肝木而化营血;水寒不能生木,是以血虚。血中温气,实胎君火;血虚则温气不足,最易感召阴邪。水冷血寒,郁格阳明,胃气不得下行,故谷气蒸泄,自汗常出。水湿之邪,入于汗孔,流注关节之中,内与肝肾之寒,合伤筋骨;复得风邪外闭,寒湿郁发,即筋骨掣痛,而病历节。水暖血温,不作此病也。

开体表之闭,温肝肾之寒,去经脏之湿,行经络之气,是历节病正治之法。参下文桂枝芍药知母汤。

    历节三

    【盛人脉涩小,短气,自汗出,历节疼,不可屈伸,此皆饮酒汗出当风所致也。】

    肥盛之人,营卫本盛旺,忽而脉候涩小,短气自汗,历节疼痛,不可伸屈,此皆饮酒汗出当风,感袭皮毛所致。风性疏泄,故自汗出;风泄而卫闭,故脉涩小。经脉闭塞,肺气不得下达,故气道短促。《素问》:饮酒中风,则为漏风。以酒行经络,血蒸汗出,益以风邪疏泄,自汗常流,是为漏风。汗孔不阖,水湿易入,此历节伤痛之根也。

    历节四

    【味酸则伤筋,筋伤则缓,名曰泄;咸则伤骨,骨伤则痿,名曰枯。枯泄相抟,名曰断泄。营气不通,卫不独行;营卫俱微,三焦无所仰;四属断绝,身体羸瘦,独足肿大,黄汗出,胫冷;假令发热,便为历节也。】

肝主筋,其味酸;味酸则伤筋,筋伤则缓弱不振,其名曰泄。肾主骨,其味咸;味咸则伤骨,骨伤则痿软不坚,其名曰枯。枯泄相合,筋骨俱病,名曰断泄,言其真气断绝于内而疏泄于外也。筋骨者,营卫之所滋养。营虚血涩,经脉不通,则卫气不能独行。营卫俱微,无以充灌三焦;三焦无所仰赖,以致四肢失秉,断绝不通,身体羸瘦,独足肿大,黄汗出而胫自冷;假令发热,便是历节也。黄汗之病,两胫自冷,以其内热不能外发也(热郁于内,故外冷。但黄汗之病并非全见外冷。后文“水气二”:“黄汗其脉沉迟,身发热……”);历节之病,两胫发热,以其内寒郁格阳气也(内寒格热于外,故外热。指“两胫”之热)

此条涉及黄汗与历节的区分。实际上,历节亦有黄汗的症状。如“历节一”:“……历节痛,黄汗出,故曰历节。”但黄汗之病却不是历节之病。

黄汗病是“无内寒”之证。其“”表现为营血之热或木郁之热。《长沙药解·黄芪·黄芪芍药桂酒汤》:“以汗出入水……卫气不行,遏其营血,郁而为热。……芍药、苦酒,泻营热而清风木也。”又“水气五”释文:“黄汗者,土湿木郁,而生下热。”(详参后文,卷十“水气”。)

历节病是“有内寒”之证。其“”亦表现为营血之热或木郁之热《四圣心源·杂病解下·历节根原》:“凡腿上诸病,虽或木郁而生下热,然热在经络,不在骨髓……”但是,该病主要是有内寒。如《四圣心源》该章示:“……其骨髓之内,则是湿寒。”下文“历节六”治用乌头汤亦可见内寒《四圣心源》该章用桂枝芍药知母汤法治历节病,并示:“一切膝风、脚气诸证,不外此法。临证审其内寒外热之轻重,随证治之可也。

    历节五

    【诸肢节疼痛,身体尪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桂枝芍药知母汤主之。】

    诸肢节疼痛,身体尪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者,湿伤关节,则生疼痛;营卫不行,则肌肉瘦削;浊阴阻格,阳不下根,则生眩晕;气不降敛,则苦短促;胃气上逆,则欲呕吐。桂枝芍药知母汤,术、甘,培土以敌阴邪;附子暖水而驱寒湿;知母、生姜,清肺而降浊气;芍、桂、麻、防,通经而开痹塞也。(《四圣心源·杂病解下·历节根原》:“术、甘培土,麻、桂通经,知母、芍药,泻热而清风,防风、附子,去湿而温寒。”)

    ◎桂枝芍药知母汤三

    桂枝四两 芍药三两 麻黄二两 防风四两 甘草二两 白术二两 生姜五两 知母四两 附子二两,炮

上九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温服七合,日三服。

历节风证,《四圣心源·杂病解下·历节根原》示:“其经络之中,则是湿热;其骨髓之内,则是湿寒。”因此,桂、麻通经而泻湿,芍药息风清经热,附子暖水驱寒湿,均为要药。方用生姜五两以降浊,亦要药。先生并示:“若其病剧,不能捷效,加黄芪以行经络,乌头以驱湿寒,无有不愈。”即桂枝芍药知母汤与乌头汤(下条)合用。此亦示人《金匮》原方,宜随证加减,不可拘泥胶执也。知母功在清肺除烦,治其“温温欲吐”之证。但知母“甚败脾胃而泻大肠”(《长沙药解·知母》),以浙贝母或百合、天花粉代之,似更善;并可加茯苓去湿,防己行经去湿,人参补中气。

桂枝芍药知母汤法,可治历节病而见黄汗症状者,不可治黄汗病(黄汗病治法参“水气二十九”之黄芪芍药桂酒汤和“水气三十”之桂枝加黄芪汤)。

《金匮玉函要略辑义》引文(魏):“案历节,即痹论所谓行痹痛痹之类。后世呼为痛风。

    历节六

    【病历节,不可屈伸,疼痛,乌头汤主之。】

    湿寒伤其筋骨,则疼痛不可屈伸(一般表现为痛处寒重)。乌头汤,甘草、芍药,培土而滋肝(《长沙药解·乌头》释:“芍药清肝”。依理,应即“息肝风”之意。症见“不可屈伸”,乃风燥之象);黄芪、麻黄,通经而泻湿(《长沙药解·乌头》:“黄芪行其卫气,麻黄通其经脉。”其中麻黄之用,近于俗谓之“开经隧”之意。此用,《伤寒》《金匮》不多见);乌头开痹而逐寒也。

    ◎乌头汤四

    乌头五枚,㕮咀,以蜜二升,煎取一升半,出乌头;甘草三两,炙;芍药三两 黄芪三两 麻黄三两

    上五味,㕮咀四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内蜜煎中重煎之,服七合。不知,尽服之。亦治脚气疼痛,不可屈伸。㕮,音府,嚼也。

附方

    ◎《千金》矾石汤一   治脚气冲心。

    矾石二两

    上一味,以浆水一斗五升,煎三五沸,浸脚良。

    ◎崔氏八味丸二  治脚气,上入少腹不仁。方在消渴。

按:中风之病,仲景未尝立方,其证与八味甚合。崔氏以之治历节脚气,若以治中风,则妙甚矣。

此处先生虽称八味丸“若以治中风,则妙甚”。实际上,该方含地黄一药,其性“滋润寒凉,最滑大便”“至于内伤吐衄……以及种种外热烦蒸……久服地黄,无有不死。[9]此意,先生于卷十“水气”卷首语中亦强调,称以“加减八味之法”治水气之病,“轻者偶服可愈;重病而久服之,以湿土而得地黄,未有不死者。”先生并称:“八味之方,制于仲景。使其可以治水,仲景何以不用,而待下士加减乎!”简言之,以地黄施于土湿之病,即便不是水气之病,亦宜慎之又慎。


卷四 【外感杂病】 痉湿暍 二十七章

痉湿暍者,风郁于表而里气内应;燥盛则木枯而为痉,水盛则土溃而为湿,火盛则金烁而为暍(此乃针对主要特征之概说。详见正文)。三气非同,然有相通者焉。相通维何?湿而已矣。痉,燥病也,而曰若发其汗,寒湿相得,则恶寒甚,是痉病之有湿也。暍,火病也,而曰夏月伤冷水,水行皮中所致,是暍病之有湿也。

盖湿旺土郁,中脘莫运,木气不舒,金气不敛,一被感袭,闭其皮毛,木遏风动,血燥筋缩,则为痉病;金被火刑,气耗津伤,则为暍病。三者虽殊,而溯本穷原,未始不类。临此三证,助阴滋湿之品,当斟酌而详慎也(此段亦讲核心,非概指所有的痉病、暍病均如此)

痉、湿、暍病相关内容可参《四圣心源·杂病解下》的《痉病根原》《湿病根原》《暍病根原》。

痉 十三章

    痉病一

    【太阳病,发热汗出,而不恶寒者,名曰柔痉。】

太阳病,发热汗出,而不恶寒者,风伤卫也。风性柔和,故名柔痉。

此条亦见于《伤寒悬解》“痉病一”。

    痉病二

    【太阳病,发热无汗,反恶寒者,名曰刚痉。】

太阳病,发热无汗,反恶寒者,寒伤营也。寒性刚急,故名刚痉。

历代不少医家在此条之“”字上作专释。《金匮》传至今日,不少文字非仲景先生原文,在某个别字上做文章,大可不必。刚痉,是伤于寒之证,必然是“无汗”而“恶寒”,“”字不必深究。

此条亦见于《伤寒悬解》“痉病二”。

痉病三

    【太阳病,发汗太多,因致痉。】

太阳病,发汗太多,亡其津血;筋脉失养,感于风寒,因成痉病。

此条亦见于《伤寒悬解》“痉病三”。

    痉病四

    【疮家,虽身疼痛,不可发汗;汗出则痉。】

    疮家脓血失亡,筋脉不荣,虽感风寒,不可发汗。汗出血枯,筋脉焦缩,则成痉病。

    痉病五

    【夫风病,下之则痉。复发汗,必拘急。】

风病木枯血燥,下之津血内亡,则成痉病。复发其汗,津血外亡,必苦拘急。

上述各条之《金匮》原文,均表述不全。痉病柔痉的核心病机,是血虚而动风生燥。这里是两个层次,首先是血虚在先。血虚,是以肝木升达不畅。其次是动风诱因。如“感风寒”。仅仅是血虚,不至于产生痉病;仅仅是动风诱因,也不至于产生痉病。原有血虚之根,乙木不达;而披风感寒等诱因,郁其阳气,乙木愈加不达;木郁是以动风生燥。动风诱因除了“感风寒”,还有血虚之人,再亡其血的情形等。如“痉病四”“痉病五”所述。

刚痉之证,多病在阳明[10]

    痉病六

    【病者身热足寒,颈项强急,恶寒,时头热,面赤,目赤,独头动摇,卒口噤,背反张者,痉病也。若发其汗者,寒湿相得,其表益虚,即恶寒甚。发其汗已,其脉如蛇。】

身热足寒,颈项强急,恶寒头热,面赤目赤,头摇口噤,脊背反张者,是痉病也。以太阳寒水之经,起目内眦,上额交巅,下项挟脊,抵腰走足。筋司于肝,血枯木燥,风动筋缩。而膀胱津液之腑,木所自生,更失滋润,故太阳之部,筋脉拘牵,头摇口噤,颈项强急,而脊背反折也。《素问·诊要经终论》:太阳之脉,其终也,戴眼,反折,瘈疭,瘈,急。疭,缓。即痉病之谓也。若发其汗者,阳亡火败,水土之寒湿相得(痉病之人,发汗而见水土寒湿,是血虚且阳弱之人,不是血虚且阴虚之人);里气既亏,而表气益虚,即恶寒甚。发其汗已,经脉枯槁,动如蛇行,全失缓和从容之象矣。

此条第一句亦见于《伤寒悬解》“痉病四”。

    痉病七

    【夫痉脉,按之紧如弦,直上下行。】

脉紧如弦,直上下行,即上章之其脉如蛇也。

无论是如蛇之屈曲而行,还是直上下行,总之,就是上章“全失缓和从容之象”。以血枯木燥之故也。

    痉病八

    【暴腹胀大者,为欲解。脉如故,反伏弦者,痉。】

    阴盛则腹胀。《素问》:肾气实则胀是也(肾水寒盛而寒水侵土,是以胀)。暴腹胀大者,阴气内复,自脏流经,故为欲解。其脉如故,反沉伏而弦紧者,痉病不瘥也。

    痉病九

    【太阳病,发热,脉沉而细者,名曰痉,为难治。】

发热而脉沉细,阴阳俱败,故为难治。

《伤寒》《金匮》之“为难治”,不必太在意。如《伤寒论》第357条(《伤寒悬解·厥阴二十八》):“伤寒六七日,大下后……为难治,麻黄升麻汤主之。……分温三服。相去如炊三斗米顷,令尽,汗出愈。”“难治”之病,“相去如炊三斗米顷”,即可“汗出愈”,岂是“难治”?此条之痉病,察其有汗无汗之体表风寒,视其“脉沉”之内寒轻重,而重在滋肝达木兼清热敛胆,不难治。

此条亦见于《伤寒悬解》“痉病五”。

    痉病十

    【痉病有灸疮,难治。】

灸疮,艾火燔灼,焦骨伤筋;津血消烁,未易卒复,故难治也。

此证,前有艾火耗其血,后有他因致其痉。总之是血虚而动风生燥。

    痉病十一

    【太阳病,其证备,身体强,几几然,脉反沉迟,此为痉。栝蒌桂枝汤主之。】

    太阳病,颈项强急,发热恶寒,汗出,中风之证具备(此处,先生言“中风之证具备”,是补《金匮》原文所省略的情景设定。原文用栝蒌桂枝汤,是中风之证)。身体强硬,几几不柔,脉反沉迟,此为柔痉。栝蒌桂枝汤,姜、桂,达经气而泻营郁;甘、枣,补脾精而滋肝血;芍药、栝蒌,清风木而生津液也。

    ◎栝蒌桂枝汤五

    栝蒌根三两 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 生姜三两,切;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劈

上六味,㕮咀,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

栝蒌桂枝汤,大法乃息风达木而生津补血。方中栝蒌根乃“生津液”(《长沙药解·栝蒌根》)之用,易为阿胶或生首乌亦可。而证见“脉沉迟”,加人参[11]或附子[12]更善。

柔痉与刚痉,区别在于有汗无汗。至于是不是“痉病”,判断标准不在于脉象是否“沉迟”(本条原文),虽然与此证相近的桂枝加葛根汤证(《伤寒论》第14条:“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症状类似,而脉象确是可见不同(彼证之脉,必不“沉迟”,因乃表证之故)。判断是不是痉病,望其症状,一目可知。《四圣心源·妇人解·产后根原》:“痉者,筋脉挛缩,头摇口噤,项强而背折也。”简单说,痉病必然是一派风木枯燥之象。与《伤寒论》太阳病之中风桂枝汤证、伤寒麻黄汤证,大不同也。

    痉病十二

    【太阳病,无汗而小便反少,气上冲胸,口噤不得语,欲作刚痉,葛根汤主之。】

    太阳病,无汗,是伤寒之证;而小便反少,寒水不降也(窃以为亦乙木之郁,因寒郁于表,而木气不达)。甲木生于壬水,太阳不降,甲木逆行,而贼胃土,故气上冲胸,而口噤不语(亦可认为同于乌梅丸证,同为足厥阴乙木郁而手厥阴心包经化风上冲)。以少阳之脉,下胸而贯膈;阳明之脉,挟口而环唇也。此欲作刚痉。葛根汤,姜、甘、大枣,和中宫而补土;桂枝、芍药,达营郁而泻热;麻黄散太阳之寒,葛根解阳明之郁也。

    刚痉是太阳表寒束逼阳明之证,故用葛根。

    ◎葛根汤六 方见《伤寒》。

    葛根四两 麻黄三两,去节;桂枝二两 芍药二两 生姜三两,切;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劈

    上七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汤将息及禁忌。

    痉病十三

    【痉为病,胸满口噤,卧不着席,脚挛急,必齿齘,可与大承气汤。】

    刚痉为病,阳明上逆,故胸满口噤。脊背反张,故卧不着席。筋脉缩急,故脚孪齘齿。筋脉屈伸、牙齿开合作响,是谓齘齿。此其土燥胃逆,病在阳明,可与大承气汤。大黄、芒硝,泻其燥热;枳实、厚朴,破其壅塞也。

    ◎大承气汤七 方见《伤寒》。

    大黄四两,酒洗;芒硝三合 厚朴半斤,炙,去皮;枳实五枚,炙

上四味,以水一斗,先煮枳、朴,取五升,去滓,内大黄,煮取二升,去滓,内芒硝,更上微火一两沸,分温再服。得下,余勿服。

此条,先生注称:“筋脉屈伸、牙齿开合作响,是谓齘齿。”查“齘齿”,今释为:“咬牙切齿”,与先生此说不同。先生认为乃牙齿之“开合作响”。窃以为,“牙齿开合作响”,亦风动之象,如风摇动窗扇之开合作响。此证之核心病机仍然是血虚木燥。只是这个“血虚木燥”,与素体血虚的联系并不直接。一般是素体阳盛者,因感冒风寒,营中郁热迅速传至阳明戊土,戊土阳旺但肝血非旺,是以燥气伤及阴血,血更虚致木愈郁,故而动风生燥。此证非栝楼桂枝汤和葛根汤可治,实际上是《伤寒论》的阳明腑热“急下三证”之燥土伤及肝阴证,是以宜大承气汤。但是,说用大承气汤,只是尊重仲景先生而已。临证之时,宜并加麦冬、生地、玄参。

此条还有一个蹊跷的地方。先生释文称此证乃“刚痉为病”。“刚痉”乃“寒伤营”(“痉病二”)之证,寒邪束表,为什么可用大承气汤?其实,这里的“刚痉”,是“无汗”,却未必是寒邪束表。之所以“无汗”,可能是体内津液枯燥至极,根本就无汗可出。总的说,这里用大承气汤,有两个问题需要注意。第一,必须是没有寒邪束表的“恶寒”表证。第二,最好还是加上麦冬、生地、玄参。因为,津枯阴虚之证,大承气可泻其微阴(《四圣悬枢·痘病解第三·阳明腑证》:“以承气之法,能亡阳盛之微阴,最泄阴盛之微阳”)

湿 十一章

    湿病一

    【太阳病,关节疼痛而烦,脉沉而细者,此名中湿,亦曰湿痹。其候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但当利其小便。】

湿流关节,经脉郁阻,故生烦痛。土湿木遏,清阳不达,故脉沉细。此名中湿,亦曰湿痹。木郁不能疏泄水道,肠胃滋濡,故大便反快,而小便不利。但当利其小便,以泄湿气也。

此条“但当利其小便”之说,与“湿病七”:“湿家身烦疼,可与麻黄加术汤,发其汗为宜”之说不同。《金匮玉函要略辑义》引文(尤):“然此为脉沉而小便不利者设耳。若风寒在表,与湿相搏,脉浮恶风,身重疼痛者,则必以麻黄白术、薏苡杏仁、桂枝附子等,发其汗为宜矣。”可参考。尤先生(“尤”即尤在泾)并称:“然利小便句,当察其脉证机宜,未可泛然以淡渗为治也。脉既沉细,关节已疼,而小便不利,则阴寒可知。自当以寒湿为治,责之下焦无火,膀胱之气化不行。则五苓散,及甘草附子汤之类,当意在言表。”亦可参考。

此条亦见于《伤寒悬解》“湿病一”。

    湿病二

    【湿家之为病,一身尽疼,发热,身色如熏黄也。】

湿伤筋骨,而阻经脉,故一身尽疼。阳气郁遏,是以发热。木气不达,则见黄色。以肝主五色,入脾为黄也。

此条,先生释:“湿伤筋骨,而阻经脉,故一身尽疼;阳气郁遏,是以发热。”似乃随口之说。若因“伤筋骨”,故“身疼”,则风寒伤筋骨,为何未必尽疼?若因“阻经脉”,故“身疼”,则痰浊瘀血阻经脉,为何未必尽疼?窃以为,身之疼,有肌肉、筋骨之疼,而究竟在于乙木下陷,侵克脾土或是陷于母家所致。以脾主肌肉而肾主骨故也。木郁生风燥,而肝主筋,风燥伤筋故疼。文中先生释:“木气不达,则见黄色”,可见此证之病机,乙木郁陷难辞其咎。

至于“发热”,此为乙木因湿而不达,故足少阳甲木不降,亦甲木因中焦湿阻而不降,火灼皮毛之象。《四圣心源·七窍解·目病根原》:“凡下热之证,因手少阳三焦之陷;上热之证,因足少阳胆经之逆。”是上之“发热”,大致乃“足少阳胆经之逆”。若是一身尽热,如脚踝后方亦热之证,则是乙木及三焦陷于膀胱,而热从太阳膀胱经循行部位外见的缘故。先生言“阳气郁遏”,倾向于后者,乃略说。

此条亦见于《伤寒悬解》“湿病二”。

    湿病三

    【湿家,病身痛发热,面黄而喘,头痛鼻塞而烦,其脉大,自能饮食,腹中和无病,病在头中寒湿,故鼻塞。内药鼻中则愈。】

湿家病身痛发热,面黄而喘,头痛鼻塞而烦,其脉又大,而且自能饮食,此其腹中平和无病,病在头中寒湿,阻其肺窍,是以鼻塞头痛,面黄作喘。纳药鼻中,散其寒湿则愈矣。

此条亦见于《伤寒悬解》“湿病五”。

    湿病四

    【湿家,其人但头汗出,背强,欲得覆被向火。若下之早则哕,或胸满,小便不利,舌上如胎者,以丹田有热,胸中有寒,渴欲得饮,而不能饮,则口燥烦也。】

    湿郁发热,皮毛蒸泄,则汗自出。若但头上汗出,是其阳郁于上,而犹未盛于中也。湿在太阳之经,脉络壅阻,是以背强。太阳行身之背。阳郁不得外达,是以恶寒。俟其湿热内盛,而后可下。若下之太早,则土败胃逆,哕而胸满,小便不利,舌上如胎。以太阴土湿,乙木遏陷,而生下热,在于丹田。至其胸中,全是湿寒,虽渴欲得水,却不能饮,止是口中燥、烦而已。以其阳郁于上,故头汗口渴。舌窍于心,阳虚火败,肺津寒凝,胶塞心宫,故舌上如胎,实非盛热生胎也。

盖湿证不论寒热,总因阳虚。阳郁不达,是以生热。阳气极虚,则不能化热,止是湿寒耳。

先生释文称:“盖湿证不论寒热,总因阳虚。阳郁不达,是以生热。阳气极虚,则不能化热,止是湿寒耳。”此释有三处须说说。第一,之所以“湿证不论寒热,总因阳虚”者,因脾之湿旺,究缘脾阳之虚;而脾阳之虚,究因肾阳之虚。因此,文中“阳虚”,既指脾阳也指肾阳。至于其寒、其热,或在膀胱,或在体表,或在上焦而已。寒热为标,阳虚为本。第二,此称“阳郁不达,是以生热”者,指原论之“丹田有热”。此句与释文中前文,“阳郁不得外达,是以恶寒”不矛盾。阳郁于下,故生下热;阳郁于下而不外达,体表阳虚,故恶寒。第三,关于“头汗出”。笔者认为,汗仅仅出于头部,多数因为身上有表邪。如此条“湿在太阳之经”;《伤寒悬解·太阳百十一》,太阳坏病结胸大陷胸证之“表未解”(参拙著《四圣医学解难集》该条及“阳明四十九”“阳明七十九”注文)等。

此条亦见于《伤寒悬解》“湿病三”。

    湿病五

    【湿家下之,额上汗出,微喘,小便利者,死;若下利不止者,亦死。】

湿寒之证,而误下之,若额上汗出,微喘,则气脱于上;小便利,下利不止,则气脱于下,是死证也。

原文之意,提示湿家被下之后,出现“额上汗出,微喘,小便利”或“下利不止”二证,则为死证。而原文提示的“湿家不可下”,其所指的“湿家”,只是针对“寒湿者”而已。“太阴十五”(《伤寒论》第259条),“……以为不可下也,当于寒湿中求之。”先生释为,“寒湿不可下,当于寒湿中求之。用温寒去湿之法也。”释文明言乃“寒湿不可下”。先生本条释文亦明言:“湿寒之证,而误下之……是死证也

此条亦见于《伤寒悬解》“湿病四”。

    湿病六

    【风湿相抟,一身尽疼痛,法当汗出而解。值天阴雨不止,医云此可发汗,汗之病不愈者,何也?答曰:发其汗,汗大出者,但风气去,湿气在,是故不愈也。若治风湿者,发其汗,但微微似欲汗出者,风湿俱去也。】

湿为阳虚,汗多阳亡,风虽去而湿愈增。又值阴雨湿盛之时,是以湿气仍在。此当微汗以泻之,则风湿俱去矣。

此条亦见于《伤寒悬解》“湿病六”。

    湿病七

    【湿家身烦疼,可与麻黄加术汤,发其汗为宜。慎不可以火攻之。】

    湿郁经络,卫气壅遏,而生烦疼。可与麻黄加术汤,麻、桂、杏仁,泻营卫而利肺气;甘草、白术,补中脘而燥土湿。汗出湿消,烦痛自止。慎不可以火攻之,生其内热也。

    ◎麻黄加术汤八

    麻黄三两,去节;桂枝二两,去皮;杏仁七十枚,去皮尖;甘草一两,炙;白术四两

上五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覆取微似汗。

先生释文:“甘草、白术,补中脘而燥土湿。”因“湿证不论寒热,总因阳虚”(“湿病四”),而“白术偏入戊土”(《玉楸药解·苍术》),“胃为化气之原[13],故白术之用非仅“燥土湿,实际上亦有滋养化源,预防汗出而阳更弱之功。《长沙药解·白术》释为:“白术气味浓郁,汁浆淳厚,既养胃气,亦补脾气,最生津液,而止燥渴。仲景用之于桂枝、麻黄之内,汗去而津液不伤”。总之,鉴于白术功用的多样性,湿家、虚家汗法用药,宜酌情考虑用之。

    湿病八

    【病者一身尽疼,发热,日晡所剧者,此名风湿。此病伤于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所致也。可与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

汗出当风,闭其皮毛;汗液郁遏,流溢经隧;营卫壅滞,故发热身疼。午后湿土当令,故日晡所剧(从“日晡所剧”,可辨其内湿亦盛,是以用麻黄开表,并用薏仁“利水泻湿”(《长沙药解·薏苡》)。上条麻黄加术汤证,湿在经络为主,是以用麻黄开表,并用桂枝行营郁。依理,此证应见白厚滑苔,彼证则未必。总之,用药虽不是简单地“对症下药”,却亦是有大致的规律可循。笔者将如何处方用药,概括为“用药'三针对’”,即针对“五运六气、脉舌症状、病因病机”。供参考)。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麻黄、杏仁,破壅而发汗;薏苡、甘草,燥湿而培土也。

    ◎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九

    麻黄五钱,去节;杏仁十粒,去皮尖;薏苡五钱 甘草一两,炙

上剉麻豆大,每服四钱匕,水盏半,煎八分,去滓,温服。有微汗,避风。

此条亦见于《伤寒悬解》“湿病七”。

    湿病九

    【风湿,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己黄芪汤主之。】

    风客皮毛,是以脉浮。湿渍经络,是以身重。风性疏泄,是以汗出恶风。防己黄芪汤,甘草、白术,补中而燥土;黄芪、防己,发表而泻湿也。

    ◎防己黄芪汤十

    防己一两 黄芪一两 甘草五钱,炙;白术七钱五分

    上剉麻豆大,每抄五钱匕,生姜四片,大枣三枚,水盏半,煎八分,去滓,温服,良久再服。喘者,加麻黄五钱(是有表闭)。胃中不和者,加芍药三分(甲木犯胃)。气上冲者,加桂枝三分(乙木不达)。下有陈寒者(如舌根白厚腻苔),加细辛三分。服后当如虫行皮肤中,从腰以下如冰。后坐被上,又以一被绕腰以下,温令有微汗,差。

按:以上二方,分两、煎法、加减,俱非仲景法。小青龙汤:喘者,去麻黄,加杏仁,此云喘者,加麻黄,大抵后人所补。

此条,黄芪一药值得一说。第一是功能。首先要明确,黄芪是气分药。其次,它走气分,到底起什么作用?《长沙药解·黄芪》:“黄芪清虚和畅,专走经络,而益卫气。逆者敛之,陷者发之,郁者运之,阻者通之,是燮理卫气之要药……”从此处引文来看,它的作用是两个。一个是“”,“补益”;一个是“”,“燮理”。总的说,其功虽是“益卫气”,究竟“燮理卫气”更突出。“燮理卫气”,包括“行卫气之郁”,即前句引文的“郁者运之”。第二是与辛开药之异。所谓“行卫气”者,不比辛温之药,如麻黄之“泻卫”“泻卫郁”“泻其卫闭”“泻其四末之集水《长沙药解·麻黄》)。麻黄味辛,辛开而走泄,与黄芪味甘之“理”(行)不同。第三是黄芪的主治症状。宜“行卫气之郁”之证,指明明已见汗出,似表气已开,但仍然身肿、身疼、身重,乃至于烦躁之证。如黄芪芍药桂酒汤所治之“黄汗身肿,发热汗出而渴……”;桂枝加黄芪汤所治之“黄汗……身疼重,烦躁,腰以上汗出……”,以及本条所治之“脉浮身重,汗出恶风”等证。本条先生所称之黄芪“发表”,即“行卫气之郁”。

    湿病十

    【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抟,身体疼烦,不能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附子汤主之。如大便坚,小便自利者,去桂加白术汤主之。】

    湿为风郁,两相抟结,营卫壅滞,故身体烦疼,不能转侧。脉法:风则浮虚,脉浮虚而涩者,血分之虚寒也。桂枝加附子汤,桂枝和中而解表;附子暖血而驱寒也。若大便坚,小便自利者,则木达而疏泄之令行,湿不在下而在中,去桂枝之疏木,加白术以燥土也。

    ◎桂枝附子汤十一 方见《伤寒·太阳》。此即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而分两不同。

    桂枝四两 生姜三两 甘草二两 大枣十二枚 附子三枚,炮,去皮

    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去桂加白术汤十二 方见《伤寒》。

    甘草二两 生姜一两半 大枣六枚 附子一枚,炮;白术一两

上五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温三服。一服觉身痹,半日许再服。三服都尽,其人如冒状,勿怪,即是术、附并走皮中逐水气,未得除故耳。

去桂枝加白术汤法存疑。原文“小便自利”,先生于《伤寒悬解》释为“水道过通”,白术补津液亦燥湿,有功。但“水道过通”,究也风木疏泄过度,其缘乃营卫郁阻所致。桂枝达木亦通经,于小便而言实有双向调节之效。窃以为,桂枝不必去,并可加防己。即便去桂枝,亦宜防己。《金匮玉函要略辑义》引文(尤):“去桂加白术之义,未得其详。

此条亦见于《伤寒悬解》“湿病八”。

    湿病十一

    【风湿相抟,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者,甘草附子汤主之。】

    湿流关节,烦疼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湿土中郁,肺金不得降敛,故气短而汗泄。肝木不得升达,故水阻而尿癃。阳遏不达,则恶风寒。气滞不通,则见浮肿。甘草附子汤,甘草、白术,补土而燥湿;附子、桂枝,暖水而疏木也。

    ◎甘草附子汤十三 方见《伤寒·湿病》。

    甘草二两 白术二两 附子二枚 桂枝四两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得微汗则解,能食;汗止复烦者,服五合。恐一升多者,服六七合为妙。

甘草附子汤方后,原文称:“初服得微汗则解”。此方,虽桂枝量用四两,但若以原文所称之“温服”,求其出汗,难。此证,如先生示,伴见“阳遏不达”之“恶风寒”,稳妥起见,合《四圣心源》之茵陈五苓散[14],并多饮热汤以取汗;或参“发热恶寒”之治法,“加紫苏、青萍,以发其汗[15],似更善。

此条亦见于《伤寒悬解》“湿病九”。

暍 三章

    暍病一

    【太阳中暍,发热恶寒,身重而疼痛,其脉弦细芤迟,小便已,洒洒然毛耸,手足逆冷,小有劳,身即热,口开,前板齿燥。若发其汗,即恶寒甚;加温针,则发热甚;数下之,则淋甚。】

暍者,夏月而感风寒(先生此说过于简略。《四圣心源·杂病解下·暍病根原》:“伤于暑,而又伤于寒”的说法较详尽,但与下条“太阳中热者,暍是也”的说法仍有不同。理论上,宜以《四圣心源》之说为依据;临证则宜从症状与病机入手,不宜拘于名相。表闭阳遏,则见寒热。湿动表郁,则生重疼。营卫虚涩,故弦细芤迟。水降气升,故皮毛振耸。土郁不达,故手足逆冷。阳升火泄,故劳即身热。阳明不降,故口开齿燥。阳明之脉,行于口齿。阳明行身之前,故燥在前齿。发汗亡阳,故恶寒甚。温针亡阴,故发热甚。下之阳败土湿,木郁不泄,是以淋甚。

此证病机,大致乃风寒外闭,气阴两伤、阳气浮越而并见中焦寒湿。

此条亦见于《伤寒悬解》“暍病一”。

    暍病二

    【太阳中热者,暍是也。汗出恶寒,身热而渴。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暑热而感风寒,其名曰暍。内热熏蒸,是以汗出。表邪束闭,是以恶寒。暑伤肺气,津液枯燥,是以身热而渴。白虎加人参汤,白虎清金而补土;人参益气而生津也。

    夏月中暑,必感外寒,郁其内热。但壮火食气,汗泄阳亡,不可汗下。人参白虎,清金泻热,益气生津,实不刊之神方也。

    ◎白虎加人参汤十四 方见《伤寒》。

    石膏一斤,碎,绵裹;知母六两 甘草二两 粳米六合 人参三两

上五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此证,若仅是“汗出恶寒,身热而渴”,往往容易误判,临证宜全面诊察。“汗出、恶寒、身热”是太阳中风,伴见“”,则非桂枝汤证;“汗出、身热而渴”是阳明经证或阳明腑证或温病;伴见“恶寒”,则邪未入里而非白虎、承气汤证,亦非温病;“汗出恶寒,身热而渴”,可用桂枝汤加石膏或桂枝瓜蒌汤施治。此条因为是“”病,因此,“暍病一”的“其脉弦细芤迟”“手足逆冷”“小有劳,身即热”等症状大致应亦伴见,而时令应亦在夏至之后[16]。如此,则可从暍病立法。

关于白虎汤证之“表寒”,先生于《伤寒悬解》释《伤寒论》第350条(太阳三十七)时示:“白虎证即将来之大承气证,而里热未实;从前之大青龙证,而表寒已解者也。表寒已解,故不用麻黄;里热未实,故不用硝、黄。[17]先生并于第176条(太阳三十八)释文示:“此之表寒,乃阴气之外浮,非寒邪之外淫,不然,表寒未解,无用白虎之理。[18]综上,“暍病二”此条,方用白虎加人参汤,则该证虽见“恶寒”,其脉必非“浮紧”,即非因寒邪之闭束,而应为“阴气之外浮”。或亦可认为是汗出气泄而阳虚,为表阳虚之“畏寒”。

鉴于此证并见“汗出”,因此,其“身热”,应如《伤寒论》第169条(《伤寒悬解·太阳四十》):“伤寒,无大热,口燥渴,心烦,背微恶寒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所述之“无大热”。先生释为:“表解,故无大热。[19]

中暑之病,本多汗出。《素问·热论》:“暑当与汗皆出,勿止。素问·生气通天论》:“因于暑,汗,烦则喘满,静则多言,体若燔炭,汗出而散。”但先生之意,中暍却非中暑。《四圣心源·杂病解下·暍病根原》:“暍病则伤于暑,而又伤于寒者也。”又“盖气不郁则不病,虽毒热挥汗,表里燔蒸,筋力懈惰,精神萎顿,而新秋变序,暑退凉生,肺府清爽,精力如初,不遇风寒,未尝为病。及热伤于内,寒伤于外,壮火食气,而腠理忽敛,气耗而热郁,于是病作也。”即先生认为中暍之病乃因于汗出多又遇表寒闭束[20]。窃以为,此证即便有“表寒”,也应不是严重的“恶寒”。因此,先生仍示白虎人参汤法,而仅改变《金匮要略》“温服”之法为“热服”而已。“热服”略发其汗,有解表之功。若“恶寒”较明显,而脉见浮紧,则是里虚伤寒之证,非“中暍”之白虎人参汤证。

要而言之,《金匮要略》之中暍,因证见“汗出”,是“表已解”,故用白虎人参汤温服;《四圣心源》之暍病,若有汗,则治同《金匮要略》;若无汗而微见恶寒,则用白虎人参汤热服;若无汗、恶寒、气虚,乃至手足冷、脉浮紧,则为虚人伤寒病。宜随其证,施以解表、清金、益气、生津、补中、培土,乃至温中、暖水之法,方用大青龙、麻杏石甘、麻黄汤,酌情加粳米、人参、白术乃至干姜、附子等。

此条亦见于《伤寒悬解》“暍病二”。

    暍病三

    【太阳中暍,身热疼重,而脉微弱,此以夏月伤冷水,水行皮中所致也。一物瓜蒂汤主之。】

    夏月汗出,浴于冷水,水入汗孔,而行皮中。皮毛冷闭,郁遏阳火,不得外泄,故生内热。热则伤气,故脉微弱。瓜蒂泻皮中之冷水,水去则窍开而热泄矣。

    ◎瓜蒂汤十五

    瓜蒂二十枚

上剉,以水一升,煮取五合,去滓,顿服。

此证病机,亦即“汗出多又遇表寒闭束”,即先生所示之“暑热而感风寒”。

此条亦见于《伤寒悬解》“暍病三”。


卷五 【外感杂病】 疟病 五章

疟者,阴阳之交争也(“阴阳之交争”五字,是一般疟病的核心病机。其“”,是外感之邪气;其“”,是少阳之阳气(卫气)。其症状是阵发性寒热)。暑蒸汗泄,浴于寒水;寒入汗孔,藏于肠胃之外;秋伤于风,则成疟病(这里说的只是疟病的一种情形,即《素问·疟论》之“寒疟”。疟病有寒、温两大类。温疟(瘅疟)的病机并非如此处所述。卫气离则病休,卫气集则病作(卫气之“”与“”,即是“阴阳”之“交争”与否)。卫气昼行于阳二十五周,夜行于阴二十五周,寒邪在经,得阳而外出,得阴而内薄。其浅在阳分,则昼与卫遇而日作;其深在阴分,则夜与卫遇而暮作。邪中于头项者,卫气至头项而病;邪中于腰脊者,卫气至腰脊而病。其后客于脊背也,循脊而下,其气日低,故其作日晏;其前行于脐腹也,循腹而上,其气日高,故其作日早;其内薄于五脏,横连于募原也,道远而行迟,不能与卫气日遇,故间日乃作。岐伯析其理,伸景传其法,理明而法良,疟无不愈之病矣。

疟病相关内容可参《四圣心源·杂病解下·痎疟根原》。

    疟病一

    【师曰:疟脉自弦。弦数者多热,弦迟者多寒;弦小紧者下之差;弦迟者可温之;弦紧者可发汗针灸之;浮大者可吐之;弦数者风发也,以饮食消息止之。】

    弦为少阳之脉。寒邪在经,以类相从,内舍三阴;少阳居二阳三阴之间,内与邪遇,相争而病作,故疟脉自弦。少阳甲木,从相火化气。其初与邪遇,卫气郁阻,不得前行;渐积渐盛,内夺阴位;阴气被夺,外乘阳位,裹束卫气,闭藏而生外寒。卫气被束,竭力外发,重围莫透,鼓荡不已,则生战栗。及其相火郁隆,内热大作,寒邪退败,尽从热化,则卫气外发而病解。此痎疟之义也(“痎疟之义”,指痎疟的一般病机

但相火不无虚实,弦数者,火胜其水,其病多热;弦迟者,水胜其火,其病多寒。弦而小紧者,腑热重而表寒轻,下之则差;弦迟者,内寒,可温其里;弦紧者,外寒,可发汗针灸,以散其表;浮大者,宿物内阻,可吐之;弦数者,木郁而风发也,以饮食消息而止之,如梨浆、瓜汁清润甘滑之品,息其风燥。经所谓风淫于内,治以甘寒是也。

虐病,360国学称乃“一种按时发冷发烧的急性传染病。其核心病机是“阴阳之交争”(本卷卷首语)。“痎疟”,乃虐病之统称。如:“'痎’与'该’通。疟病不一,该而言之,故曰痎疟。[21]

此条,先生释文大要有五层意思:第一,虐病责在少阳甲木。从经络层面讲,邪气(寒邪)在经者,“寒邪在经,以类相从,内舍三阴;少阳居二阳三阴之间,内与邪遇,相争而病作”(本条释文);从经脏之间讲,邪气“藏于皮肤之内,肠胃之外,营气之所舍也。”[22]皮肤之内,肠胃之外”乃少阳“半表半里”之“募原”地界[23],故亦责在少阳。而营气之病,要在相火之病[24],是亦责在少阳第二,此条先生释文仍然是指寒疟。寒疟发自“秋伤于风”(卷首语),是即中风之证。中风之证,“风愈泄而卫愈敛[25],卫气内行[26],在经络层面与寒邪相遇是必然趋势;寐时阳入于阴,少阳经气随卫气内入,向内而遇“先入”且“居于募原地界”之寒邪亦是必然趋势。第三,因寒疟之寒邪先入于汗孔,处于卫气之内,少阳经络之卫气内行,初遇寒邪,则郁阻而“不得前行”(本条释文。本段下同),及其“内夺阴位”,则寒邪“外乘阳位”而证见外寒。入里之卫气,不会久居于内而必将重出于阳,起初势单力薄,外行不得,“则生战栗”。少阳之卫气(相火)蓄积郁隆,则“内热大作”,“寒邪退败”则“卫气外发而病解[27]。第四,寒疟之证,外为后之中风营热(相火)[28]之“”,内为先侵寒邪之“”,是即“交争”之“阴阳”。第五,因虐病责在少阳,故其病之寒热,实即少阳相火之虚实[29]。因患者素体“相火不无虚实”,故临床宜随证治之。

    疟病二

    【师曰:阴气孤绝,阳气独发,则热而少气烦冤,手足热而欲呕,名曰瘅疟。若但热不寒者,邪气内藏于心,外舍分肉之间,令人消烁肌肉。】

    《素问·疟论》:其但热而不寒者,阴气先绝,阳气独发,则少气烦冤,手足热而欲呕,名曰瘅疟。瘅疟者,肺素有热,气盛于身,厥逆上冲,中气实而不外泄。因有所用力,腠理开,风寒舍于皮肤之内,分肉之间而发。发则阳气盛,阳气盛而不衰,则病矣。其气不及于阴,故但热而不寒。气内藏于心而外舍于分肉之间,令人消烁肌肉,故名曰瘅疟。(此为《素问·疟论》原文。)

瘅疟但热不寒,缘其阳盛阴虚,肺火素旺。汗出窍开,风寒内入,浅居皮中,闭其卫气。卫阳郁发,热伤肺气,手足如烙,烦冤欲呕。以阴气先虚而邪客又浅,是以但热无寒。其热内蓄于心,外舍分肉之间,令人消烁肌肉。是瘅疟之义也。

瘅疟亦有“阴阳”。其“”乃后期所感而“浅居皮中”(本条释文)之寒邪;其“”为体内素禀之盛阳。但因“阳盛阴虚”“阴气先虚而邪客又浅”(同上),是以无“交争”。

    疟病三

    【温疟者,其脉如平,身无寒,但热,骨节疼烦,时呕,白虎加桂枝汤主之。】

    《疟论》:先伤于风而后伤于寒,故先热而后寒,亦以时作,名曰温疟。温疟者,得之冬中于风。寒气藏于骨髓之中,至春阳气大发,邪气不能自出。因遇大暑,脑髓烁,肌肉消,腠理发泄,或有所用力,邪气与汗皆出。此病藏于肾,其气先从内出之于外也。如是者,阴虚而阳盛,阳盛则热矣。衰则气复反入,入则阳虚,阳虚则寒矣。故先热而后寒,名曰温疟。(此为《素问·疟论》原文。)

    温疟先热后寒,缘冬月中风,泄其卫气。风愈泄而卫愈闭,遏其营血,郁而为热。后伤于寒,皮毛敛束,而风不能泄,营热更郁。营血司于肝木而生于肾水,冬时肾水蛰藏而肝木已枯(营热燔蒸,故木枯),此热遂藏骨髓之中。至春乙木萌生,阳气大发,骨髓之热,可以出矣,肾主骨髓,乙木生于肾水,故骨髓之热,当随木气外出。而外为寒束,不能自出。因遇大暑,脑髓燔烁,肌肉消减之时,腠理发泄,邪可出矣。即不遇大暑,或有所用力烦劳,气蒸汗流,邪亦出矣。热邪与汗皆出,表里如焚,于是阳盛而阴虚。物极必反,阳气盛极而衰,复反故位,阴气续复,渐而翕聚,是以寒生。此温疟之义也。

    温疟即瘅疟之轻者,其热未极,则阳衰阴复,能作后寒,是谓温疟。热极阴亡,后寒不作,是谓瘅疟。曰身无寒,但热,仲景指温疟之重者而言,即瘅疟也(“疟病三”实际上是讲瘅疟)。骨节者,身之溪谷,肾水之所潮汐;热极水枯,故骨节烦疼。呕者,热盛而胃逆也。白虎加桂枝汤,石膏、知母,清金而泻热;甘草、粳米,益气而生津;桂枝行经而达表也。风寒在表,故热藏骨髓,桂枝解散风寒,引骨髓之热外达于皮毛也

    ◎白虎加桂枝汤十六

    石膏一斤 知母六两 甘草二两,炙 粳米二合 桂枝三两

上五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温疟之证,与瘅疟同类,乃“瘅疟之轻者”(本条释文),但其病机之“”(阳)实与瘅疟不同。温疟之“”乃先因中风而营郁,内藏于骨髓之“”;瘅疟之“”则如上条所称,乃体内素禀之盛阳。

有两点要说说。第一点,释文称“物极必反,阳气盛极而衰,复反故位,阴气续复,渐而翕聚,是以寒生。”之所以会出现气蒸汗出后,又见“阴气续复”,是因为依靠患者本身阳气之力,是“不能自出”的。其出,乃“因遇大暑,脑髓燔烁,肌肉消减之时,腠理发泄”,或“有所用力烦劳,气蒸汗流”,即得到外缘之助,方可暂时突破遏制之寒邪。其时之寒邪,若被一击而溃,则病愈;若被击而不溃,则必将“渐而翕聚”,而重见寒来也。

平人营卫阴阳本自调和。其内之阳气之所以不能自如出入者,一方面固因“后伤”之外寒束缚,另一方面亦有因于素禀气分热郁(上条释文:“瘅疟者,肺素有热),阻碍阳气升达者。因此,先生释白虎加桂枝汤:“石膏、知母,清金而泻热……桂枝行经而达表也。风寒在表,故热藏骨髓……”可见肺金之热郁和外寒同时存在。

第二点,先生释文示:“热极阴亡,后寒不作,是谓瘅疟。曰身无寒,但热,仲景指温疟之重者而言,即瘅疟也。”意即“疟病三”文首称“温疟者”,实则讲瘅疟。不过,先生亦认为二者治法无不同。《四圣心源·杂病解下·痎疟根原》示白虎桂枝柴胡汤,方后称:“治温疟先热后寒,热多寒少,或但热不寒者。”“但热不寒”即瘅疟也(上条释文:“瘅疟但热不寒)。窃以为,一者,加柴胡虽俗称“引经”,实则其人素体肺中之热,不无少阳相火之患,即《四圣心源》所示:“其热多者,由相火之偏胜。[30]因此,加柴胡去其少阳之郁火,乃要着。相火旺甚,加黄芩(或青蒿)亦不言可喻。二者,临床遇温疟和瘅疟,分别施治更可保证疗效。瘅疟用白虎桂枝柴胡汤;温疟则宜视其“后寒”之轻重,用白虎桂枝柴胡汤稍加干姜以驱其寒。

    疟病四

    【疟多寒者,名曰牝疟,蜀漆散主之。】

    《疟论》:疟先寒而后热者,夏伤于暑,(此处缺“其汗大出”四字。陈注)腠理开发,因遇夏气凄沧之水寒,藏于腠理皮肤之中,秋伤于风,则病成矣。夫寒者阴气也,风者阳气也,先伤于寒而后伤于风,故先寒而后热也。病以时作,名曰寒疟。(此为《素问·疟论》原文。)

    先寒后热,缘阳为阴束,故闭藏而为寒;阳气鼓发,故郁蒸而为热。阳虚不能遽发,故寒多而热少;阳败而不发,则纯寒而无热。疟多寒者,阴盛而阳虚也,是其寒邪凝瘀,伏于少阳之部。必当去之。蜀漆散,云母除其湿寒;龙骨收其浊瘀;蜀漆排决积滞,以达阳气也。

    ◎蜀漆散十七

    蜀漆洗,去腥;云母烧二日夜 龙骨 等分

上三味,杵为散,未发前以浆水服半钱匕。温疟加蜀漆半分,临发时服一钱匕。

《四圣心源》治牝疟,先生示柴胡桂枝干姜汤法。柴胡引经而解郁,桂枝升阳而达郁,干姜驱寒,法更善。此亦可见《四圣心源》治虐病之柴胡栝蒌干姜汤、柴胡桂枝干姜汤和白虎桂枝柴胡汤三法,柴胡引药入少阳,而随相火之虚实,亦即证象之寒、热、渴、郁,或用干姜,或用黄芩、知膏,或用栝楼,或用桂枝以治之。换个角度说,因为“疟在少阳”,所以治法建立在《伤寒论》小柴胡汤的基础之上。至于为什么用桂枝?从肝胆相表里,敛胆与升肝必须协调进行的角度去理解即可。为什么用知膏?从少阳相火刑金,肺金之热燥必须清泻滋润的思路去理解即可。三则治法的思路,既丝丝入扣地切合了疟病的病因病机,又生动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吾道一以贯之”(《论语·里仁》)的内在精神。

具体来说,“先寒后热”之寒疟与“先热后寒”之温疟,虽均有“”和“”,而“”虽同为寒邪(寒水或寒气),但“”却并不一样。“后热”者,其“”为卫阳(相火)之郁发,故方用柴胡栝蒌干姜汤,药用黄芩清相火;“先热”者,其“”为中风营郁而内藏于骨髓之“”,故方用白虎桂枝柴胡汤,药用柴胡散少阳郁火(可酌加黄芩或青蒿);“但热”者,其“”为素体之肺热,故方用白虎桂枝柴胡汤,药用知、膏清肺金。

还须说的一点是,《四圣心源·杂病解下·痎疟根原》多处提及“秋伤于风”“后伤于寒”“表寒闭束,欲出不能”等表述,但示方4首,均不用解表药,主要原因,一是因为“遇盛暑毒热,或用力烦劳,气蒸汗流,热邪与汗皆出(温疟)”。二是因为多种疟疾本身可见汗出。如《素问·刺疟》:“足太阳之疟……热止汗出……”“足阳明之疟……热去汗出……”等。汗出则表解,其仍见之“表寒”,基本上是阳虚之表寒[31]。不用解表药还有一个非常关键的原因,是因为虐病之寒邪,乃“舍于肠胃之外,经藏之间[32],即在少阳募原,大多数并不处于“束闭体表”的太阳经地界。如牝疟之寒,乃因寒邪“外乘阳位,裹束卫气”时方见;而温疟之寒,乃因“阳气盛极而衰,复反故位,阴气续复,渐而翕聚”时方见。患者虐病未发时,基本上一如常人,并无“恶寒”之表证。正因寒邪在半表半里而不在表,是故温里寒或达少阳营气即可。

窃以为,《素问》《金匮》对虐病之称呼尚可予以统一。宜参《四圣心源》思路正其名:先寒后热者为寒疟,先热后寒者为温疟[33];但寒不热者为牝疟,但热不寒者为瘅疟。

    疟病五

    【病疟以月一日发,当以十五日愈;设不瘥,当月尽解。如其不瘥,当云何?师曰:此结为癥瘕,名曰疟母。急治之,宜鳖甲煎丸。】

    病疟以此月之初一日发,五日一候,三候一气,十五日气候一变,故当愈。设其不瘥,再过一气,月尽解矣。如其仍然不瘥,此其邪气盘郁,结为癥瘕,名曰疟母。当急治之,宜鳖甲煎丸,鳖甲行厥阴而消癥瘕;半夏降阳明而消痞结;柴胡、黄芩,清泻少阳之表热;人参、干姜,温补太阴之里寒;桂枝、芍药、阿胶,疏肝而润风燥;大黄、厚朴,泻胃而清郁烦;葶苈、石苇、瞿麦、赤硝,利水而泻湿;丹皮、桃仁、乌扇、紫葳、蜣螂、鼠妇、蜂窠、䗪虫,破瘀而消癥也。

    ◎鳖甲煎丸十八

    鳖甲十二分,炙;半夏一分 柴胡六分 黄芩三分 人参一分 干姜三分 桂枝三分 阿胶三分,炙;芍药五分 大黄三分 厚朴三分 葶苈一分,熬;石苇三分,去毛;瞿麦二分 赤硝十二分 桃仁四分 乌扇三分,烧;紫葳三分 蜣螂六分,熬;鼠妇三分,熬;峰窠四分,炙;䗪虫五分,熬;丹皮五分

    上二十三味,为末,取煅灶下灰一斗,清酒一斛五斗,浸灰,俟酒尽一半,着鳖甲于中,煮令泛烂如胶漆,绞取汁,内诸药,煎为丸,如梧桐子大,空心服七丸,日三服。

附方

    ◎《外台》柴胡去半夏加栝蒌根汤三 方见《伤寒·少阳》。小柴胡汤加减。治疟病发渴者。亦治劳疟。

    柴胡八两 黄芩三两 人参三两 甘草二两 生姜三两 大枣十二枚 栝蒌根四两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外台》柴胡桂姜汤四 方见《伤寒·少阳》。治疟寒多微有热,或但寒不热。服一剂如神。

    柴胡八两 黄芩三两 甘草三两,炙;桂枝三两,去皮;干姜二两 牡蛎二两 栝蒌根四两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微烦,复服汗出便愈。

此处附录《外台》方二首,上首所言治症不明;下首所治,若是“但寒不热”之证,而仍用“黄芩三两”,是药不对症、药过其病,反将伤其中阳矣。不若用《四圣心源》之柴胡桂枝干姜汤(柴胡、桂枝、干姜、人参、茯苓、甘草)。


卷六 【外感杂病】百合狐惑阴阳毒十三章

百合、狐惑、阴毒、阳毒,非同气也。而狐惑之神思迷乱,有似百合;阳毒之脓血腐瘀,颇类狐惑。不同之中,未尝无相同之象;而皆有表邪,则同也。百合之病,有得于吐下发汗者,有不经吐下发汗者,是伤寒之变证也;狐惑之病,状类伤寒,是伤寒之类证也;阳毒、阴毒之病,服药取汗,是伤寒之别证也。其病气之变现,固以本气之郁发,然非有表邪之外束,则本气何因而郁发也?此可以会通其原病矣。

百合、狐惑、阴毒、阳毒,先生称乃“皆有表邪”之证。其中,百合病虽未必真有外侵之“表邪”,但其证如寒无寒”“如热无热”,其实就是“似恶寒似发热”。病在气分之肺,而肺主皮毛,是以亦可概言为“表邪

百合、狐惑、阴毒、阳毒之病,《四圣心源》无专篇。

百合 九章

    百合一

    【百合病者,百脉一宗,悉致其病也。意欲食,复不能食,常默然,欲卧不能卧,欲行不能行,饮食或有美时,或有不欲闻食臭时,如寒无寒,如热无热,口苦,小便赤,诸药不能治,得药则剧吐利,如有神灵者,身形如和,其脉微数。每溺时头痛者,六十日乃愈;若溺时头不痛,淅淅然者,四十日愈;若溺时快然,但头眩者,二十日愈。其证或未病而预见,或病四五日而出,或病二十日或一月后见者,各随证治之。】

    百合病者,伤寒之后,邪气传变,百脉一宗,悉致其病。百脉者,六气攸分,五行不一;而百脉一宗,则殊途同归,悉致其病,则百端俱集。意未尝不欲食,复不能食,常默然无语。动止不安,故欲卧不能卧,欲行不能行。饮食或有甘美之时,或有恶闻食臭之时。如寒而无寒,如热而无热。口苦便赤,诸药不效;得药则剧,吐利不测。身形如和,其脉微数,如是则经络脏腑,莫名其部,寒热燥湿,难分其条。

此有法焉,观其小便。溺时头痛者,水降而气升也。气水一原,在上则为气,是谓上焦如雾;在下则为水,是谓下焦如渎;在中气水之交,是谓中焦如沤。上焦清气昏蒙,心绪烦乱;浊气稍降,头目犹清。溺时清气降泄而浊气升腾,头上壅塞,是以作痛。此其病重,两月乃愈。若溺时头上不痛,但淅淅振栗者,气虽上升而未甚壅遏,其病颇轻,四十日愈。若溺时快然,但觉头眩者,气虽上升而不至填塞,其病更轻,二十日愈。其溺时之证,或未病而预见,或病四五日而方出,或病二十日及一月而后见者,各随其证之轻重而治之也。

百合病,即“气”之病。其病机是右路阳降失畅导致的上焦气分郁热。其一,原论所谓“意欲食,复不能食”“欲卧不能卧”“欲行不能行”“饮食或有美时,或有不欲闻食臭时”,简言之即“说不出病在哪里。”从“气血”来看,病不在有形之血而在无形之气,属右路敛降之病。其二,所谓“如寒无寒”“如热无热”,其实就是“似恶寒似发热”。“”为表闭肺郁或肺壅阳郁,“”为营卫不行,亦与右路敛降相关。其三,所谓“溺时头痛”“淅淅然”等,先生释为“溺时清气降泄而浊气升腾,头上壅塞,是以作痛”“但淅淅振栗者,气虽上升而未甚壅遏”,实际上是溺时木气疏泄,左路阳气得以上升,但因右路敛降不畅,左升之气反向头顶冲逆或是壅塞于胸部之故。其因正是敛降失畅。因此,先生释文示:“百合之病,即其溺时头痛观之,是病在气分也。”(“百合二”)至于“口苦”“小便赤”“得药则剧吐利”乃是相火上逆伴见乙木下陷。虽难分左右之病,但仍然与右路敛降不无关系。

综上,此证治法,大要以清气分之热、润辛金之燥、降右路之阳为主,兼复其中焦枢机之运可也。

    百合二

    【百合病,发汗后者,百合知母汤主之。】

    百合之病,即其溺时头痛观之,是病在气分也。主气者肺,肺朝百脉,百脉之气,受之于肺,一呼则百脉皆升,一吸则百脉皆降;呼吸出入,百脉关通,是以肺病则百脉皆病。肺气清明,则神思灵爽,甘寝饱食;肺气不清,则郁闷懊憹,眠食损废矣。是宜清肺。肺气清和,百脉自调,而其由来非一,则用法不同。若得于发汗之后者,是汗亡肺津,金被火刑也(此乃阴虚之人。《伤寒悬解·太阳六十四》:“阳虚之人,汗则亡阳;阴虚之人,汗则亡阴。”)。百合知母汤,百合清肺而生津;知母凉金而泻火也。

    ◎百合知母汤十九

    百合七枚 知母三两

上,先以水洗百合,渍一宿,当白沫出,去其水,更以泉水二升,煎取一升,去滓,别以泉水二升煎知母,取一升,去滓,后合和,煎取一升五合,分温再服。

此证加白术或人参化气,并加栝蒌实润肺除烦[34],似更善。

对比百合知母汤和白虎汤(石膏、知母、粳米、甘草),此证亦可认为是白虎汤证(“气分热”)之轻证。

    百合三

    【百合病,下之后者,滑石代赭汤主之。】

    百合病,得于下之后者,是以下伤中气,湿动胃逆,肺郁而生热也(阳虚之人)。滑石代赭汤,百合清金而泻热;滑石、代赭,渗湿而降逆也。

    ◎滑石代赭汤二十

    百合七枚 滑石三两,碎,绵裹;代赭石如鸡子大,碎,绵裹

上,先以水洗百合,浸一宿,当白沫出,去其水,更以泉水二升,煎取一升,别以泉水二升煎滑石、代赭石,取一升,去滓后合和,重煎取一升五合,分温服。

此证因下伤中气,致湿动胃逆,加茯苓、白术或茯苓、人参亦善。用竹叶石膏汤(竹叶、石膏、麦冬、半夏、人参、粳米、甘草)去石膏加茯苓,亦合法。

滑石代赭汤”见于百合病之篇章,用之治百合病,而其他各方,均有“百合”之名,因此有人认为宜称之为“百合滑石代赭汤”。亦在理。

    百合四

    【百合病,吐之后者,百合鸡子汤主之。】

    百合病,得于吐之后者,是吐伤肺胃之津,燥动而火炎也(亦阴虚之人)。百合鸡子汤,百合清肺热而生津;鸡子黄补脾精而润燥也。

    ◎百合鸡子汤二十一

    百合七枚 鸡子黄一枚

上,先以水洗百合,浸一宿,当白沫出,去其水,更以泉水二升,煎取一升,去滓,内鸡子黄,搅匀,煎五分,温服。

宜加枳实,或莱菔子,或代赭石降逆。亦宜竹叶石膏汤去石膏,加山药或大枣。

    百合五

    【百合病,不经吐、下、发汗,病形如初者,百合地黄汤主之。】

    百合病,不经吐、下、发汗,病形如初者,瘀热淫蒸,败浊未泄。百合地黄汤,百合清金而除烦热;地黄泻胃而下瘀浊也。

    ◎百合地黄汤二十二

    百合七枚 生地黄汁一升

上,先以水洗百合,浸一宿,当白沫出,去其水,更以泉水二升,煎取一升,去滓,内陆黄汁,煎取一升五合,分温再服。中病,勿更服。大便当如漆。

《长沙药解》称地黄“最滑大便”“鲜者尤捷,故百合地黄汤以之泻脏腑瘀浊,其力几同大黄。”正因此,方后称“中病,勿更服。”依理,地黄可用蒲公英(去瘀热)+白术(重用,通便)代之。

    百合六

    【百合病,一月不解,变成渴者,百合洗方主之。】

    百合病,一月不解,变成渴者,是金被火刑,津枯而肺澡也。百合洗方,润皮毛而清肺燥也。

    ◎百合洗方二十三

    百合一升

    上百合一味,以水一斗,浸之一宿,以洗身。洗后食煮饼,勿以盐豉也。

    百合七

    【百合病,渴不差者,栝蒌牡蛎散主之。】

百合病,渴不差者,是相火刑金而津液枯槁也。栝蒌牡蛎散,栝蒌清金而润燥;牡蛎敛肺而止渴也。

栝蒌牡蛎散,《长沙药解》释方意为“栝蒌、牡蛎,清金敛肺,生津润燥而止渴”。窃以为,牡蛎并有敛降少阳相火之功。《长沙药解·牡蛎》:“牡蛎降摄君相之火……

    ◎栝蒌牡蛎散二十四

    栝蒌根 牡蛎熬 等分

    上为细末,饮服方寸匕,日三服。

    百合八

    【百合病,变发热者,百合滑石散主之。】

    百合病,变发热者,是湿动胃逆而肺气不降也。百合滑石散,百合清金而泻热;滑石利水而泻湿也。

    ◎百合滑石散二十五

    百合一两,炙;滑石二两

    上为散,饮服方寸匕,日三服。当微利,热除则止服。

    百合九

    【百合病,见于阴者,以阳法救之;见于阳者,以阴法救之。见阳攻阴,复发其汗,此为逆;见阴攻阳,乃复下之,此亦为逆。】

百合病,见于阴分者,以阳法救之,阳长而阴自消;见于阳分者,以阴法救之,阴进而阳自退。若见于阳者,反攻其阴而发汗,愈亡其阴,此为逆也;若见于阴者,反攻其阳而下之,愈亡其阳,此亦为逆也。

狐惑 二章

    狐惑一

    【狐惑之为病,状如伤寒,默默欲眠,目不得闭,卧起不安。蚀于喉为惑,蚀于阴为狐。不欲饮食,恶闻食臭,其面目乍赤、乍黑、乍白。蚀于上部则声嘎,甘草泻心汤主之;蚀于下部则咽干,苦参汤洗之;蚀于肛者,雄黄散熏之。】

    狐惑者,狐疑惶惑,绵昧不明,状如伤寒,而病实在里。默默欲眠,目不得闭,卧起不安,饮食皆废,其面目乍赤、乍黑、乍白,而无定色。此盖湿气遏郁,精神昏愦之病也。

    湿邪淫泆,上下熏蒸,浸渍糜烂,肌肉剥蚀。蚀于喉咙,其名为惑,以心主藏神,阳分受伤,清气燔蒸,则神思惶惑而不灵也。蚀于二阴,其名为狐,以肾主藏志,阴分受伤,浊气熏烁,则志意狐惑而不清也。蚀于上部,其病在心,心火刑金,是以声嘎。心火升炎,下寒上热。甘草泻心汤,参、甘、姜、枣,温补中脘之虚寒;芩、连、半夏,清降上焦之郁热也。蚀于下部,其病在肾,肾脉上循喉咙,是以咽干。其前在阴器,则以苦参汤洗之;后在肛门,则以雄黄散熏之。盖土湿木陷,郁而生热;化生虫䘌,前后侵蚀。苦参、雄黄,清热而去湿,疗疮而杀虫也。

    土湿则脾陷而不消,胃逆而不纳,故不能饮食。君火不降,则见赤色。辛金不降,则见白色。壬水不降,则见黑色。病见上下,而根在中焦,总由太阴湿土之旺。甘草泻心,温中清上,培土降逆,狐惑之的方也。

    ◎甘草泻心汤二十六 方见《伤寒·太阳》。

    甘草四两,炙;半夏半升 黄芩三两 黄连一两 干姜三两 人参三两 大枣十二枚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伤寒》无人参。

    ◎苦参汤二十七

    苦参一升

    上一味,以水一斗,煎取七升,去滓,熏洗,日三次。

    ◎雄黄散二十八

    雄黄

上一味,为末,筒瓦二枚合之,烧,向肛熏之。

此证,“根在中焦,总由太阴湿土之旺”(本条释文),依理宜加茯苓去湿,或并加苍术燥湿。

    狐惑二

    【病者脉数,无热,微烦,默默但欲卧,汗出,初得之三四日,目赤如鸠眼;七八日,目四眦黑。若能食者,脓已成也。赤小豆当归散主之。】

    病者脉数,而无表热,郁郁微烦,默默欲卧,自汗常出,此狐惑之湿旺而木郁者。初得之三四日,目赤如鸠眼;七八日,目之四眦皆黑。以肝窍于目,藏血而胎火;木郁生热,内蒸而不外发,故脉数而身和;木贼土困,故烦郁而欲卧;风木疏泄,故见自汗;邪热随经而走上窍,故目如鸠眼;营血腐败而不外华,故目眦灰黑。此必作痈脓。若能饮食者,脓已成也。以肉腐脓化,木郁松缓,是以能食。赤小豆当归散,小豆利水而泻湿;当归养血而排脓也。

    ◎赤小豆当归散二十九

    赤小豆三升,浸令芽出,曝干;当归十两

上二味,杵为散,浆水服方寸匕,日三服。

此方,赤小豆的用法是“浸令芽出”,似乎是用其生发之意。依理可加大豆黄卷或生麦芽以代“浸令芽出”。并宜加蒲公英或败酱草以清热解毒排脓。

阳毒 一章

    阳毒一

    【阳毒之为病,面赤斑斑如锦纹,咽喉痛,吐脓血。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升麻鳖甲汤主之。】

    阳毒之病,少阳甲木之邪也。相火上逆,阳明郁蒸,而生上热。其经自面下项,循喉咙而入缺盆,故面赤喉痛,而吐脓血。脏气相传,五日始周,则犹可治。七日经气已周,而两脏再伤,故不可治,《难经》所谓七传者死也。五十三难:假令心病传肺,肺传肝,肝传脾,脾传肾,肾传心,一脏不再伤,故言七传者死。七日肺肝再伤,故死也。升麻鳖甲汤,升麻、甘草,清咽喉而松滞结;鳖甲、当归,排脓血而决腐瘀;雄黄、蜀椒,泻湿热而下逆气也。

    ◎升麻鳖甲汤三十

    升麻二两 鳖甲手指大一片,炙;甘草二两 当归一两 雄黄五钱,研;蜀椒一两,炒去汗

上六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顿服之;老小再服,取汗。

《长沙药解·蜀椒》称:“升麻鳖甲汤,用之治阳毒,咽喉痛,吐脓血,以表邪而郁肝火,蜀椒开腠理而泻毒汁也。”又“蜀椒辛温下行,降冲逆而驱寒湿,暖水土而温中下……”《长沙药解·升麻》称:“阳毒之病,少阳甲木之克阳明也。手足阳明,皆行于面。少阳甲木,从相火化气,火之色赤,故面见赤色。足阳明之脉,循喉咙而入缺盆,胆胃壅迫,相火瘀蒸,故咽喉痛而吐脓血。”又“阳毒、阴毒,病在肝胆,而起于外邪。非风寒束闭,郁其脏腑,不应毒烈如是。升麻清利咽喉,解毒发汗,表里疏通,是以奏效也。”综上,此证实乃中焦湿热,表邪闭束而致胆火犯胃[35]。方中,蜀椒虽辛温而开腠理,但解表重在升麻。升麻兼具清利咽喉之力,而蜀椒则另有敛冲降逆及温中暖下之能,合雄黄清热燥湿、鳖甲行瘀决腐及当归、甘草以成其功。

《中国药典》《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均言升麻味兼“”而可入肺经。肺主皮毛,“”入肺则可宣发表气。《长沙药解·升麻》亦称升麻“辛凉升散”“解肌发表”,但毕竟“入手阳明大肠、足阳明胃经”,又“升麻升提之性,入手阳明为顺,入足阳明为逆。咽喉之病,以及口舌牙齿,其位在上,须用升麻而加清降之药,自高下达,引火归根。若足阳明他病,悉宜降药,不宜升提,惟用于涌吐方中乃可。”而手足两经同气,“足经周遍于身,其部大;手经只行两手,其部小[36],故“《伤寒》六经,皆言足经而不言手经[37]。以其入手为顺,入足为逆之性,通常情况下,无由舍大取小、舍主求次。因此,一般外感之病,不用升麻解表。窃以为,此方加浮萍,增其解表泻湿之力,于法亦善。

方后服法称“取汗”。是汗法去邪,于此证亦必不可少。此即本卷卷首“其病气之变现,固以本气之郁发,然非有表邪之外束,则本气何因而郁发”所指之情形。

关于“”字,《金匮玉函要略辑义》引文(尤):“毒者,邪气蕴蓄不解之谓。阳毒非必极热;阴毒非必极寒。”此说尚未清晰。窃以为,“”之特征有二:一曰势盛;一曰难驱。古义有“”或“”之意,亦可参考。

阴毒 一章

    阴毒一

    【阴毒之为病,面目青,身痛如被杖,咽喉痛。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升麻鳖甲去雄黄蜀椒汤主之。】

    阴毒之病,厥阴乙木之邪也。肝窍于目而色青,故面目青。足太阴之脉,上膈而挟咽,脾肝郁迫,风木冲击,故身与咽喉皆痛。升麻鳖甲去雄黄蜀椒汤,升麻、甘草,清咽喉而松迫结;鳖甲、当归,破痞瘀而滋风木也。

    ◎升麻鳖甲去雄黄蜀椒汤三十一

    升麻二两 鳖甲手指大一片,炙;甘草二两,炙;当归一两

煎服依前法。阴阳毒有表邪外束,故宜取汗。

阴毒之证,为表闭而左路不升。《长沙药解·升麻》:“阴毒之病,厥阴乙木之克太阴也。厥阴乙木,开窍于目;木之色青,故面目青。脾主肌肉,足太阴之脉,上膈而挟咽,肝脾郁迫,风木冲击,故身及咽喉皆痛。”治法要在解表达木。药用升麻解表利咽,鳖甲、当归滋肝行瘀达木。因无相火上逆,故甘草炙用以培土;因无戊土湿热,故不用雄黄;因无相火不降,中下无缺火之寒,故不用蜀椒。窃以为,水寒土湿证象明显者,茯苓、蜀椒可用。

汗法去邪,于此证亦必不可少。如方后所称:“阴阳毒有表邪外束,故宜取汗。

《金匮玉函要略辑义》引文(兰台轨范):“蜀椒辛热之品,阳毒用,而阴毒反去之,疑误。”对于处方之用药,尤其此方之用药,存疑是可以的。但是,关键是要明确,第一,治病不能套方。从这个角度讲,拘泥于某方是否用某药,非必要。第二,疾病用药,到底应该针对什么?笔者的“用药'三针对’”(针对“五运六气、舌脉症状、病因病机”)可参考。第三,“三针对”中,“病机”是核心。“对症下药”是“目”,“对'机’下药”是“纲”。辨清病机,是方药取效的重要保障。病机的辨别方法,可参拙作《四圣的心源是什么?——四圣医学导读》的“辨逆”法。


卷七 【内伤】 血痹虚劳 十八章

    血痹、虚劳,非一病也,而证有相通。血痹之证,必因于虚劳,所谓骨弱肌肤盛,重因疲劳汗出是也;虚劳之病,必致于血痹,所谓中有干血,肌肤甲错,两目黯黑是也。

盖劳伤在乎气,而病成在乎血。二十二难解《灵枢·经脉》之文:是动者,气也;所生病者,血也。气主煦之,血主濡之,气留而不行者,为气先病也;血滞而不濡者,为血后病也,故先为是动,后所生也。缘气无形而难病,病必由于血瘀;血有质而易病,病必由于气凝。气倡而血随之,故气动则血病也。其未结而方瘀,由上亡于吐衄而下脱于便溺;其既瘀而又结,则浅聚于经络而深积于脏腑。其方瘀而亡脱,以阴气堙郁而中寒也;其既结而积聚,则阳气壅阻而变热也。而其先,总缘于土虚。土虚则火热而水寒,金烁而木枯,中枢败而四维不转,故火金伤而神气病于上,水木损而精血病于下。会仲景建中之义,则血痹、虚劳之病,随处逢源矣。

四维之病,悉因于中气。”(《四圣心源·劳伤解·中气》)会透仲景建中之义,非仅血痹、虚劳之病“随处逢源”也。《四圣心源》示:“以故医家之药,首在中气。……泻水补火,扶阳抑阴,使中气轮转,清浊复位。却病延年之法,莫妙于此矣。”(同上)晚清顾复初先生在为《四圣心源》某次刻印撰写的序言中称:“其宗旨言:中皇转运,冲气布;水木宜升,金火宜降而已。”一语天机!

虚劳病相关内容可参《四圣心源·劳伤解》。

血痹 二章

    血痹一

    【问曰:血痹病,从何得之?师曰:夫尊荣人,骨弱肌肤盛,重因疲劳汗出,卧不时动摇,加被微风,遂得之。但以脉自微涩,在寸口、关上小紧,宜针引阳气,令脉和紧去则愈。】

    血痹者,血闭痹而不行也。(《金匮玉函要略辑义》引文(鉴):“名曰血痹,后世呼麻木者,即是。”)此以尊荣之人,骨弱肉丰,气虚血盛(“尊荣之人”,一般指养尊处优,缺乏锻炼之人。常亦以“虚胖之人”代称。这种人,往往属于阳虚土湿体质,气虚通常比较多见,而先生称之为“血盛”,似宜商榷。土湿而脾运不畅,血之所生,似乎没有“”的理由。除非,这个“”,指的是因郁而盛),重因疲劳汗出,气蒸血沸之时,安卧不时动摇,血方动而身已静,静则血凝,加被微风吹袭,闭其皮毛,内郁不得外达,因此痹着而不流通。

    血痹不行,则脉自微涩。风寒外闭,则寸口、关上小紧。紧者,寒闭之脉。清邪居上,故气行于寸关。此宜针引阳气,令阳气通达,则痹开而风散,紧去而脉和,自然愈也。

    久痹不已,而成干血,则为大黄䗪虫之证矣。

    血痹二

    【血痹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黄芪桂枝五物汤主之。】

    血痹寸阳尺阴俱微,其寸口、关上则微,其尺中则微而复兼小紧。脉法:紧则为寒,以寒则微阳封闭而不上达,故脉紧。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之状,以风袭皮毛,营血凝涩,卫气郁遏,渐生麻痹,营卫阻梗,不能煦濡肌肉,久而枯槁无知,遂以不仁。营卫不行,经络无气,故尺、寸、关上俱微。营瘀木陷,郁于寒水而不能上达,故尺中小紧。黄芪桂枝五物汤,大枣、芍药,滋营血而清风木;姜、桂、黄芪,宣营卫而行瘀涩;倍用生姜,通经络而开闭痹也。

    ◎黄芪桂枝五物汤三十二

    黄芪三两 桂枝三两 芍药三两 生姜六两 大枣十二枚

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温服七合,日三服。一方有人参。

此证,为求其通,故倍用生姜以通经络而开闭痹;不令其缓,故去性缓之炙甘草。但是,此方所用之药究竟力弱,若是血痹时间较长,似乎难以建功。重用黄芪,并加人参,以及通经活络之桃仁、红花、赤芍、川芎,乃至鳖甲、鸡血藤、土鳖虫等,可担重任。

《金匮玉函要略辑义》引文(尤):“……风痹,乃顽麻疼痛兼有;而血痹,则唯顽麻而无疼痛;历节则唯疼痛,而不顽麻。”可参考。

虚劳 十六章

    虚劳一

    【脉弦而大,弦而为减,大则为芤;减则为寒,芤则为虚。虚寒相抟,此名为革。妇人则半产漏下,男子则亡血失精。】

    此段见《伤寒·脉法》。脉弦而大,弦则为阳衰而脉减,大则为阴衰而脉芤;减则阳气不足而为寒,芤则阴血不充而为虚。虚寒相合,此名为革。妇人则半产漏下,男子则亡血失精。以其阳升而不降,阴降而不升,上热下寒,阴中无阳,精血失统故也。

    中气者,交济水火之媒;水火不济,总以中气之虚。后世医法不传,治此乃用清凉滋润。中气崩败,水走火飞,百不一生。今之医事,不可问也。漏下者,非经期而血下。血暴脱者,谓之崩中,如堤崩而水泄也;血续失者,谓之漏下,如屋漏而水滴也。

    虚劳二

    【夫男子平人,脉大为劳,极虚亦为劳。】

脉大者,表阳离根而外浮,所谓大则为芤也。极虚者,里阳亏乏而内空,所谓芤则为虚也。或大、或芤,皆以劳伤元气之故也。

此条,“脉大”似可认为是阳虚不敛,“虚大”之象,未必是“”。后文“脉浮者,阳虚而不敛”(“虚劳六”)、“病脉大者,阳不归根而外盛”(“虚劳八”)可参考。而“极虚”,似可认为是脉象之势弱,难以感觉到脉管搏动,亦未必是“”。后文“其脉极虚芤迟涩,此为清谷、亡血、失精之诊”(“虚劳十”),可见“极虚”是与“”“”“”并列的脉象。此外,此条之“平人”,非指无病之人,指未见明显外在症状之人。本章后文之“平人”同。

    虚劳三

    【男子面色薄者,主渴及亡血。卒喘悸,脉浮者,里虚也。】

血者,色之华也。亡血而无以华色,故面色清薄(淡红泛白,少血色)。血弱则发热而作渴(下阳不达,是以风动而生燥渴;上阳不敛,是以浮越而见发热),《伤寒》所谓诸弱发热,热者必渴也。热盛火炎,则刑金而作喘。血亡肝虚,风木郁冲,则生悸动。凡脉浮者,皆缘里气之虚,表阳不能内交也此指内伤之病。外感脉浮,是有表邪,治宜开表散邪,而非补益里气

    虚劳四

    【男子脉虚沉弦,无寒热,短气里急,小便不利,面色白,时时瞑,兼衄,少腹满,此为劳使之然。】

    脉虚者,空虚而不实。沉者,阳陷而不升。弦者,水寒而木枯也。无寒热者,无表证也。短气者,气不归根。里急者,木郁不达。小便不利者,土湿木陷,不能行水。面色白者,血不华色。时时瞑者,阳不归根,升浮而眩晕。衄者,肺金之不敛。少腹满者,肝木之不升。此皆劳伤中气,不能升降阴阳,故使之然也。

    虚劳五

    【劳之为病,其脉浮大,手足烦。春夏剧,秋冬瘥。阴寒精自出,痠削不能行。】

脉浮大,手足烦者,阳气内虚而外盛也。春夏阳气浮升,内愈寒而外愈热,故剧。秋冬阳气沉降,外热轻而内寒减,故瘥。缘中气虚败,不能交济水火;火炎而上热,水凘而下寒。肾者,蛰闭封藏之官也,水冷不能蛰藏阳气,则阴寒精自出,水寒不能生发肝木,则痠削(“”,360国学:“酸痛之极”)不能行也。

虚劳六

    【男子脉浮弱而涩,为无子,精气清冷。】

    脉浮者,阳虚而不敛也。弱者,气衰而不振也。涩者,血寒而不流也。此其肝肾阳亏,精气清冷,不能生子也。

    冬水蛰藏,地下温暖。春时木气发泄,则阳升而物生。人之所以生子者,肾肝之阳旺也。若水寒木枯,生意不旺,不能生子也。

    虚劳七

    【男子平人,脉虚弱细微者,喜盗汗也。】

脉虚弱细微者,里阴盛而表阳虚。寐时卫气不交,阴分外泄而不敛,故喜盗汗。

常人如果能入眠,那么就是阳能入阴,即卫气能够内行于五脏之间。这里的“卫气不交”,似是指卫气虽然内行,但因卫阳之气弱,其内行,亦不甚深入(是以易醒);其卫敛之窍闭,亦不甚固秘,是以营气经由并不固秘的孔窍外渗,即“阴分外泄”。“盗汗”,360百科释为:“入睡后汗出异常,醒后汗泄即止为特征的一种病证。”一般来讲,小儿盗汗,所出的汗液是热的;老人盗汗,所出的汗液是冷的。前者是阴虚,后者是阳虚。阴虚之盗汗,是阳气蒸泄,因此汗液热;阳虚之盗汗,是弱阳渗泄,因此汗液冷。至于小儿下焦阴盛而盗汗者,因上焦阳气较旺,其汗液也多为温热。

    虚劳八

    【人年五六十,其病脉大者,痹挟背行,若肠鸣,马刀挟瘿者,皆为劳得之。】

    病脉大者,阳不归根而外盛也。痹挟背行者,足太阳之经,行身之背,太阳不降,则经气痹着,挟背而行也。肠鸣者,水寒而木郁,乙木陷于寒水之中,郁勃激宕,故雷鸣而气转也。(此释“肠鸣”之病机,较《长沙药解·生姜·生姜泻心汤》的“脾陷而贼于乙木,则腹中雷鸣而下利”;《伤寒悬解·太阳百二十七》的“土败木贼,阴气激宕,腹中雷鸣,而病下利”详尽。足厥阴肝为风木之气,病则现其本气而化风,是以“肠鸣”可径认为是风象。世俗常自称“肠鸣”为“有风”,不无道理)马刀挟瘿者,瘰疬之疮,足少阳之病也。足少阳之经,循颈侧而入缺盆,随足阳明而下降,水寒土湿,胃逆不降,则胆脉上壅,瘀结而生瘰疬。《灵枢·经脉》:胆足少阳之经,是动则病口苦,心胁痛,缺盆中肿痛,腋下肿,马刀挟瘿。《灵枢·痈疽》:其痈坚而不溃者,为马刀挟瘿。此皆劳伤水土,不能滋培木气故也(话虽如此,其人终究尚有甲木之相火(“口苦”即相火);否则,未必能发为此证)

    虚劳九

    【脉沉小迟,名脱气。其人疾行则喘喝。手足逆冷,腹满,甚则溏泄,食不消化也。】

脉沉小而迟,是名脱气。脱气者,阴中之阳,陷而不升也。其人疾行,则喘喝而仰息。喘喝者,阳中之阳,逆而不降也。气不归根,故动则发喘(“虚劳四”释文:“短气者,气不归根。”是即“气不归根”,有症见“发喘”者,有症见“短气”者。病机相同,而见证未必相同。临床亦有“短气而喘”者。如《伤寒论》第208条(《伤寒悬解·阳明二十二》):“阳明病,脉迟,虽汗出,不恶寒者,其身必重,短气腹满而喘……”)。其手足逆冷,以四肢秉气于脾胃,脾胃阳虚,四肢失秉,故寒冷不温。阳受气于四末,《素问》语。手足者,阳盛之处,温则为顺,不温而寒,是谓逆也。脾主升清,胃主降浊;阳衰湿旺,升降反作;清气陷而浊气逆,是以腹满(脾陷致胃逆)。脾阳升动,则水谷消磨。清阳下陷,磨化失职,是生飧泄,故甚则大便溏泄,食不消化也。

    虚劳十

    【夫失精家,少腹弦急,阴头寒,目眩,发落。脉极虚芤迟,为清谷、亡血、失精。脉得诸芤动微紧,男子失精,女子梦交。桂枝龙骨牡蛎汤主之。】

    失精之家,风木郁陷,则少腹弦急。温气虚败,则阴头寒凉。相火升泄,则目眩发落。缘水寒不能生木,木气遏陷,横塞于少腹,故弦硬而紧急。肝主筋,前阴者,宗筋之聚,肾肝之阳虚,故阴头寒冷。水木下寒而不升,则火金上热而不降。相火升腾,离根而虚飘,故目眩而发落。其脉极虚芤迟涩,此为清谷、亡血、失精之诊。凡脉得诸芤动微紧,皆阴中无阳,男子则失精,女子则梦交。

    盖乙木生于肾水,温则升而寒则陷。肾主蛰藏,肝主疏泄,水寒木陷,郁而生风;肝行其疏泄,肾失其蛰藏,故精滑而遗失也。此其中,全缘土虚。以水木为阴,随己土而上升,则下焦不寒;火金为阳,随戊土而下降,则上焦不热。上清则无嗽喘吐衄之证,下温则无清谷遗精之疾,是谓平人。脾升胃降之机,是为中气。中气者,升降阴阳之枢,交济水火之媒,姹女婴儿之配合,权在于此。道家谓之黄婆,义至精也。其位居坎离之中,戊己之界,此即生身之祖气,胎元之元神,阴阳之门,天地之根也。《老子》: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指此。桂枝龙骨牡蛎汤,桂枝、芍药,达木郁而清风燥;姜、甘、大枣,和中气而补脾精;龙骨、牡蛎,敛神气而涩精血也。

    ◎桂枝龙骨牡蛎汤三十三

    桂枝三两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 大枣十二枚 生姜三两 龙骨三两 牡蛎三两

上七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

    虚劳十一

    【虚劳里急,悸,衄,腹中痛,梦失精,四肢痠疼,手足烦热,咽干口燥,小建中汤主之。】

    里急者,乙木郁陷,迫急而不和也。木性喜达,郁而欲发,生气不遂,冲突击撞,是以腹痛。肝主筋,诸筋皆聚于节,生气失政,筋节不畅,故四肢痠疼(似亦可释为木气侵土。以四肢乃脾胃所主也)。胆气上逆,胸肋壅塞,肝脉上行,升路郁阻,风木振摇,故心下悸动。子半阳生,木气萌蘖,而生意郁陷,不能上达,则欲动而梦交接,益以风木疏泄,是以精遗。风燥亡津,肺腑枯槁,故咽干口燥。风木善泄,肺金失敛,故血衄鼻窍。手之三阳,足之三阴,陷而不升,故手足烦热。手之三阳不升,则阳中之阳,陷于阴中;足之三阴不升,则阴中之阳,陷于阴中,故手足烦热。此以中气虚败,风木下陷,而相火上逆也。小建中汤,胶饴、甘、枣,补脾精而缓里急;姜、桂、芍药,达木郁而清风火也。

    ◎小建中汤三十四 方见《伤寒·少阳》。

    桂枝三两 芍药六两 甘草三两,炙;大枣十二枚 生姜三两 胶饴一升

    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内胶饴,更上微火消解,温服一升,日三服。呕家不可用此汤,以甜故也。

    虚劳十二

    【虚劳里急,诸不足,黄芪建中汤主之。】

    虚劳之病,脾阳陷败,风木枯槁,郁迫不升,是以里急。木中温气,阳气之根也;生气之陷,原于阳根之虚。黄芪建中汤,胶饴、甘、枣,补脾精而缓里急;姜、桂、芍药,达木郁而清风燥;黄芪补肝脾之气,以培阳根也。

    ◎黄芪建中汤三十五

    桂枝三两 芍药六两 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 生姜三两 胶饴一升 黄芪一两半

于小建中汤内加黄芪一两半,余依建中汤法。气短胸满者,加生姜;腹满者,去枣,加茯苓一两半;及疗肺虚损不足,补气,加半夏一两(加半夏以“补气”,依理只是胃降而肺金得以行其收敛之政令,所以称之为“”,并不是“补充”“滋补”的意思。后文“吐衄十一”:“大黄黄连泻心汤,泻心火以救心气。火泻而气复,则泻亦成补。”意同)

黄芪建中汤,治虚劳轻证尚可,重者宜滋补肾阴肾阳。

    虚劳十三

    【虚劳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者,八味肾气丸主之。】方在消渴。

肾位于腰,在脊骨十四椎之旁;足太阳之经,亦挟脊而抵腰中。腰者,水位也,水寒不能生木,则木陷于水,而腰痛作。木郁风生,不能上达,则横塞少腹,枯槁而拘急。乙木郁陷,緣于土湿,木遏于湿土之中,疏泄之令不畅,故小便不利。八味肾气丸,附子温癸水而益肾气;地黄滋乙木而补肝血;丹皮行血而开瘀涩;薯、萸,敛精而止失亡;苓、泽,泻水而渗湿;桂枝疏木而达郁也。

八味肾气丸之用,宜参《素灵微蕴·消渴解》:“……二阳之病发心脾,有不得隐曲,女子不月,其传为风消,是太阴湿盛而溺癃者也。……如此则宜减地黄而增丹皮,去附子而加芍药。……去附子之助热,减地黄之滋湿。药随病变,无容胶执也。《金匮》以八味治小便不利,是无下热者。”此证,依理可用当归四逆汤法(当归、细辛、木通、桂枝、芍药、大枣、炙甘草),加附子、茯苓。当然,该法与八味法侧重点不同。

    虚劳十四

    【虚劳诸不足,风气百疾,薯蓣丸主之。】

    虚劳之病,率在厥阴风木一经(《长沙药解·薯蓣》:“厥阴风木,泄而不敛,百病皆生”,即虚劳乃至百病的出现,“成于乙木之不谧”(该条)之意。“虚劳十六”:“凡五劳七伤,不离肝木。”俗称“肝为五脏之贼”)。肝脾阳虚,生气不达;木郁风动,泄而不藏,于是虚劳不足,百病皆生。肺主收敛,薯蓣敛肺而保精;麦冬清金而宁神;桔梗、杏仁,破壅而降逆,以助辛金之收敛。肝主生发,归、胶,滋肝而养血;地、芍,润木而清风;芎藭、桂枝,疏郁而升陷,以助乙木之生发。土位在中,是为升降金木之枢,大枣补己土之精;人参补戊土之气;苓、术、甘草,培土而泻湿;神曲、干姜,消滞而温寒,所以理中而运升降之枢也。木位在左,是为克伤中气之贼,柴胡、白蔹泻相火而疏甲木;黄卷、防风,燥湿土而达乙木,所以剪乱而除中州之贼也。

    ◎薯蓣丸三十六

    薯蓣三十分 麦冬六分 桔梗五分 杏仁六分 当归十分 阿胶七分 芍药六分 干地黄十分 大枣百枚,为膏;人参七分 甘草二十八分 白术六分 茯苓五分 神曲十分 干姜三分 柴胡五分 白蔹二分 桂枝十分 防风六分 芎藭六分 豆黄卷十分,以黑豆芽为正

    上二十一味,末之,炼蜜和丸,如弹子大,空腹酒服一丸,一百丸为剂。

八珍、十全,俱仿此方,但于疏木敛金,升降戊己之法,不及此丸精密。

此方,先生于《长沙药解》有精辟论述。可互参。

此证症状见为“不敛”(“风气百疾”,即风木疏泄,如“吐衄”等),是以药君薯蓣,以“敛肺而保精”;而直接病因在于风木疏泄,是故佐以归、胶滋肝养血,地、芍润木清风,芎、桂疏郁升陷,辅乙木之升发;又辅以黄卷、防风,燥湿而达乙木。薯蓣丸用了超过三分之一的药味扶乙木,可见先生“虚劳之病,率在厥阴风木一经”所言非虚。

《长沙药解·薯蓣》并示:“……是以虚劳之证非一,无不成于乙木之不谧,始于辛金之失敛。”成病之时,病机在乙木之不谧,风动疏泄而阳郁不达。“始于辛金之不敛”者,指未成虚劳之前,因于不加收敛也。如堤防之崩(“堤崩”可类比为“吐衄、崩带”等虚劳病)。未崩之前,则皆因蚁穴之渗漏(可喻为“辛金之不敛”)。

虚劳之病,大致可概括人身除外感以外的内伤百病。《医学百科》称之为“慢性衰弱证候的总称。”称乃“五脏亏损、气血阴阳不足为主要病机”正因为其可概括外感以外的内伤百病。故《四圣心源》以“中气篇”,即《劳伤解》,作为《天人解》《六气解》《脉法解》三篇基础理论之后,辨析病证的第一篇。虚劳病之见证,大致可参考《四圣心源·劳伤解》的章节设置,主要有“阴虚、阳虚、阴脱、阳脱、神惊、精遗、气滞、气积、血瘀、血脱、衄血、吐血、便血、溺血”等。

薯蓣丸方乃“握其中枢,以运四旁”(《长沙药解·人参》)之治法典范。精研此丸制方之意,可入四圣医学之门。

    虚劳十五

    【虚劳虚烦不得眠,酸枣汤主之。】

    土湿胃逆,相火升泄,是以虚烦,不得眠睡。酸枣汤,甘草、茯苓,培土而泻湿;芎藭、知母,疏木而清烦;酸枣敛神魂而安浮动也。

    ◎酸枣汤三十七

    酸枣仁二升 知母二两 芎藭二两 甘草一两 茯苓二两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酸枣仁,取六升,内诸药,煮取三升,分温三服。

不眠之证而用疏木升阳之川芎,乃因其不眠之因,在于“虚劳虚烦”之“阳虚”(《长沙药解·羊肉》:“虚劳不足,无不因肝脾之阳虚”)。非阳虚之不眠,不宜升阳。

    虚劳十六

    【五劳虚极,赢瘦腹满,不能饮食,食伤,忧伤,饮伤,房室伤,饥伤,劳伤,经络营卫气伤,内有干血,肌肤甲错,两目黯黑,缓中补虚,大黄䗪虫丸主之。】

    五劳,五脏之劳病也。《素问·宣明五气》: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是谓五劳所伤。心主血,肺主气,脾主肉,肾主骨,肝主筋。五劳不同,其病各异,而总以脾胃为主,以其为四维之中气也(《四圣心源·劳伤解·中气》:“四维之病,悉因于中气。”)。故五劳之病,至于虚极,必嬴瘦腹满,不能饮食,缘其中气之败也。

    五劳之外,又有七伤。饱食而伤,忧郁而伤,过饮而伤,房室而伤,饥馁而伤,劳苦而伤,经络营卫气伤。其伤则在气,而病则在血。血随气行,气滞则血瘀也。血所以润身而华色,血瘀而干,则肌肤甲错而不润,两目黯黑而不华。肝窍于目。《灵枢》:肝病者眦青,五阅五使篇。正此义也。血枯木燥,筋脉短缩,故中急而不缓。大黄䗪虫丸,甘草培土而缓中;杏仁利气而泻满;桃仁、干漆、虻虫、水蛭、蛴螬、䗪虫,破瘀而消癥;芍药、地黄,清风木而滋营血;黄芩、大黄,泻相火而下结块也。

    凡五劳七伤,不离肝木;肝木之病,必缘土虚。以中气劳伤,己土湿陷;风木郁遏,生气不达,于是贼脾位而犯中原(《长沙药解·薯蓣》:“是以虚劳之证非一,无不成于乙木之不谧,始于辛金之失敛。究之总缘土败。盖坎中之阳,诸阳之根。坎阳走泄,久而癸水寒增,己土湿旺,脾不能升而胃不能降。此木陷金逆所由来也。此段文字的归因有点绕圈。虚劳证的直接病因在“乙木之不谧”;而木陷金逆之因,即深层原因,“总缘土败”;但土之所以“”,因为“坎阳走泄,久而癸水寒增,己土湿旺”;而“坎阳走泄”,又因为“于蛰藏之期,偏多损失”(该条)。到底哪个是核心因素?总的来说,“土败”是百病滋生的核心因素。只是,言脾胃之中气,乃从后天而言;从先天言,则为水脏之肾气。“肾间动气”乃生气之原。“肾间动气”衰,则寒水盛而上侵己土,必致土湿愈旺。先天后天,二者对疾病影响的权重,通常认为,一般情况下,责在后天脾胃中气;病程过长,责在先天肾气。脾败不能化水谷而生肌肉,故嬴瘦而腹满。肝藏血而窍于目,木陷血瘀,皮肤失荣,故肌错而目黑。大黄䗪虫丸,养中而滋木,行血而清风,劳伤必需之法也。

    ◎大黄䗪虫丸三十八

    大黄十分,蒸;黄芩二两 芍药四两 干地黄十两 甘草三两 杏仁一升 桃仁一升 干漆一两 虻虫一升 水蛭百枚 蛴螬一升 䗪虫半升

    上十二味,末之,炼蜜为丸,小豆大,酒饮服五丸,日三服。

附方

◎《千金翼》炙甘草汤五 方见《伤寒·少阳》。治虚劳诸不足,汗出而闷,脉结心悸,行动如常,不出百日,危急者十一日死。

    甘草四两,炙;桂枝三两 人参二两 生姜三两 大枣三十枚 麦冬半升 阿胶二两 生地黄一斤 麻仁半升

上九味,以酒七升,水八升,先煮八味,取三升,去滓,内胶,消尽,温服一升,日三服。

《千金翼》用炙甘草汤“治虚劳诸不足”,对该方的认识以及治病思路,与黄元御先生是不同的。《长沙药解·甘草》:“……胶、地、麻仁,滋经脉而泽枯槁,……麦冬清肺家之燥热”。麦冬可以用于对治虚劳病之肺家燥热,但是,之所以用“胶、地、麻仁,滋经脉而泽枯槁”,是因为“相火升炎,经络渐而燥涩,是以经脉结代”(该条),因此,《伤寒论》用炙甘草汤对治少阳伤寒“脉结代,心动悸”之证。而虚劳之人,虽然土湿未必非常严重,而阴虚亦可能存在,但是,“五劳不同,其病各异,而总以脾胃为主,以其为四维之中气也。”(“虚劳十六”)当是之时,不用茯苓去湿、干姜温中,反用阿胶滋湿、地黄伐阳(《长沙药解·地黄》:“地黄甚益于风木,甚不宜于湿土。”“至于内伤吐衄……以及种种外热烦蒸,无非土湿阳飞,火奔水泛,久服地黄,无有不死。”),不死,属幸事,岂能以其为“治虚劳诸不足”之正法?

《千金》方中,不少内容需商榷。《金匮悬解》的“附方”,乃黄元御先生对前人《金匮要略》刻版已经收录的药方的节选。但是,节选摘录未必是认可,学人宜明辨。前文《卷三·中风历节》附方,崔氏八味丸方后,先生按语称:“中风之病,仲景未尝立方,其证与八味甚合。崔氏以之治历节脚气,若以治中风,则妙甚矣。”后文《卷十六·胸痹心痛短气》附方,九痛丸方后,先生按语称:“狼牙,疮家敷洗之药,用之心痛方中,甚属无谓。去此一味,换橘皮一两,减巴豆十分之七可也。”是未必认可节录之方的明证。


卷八 【内伤杂病】 惊悸吐衄下血瘀血 十八章

    惊悸、吐衄、下血、瘀血,病虽不一,而原则无二。惊悸之家,风木郁动,营血失敛,往往上溢而下泄;不溢不泄,则蓄结而内瘀。内瘀不去,久成痃癖;痃癖渐大,多至殒命而亡身。故瘀血之病,由于吐衄(此处之归因,宜参下段及下段注文。“惊悸一”:“惊悸之人,营血瘀蓄;风火鼓扇,往往有吐衄之条。”“瘀血十”:“血之吐、衄、溲、便,必因先瘀而不行。”宜互参);吐衄之病,根于惊悸;惊悸之病,起于虚劳;虚劳之病,根于中气之败。

    盖水寒土湿,不能荣木;肝胆动摇,必生惊悸。惊悸既作,风木疏泄,扰而不静;经络堙郁,凝而不流。以既凝之血,而得疏泄之令,未有不吐衄而便泻者也。吐下不行,势必积聚,而为瘀血(《四圣心源·劳伤解·气血·血瘀》:“坎阳虚亏,不能生发乙木;温气衰损,故木陷而血瘀。”该文对“血瘀”的归因,与此处“吐下不行,势必积聚,而为瘀血”之说不同。实际上,虽然瘀血可以有多种成因,或者与某些问题互为因果,但是,本段首句:“盖水寒土湿,不能荣木;肝胆动摇,必生惊悸。惊悸既作,风木疏泄,扰而不静;经络堙郁,凝而不流……”中,“经络堙郁,凝而不流”其实就是血瘀。而其之所以“凝而不流”,仍然是因为“水寒土湿,不能荣木”。归根到底,与《四圣心源》的表述是一致的)。瘀血一成,是为心腹之疾,事如养虎矣。

惊悸、吐衄之法,全以中气为主。温养保固,不可凉泻。及成瘀血,不得不下,但以下之后,病去而人不殒亡,人存而年不夭折,则善之善矣。

惊悸、吐衄、下血、瘀血病相关内容可参《四圣心源·劳伤解》。

惊悸 四章

    惊悸一

    【寸口脉动而弱,动则为惊,弱则为悸。】

    《伤寒·脉法》:阴阳相搏,名曰动。阳动则汗出,阴动则发热。若数脉见于关上,上下无头尾,如豆大,厥厥动摇者,名曰动也。动者,动荡而不宁;弱者,濡弱而不畅也。

    盖胃土不降,浊阴升塞,胆木不得下根,则浮荡而为动,动即虚飘而惊生;肝木不得上达,则抑郁而为弱,弱即振摇而悸作。而总缘土气之湿。湿则中气堙塞而木郁故也。是以虚劳之家,中气赢困,升降失职,肝胆不荣,无不有惊悸之证。

    惊悸之人,营血瘀蓄;风火鼓扇,往往有吐衄之条。仲景列“惊悸”于“虚劳”之后,“吐衄”之先,盖虚劳、惊悸、吐衄之病,实一本而同源者也。

后世不解,以为阴虚,反以清凉滋润之药,毙其性命。庸工代起,述作相承,亿万生灵,胥罹其祸。愚妄之罪,罄竹难书矣。

“惊”与“悸”同源却非同病。此条之原文:“动则为惊,弱则为悸”,可见二者不同。素灵微蕴·惊悸解》:悸者,乙木之郁冲;惊者,甲木之浮宕。《四圣心源·杂病解中·奔豚根原》作:“悸者,风木之郁冲;惊者,相火之浮宕。”意同 。其病本“总缘土气之湿”(本条释文)。

    惊悸二

    【师曰:病有奔豚,有吐脓,有惊怖,有火邪,此四部病,皆从惊发得之。】

    奔豚者,肝木之邪。阳亡土败,水寒木郁,风动根摇,奔冲心肺,是谓奔豚。言其势如奔豚也。吐脓者,惊悸之家,气动血挠,离经郁蓄,涌溢阳窍,是为吐衄;不经吐衄,郁碍阳气,阳郁热发,淫蒸腐化,随吐而上,是谓吐脓。惊怖者,水寒土湿,胃气不降,胆木失根,神魂振惕,是谓惊怖。火邪者,火劫发汗,阳败惊生,迷乱昏狂,卧起不安,是谓火邪。此四部之病,异派同源,悉属肝胆。肝胆主惊,皆由木气受伤,惊发于肝胆,而得之也。

    惊悸三

    【火邪者,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主之。】

    《伤寒·太阳篇》:伤寒脉浮,医以火迫劫之,亡阳,必惊狂,起卧不安者,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主之。火邪者,以火劫发汗而中火邪也。《伤寒》:太阳病,以火熏之,不得汗,其人必躁,到经不解,必清血,名为火邪。汗多亡阳,土败胃逆,君相飞腾,神魂浮荡,是以惊生。浊阴上逆,化生痰涎,迷塞心宫,是以狂作。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蜀漆吐腐败而疗狂;龙骨、牡蛎,敛神魂而止惊。去芍药者,以其酸寒而泻阳气也。

    ◎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三十九 方见《伤寒·太阳》。

    桂枝三两,去皮;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 大枣十二枚 蜀漆三两,洗去腥;龙骨四两 牡蛎五两,熬

    上为末,以水一斗二升,先煮蜀漆,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惊悸四

    【心下悸者,半夏麻黄丸主之。】

    阳衰土湿,升降失政,胃土上逆,心下郁塞,碍厥阴升路;风木上行,不得顺达,郁勃鼓荡,是以心下悸动。半夏麻黄丸,半夏降胃逆而驱浊阴;麻黄泻堙塞而开经路也。

    惊悸之证,土湿胃逆,阳气升泄,神魂失藏,多不能寐。《灵枢·邪客》:卫气独卫其外,行于阳,不得入于阴。行于阳则阳气盛;不得入于阴,阴虚,故目不瞑。饮以半夏汤一剂,阴阳已通,其卧立至。正此义也。

    内伤外感惊悸之证,皆少阳之阳虚。土败胃逆,胆木失根故也。惟少阳伤寒小建中、炙甘草二证,是少阳之阳旺者。足少阳化气于相火。汗下伤中,阳亡土败,甲木拔根,相火升炎,故以生地、芍药,泻其相火。此在内伤,必是火败,以伤寒表邪,郁其相火,是以火旺也。然火自旺而土自虚,非表里阳盛者。小建中、炙甘草,皆培土而泻火。除此无阳旺之惊悸矣。

    后世庸工,归脾加减、天王补心之方,滋阴泻阳,误尽天下苍生。至今海内宗之,加以俗子表章,其祸愈烈!此关天地杀运,非一人之力所能挽也。

    ◎半夏麻黄丸四十

    半夏 麻黄 等分

上二味,末之,炼蜜和丸,小豆大,饮服三丸,日三服。

此证用药,纯为右路辛开敛降。但是,此证之“心下悸”是病之标,其直接病因在厥阴,病本乃在右路胆胃上逆,且应有“阴虚火动”之象,(《长沙药解·半夏》:“庸工以为阴虚火动,不宜半夏……《金匮》半夏麻黄之制,绝无解者。”)即右不降所致之左不升。先生释文:“阳衰土湿,升降失政,胃土上逆,心下郁塞,碍厥阴升路……是以心下悸动。”可见左之不升乃因于右之不降。换句话说,此证之“心下悸”,应伴见右路不降之证,甚至应以右路不降之证为主,如“不寐”等,因此用半夏麻黄丸法;否则,宜从去湿培土、暖水达木论治。窃以为,治法若加牡蛎敛甲木而少用桂枝达乙木,则标本兼治;若其阴虚,可并加玄参清金而补水。

吐衄下血瘀血 十四章

    吐衄下血一

    【寸口脉弦而大,弦则为减,大则为芤,减则为寒,芤则为虚,寒虚相抟,此名曰革,妇人则半产漏下,男子则亡血。】

    此段见《虚劳》中。亡血之病,无不由于虚寒;虚寒之原,无不由于中气之败。其亡于吐衄,非无上热;上热者,火烈金燔而不降,其中下则虚寒也。其亡于便溺,非无下热;下热者,水冷木郁而不升,其中上则虚寒也。(此二句,大理如此。文中“非无”,意为“可能有”,不是“必定有”。临证宜细察。)

中气者,升降水火之枢轴。枢轴不转,则火浮而水沉,此亡血之原也。中气虚寒,阳明不降而辛金逆,郁为上热而沸涌;太阴不升而乙木陷,郁为下热而注泄(上吐衄而下崩漏之病,“上热”与“下热”,只是“非无”而已,并非“必定”)。外证以弦大之脉(此之“弦大”,通常兼有虚象。或者是“”在左尺,“”在右寸。见下文,毫不露虚寒之形,此所以后世方书专事清凉,千手雷同,万不一生也。不知弦则为减,减则为寒;大则为芤,芤则为虚。于弦大之中而得虚寒之义,则金逆于上而寸大者(右寸),上热而非下热也;木陷于下而尺弦者(左尺),下热而非上热也。

    吐衄下血二

    【病人面无色,无寒热,脉沉弦者,衄;烦咳者,必吐血。浮弱,手按之绝者,下血。】

    肝藏血而主色。面无色者,血郁欲脱,而不外华也。无寒热者,病系内伤,无外感表证也。肾脉沉,肝脉弦,脉沉而弦者,水寒不能生木,木郁于水而不升也。肾肝之阴,沉实于下,不能上吸阳气;金逆而不降,故血外溢而上衄。加以烦躁咳嗽,肺胃冲逆,必吐血也。心肺之脉俱浮,浮弱而手按之绝者,金火双败,不能归根,阳气升泄而不降也。心肺之阳,浮虚于上,不能下呼阴气;木陷而不升,故血内溢而下泄。

    血之在下,则藏于木;血之在上,则敛于金,而总统于土。《灵枢》: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其亡于吐衄者,阳明之不降也;脱于便溺者,太阴之不升也。太阴、阳明之不治,中气之败也。

    衄血三

    【师曰:尺脉浮,目睛晕黄,衄未止;晕黄去,目睛慧了,知衄今止。】

    金性收敛,木性疏泄。衄血之病,木善泄而金不敛也。其原总由于土湿。土湿而阳明不降,则辛金上逆而失其收敛;太阴不升,则乙木下陷而行其疏泄(“乙木下陷”是病。《长沙药解·大枣》:“金木不遂其性则病生,水火各遂其性则病作。” 金木之病生,则是“不遂其性”而正常的政令不行。但是,金木之性,病则愈欲行其政令,尤其是木之性,疏泄不行而愈欲疏泄。此句“乙木下陷而行其疏泄”,实际上是“愈欲疏泄”)。木生于水;尺脉浮者,木陷于水,郁动而欲升也。肝窍于目;目睛晕黄者,土湿而木郁也(“目睛晕黄”是白睛黄浊,是肺中湿浊。详见下文)。肝主五色,入脾为黄。《难经》语。木郁而克土,黄为土色,土败故色随木现。晕者,日外云气,围绕如环。白睛,肺气所结,手太阴从湿土化气,湿气上淫,溢于辛金之位,故白睛黄气,如日外之环晕,遮蔽阳光,黯淡不清。湿气堙郁,肺金失其降敛之性,是以病衄(此时之“病衄”,因尚有“尺脉浮”,即“木陷于水”,导致肺金愈加不敛的缘故。一般的“肺金失其降敛之性”,不会“病衄”)。晕黄既去,云雾消而天光现,故目睛慧了。此其湿邪已退,木达风清,金敛政肃,是以衄止也。

    衄血四

    【又曰:从春至夏衄者,太阳;从秋至冬衄者,阳明。】

衄者,阳经之病。《灵枢·百病始生》:卒然多食饮,则肠满;起居不节,用力过度,则络脉伤。阳络伤则血外溢,血外溢则衄血;阴络伤则血内溢,血内溢则后血。阳络者,阳经之络,即太阳、阳明之络也。少阳半表半里,阴阳相平,故无衄证。伤寒衄证,独在阳明、太阳二经。《素问·阴阳离合论》: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开主表中之表,故春夏之衄,属之太阳;阖主表中之里,故秋冬之衄,属之阳明(此句可理解为,“春夏之衄,因于表气不开;秋冬之衄,因于胃气不降。”而“表气不开”,非“表闭无汗”,乃表阳不足,即肝脾生发不足;“表闭无汗”之衄,为寒邪闭束之衄。先生示:“伤寒衄证,独在阳明、太阳二经。”是即“表闭无汗”之衄,太阳、阳明二经均有也。“独在”者,“只在”也。春夏之衄,宜燥土达木而兼敛右阳;秋冬之衄,宜燥土清金而重降胃气

《李金庸金匮》称:“衄血之症,后世治以大蒜捣泥敷足心,左鼻孔出血敷右足心;右鼻孔出血敷左足心;两鼻孔出血敷两足心,效果很好。”可参考。

    衄血五

    【衄家,不可发汗。汗出必额上陷,脉紧急,直视不能眴,不得眠。】

    此段在《伤寒·不可汗》中。汗下忌宜篇。衄家营血上流,阳气升泄,汗之阳亡,必额上塌陷,经脉紧急,目睛直视,不能眴转,不得眠睡。

    血,所以灌经脉而滋筋膜。《素问·五脏生成论》:诸脉者,皆属于目。肝受血而能视,血随汗亡,筋脉枯燥,故脉紧直视,不能运转。阳气潜藏则善寐,阳根泄露而不藏,故不得眠。

    精血,阴也,而内含阳气。失精亡血之病,人知精血之失亡,而不知其所以泄者,阴中之阳气也。是以失精亡血之家,脾肾寒湿,饮食不化者,阴中之阳气败也。

    气所以熏肤而充身,额上塌陷者,阳分之气脱也。

    吐衄六

    【亡血家,不可发其表。汗出即寒栗而振。】

    此段见《伤寒·不可汗》中。汗酿于血而酝于气,亡血家血亡气泄,汗之再泄其气,阳亡火败,故寒栗而振摇。《经》所谓夺血者勿汗也。

气,阳也,而其凉肃而降敛者,精血滋生之本也。血,阴也,而其温暖而升发者,神气化育之原也。故气降则水生,血升则火化。水盛则寒,而寒胎于肺气之凉;火旺则热,而热胎于肝血之温。亡血之家,名为亡阴而实则亡阳,以亡其血中之温气也。再发其表,血愈泄而阳愈亡,是以寒栗而振也。

此等患者有恶寒之表证,确须解表者,宜加参、枣、草,乃至于归、芪、术以滋其化汗之源。通常宜先补其阴血里气,待其里和而表自开,亦可待其阴血里气充而后再解表。

    吐血七

    【夫吐血,咳逆上气,其脉数而有热,不得卧者,死。】

    吐血,咳逆上气,肺金之逆也。其脉数而身热,躁烦而不卧,则土败阳亡,拔根而外泄,无复归宿之望,是以死也。

    吐血之死,死于中气困败,阳泄而根断也(温运中气、敛摄肺胃为其主要治法。有热者,略并清上热。法如灵雨汤。《四圣心源·劳伤解·气血·吐血》:“吐血之证,中下湿寒,凝瘀上涌,用人参、甘草,补中培土;茯苓、干姜,去湿温寒;柏叶清金敛血;丹皮疏木行瘀,自是不易之法。尤当重用半夏,以降胃逆。”临证可酌加代赭石、牡蛎、五味子。右路降敛之药多,则左路宜稍加桂枝或川芎升达)。后世庸工,以为阴虚火旺,而用清润,其书连屋而充栋,其人比肩而接踵,遂使千古失血之家,尽死其手。此是几许痛苦,《隋书》语。不可说也。

    吐血八

    【夫酒客咳者,必致吐血,此因极饮过度所致也。】

    酒之为性,善生上热而动下湿。酒客咳者,湿盛胃逆,而肺气不降也。咳而不已,收令失政,必致吐血。此因极饮过度,湿滋土败,肺胃冲逆所致也。

人知酒为湿热之媒,不知酒后烦渴,饮冷食凉,久而脾阳伤败,必病湿寒。庸工以为积热伤阴,最误天下也。

《李金庸金匮》称酒客咳嗽而致吐血,宜“酌加葛花、枳椇子等以消酒毒。”可参考。

    瘀血九

    【病人胸满,唇痿,舌青,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无寒热,脉微大来迟,腹不满,其人言我满,为有瘀血。】

    胸满者,胃逆而浊阴不降也。脾窍于口,其华在唇,《素问》语。唇痿者,脾陷而下唇不举也。心窍于舌,青为肝色,舌青者,木枯而火败也。口燥者,肺津不升也。但欲漱水,不欲咽者,口燥而腹湿也。无寒热者,非表证也。脉微大而来迟者,里阳不居而表阳亦复不盛也。腹不满,其人言我满者,阴凝而气滞也。此为内有瘀血。

盖血以阴质而含阳气,温则流行,寒则凝结。血之瘀而不行者,脏阴盛而腑阳衰,阳衰阴盛,湿旺土郁,故胃逆而胸满,脾陷而唇痿。肝主五色而司营血,血行于脉而脉主于心,血瘀而木郁于脉,故色见而青发于舌。厥阴以风木之气,血瘀则木遏而风动,风动而耗肺津,是以口燥而漱水。阴旺土湿,是以漱水而不咽。脏腑堙郁,中气莫运,按之虚空,而自觉壅塞,是不满而言满也。(此句,合前句“肝主五色而司营血,血行于脉而脉主于心,血瘀而木郁于脉,故色见而青发于舌”,可见不是腹中瘀血而是脉中血瘀。“舌青”,实即俗称“舌见青紫”“舌见瘀点”等瘀血舌象。治法参《四圣心源》,亦可参《医林改错》之血府逐瘀汤,药用桃仁、红花、当归、川芎、生地黄、赤芍、牛膝、桔梗、枳壳、柴胡、甘草。)

    瘀血十

    【病者如有热状,烦满,口干燥而渴,其脉反无热,此为阴伏。是瘀血也。当下之。】

    如有热状者,无热而似热也。烦满者,丁火不降则心烦,辛金不降则胸满也。口干燥渴,即上章之口燥而欲漱水也。其脉反无热者,内原无火,故脉不洪数也。此为阴气伏留,营血瘀涩,阻格阳气,逆而不降,故见以上诸证。是瘀血也。法当下之。下瘀血汤,见妇人产后。

    血之吐、衄、溲、便,必因先瘀而不行。血已郁矣,而不亡于吐衄,则血瘀于上;不亡于溲便,则血瘀于下。瘀而不去,较之外亡者更重,不得不下也。

凡惊悸、吐衄、瘀血,往往相兼而见。虚劳之家,必有惊悸、吐衄之条。惊悸皆同,而吐衄或不尽然。不知吐衄不见,则瘀血内凝矣。始若抱卵,终如怀子,环脐结硬。岁月增添,此病一成,未有长生者也。男子犹少,妇人最多。初瘀失下,后治颇难也。

此条之瘀血主要在腹。释文“环脐结硬”是也。故用下瘀血汤桃仁、虫、大黄

    吐衄十一

    【心气不足,吐血,衄血,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

    肺金不降,相火失敛,郁生上热,而病吐衄。热伤心气,故心气不足。大黄黄连泻心汤,泻心火以救心气。火泻而气复,则泻亦成补。亡血皆虚寒病,此用三黄者,经所谓急则治其标也。

    ◎大黄黄连泻心汤四十一  《伤寒》大黄黄连泻心汤,无黄芩。

    大黄二两 黄连一两 黄芩一两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顿服之。亦主霍乱。

此条有两点要说。一者,“心气不足”,其因有木不化火,有燥金侮火,有壮火食气。此用大黄黄连泻心汤所治之“心气不足”,如先生释文示,乃“肺金不降,相火失敛……”即相火所伤,为壮火食气,且其时相火仍旺之病。非由相火所伤之心气不足而见吐衄者,不宜此方。二者,肺胃不敛,多由中焦土湿,反用大黄黄连泻心汤者,先生示:“经所谓急则治其标也。”血止,即宜温中暖下,培补阳气。窃以为,大黄黄连泻心汤所治,不无寒凉凝血之弊,培补阳气之法,宜兼行瘀。药如三七、蒲黄、茜草等,所谓“行瘀血而敛新血[38]者也。

    吐血十二

    【吐血不止者,柏叶汤主之。】

吐血不止者,中寒胃逆,而肺金失敛也。柏叶汤,干姜温中而降逆;柏、艾、马通,敛肺而止血也。

    ◎柏叶汤四十二

    柏叶三两 干姜三两 艾三把

上三味,以水五升,取马通汁一升,合煮取一升,分温再服。马通即马屎也。

药少,求其力专。救急。马通易牡蛎,加赭石、桑皮亦可。

《李金庸金匮》称马通汁,“近人以童子小便代替,疗效很好。”虽童便“味咸,气臊,性寒”而“寒泻脾阳,不宜中虚家”(《长沙药解·人尿》),而马通“味辛,性温”(《长沙药解·马通》),二者性味相去甚远,但童便确有止血之奇功,是以暂用于柏叶汤中救急,似亦可。

下血十三

    【下血,先血后便,此近血也。赤小豆当归散主之。】方在狐惑。

下血,先血而后便者,此近血,在大便之下者也。脾土湿陷,肝气抑遏,木郁风动,疏泄失藏,则便近血。赤小豆当归散,小豆利水而燥湿土;当归养血而润风木也。

近血远血,病机病本皆同。此条与下条释文宜合参。

    下血十四

    【下血,先便后血,此远血也。黄土汤主之。】

    下血,先便而后血者,此远血,在大便之上者也。便血之证,总缘土湿木遏,风动而疏泄也。其木气沉陷而风泄于魄门,则便近血;其水气郁冲而风泄于肠胃,则便远血。黄土汤,黄土、术、甘,补中燥湿而止血;胶、地、黄芩,滋木清风而泻热;附子暖水土以荣肝木也。

    下血之家,风木郁遏,未尝不生燥热,仲景所以用胶、地、黄芩。而风木郁遏,而生燥热,全由水土之湿寒,仲景所以用术、甘、附子。盖水土温暖,乙木荣畅,万无风动血亡之理。风淫不作,何至以和煦之气,改而为燥热哉!燥热者,水寒土湿,生气不遂,乙木郁怒而风动也(乙木下郁,则血中温气蓄积而为热;木郁化风,则风动而生燥)

    后世医书,以为肠风,专用凉血驱风之药。其命名立法,荒陋不通,至于脾肾湿寒之故,则丝毫不知,而一味凉泻。何其不安于下愚,而敢于妄作耶!

    ◎黄土汤四十三

    灶中黄土半斤 甘草三两 白术三两 附子三两,炮;阿胶三两 地黄三两 黄芩三两

上七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亦主吐衄。

先生释文示:“便血之证,总缘土湿木遏,风动而疏泄也。其木气沉陷而风泄于魄门,则便近血;其木气郁冲而风泄于肠胃,则便远血。”从用药看,近血远血之核心治法同为燥土达木。但是远血之证,究竟中焦所伤较重,故用灶中黄土补中燥湿为君药;木郁较重,水不升而下见湿寒,火不降而上见燥热,故用胶、地、芩滋木清风泻热而用附、术、草暖水培土荣木。

《四圣心·劳伤解》治便血,不分近血远血,均用桂枝黄土汤。即此之黄土汤加桂枝。先生示:“便血之证,亦因水土寒湿,木郁风动之故。仲景黄土汤……此加桂枝,以达木郁,亦甚精密。”该章并示:“若痔漏、脱肛之治,亦依此法通之。

原论本卷此条,黄土汤方后注“亦主吐衄。”可见吐衄与便血,虽一个在上,一个在下,但根本病因是一致的。先生于前文“吐衄下血二”示:“血之在下,则藏于木;血之在上,则敛于金。而总统于土。……其亡于吐衄者,阳明之不降也;脱于便溺者,太阴之不升也。太阴、阳明之不治,中气之败也。”可见先生所示之血证(乃至其他百病)根原,确与《内经》《伤寒》《金匮》一致。

但是,先生于《长沙药解·灶中黄土》中示:“失血之证,阳明之燥衰,太阴之湿旺也。柏叶燥手太阴、足阳明之湿,故止吐血,燥则气降而血敛;黄土燥手阳明、足太阴之湿,故止下血,燥则气升而血收也。”先生之意,乃“理虽同而药宜有别”。用黄土汤治吐血,宜加侧柏叶,并随证加敛血、行瘀之药;无上热者,去胶、地、芩,径用燥土达木兼敛降右阳之法可也。燥热者,无非木郁而风动而已(本条释文:“燥热者,水寒土湿,生气不遂,乙木郁怒而风动也。”)。

要而言之,内伤血证总缘水寒土湿、木郁疏泄而金伤不敛。此论一针见血,正所谓“知其要者,一言而终”。奈何世人总是“常将容易得,便作等闲看”。


卷九 【内伤杂病】 奔豚 四章

    奔豚之证,水寒土湿,而风木郁发者也(此言奔豚之病因病机,与《四圣心·劳伤解》言便血,“便血之证,亦因水土寒湿,木郁风动之故”之说大同。为什么总是“水寒土湿”?这是因为,人之病,无外就是中焦枢机不运,导致水木不升或者金火不降而已。此即《长沙药解·桂枝》“大抵杂证百出,非缘肺胃之逆,则因肝脾之陷”之意。而相同的病因病机,之所以会出现不同的病情症状,是因为各人天生禀赋不同,“短板”所在位置不同的缘故。《灵枢·阴阳二十五人》讲述了金木水火土五五二十五类人的优势和短板等问题,可参阅)。木生于水而长于土,水寒则不生,土湿则不长。生长不遂,则木郁而风动;动而不已,则土崩堤坏。而木邪奔腾,直冲于胸膈;心腹剧痛,鼻口火发;危困欲死,不可名状。病势之恶,未有若此之甚者也。而气机将作,则悸动先生。悸动者,风木之振摇也。盖惊悸、奔豚,俱缘亡阳;惊悸即奔豚之前矛,奔豚即惊悸之后劲。同声一气之邪,非有二也。其中吐衄之条,往往相兼而见;不吐衄而瘀腐,即为吐脓之证耳。

大凡虚劳内伤之家,必有惊悸、奔豚之病。奔豚或有时作止,而惊悸则无刻不然。其时常惊悸而奔豚不作者,己土未败,而风木不能遽发也。然悸动未息,则奔豚虽不发作,而发作之根,未尝不在。当其少腹硬块,岁月增长,即不必发作,而祸根已伏,不可不察也。

奔豚病相关内容可参《四圣心源·杂病解中·奔豚根原》。

    奔豚一

    【师曰:奔豚病,从少腹起,上冲咽喉,发作欲死,复还止。皆从惊恐得之。】

    《难经》:肾之积,名曰奔豚奔豚”虽是积聚之名,但其较为形象的用途,是形容下焦之气如受惊的小猪往上奔突,因此,“奔豚”又称“奔豚气。发于少腹,上至心下,若豚状,或上或下无时。《伤寒·霍乱》理中丸加减:若脐上筑者,肾气动也。《伤寒》:脐下悸者,必发奔豚。其实根原于肾而病发于肝,非纯为肾家之邪也。(末句为先生注文,非引文。)

    病从少腹而起,上于胸膈而冲于咽喉,喘呼闭塞,七窍火生。木气奔腾,势如惊豚,若胁、若腹、若心、若头,诸处皆痛,发作欲死,凶恶非常。及其气衰而还,诸证乃止。其原皆从惊恐得之。

盖五脏之志,肾主恐而肝主惊。惊则气乱,恐则气下。惊恐之时,肝肾之气,乱其生发之常,而为沦落之势。生气殒堕,陷于重渊,日月积累,渐成硬块。《难经》以为肾积,究竟是木陷于水,而成积聚也。其结于少腹,坚硬不移者,奔豚之本;其冲于咽喉,奔突不安者,奔豚之标。其标不无燥热,而其本则全是湿寒。以少阳甲木下行而温癸水,水暖木荣,则胆壮而不生惊恐。甲木拔根,相火升泄,胆肝皆寒,则惊恐作焉。人之仓卒惊恐,而振栗战摇者,水凘而胆寒也。

此条原文与释文,有两个方面要说。一是原文“皆从惊恐得之”,实际上并未明确说到根子。所谓“惊恐得之”者,肾胆之寒也。释文:“以少阳甲木下行而温癸水。水暖木荣,则胆壮而不生惊恐;甲木拔根,相火升泄,胆肾皆寒,则惊恐作焉。”二者,虽是“根原于肾而病发于肝”,却未可忽视本卷卷首语的另一层意思。即“土崩堤坏”乃水木之邪发的直接成因。先生示:“其时常惊悸而奔豚不作者,己土未败,而风木不能遽发也。”“奔豚二”:“奔豚之发,木胜而土败也。”《四圣心源·杂病解中·奔豚根原并示:“奔豚已结,气块坚硬……此宜温燥脾胃,去其中焦湿寒。土燥阳回,力能制水,然后……”此理用于临床,乃提示此证之治,大需温中燥湿,善后并需参、术、枣、草等培其土气。正如河流,堤防坚筑,则水不泛滥。

    奔豚二

    【奔豚,气上冲胸,腹痛,往来寒热。奔豚汤主之。】

    奔豚之发,木胜而土败也。木邪奔发,气上冲胸,脾土被贼,是以腹痛。肝胆同气,木气上冲,胆木不得下行,经气郁迫,故往来寒热。以少阳之经,居半表半里之间,表阳里阴,迭为胜负,则见寒热之往来。厥阴,风木之气,风动血耗,木郁热发。奔豚汤,甘草补土而缓中;生姜、半夏,降胸膈之冲逆;黄芩、生葛,清胆胃之郁热;芎、归、芍药,疏木而润风燥;李根白皮清肝而下奔气也。

    ◎奔豚汤四十四

    甘草二两 半夏四两 生姜四两 芍药二两 当归二两 芎藭二两 黄芩二两 生葛五两 甘李根白皮一升

上九味,以水二斗,煮取五升,温服一升,日三夜一服。

奔豚为水寒土湿之病,而之所以用芩、葛、芍者,《四圣心源》示:“奔豚既发,风热上隆,法应先清其上。”实际上,非仅奔豚之上热,凡病见上热者,通常应兼用或专用清泻君相二火之药,以免左路阳气上达之后,在上焦造成壅塞。尤其是上焦痰浊之证,吐之化之下之,先清或兼清其痰,必不可少。

此方,甘李根白皮可用川楝子代之。临证亦可用奔豚汤之法,而不必套用奔豚汤之方药。也就是说,甘李根白皮未必需用,川楝子亦未必需用。2018年治一奔豚证,药用炙甘草、茯苓、泽泻、干姜、丁香、党参、白术、大枣、防风、桂枝、白芍、姜半夏、生姜,一剂效三剂愈。

奔豚汤法,清上降逆与息风达木并行,酌加去湿培土、温中暖下之法以治本,更善。

    奔豚三

    【发汗后,烧针令其汗,针处被寒,核起而赤者,必发奔豚。气从少腹上冲心。灸其核上各一壮,与桂枝加桂汤主之。】

    此段见《伤寒·太阳》。伤寒,烧针发汗,汗后阳虚脾陷,木气不舒。一被外寒,闭其针孔,风木郁动,必发奔豚。若气从少腹上冲心胸,便是奔豚发矣。宜灸其核上各一壮,以散外寒,即以桂枝加桂汤,疏风木而降奔冲也。

    ◎桂枝加桂汤四十五 方见《伤寒·太阳》。

    桂枝五两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二枚 生姜三两

上五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桂枝加桂汤有其特定用途,非通治奔豚之方。用此方,尚有“灸其核上各一壮,以散外寒”(本条释文)之法。外寒散,然后再以大剂桂枝强力升达下郁之阳气。

临证宜结合苓桂甘枣汤、奔豚汤之方意加减化裁。温中培土宜加干姜、白术,暖水驱寒宜加附子、细辛,降泻浊阴宜加半夏、生姜,清泻上热宜加黄芩、芍药,更宜酌加猪苓、泽泻以利水去湿。

    奔豚四

    【发汗后,脐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

    汗亡血中温气,木郁风动,摇荡不宁,则生振悸。轻则枝叶振惕而悸在心下;重则根本撼摇而悸在脐间。若脐下悸生,则奔豚欲作矣。苓桂甘枣汤,茯苓、桂枝,泻癸水而疏乙木;甘草、大枣,补脾精而滋肝血也。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四十六 方见《伤寒·太阳》。

    茯苓半斤 桂枝四两 甘草二两 大枣十五枚

上四味,以甘澜水一斗,先煮茯苓,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作甘澜水法:取水二斗,置大盆内,以勺扬之,水上有珠子五六千颗相逐,遂取用之。

此证患者素有血虚之久弊。素体血虚,汗后血更虚,乙木郁动而肝气奔冲。仅仅是水寒之人,发其汗,未必“欲作奔豚”;而水寒血虚之人,发其汗,则大有可能“欲作奔豚”。因其人血虚,更发其汗,汗血同源,血气更虚的缘故(先生释为“汗亡血中温气”)。因此药用大枣“十五枚”以滋肝血;否则,寒水上泛、浊阴上逆之证,大枣补脾生血非当务之急。

此方虽茯苓用至半斤[39],亦仅可作先手棋,救其“欲作奔豚”,即奔豚未作之证。治奔豚证不可生搬硬套此方。即便治“欲作奔豚”之证,亦宜根据实际情况酌情加减。


卷十 【内伤杂病】 水气 三十二章

    水气之病,阳衰土湿,气郁而水泛者也。或内停于脏腑,或外溢于经络(“水气”不是土之湿气;土之湿气(土湿)是致生“水气”的内因)。内则有气血之分,外则有风湿之辨。风湿之清浊不同,气血之上下异位。上下之界,以腰为准。腰上为阳,是谓气分;腰下为阴,是谓血分。气分之病,发其汗孔;血分之病,利其水道。而上下疏通,总以保中为主。中气轮转,血温而升则汗出,气清而降则便通。

盖水病不离气,气病不离水;气水一物,以上下而异名耳。中焦气水之交,所以降气化水,升水化气之原也。未有中气不败而气水独病于上下者。治水气之病,而败中气,则人亡矣此段文中“中气不败”之说,宜与上段“水气之病,阳衰土湿,气郁而水泛者”合参。即“中气败”通常指“阳衰土湿”,乃中气之“败退”“退减”,非中气之“溃败”“颓败”。此段“未有中气不败而气水独病于上下”一句主要指“内伤久病”。外感风寒,郁其里气导致水气泛溢;或七情偶郁,气滞血瘀导致水气泛溢之病,其时中阳之衰,更未至于非常严重

后世庸工,加减八味之法,轻者偶服可愈;重病而久服之,以湿土而得地黄,未有不死者。俗子见其偶效,以为良方,误人甚多。八味之方,制于仲景,使其可以治水,仲景何以不用,而待下士加减乎!

水气病相关内容可参《四圣心源·杂病解上·鼓胀根原》。

    水气一

    【师曰:病有风水,有皮水,有正水,有石水,有黄汗。】

    风水者,水之闭于风邪。皮水者,水之溢于皮肤。正水者,水之正病于肺肾。石水者,水之凝结于肾脏。黄汗者,水之内入于汗孔者也。

    水气二

    【风水其脉自浮,外证骨节疼痛,恶风。皮水其脉亦浮,外证胕肿,按之没指,不恶风,其腹如鼓,不渴,当发其汗。正水其脉沉迟,外证自喘。石水其脉自沉,外证腹满不喘。黄汗其脉沉迟,身发热,胸满,四肢头面肿,久不愈,必致痈脓。】

    风水者,风郁其水也。《素问·水热穴论》:勇而劳甚则肾汗出;肾汗出逢于风,内不得入于脏腑,外不得越于皮肤,客于玄府,行于皮里,传为胕肿,本之于肾,名曰风水。所谓玄府者,汗孔也。风袭皮毛,故其脉自浮。湿流关节,故骨节疼痛。病因风得,是以恶风。

    皮水者,水之溢于皮肤,外与风水同处,其脉亦浮。水气泛溢,营卫郁阻,故皮肉胕肿,按之没指。不因风得,故不恶风。水胀于腹,是以如鼓。水旺土湿,是以不渴。风水、皮水,皆外在皮里,法当发汗。

    正水者,水之正病于肺肾。少阴水旺,故其脉沉迟。水上连肺,气道壅遏,故外证自喘。《水热穴论》:肺者,太阴也;少阴者,冬脉也。其本在肾,其末在肺,皆积水也。故水病下为胕肿大腹,上为喘呼不得卧者,标本俱病。此水之自下而泛滥于上者。

    石水者,水之凝结于肾,如石之坚。肾气实则胀,故外证腹满。上不至肺,是以不喘。

黄汗者,汗出而浴,水入汗孔,浸于经络。水旺阴盛,故其脉沉迟。水遏阳气,不得外达,故身发热。土湿胃逆,肺气不降,是以胸满。浊气上壅,故头面肿。土败不能行气于四肢,故四肢肿。久而不愈,湿郁为热,肌肉腐烂,必致痈脓也。

原论此二条,大要是:风闭而水在皮肤,曰风水;病因风得,故恶风。无风而水溢皮肤,曰皮水;病不因风,故不恶风。标本俱病而水气上泛,曰正水;正水者,寒水上泛,上至于肺,故喘。水脏独病而水气凝结,曰石水;石水者,寒盛水凝,不上及肺,故不喘。风水、皮水病在外;正水、石水病在里。“水病非一……约而言之,气分血分尽之矣。”( “水气二十一”

黄汗之病,宜与卷三“中风历节”的“历节一”“历节四”,以及后文“水气二十九”“水气三十”等条文互参。“历节四”释文:“黄汗之病,两胫自冷……”本条释文则称“黄汗者……故身发热。”那么到底是冷还是热?应当说,从病理上讲,黄汗之病,汗是黄的,内热是有的。而人身之内热,亦无非“气分血分尽之”。气分之热被湿郁,通常表现为烦热燥渴;血分之热被湿郁,通常表现为唇红溲黄。二者通常并见舌面之黄厚腻或黄厚润苔。从“黄汗之病”来说,其“”是营血之热或木郁之热。《长沙药解·黄芪·黄芪芍药桂酒汤》:“以汗出入水……卫气不行,遏其营血,郁而为热。……芍药、苦酒,泻营热而清风木也。“水气五”释文:“黄汗者,土湿木郁,而生下热。其外症,可以见“身发热”(但非必定“身发热”。“水气四”:“身肿而冷,状如周痹……此为黄汗”),也可同时并见“两胫自冷”,不矛盾。

    水气三

    【寸口脉沉滑者,中有水气;面目肿大,有热,名曰风水。视人之目窠上微肿,如蚕新卧起状,其颈脉动,时时咳,按其手足上,陷而不起者,风水。】

    寸口脉沉者,肾阴之盛;滑者,风客皮毛,水气内郁而动荡也。是谓中有水气。面目肿大,身上有热,名曰风水。视人之目窠上微微臃肿,如蚕之新卧起状,其颈脉振动,时时咳嗽,按其手足上陷而不起者,是风水也。视人之目窠上至末,《灵枢·论疾诊尺篇》文。水胀篇《素问·平人气象论》皆有此段,而语稍不同。《素问·评热病论》:诸有水气者,微肿先见于目下也。水者阴也,目下亦阴也;腹者至阴之所居,故水在腹者,必使目下肿也。其气上逆,故口苦舌干,卧不得正偃,正偃则咳出清水也。此论风水,岐伯曰:病名为风水。颈脉者,足阳明之人迎,动于结喉之旁。颈脉动,时时咳者,胃气之上逆。按其手足,陷而不起者,肿之坚厚也。

    水气四

    【太阳病,脉浮而紧,法当骨节疼痛;反不疼,身体反重而痠,其人不渴,汗出即愈。此为风水。恶寒者,此为极虚发汗得之。渴而不恶寒者,此为皮水。身肿而冷,状如周痹,胸中窒,不能食,反聚痛,暮躁不得眠,此为黄汗。痛在骨节,咳而喘,不渴者,此为脾胀;其状如肿,发汗则愈。然诸病此者,渴而下利,小便数者,皆不可发汗。】

太阳病,脉浮而紧,是伤寒之脉,法当骨节疼痛;今反不疼,身体反重着而痠,其人不渴,是非伤寒,乃水气在内。发汗则愈,此为风水也。其恶寒者,此为阳气极虚,而又发汗亡阳而得之。其渴而不恶寒者,卫阳未泄,此为皮水。若身体胕肿寒冷,状如周痹,随经脉上下而痛作,胸中窒塞,不能下食,气反聚痛于膈上,暮躁不得眠睡,此为黄汗。若痛在骨节,咳而发喘,口不渴者,此为脾胀。以湿土壅阻,肺气郁碍,故咳喘俱作。其状亦如胕肿,乃内胀而非外肿也。以上诸证,皆发汗以泄其水气则愈。然诸病此者,设若渴而下利,小便数者,津液内耗,不可发汗也。

先生释文称“太阳病,脉浮而紧,是伤寒之脉”。实际上,此条之“不渴”“恶寒”,乃至身体之“”,均为伤寒之症。临证突破口,一是身体之“”。湿性重滞,“重”是“湿”之明证[40]。二是患者之“恶寒”,并非见于得病之初,而是见于发汗之后。可见该“恶寒”乃汗后阳虚,非寒邪束表。然“身体重”“经发汗”需问诊,非可从“脉浮而紧”得之。

水气之病通常有肿胀症状和脉沉之象。如“水气二”:“皮水……外证胕肿……”“水气三”:“……按其手足上,陷而不起者,风水。”“水气十”:“脉得诸沉,当责有水。身体肿重。……”“水气二十一”:“诸有水者,腰以下肿,当利小便;腰以上肿,当发汗乃愈。”“水气二十六”:“里水者一身面目黄肿,其脉沉……”(释文:“里水,水在脏腑之里,即正水、石水及五脏之水也。”)但《伤寒》《金匮》之“水气”有时亦指痰湿水饮。如《伤寒论》第40条:“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小青龙汤主之。”《长沙药解·麻黄·小青龙汤》释为:“以水饮中阻,肺胃不降,浊气逆冲,故作呕咳……”是“水气”即“水饮”也。表现为“水饮”的“水气”病,非必有肿胀症状和脉沉之象。一般来讲,脏腑之“水气”,常见为痰湿水饮之证;经络之“水气”,常见为肢重肤肿之象。

此条原文“然诸病此者……皆不可发汗”,先生释为:“津液内耗,不可发汗也。”虽然是“津液内耗”,关键是从其病机来讲,“渴而下利”是土湿而肝脾下陷;“小便数”是风木疏泄,皆里阳不达之象。其时若再发汗,则亡其经阳而致表里俱虚,甚者亡其里阳而致胀满[41]。若是一般的“津液内耗”,则并非完全不可发汗。如“水气二十六”原文:“里水者……假令小便自利,此亡津液,故令渴,越婢加术汤主之。”“水气二十七”原文:“里水,越婢加术汤主之,甘草麻黄汤亦主之。”先生于“水气二十七”释文示:“……越婢加术汤……甘草麻黄汤……皆用麻黄,使里水化汗而外泄也。”是麻黄虽泻水,泻水之形式,究竟是发汗。可见亡津液之证,非不可发汗,是不可不顾生津液而发汗。窃以为,越婢加术汤合防己茯苓汤(防己、茯苓、黄芪、桂枝、甘草),去防己;无热去石膏;阳虚加附子;或并加人参,以之治水病,甚善。《四圣心源·杂病解·鼓胀根原》治气鼓用桂枝姜砂汤(茯苓、泽泻、桂枝、芍药、甘草、砂仁、干姜),治水胀用苓桂浮萍汤(茯苓、泽泻、半夏、杏仁、甘草、浮萍、桂枝),可互参。

    水气五

    【脉浮而洪,浮则为风,洪则为气;风气相搏,风强则为瘾疹,身体为痒;痒者为泄风,久为痂癞。气强则为水,难以俯仰。风气相系,身体洪肿,汗出乃愈。恶风则虚,此为风水;不恶风者,小便通利,上焦有寒,其口多涎,此为黄汗。】

脉浮而洪,浮则为风邪之外袭,洪则为卫气之内郁。风性疏泄,气性敛闭,外风与内气相搏;风泄于外,气闭于内,营郁热作,透出汗孔,而见红斑,是谓痧疹。气之为性,愈泄则愈敛,若风强而外泄,气强而内闭,则红斑不出。其风强而气不能全闭,红斑半出,出而不透,隐见于皮肤之内,是为瘾疹。气不透出,则郁而为痒,痒者名为泄风。泄风者,风之半泄而未透也。《素问·风论》:外在腠理,则为泄风是也。泄风不愈,营血之郁热莫宣,久而肌肉腐溃,则为痂癞。义详风论。《素问》名为癞风,亦曰脉风。《脉要精微论》谓脉风成为癞是也。《金匮》此段,见《伤寒·脉法》。盖肺窍于鼻,司卫气而主皮毛,卫气郁,故皮肿毛落而鼻坏。法当泻卫气之闭遏,清营血之郁热,则疮癞平矣。若气强而风不能半泄,则气闭而为水。以气为水母,气行则水行,气郁则水郁也。气水鼓胀,故难以俯仰。风气抟结,两相维系,营卫郁阻,气水不行,故身体洪肿。汗出而水气外泄,肿乃愈也简言之,“”与“”乃风邪与卫气在体表抗争的强弱表现。气全闭则为水;不能全闭则为痒。“痒者名为泄风”,是风尚能泄也。恶风者,是其表气之虚,得风则卫气愈闭而病加,是以恶之,此为风水。不恶风者,小便通利,上焦有寒,肺气不降,其口多涎,此为黄汗。黄汗者,土湿木郁,而生下热;上原无热,惟有寒也(黄汗之病,可参“历节四”“水气二”笔者注文。先生此句之“下热”,是乙木下郁之热,症见溲黄。但是,营血之热即相火之热;相火不降,其热见于上部。“水气二”原文:“黄汗其脉沉迟,身发热……”,是相火之热也。因此,“上原无热”四字,应当不是指相火之热,而是指心、肺。先生似是将“营热”归为“经热”,即“外热”,而非“上热”。如“水气二十九”:“……卫郁而为肿,营郁而为热。经热郁蒸,泄而为汗……”)

    水气六

    【趺阳脉当伏,今反紧,本自有寒,疝瘕,腹中痛,医反下之,即胸满短气。趺阳脉当伏,今反数,本自有热,消谷,小便数,今反不利,此欲作水。】

    趺阳脉当伏,今反紧,紧则为寒,本自当有寒,疝瘕,腹中疼痛,医不用温,而反下之,土败胃逆,即胸满而短气也。趺阳脉当伏,今反数,数则为热,本自当有内热,消谷,小便数,今反小便不利,此欲作水也。盖素有伏气(久病之气)者,趺阳脉亦当有伏留之象,而伏气有寒热之不同。寒伏(久病于寒)则脉紧,此当有寒,疝瘕,腹中痛,医反下之,即胸满而短气。热伏(久病于热)则脉数,此当有积热,消水谷而便数。今反不利,此水谷不消,内原无热,欲作水也。

    水气七

    【寸口脉浮而迟,浮脉则热,迟脉则潜;热潜相抟,名曰沉。趺阳脉浮而数,浮脉即热,数脉即止;热止相抟,名曰伏。沉伏相抟,名曰水。沉则络脉虚,伏则小便难;虚难相抟,水走皮肤,即为水矣。】

    寸口脉浮而迟,浮脉即为阳盛而上热,迟脉即为阴盛而下潜;上热与下潜相抟,是阴气不升,其名曰沉。趺阳脉浮而数,浮脉即为阴虚而上热,数脉即为阳盛而上止;上热与上止相抟,是阳气不降,其名曰伏。阴之下沉与阳之上伏相抟,则阴中无阳而水不化气,其名曰水。阴升于上,是谓清阳,水升而化阳气,故络脉充满;阴沉而不升,则络脉虚。阳降于下,是谓浊阴,气降而化阴水,故小便通利;阳伏而不降,则小便难。络脉之虚与小便之难相抟,则水不渗于膀胱而逆走于皮肤,即为水矣。抟者,合也。

水病原于下寒,今阳气伏止于上而不下交,阴气沉潜于下而不上交,则水不能化气而水道瘀塞,络脉空虚。积水无下泄之路,盛满莫容,则避实而走虚,游溢于经络而浸淫于皮肤,必然之势也。

此条原文,亦如其他讲述脉象之文,均不易理解。大致,所谓“热潜相抟,名曰沉”“热止相抟,名曰伏”等表达方式,应是仲景先生该时代的语言习惯。经先生释后,较为明白晓畅。简单来说,此证之病机,如先生释文示:“水病原于下寒,今阳气伏止于上而不下交,阴气沉潜于下而不上交,则水不能化气而水道瘀塞,络脉空虚。积水无下泄之路,盛满莫容,则避实而走虚,游溢于经络而浸淫于皮肤”。

    水气八

    【寸口脉弦而紧,弦则卫气不行,(此处疑缺“紧”字)即恶寒,水不沾流,走于肠间。】

    弦为肝脉,紧为肾脉。寸口脉弦而紧,肾肝阴盛,营阴束其卫阳,卫气不行,即见恶寒。阳气败没,阴水泛滥,停瘀而不沾流,故走于肠间,沥沥有声也。

    水气九

    【少阴脉沉而紧,紧则为痛,沉则为水,小便即难。】

    少阴脉沉而紧,阴旺而水寒也。紧则寒气凝涩而为痛,沉则阴气结凘而为水。水寒木郁,膀胱不泄,小便即难也。

    水气十

    【脉得诸沉,当责有水。身体肿重。水病脉出者,死。】

    脉得诸沉,阴旺水寒,不能化气,当责有水。水溢皮肤,身体肿重,是其证也。水病脉沉,若脉出者,阳根下断,升浮无归,法当死也。

    水气十一

    【夫水病人,目下有卧蚕,面目鲜泽,脉伏,其人消渴,病水。腹大,小便不利,其脉沉绝者,有水,可下之。】

目下,阳中之阴位,水气上溢,阴位先凝,故目下臃肿如卧蚕也。水气浸润,故面目鲜泽,所谓色鲜明者,有留饮也。首卷脏腑经络语。脉伏者,伏留而不动也。消渴者,水泛而火逆,木郁而风动也(这是两个因素,一是“火逆”,一是“风动”)。如此,法当病水。若腹大而小便不利,其脉沉绝者,此为有水,可下之也。

大法如五苓散、猪苓汤等。亦有人认为“”之法,应为十枣汤、己椒苈黄丸之类。这个不必深辨。随其水之所在,及病机症状表现,或五苓、猪苓,或十枣、己椒,均在法中也。

    水气十二

    【问曰:病下利后,渴而饮水,小便不利,腹满因肿者,何也?答曰:此法当病水。若小便自利及汗出者,当自愈。】

    病下利后,阳亡土湿,木郁风动,渴而饮水,小便不利,腹满因致胕肿者,此法当病水。若内而小便自利,及外而汗出者,自当平愈。是以水病有发汗利水之法也。

    水气十三

    【心水者,其身重而少气,不得卧,烦而躁,其人阴肿。】

    心水者,水灭火也。阴盛阳虚,故身重而少气。阳不根阴,故烦躁,不得卧寐。火种下绝,肝肾寒凝,故阴器肿大也。

    水气十四

    【肝水者,其腹大,不能自转侧,胁下腹痛,时时津液微生,小便续通。】

    肝水者,水乘木也。木郁贼土,是以腹大。肝脉自少腹而循胁肋,行身之侧,脾胀肝郁,经脉迫急,故不能转侧而胁腹时痛也。风木疏泄,故时时津液微生于上,小便续通于下也。

    水气十五

    【肺水者,其身肿,小便难,时时鸭溏。】

    肺水者,水乘金也。肺主气,卫气不行,故其身肿。气生水,肺气不化,故小便难。肺为太阴,化气于湿土,下与大肠相表里;大肠燥金,亦从湿化,收敛失政,故时时鸭溏(“燥金”为大肠之令气,未必“从湿化”。其“时时鸭溏”者,似乎从手太阴不收,导致足太阴不升;足太阴不升而下陷,是以症见“鸭溏”的角度解释较妥)

    水气十六

    【脾水者,其腹大,四肢苦重,津液不生,但苦少气,小便难。】

    脾水者,水侮土也。脾为太阴湿土,水盛土湿,乙木不达,郁怒而贼脾土;脾气胀满,是以腹大。脾主四肢,湿流关节,故四肢苦重。木郁风动,肺津伤耗,故津液不生。脾土被贼,困乏衰倦,故苦少气。土湿木郁,不能泄水,故小便难。

    水气十七

    【肾水者,其腹大,脐肿,腰痛,不得溺,阴下湿,如牛鼻上汗,其足逆冷,面反瘦。】

    肾水者,水自伤也。水盛而侮土,土湿木郁,是以腹大。脐居上下之交,中气所在,寒水侮土,中气崩溃,是以脐肿。脐肿腹大,总缘土败。所谓肾气实则胀也。腰者,肾之府也,水旺木郁,陷于肾部,盘塞不舒,是以腰痛。乙木不能疏泄,故不得溺。肾开窍于二阴,前阴者,宗筋之聚,肝之所司也,水寒土湿,肝木郁陷,湿气外蒸,故阴下湿,如牛鼻上汗。肾脉自足走胸,寒水下旺,经脉不升,故其足逆冷。阳明行身之前,循面下项,阳明从燥金化气,是为燥土,水侮土败,太阴湿土之部,无不胕肿,而燥被湿夺,亦当肿及阳明之分,但阳明为三阳之长,首面又六阳之会,以燥土而居阳盛之地,是以面部不肿。阳明太阴,同主肌肉,水胜土负,肌肉消减,故面部不肿,反见其瘦也。

    《素问·阴阳别论》:三阴结,谓之水。三阴者,太阴也。手太阴肺不能行水,足太阴脾不能制水,阴气凝结,是以水泛。究竟化水者脾肺,司水者肾也,然则太阴者,水病之标;少阴者,水病之本。手之少阴,是为丁火;足之少阴,是谓癸水,丁火不根于癸水之中,此少阴水病所由作也。水盛则灭火而侮土,水凘土败,堤防崩毁,水病既成,不可医矣(未必“不可医”,难医。法如下文)

治法:补火燥土,以制癸水。而横流倒注,实因水窍不开,则条达厥阴,以通疏泄之路,不易之诀也。此法通治虚劳百病。《四圣心源·劳伤解·中气》:“泻水补火,扶阳抑阴,使中气轮转,清浊复位,却病延年之法,莫妙于此矣。厥阴风木,性主疏泄,汗溺皆司。汗孔、尿孔,水之去路也。(特殊情况下,后窍也可以是水之去路。)

    水气十八

    【问曰:病者苦水,面目身体四肢皆肿,小便不利。脉之,不言水,反言胸中痛,气上冲咽,状如炙肉,当微咳喘。审如师言,其脉何类?师曰:寸口脉沉而紧,沉为水,紧为寒;沉紧相抟,结在关元。始时尚微,年盛不觉。阳衰之后,营卫相干;阳损阴盛,结寒微动,肾气上冲,咽喉塞噎,胁下急痛。医以为留饮,而大下之;气系不去,其病不除。复重吐之,胃家虚烦,咽燥欲饮水。小便不利,水谷不化,面目手足浮肿。又与葶苈丸下水。当时如小差,食饮过度,肿复如前。胸胁苦痛,象若奔豚。其水扬溢,则咳喘逆。当先攻击冲气,令止,乃治咳;咳止,其喘自差。先治新病,病当在后。】

病者苦水,面目身体四肢皆肿,小便不利,是水也。乃脉之,不言水,反言胸中痛,气上冲咽喉,状如炙肉,当微作咳喘。缘其寸口脉沉而紧,沉为水盛,紧为寒凝;沉紧相抟,水寒结在任脉之关元。始时病气尚微,年方盛壮,不知觉也。及乎年迈阳衰之后,营卫俱虚,两相干碍,是时阳损阴盛,关元之结寒微微动作,肾中阴气随而上冲,是以咽喉塞噎,状如炙肉;水寒木郁,故胁下急痛。医不知是结寒,以为留饮,而大下之,寒气维系而不去,其病不能除也。复重吐之,以伤胃气,胃逆而生虚烦,咽燥而欲饮水。其小便不利,前无渗泄之路,而水谷陈宿,不能腐化,水溢经络,是以面目手足浮肿。医又与葶苈丸下水。积水初下,当时如小差,遇食饮过度,伤其脾胃,水气泛滥,肿复如前。风木郁冲,胸胁苦痛,象若奔豚升突。其水邪上腾,扬溢胸膈,壅其肺气,故咳嗽喘逆俱作。治法当先攻击冲气,令止,乃后治咳;咳止,其喘自差。先治其冲气之新病,咳喘之病,当在后也。肾肝冲气,因于下有结寒,当以温暖肾肝之药下其冲气。

原论此条,乃讲述一例患者被误治的医案。

    水气十九

    【师曰:寸口脉沉而迟,沉则为水,迟则为寒;寒水相抟,趺阳脉伏,水谷不化。脾气衰则鹜溏,胃气衰则身肿。少阳脉卑,少阴脉细,男子则小便不利,妇人则经水不通。经为血,血不利则为水。名曰血分。】

    寸口脉沉而迟,沉则阴盛而为水,迟则阳虚而为寒;寒水相抟,阴盛阳奔,故趺阳脉伏,水谷不化。太阴主内,脾气衰则湿旺而鹜溏;阳明主外,胃气衰则阳败而身肿。于是少阳之脉卑,相火虚而形于左关;少阴之脉细,寒水旺而现于尺中。寒气下凝,男子得此,则小便不利;妇人得此,则经水不通。经水为血,血原于肾而藏于肝。水暖木荣,则血流而水利;水寒木郁,则血瘀而水凝(世俗常将“血不利则为水”径理解为“血瘀则变为水”。其实,本意是“水寒木郁,则血瘀而经水不通,水凝而水病发作”。可简单理解为“血不利则发为水病”,亦即下文“以血分之寒而病水”之意)。缘血中温气,实胎君火;火败血瘀,水病必作,故经脉不利则为水。寸口主血,此以血分之寒而病水,根起于下焦者也。

    水气二十

    【师曰:寸口脉迟而涩,迟则为寒,涩为血不足。趺阳脉微而迟,微则为气,迟则为寒。寒气不足则手足逆冷;手足逆冷则营卫不利;营卫不利则腹满。胁鸣相逐,气转膀胱。营卫俱劳,阳气不通即身冷,阴气不通即骨疼。阳前通则恶寒,阴前通则痹不仁。阴阳相得,其气乃行;大气一转,其气乃散。实则失气,虚则遗溺。名曰气分。】

    寸口脉迟而涩,迟则为阴盛而寒,涩则为血之不足。趺阳脉微而迟,微则为气之不足,迟则为阳虚而寒。寒旺而气血不足,则手足厥逆而寒冷。手足逆冷,则营卫凝涩而不利。营卫不利,经络壅塞,则脏腑郁遏而腹满。肝司营血而行于左胁,肺司卫气而行于右胁,中气胀满,碍左升右降之路,则两胁滞气,雷鸣相逐,下转于膀胱。营卫之气,不得顺行,逼而下转,俱致劳伤而郁结不行,堵塞膀胱注泄之路,此水病之所以作也。卫郁而阳气不通,即内陷而身冷;营郁而阴气不通,即外束而骨痛。阳欲前通而未能遽通,则寒栗而不舒;阴欲前通而未能遽通,则麻痹而不仁。必阴阳和调而相得,其气乃行。阴不乘阳,则卫气外行;阳不乘阴,则营气内行,是谓相得。行则大气一转,膀胱之滞气乃散(原论“大气一转”的“大气”,有人认为是“胸中宗气”(或曰“膻中宗气”)。以为是“宗气一转”。原论的本意是“营卫之气调和,则膀胱之滞气消散。”而“营卫之气调和”即左升右降的气机调和;而气机调和的关键是“中气”。本段释文:“中气胀满,碍左升右降之路……本卷卷首语:“中气轮转,血温而升则汗出,气清而降则便通。”可见大气一转”实际是“中气一转”。而“其气乃散”必然是“膀胱之滞气乃散”。正因为是膀胱滞气散,因此原文后句有“实则失气,虚则遗溺”之说。散则滞气泄于二阴之窍。实则失气于后阴,虚则遗溺于前阴,滞气泄则水道通矣。趺阳主气,此因气分之寒而病水,根原于上焦者也。

二章总承以上诸水证,虽有表里之辨,脏腑之别,名目非一,证状不同,其究不过血分气分二者而已。气分之病,心肺之阳虚;血分之病,肾肝之阴盛也。血分病水,因于肾寒,血以水为母而火为子,水阴而火阳,往往下寒而上热。若气分病水,则火灭而阳亡,上下俱寒也水为阴病,气分为阳分。阴病见于阳分,为“水气三十一”的“下焦阴邪逆填阳位”,其病之危重,不言而喻)

    水气二十一

    【师曰:诸有水者,腰以下肿,当利小便;腰以上肿,当发汗乃愈。】

诸有水者,腰以下肿,是气鼓也,气鼓因于土湿(脾土)而气陷;腰以上肿,是水胀也,水胀因于土虚(胃土)而水逆。盖气中之水降,则水不上逆;水中之气升,则气不下陷。水位于下,气所化也,气清则化水,循经而降(外者上者循经而行),至腰以下而水成矣;气位于上,水所生也,水温则化气,循脏而升(内者下者循脏而行),至腰以上而气成矣。气之在上,清者归于心肺而化神气,浊者外发而为汗;水之在下,精者入于肾肝而化精血,粗者外渗而为溺。其所以上下升降,化生气水者,中气之旺也。中焦气水之交,气水未分,非水非气,其象如沤。中气衰败,升降失职。气陷于下,膀胱闭癃,水窍不开,则腰以下肿,故当利水;水逆于上,玄府致密,汗孔不泄,则腰以上肿,故当发汗。腰以下肿,所谓血分也;腰以上肿,所谓气分也。水病非一,随处异名。约而言之,气分、血分尽之矣。此段之意可参《四圣心源·杂病解上·鼓胀根原》。)

《金匮玉函要略辑义》引文(证治大还):“凡大人小儿,通身浮肿喘急,小便不利,自下而上者,名阴水;自上而下者,名阳水,俗名河白。用河白草,浓煎汤洗浴。此草三尖底平,叶底及梗有芒刺。阳水用无刺者,阴水用有刺者。一二浴后,而小便便利,浮肿自消。神效神效。”《中药大辞典》载,河白草即杠板归。该书“杠板归”条注其别名为:“河白草、蛇倒退、梨头刺、蛇不过”。其性酸凉,用于热证似更妥。

    水气二十二

    【风水,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己黄芪汤主之。方在湿病。腹痛者,加芍药。】

此段见湿病。风水,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汗出当风,窍闭汗回,浸淫经络,是谓风水。风性发扬,是以脉浮。水性沉着,是以身重。风性疏泄,是以汗出。病因风得,是以恶风。防己黄芪汤,术、甘燥土而补中;黄芪益卫而发表此之“发表”,非辛开发汗之“解表”,乃“助卫气以达皮毛[42],即行卫气之郁[43]。详参“湿病九”注文;防己利水而泻湿也。土湿木郁,肝气贼脾,则病腹痛,芍药泻木而清风也。

    水气二十三

    【风水恶风,一身悉肿,脉浮不渴,续自汗出,无大热,越婢汤主之。】

    风水恶风,一身悉肿者,水胀于经络也。续自汗出,无大热者,表郁热作,热蒸于内,风泄于外,是以汗出。而泄之不透,故外无大热(先生此意是“热仍在里”。人之内热,或在气分或在血分,临证察其是烦热燥渴还是唇红溲黄可辨之。此证,不言“烦”,又明言“不渴”,而药用石膏,依理,只是气分略有热而已。其燔蒸而使汗出之“热”,是血热,但此之血热,因于湿闭,是以开其表气,热即泄也)。越婢汤,麻黄、石膏,发表而清热;姜、甘、大枣,补土而和中也。

    ◎越婢汤四十七

    麻黄六两 石膏半斤 甘草二两 大枣十五枚 生姜三两

上五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黄,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分温三服。恶风,加附子一枚。风水,加白术四两。

此证有汗、不恶寒而用麻黄,先生释:“麻黄、石膏,发表而清热”。麻黄之“发表”,乃“发皮毛而泻水”(《长沙药解·麻黄》),亦“使里水化汗而外泄”(“水气二十七”),非“泻卫郁而散表寒”之用。

《金匮玉函要略辑义》引文(尤):“'脉浮不渴句,或作'脉浮而渴’。渴者热之内炽,汗为热逼,与表虚出汗不同,故得以石膏清热,麻黄散肿……以理推之,作'而渴’为是。”可参考。

    水气二十四

    【皮水为病,四肢肿,水气在皮肤中,四肢聂聂动者,防己茯苓汤主之。】

    阳受气于四肢。皮水为病,阳衰湿旺,故四肢肿。水气在皮肤之中,郁遏风木之气,故四肢聂聂动摇。《左传》:风淫未疾,譬之树在风中,根本未动,而枝叶先摇。防己茯苓汤,甘草补中而培土;黄芪、桂枝,宣营卫之郁;防己、茯苓,泻皮肤之水气也。

    ◎防己茯苓汤四十八

    防已三两 茯苓六两 黄芪三两 桂枝三两 甘草二两

    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温三服。

    水气二十五

    【厥而皮水者,蒲灰散主之。】方在消渴。

水在皮肤,阻遏阳气,不得四达,故四肢厥冷。蒲灰散,蒲灰、滑石,利水而泻湿也。

蒲灰散所治之“皮水”较特殊。“水气二”释文:“风水、皮水,皆外在皮里,法当发汗。”依理,此证宜开表发汗,使水从外行,为何反用利水泻湿法,使水从下行?此证于《长沙药解·蒲灰》释为:“治小便不利。以水泛土湿,木郁生热,不能行水。热传己土,而入膀胱,膀胱热涩,小便不利。”也就是说,直接病因在于“膀胱热涩”,深层病因在于“土湿”,而皮肤之水,依理应该只是由膀胱经所传。换个角度,是不是所有的“皮水”,都是蒲灰散证?不是。必须尚有“”的症状。因为这个“”,体现了阳气遏抑于下焦的病机。有“”症,才可以从治其下焦湿热入手。此证,从《长沙药解》释文来看,应有“溲黄”的症状(后文“小便不利十三”释原论“小便不利,蒲灰散主之”为:“小便不利,以土湿木遏,郁而生热。……是以小便黄赤”)。尚可有舌苔黄厚腻的舌象。

    水气二十六

    【里水者一身面目黄肿,其脉沉,小便不利,故令病水。假令小便自利,此亡津液,故令渴,越婢加术汤主之。】

    里水,水在脏腑之里,即正水、石水及五脏之水也。一身面目黄肿。水旺土湿,木郁为黄,缘木主五色,入土化黄也。阴盛,故脉沉。木气遏陷,莫能疏泄,小便不利,故令病水。假令小便自利,此亡肺家津液,故令作渴。便利口渴,则水不但在里而亦在表,脉必兼浮,不全是沉。宜越婢加术汤,姜、甘、大枣,补土而和中;麻黄、石膏,发表而清热;白术生津而止渴也。

    ◎越婢加术汤四十九

    麻黄六两 石膏半斤 生姜三两 甘草二两 大枣十二枚 白术四两

上六味,以水六升,先煮麻黄,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分温三服。

此条之释文较难解。《长沙药解·白术·越婢加术汤》释为:“治里水,一身面目黄肿,小便自利而渴者。……若小便不利,此应表里渗泻,以驱湿热。今小便自利而渴,则湿兼在表,而不但在里……”亦难解。若是“湿兼在表,而不但在里”,则亦是表里均病,亦宜“表里渗泻”。实则用方重在开表泻热。亦即其渴,乃肺热之渴。似“便利亡津”后,宜加“阴虚火炎,肺热发渴”之字样。即此患者同于人参白虎证患者,均乃素体阳旺之人。如此,则白术治病本(亡津),石膏治病标(肺热),麻黄治病因,恰好。(麻黄去湿开表闭。如麻黄加术汤所释。患者在“小便自利”的情况下尚且“病水”,依理只有“表邪闭束”一个原因,故用麻黄开表。)

此外,尚有两个角度可作参考。第一,原论的越婢加术汤证,其实不是原论前句的“里水”证。是与不是,以“小便不利”与“小便自利”来区分,当然,亦可参先生提及的“脉沉”与“脉浮”来区分。第二,越婢加术汤证,的确是有“里水”之证,其“小便自利”,意思是指“水道过通”(《长沙药解·白术·桂枝附子去桂加白术汤》),即土湿而风木过度疏泄。如果是这种情形,那么越婢加术汤服后,尚需以五苓散或猪苓汤为大法,泄其脏腑之水。临证宜详加诊察。

原论此条,自古多有不同意见。如《外台秘要·卷第二十·皮水方三首》:“《古今录验》:皮水,越婢汤加术主之。”即此之越婢加术汤,但与《金匮》此条用之治“里水”不同。

    水气二十七

    【里水,越婢加术汤主之;甘草麻黄汤亦主之。】

    里水,越婢加术汤,主小便自利而渴者;甘草麻黄汤,主小便不利而无渴者。皆用麻黄,使里水化汗而外泄也。

    ◎甘草麻黄汤五十

    甘草二两 麻黄四两

上二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去上沫,内甘草,煮取三升,温服一升,重覆汗出。不汗,再服。慎风寒。

原论此条亦有意思。一句“里水,越婢加术汤主之”,说明越婢加术汤确实可以治“里水”。而“里水”之证,如果真的可以用越婢加术汤,说明在里之水,其实是因于表邪闭束而引起的。这一点,从“甘草麻黄汤亦主之”可证明。甘草麻黄汤,开表而已,并无去中湿之法。并且,即便可以用越婢加术汤,亦宜如上条(“水气二十六”)笔者注文所称,后续尚须五苓散或猪苓汤,毕竟,表郁里应,里湿已经导致木郁而风动,出现“水道过通”的症状了(参上条)。

至于先生所示之“皆用麻黄,使里水化汗而外泄”,宜细释。麻黄开表发汗,可以治水气之病,但用于治里水,依理只能治表闭所致之里水,并且后续尚须继以去里湿之法。如果不是因表闭所致之里水,不会因为用了麻黄,就能“使里水化汗而外泄”;否则,就不需要“表里渗泻”(参上条),以及“血分之病,利其水道”(本卷卷首语)、“腰以下肿,当利小便”(“水气二十一”)的治法了。

关于原论此条,“里水,越婢加术汤主之;甘草麻黄汤亦主之。”后世大致均如此表述。但是,《外台秘要·卷第二十·皮水方三首》则分为两条独立条文,并且两条所指均为“皮水”。如:“《古今录验》:皮水,越婢汤加术主之。”“范汪[44]:皮水,一身面目悉肿,甘草麻黄汤主之。”《医宗金鉴·订正仲景全书金匮要略注·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五》则称:“里水之'里’字,当是'皮’字。岂有里水而用麻黄之理?阅者自知,是传写之讹。”并称:“皮水表虚有汗者,防己茯苓汤固所宜也;若表实无汗有热者,则当用越婢加术汤;无热者,则当用甘草麻黄汤发其汗,使水外从皮去也。”《医宗金鉴》之论,动辄称“脱简”“衍文”,或“文义未属”,或“传写之讹”,过于武断粗疏。作为思维的一个参考角度可也。

    水气二十八

    【水之为病,其脉沉小,属少阴;浮者为风,无水虚肿者,为气水。发其汗即已。脉沉者,宜麻黄附子汤;脉浮者,宜杏子汤。】

    水之为病,其脉沉小,属之少阴,肾脉沉小也。浮者为风,风性发扬也。无水虚肿者,名为气水。其实是气,而非水也(此句,可见《金匮》用词有时亦较随意。原文明言“无水虚肿”,但仍称之为“气水”。目前通行的《金匮》版本,亦有断句为:“无水虚肿者,为气。水,发其汗即已。”后句其实仍然是怪怪的,但略可备为一说)。凡此诸证,发其汗即已。但脉有浮沉,则药有温清之不同耳。脉沉者,宜麻黄附子汤,温中下而发表;浮者,宜杏子汤,清中上而发表也。

    ◎麻黄附子汤五十一 方见《伤寒·少阴》。即麻黄附子甘草汤,而分两不同。

    麻黄三两 甘草一两 附子一枚,炮

    上三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黄,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半,温服八合,日三服。

    ◎杏子汤五十二 方见《伤寒·太阳》。原方缺载,取《伤寒》麻杏石甘汤补。

    杏子五十枚 麻黄四两 石膏半斤,碎,绵裹;甘草二两,炙

上四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

脉沉,为少阴里寒,故用附子温中下;脉浮,为风郁肺热,故用石膏清中上。后者实亦大青龙证(《伤寒悬解·太阳五十八》释麻杏石甘汤,“此大青龙证之轻者”)。该证气强而风弱,是以无汗或汗出不畅。依理尚应见“烦渴”等气分之热。

    水气二十九

    【问曰:黄汗之为病,身体肿,发热汗出而渴,状如风水,汗沾衣,色正黄如柏汁,脉自沉,何从得之?师曰:以汗出入水中浴,水从汗孔入得之。宜黄芪芍药桂酒汤主之。】

    黄汗为病,身体胕肿,发热汗出而渴,状如风水,汗沾衣上,色正黄如柏汁(黄汗之病,参前文“水气二”笔者注文)。此以汗出入水,水从汗孔入里,浸淫经络,阻其营卫,卫郁而为肿,营郁而为热。经热郁蒸,泄而为汗;肌肉滋湿,汗色正黄。缘脾为湿土而主肌肉,土湿木郁,则发黄色;木主五色,入土化黄故也。木郁风动,是以发渴。木气遏陷,是以脉沉。黄芪芍药桂酒汤,黄芪、桂枝,行营卫之郁遏;芍药、苦酒,泻经络之病热也(血热。即上文之“营郁而为热”)

    ◎黄芪芍药桂酒汤五十三

    黄芪五两 芍药三两 桂枝三两

上三味,以苦酒一升,水七升,相合,煮取三升,温服一升。当心烦,服至六七日乃解。若心烦不止者,以苦酒阻故也。苦酒,即醋也。

黄芪芍药桂酒汤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存在。《伤寒》《金匮》不少明言“难治”的病,都是三几次药解决问题,此证却是“服至六七日乃解”。不多见。从原文症状和病机病理来讲,水在经络,宜加浮萍或羌活、独活开表气宣卫气;木郁于脾,必见湿热之舌象,宜加茵陈蒿或赤小豆去湿热。至于“若心烦不止者,以苦酒阻故也”一句,从《长沙药解·苦酒》释苦酒(醋)“味酸、苦,性涩……用之治黄汗身肿,以其行营瘀而泻热”来看,应当是苦酒酸收,木气不达,导致君火不敛之故。六七日后,木气复其上行之政令,是以心烦乃解。可易为丹皮。滋肝血可再加山茱萸或制首乌,并用百合、五味清肺气敛心气。

原论此证,《本草汇言·卷之十六·菜部(荤菜类)》(明·倪朱谟)“罗勒”条用黄芪芍药桂酒汤去醋,用水、酒,加罗勒施治。可参考。原文:“集方:治汗出染衣,黄如柏汁,此名黄汗。其证发热汗出而渴,身体浮肿。此因出汗时,受风冷水寒之气,入于汗孔得之。宜服四仙散,用罗勒二钱,桂枝三钱,黄芪、白芍药各五钱,水酒各一碗,煎服。”罗勒,《全国中草药汇编》言其“辛,温”“发汗解表,祛风利湿,散瘀止痛。

    水气三十

    【黄汗之病,两胫自冷;假令发热,此属历节。食已汗出,又身常暮盗汗出者,此营气也。若汗出已,反发热者,久久其身必甲错。发热不止者,必生恶疮。若身重,汗出已辄轻者,久久必身瞤,瞤即胸中痛。又从腰以上必汗出,下无汗,腰髋弛痛,如有物在皮中状,剧者不能食,身疼重、烦躁,小便不利,此为黄汗。桂枝加黄芪汤主之。】

    黄汗之病,经热内郁,而不外达,故两胫自冷。假令发热,是寒湿格其阳气,外热内寒,此属历节(此句参前文“历节四”)。黄汗外冷内热,食后水谷未消,中气胀满,经热愈郁,皮毛蒸泄,是以汗出。又暮常盗汗出者,此卫气不敛,营气之外泄也。若汗出之后,反更发热者,经热不为汗减,久而营血瘀蒸,不能外华,皮腠肌肤枯涩,必生甲错(汗出仍发热者,通常见于伤寒阳明腑证;其次是热郁于膀胱,乙木不达而甲木蒸泄;再次是汗泄阳虚,乙木不达而甲木不敛;第四是汗出而卫气未尽泄,仍然敛闭而有营热,即瘾疹之类。此处应为后者,且可与热郁膀胱并见)。发热不止,血肉腐溃,必生恶疮。若身体沉重,汗后辄轻者,湿随汗泄,暂时轻松;久而汗夺血虚,木枯风作,必生瞤动(素体湿重而血虚之人,湿未畅泄,而血已再伤,是以湿未愈而木已枯。但是,此处似亦提示中焦湿重之证,不利其小便,反屡用汗法,必然导致湿不去而血被伤的后果)。瞤即风木郁冲,胸中疼痛。风木升泄,故汗出腰半以上。风木郁勃,经络鼓荡,故腰髋弛痛,如有物在皮中(此等症状,依理应是血虚导致血瘀的缘故)。湿遏经络,故身体疼重、烦躁。湿旺木郁,故小便不利。此为黄汗,宜桂枝加黄芪汤,姜、甘、大枣,培土而和中;芍药、桂枝,通经而泻热;黄芪助卫气以达皮毛。辅以热粥,而发微汗,以泻经络之郁热也。

    ◎桂枝加黄芪汤五十四

    桂枝三两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 大枣十二枚 生姜三两 黄芪二两

上六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温服一升,须臾食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取微汗。若不汗,更服。

黄芪芍药桂酒汤(黄芪五两、芍药三两、桂枝三两、苦酒一升)和桂枝加黄芪汤,泻营热、行营郁均用芍药、桂枝;后者有汗,是以“助卫气以达皮毛”所需之黄芪量少。除此之外,前者用苦酒,应是清乙木下郁之热并以之行血瘀、达肝木(苦酒行肝经而非行胆经);后者用姜、枣、草,是轻宣卫气(《长沙药解·生姜》:“生姜辛散之性……用之于甘枣桂芍之中,既以和中,又以发表”),并助脾精以生血。后者之药,依理,一者应是因其汗出而血伤;二者不排除其人素体血虚。至于“若不汗,更服”之说,窃以为,“更服”之前,宜详察其人是否气虚或中阳虚,酌加白术或人参。

    水气三十一

    【气分,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杯,桂甘姜枣麻附细辛汤主之。】

    气分,清阳之位,而浊气痞塞,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杯,此下焦阴邪逆填阳位,必缘土败而水侮也。桂甘姜枣麻附细辛汤,甘、枣,培其土虚;附子温其水寒;麻黄泻其滞气;姜、桂、细辛,降其浊阴也。

    ◎桂甘姜枣麻附细辛汤五十五

    桂枝三两 生姜三两 甘草二两 大枣十二枚 麻黄二两 附子一枚,炮;细辛二两

上七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黄,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分温三服。当汗出,如虫行皮中,即愈。

先生对桂甘姜枣麻附细辛汤的释文较简略。此证必然是因于“土败而水侮”,“下焦阴邪逆填阳位”,是以药用麻黄开表气(可认为是“提壶揭盖”之理),而用细辛、生姜降寒水、浊阴之逆(《长沙药解·细辛·防己黄芪汤》:“风木冲逆,则用桂枝;寒水冲逆,则用细辛。此治冲逆之良法也”);用桂枝达木而升左路之阳(桂枝用于降逆,如桂枝加桂汤,量用“五两”;桂苓五味甘草汤,量用“四两”。“三两”及以下乃用于疏木达郁);肾水寒盛,是以上泛而侮土,附子温其寒。至于“培其土虚”,为什么不用甘草、白术而用“甘、枣”?两个原因,一者是因为麻黄开表,恐汗出而血伤,是以用大枣补脾以滋肝血之化源。二者患者有血虚之象。实际上,此方可与理中丸合用,即加白术、人参、干姜;同时,加茯苓去水湿、枳实破滞气(枳实合白术,即下条之枳术汤)。

    水气三十二

    【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杯,水饮所作,枳术汤主之。】

    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杯,此缘水饮所作。以水旺土湿,胃气上逆,壅阻胆经下行之路,因而痞结心下,坚硬不消。枳术汤,枳实泻水而消痞;白术燥土而补中也。

    ◎枳术汤五十六

    枳实七枚 白术二两

上二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腹中软,即当散也。

此条之主症、病位与上条同。主要的不同,第一,症状方面,上条应当还有“腰以上肿”之症而此条无,因此,此条不需开表气、泄汗孔。第二,上条病至“气分”,病因是下焦阴邪上侵,无疑肾水更寒且需降寒水;此条是停滞、固有之“水饮”所致。依理,前者病急后者病缓。但是,此二味药想让湿(水饮)从下行,似有难度。依理,与真武汤、小半夏汤合用,效捷。去心下之水饮,尚可加甘遂或葶苈或苍术或神曲。

仲景先生是后世公认的珍惜药材的典范,能不用的药基本不用,即便是以延长治疗过程为代价。当然,从立法处方的严密性来讲,学人尚宜对比《四圣心源》和《金匮要略》的差别,自行从中体会。《四圣心源·劳伤解·气血·便血》的桂枝黄土汤是其中一个例子。


卷十一 【内伤杂病】 消渴小便不利淋 十三章

消渴、癃淋者,皆厥阴之病也。厥阴风木之气,性主疏泄,泄而不藏,津液失亡,则为消渴;泄而不通,川渎瘀塞,则为癃淋。其标是燥,其本则湿。消渴者,肺胃之燥也;癃淋者,肝脾之湿也。燥胜其湿,则有消而无淋;湿胜其燥,则有淋而无消。燥湿相敌,上下不交,则消见于上,淋见于下。上下之机缄,总在乎厥阴。有合病者,有分病者。其分合之概,则有消渴也,有消渴而小便不利也,有消渴而小便反多也,有小便不利也,有淋也,有淋而消渴也。病机不一,而厥阴为病(病在厥阴)则一。缘厥阴乙木,位居水火之中,火盛于上,则风木疏泄而病消渴;水盛于下,则风木郁遏而病癃淋,无异故也。

此段酣畅淋漓,本不应狗尾续貂。但有几句话仍然不得不说。首先,“厥阴为病”只是消渴、癃淋二病的直接病因。“厥阴”只是病本演化的中间环节,是代理人而不是委托人;是名义老板而不是实际老板。

其次,深层病因尚须再挖。第一个层面,“厥阴为病”,乃因“太阴之湿陷”或“阳明之燥逆”。《素灵微蕴·消渴解》:“甲木之逆,三焦之陷,则皆乙木泄之也,是以独责之厥阴。而乙木之泄,则由太阴之湿陷,阳明之燥逆也。”“太阴之湿陷”或“阳明之燥逆”,借厥阴之力而传变无穷。大致有《内经》“二阳结,谓之消”(《素问·阴阳别论》)与“二阳之病发心脾,有不得隐曲,女子不月,其传为风消”(同上)二类不同的消渴证,以及各种癃淋证。

第二个层面,“阳明之燥逆”所致之消渴,究其“燥逆”之由,又有两类。一是伤于外感。此乃真正的“阳明燥逆”。即阳旺之人,表气郁而里气化热,阳明经腑热盛而消渴。治宜白虎人参汤或大承气汤法。二是伤于杂病。此之“阳明之燥逆”,是假的“阳明燥逆”,如《伤寒悬解》之“阳明虚证”。其病因乃是太阴之湿。《素灵微蕴·消渴解》:“然阴阳有进退,燥湿有消长,此非尽阳明之病也。消渴而水利者,燥多而湿少,当属之阳明;消渴而溺癃者,湿多而燥少,宜属之太阴。以土湿非旺,则风木疏泄而不藏,是以水利;土湿过甚,则风木疏泄而不通,是以溺癃。'二阳结,谓之消’,是阳明燥盛而水利者也;'二阳之病发心脾,有不得隐曲,女子不月,其传为风消’,是太阴湿盛而溺癃者也。”先生于该篇并示:“仲景八味之法,与岐伯'二阳结’义同符”。而八味肾气丸用茯苓、泽泻,乃“渗己土而泻湿[45]。可见仍是因于太阴脾湿。

第三个层面,杂病太阴之湿,其病本是肾水之寒。如下文“消渴十一”释文:“……而木郁风动之由,全因土湿;土湿之由,全以水寒……”是即土湿之本在于水寒也。《素灵微蕴·消渴解》治吴智渊消渴,证见“日饮凉水石余,溲亦石余”。虽然“消渴而水利者……当属之阳明”,而先生药用肾气丸料煎汤冷饮,药用附子暖水驱寒而用苓、泽利水泻湿,亦可见病本仍在中下之湿寒。

简言之,外感除外,杂病消渴、癃淋,病本乃如先生此段所示:“其本则湿。”所谓“上之燥,亦因于下之湿[46]者也。而深究其源,则是肾气败而肾水寒[47]

消渴、癃淋病相关内容可参《四圣心源》的《杂病解上·消渴根原》《杂病解中·淋沥根原》和《素灵微蕴·消渴解》。

    消渴一

    【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冲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

    此段见《伤寒·厥阴》。厥阴之经,以风木而孕君火。肝藏血,心藏液,病而风动火炎,血液耗伤,津亡肺燥,则生消渴。风木不舒,奔腾击撞,故气上冲心,心中疼热其上冲之气,窃以为乃手厥阴之气。手厥阴之经气下行则木静风平,病则上逆而见其化气之风象,是为冲心之气。“心中疼热”之“”者,则为少阳之相火及少阴之君火。木郁克土,饮食不消,故胃口虽饥而腹不欲食(此句,“饮食不消”与“腹不欲食”是两种不同病机。前者是脾虚,后者是胃郁;前者是不运,后者是不纳。《伤寒悬解·厥阴一》释之为“木郁克土,脾陷则胃逆,故饥而不欲食”,亦未清晰。一般来讲,患者感觉到“”,说明脾运尚可。但实际上,此处释文称“饮食不消”;“厥阴一”称“脾陷”,可见脾之运化功能衰退。在这种情况下,怎么会有“”的感觉呢?联系“消渴”一症,可知其胃口之“”,乃因于风火之消烁,非因于脾土之运化。风火是足少阳和手厥阴之上逆,甲木犯胃,胃气也上逆,因此,这种情形的“”,是“饥而不欲食”。这是“风木致饥”的特殊情形。本卷卷首语:“厥阴乙木,位居水火之中。火盛于上,则风木疏泄而病消渴;水盛于下,则风木郁遏而病癃淋。”先生释文“饮食不消”四字宜改为“脾不运化而风火消烁”。因为此证风火消烁,饮食是能消的,只是并非消于脾运而已)。木郁蠹化,是生蛔虫。食下不消,必复呕出,蛔随呕上,故食则吐蛔。下之脾败肝郁,风木疏泄,故下利不止。

厥阴不病则已,病则必见诸证,外感内伤,无有不然。后世粗工不解,以为伤寒之病,《金匮》此条,系后人误从《伤寒》采入。是于伤寒、杂病,一丝不晓,何敢妄言无忌,一至于此!

    消渴二

    【寸口脉浮而迟,浮即为虚,迟即为劳;虚即卫气不足,劳则营气竭。趺阳脉浮而数,浮即为气,数即消谷而大便坚;气盛则溲数,溲数即坚;坚数相抟,即为消渴。】

    寸口脉浮而迟,浮即为表气之虚弱,迟即为里气之劳伤。表阳虚弱,即卫气不足;里阴劳伤,则营血枯竭。趺阳脉浮而数,浮即为阳气之盛,数即为消谷而大便坚;阳气盛则溲溺数,溲溺数则大便坚。大便之坚与小便之数相合,津液渗泄,即为消渴。

    盖消渴之病,在胃不在脾。《素问·阴阳别论》:二阳结,谓之消。二阳者,阳明也,手阳明以燥金主令,金燥则消水而便坚,足阳明从燥金化气,土燥则消谷而溲数。消渴者,手足阳明之合气,而燥结于肠胃者也。

太阴行气于三阴,脉候于寸口;阳明行气于三阳,脉候于趺阳。太阴主升,阴中之阳,升于脉络,则经气旺。阳明主降,阳中之阳,降于肠胃,则腑气旺。太阴虚而经中之气衰,是以寸口浮迟,卫气不足而营气消竭。此以虚劳伤其营卫;营卫耗弱,乃发热作渴之原。《伤寒》所谓诸弱发热,弱者必渴是也。阳明盛而腑中之气旺,是以趺阳浮数,戊土溲数而庚金大坚。此以燥热炼其津液,津液枯涸,及消谷引饮之根。故消渴之病,太阴衰而阳明盛,经气虚而腑气实,所谓壮火之食气者也此句指消渴之属于“阳明之燥逆”者

此证虽属“阳明燥逆”,而病因仍在太阴。释文:“……太阴虚而经中之气衰,是以寸口浮迟,卫气不足而营气消竭。此以虚劳伤其营卫;营卫耗弱,乃发热作渴之原。”“虚劳”者,“土虚”也[48]。只不过于此证而言,脾土虽湿,而胃土之燥则更盛。此属“二阳结,谓之消”之消渴,乃肾气丸证。

    消渴三

    【趺阳脉数,胃中有热,即消谷引饮。大便必坚,小便即数。】

趺阳脉数,则胃中有热;胃热即善饥善渴,消谷而引饮。谷消水化,中气有余,则谷传于后而大便必坚;水渗于前而小便即数。便坚溲数,土金俱燥,是以消渴也。

先生于《四圣心源·六气解·阳明燥金》示:“土燥而水亏者,伤寒阳明承气证外,绝无而仅有。”是即此条之消渴,除伤寒之阳明承气证,以及温病、温疫之阳明承气证外,证见“土金俱燥”者,乃“绝无而仅有”的现象。上条“二阳结”,“阳明燥逆”之消渴证,并非承气汤证,乃肾气丸证。

    淋四

    【淋之为病,小便如粟状,少腹弦急,痛引脐中。】

    淋之为病,溺孔艰涩,如粟粒阻梗而不利也。乙木郁陷,故少腹弦急。肝气贼脾,故痛引脐中。土升则木达,水寒土湿,脾气下陷,乙木抑遏,不能上达,郁怒而贼己土,是以少腹弦急而痛引脐中也。

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盖化水者,肺金也;泄水者,肝木也。土湿则金逆于上,不能化水;木陷于下,不能泄水,小便所以不利也。木以疏泄为性,土湿木郁,疏泄不行,而强欲泄之,愈泄则愈梗,愈梗则愈泄,是以频数而痛涩。温气遏陷,郁而为热,是以黄赤而闭癃。此与痢家之坠痛一理,痢病于后而淋病于前也。其燥热在肝而湿寒在脾。后世庸工,专以寒泻而治淋痢,杀人多矣。

此证,《四圣心源·杂病解中·淋沥根原》示桂枝苓泽汤(茯苓、泽泻、生甘草、桂枝、芍药)法,并示:“其肝与膀胱之热,不得不清;而脾土湿寒,则宜温燥,是宜并用干姜,以温己土。……惟温肾之药,不宜早用,恐助膀胱之热。若膀胱热退,则宜附子暖水,以补肝木发生之根也。”除用干姜之外,肝与膀胱热重者,宜酌加丹皮、栀子或滑石、金钱草。

    淋五

    【淋家,不可发汗,发汗则必便血。】

淋家土湿木郁,怒生风燥,汗之再亡血中温气,风木愈郁;疏泄失藏,必便血也。此段见《伤寒·不可汗》中。

《李金庸金匮》称:“本条虽云淋家不可发汗,然淋家具有外感表证确非发汗不可为治者,可于发汗药中加入养阴滋液之品以护其阴。”这个说法不妥。淋家并非因于阴虚,“护其阴”无关痛痒。淋家发汗,之所以“必便血”,参本条释文。确需发汗,应在去中下湿热并息风达木的基础上开表发汗。

    消渴六

    【渴欲饮水,口干舌燥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方见“暍病”。

此段见《伤寒·阳明》。渴欲饮水,口干舌燥者,金被火刑,热伤肺气,不能化生津液,泽脏腑而润口舌也。白虎加人参汤,知母、石膏,泻热而清金;参、甘、粳米,益气而培土。土旺金生,气充津化,解渴除烦之圣法也。

此条虽列在《金匮》“内伤杂病”卷,实则多见于伤寒之中风证。人参白虎证“是燥盛作渴”(“消渴小便不利九”)之证。而“阴易进而阳易退。湿胜者常多,燥胜者常少。辛金化湿者,十之八九;戊土化燥者,百不二三。”(《四圣心源·六气解·阳明燥金》)也就是说,杂病症见口渴,属白虎加人参汤证者不多;偶尔用之,亦仅可用于治标。

    消渴七

    【渴欲饮水不止者,文蛤散主之。】

    渴欲饮水不止,水盛土湿,火升而刑肺也(这只是针对《金匮》此条而言,并非指“渴欲饮水不止”之证,全都因为“水盛土湿”)。文蛤散利水而泻湿,止渴而清烦也。

    《伤寒》:意欲饮水,反不渴者,服文蛤散;若不差者,与五苓散。文蛤散证,即五苓散证之轻者。上燥下湿,故意欲饮水而反不渴,其渴欲饮水不止,实非真渴也。

    ◎文蛤散五十七 方见《伤寒·太阳》。

    文蛤

上一味,杵为散,以沸汤五合,和服方寸匕。

一般来讲,此证与上条白虎人参汤证是对称关系。白虎人参证,乃“即将来之大承气证,而里热未实;从前之大青龙证,而表寒已解者也。”(《伤寒悬解·太阳三十七》)乃胃阳素旺之人,外感亡津液而将入阳明腑者。文蛤散证则与五苓、猪苓证一样,乃脾阴素旺之人,外感亡津液而导致的“湿盛作渴[49]。同为外感亡津液,因里气不同而出现不同的转归。

    消渴八

    【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方在痰饮。

    此段见《伤寒·太阳》。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以有停水在内,两水莫容,是以吐出。五苓散,二苓、泽泻,利水而泻湿;白术、桂枝,燥土而疏木也。

    消渴小便不利九

    【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宜利小便发汗,五苓散主之。】方在痰饮。

    此段见《伤寒·太阳》。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湿盛于下,火升而不降也。宜利小便以泻下焦之湿,发汗以泻上焦之湿(所谓“发汗以泻上焦之湿”者,非五苓散中桂枝之功。如《伤寒论》五苓散方后称,“多饮暖水,汗出愈”,并有“白饮和服”四字(《伤寒悬解·太阳四十一》)。白饮”于此宜作“米汤”看,以代粳米“最补中焦,而理清浊”(《长沙药解·粳米》)之用。也就是说,五苓散之发汗,实际上也如桂枝汤一般,乃靠啜粥,并借“暖水”之热气以发汗。五苓散上下渗泻,使湿淫尽化汗溺而去,止湿盛发渴之神方也。人参白虎证,是燥盛作渴,文蛤、五苓、猪苓证,是湿盛作渴。

    消渴小便不利十

    【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猪苓汤主之。】

    此段见《伤寒·阳明》。湿盛于下,阳气郁格,故脉浮发热。湿旺木郁,风燥亡津,故渴欲饮水。木郁不能泄水,故小便不利。猪苓汤,二苓、滑、泽,利水而泻湿;阿胶滋木而清风也。

    ◎猪苓汤五十八 方见《伤寒·阳明》。

    猪苓一两 茯苓一两 泽泻一两 滑石一两 阿胶一两

上五味,以水四升,先煮四味,取二升,去滓,内阿胶,烊消尽,温服七合,日三服。

猪苓汤证,先生于《伤寒悬解·阳明六十五》释为:“土湿木遏,郁生下热,是以发热”。膀胱之热,证见溲黄,是滑石的适用症;此“”,沿膀胱经而散见于全身上下,不同于少阳胆经相火(相火之热通常是热在上而冷在下)。但是,此证之“木遏”,尚有自身血虚之内患,是以需用“阿胶滋木”。也就是说,此证实际上是中阳虚并阴血虚。俗谓“阴虚发热”的脉象,即脉象细数应当是存在的。

    消渴十一

    【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饮一斗,小便一斗,肾气丸主之。】

    凡消渴之病,率小便不利(通常如此)。缘土湿木遏,郁生风燥,上而津液消耗,则为消渴;下而疏泄不利,则小便不利。男子消渴而小便反多者,乙木善泄而癸水失藏也。

    小便之通塞,司于膀胱;而膀胱之开阖,职在三焦。《灵枢·本输》:三焦者,入络膀胱,约下焦。实则闭癃,虚则遗溺。以水性下润而火性上炎,水欲降而火升之,则溲溺不至遗失,故三焦之火,能约小便。夫水性善藏,火性善泄。《素问·灵兰秘典》: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火盛土燥,则肺气降洒而化水;火旺水暖,则肝气升达而水泄。水土温燥,金生木泄,皆三焦之力也。膀胱主藏,三焦主出。乃火实而水虚,反闭癃而不出;火虚而水实,反遗溺而不藏,此何以故?盖蛰藏者,肾之能也;传输者,膀胱之事也。火藏于肾,则水道清利而不塞;癸水温暖,则乙木荣畅,善于泄水。火泄于膀胱,则水府热塞而不通。所谓实则闭癃者,三焦之火不藏于肾而泄于膀胱也。夫三焦之火,本藏于肾,今何缘而泄于膀胱?则厥阴之咎也。以肾主蛰藏,肝主疏泄。水中之火旺,藏于少阴,是谓肾气。肾气温暖,木荣风静,则癸水善藏而木不能泄;肾气凘寒,木郁风作,则乙木善泄而水不能藏。风木疏泄,必由水寒,而寒有微甚之差,则泄有通塞之殊。其肾水微寒而相火未至极衰,则木陷于水而生下热,泄而不通,乃病淋涩。所谓实则闭癃者,木愈泄而水愈藏也。其肾水极寒而相火不存微焰,则木郁于水而无下热,泄而不藏,乃病注倾。所谓虚则遗溺者,水莫藏而木善泄也。(此段之归因亦有点绕弯,宜参本卷卷首注文。)

    消渴者,厥阴风木之病《素灵微蕴》:“消渴之病,则独责肝木而不责肺金。。厥阴水母而子火,病则风木疏泄,火不根水,下寒而上热。上热则善渴,故饮水一斗;下寒则善溲,故小便一斗。《诊要经终论》:厥阴终者,中热而善溺是也。而木郁风动之由,全因土湿;土湿之由,全以水寒;水寒者,肾气之败也(绝大部分的内伤杂病,病程短的,归因于土湿;病程长的,归因于水寒。大致如此句所示之层次)。肾气丸,附子、桂枝,温肾气而达木;山萸,薯蓣,敛肝气而摄水;茯苓、泽泻,渗己土而泻湿;地黄、丹皮,滋乙木而清风也。

    ◎肾气丸五十九

    附子一两 桂枝一两 薯蓣四两 山茱萸四两 茯苓三两 泽泻三两 丹皮三两 干地黄八两

上八味,末之,炼蜜和丸,梧子大,酒下十五丸,日再服。

肾气丸方,后世有认为山萸、地黄补阴,类似于“加油”或“堆积木柴”;附子是“点火”。从两类药的用量来看,似不无道理。地黄有助湿之弊,可易为制首乌,或肉苁蓉,或锁阳等。《四圣心源·杂病解上·消渴根原》示桂附苓乌汤法治“饮一溲二”之消渴病初起者,可互参。

    消渴小便不利十二

    【小便不利者,有水气。其人若渴,栝蒌瞿麦丸主之。】

    小便不利者,内有水气,在下郁其乙木(并非望诊可得的,而是需要从“小便不利”推断出来的,“郁其乙木”之“”之“水气”,依理应是中焦湿气,如“淋四”释文:“土湿则……木陷于下,不能泄水,小便所以不利也。……”但是,将“水气”理解为中焦湿气,似乎并不恰当。详参下文笔者注文)。其人若渴,是寒湿格其君相之火,上烁肺津也。栝蒌瞿麦丸,瞿、苓、附子,泻水而温肾寒;薯蓣、栝蒌,敛金而清肺燥也(上见肺金之燥热,中见脾土之寒湿,下见肾水之寒和膀胱之郁热。大致应见濡脉或舌中后部之白腻润苔。尚应见“溲黄”之乙木下郁之症,故药用瞿麦。但应非过于黄色,过于黄,则不合《长沙药解》“附子”章乙木热胜之禁。因非热气太旺,故瞿麦仅用一两。至于肾水之寒,应表现为畏寒、足冷等症状。此方,依理尚宜加桂枝疏木)

    此与肾气丸证,皆上有燥热,下有湿寒;彼则小便反多,此则小便不利。缘彼无水气,则上燥偏多(此称“无水气”,但肾气丸用及苓、泽,先生明示:“茯苓、泽泻,渗己土而泻湿”(上条释文),说明“水气”并非指“中焦湿气”);此有水气,则下湿偏盛(“水气”之病,病机本来就是“阳衰土湿,气郁而水泛[50],也就是说,根子本来就是“土湿”。因此,“有水气”之证,“下湿偏盛”可以理解。关键是,这个“下湿”,其实应该就是“腰以下肿”的水肿症状。《长沙药解·栝楼根》释栝蒌瞿麦丸证病机是“阳衰土湿,寒水停留……”应该说,这个“寒水停留”才是《金匮》原文“有水气”的意思;否则,仅凭“小便不利”怎么推断出“有水气”?换句话说,症见“小便不利”和“”怎么就是栝蒌瞿麦丸证?无此理。《金匮》原文“小便不利者”的“”字去掉就容易理解了)。燥多则风木上达而善泄,湿多则风木下郁而不能泄也。

    ◎栝蒌瞿麦丸六十

    栝蒌根二两 薯蓣三两 瞿麦一两 茯苓三两 附子一枚,炮

上五味,末之,炼蜜和丸,梧子大,饮服二丸,日三服。不知,增至七八丸,以小便利,腹中温为知。

    小便不利十三

    【小便不利,蒲灰散主之;滑石白鱼散、茯苓戎盐汤并主之。】

    小便不利,以土湿木遏,郁而生热(此句仅针对《金匮》此条而言)。热传己土,而入膀胱,是以小便黄赤。黄者,湿土之下传;赤者,君火之下郁也。君火胎于乙木,故木郁则生下热。木气遏陷,泄而不通,故水道淋涩。蒲灰散,蒲灰咸寒而通淋涩,滑石淡渗而泻湿热也。滑石白鱼散,滑石渗湿而泻热;白鱼、发灰,利水而开癃也。茯苓戎盐汤,苓、术,燥土而泻湿;戎盐利水而清热也。

    ◎蒲灰散六十一

    蒲灰半斤 滑石一斤

    上二味,杵为散,饮服方寸匕,日三服。

    ◎滑石白鱼散六十二

    滑石一斤 白鱼一斤 乱髮一斤,烧

    上三味,杵为散,饮服方寸匕,日三服。

    ◎茯苓戎盐汤六十三

    茯苓半斤 白术二两 戎盐弹丸大一枚

上三味,先将茯苓、白术煎成,入戎盐再煎,分温三服。戎盐,即青盐也。

一病有多个治法,方药不都是一一对应。


卷十二 【内伤杂病】 黄疸 二十三章

    黄疸者,水旺土湿,外感风邪;湿郁为热,传于膀胱者也。水土合邪,法当利水而燥土。但高低不同,表里攸判,其表在经络,发其汗孔;里在膀胱,利其小便;高在上脘,吐其败浊;低在下脘,下其陈菀。四路清泄,黄疸无余矣。第黄生于土湿,湿原于阳虚,其小便清白,腹满欲利者,是湿寒之黄也。湿热者,黄疸之标证;湿寒者,黄疸之本色也。

湿寒之黄,仲景未尝立法。然痉湿暍中桂、附、术、甘诸方具在,推而扩之,附子、真武、茯苓四逆,亦何非湿寒之法也。读者变通而化裁之,法不可胜用矣。慎勿株守栀子大黄一法,以概寒热无定之黄疸也。

黄疸病相关内容可参《四圣心源·杂病解下·黄疸根原》。

    黄疸一

    【寸口脉浮而缓,浮则为风,缓则为痹。痹非中风。四肢苦烦,脾色必黄,瘀热以行。】

    寸口以候三阴。寸口脉浮而缓,浮则为表中于风,缓则为肌肤之痹,是为风痹,非中风也。风痹于表,则四肢苦烦,脾色必黄,瘀热以行。盖脾为湿土,其色为黄,脾气内遏,不得四达,故湿瘀为热,黄色外发。四肢秉气于脾,脾病不得行气于四肢,故四肢烦生。

    《素问·平人气象论》:溺黄赤,安卧者,黄疸。目黄者,曰黄疸。《灵枢·论疾诊尺》:身痛而色微黄,齿垢黄,爪甲上黄,黄疸也。黄疸者,土湿而木郁;木主五色,入土则化黄。溺者,肝木之疏泄。目者,肝木之开窍。爪甲者,筋之余,肝木之主司。安卧者,脾之倦,肝木之伤克。风木不郁,不成黄疸也(脾土之“湿瘀为热”,并非“湿”能变“”,而是因为风木不达,积温成热,此热传于脾土所致)

    黄疸二

    【趺阳脉紧而数,数则为热,热则消谷;紧则为寒,食即为满。尺脉浮为伤肾,趺阳脉紧为伤脾。风寒相抟,食谷即眩。谷气不消,胃中苦浊;浊气下流,小便不通;阴被其寒,热流膀胱;身体尽黄,名曰谷疸。】

趺阳脉以候三阳。趺阳脉紧而数,数则为热,内热则消谷;紧则为寒,内寒则不能消谷,食即为满。尺脉之浮,为风伤于肾;上章:寸口脉浮而缓,浮则为风。寸口,关上、尺中三部俱浮,其尺中之浮,乃风伤于肾。趺阳脉紧,为寒伤于脾。紧为肾脉,风邪外束,郁其肾家之寒;寒水侮土,则脾气受伤。脾伤于寒,故趺阳脉紧也。外风与内寒相抟,脾伤不能磨化,故食谷则头晕而目眩。水谷不化,中气胀满,甲木不降,是以目眩。谷气陈宿不消,胃中败浊,化生瘀热;趺阳脉紧而数,数则为热,热在胃也;紧则为寒,寒在脾也。浊气下流,出于溲溺,则瘀热泄矣,而水道阻梗,小便不通,又无外泄之路;其太阴少阴,俱被寒伤,瘀热不能内入于脏,因而外入于腑,流于膀胱;膀胱之瘀热,蒸于周身,身体尽黄,名曰谷疸。胃热入于膀胱,水土合邪,湿热瘀蒸,则病黄疸。谷疸者,胃热脾寒,谷气不消之所致也。

释文“……数则为热,内热则消谷;紧则为寒,内寒则不能消谷……”,既“消谷”又“不能消谷”,较难理解。窃以为,趺阳脉之“”,初期应是风邪之郁热。内热能消谷而欲食,故纳多;脾寒化迟,故见食积。此证若非纳多,而是纳少或不能食,未必有运化迟滞之病;而纳少或不能食者,则趺阳脉必不见“”象,即“阳明病,脉迟者,食难用饱”(“黄疸三”)之谓也。所谓“热则消谷”者,内热而纳多也[51]。释文称“谷气陈宿不消,胃中败浊,化生瘀热。”并称“趺阳脉紧而数,数则为热,热在胃也;紧则为寒,寒在脾也。”瘀热可见数脉,中风郁热也可见数脉,此证应两者均有。即先为中风郁热之数,后为陈宿瘀热之数;否则,原文“热则消谷”无法解释。谷气陈宿不消,化生瘀热而病谷疸,必见“食谷则头晕而目眩”(本条释文),必不见“热则消谷”;“”如果能“”,何来“谷气不消”所致之谷疸?

    黄疸三

    【阳明病,脉迟者,食难用饱;饱则发烦头眩,小便必难。此欲作谷疸。虽下之,腹满如故。所以然者,脉迟故也。】

此段见《伤寒·阳明》。阳明燥土,太阴湿土,阳旺土燥则脉数,阴旺土湿则脉迟。阳明病脉迟者,太阴盛而阳明虚也。阳衰湿旺,饮食不甘,故难以致饱;饱则脾不能化,中焦郁满,故心烦而头眩。土湿则木郁,不能疏泄,小便必难。湿无泄路,而谷气陈宿,此欲作谷疸。虽下之,而腹满如故。所以然者,以其脉迟而阴盛故也。

脉迟”而“食难用饱”之谷疸用下法,是误治。《伤寒论》第259条(《伤寒悬解·太阴十五》),“以为不可下也,当于寒湿中求之”是一提示。《四圣心源·杂病解下·黄疸根原》示:“黄疸之家,脾肾湿寒,无内热者,当用姜、附、茵陈,不可误服硝黄也。

    黄疸四

    【心中懊憹而热,不能食,时欲吐,名曰酒疸。】

    心中懊憹烦热,不能下食,时欲呕吐,名曰酒疸(既成黄疸之病,必有“身黄”等症,非仅如《金匮》原文之寥寥数字)。酒之为性,最动下湿而生上热。醉醒之后,往往烦渴饮冷,伤其脾阳。久而脾阳颓败,下湿愈滋,上热弥盛,遂生懊憹烦热。呕吐不食之证,将来必病酒疸。医知其上焦之湿热而昧其下焦之湿寒,凉泄不已,热未去而寒愈增,土崩阳绝,则人亡矣。

    酒家之病,成于饮食之生冷;酒家之命,殒于药饵之寒凉。此千古之冤枉,而人无知者,良可哀也!

    黄疸五

   【夫病酒黄疸,必小便不利。其候心中热,足下热,是其证也。】

    酒疸阳败土湿,金郁于上,不能化津;木遏于下,不能泄水。必小便不利。胃逆而君火不降,则心中热;脾陷而风木不升,则足下热。木中孕火,其气本温;木陷于水,温郁为热。肝脉起于足大指,肾脉起于足心,故足下热也。缘其中气颓败,不能升降阴阳故也。

    黄疸六

    【酒疸,心中热,欲吐者,吐之愈。】

酒疸,心中烦热,欲作呕吐者,吐之则愈。缘其湿热郁蒸,化生败浊;浊气熏心,故欲作吐。吐其腐败,则恶心呕哕止矣。

吐其腐败”,虽“恶心呕哕”可止,而酒疸之病,却未必能“吐之愈”。本卷卷首语:“黄疸者,水旺土湿,外感风邪,湿郁为热,传于膀胱者也。”可见是有表邪之证。吐之,若表气开而气机升降得以恢复,则可愈。

    黄疸七

    【酒黄疸者,或无热,靖言了了,腹满欲吐,鼻燥。其脉浮者,先吐之;沉弦者,先下之。】

酒疸,或心中无热,靖言了了,烦乱不生,而腹满欲吐,此缘土湿而胃逆也。肺金莫降,津液不生,是以鼻燥。肺窍于鼻也。其脉浮者,浊瘀在心肺之部,当先吐之;脉沉弦者,浊瘀在肝肾之部,当先下之。以腐败郁阻,心肺不降,是以脉浮;心肺之脉浮。肾肝不升,故脉沉弦。肾脉沉,肝脉弦。吐下之后,腐物涌泄,则心肺下降而肾肝上升矣(即气机升降得行)

此条原文“其脉浮者,先吐之”,亦大概说说而已。下文“黄疸二十”:“……假令脉浮,当以汗解之……”,并非一见“脉浮”,即用吐法。一般来讲,有上条“欲吐”症状之“脉浮”者,可参瓜蒂散证、栀子豉汤证,考虑用吐法。但也只是“考虑”而已。《伤寒论》第12条:“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阳()浮”而“干呕”,但并不是用吐法施治。

    黄疸八

    【酒疸下之,久久为黑疸。目青面黑,心中如蒜齑状,大便正黑,皮肤爪之不仁,其脉浮弱,虽黑微黄,故知之。】

酒疸下之,败其脾阳,久而寒水侮土,变为黑疸。木主五色,入土为黄,入水为黑,自入为青。肝木藏血,而华皮肤,水土温燥,乙木荣达,则五气调和,色不偏见;其一色偏呈者,一脏堙郁,而木气不达也。下后土败阳亏,水邪上凌,木郁湿土之中,则见黄色;木郁寒水之内,则见黑色;木气自郁,则见青色。肝窍于目,目青者,肝气抑郁,自现其色于本经之窍也。阳明行身之前,自面下项,面黑者,寒水风木之邪,上乘戊土之位也。谷入于胃而消于脾,从土化气,故大便色黄;正黑者,水侮木贼而土败也。土生于火,木贼而土负,水胜则火熄,心中火位,而如啖蒜齑,寒水灭火,金气无制,故辛味见于心家,金味辛也。木郁血凝,不能滋荣皮肤,故皮肤枯槁,爪之不仁。阳虚而不根于下,故脉浮弱。其色虽黑,而黑中微见黄色,故知是黄疸所变化也。

《李金庸金匮》称:“在临床上,各种黄疸若经久不愈,正气虚衰者,都有可能成为黑疸,并非酒疸一证误治为然。”可参考。

    黄疸九

    【额上黑,微汗出,手足中热,薄暮即发,膀胱急,小便自利,名曰女劳疸。腹如水状,不治。】

足太阳之经,起于睛明,在目内眦。上额交颠,而后行于背,太阳寒水之气逆而不降,则额见黑色。湿气蒸泄,则微汗出。手厥阴之经,行手心而上中指,脉动于劳宫,在手心中。足少阴之经,起小指而走足心,脉出于涌泉,在足心中。手中热者,少阳相火之陷也,少阳与厥阴为表里,故热在手心,足中热者,厥阴风木之陷也,乙木生于癸水,木陷于水,湿气下郁,故热在足心。日暮阳衰,寒湿下动,木火郁陷,是以病发。木陷于水,遏抑鼓荡,不得上达,故膀胱迫急。风木疏泄,火败水寒,蛰藏失政,故小便自利,此名曰女劳疸。女劳之家,纵欲伤精,泄其肾肝温气,水寒木枯,脾败湿作,则病黑疸。久而腹如水状,鼓胀不消,则水木为贼,而中气崩溃,不可治也。

《李金庸金匮》对谷疸、酒疸、女劳疸的特点做了区分,称:“谷疸是以食谷即眩,小便不利为特征;酒疸是以心中懊恼而热、小便不利为特征;女劳疸是以额上黑、手足中热、薄暮即发为特征。”有一定价值。但是,区分出其特征,然后归为某病,套上某病病名,然后按图索骥,找药方去治疗,此法并不可取。通过患者表现出来的症状,辨别患者六经之逆象及其病机,再结合“用药'三针对’”(五运六气、脉舌症状、病因病机)施治可也(参拙作《四圣的心源是什么?——四圣医学导读》之“辨逆”法)。

    黄疸十

    【师曰:病黄疸,发热烦喘,胸满口燥者,以病发时,火劫其汗,两热所得。然黄家所得,从湿得之。一身尽发热而黄,肚热,热在里,当下之。】

    病黄疸,发热烦喘,胸满口燥,何遽至此?此以疸病发时,原有内热,复以火劫其汗,两热相合,表里燔蒸,肺金受伤,故致于此。然黄家所以得病,从湿得之,非从热得,湿郁则为热耳。若一身尽发热而黄,肚皮又热,此湿热在里,当下之也。《灵枢·师传》:胃中热,则消谷,脐以上皮热,肠中热,则出黄如糜,脐以下皮热,即此肚热,热在里之义也。

    黄疸十一

    【脉沉,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皆发黄。】

    脉沉者,水盛而木陷也。木郁不能疏泄,则小便不利。风燥津亡,则渴欲饮水。湿热在中,而下无泄路,凡有此证,无不发黄。

    黄疸十二

    【腹满,舌痿黄,躁不得睡,属黄家。】

    土郁不运,则病腹满。《素问·痿论》:治痿独取阳明,舌痿黄者,土湿胀满,阳明上逆,君火不得下降,郁于戊土之中,火土合邪,湿热熏蒸,故舌痿而发黄,黄为土色而舌为心窍也。火不根水,故躁不得睡。此属黄家。

    黄疸十三

    【黄疸之病,当以十八日为期,治之十日以上瘥,反剧者,为难治。】

    《素问·太阴阳明论》:脾者,土也,治中央,当以四时长四脏,各十八日寄治,不得独主于时也。黄疸,太阴湿土之病,故以十八日为期。土气未败,治之十日以上当瘥。反剧,则土败不应常期,故为难治。

    黄疸十四

    【疸而渴者,其疸难治,疸而不渴者,其疸可治。发于阴部,其人必呕,阳部,其人振寒而发热也。】

    疸而渴者,湿蒸为热,湿为阳虚,热为火盛,泄火则损其阳,补阳则益其火,故为难治。疸而不渴者,湿多热少,故为可治。发于阴部,其病在里,湿盛土郁,胃气上逆,必作呕吐。发于阳部,其病在表,湿旺经郁,寒气外袭,必发热而恶寒也。

    黄疸十五

    【谷疸之病,寒热不食,食即头眩,心胸不安,久久发黄为谷疸,茵陈蒿汤主之。】

    谷疸之病,湿盛而感风寒,郁其营卫,则病寒热。湿土郁满,不甘饮食。食下不消,浊气上逆,即头目眩晕而心胸不安。久而谷气瘀浊,化而为热,热流膀胱,发为谷疸。茵陈蒿汤,茵陈利水而除湿,栀、黄,泻热而清烦也。

    ◎茵陈蒿汤六十四 方见《伤寒·太阴》。

    茵陈蒿六两  栀子十四枚  大黄二两

上三味,以水一斗,先煮茵陈,减六升,内二味,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小便当利,尿如皂角汁状,色正赤。一宿腹减,黄从小便去也。

黄疸之病,先生本卷卷首示:“水旺土湿,外感风邪,湿郁为热,传于膀胱者也。”《四圣心源·杂病解下·黄疸根原》:“……设使皮毛通畅,湿气淫蒸,犹得外泄。一感风邪,卫气闭阖,湿淫不得外达,脾土堙郁,遏其肝木。肝脾双陷,水谷不消,谷气瘀浊,化而为热。瘀热前行,下流膀胱,小便闭涩,水道不利。膀胱瘀热,下无泄路,熏蒸淫泆,传于周身,于是黄疸成焉。”并示:“肺气宣扬,外发皮毛而为汗,内渗膀胱而为溺。汗溺输泄,土不伤湿,而木气发达,则疸病不作。”(同上)是黄疸之病,外有风邪也。

但是,《四圣心源》示甘草茵陈汤、茵陈五苓散、硝黄栀子汤、栀子大黄汤、元滑苓甘散之法,除茵陈五苓散用桂枝之外,其余未用表药。大致,一是有的黄疸,实际上已见汗出,如《四圣心源》硝黄栀子汤证之“汗出腹满”,以及《金匮》“黄疸二十一”,大黄硝石汤证之“自汗出”。二是风邪不重,日久表邪渐散,如脉不见浮缓者。三是见寒热或脉浮者,加桂枝散其风或用桂枝加黄芪汤泻其营卫。四是甚者须“取汗”,如茵陈五苓散证;而强调汤药“热服”,亦“发其汗”之意。

《金匮要略》原文,用药应对风邪束表(“黄疸一”:“浮则为风”)的,未述及。“黄疸二十”:“假令脉浮,当以汗解之”,药用桂枝加黄芪汤。但此之“汗解”,乃因“湿在经络”而“散湿邪”也。(虽然此证之“湿在经络”,亦可能因风在体表郁其卫气所致。)至于“谷疸之病,寒热不食”,药用“茵陈蒿、栀子、大黄”,亦无表药[52];药汤“分温三服”,即“温服”,并无“取汗”之意。综观《金匮》各法,似不若《四圣心源》强调“热服”或“多饮热汤,取汗”更妥帖。

    黄疸十六

    【酒疸,心中懊憹,或热痛,栀子大黄汤主之。】

    酒疸,心中懊憹,或生热痛,全是湿热熏冲,宫城郁塞。栀子大黄汤,栀子、香豉,清热而除烦,枳实、大黄,泻满而荡瘀也。

    ◎栀子大黄汤六十五

    栀子十四枚 香豉一升 枳实五枚 大黄三两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四升,分温三服。

    黄疸十七

    【黄家,日晡所发热,而反恶寒,此为女劳得之,膀胱急,少腹满,身尽黄,额上黑,足下热,因作黑疸,其腹胀如水状,大便必黑,时溏,此女劳之病,非水也,腹满者,难治。硝矾散主之。】

    黄家,日晡所发热,而反恶寒,此为女劳得之。缘女劳泄其肾阳,水寒土湿,乙木遏陷,不能疏泄水道。一感风邪,卫气内闭,汗尿不行,湿无泄路,瘀蒸肌肤,而发黄色。日晡土旺之时,湿盛热发而木郁阳陷,故足下常热而身反恶寒。木郁水土之内,不能上达,膀胱迫急,少腹满胀,一身尽发黄色,而寒水上逆,额上独黑。久而土负水胜,黄化而黑,因作黑疸。谷滓不从土化,而从水化,大便亦黑,时时溏泄,其腹胀,如水病之状。此系女劳之病,并非水也。腹满者,水木旺而中气败,证为难治。硝矾散,硝石清热瘀而泻木;矾石收湿淫而泻水也。

    ◎硝矾散六十六

    硝石 矾石 等分,烧

上二味,为散,大麦粥汁和服方寸匕,日三服。病随大小便去,小便正黄,大便正黑,是其候也。

《医宗金鉴·订正仲景全书金匮要略注·黄疸病脉证并治第十六》:“女劳疸腹满者为难治,以其脾肾两败也。以硝石入血消坚,矾石入气胜湿。然此方治标固宜,非图本之治。世久书讹,姑辨其理也。

    黄疸十八

    【黄疸病,茵陈五苓散主之。】

    黄疸病,水郁土湿,茵陈泻湿而清热,五苓利水而燥土也。

    ◎茵陈五苓散六十七

    茵陈蒿末五分 五苓散五分

    上二味和,先食饮服方寸匕,日三服。

    黄疸十九

    【诸黄,猪膏髮煎主之。】

    诸黄,湿热瘀蒸,膀胱癃闭。猪膏利水而清热,发灰泻湿而开癃也。

    ◎猪膏髮煎六十八

    猪膏半斤 乱髮如鸡子大三枚

    上二味,和膏中煎之,发消药成,分,再服。病从小便去。

    黄疸二十

    【诸病黄家,但利其小便。假令脉浮,当以汗解之,宜桂枝加黄芪汤主之。】方在水气。

    诸病黄家,皆由湿得,膀胱闭癃,湿无泄路,但当利其小便,以泻湿热,茵陈五苓、猪膏髮煎之法是也。假令脉浮,则湿在经络而不在脏腑,此当以汗解之,宜桂枝加黄芪汤,泻其营卫,以散湿邪也。

    黄疸二十一

    【黄疸腹满,小便不利而赤,自汗出,此为表和里实,当下之,宜大黄硝石汤。】

    黄疸腹满,小便不利而赤,自汗出,此为表和里实,缘汗孔外泄,水道里瘀,湿不在经络而在脏腑,法当下之。大黄硝石汤,大黄、硝石,泻阳明之湿热,栀子、黄柏,清君相之郁火也。

    ◎大黄硝石汤六十九

    大黄四两 硝石四两 栀子十五枚 黄柏四两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内硝石,更煮取一升,顿服。

    黄疸二十二

    【黄疸病,小便色不变,欲自利,腹满而喘,不可除热,热除必哕。哕者,小半夏汤主之。】方在痰饮。

    黄疸病,小便清白,不变黄赤之色,兼欲自利,是脾肾寒湿而清气下陷也。腹满而喘,是肺胃寒湿而浊气上逆也。如此虽有外热,不可除也。热除土败,寒湿愈增,胃气更逆,必发哕噫。哕者,宜小半夏汤,半夏、生姜,降冲逆而止呕哕,温寒湿而行郁满也。

    黄疸二十三

    【诸黄,腹痛而呕者,宜小柴胡汤。】方在呕吐。

    诸黄,腹痛而呕者,甲木之贼戊土,而胃气上逆也。宜小柴胡汤,柴胡、黄芩,疏甲木而泻相火,参、甘、大枣,培戊土而补中气,生姜、半夏,降逆气而止呕吐也。

    【男子黄,小便自利,当与虚劳小建中汤。】方在虚劳。此系黄本缺,依《要略》补之,以待考焉。


卷十三 【内伤杂病】 呕吐哕下利 四十九章

    呕哕者,阳明胃病也;下利者,太阴脾病也。胃以下行为顺,胃气上逆,则为呕哕;脾以上行为顺,脾气下陷,则病下利。总以中气之不治也。

中气者,升降脾胃之枢机;枢机病则升降失职,而吐利乃作。此中多挟木邪。以木郁则克土,甲木逼于上,则胃逆而为吐;乙木贼于下,则脾陷而为利。补土疏木,乃吐利之定法。土旺而木达(“”非仅指“升达”。改为“畅”字似更善),胆胃降则呕止,肝脾升则利断矣。

呕吐、下利病相关内容可参《四圣心源》的《杂病解上·反胃根原》和《杂病解中·泄利根原》。

呕吐哕 二十四章

    呕吐一

    【问曰:病人脉数。数为热,当消谷引饮,而反吐者,何也?师曰:以发其汗,令阳气微,膈气虚,脉乃数。数为客热,不能消谷,胃中虚冷故也。】

此段见《伤寒·太阳篇》。汗多阳亡,浊阴上逆,是以呕吐。阳不归根,客居膈上,息道短促,是以脉数。膈上虽热,胃中则是虚冷;虚冷则水谷不消,而病呕吐也。

此条见于《伤寒悬解·太阳七十六》。文意是:“见到数脉,以为当消谷引食,其实却出现了食入则吐的问题。之所以吐,是因为误汗而亡其中阳。胃中虚冷,是以阳浮不敛;阳气强行收敛,是以脉见数象。这种因为中虚阳浮之数脉,并非可以消谷的实热之数脉;胃中并无实热,只是虚冷,是以食入不化而反吐也。”

    呕吐二

    【趺阳脉浮而涩,浮则为虚,虚则伤脾;脾伤则不磨,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宿谷不化,名曰胃反。脉紧而涩,其病难治。】

    趺阳者,阳明胃气之所变现也,动脉在足趺上之冲阳,故曰趺阳。阳明胃气,以下行为顺,脉不应见浮涩,浮则胃气之虚而不降也。胃虚而上逆,则脾虚而下陷;陷则脾伤,脾伤不能磨化水谷,故朝食而暮吐,暮食而朝吐。宿谷不化,名曰胃反。胃反者,饮食倒上,是反顺而为逆也。紧涩者,血寒而阳陷也,脾败不磨而脉见紧涩,水冰地坼,微阳沦陷而不升,故其病难治。

    呕吐三

    【脉弦者,虚也。胃气无余,朝食暮吐,变为胃反。寒在于上,医反下之,令脉反弦,故名曰虚。】

    胆肝脉弦。弦者,木郁克土,胃阳之虚也。胃气无余,不能消谷,朝食暮吐,变为胃反。宗气衰微,寒在于上,医反下之,令土败木贼,脉反见弦,故名曰虚也。

    呕吐四

    【寸口脉微而数,微则无气,无气则营虚,营虚则血不足,血不足则胸中冷。】

寸口者,手太阴肺气之所变现也。肺主气,寸口脉微而数者,肺中宗气之虚也。水谷之化营气,行于经络,其大气之抟而不行者,积于胸中,命曰宗气。宗气者,所以贯心肺而行呼吸,营气之源也。无宗气则营气虚,营虚则血不足也。宗气之根,实本于营血;血藏于肝,而血中之温气,则化君火,气乃君火之敛降者也。营虚血少,不能化火;阳衰于上,故胸中冷。血,阴也,而孕君火,其性温暖而和煦。后世但言凉血,而不知暖血,误人多矣。

《四圣心源·劳伤解·气血》:“……故补养神气,则宜清凉;而滋益精血,则宜温暖。”《四圣心源·劳伤解·气血·血瘀》:“血瘀之证,其下宜温,而上宜清;温则木生,清则火长。”后文“妊娠”篇卷首语:“中气健旺,而后用凉润于东南,以治木火,则血调矣……”即心血宜“”,肝血宜“”。

    呕吐五

    【先呕却渴者,此为欲解。先渴却吐者,为水停心下,此属饮家。呕家本渴,今反不渴者,以心下有支饮故也。此属支饮。】

    先呕而后渴者,积饮既去,而津亡作渴,故为欲解。先渴而后吐者,为水停心下,阻格君火,是以作渴。渴而饮水,为停水所阻,乃复呕出,此属素有积饮之家也。呕家津液失亡,本当发渴,今呕后反不渴者,以心下有支饮停留,所呕者,但是新下之水谷也。此属支饮。此段见痰饮咳嗽中(“痰饮二十五”。该条用小半夏汤治支饮)

    呕吐六

    【病人欲吐者,不可下之。】

    病人欲吐者,陈宿在上,故不可下。

    呕吐七

    【呕家有痈脓,不可治呕。脓尽自愈。】

    此段见《伤寒·厥阴》。呕家而有痈脓,当令其脓从呕出,不可降逆止呕,使脓无出路。俟其脓尽痈平,则呕吐自愈矣。

    哕八

    【哕而腹满,视其前后,知何部不利,利之则愈。】

    此段见《伤寒·阳明》。浊气上逆,则生呕哕。哕而腹满者,太阴之清气不升,阳明之浊气不降也。前后二阴,必有不利之部。前部不利,利其水道;后部不利,利其谷道。前后窍通,浊气下泄,则满消而哕止矣。

    呕吐九

    【胃反呕吐者,大半夏汤主之。】

    胃反呕吐者,前窍短涩,后门干燥,多有粪若羊矢之证。盖手足太阳,两经同气;水谷入胃,脾阳消磨;散其精华,上归于肺;雾气化津,传于膀胱小肠;水路清通,谷道滋润,是以小便不涩,大便不干。胃反气逆,肺金莫降;津液凝瘀,化生痰涎;二阴失滋,枯涩燥结,故粪如羊矢。下窍堵塞,浊气莫泄,逆而上冲,故呕吐不止。缘其阳衰土湿,中气颓败,不能腐熟水谷,化气生津,以滋肠窍,是以饮食不得顺下而逆行也。大半夏汤,人参补中气之虚;白蜜润小肠之燥;半夏降胃气之逆。中气旺而水谷消,下窍开而渣滓降,浊气不升,呕吐自止也。

    《阴阳别论》:三阳结,谓之膈。手足太阳,是为三阳。足太阳膀胱结则小便涩,手太阳小肠结则大便干。下窍涩结,浊气上逆,故食膈而不下,总由于阳明之阳虚。噎膈、反胃颇同。反胃之病,在胃之下脘;噎膈之病,兼(并)在胃之上脘。上脘气闭,则食不能入;下脘气闭,则入而复出。阳明之性,阳盛则开,阴盛则闭故也。

    ◎大半夏汤七十

    半夏二升,洗;人参三两 白蜜一升

上三味,以水一斗二升,和蜜扬之二百四十遍,煮取二升半,温服一升,余分再服。

此方简则简矣,惜未尽善。《四圣心源·杂病解上·反胃根原》:“仲景《金匮》于反胃呕吐,垂大半夏之法,补中降逆而润肠燥,反胃之圣方也。若与茯苓四逆合用,其效更神矣。”该章示姜苓半夏汤(半夏、人参、白蜜、干姜、茯苓)法。

    呕吐十

    【胃反,吐而渴欲饮水者,茯苓泽泻汤主之。】

    胃反,呕吐而渴欲饮水者,湿盛胃逆而火不根水也。以戊土上逆,降路瘀塞,君相二火,不得下蛰,逆刑辛金,是以渴生。茯苓泽泻汤,茯苓、泽泻、桂枝,疏木而泻水;姜、甘、白术,降逆而燥土也。

    ◎茯苓泽泻汤七十一

    茯苓八两 泽泻四两 桂枝二两 生姜四两 甘草二两 白术三两

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内泽泻,再煮取二升半,温服八合,日再服。

本条释文称桂枝用于“疏木”。但是,原文一派右阳不降之症,为何反用桂枝疏木?《四圣心源·杂病解上·反胃根原》:“湿气渗泄,必由便溺。若肝气不能疏泄,加桂枝、阿胶,疏木清风。”胃反之证,为“湿盛胃逆而火不根水”(本条释文)。湿盛则木郁。土湿之证,加桂枝以达木,于法方属周密。此方,茯苓八两、泽泻四两,生姜亦四两,而桂枝二两,乃以去湿、降逆为主,略兼左路升达之法。

    呕吐十一

    【吐后渴欲得水,而贪饮者,文蛤汤主之。】

    吐后渴欲得水,而贪饮者(此等“贪饮”,一般是次数多,每次所饮之量未必多,且多为饮热不饮冷),吐伤中气,湿动肺逆,郁生上热(此证之“上热”通常见为“”,即气分之肺热。尚可见“”象),表里无降泄之路。文蛤汤,甘草、大枣,补土而益脾精;石膏、文蛤,清金而泻湿热(“湿”在中而“”在上。《长沙药解·文蛤》不言“湿热”,称二者“清金而泻湿”);杏、姜,利气而降逆;麻黄发表而达郁也。

    ◎文蛤汤七十二

    文蛤五两 麻黄三两 生姜三两 杏仁五十枚 石膏五两 甘草三两 大枣十二枚

    上七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温服一升,汗出即愈。

    呕吐十二

    【呕吐而病在膈上,后思水者,解,急与之;思水者,猪苓散主之。】

病在膈上,呕吐之后,而思水饮,是病去而津亡也。其病当解。宜急与之水,以益津液。思水者,痰饮虽去而土湿犹存。渴欲饮水,恐其复致停瘀,猪苓散,二苓、白术,泻湿而燥土,最为相宜也。

    ◎猪苓散七十三

    猪苓 茯苓 白术 等分

上三味,杵为散,饮服方寸匕,日三服。

《金匮》此条原文看起来亦颠来倒去。如果文意没有错乱的话,那么是指,“思水者”,先给他点水,然后,还是要让他吃药。因为此等证,实际上,即便是呕后“思水”,仍然是“土湿犹存”的,不可能就这么“”了的。此条所述之治法,只是针对膈上痰饮呕后之证而已。

《外台秘要·卷第六·呕逆吐方八首》:“仲景伤寒论:呕吐病在膈上,后必思水者,急与之。思水,与猪苓散方。”无《金匮》此条之“”字。

呕吐十三

    【食已即吐者,大黄甘草汤主之。】

    食已即吐者,胃之上口,必有湿热瘀塞(这是根据处方的反推。实际上,有“湿热瘀塞”之病机,就必然有“湿热瘀塞”之症状;无“湿热瘀塞”之症状,就未必是大黄甘草汤证。临证宜详察)。大黄甘草汤,大黄泻其郁热;甘草培其中气也。

    ◎大黄甘草汤七十四

    大黄四两 甘草一两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分温再服。

    呕吐十四

    【呕而脉弱,小便复利,身有微热,见厥者,难治。四逆汤主之。】

    此段见《伤寒·厥阴》。呕而脉弱,胃气之虚;小便复利,肾气之虚。肾司二便,寒则膀胱失约,故小便自利(此处之“小便自利”及原文之“小便复利”,虽未必是释文的“膀胱失约”(遗溺),但必然有“小便清长”之象。“小便清长”是肾气虚)。里阳虚败,加以身有微热,而见厥逆者,阴盛于内而微阳外格,故为难治。宜四逆汤,以回里阳也。

    ◎四逆汤七十五 方见《伤寒·太阴》。

    甘草二两,炙;干姜一两半 附子一枚,生用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强人可大附子一枚,干姜三两。

    呕吐十五

    【诸呕吐,谷不得下者,小半夏汤主之。】方在痰饮。

呕吐而谷不得下者,胃气上逆,浊阴不降也。小半夏汤,半夏、生姜,降逆气而驱浊阴也。

“痰饮二十五”载小半夏汤用“半夏一升、生姜半斤”。主要是靠生姜之力。此证,吃不下饭,但是仍然要他吃药。有时,药也未必能吃得下。面对这种情况,一般可用生姜切片,涂擦舌面,或者用生姜榨汁,先吞几滴姜汁。小半夏汤可少量频服。药后即便十几二十分钟吐出,亦有作用。多服几次,一般半天至一天就不再那么容易吐了。可随证用薏米、茯苓、党参、干姜(温中去湿)或金银花、蛇舌草、茅根、沙参(清热润肺)等与小半夏汤合用。兼见乙木不达者酌加桂枝、丹皮。

    呕吐十六

    【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

    此段见《伤寒·少阳》。呕者,胆木之克胃土。甲木从相火化气,相火郁升,是以发热。小柴胡汤,参、甘、大枣,补戊土而益中气;柴胡、黄芩,泻甲木而清相火;生姜、半夏,降浊而止呕也。

    ◎小柴胡汤七十六 方见《伤寒·少阳》。

    柴胡八两 黄芩三两 半夏一升 生姜三两 人参三两 甘草三两 大枣十二枚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此条之用是有前提的。《伤寒悬解·少阳六》,先生释文示,此方用于“半表之阳盛,而将传于阳明者”。

    呕吐十七

    【呕而肠鸣,心下痞者,半夏泻心汤主之。】

    寒邪冲激,则肠中雷鸣。胆胃升郁,则心下痞硬。心痞则火无降路,必生上热。半夏泻心汤,黄芩、黄连,清上而泻火;姜、甘、参、枣,温中而补土;半夏降逆而止呕也。

    ◎半夏泻心汤七十七 方见《伤寒·少阳》。

    半夏八两,洗;黄芩三两 黄连一两 干姜三两 人参三两 甘草三两,炙;大枣十二枚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金匮玉函要略辑义》引文(徐):“亲见一乳母,吐呕五日,百药不能止,后服干姜黄连二味,立止。即此方之意也。”此说及此法,均可参考。

    呕吐十八

    【呕而胸满者,吴茱萸汤主之。】

    呕而胸满者,中气虚寒,胆胃逆升,浊阴填塞于膈上也。吴茱萸汤,人参、大枣,补中而培土;茱萸、生姜,温胃而降逆也。

    ◎吴茱萸汤七十八 方见《伤寒·阳明》。

    吴茱萸一升 人参二两 大枣十二枚 生姜六两

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温服七合,日三服。

吴茱萸汤(吴茱萸、人参、生姜、大枣),见于《伤寒悬解》之“阳明六十”“少阴十八”“厥阴二十六”,其证总因于“中气虚寒”(本条释文)。但是,病因相同,症状未必相同;见症不同,未必宜径用之。

    呕吐十九

    【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

    此段见《伤寒·厥阴》。胃气上逆,浊阴翻腾,则生干呕。肺气郁阻,津液凝滞,则生涎沫。浊气升填,头上壅塞,则苦疼痛。肺胃之上逆,根缘中下之虚寒。宜吴茱萸汤,温补中脘而降逆气也。

    呕吐二十

    【干呕,吐逆,吐涎沫,半夏干姜散主之。】

    干呕,吐逆,吐涎沫,胃寒而气逆也。半夏干姜散,半夏降其逆气;干姜温其中寒也。

    ◎半夏干姜散七十九

    半夏 干姜 等分

上二味,杵为散,取方寸匕,将水一升半,煎取七合,顿服之。

此条与上条主要症状在于“吐逆”与“头痛”之异。半夏干姜散证是右阳上逆较重;吴茱萸汤证是中焦虚寒较重。临证可酌情二方合用

    呕吐二十一

    【干呕而下利者,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主之。】

    干呕而利者,甲木之贼戊土;胃气郁遏,不能容纳水谷,故下为泄利而上为干呕。黄芩加半夏生姜汤,甘草、大枣,补中气而益脾精;黄芩、芍药,清甲木而泻相火;半夏、生姜,降胃气而止呕吐也。

    ◎黄芩加半夏生姜汤八十 方见《伤寒·少阳》。

    黄芩三两 芍药一两 甘草二两 大枣十二枚 半夏半升 生姜三两

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夜一服。

此方之用亦有前提。此证乃相火旺,甲木侵克戊土所致之下利,热利。相火燔蒸,是以用大枣保其脾精。

    呕吐二十二

    【病人胸中似喘不喘,似呕不呕,似哕不哕,彻心中愦愦然无奈者,生姜半夏汤主之。】

    胸中似喘、似呕、似哕,又复不喘、不呕、不哕,彻心中愦愦然烦乱而无奈者,胃气上逆,浊气翻腾,温温泛泛,心绪作恶之象也。生姜半夏汤,降逆气而驱浊阴也。

    ◎生姜半夏汤八十一  此即小半夏汤,而分两不同。

    生姜汁一升 半夏半斤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半夏,取二升,内生姜汁,煮取一升半,小冷,分四服,日三夜一。呕止,停后服。

此证可加白豆蔻,或酌加白茅根、竹茹。

    呕哕二十三

    【干呕哕,若手足厥者,橘皮汤主之。】

    干呕哕者,胃气上逆,浊阴涌泛也。肺气阻滞,郁生痰涎,遏抑清阳,不得四布,故手足厥逆。橘皮汤,橘皮、生姜,降冲逆而行瘀浊也。

    ◎橘皮汤八十二

    橘皮四两 生姜八两

上二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温服一升,下咽即愈。

此证之“手足厥”,释文称病因是“肺气阻滞”。寒水上泛致“手足厥”并呕哕者,此方不效。大致此证乃气郁所致,半夏干姜散证乃中寒所致。虽然都有“干呕”之证,但病因病机不同,是以治法不同。换句话说,此证虽见“手足厥”,但必无半夏干姜散证的中寒之象;否则,宜并用干姜温中。

    哕逆二十四

    【哕逆者,橘皮竹茹汤主之。】

    哕逆者,中虚而胃逆也(亦特指此证而已)。橘皮竹茹汤,参、甘、大枣,补中而培土;橘、姜、竹茹,降逆而止呕也。

    ◎橘皮竹茹汤八十三

    橘皮二斤 竹茹二斤 生姜半斤 人参一两 甘草五两 大枣三十枚

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长沙药解·大枣》:“桂枝为内外感伤之原……而当归四逆……则倍用大枣以滋肝血,方用大枣二十五枚。扩桂枝之义以宏大枣之功,而大枣之能事始尽。”此用大枣三十枚,尚大于当归四逆汤之量,依理此证患者应有血虚之象。《长沙药解·竹茹》称其用于“降逆而驱浊”。

下利 二十五章

    下利一

    【下利清谷,不可攻其表,汗出必胀满。】

    此段见《伤寒·太阴》。下利清谷,脾阳陷败,虽有太阳表证,不可攻之。攻之汗出阳亡,清阳愈陷,浊阴愈逆,必生胀满。

    下利二

    【下利气者,当利其小便。】

下利而失气者,湿盛而气滞也。当利其小便,以渗湿邪。

利小便是一法。后文“下利十六”用诃黎勒散,可互参。

    下利三

    【夫六腑气绝于外者,手足寒,上气,脚缩。五脏气绝于内者,利不禁,下甚者,手足不仁。】

    六腑为阳,其位在外,六腑气绝于外者,手足寒冷,喘促而上气,蜷卧而脚缩也。五脏为阴,其位在内,五脏气绝于内者,下利不禁。下甚者,神气败泄,而手足不仁。六腑以胃为主,五脏以脾为主;脾胃同主四肢,故病皆见于手足也。

    下利四

    【下利后脉绝,手足厥冷。晬时脉还,手足温者生;脉不还者死。】

    此段见《伤寒·厥阴》。利后脉绝,手足厥冷,阳气败泄,危亡在目。若晬时脉还,手足温者,阳气来复,可以回生;脉不还者,阳气不复,死无望矣。

    下利五

    【下利手足厥冷,无脉者,炙之不温,若脉不还,反微喘者,死。】

    此段见《伤寒·厥阴》。下利,厥冷,无脉,炙之不温,与脉不还,是纯阴无阳。而反微喘者,则气不归根,必死无疑也。

    下利六

    【少阴负趺阳者,为顺也。】

    少阴,肾脉;趺阳,胃脉。胃土本克肾水,而水盛反得侮土。以土生于火而火克于水,火胜则土能克水而少阴负,火败则水反侮土而趺阳负。凡病皆水胜而土负;土胜而水负者,甚少也。水胜则死,土胜则生,故少阴以负趺阳为顺。

    仲景医脉,唐后无传。庸工下士,开滋阴补水之门,误世殃民,祸流千载。今海内医书,连床累架,皆徐世勣作无赖贼时,逢人辄杀者也。俗子诵之,以害生灵;医如猛虎,人如孤豚,诚足悲伤不可说也。

    下利七

    【下利脉沉弦者,下重;脉大者,为未止;脉微弱数者,为欲自止。虽发热,不死。】

    此段见《伤寒·厥阴》。下利,脉沉弦者,水寒木陷,必主下重。设脉大者,是利亡肝脾之阳,木贼土败,利为未止。若脉微弱数者,是脾阳欲复,肝邪将退,为欲自止。虽外见发热,然续将内敛,不至死也。

    下利八

    【下利脉沉而迟,其人面少赤,身有微热。下利清谷者,必郁冒汗出而解。病人必微厥。所以然者,其面戴阳,下虚故也。】

    此段见《伤寒·厥阴》。下利而脉沉迟,脏阴盛而腑阳虚也,乃其人面色少赤,身有微热者,是微阳欲复,为阴邪所遏,郁于皮腠而不能透发也(窃以为,原文“面少赤”“身有微热”,亦可认为是右阳浮越。而右阳浮越的原因,是因为“脏阴盛而腑阳虚”,左阳(肝脾)不能畅达之故。这个理解角度,与先生释文之意不相悖)。然阳郁欲发,必不终陷,顷当冲透群阴,汗出而解。但微阳孤弱,未能遽出重围,难免郁冒昏迷,而后外达皮毛耳。方其郁冒之时,病人必当微厥。所以然者,其面之少赤,是谓戴阳;戴阳者,阳根微弱而下虚故也(“阳根微弱而下虚”,是以左阳(肝脾)不能畅达)

    下利九

    【下利有微热而渴,脉弱者,令自愈。】

此段见《伤寒·厥阴》。下利,有微热而渴,是阳复矣。脉弱则木邪欲退,故令自愈。

此条“微热而渴”之症,必然是后期才出现的;初病时是无该症状的。实际上,此条及前文多条见于《伤寒论》“厥阴篇”的条文,都有特定背景,并不仅仅象字面说的那样。比如,“下利有微热而渴,脉弱者”,不一定就能“自愈”。厥阴之病,后期出现的症状,如果是阳气柔和恢复、和缓恢复之象,那么才可以“自愈”。可与下文“下利十二”等互参。

    下利十

    【下利脉反弦,发热身汗者,愈。】

下利,脉沉而弦者,水寒而木陷也。今弦而不沉,是乙木有升达之意,再见发热身汗,则下陷之阳,已升于上,故愈。

此条,原文略作补充更清晰。如:“证见下利。但今之脉反仅见弦而不沉,并见发热身汗者,愈。”先生释文意即:乙木上达,君火渐旺。但右路阳气敛降仍未顺畅,故渐旺之君火未能敛降,反致上炎而熏蒸毛窍,是以见发热而身汗。后所见之发热身汗,是左路乙木之气上达之象。

但是,所谓“”者,仍需参以他证而辨。如《伤寒论》第363条(《伤寒悬解·厥阴四十二》):“下利,寸脉反浮数,尺中自涩者,必圊脓血。”该证阳复而上盛,未愈也。又“下利九”:“下利,有微热而渴,脉弱者,令自愈。”先生于《伤寒悬解·厥阴四十三》释该条:“盖脉数则阳复,数而大则热有余,而便脓血;数而弱则热不胜,而令自愈。”下利之证,乙木升达即是阳复。阳复太过则不愈。此亦“下利十二”所述之意。文如:“下利,脉数而渴者,令自愈。设不差,必圊脓血,以有热故也。

阳复而圊脓血者,用白头翁加甘草阿胶苓桂汤[53];阳复而不圊脓血,仅见虚烦者,用栀子豉汤(“下利十八”);阳复而“按之心下坚”者,为实烦,用大承气汤(“下利二十”)。

    下利十一

    【下利脉数,有微热,汗出,令自愈。设脉紧,为未解。】

    此段见《伤寒·厥阴》。下利脉数,而有微热,阳欲复也,汗出则阳气外达,故令自愈。设脉复紧,则阴邪闭束,阳陷而不升,为未解也。

    下利十二

    【下利脉数而渴者,令自愈。设不差,必圊脓血,以有热故也。】

    此段见《伤寒·厥阴》。下利脉数而渴者,阳已复矣,故令自愈。设利不差,必圊脓血,以其阳复之过而有余热以伤阴也。

    下利十三

    【下利,寸脉反浮数,尺中自涩者,必圊脓血。】

    此段见《伤寒·厥阴》。下利而寸脉反见浮数,是阳复而上盛;尺中自涩者,是阴退而下虚也。阳盛必俯侵阴位,郁蒸营分而圊脓血也。

    下利十四

    【下利腹胀满,身体疼痛者,先温其里,乃攻其表。温里宜四逆汤,攻表宜桂枝汤。】

    此段见《伤寒·太阴》。下利而腹胀满,是太阴腹满自利之证也;其身体疼痛,则是太阳表证。是当先温其里,后攻其表。温里宜四逆汤,以驱其寒;攻表宜桂枝汤,以驱其风。里温而攻表,则汗出不虑其阳亡也。

    ◎桂枝汤八十四 方见《伤寒·太阳》。

    桂枝三两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 大枣十二枚 生姜三两

上五味,㕮咀,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啜稀粥一升,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淋漓。若一服汗出病瘥,停后服。

窃以为,身体疼痛,乃筋、肉之痛,也就是肝脾郁陷,乙木风燥并侵克脾土所致。以“脾主身之肌肉”(《素问·痿论》)故也。此亦同“甲木侵克戊土,土主四肢,故痛在四肢[54]之理。桂枝能“疏肝脾之郁抑[55],故治“身体疼痛”。至于“腹中痛”之证,亦是乙木侵克己土,芍药息风燥,与去肌肉之痛同理,故亦用之。此证“攻表宜桂枝汤”者,治“身体疼痛”证者也,非解散体表之寒气也。

    下利十五

    【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汗出而厥者,通脉四逆汤主之。】

    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此一脉象,乃先生结合《伤寒论》第317条而补充。见《伤寒悬解·少阴二十三》),是少阴通脉四逆证。厥阴风木疏泄,故有汗出之证,亦宜通脉四逆,温脏寒而通经脉也。

    此段见《伤寒·厥阴》。详阅《伤寒》少阴、厥阴二篇,此段之义乃明(《伤寒悬解》之“少阴二十三”“厥阴二十四”。《金匮》此条在“厥阴二十四”)

    ◎通脉四逆汤八十五 方见《伤寒·少阴》。此即四逆汤,而分两不同。

    甘草二两,炙;干姜三两,强人可四两;附子大者一枚,生用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

    下利十六

    【气利,诃黎勒散主之。】

    气利,即前所谓下利气也(“下利二”:“下利气者,当利其小便。”)。以肝脾湿陷,二气郁塞,木遏风动,疏泄不藏,而为下利。利而隧道梗涩,气块喧鸣而不调畅,是谓气利。诃黎勒散,行滞气而收滑陷也。

    ◎诃黎勒散八十六

    诃黎勒十枚

上一味,为散,粥饮和,顿服。

“下利二”释文:“下利而失气者,湿盛而气滞也。”诃黎勒散用“粥饮和”,似是用粳米(东北大米)粥,粳米有“补土而泻湿”之功(“下利二十五”)。

参“下利二”原文“下利气者,当利其小便”,则用诃黎勒散不若用诃黎勒加粳米、茯苓、桂枝,行气、去湿而达其肝脾。诃黎勒可用橘皮,或橘皮+五味子代之。

    下利十七

    【下利肺痛,紫参汤主之。】

    肺与大肠为表里,肠陷而利作,则肺逆而痛生。而肺肠之失位,缘中气之不治。脾土不升,而后肠陷;胃土不降,而后肺逆。紫参汤,甘草补中而缓急;紫参清金而破瘀。瘀开而气调,各复肺肠升降之旧,则痛定而利止矣。

    ◎紫参汤八十七

    紫参半斤 甘草三两

上二味,以水五升,先煮紫参。取二升,内甘草,煮取一升半,分温再服。

此证,依理亦宜并加粳米、茯苓、人参、桂枝、五味子。

    下利十八

    【下利后更烦,按之心下濡者,为虚烦也。栀子豉汤主之。】

    此段见《伤寒·厥阴》。利后阳泄,不应生烦;乃更烦者,是阳复而有内热也。承气证之烦,心下硬满,是谓实烦;若按之心下濡者,是谓虚烦。缘阳复热升,熏蒸肺津,而化涎沫;心气郁阻,是以生烦。宜栀子豉汤,吐其瘀浊,以清烦热也。

    ◎栀子豉汤八十八 方见《伤寒·太阳》。

    栀子十四枚,劈;香豉四合,绵裹

    上二味,以水四升,先煮栀子,取二升半,内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进一服得吐,则止。

    下利十九

    【下利谵语者,有燥屎也。小承气汤主之。】

    此段见《伤寒·厥阴》。下利谵语者,是胆火传于胃土,胃热而有燥屎也。宜小承气汤,下其燥屎,以泻胃热。

    此下大承气证四章,皆少阴之负阳明,下利之顺证也。

    ◎小承气汤八十九 方见《伤寒·阳明》。

    大黄四两 枳实三枚,炙;厚朴二两,炙

    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二服。得利则止。

    下利二十

    【下利,三部脉皆平,按之心下坚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方见痉病。

    此段见《伤寒·可下》中。在“汗下宜忌篇”内。寸大于关,关大于尺,人之常也,是以三部不平。三部皆平,是乙木郁于尺中,不能上达,故尺与关平;甲木郁于关上,不能下达,故关与寸平。乙木陷则脐下胀,甲木逆则心下坚。若按之心下坚者,是甲木之逆也(《伤寒悬解·少阳三十七》:“太阳、阳明结胸,必兼少阳之邪”,可互参)。戊土被迫,腑不能容,故见下利。宜大承气急下之,以清胃腑之郁热也。

    下利二十一

    【下利,脉迟而滑者,实也,利未欲止,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此段见《伤寒·可下》中。宿食在中,不能阻其表气,而郁其里气,故外滑而内迟。里气郁阻,肝脾不升,故利未欲止。

    下利二十二

    【下利,脉反滑者,当有所去,下之乃愈,宜大承气汤。】

    此段见《伤寒·可下》中。宿食在中,郁格阳气,不得内济,无复阴气之翕聚,是以脉滑。

    下利二十三

    【下利己瘥,至其年月日时复发者,以病不尽故也,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此段见《伤寒·可下》中。下利瘥后,至其从前病起之期而又发,以病根不尽故也。当下之,以绝其根。

    下利二十四

    【热利下重者,白头翁汤主之。】

    此段见《伤寒·厥阴》。肝气遏陷,郁生下热,魄门重坠者,宜白头翁汤。白头翁清少阳之相火;黄连清少阴之君火;黄柏、秦皮,泻厥阴之湿热也。

    ◎白头翁汤九十 方见《伤寒·厥阴》。

    白头翁三两 黄连三两 黄柏二两 秦皮三两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不愈,更服。

    下利二十五

    【下利便脓血者,桃花汤主之。】

    此段见《伤寒·少阴》。下利不止,木郁血陷,寒湿腐败,风木摧剥,故便脓血。桃花汤,粳米补土而泻湿;干姜温中而驱寒;石脂敛肠而固脱也。

    ◎桃花汤九十一 方见《伤寒·少阴》。

    干姜一两 粳米一升 赤石脂一斤,一半生用,一半筛末

上三味,以水七升,煮米熟,去滓,内石脂末方寸匕,温服七合,日三服。若一服愈,余勿服。

此证之“便脓血”,必泻出无力,似不能自禁;且只有酸腐之味,而无焦臭之气;更不见肛门之红痛、热痛。此与厥阴病中变为热之“便脓血”不同。此乃“湿寒滑泄”,而厥阴之证乃“积热伤阴”(《伤寒悬解·厥阴七》),有热象可见也。

附方

◎《外台》黄芩汤六 治干呕下利。

    黄芩三两 桂枝一两 人参三两 大枣十二枚 干姜三两 半夏半升

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

《长沙药解·黄芩》释此方为:“以其中气虚寒,脾陷而贼于乙木,则为下利;胃逆而贼于甲木,则为干呕。人参、大枣,补中培土;干姜、桂枝,温升肝脾而止下利;黄芩、半夏,清降胆胃而止干呕也。”此方治证,与《伤寒论》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不同。从立法来看,此方标本兼顾,甚善。

此之黄芩汤,可与《伤寒论》黄连汤(黄连三两、桂枝三两、甘草三两、干姜三两、人参二两、大枣十二枚、半夏半升)互参。病因病机和症状不同,是以用药亦不同。黄连汤无相火,而甲木上逆(“胃中有邪气”“欲呕吐”),又乙木下陷较甚(“腹中痛”),是以不用黄芩,而重用桂枝升达。乙木达而甲木亦敛也。


卷十四 【内伤杂病】 痰饮咳嗽 三十七章

痰饮咳嗽者,肺肾之病也,而根实原于土虚。盖化水者,气也,其职在肺;化气者,水也,其职在肾。阳衰土湿,则肺失清降而气不化水,肾失温升而水不化气,于是痰饮作矣。痰饮浊瘀,肺气不布,隔碍壅阻,于是咳嗽生焉。治咳嗽者,去其痰饮;治痰饮者,培其土气;培土气者,疏木而泄水。缘水侮木贼,中气湿寒,此痰饮咳嗽所由来也。然则苓桂术甘,实为痰饮主方。自此随证而化裁之,温凉补泻,意悉法周;虽百虑而不一致,实同归而非殊途也。

后世庸工,凡临咳嗽,必用清润。至于滋湿伐阳,茫然不知。久而土崩人亡,未有幸脱者。百试不验,而千古皆同,此辈方心,不可鉴也。

先生此言咳嗽之大要而已。《四圣心源·杂病解上·咳嗽根原》对于“土湿胃逆,肺金不降”之咳,用姜苓五味细辛汤施治。在此基础上,尚有“若肺郁生热,加……若胆火刑金,加……劳嗽吐血,加……若感冒风寒,嚏喷流涕,头痛恶寒,加……”的加味治法。其中,肺郁生热,加麦冬、石膏”的治法可视为乃《金匮》“咳嗽上气病”的麦门冬汤证;“感冒风寒,嚏喷流涕,头痛恶寒,加生姜、苏叶”的治法即《伤寒》《金匮》用麻黄,即大青龙汤、小青龙汤、越婢加半夏汤、小青龙加石膏汤等的治法。

同一土湿胃逆,肺金不降病因病机的,《金匮》有四。一是射干麻黄汤,“喉中如水鸡声”的痰多并伤及肺阴之证。治法有细辛、五味的驱水饮、逐湿寒而敛肺气,有射干的降逆行积痰,并有紫菀、款冬的润肺止咳。二是皂荚丸,痰多而“但坐不得眠”之证。治法主用皂荚“搜罗痰涎,洗荡瘀浊”(《长沙药解·皂荚》)。三是厚朴麻黄汤,咳而“脉浮”之证。治法主用厚朴,针对“中脘不运”而“破壅塞而消胀满”(《长沙药解·厚朴》),并用小麦润燥。四是泽漆汤,咳而“脉沉”之证。治法既有泽漆的“治痰饮阻格”(《长沙药解·泽漆》),更有黄芩清泻上炎之相火,以及桂枝针对厥阴之“疏木”。

同一土湿胃逆”的病因病机,产生病理产物(水饮、肺痈),再导致“肺金不降”的,《金匮》尚有十枣汤证、小青龙汤证和桔梗汤证。

以上之说尚宜深挖、梳理。肺为“金”,其气是否能“收”,第一,它受到“生己”之气,亦即主管右路阳气收藏的胃土之气是否顺降的影响。第二,它受到“克己”的心火(君火)和胆火(相火),二火是否升炎的影响。第三,它受到“己所克”的肝木之气是否过旺的影响。第四,它受到“己所生”的肾水之气是否过寒的影响。《素问·咳论》:“其寒饮食入胃,从肺脉上至于肺则肺寒;肺寒则外内合邪,因而客之,则为肺咳。”肾中寒气上侵肺脏,亦同此理。这是细辛证。(《长沙药解·细辛》:“寒水冲逆,则用细辛。”)这4个方面,是影响“肺气不降”的第一层深层病因。第五,胃土不降,常常是因为脾土湿气过旺的影响。第六,二火升炎或是乙木不达,常常是因为肾水寒气过旺的影响。第五与第六条,即先生《四圣心源》该章所示的,“上虽燥热,而下则依旧湿寒”的情形。第七,肝木气旺,除因为脾土湿旺之外,亦有自身血虚、血瘀的影响。这3个方面,是“肺气不降”的第二层深层病因。第八,“肺气不降”和第一、第二层深层病因,均可能只是五运六气的“六淫”之气所致,并不存在更加深层的脏腑致发因素。这种时气影响的外感咳证,未必是先生该章所示的,“非脾肾湿寒,不成此病”的情形。如第一层深层病因的肝气过旺,可能仅仅是因为当年大运木太过,或是恰逢处于初气,且主气、客气均为厥阴风木的影响而已。泽漆汤证用桂枝“疏木”,只是咳证需要“疏木”的一种情形。临床过程中,因血虚或血瘀而木郁风动,风动生燥而导致的“燥咳”,用药如果只是一味径用滋润肺燥之药,而缺乏息风达木之法(药如芍药、桂枝等),则“干咳”之证是难以取得显效的。

痰饮、咳嗽病相关内容可参《四圣心源·杂病解上》的《痰饮根原》和《咳嗽根原》。

    痰饮一

    【问曰:夫饮有四,何谓也?师曰:有痰饮,有悬饮,有溢饮,有支饮。】

    痰饮之处所不同,名目亦殊。义详下章。

    痰饮二

    【问曰:四饮何以为异?师曰: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肠间,沥沥有声,谓之痰饮。饮后水流在胁下,咳唾引痛,谓之悬饮。饮水流行,归于四肢,当汗出而不汗出,身体疼重,谓之溢饮。咳逆倚息,气短不得卧,其形如肿,谓之支饮。】

其人素日肌肉丰盛,今忽瘦削,此由脾虚不能化谷,食宿水停,肌肉不生也。水走肠间,沥沥有声,如此谓之痰饮;饮之行走于心下小肠之间者也。饮后水流胁下,咳唾鼓动,牵引作痛,如此谓之悬饮;饮之空悬于肝胆之经者也。饮水流行,归于四肢,当化汗外泄,而不得汗出,水浸肢节,身体疼重,如此谓之溢饮;饮之流溢于四末者也。咳嗽气逆,倚物布息,气道短促,不得眠卧,营卫郁遏,其形如肿,如此谓之支饮;饮之支结于胆经而伤及肺脏者也。支饮或左或右,偏而不正,如树木之枝,在木干之旁。在左则右倚物息,在右则左倚物息。以足少阳之经,下胸贯膈而循胁,位在胸侧;水饮阻格,胆经不降,逆冲肺部;肺无布息之地,故咳喘而不卧也。

本卷统名之曰“痰饮”,实则多为“”而非“”。如此条原文“水走肠间,沥沥有声,谓之痰饮”者,原文:“问曰:四饮何以为异?……”是即为“四饮”之一也。先生释文亦言其乃“'饮’之行走于心下小肠之间者”。

    痰饮三

    【水在心,心下坚筑,短气,恶水不欲饮。水在肺,吐涎沫,欲饮水。水在脾,少气身重。水在肝,胁下支满,嚏而痛。水在肾,心下悸。】

    水在心,火败水凌,浊阴填塞,心下坚痞动筑,气息促短,恶水不欲饮。水在肺,气滞津凝,吐涎沫而欲饮水。水在脾,阳衰湿旺,少气而身重。水在肝,经气迫急,胁下支结满硬,嚏而振鼓作痛。水在肾,木郁风摇,心下悸动。盖饮食入胃,脾阳蒸动,化为精气,上归于肺。肺金清和,将此精气散布于五脏六腑、十二经脉之中,经络脏腑,皆得受气。气降则化水,水升又化气。水之在上,气方化而未盛(“未盛”指水),故气多而水少,其象如雾。气之在下,水方化而未盛(“未盛”指气),故水多而气少,其形如渎。在上之气,有清有浊,清者化而为神气,内归于心肺;浊者外泄而为汗。在下之水,有精有粗。精者化而为精血,内归于肾肝;粗者外渗而为溺。至于脾胃湿盛而阳虚,则气水不化而凝为痰饮。痰者,气不化水,熏蒸于上而凝结者也,故其质厚炼于火,故“其质厚”。肺藏气,肺中气结,则“气不化水”,凝结而为痰,是以称“肺为贮痰之器[56];饮者,水不化气,淫泆于下而停瘀者也,故其质薄泛于水,故“其质薄”。通常,“”指在上的病理产物;“”指在下的病理产物。但并非必然如此分明)

痰饮之家,虽由于肺肾之阳虚,而实原于脾胃之湿盛,后世庸工,乃有湿痰、燥痰之说,不通极矣!(“燥痰”通常亦“原于脾胃之湿盛”,只因伴见乙木风动,肺津被烁,是以其痰较燥而已。但五运六气之燥气盛,导致出现的外感“燥痰”病,则未必有脾胃之湿。临证宜详察。)

痰饮于《伤寒》《金匮》亦称为“水气”。如“水气三十二”:“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杯,水饮所作,枳术汤主之。”是“水饮”归为“水气”。“痰饮十八”:“腹满,口舌干燥,此肠间有水气,己椒苈黄丸主之。”是“水气”归为“痰饮”。《伤寒论》第40条:“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文中“水气”是“水饮”(参《长沙药解·麻黄·小青龙汤》)《伤寒论》第152条:“太阳中风,下利呕逆,表解者,乃可攻之。其人漐漐汗出,发作有时,头痛,心下痞硬满,引胁下痛,干呕短气,汗出不恶寒者,此表解里未和也,十枣汤主之。”《伤寒悬解·太阳百二十六》释为:“……其人内有水气……使非水饮郁格,何以至此!……宜十枣汤,大枣保其脾精,芜、遂、大戟,泻其水饮也。”是“水气”等同“水饮”。大致说,“痰饮”属于“水气”之类,是存在于脏腑的“水气”;存在于经络的“水气”,通常表现为“气鼓”“水胀”的肿胀症状(参“水气四”注文)。后者有时也称为“溢饮”。总之,“水气”篇涉及在经络之风水、皮水,涉及在脏腑之里水、五脏之水(水饮),而“痰饮”篇亦涉及在经络之溢饮(水气),涉及在脏腑之留饮,可见,“痰饮”与“水气”于《伤寒》《金匮》来说,并不是泾渭分明、两不相干的概念。

    痰饮四

    【夫心下有留饮,其人背寒冷如掌大。】

    心下火位,而留饮居之,是寒水之凌君火也。太阳寒水之经,行身之背,其人背后寒冷,正对心位,其大如掌也。

留饮即痰饮之停留者,上自心下,下至小肠,停留不散,是谓诸饮之宗,如水木之源本也留饮”是“诸饮之宗”,并非“四饮”之外,另有“留饮”之名。自此而流于胁下,则为悬饮;归于四肢,则为溢饮;结于胸旁,则为支饮,是诸饮之支,如水木支派也。

    痰饮五

    【留饮者,胁下痛引缺盆,咳嗽则转甚。】

    足少阳之经,自缺盆而入胁里;足厥阴之经,自小腹而布胁肋。胁下痛引缺盆者,饮阻少阳之经,经气不舒,故痛引缺盆。咳嗽则经脉振动,是以痛甚。此痰饮之流于胁下,而在肝胆之经者,所谓悬饮也。

    痰饮六

    【胸中有留饮,其人短气而渴,四肢历节痛。】

    饮阻窍隧,肺无降路,津液凝滞,故短气而渴。湿流关节,故四肢历节而疼痛。此饮之自胸膈而流四肢,所谓溢饮也。

    痰饮七

    【脉沉者,有留饮。】

火浮水沉,自然之性也。

原文“脉沉者,有留饮”是有前提的。窃以为,可与“痰饮二”合参。亦即症见“其人素盛今瘦”,或“咳唾引痛”,或“当汗出而不汗出,身体疼重”,或“咳逆倚息,气短不得卧,其形如肿”,其时并见“脉沉”者,方可辨为“有留饮”。

    痰饮八

    【膈上病痰,满喘咳吐,发则寒热,背痛腰疼,目泣自出,其人振振身瞤悸,必有伏饮。】

膈上痰饮阻碍,肺气壅满,喘促咳嗽,是土湿而胃逆也。一旦痰气上涌,呕吐发作,胃气逆升,则太阳不降。太阳寒水之经,经气郁遏,营卫易位,则发热而恶寒。营阴束其卫阳,是以发热恶寒。太阳行身之背,逆而不降,经气壅迫,故脊背疼痛。胃逆则脾陷,肝木抑遏,陷于水位,是以腰疼。肾位于腰,是谓水位。肝窍于目;肾主五液,入肝为泪。木郁风动,肝液升泄,故目泣自出。风木摇荡,故振振而瞤悸。如此必有伏饮。缘饮伏湿旺,土木双郁,是以见证如此。

依理,此证可见上条“脉沉”之象。

    痰饮九

    【夫病人饮水多,必暴喘满。凡食少饮多,水停心下,甚者则悸;微者短气。脉双弦者,寒也,皆大下后虚;脉偏弦者,饮也。】

    病人阳虚湿旺,火升作渴,饮水一多,不能消化,水阻肺气,必暴生喘满。凡土虚食少而饮水多者,水停心下,郁其木气,甚者木郁风动,则生瞤悸;微者肺金阻格,必苦短气。水旺木郁,则脉必弦。弦为木气,应见于左关,若两关双弦者,是水寒土湿,木气不达,乙木郁于左关而不升;甲木郁于右关而不降。此皆大下后之虚脉。若一手偏弦者,此必饮邪之偏在一方,郁其木气也(此句亦大概说说而已。一般情况下,土湿致木郁之病,可见左关弦脉,却未必有“饮邪”。除非此处之“饮邪”,指的是脾土之湿气。但下句称“饮泛土湿”,明示“”与“土湿”不同。依理,“脉偏弦者,饮也”,应与“饮水多,必暴喘满”,以及“甚者则悸”“微者短气”等症合参方可)。盖饮泛土湿,木气必郁;生气不畅,故见弦象。左偏弦者,饮在脾土;右偏弦者,饮在胃土也。双弦者,即偏弦之重者。微则偏弦,甚则双弦,实同原也。

    痰饮十

    【脉弦数,有寒饮,冬夏难治。】

    弦数者,少阳甲木不降,相火逆升,必有寒饮郁格。冬时水旺下寒,阳气不蛰;夏而水衰。然相火升泄,下寒愈剧,皆难治也。

    痰饮十一

    【肺饮不弦,但苦喘短气。】

肺病痰饮,金能胜木,故脉不弦。但苦痰饮阻碍,喘促短气耳。

此条可与“痰饮八”合参。依理,此证应见“痰饮八”之“咳吐”“发则寒热”“背痛腰疼”“目泣自出”“振振身瞤”“”,乃至下条“不能卧”等症,而并非仅仅“苦喘短气”。

    痰饮十二

    【支饮亦喘而不能卧,加短气,其脉平也。】

支饮亦饮之偏结于肺部者,故喘不能卧,加以短气,其脉亦平而不弦也。

饮之偏结于肺部”,依理亦应见“痰饮八”之“咳吐”“发则寒热”“背痛腰疼”“目泣自出”“振振身”“”等症。

    痰饮十三

    【脉浮而细滑,伤饮。】

    水饮在中,郁格阳气,升浮不归,故如循贯珠,累累联属,流利不停,其诊曰滑。而其中实有捍格之象。水旺阴盛,是以脉细。

    痰饮十四

    【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痰饮者,水寒土湿,火冷金凉,精气堙郁所作。当以温药和之,寒消湿化,自然涣解。盖土不得火,湿气滋生,此痰饮化生之原也。土湿则上不能生金,痰凝于心胸;下不能制水,饮聚于肠胃。肺冷故气不化水,熏蒸而为痰;肾寒故水不化气,停瘀而为饮。(“痰饮三”释文:“痰者,气不化水,熏蒸于上而凝结者也,故其质厚;饮者,水不化气,淫于下而停瘀者也,故其质薄。”)是以当温也。

    痰饮十五

    【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苓桂术甘汤主之。】

    心下有痰饮,停瘀胃口;土湿木郁,胆经莫降,故胸胁偏支胀满,目珠眩运。以君相同气,甲木失根,君火亦腾,神魂浮荡,无所归宿,是以发眩。目者神魂之开窍,故眩见于目。苓桂术甘汤,术、甘,补中而燥土;苓、桂,泻水而疏木也。

    ◎苓桂术甘汤九十二 方见《伤寒·太阳》。

    茯苓四两 桂枝三两 白术三两 甘草二两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小便则利。

此方,后世有认为白术宜用苍术。窃以为在理。苍术燥湿化饮之功胜于白术。简单说,苍术有很强的吸湿能力。可研细粉,每服5-9克,兑入药汤。湿重而脾寒者,加泽泻、干姜;肾水寒盛,加附子。并可加牡蛎敛阳。

    痰饮十六

    【夫短气有微饮,当从小便去之,苓桂术甘汤主之;肾气丸亦主之。】方见消渴。

微饮阻隔,肺金不降,是以短气。此缘土湿木郁,不能泄水,当从小便去其水饮。饮去而土燥,则肺敛而气降矣。苓桂术甘汤,术、甘,补中而燥土;苓、桂,泻水而疏木,可以主之。肾气丸,丹、地、苓、泽,清风而泻湿;附、桂、茱、蓣,暖水而荣木,亦可以主之也。

肾气丸即便可用,其适用范围亦大有限制。“水气”篇,卷首语:“后世庸工,加减八味之法,轻者偶服可愈;重病而久服之,以湿土而得地黄,未有不死者。”宜作为警示

    痰饮十七

    【病者脉伏,其人欲自利。利反快。虽利,心下续坚满。此为留饮欲去故也。甘遂半夏汤主之。】

留饮在下,故脉伏而欲自利。若利反捷快(原文之“”,似可解释为“轻松”,亦下文之“稍觉松软”),是留饮下行,肠胃滋濡也。虽水随利下,心下犹续续坚满,以水下未尽,浊阴不得遽消,然已非从前痞结之象,此为留饮欲去,故稍觉松软也。甘遂半夏汤,甘遂、半夏,泻水而涤饮;甘草、芍药,培土而泻木;蜂蜜滑肠而行水也。

    ◎甘遂半夏汤九十三

    甘遂大者二枚 半夏十二枚,以水一升,煮取半升,去滓;芍药五枚 甘草如指大一枚,炙

上四味,以水二升,煮取半升,去滓,以蜜半升,合药汁煎取八合,顿服之。

释文所称芍药之“泻木”,乃对治下利之症。因下利乃乙木贼土之故。“呕吐哕下利”篇,卷首语:“中气者,升降脾胃之枢机;枢机病则升降失职……此中多挟木邪……乙木贼于下,则脾陷而为利。”窃以为,稍加桂枝更善。蜂蜜易紫苏子,炒、研用,可无助湿之弊。

    痰饮十八

    【腹满,口舌干燥,此肠间有水气,己椒苈黄丸主之。】

    肠间有水,阻遏中气,升降不行,是以腹满。君相升逆,故口舌干燥。己椒苈黄丸,防己、椒目,泻湿而行水;葶苈、大黄,濬流而决壅也。

    ◎己椒苈黄丸九十四

    防己 椒目 葶苈 大黄各一两

    上四味,末之,蜜丸,如梧子大,先食饮服一丸,日三服。稍增,口中有津液。渴者,加芒硝半两(芒硝不若沙参)

    痰饮十九

    【脉沉而弦者,悬饮内痛。病悬饮者,十枣汤主之。】

    水寒木郁,则脉沉而弦,法当悬饮在胁,咳唾引痛。病悬饮者,木旺土虚,不能行水,宜扶土而泻水。十枣汤,芫、遂、大戟,决渠而泻水饮;大枣补土而保脾精也。

    ◎十枣汤九十五 方见《伤寒》。

    芫花熬 甘遂 大戟 各等分

上三味,捣筛,以水一升五合,先煮肥大枣十枚,取八合,去滓,内药末,强人服一钱匕,赢人服半钱匕,平旦温服之。不下者,明日更加半钱匕。得快利后,糜粥自养。

《伤寒论》第152条:“太阳中风,下利呕逆,表解者,乃可攻之。其人漐漐汗出,发作有时,头痛,心下痞硬满,引胁下痛,干呕短气,汗出不恶寒者,此表解里未和也,十枣汤主之。”该条“干呕短气”等症,依理亦可见于此证。

《李金庸金匮》称,十枣汤现代“多以诸药为末,每服一钱至一钱五分,一日一次,清晨空腹枣汤调下。亦有从小量逐渐增加,或与调理药交替运用者。”可参考。

    痰饮二十

    【病溢饮者,当发其汗,大青龙汤主之;小青龙汤亦主之。】

    水归四肢,当汗不汗,而成溢饮。病溢饮者,当发其汗。其阳气郁阻而肺热者,宜大青龙汤,石膏、麻、桂,清金而泻营卫;杏仁、生姜,利肺而降逆气;甘草、大枣,培土而补脾精也。其阴气冲逆而肺寒者,宜小青龙汤,麻、桂、芍药,发表而泻营卫;甘草、半夏,补中而降胃气;姜、辛、五味,温肺而下冲逆也。

    ◎大青龙汤九十六 方见《伤寒·太阳》。

    麻黄六两 桂枝二两 石膏如鸡子大,碎;杏仁四十枚,去皮尖;生姜三两 甘草二两 大枣十二枚

    上七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取微汗。汗多者,温粉粉之。

    ◎小青龙汤九十七 方见《伤寒·太阳》。

    麻黄三两 桂枝三两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 半夏半升 细辛三两 干姜三两 五味三两

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二方,大法均为开表气、达营郁、降逆气,随其肺热肺寒而用石膏或姜、辛、五味。

    痰饮二十一

    【膈间支饮,其人喘满,心下痞坚,面色黧黑,其脉沉紧,得之数十日,医吐下之不愈,木防己汤主之。虚者即愈;实者三日复发。复与不愈者,宜木防己汤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汤主之。】

    土湿胃逆,不能行水,故饮停胸膈,阻格肺气,喘促壅满。胆胃填塞,甲木莫降,故盘结胃口,心下痞坚。水旺木郁,不能外华,故面色黧黑,其脉沉紧。木防己汤,人参、桂枝,补中而疏木;防己、石膏,泻水而清金也。邪虚者,病在膈间,得之即愈;邪实者,土湿木郁,而生下热,暂时难(疑为“虽”字)愈,三日复发。复与此汤不愈者,宜木防己汤去石膏之清上,加茯苓以泻下湿、芒硝以清下热也。

面色黧黑者,《灵枢·经脉》:足少阳、厥阴之经,病则面尘,脱色。盖木主五色,入心为赤,入肾为黑。以肝木藏血而华色,木荣则阳火发露而光华,木枯则阴水郁堙而晦黑。木者,水母而子火,火明而水黯故也。得之数十日,医吐下之不愈者,支饮粘瘀,湿热缠绵,非用防己、石膏,不能泻也。实者三日复发,以湿热在下,病根伏留而不除也。

    ◎木防己汤九十八

    木防己三两 石膏鸡子大一枚 人参四两 桂枝二两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温再服。

    ◎木防己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汤九十九

    木防己三两 人参四两 桂枝二两 茯苓四两 芒硝三合

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内芒硝,再微煎,分温再服,微利则愈。

此证,医未吐下之前,用葶苈、苏子、枳实、半夏、生姜除饮消痞而降逆,川椒、茯苓、桂枝温寒去湿而达木,未必不效。吐下之,更伤其中气,是以木防己汤用人参。其中石膏之用,应因中气伤而右阳逆,肺壅生热之故。但不若用茅根或桑皮。果为湿热,可用栝楼实。

所谓“实者三日复发”,且“复与不愈”,其实乃医者临证粗疏与医理不彻之误。所谓“实者”,既然是“湿热在下”,岂无“湿热”之症可辨?“湿热”在中,葶苈等加赤小豆,或土茯苓,或茵陈蒿,或蒲公英;“湿热”在下,葶苈等加滑石,或车前草,或金钱草,或丹皮等,何必待其“三日复发”?至于最后用木防己汤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汤,方后称“微利则愈”,依理应为芒硝“利谷道而开结闭”(《长沙药解·芒硝》),即“泻下”之力,引在下之湿热与在上之水饮,并从后窍而去。大致类于厚朴大黄汤之法(“痰饮二十七”)。但是,“芒硝咸苦大寒”(同上),恐其旧患除而新病生也。本段注文之葶苈、苏子、枳实亦可开后窍。恐彼等力有不逮,加瓜子仁。

    痰饮二十二

    【假令瘦人脐下有悸,吐涎沫而颠眩,此水也。五苓散主之。】

    瘦人气弱,不能消水;水停木郁,风动根摇,故脐下振悸。肺气不降,津液淫蒸,故涌吐涎沫。君相失根,神魂旋转,故颠冒眩晕。此缘水泛而土湿。五苓散,二苓、泽泻,利水而泻湿;白术、桂枝,燥土而疏木也。

    ◎五苓散一百 方见《伤寒·太阳》。

    茯苓三分 猪苓三分,去皮;泽泻一两一分 白术三分 桂枝二分

上五味,为末,白饮服方寸匕,日三服,多服暖水,汗出愈。

先生于《金匮悬解》解释“吐涎沫”的病因病机,大致类于本条释文。如“肺气郁阻,津液凝滞,则生涎沫。”(“呕吐十九”)“水在肺,气滞津凝,吐涎沫而欲饮水。”(“痰饮三”)“气不四达,是以多涎。”(“肺痿三”)“心病则火炎而刑金;津液不布,故涎沫上涌。”(“蛔虫六”)但是,“”乃脾之液。《四圣心源·天人解·五气分主》:“肾主五液……入脾为涎……”是即“”虽因宗气不降而凝瘀上涌,究竟与脾、肾之病不无关系。而中焦之液从上窍而出,尤其是表现为“”之象,是风鼓之也。

此证用五苓散,先生释文示:“二苓、泽泻,利水而泻湿;白术、桂枝,燥土而疏木”,是从肝、脾、肾着手,标本并治之法也。白术可易为苍术,并可加益智仁、生牡蛎。

原论“瘦人”二字似尚有一个作用,即提醒学人,不能因为身体未见肿胀、肥胖之象,就认为其人不可能病“”。

    痰饮二十三

    【卒呕吐,心下痞,膈间有水,眩悸者,小半夏加茯苓汤主之。】

    卒然呕吐,心下痞闷,膈间有水,头眩心悸者,小半夏加茯苓汤,生姜、半夏,降逆而止呕;茯苓泄水而消满也。

    ◎小半夏加茯苓汤百一

    半夏一升 生姜半斤 茯苓四两

上三味,以水七升,煮取一升五合,分温再服。

珍惜药材的典范。临证宜加葶苈、枳实、橘皮,并随症酌加干姜、苍术、桂枝。

    痰饮二十四

    【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泽泻汤主之。】

    饮停心下,阳不归根,升浮旋转,则生冒眩。此由土败水侮,故支饮上停。泽泻汤,白术补中而燥土;泽泻利水而排饮也。

    ◎泽泻汤百二

    泽泻五两 白术二两

上二味,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分温再服。

宜合小半夏加茯苓汤,并参上条注文加减。

    痰饮二十五

    【呕家本渴;渴者为欲解。今反不渴,心下有支饮故也。小半夏汤主之。】

    呕家津伤燥动,本当发渴;渴者,为饮去而欲解也。今呕吐之后,反不作渴。此心下有支饮,阻格君相之火,逆刑肺金,是以作渴。渴而饮水,不能消受,是以作呕。新水虽吐,而支饮未去,是以呕后不渴。小半夏汤,半夏、生姜,降冲逆而排水饮也。此释文文句不通。应为:“呕家津伤燥动,本当发渴。渴者,为饮去而欲解也。先渴而后吐者,为水停心下,阻格君相之火,逆刑肺金,是以作渴。渴而饮水,不能消受,是以作呕。呕家津液失亡,本当发渴。今呕吐之后,反不作渴,此心下有支饮。新水虽吐,而支饮未去,是以呕后不渴。”此条原文与“呕吐哕下利”篇之“呕吐五”大致同。

    ◎小半夏汤百三

    半夏一升 生姜半斤

上二味,以水七升,煮取一升半,分温再服。

小半夏汤,方中半夏用量为“一升”,那么,“一升”半夏到底多少克?目前一般根据柴胡加芒硝汤的全方剂量(芒硝除外)约为小柴胡汤的三分一(前者用二十铢,后者用半升),推断出六十铢=半升,即“一升”半夏约为5两。这个说法,与北宋唐慎微《大观经史证类备急本草》:“凡方云半夏一升者,洗毕秤五两为正”的说法一致,可参考。

    痰饮二十六

    【先渴后呕,为水停心下。此属饮家。小半夏加茯苓汤主之。】

水停心下,火升作渴。饮而新水又停,是以作呕。

可与“痰饮二十三”笔者注文互参。

    痰饮二十七

    【支饮胸满者,厚朴大黄汤主之。】

    支饮居胆肺之部,清气郁阻,胸膈壅满,此胃土堙塞,绝其降路也。厚朴大黄汤,枳、朴,降逆而消满;大黄泻胃而通瘀也。

    ◎厚朴大黄汤百四  此即小承气汤,而分两不同。

    厚朴一尺 枳实四枚 大黄六两

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温再服。

此证用厚朴大黄汤,似亦未尽善。可参“痰饮二十一” “痰饮二十三”笔者注文。

    痰饮二十八

    【支饮不得息,葶苈大枣泻肺汤主之。】方见肺痈。

支饮壅阻,肺气不得布息,葶苈大枣泻肺汤,葶苈泻湿而利肺气;大枣补土而保脾精也。

简则简矣,未必大效。亦可参“痰饮二十一”“痰饮二十三”笔者注文。

    痰饮咳嗽二十九

    【咳家,其脉弦,为有水。十枣汤主之。】

咳家脉弦,此为有水。缘湿旺木郁,是以脉弦。疏泄不行,是以有水(此释宜商榷。此“”非土之湿气,乃悬饮。其脉之“”,实亦因肺不收所致之肝不达)。宜十枣汤,补土而泻水也。

此条之原文和释文简短但含糊。虽然此条以“”为主症,实际上与“痰饮十九”之十枣汤证是一样的。该条,先生释文示:“水寒木郁,则脉沉而弦,法当悬饮在胁,咳唾引痛。”是亦有“”症也。此条之症状与病机,宜与该条合参。

    痰饮咳嗽三十

    【夫有支饮家,咳烦胸中痛者,不卒死,至一百日,或一岁,宜十枣汤。】

咳烦胸痛者,支饮阻格,胆肺不降也。其病虽久,而支饮未去,犹宜十枣汤也。

宜参“痰饮二十九”与“痰饮十九”。

    痰饮咳嗽三十一

    【久咳数岁,其脉弱者,可治;实大数者,死;其脉虚者,必苦冒。其人本有支饮在胸中故也。治属饮家。】

久咳数岁,是肺胃之常逆也。其脉弱者,土金未败,犹为可治。实大数者,肺胃上逆,阳气绝根,土败于甲木,金败于相火,是以死也。其脉虚者,必苦昏冒。以其人本有支饮在胸中,格其阳气故也。治法属之饮家(原文“其人本有支饮在胸中故也。治属饮家”应指“久咳数岁”之人,而非仅指“其脉虚者,必苦冒”之人)

此证之治,参“痰饮二十一”“痰饮二十三”笔者注文。

    痰饮咳嗽三十二

    【咳逆倚息不得卧,小青龙汤主之。】

咳嗽气逆,倚物布息,不得眠卧,此支饮在膈,气阻而不降也。小青龙汤,麻黄、桂、芍,发汗而泄水;五味、姜、辛,下气而止咳;甘草、半夏,补中而降逆也。

本条释文:“麻黄、桂、芍,发汗而泄水”;《长沙药解·麻黄》则称:“麻、桂发其营卫,芍药清其经热”,二说不同。实际上,伤寒小青龙汤证,证见“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故芍药主要作用为“清其经热”。痰饮证用芍药,却是因为木郁生风,疏泄不行,故用芍药清风燥、桂枝达木气。风清木达,水道疏泄,故称之为“泄水”。

    痰饮咳嗽三十三

    【青龙汤下已,多唾,口燥,寸脉沉,尺脉微,手足厥逆,气从小腹上冲胸咽,手足痹,其面翕热如醉状,因复下流阴股,小便难,时复冒者,与茯苓桂枝五味甘草汤,治其气冲。】

    青龙汤服下之后,若多唾,口燥,寸脉沉而尺脉微,手足厥逆,气从少腹上冲胸咽,是汗后阳亡而风木郁冲也。伤寒汗后阳亡,土湿水寒,木郁风动,则发奔豚,此亦奔豚之大意也。多唾口燥者,风木耗津而肺气上熏也。寸沉而尺微,上下之阳俱虚也。手足厥逆,土败而四肢失温也。气从少腹上冲胸咽,风木之上奔也。其面翕热如醉状,因复下流阴股,阳明循面下行,风木郁冲,阳明逆行,故面热;升已而降,则流于阴股。手足痹者,汗泄血中温气,经络闭塞而不行也。小便难者,土湿木郁,不能疏泄也。时复冒者,饮阻阳气,升浮无根也(“”,昏冒,为浊阴在上,阳不上达。《四圣心源·妇人解·产后根原》:冒者,清气幽埋,不能透发,昏溃而迷罔也。”“五脏风寒一”:“阳遏不能外达,故昏冒无觉。”)。此宜与茯苓桂枝五味甘草汤,治其冲气,茯苓、桂枝,泻水而下乙木之冲;甘草、五味,培土而降辛金之逆也。

    ◎茯苓桂枝五味甘草汤百五

    茯苓四两 桂枝四两,去皮;五味半升 甘草三两,炙

上四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

此条至“痰饮咳嗽三十七”,共5条,乃描述一例医者处方不当导致坏病的救逆过程。该过程中,每一条的用药均不够精当。先生释文言简义精,不须解释。略作二处说明。一是此证桂枝之用,与“奔豚”章之桂枝加桂汤同,乃降乙木冲气,故用量并非通常所用之“三两”,而是“四两”(桂枝加桂汤用“五两”)。所谓“降冲气”,实乃强力上达,使其气得以顺利上行也[57]。二是刻诊该证病机,如释文示,乃“汗后阳亡而风木郁冲……亦奔豚之大意也。”初诊处方,若以小青龙汤与真武汤合用,即增茯苓利水泄湿、白术补土化气、附子温暖水土,依理可无坏病之误。

    痰饮咳嗽三十四

    【冲气即低,而反更咳,胸满者,用桂苓五味甘草汤去桂加干姜细辛,以治其咳满。】

    服桂苓五味甘草后,冲气即低,而反更咳嗽而胸满者,乙木虽降,而辛金更逆也。用桂苓五味甘草去桂,加干姜、细辛利肺而降逆,以治其咳满也。

    ◎苓甘五味姜辛汤百六

    茯苓四两 五味半升 甘草三两 干姜三两 细辛三两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半升,日三服。

此即前条茯苓桂枝五味甘草汤用药未善所致。桂枝达乙木之郁,左路阳气得以升达,但右路仅半升五味子,敛降之力不足,导致阳气壅塞于上,肺气不降而更壅,故“反更咳,胸满”。干姜、细辛乃随其见证,利肺降逆,治其咳满。去桂枝者,不俾左路阳气大行升达之令,导致上焦阳气壅堵故也。茯苓桂枝五味甘草汤加牡蛎,可无“反更咳,胸满”之坏病。

    痰饮咳嗽三十五

    【咳满即止,而更复渴。冲气复发者,以细辛、干姜为热药也。服之当遂渴,而渴反止者,为支饮也。支饮者,法当冒;冒者必呕。呕者复内半夏,以去其水。】

    服苓甘五味姜辛后,咳满即止。设其更觉发渴,冲气复发者,以细辛、干姜,本为热药,服之热伤肺津,应当遂时作渴,津亡燥动,风木乃发。若渴反止者,此为支饮内停也。支饮格其阳气,法当昏冒。冒者胃气升逆,必作呕吐。呕者复内半夏,以去其水饮而止呕吐也。

    ◎苓甘五味加姜辛半夏汤百七

    茯苓四两 甘草三两 五味半升 干姜三两 细辛三两 半夏半升

    上六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半升,日三服。

    痰饮咳嗽三十六

    【水去呕止,其人形肿者,加杏仁主之。其证应内麻黄,以其人遂痹,故不内之。若逆而内之者,必厥。所以然者,以其人血虚,麻黄发其阳故也。】

    服苓甘五味姜辛半夏后,水去呕止,其人形肿者,此卫气之郁,宜加杏仁,利肺壅而泻卫郁。肿家应用麻黄,以泻卫气,以其人服小青龙后,阳随汗泄,手足麻痹,故不内之。若逆而内之者,必手足厥冷。所以然者,以汗泻血中温气,其人阴中之阳已虚,麻黄复泻其血中之阳气故也。

    ◎苓甘五味加姜辛半夏杏仁汤百八

    细辛三两 甘草三两 五味半升 干姜三两 茯苓四两 半夏半升 杏仁半升,去皮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半升,日三服。

    痰饮咳嗽三十七

    【若面热如醉,此为胃热上冲熏其面,加大黄以利之。】

    服小青龙后,其面翕热如醉,此胃热上冲,熏蒸其面。若服苓甘五味姜辛半杏之后,此证犹存,宜加大黄以利之,则胃热清矣。

    ◎苓甘五味加姜辛半杏大黄汤百九

    茯苓四两 甘草三两,炙;五味半升 干姜三两 细辛三两 半夏半升,洗;杏仁半升,去皮尖;大黄三两

    上八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半升,日三服。

附方

◎《外台》茯苓饮七 治心胸中有停痰宿水,自吐出水后,心胸间虚,气满,不能食。消痰气,令能食。

    茯苓三两 人参三两 白术三两 枳实二两 橘皮二两半 生姜四两

上六味,以水六升,煮取一升八合,分温三服,如人行八九里进之。

此方参、苓、术补中燥湿培土,枳、橘、姜降泻右路阳气并重用生姜降其浊阴,使胃纳之政令畅行,亦立法森严。但仍宜与“痰饮二十一”“痰饮二十三”笔者注文合参。


卷十五 【内伤杂病】 肺痿肺痈咳嗽上气 十三章

    肺痿、肺痈者,咳嗽上气之标;咳嗽上气者,肺痿、肺痈之本(“肺痿一”:“热在上焦者,因咳为肺痿”)。肺痿之病,内亡津液而伤火燥(“”,枯萎;热可使枯萎,寒亦可使枯萎。《金匮玉函要略辑义》引文(魏):“肺叶如草木之花叶,有热之痿,如日炙之则枯;有冷之痿,如霜杀之则干矣。”肺痿,西医称之为“肺不张”或“肺纤维化”);肺痈之病,外感风邪而伤湿热。溯其原委,即咳嗽上气之积渐而成者。而咳嗽上气之由来,则因于胃气之逆也(胃逆乃直接病因)。故仲景诸方,温凉补泻,立法非一,而总以中气为主。未有土死而金生者,亦未有土生而金死者。见子而顾母,仲景诸方,未尝泻金而败土也。

盖咳嗽痰喘,悉缘中气之败。后世庸工,但知清金泻火,不知照顾中气。其下者,复加以滋阴补水之药。中气沦亡,未有不死者后世之医,非仅清金泻火不知照顾中气;清泻下焦郁热亦不知照顾中气。医学史上,偶有重视脾胃者,却又识理用药未尽当,如用白术升脾阳、用葛根升清气;或言胃气可升而用升麻;或肆用生地熟地、知母天冬,而无视其助湿伐阳。大致甚为混乱。虚劳咳嗽,未必即死,而最难逃者,庸工之毒手。横览夭枉,惕目惊心,天乎?人乎?可不解也。

肺痈、咳嗽病相关内容可参《四圣心源·杂病解上》的《肺痈根原》和《咳嗽根原》。

肺痿肺痈 五章

    肺痿一

【问曰:热在上焦者,因咳为肺痿。肺痿之病,从何得之?师曰:或从汗出,或从呕吐,或从消渴小便利数,或从便难,又被快药下利,重亡津液,故得之。曰:寸口脉数,其人咳,口中反有浊唾涎沫者何?师曰:为肺痿之病。若口中辟辟燥,咳即胸中隐隐痛,脉反滑数,此为肺痈。咳唾脓血,脉数虚者为肺痿;数实者为肺痈。】

热在上焦者,因咳嗽而为肺痿此仅指“热在上焦之肺痿。肺痿之属寒者,见“肺痿三”。该证“吐涎沫而不咳。肺痿之病,由于津亡而金燥也。溯其原来,或从汗出而津亡于表;或从呕吐而津亡于里;或从消渴便数而津亡于前;或从胃燥便难,津液原亏,又被快药下利,重亡津液而津亡于后,故得之也。寸脉虚数,咳而口中反有浊唾涎沫者(此句无显著特征,难作肺痿、肺痈区分依据。如“肺痈二”:“咽燥不渴,多唾浊沫”,所吐者类似。但是,肺痈所吐,一般是“吐如米粥”(“肺痈二”)、“久久吐脓如米粥”(“肺痈四”)。这是因为肺痈有脓之故),此为肺痿。若口中辟辟干燥,咳即胸中隐隐作痛,脉反滑数,此为肺痈。脉数而虚者,为肺痿;脉数而实者,为肺痈。肺痿因于燥热,故数虚而无脓;肺痈因于湿热,故数实而有脓也(脉象的“数虚”与“数实”尚较易分别。实际上,肺痿一般为伤津之证;肺痈为湿热之证,二者必然还有其他不同症状)

盖痿者,痿软而不振也。人之所以精神爽健者,肺气清也。肺热而金烁,则气耗而体倦,是以萎靡而废弛也。《素问·痿论》:肺主身之皮毛,肺热叶焦,则皮毛虚弱急薄,着则生痿躄也。肺者,脏之长也,心之盖也,有所失亡,所求不得,则发肺鸣,鸣则肺热叶焦,故曰:五脏因肺热叶焦,发为痿躄,此之谓也。五脏各有痿,而五脏之痿,则以肺痿为根。缘肺主气而气化津,所以浸灌五脏。五脏之气,皆受于肺,气耗而津枯,五脏失滋,是以痿也。五脏之痿,因于肺热;而肺热之由,则又原于阳明之燥,故治痿独取阳明。阳明虽化气于燥金,而燥金实受气于阳明,以金生于土故也。

《李金庸金匮》认为肺痿之“咳唾脓血”为“无腥臭”,肺痈为“有腥臭”。脉见“数虚”之证,热非至甚,不若脉见“数实”者热甚,言其“腥臭”方面存在不同,有一定道理。后者(肺痈)的阳证之象,依理当比肺痿明显。

    肺痈二

    【问曰:病咳逆,脉之何以知其为肺痈?当有血脓,吐之则死。其脉何类?师曰:寸口脉微而数,微则为风,数则为热;微则汗出,数则恶寒。风中于卫,呼气不入;热过于营,吸而不出。风伤皮毛,热伤血脉。风舍于肺,其人则咳;口干喘满,咽燥不渴,多唾浊沫,时时振寒。热之所过,血为之凝滞。蓄结痈脓,吐如米粥。始萌可救,脓成则死。】

寸口脉微而数,微则为风泄于表,数则为热郁于里。微为风泄,则窍开而汗出;数为热郁,则阴束而恶寒。风则伤卫,风愈泄而卫愈闭,呼气不能入;热则伤营,卫有闭而营莫泄,吸气不能出也。出气为呼,风泄于外,譬犹呼气,泄而不开,是呼气不入。入气为吸,气闭于内,譬犹吸气,闭而不泄,是吸气不出。风邪外伤其皮毛,热邪内伤其血脉。风伤皮毛,故风舍于肺;皮毛闭塞,肺气壅阻,则生咳嗽。口干喘满,咽燥不渴,多吐浊沫,时时振寒。热伤血脉,故热过于营;血脉凝滞,瘀蒸腐败,化为痈脓。痈脓蓄结,吐如米粥。始萌可救,脓成则死。盖肺痈之病,因胸膈湿盛,外感风邪,肺气壅遏,湿郁为热,表则寒热兼作,里则瘀浊淫蒸,营血腐烂,化而为脓。久而肺脏溃败,是以死也(原论“脓成则死”四字,《备急千金要方》作“脓已成,为难治”)

《李金庸金匮》称:“肺痈病形成与否,临床上可以参考以下方法进行诊断。嚼豆法:用生黄豆令患者嚼之,不觉腥气者为肺痈,否则非是。验痰法:令患者吐痰在水内,沉者是痈脓,浮者是痰;或者以双箸断之,其断为两段者是脓;黏连不断者是痰;或者令患者吐痰地上,数分钟起泡者是肺痈,否则非是。”可参考。

    肺痿三

    【肺痿吐涎沫而不咳者,其人不渴。必遗尿,小便数。所以然者,以上虚不能制下故也。此为肺中冷,必眩,多涎唾。甘草干姜汤以温之。若服汤已渴者,属消渴。】

    肺痿之病,金被火刑,必咳而渴。若但吐涎沫而不咳者,则其人不渴。必当遗尿而小便数。所以然者,以上虚不能制下,气不摄水故也。此为肺中寒冷,必头目眩晕,多吐涎唾。以其肺胃寒滞,阳不归根,是以发眩。气不四达,是以多涎。甘草干姜汤,甘草补中而培土;干姜温肺而降逆也。此肺痿之寒者。

    ◎甘草干姜汤百十 方见《伤寒·太阳》。

    甘草四两 干姜二两

上㕮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再服。原方阙载,取《伤寒》补。

此条所谓“上虚不能制下”者,释文认为是“气不摄水”。实际上,从五行来看,是金虚而木无所制;从升降来看,是右路肺金不降导致左路肝木不升,风木疏泄而寒水不藏,故“遗尿、小便数”。其“吐涎沫”者,宗气不布散于脏腑四肢,反停瘀上涌也。但“”为脾液。中焦之液从上窍而出,尤其是表现为“”之象,是风鼓之也(参“痰饮二十二”笔者注文)。药后之“消渴”,是更见乙木动风之象也。当其“遗尿”“便数”之时,本宜早用息风达木之药;不用,是以埋下异日“消渴”之祸根。但原方阙载,不必深议。此之甘草干姜汤未尽善。

    肺痈四

    【咳而胸满,振寒,脉数,咽干不渴,时出浊唾腥臭,久久吐脓如米粥者,为肺痈。桔梗汤主之。】

    咳而胸满,振寒者,肺气郁阻,阳为阴闭也。脉数者,肺气不降,金被火刑也。咽干不渴者,咽燥而肺湿也。时出浊唾腥臭者,肺金味辛而气腥,痰涎瘀浊,郁蒸而腐化也。久而痈脓上吐,形如米粥,此为肺痈。桔梗汤,桔梗行瘀而排脓;甘草泄热而保中也。

    ◎桔梗汤百十一 方见《伤寒·少阴》。

    桔梗一两 甘草二两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分温再服,则吐脓血也。

此证,《四圣心源·杂病解上·肺痈根原》示苏叶橘甘桔汤苏叶甘草、桔梗、杏仁、茯苓、贝母、橘皮、生姜。胃逆胸满重,加半夏),苏叶开表气;桔梗、甘草,开冲、利咽而泻热、缓急(生甘草);杏仁、橘皮,先生习用于破滞利气。贝母于此宜浙贝母,清热散结、化痰止咳,要在散结而治痈肿。用苏叶橘甘桔汤,半夏必加。窃以为,葶苈、丹皮亦必用,并可桑白皮或全瓜蒌以涤其肺中污浊。以泻热去湿、破滞排脓、开表降逆之法为治,比原论仅用桔梗、甘草更为精密。

世俗多用《备急千金要方》之苇茎汤(苇茎、苡仁、桃仁、冬瓜仁。苇茎是芦苇嫩茎,临床有人用芦根代替)代桔梗汤治肺痈。认为脓成或未成均可用。该方清热利水而行血排脓,亦可参考。

    肺痈五

    【肺痈,喘不得卧,葶苈大枣泻肺汤主之。】

    肺痈,喘不得卧,肺郁而气逆也。此缘土虚湿旺,浊气痞塞,腐败瘀蒸,肺无降路。葶苈大枣泻肺汤,大枣补脾精而保中气;葶苈破肺壅而排脓秽也。

    ◎葶苈大枣泻肺汤百十二

    葶苈熬令黄色,捣,丸如弹子大;大枣十二枚

上,先以水三升,煮枣,取二升,去枣,内葶苈,煮取一升,顿服。

咳嗽上气 八章

    咳嗽上气六

    【上气喘而躁者,为肺胀。欲作风水,发汗则愈。】

咳嗽上气,喘而躁烦者,此为肺胀而气阻也此证之“”因风郁之热;肺壅气滞,津液不行故水将泛起;证因风起,故曰“风水”。“肺胀”,《金匮玉函要略辑义》引文(沈):“即后世所谓呷嗽哮嗽之属。巢源云:痰气相击,随嗽动息,呼呷有声,谓之呷嗽。本事续方云:哮嗽如拽锯。气为水母,此欲作风水。以风中皮毛,遏闭肺气,不能调水道而输膀胱也。《素问·五脏生成论》:咳嗽上气,厥在胸中,过在手阳明太阴。手阳明升则化气,手太阴降则化水,咳嗽上气,辛金不降,无以行水,欲作风水之兆也。发汗以泻其皮毛而消肺胀,则愈矣。

    咳嗽上气七

    【上气,面浮肿,肩息,其脉浮大,不治;又加利尤甚。】

    咳嗽上气,壅于头面,是以浮肿。喘息肩摇,是谓肩息。其脉浮大者,阳根下绝,此为不治。又加下利,中气败泄,尤为甚也。

    咳嗽上气八

    【咳而上气,此为肺胀。其人喘,目如脱状,脉浮大者,越婢加半夏汤主之。】

    咳而上气,此为肺气胀满。其人喘阻,肺气上冲,目如脱状。脉浮大者,是表邪外束而里气上逆也。越婢加半夏汤,姜、甘、大枣,培土而和中;石膏、麻黄,清金而发表;半夏降逆而下冲也。

    ◎越婢加半夏汤百十三

    麻黄六两 石膏半斤 甘草二两 大枣十五枚 生姜三两 半夏半升

    上六味,以水六升,先煮麻黄,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分温三服。

越婢加半夏汤用石膏,以其有“咳嗽上气六”之“躁烦”(该条释文)之症,风郁之气热也;其作用亦如“咳嗽上气九”释文:“石膏凉肺蒸而除烦躁。”此证无汗,故用麻黄开之。

咳嗽上气九

    【肺胀,咳而上气,烦躁而喘,脉浮者,心下有水。小青龙加石膏汤主之。】

    肺胀,咳而上气,烦躁而喘,脉浮者,此心下有水,阻格金火降路,气阻而发喘咳,肺热而生烦躁也。小青龙加石膏汤,甘草、麻、桂,补中气而泻营卫;芍药、半夏,清胆火而降胃逆;姜、辛、五味,下冲气而止咳喘;石膏凉肺蒸而除烦躁也。积水化汗而外泄,诸证自愈矣。

    ◎小青龙加石膏汤百十四

    麻黄三两 桂枝三两 甘草三两 芍药三两 半夏半升 细辛三两 干姜三两 五味半升 石膏二两

上九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强人服一升,羸者减之,日三服,小儿服四合。

此证之“心下有水”必有相应症状。或多清稀痰饮,或闻心下水声,或见苔白厚润;否则,脉浮、表闭、气喘而烦躁乃大青龙证。此条原文似是以“”来辨其为“心下有水”之小青龙汤证。如《伤寒论》第40条(《伤寒悬解·太阳三十四》):“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噫,或小便不利小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其中的“”“”“”等是或然症,而“”是必然症。

此用小青龙汤加石膏,依理,内有水气则药宜辛温,予辛寒之石膏,寒热之性恰恰相反。之所以这么用,是因为水在心下而热在肺。姜、辛、五味与石膏归经不同,则寒热不混,功可各奏。此即“有是证用是药”之谓也。

越婢加半夏汤、小青龙加石膏汤、厚朴麻黄汤用麻黄与石膏,总为有表闭、肺热之症;用姜、辛、五味,总为有水气、冲逆之症。

    咳嗽上气十

    【咳而脉浮者,厚朴麻黄汤主之。咳而脉沉者,泽漆汤主之。】

    咳而脉浮者,其病在上,是表邪外束,里气上逆,肺金郁格而不降也。厚朴麻黄汤,麻黄发表而散寒;石膏、小麦,清金而润燥;朴、杏、姜、辛、半夏、五味,破壅而降逆也。咳而脉沉者,其病在下,是水邪上泛,相火壅阻,肺金伤克而不归也。泽漆汤,人参、甘草,补中而培土;生姜、半夏,降逆而驱浊;紫参、白前,清金而破壅;桂枝、黄芩,疏木而泻火;泽漆决瘀而泻水也。脉法:浮为在表。表有寒邪,故用麻黄。

    ◎厚朴麻黄汤百十五

    厚朴五两 杏仁半升 半夏半升 干姜二两 细辛二两 五味半升 石膏如鸡子大 小麦一升 麻黄四两

    上九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小麦熟,去滓,内诸药,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泽漆汤百十六

    泽漆一升,以东流水五斗,煮取一斗五升;人参三两 甘草三两 生姜五两 半夏半升 白前五两 紫参五两 桂枝三两 黄芩三两

上九味,㕮咀,内泽漆汁中,煮取五升,温服五合,至夜尽。

此条,泽漆汤用桂枝,因病乃在下者不达,是水邪上泛导致的相火壅阻、肺金不敛,故用桂枝升达。但是,前提是右路壅阻宜清,如用紫参、白前、黄芩,清金破壅泻火;否则,左路阳气愈升,右路壅塞更重也。泽漆先煎、久煎,求其味厚入下焦;至夜服完五升药汤,求其溲多水利。依理可加苓、泽。

泽漆汤证,《脉经·卷二·第三》(王叔和)作:“寸口脉沉,胸中引胁痛,胸中有水气,宜服泽漆汤。”可参考,亦可不必。厚朴麻黄汤证,《备急千金要方·卷十八·第五》作:“咳而大逆上气,胸满,喉中不利,如水鸡声,其脉浮者,厚朴麻黄汤。”亦可参考,亦可不必。至于泽漆汤中的“紫参”,《千金要方》作“紫菀”。其实,这种东西不必深究。古圣给人的是“”,不是供照抄的“”。咳而伤及肺阴用紫菀;咳而热伤肺痛用紫参,岂可拘于成方,泥于人见?

    咳嗽上气十一

    【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射干麻黄汤主之。】

    风寒外闭,肺气郁阻,逆冲咽喉,泻之不及,以致呼吸堵塞,声如水鸡。此缘阳衰土湿,中气不运,一感外邪,里气愈郁。胃土上逆,肺无降路,而皮毛既阖,不得外泄,是以逆行上窍,冲塞如此。射干麻黄汤,射干、紫菀、款冬、五味、细辛、生姜、半夏,下冲逆而破壅塞;大枣补土而养脾精;麻黄发汗而泻表寒也。此即伤风齁喘之证。

    ◎射干麻黄汤百十七

    射干十二枚 紫菀三两 款冬三两 五味半升 细辛三两 生姜四两 半夏半升 大枣七枚 麻黄四两

上九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麻黄两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分温三服。

此证依理应见湿邪伤及肺阴之象,是以药用紫菀、款冬,兼有润肺之功。释文末句称“此即伤风齁喘之证。”《四圣心源·杂病解下·齁喘根原》示紫苏姜苓汤苏叶杏仁橘皮半夏茯苓干姜甘草砂仁生姜)之法治齁喘,先生并示:“若皮毛闭束,表邪不解,则加麻黄。若言语谵妄,内热不清,则加石膏。”两相比较,紫苏姜苓汤多茯苓去水、砂仁醒脾之法,更善。二者可酌情合用。痰多壅塞者,宜酌加葶苈子,或用皂荚丸[58]

    咳嗽上气十二

    【火逆上气,咽喉不利。止逆下气者,麦门冬汤主之。】

    土虚胃逆,相火莫降,刑克辛金;肺气逆冲,上窍壅塞,故火逆上气,咽喉不利。麦门冬汤,甘、枣、参、粳,补中而化气;麦冬、半夏,清金而降逆也。

    ◎麦门冬汤百十八

    麦门冬七升 半夏一升 人参二两 甘草二两 粳米三合 大枣十二枚

上六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温服一升,日三夜一服。

此即《四圣心源·杂病解上·咳嗽根原》所指之“燥热为嗽”者。因其“上虽燥热,而下则依旧湿寒”(该章),故麦门冬汤中,既用麦冬清金,亦用甘、枣、参、粳,补中而化气。其中,粳米有利水泻湿”(《长沙药解·粳米·桃花汤》)之功。但是,此证用粳米“利水而泻湿”、用参化气而不用其他泻湿药,似乃气虚致燥之证。其“”应为君火,或无火仅有燥热。窃以为,若相火势旺,宜加夏枯草或黄芩清相火。

    咳嗽上气十三

    【咳逆上气,时时唾浊,但坐不得眠,皂荚丸主之。】

    咳逆上气,时时唾浊,但能坐而不得眠,此肺气之壅闭也。皂荚丸,利气而破壅,故能主之。

    ◎皂荚丸百十九

    皂荚八两,刮去皮,用酥炙

上一味,末之,蜜丸,梧子大,以枣膏和药,服三丸,日三夜一服。

皂荚之用,要在“开闭塞而洗痰涎”(《长沙药解·皂荚》),即去痰。《四圣心源·杂病解上·痰饮根原》示:“一切痰饮,用瓜蒂散吐下之,功效最捷。续随子仁,驱逐痰饮,亦良物也。

《金匮玉函要略辑义》引文(徐):“此比水鸡声,乃咳而上气中之逆甚者也。”文中“水鸡声”,指射干麻黄汤证。

附方

    ◎《千金》生姜甘草汤八  治肺痿咳唾涎沫不止,咽燥而渴。

    生姜五两 甘草四两 人参三两 大枣十五枚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

生姜甘草汤所治此证,似应为上热之肺痿,虽人参可益气生津,大枣可补脾生血;合用可补土生金。但是,治法终究是培土降逆,于该证来说,缓不济事(《金匮玉函要略辑义》引文(徐):“亦非一二剂,可以期效”)。且五两生姜之辛散,更有增其伤津之弊。窃以为不妥。

◎《千金》炙甘草汤九 方见《伤寒·少阳》。治肺痿涎唾多,心中温温液液者。方在虚劳。

《金匮玉函要略辑义》引文(沈):“温温液液,即泛泛恶心之意也。

    ◎《外台》桔梗白散十 方见《伤寒·太阳》。治咳而胸满,振寒脉数,咽干不渴,时出浊唾腥臭,久久吐脓如米粥者,为肺痈。

    桔梗三分 贝母三分 巴豆一分,去皮,熬,研如脂

上三味,为散,强人饮服半钱匕,羸者减之。病在膈上者,吐脓,在膈下者,泻出。若下多不止,饮冷水一杯即定。

桔梗白散胜于桔梗汤。见《伤寒悬解·太阳四十三》。

    【肺痈,胸胀满,一身面目浮肿,鼻塞清涕出,不闻香臭酸辛,咳逆上气,喘鸣迫塞,葶苈大枣泻肺汤主之。】此条系黄氏所缺,依《要略》本补之。


卷十六 【内伤杂病】 胸痹心痛短气 九章

    胸痹、心痛之病,浊阴逆犯清阳。责在肝肾之阴盛,心肺之阳虚。而其原,总由于中气之败。胃逆则浊阴不降,脾陷则清阳不升,是寒水凌火,风木贼土之根本也。阳宜降也,阳中之浊气宜降而清气不宜降(所谓“清气”之“”,即《素问·阴阳应象论》之“清气在下,则生飧泄。”实乃清气于左路下陷);阴宜升也,阴中之清气宜升而浊气不宜升(所谓“浊气”之“”,即《素问·阴阳应象论》之“浊气在上,则生䐜胀。”实乃浊气于右路上逆)。浊气升而清气降,则阳陷于下而阴填于上;清虚冲和之位,变而为痞满结硬之所。阴贼横逆,宫城填塞;君主失守,阳神奔败。此胸痹、心痛所由也。

失升降之职,易阴阳之部,非缘中气亏败,何至于此!仲景于散结开痹之中,而示人参一汤,所谓握要而警策者矣。

胸痹、心痛、短气病相关内容可参《四圣心源·劳伤解》之《阴阳·阳虚》和《气血·气滞》。

    胸痹心痛一

    【师曰:夫脉当取太过不及。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其极虚也。今阳虚知在上焦,所以胸痹、心痛者,以其阴弦故也。】

诊脉当取其太过不及,以定虚实。寸为阳,尺为阴;寸旺于尺,人之常也。寸微是阳虚于上,尺弦是阴盛于下。弦为肝脉,应见于左关;尺弦者,水寒不能生木,木郁于水而不升也。木不升则脾必陷,肝脾所以升清阳也。肝脾郁陷,清阳不升,是寸之所以微也。阳不敌阴,则阴邪上犯(这个病理,临床较多见。如人由下蹲而起立,自觉头晕或眼花者,即是左路微阳不能上达,右路浊阴反而冲逆之象)。浊气填塞,是以胸痹。宫城逼窄,是以心痛。所以然者,责其上焦之清阳极虚也。阳在上,今寸微阳虚,因知病在上焦。其上焦所以胸痹而心痛者,以其尺脉之弦。阴盛而侵微阳,上凌清位,窒塞而不开,冲击而不宁也。此脉之不及而病虚者。

此证之治,降浊阴可用半夏、生姜,或厚朴、枳实,或细辛、干姜、五味子。但要在左路升阳。升阳法参《四圣心源·劳伤解》之天魂汤(桂枝、附子、人参、干姜、茯苓、炙甘草)。

    胸痹短气二

    【平人无寒热,短气不足以息者,实也。】

若夫平人外无寒热之表证,忽而(突然而见)短气不足以息者,此必隧道壅塞而不通,或有宿物阻格而不达,是实证也。实则宜泻,当以行瘀开闭之方,除旧布新之法,排决郁陈,则气降而息顺矣。此脉之太过而病实者。

隧道壅塞而不通”之治,栝蒌、薤白、厚朴、枳实、半夏、生姜是要药。“宿物阻格而不达”者,宜参大承气汤[59]、大黄附子汤法。

    胸痹心痛短气三

    【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栝蒌薤白白酒汤主之。】

    胸痹之病,凡喘息咳唾,即胸背疼痛,短气喘促,寸口之脉沉而迟,关上之脉小而紧数,是中气不运,浊阴上逆,气道痞塞而不通也。栝蒌薤白白酒汤,栝蒌涤瘀而清烦;薤白、白酒,开壅而决塞也。

    ◎栝蒌薤白白酒汤百二十

    栝蒌实一枚,捣;薤白三两 白酒七斤

上三味,同煮,取二升,分温再服。

此方,白酒之用,现代一般多认为是靠酒中的乙醇溶解药材有效成分。因为煎煮时间一长,其辛散宣通之气已经挥发无余矣。此外,“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是中焦不运,清阳不升,至少应加一味桂枝升阳,法如“胸痹心痛五”之枳实薤白桂枝汤。“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素问·阴阳应象论》)水火之病,总宜左右并治,“双手打方向盘”。

    胸痹心痛四

    【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者,栝蒌薤白半夏汤主之。】

    胸痹不得眠卧,心痛彻背者,是阴邪上填,冲逼心宫,而胸膈痹塞,气无前降之路;膈上莫容,是以后冲于脊背也。栝蒌薤白半夏汤,栝蒌涤瘀而清烦;薤白、白酒、半夏,破壅而降逆也。

    ◎栝蒌薤白半夏汤百二十一

    栝蒌实一枚,捣;薤白三两 白酒一斗 半夏半升

上四味,同煮,取四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此证宜加赤石脂(即“胸痹心痛九”之乌头赤石脂丸法),并加桂枝。参上条笔者注文。

    胸痹心痛五

    【胸痹,心中痞,留气结在胸;胸满,胁下逆抢心,枳实薤白桂枝汤主之;人参汤亦主之。】

    胸痹,心中痞塞,浊气留结在胸;胸膈壅闷,胁下气逆,上抢于心,是皆胆胃逆升,浊阴不降之故也。枳实薤白桂枝汤,枳、朴、薤白,破壅塞而消痹结;栝蒌、桂枝,涤浊瘀而下冲气也。人参汤,参、术,燥土而益气;姜、甘,温中而缓急,亦主治之。

    ◎枳实薤白桂枝汤百二十二

    枳实四枚 厚朴四两 栝蒌一枚,捣;薤白半斤 桂枝一两

    上五味,以水五升,先煮枳实、厚朴,取二升,去滓,内诸药,煮数沸,分温三服。

    ◎人参汤百二十三

    人参三两 白术三两 甘草三两 干姜三两

上四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枳实薤白桂枝汤,枳实消痞结为主药,薤白开痹散壅,厚朴辅助枳实以“降浊而行滞”(《长沙药解·厚朴》),栝蒌涤浊瘀,桂枝从左路稍加升达阳气,“下冲气”之用(即桂枝加桂汤治“气从小腹上冲心胸”之法。《长沙药解·桂枝·桂枝加桂汤》:“疏乙木而降奔冲”。亦可参“胸痹心痛八”)。此为上焦散壅,左右并治之法。人参汤则握中焦而用干姜升陷降逆。同病不同法。但是,此证依理枳实薤白桂枝汤加参、草,或加参、(干)姜、草,比单纯用枳实薤白桂枝汤或人参汤效捷。白术宜易为苍术,或径去之。(《长沙药解·白术》:“白术性颇壅滞。”)

    胸痹短气六

    【胸痹,胸中气塞,短气,茯苓杏仁甘草汤主之;橘枳生姜汤亦主之。】

    胸痹,胸中气塞,短气,是土湿胃逆,浊气痞塞,肺无降路,是以短气。肺气堙塞,则津液凝瘀,而化痰涎。茯苓杏仁甘草汤,杏仁利气而破壅;苓、甘,补土而泻湿也。橘枳生姜汤,橘皮破凝而开郁;枳、姜,泻满而降浊也。

    ◎茯苓杏仁甘草汤百二十四

    茯苓三两 杏仁五十枚 甘草一两

    上三味,以水一斗,煮取五升,温服一升,日三服。不差,更服。

    ◎橘枳生姜汤百二十五

    橘皮一斤 枳实三两 生姜半斤

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温再服。

此二方亦典型的珍惜药材之方。可惜即便“不差,更服”,可能仍然是“更服,不差”。法非不当,未周全耳。二方合用,效大。《四圣心源·劳伤解·气血》示下气汤治气滞于胸膈右肋之证,药用杏仁、橘皮、贝母、五味、芍药、半夏、甘草、茯苓。可互参。

关于此二方,《李金庸金匮》称,如果胸痹兼有呼吸喘促之症,就选用茯苓杏仁甘草汤宣肺除饮;如果胸痹兼有心下痞塞之症,则选用橘枳生姜汤磨痞行滞。从用药的角度看,亦在理。但是,五脏六腑联系紧密,过于珍惜药材,想用少药专治某脏腑,或不能药随病变,胶执于成方,往往不效或延误病情。

橘枳生姜汤证,从生姜用至“半斤”来看,似尚应有“呕恶”之症。

    胸痹七

    【胸痹缓急者,薏苡附子散主之。】

    胸痹缓急者,水土湿寒,浊阴上逆,肺气郁阻,胸膈闭塞。证有缓急不同,而总属湿寒。薏苡附子散,薏苡泻湿而降浊;附子驱寒而破壅也。

    ◎薏苡附子散百二十六

    薏苡十五两 附子十枚,炮

上二味,杵为散,服方寸匕,日三服。

亦宜参左右并治之法。

    胸痹心痛八

    【心中痞,诸逆,心悬痛,桂枝生姜枳实汤主之。】

    心中痞塞,诸气上逆,心悬作痛,以胆胃不降,胸膈郁满,阻碍厥阴升路,冲击作疼(若是厥阴冲击,当有“心悸”之症。《素灵微蕴·惊悸解》:“悸者,乙木之郁冲。此证未必是厥阴冲击,而应是少阳甲木冲击)。桂枝生姜枳实汤,枳、姜,降浊而泻痞;桂枝疏木而下冲也。

    ◎桂枝生姜枳实汤百二十七

    桂枝三两 生姜三两 枳实五两

上三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

药用枳实五两,而用桂枝三两,是重用枳实清肃右路为主之法(事实上亦应先清右路;否则左路阳升,将壅塞于上),不知方名为何以桂枝为主药。此方,宜加牡蛎敛甲木。

此证当有乙木不达之症,如小便不利或心悸等,是以药用桂枝,左右并治。橘枳生姜汤证则纯为右阳不敛之证,是以一派右路降泻。但彼以橘皮为君,则以气滞、气塞之症为重。

    胸痹心痛九

    【心痛彻背,背痛彻心,乌头赤石脂丸主之。】

    寒邪冲逆,凌逼心君,故心背彻痛。乌头赤石脂丸,乌、附、椒、姜,驱寒邪而降逆,赤石脂护心君而止痛也。

    ◎乌头赤石脂丸百二十八

    乌头一分,炮;蜀椒一分(一法二分) 干姜一两(一法一分) 附子半两(一法一分) 赤石脂一两(一法二分)

上五味,末之,蜜丸,如梧子大,先食服一丸,日三服。不知,稍加服。

此证,乌头赤石脂丸宜酌情与“胸痹心痛四”之栝蒌薤白半夏汤合用。

附方

    ◎九痛丸十一  治九种心痛。兼治卒中恶,腹胀满,口不能言。又治连年积冷,流注,心胸痛、并冷气上冲,落马坠车等皆主之。

    附子三两,炮;巴豆一两,去皮,熬,研如脂;生狼牙一两 吴茱萸一两 人参一两 干姜一两

    上六味,末之,炼蜜丸,如梧子大,酒下,强人初服三丸,日三服,弱者服二丸。

    狼牙,疮家敷洗之药,用之心痛方中,甚属无谓。去此一味,换橘皮一两,减巴豆十分之七可也。


卷十七 【内伤杂病】 腹满寒疝宿食 二十五章

腹满、寒疝、宿食,病之相因者也。寒水风木之邪,合而贼土;土湿脾陷,迫于风木之侵,滞塞不运,是以胀满(病成因于风木之侵,病本在于肾水之寒)。所谓肾气实则胀者也(《素问》语)(“肾气实”:肾水寒盛。“痉病八”释文:“阴盛则腹胀”)。虽寒水之侮土,其中未尝无木邪也。风木上郁而克湿土,则为胀满;(“腹满”与“胀满”,语意可以相同,病机则有不同。前者乃戊土之郁,后者常为风木之侵。《素问悬解·诊要经终论》释文:“腹满䐜胀,支膈胠胁者,阳明不降,浊气上逆也。“腹满一”:“戊土贼于甲木,胃逆而浊气不降,法当腹满。”是“腹满”为戊土之郁也)风木下郁而陷寒水,则为疝瘕。寒疝者,风木之下郁于寒水而凝结者也。土之所以化谷者,火也。寒盛火衰,水谷不化,是谓宿食。宿食既停,壅遏中气,变虚而为实,故宜攻下。攻下虽行,而其始实属寒因。则此三证,悉以寒为病本。总因于少阴之胜,趺阳之负也。

腹满寒疝宿食此卷,于人身疾病来说,具有典型意义。左路为阳气生长之道路,主“生”者也。“生长”之病,其实就是寒水、湿土、风木三者“相因”之病。临证可酌三者之轻重,“厚此薄彼”而用药,一般不可“舍此取彼”而用药。

腹满、寒疝病相关内容可参《四圣心源·杂病解中》的《腹痛根原》和《瘕疝根原》。

腹满 十七章

    腹满一

    【趺阳脉微弦,法当腹满。不满者,必便难。两胠疼痛,此虚寒从下上也。当以温药服之。】

趺阳,胃脉,在足趺上(即冲阳也)。微弦者,肝胆之气也。脉见微弦,则木邪克土。戊土贼于甲木,胃逆而浊气不降,法当腹满。若不腹满者,则甲木不贼戊土,乙木必贼己土。脾陷而清气不升,法当便难。以脾陷肝郁,不能行其疏泄之令也。肝胆之脉,行于胁肋,若见两胠疼痛,此虚寒之气,从下而上也。当以温药服之,温暖水土,以舒木气也。盖木生于水,木气之郁,必因水寒。水位在下,木位在左右胁肋之间,两胠疼痛,是木气之郁。此必寒水之气从下而上侵于木位也。

大法可参真武汤或茯苓四逆汤。腹满加半夏、生姜或厚朴、生姜降浊,可并加细辛;不满加桂枝达木。

原论此条,有人认为“”应为“两脚”;“虚寒从下上”应为“虚寒从上下”。称“两脚疼痛”,即因于“虚寒从上向下”之故。此等说法,既无实质作用,且亦误人。此证,“便难”为乙木不达而疏泄不行;乙木不达则甲木不降。甲乙之脉位于两胁肋,症见疼痛于胁肋,乃理有必至。至于“便难”而“脚痛”,则宜察其乙木不达的同时,是否寒水过旺,导致木气下陷、下焦阳郁,气血不通而产生疼痛。(原文“不满者,必便难”,《脉经·平腹满寒疝宿食脉证第十一》作“不满者,必下部闭塞,大便难”,即认为有“下部闭塞”之症)而所谓“虚寒从上向下”的说法则更无谓。寒水之位在下焦,而上焦为火中焦为土,何来“从上向下”之寒?

    腹满二

    【寸口脉弦者,即胁下拘急而痛,其人啬啬恶寒也。】

    趺阳以候阳明,寸口以候太阴。寸口脉弦者,肝木之克脾土也。木邪郁迫,经气不舒,故胁下拘急而痛。木郁阳陷,阴邪外束,其人当啬啬恶寒也(“胸痹心痛一”:“肝脾所以升清阳也”)啬啬者,皮毛振悚,战栗不宁之义也。此申明上章之义也。

    腹满三

    【腹满时减,复如故。此为寒,当与温药。】

    阳清而阴浊,清则通而浊则塞。中气痞塞,是以满也。腹满时减,复如故者,阳有时而复,故减;阴有时而胜,故复如故。阴易胜而阳难复,是以减不逾时而旋即如故。此为阴胜而内寒,非有陈宿之阻格,当与温药,以驱寒邪也(“陈宿”阻格之腹满,不会“时减”)

    腹满四

    【夫中寒家,喜欠;其人清涕出,色和者,善嚏。】

    欠者,开口出气。《灵枢·口问》:卫气昼行于阳,夜行于阴。阴者主夜,夜者卧。阳者主上,阴者主下,故阴气积于下。阳气未尽,阳引而上,阴引而下;阴阳相引,故数欠。中寒之家,阴气下盛,招引阳气,引则阳陷;而阳性升浮,随引即升,一陷一升,是以有欠;常引常升,故喜欠也。缘其阴盛阳衰,升气少而降令多,不必日暮而阴常司权故也(总宜运枢机,破阴邪而升阳气)。清涕出者,肺气之上熏也。肺气郁阻,不得下达,则上熏鼻窍而生清涕。鼻孔窄狭,积气不能畅泄,故冲激而为嚏喷。以其中气虚寒,枢轴不运,肺无下降之路,因而逆行上窍。肺气熏冲,是以清水常流而嚏喷恒作。然欲涕而即出,犹是上焦阳气之稍盛者;阳稍盛,则颜色和也(亦宜运枢机,破阴邪而升阳气;兼敛肺胃)

    腹满五

    【中寒,其人下利,以里虚也。欲嚏不能,此人肚中寒。】

    中寒,其人大便下利,以其里阳之虚也。若欲嚏不能,此人肚中阳虚而寒盛也。《灵枢·口问》:阳气和利,满于心,出于鼻,则为嚏。嚏者,肺气逆行,蓄极而通,而泄路迫狭,故激而为响。至于欲嚏不能,则气虚寒盛,较上之善嚏者,又不如也(此等证,临床亦多见。总宜去寒气而补阳气)

    腹满六

    【病者痿黄,燥而不渴,胸中寒实而利不止者,死。】

    病者痿弱发黄,咽喉干燥而实不觉渴,是湿旺而土郁也。土气困乏,则痿靡不振。木气不达,则入土化黄。木主五色,入土为黄。木郁风动,则咽喉干燥。水胜土湿,则不渴。若胸中寒实而下利不止者,火凘金冷,土败木贼,阳无复机,必主死也。

    腹满七

    【夫瘦人绕脐痛,必有风冷,谷气不行。而反下之,其气必冲;不冲者,心下则痞。】

    瘦人阳气衰乏,绕脐痛楚,腹中必有风冷之邪壅遏,谷气不得运行。寒水风木,合而贼土,冲突击撞,是以痛也。而反下之,败其微阳,阴邪无制,其气必冲(奔豚证)。若不冲于膈上,必填于心下;心下痞硬之证,于是作也(《伤寒论》第131条,太阳病,“病发于阴,而反下之,因作痞”之证。参《伤寒悬解·太阳一百十》)

    腹满八

    【其脉数而紧乃弦,状如弓弦,按之不移。脉数弦者,当下其寒。脉紧大而迟者,必心下坚。脉大而紧者,阳中有阴,可下之。】

其脉数而兼紧,此乃弦脉(《伤寒》《金匮》对脉象的定义有时较随意,不可仅从字面理解。如此条,“数而紧乃弦”,实际上,弦脉有“弦迟”之兼脉。如“疟病一”:“弦迟者多寒。”可见“”并非“”的必要条件)。其状如弓弦硬直,按之不能移动,是中气虚寒,木邪克土之诊。脉数弦者,寒气凝结,当以温药下其积寒(此之“”应为“虚数”。总为“”而力度不足之象。《伤寒论》第134条(《伤寒悬解·太阳百十一》):“数则为虚”。但是,因为“”,说明还有“拼命想要升达”的内在驱动力,因此,可用温下之法帮其除去障碍)。脉紧大而迟者,浊阴上逆,必心下痞坚。以大为阳明之脉,胃气上逆,壅碍胆经降路;甲木逼迫,胃口结滞,故心下坚硬。紧大而迟,则心下之坚,全是阴邪结聚(亦上条后句之痞证。此等证非“下法”可治。《伤寒论》用桂枝人参汤等。《伤寒悬解·太阳百二十三》:“人参汤(即理中汤)助中气之推迁,降阳中之浊阴则痞消,升阴中之清阳则利止,是痞证之正法。”)。缘阳位一虚,则阴邪乘虚而上凑(“胸痹心痛一”释文:“阳不敌阴,则阴邪上犯。”);非冲塞于胸膈,则痞结于心下也。凡脉大而紧者,是为阳中有阴,可以温药下之(前句,“紧大而迟”,即并见“”象,则不可下)。《伤寒·脉法》:紧则为寒。内外之寒,皆令脉紧。外紧而内大者,阴盛而外束也;阳为阴束,鼓宕不能外发,故内大而为紧。内紧而外大者,阴盛而内格也;阳为阴格,浮动不能内交,故外大而内紧。积阴内凝,非下不去,是以可下。下宜温药,大黄附子汤,是其法也(“是其法”而已,未必需套用其方药。大黄附子汤,见“腹满十三”)

    腹满九

    【病者腹满,按之不痛为虚;痛者为实,可下之。舌黄未下者,下之黄自去。】

病者腹中胀满,按之不痛为虚,虚满而未至滞塞也;痛者为实,实满而已至壅阻也。陈宿凝瘀,是可下之。舌黄者,湿气乘心,故舌起黄胎。以心窍于舌,土性湿而色黄也(《四圣心源·七窍解·舌病》:“舌苔者,心液之瘀结也。郁于土,则苔黄……火衰而土湿,则舌苔黄滑;火盛而土燥,则舌苔黄涩。”一般认为,“舌苔黄滑”为湿热;“舌苔黄涩”为实热。总之,舌黄为热象。临床有时可见薄黄色浮于舌苔表面,此象通常表示气分有热)。痛满因于气滞;气滞必缘土湿。舌胎黄色,湿之外候,其未下者,下之湿气内泻,则黄色外退矣(可参《四圣心源·杂病解下·黄疸根原》之甘草茵陈汤、硝黄栀子汤、元滑苓甘散等)

    腹满十

    【腹中寒气,雷鸣切痛,胸胁逆满,呕吐,附子粳米汤主之。】

    腹中寒气,雷鸣切痛者,水寒木郁,肝气梗涩。而怫怒冲突,必欲强行,气转肠鸣,声如雷引,排触击撞,是以痛切,胸胁逆满。呕吐者,胆胃上逆,经络壅塞,浊气熏冲,则生呕吐。附子粳米汤,粳米、甘、枣,补土而缓中;半夏、附子,降逆而驱寒也。

    ◎附子粳米汤百二十九

    附子一枚,炮;半夏半升 甘草一两 大枣十枚 粳米半升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此证用附子粳米汤,宜加吴茱萸温中泻湿,并加桂枝达木。

    腹满十一

    【心胸中大寒痛,呕不能饮食,腹中寒,上冲皮起,出见有头足,上下痛而不可触近,大建中汤主之。】

    心胸大寒痛,呕不能饮食者,土火俱败,寒水上凌,胃气奔逆,不能下降也。腹中寒气,上冲皮起,头足出现,上下走痛而不可触近者,寒水与风木合邪,肆行无畏,排击冲突,势不可当也。大建中汤,胶饴、人参,培土而建中;干姜、蜀椒,补火而温寒也。

    ◎大建中汤百三十

    干姜四两 蜀椒二合,炒去汗;人参一两

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内胶饴一升,微火煎取一升半,分温再服。如一炊顷,可饮粥二升,后更服,当一日食糜粥,温覆之。

前条“腹满十”药用附子,此条之证亦因于寒水致病,且症见“大寒痛”,反不用附子。到底为什么?其原,似应如《长沙药解·附子》所示:“惟惊悸年深,寒块凝结,少腹硬满,已成奔豚者,莫用附子。用之药不胜病,反为大害。

此证,鉴于水邪上泛,宜加苓、泽去湿利水;鉴于乙木下陷而见腹中寒痛,宜加肉桂或吴茱萸、桂枝温中达木;鉴于心胸寒痛且呕而不食,宜加细辛或半夏、生姜驱寒降浊。

    腹满十二

    【寒气厥逆,赤丸主之。】

    寒气厥逆,寒气在内,手足厥冷也。四肢秉气于脾胃,寒水侮土,四肢失秉,是以厥逆。寒水上凌,心火凘败,是宜泻寒水而护心君。赤丸,茯苓、乌头,泻水而驱寒湿;半夏、细辛,降浊而下冲气;真朱,保护心君而止痛也。

    ◎赤丸百三十一

    茯苓四两 乌头二两 半夏四两 细辛一两

    上四味,末之,内真朱为色,炼蜜丸,如麻子大,先食酒下三丸,日再夜一服。不知,稍增之,以知为度。真朱即朱砂,非宝珠也。

    腹满十三

    【胁下偏痛,发热,其脉紧弦,此寒也。以温药下之,宜大黄附子汤。】

    胁下偏痛,发热,其脉紧弦,此脾土寒湿,肝木郁遏。以温药下其湿寒则愈矣,宜大黄附子汤。辛、附降逆而驱寒;大黄下积而破结也。

    ◎大黄附子汤百三十二

    大黄三两 附子三枚,炮;细辛二两

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温三服。若强人,煮取二升半,分温三服。服后如人行四五里,进一服。

此证之“”,为肝木郁遏致胆火上炎之热。此法之治,实亦仅治标。后续宜四逆汤合参苓白术散,或桂附理中丸。

    腹满十四

    【腹满痛,发热十日,脉浮而数,饮食如故,厚朴七物汤主之。】

    腹满痛,发热十日,脉浮而数者,外感风邪,经腑皆郁。经气不泄,故发热脉浮;腑气不通,故腹满而痛。而饮食如故,则内证非寒。厚朴七物汤,姜、桂、甘、枣,解表而和中;枳、朴、大黄,泻满而攻里也。以小承气而合姜、桂、甘、枣,重用生姜,亦温下法也。

    ◎厚朴七物汤百三十三

    厚朴半斤 枳实五枚 大黄三两 桂枝二两 甘草三两 大枣十枚 生姜五两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四升,温服八合,日三服。呕者,加半夏五合;下利,去大黄;寒多者,加生姜至半斤。

此条较有内涵。第一,“腹满痛”。先生释文称,“腑气不通,故腹满而痛”,而“腑气不通”还能够“饮食如故”,令人费解。依理,此四字即便不是后人误补,其“如故”,最多也只表示饭量大致未见减少,实际纳食的时间和食物下咽的顺畅程度,应该是不同的;四字去掉则较易理解。第二,方后称“下利,去大黄”,意思是此条之正文,实际上可并见“下利”症状。如果出现“下利”症状,应当且只须“去大黄”而保留其他药,那么,揭示了该证是什么?“去大黄”之下利,必然不是热结旁流。热结旁流之证,用大承气汤,有大黄。太阴证之“大实痛”,亦可用大黄(《伤寒论》第279条(《伤寒悬解·太阴九》):“大实痛者,桂枝加大黄汤主之。”)。可见这里之所以必须“去大黄”,是因为脾寒而下陷(这种情况,更没理由“饮食如故”)。当是之时,其“腹满痛,发热十日,脉浮而数”,乃左路阳不上达,导致表气不开而右阳不敛。药用生姜解表,枳、朴消满降浊,桂枝升阳,确亦仍然可用。但是,若要更加周全,宜加人参三两、增桂枝一两。第三,方后称“寒多者,加生姜至半斤”。此句首先是有“”。那么,“”在哪里?先生认为“重用生姜,亦温下法”,此说宜详释。此证“脉浮而数者,外感风邪……经气不泄,故发热脉浮”(本条释文),其实是气强风弱,风不能泄之证,类似于大青龙汤证。但是,解表不用麻黄而用生姜(《长沙药解·厚朴》:“甘、枣、桂、姜,达郁而解外。”亦见本条释文),依理应是患者肝脾不升,阳气不足以用麻黄开泄(这也是方中用大枣,补脾生血之故)。也就是说,这个“”,其实是“表闭”而已。当然,肝脾不升,其人存在“恶寒”(畏寒)症状亦有可能。至于先生说的“重用生姜,亦温下法”,是与大黄合用之时,才是“温下”。如果是中焦之“”,依理宜干姜(《长沙药解·生姜》:“治腹满痛,寒多者,加生姜半斤,生姜温中寒而止腹痛,力逊干姜,然亦有良效也。”但是,生姜于此未必是用于“温中寒”。起码不是仅仅为了“温中寒”)。“加生姜至半斤”之时,窃以为,再加大枣五枚,或并加人参三两,或并加附子一两,更善。

    腹满十五

    【痛而闭者,厚朴三物汤主之。】

    痛而内闭不通,必郁而生热,直用寒泻,不须温下。厚朴三物汤,枳、朴,泻其满;大黄通其闭也。

    ◎厚朴三物汤百三十四  此即小承气汤,而分两不同。

    厚朴八两 枳实五枚 大黄四两

    上三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二物,取五升,内大黄,煮取三升,温服一升。以利为度。

    腹满十六

    【腹满不减,减不足言,当须下之,宜大承气汤。】方在痉病。

腹满时减,已复如故,此为寒也。今腹满不减,虽少减,而究不足言减,此非虚寒,是实邪也。内实,故常满而不减,当须下之,宜大承气汤也。

腹满,但有时象没事一般,不久又腹满,为寒;腹满,所谓减轻,其实很难感到减轻,为实邪,宜大承气汤。

此证,参前文“腹满九”,辨其按之痛与不痛,以及舌苔的黄白、润燥,一目了然。寒证不痛,舌苔不黄、不燥。

    腹满十七

    【按之心下满痛者,此为实也。当下之,宜大柴胡汤。】

    心下满痛者,少阳之经郁迫阳明之腑也。少阳之经,由胃口而行两胁,胆胃上逆,经腑壅塞,故心下满痛。此为实也。法当下之,宜大柴胡汤。柴、芩、芍药,清解少阳之经;枳实、大黄,寒泻阳明之腑;半夏、姜、枣,降逆而补中也。

    ◎大柴胡汤百三十五

    柴胡半斤 黄芩三两 芍药三两 半夏半升,洗;生姜五两 大枣十二枚 枳实四枚,炙;大黄二两

上八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此用大柴胡汤而非大承气汤,因其满痛部位在心下,乃“少阳之经郁迫阳明之腑”(本条释文)。但是,结胸证其实也有“按之心下满痛”的症状(《伤寒悬解·太阳百十二》:“伤寒六七日,结胸热实,脉沉而紧,心下痛,按之石硬者,大陷胸汤主之。”《伤寒悬解·太阳百十七》:“小结胸病,正在心下,位与大结胸同。但按之则痛,未如大结胸之不按亦痛也。”),用不用柴胡,该如何辨别?第一,结胸证,尤其是大陷胸汤证(芒硝、大黄、甘遂)与大承气汤(芒硝、大黄、厚朴、枳实)之阳明腑证,二者有时是并存的(《伤寒论》第137条:“太阳病,重发汗而复下之,不大便五六日,舌上燥而渴,日晡时小有潮热,从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不可近者,大陷胸汤主之。”《伤寒悬解·太阳百十三》释文:“是结胸而兼阳明腑证也。”)。二者的不同,简单来说,可认为只是湿热和燥热的不同(小结胸证亦然)。第二,结胸证亦是少阳甲木和阳明戊土二者的纠缠而病(《伤寒悬解·太阳一百十》:“结胸、痞证,总因胃气不舒,甲木上逆。”),为什么大小陷胸汤都不用柴胡呢?其实,归根到底就是一句话,因为大小陷胸汤证和大承气汤证,没有明显的少阳经症状。换句话说,“腹满十七”此条用大柴胡汤,依理尚应有少阳经证,或者是经气郁而胁下痛,或者是相火旺而营血热;并不是仅仅见到“按之心下满痛”的症状,就可用大柴胡汤。

《金匮玉函要略辑义》引文(魏):“今据脉经,而味经旨,此亦浓朴三物汤之证。宜大柴胡汤五字,恐是衍文,其方亦错出。”此说作为思维角度、思维方向的参考可也,不必当真。“心下满痛者”,可以是小陷胸汤证(黄连、半夏、栝蒌实),若误用厚朴三物汤(厚朴、大黄、枳实),即便病可愈(病人自觉症状消失),也必然已是伤及中阳。

寒疝 三章

    寒疝一

    【腹痛,脉弦而紧。弦则卫气不行,即恶寒;紧则不欲食。邪正相搏,即为寒疝。寒疝绕脐痛。若发则白津出,手足厥冷,其脉沉紧者,大乌头煎主之。】

    腹痛,脉弦而紧者,肝脉弦,肾脉紧,寒水风木之邪,合而克土,是以腹痛。弦则木郁阳陷,阴乘阳位,外束卫气,故卫气不行。阳郁不达,是以恶寒。紧则寒水侮土,胃气上逆,故不欲食。清阳下陷,上与阴邪相争,不能透围而出,木气郁沦,永坠寒水之中,即为寒疝。疝瘕同类,皆肾肝阴邪所凝结也。寒疝之病,水木合邪,以侵土位,常苦绕脐疼痛。若发则木气疏泄,肾精不藏,溲出白液。手足厥冷,其脉沉紧者,水寒而木郁也。宜大乌头煎,蜂蜜缓急迫而润风木;乌头泻湿淫而温寒水也。白津出,《素问·玉机真脏论》:脾传之肾,名曰疝瘕。少腹冤热而疝,出白。白津,即白淫之类也。

    ◎大乌头煎百三十六

    乌头 大者五枚,熬,去皮,不㕮咀

上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内蜜二升,煎令水气尽,取二升,强人服七合,弱人服五合。不差,明日更服,不可一日再服。

此方治标,用于病发之时。后续尚需在去阴邪(或苓、泽去湿,或姜、夏降浊,或细辛驱寒,或吴萸温经)的基础上,温中培土而暖水达木。

    寒疝二

    【寒疝,腹中痛,逆冷,手足不仁,若身疼痛,灸刺诸药不能治,抵当乌头桂枝汤主之。】

    寒疝,腹中痛,手足逆冷不仁者,肾肝之邪,合而贼土,土败而四肢失养也。或身上疼痛,灸刺诸药不能治,是脏病而经亦郁。病根在里,故但以灸刺诸药治其表,不能愈也。抵当乌头桂枝汤,乌头驱寒而逐湿;桂枝疏木而通经也。

    ◎乌头桂枝汤百三十七

    乌头三枚 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 大枣十二枚 生姜三两

上,桂枝五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乌头一味,以水二升,煎减半,去滓,以桂枝汤五合合煎,令得一升后,初服二合,不知,即服三合,又不知,复加至五合。其知者,如醉状。得吐者,为中病。

本条释文称:“抵当乌头桂枝汤,乌头驱寒而逐湿,桂枝疏木而通经也。”即用乌头(常用制川乌)合桂枝汤。依理尚宜温中去湿,并加暖补肾阳之品。

关于“抵当”二字,《金匮玉函要略辑义》引文(鉴):“抵当二字,衍文也。”现代有人则认为应参抵当汤加水蛭、虻虫[60]。该说有一定道理,临证可酌加该二药以通经行瘀。

    寒疝三

    【寒疝,腹中痛,及胁痛里急者,当归生姜羊肉汤主之。】

    寒疝,腹中痛,及胁痛里急者,风木寒郁,而克湿土也。当归生姜羊肉汤,当归滋木而息风;生姜、羊肉,行郁而温寒也。

    ◎当归生姜羊肉汤百三十八

    当归三两 生姜五两 羊肉一斤

上三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温服七合,日三服。若寒多者,加生姜成一斤;痛多而呕者,加橘皮二两、白术一两。加生姜者,亦加水五升,煮取三升二合服之。

宿食 五章

    宿食一

    【问曰:人病有宿食,何以别之?师曰:寸口脉浮而大,按之反涩,尺中亦微而涩,故知有宿食。大承气汤主之。】方在痉病。

宿食在胃,郁格表阳,故寸口脉浮大。阻碍里气,故按之梗涩。尺中亦微而涩者,尺中主里也。此段见《伤寒·可下》中。

此等证,临床宜四诊合参,再确定是否宜大承气汤。

    宿食二

    【脉紧如转索无常者,有宿食也。脉紧,头痛风寒,腹中有宿食不化也。】

    脉紧如转索无常者,锤轮索转而不定,愈转则愈紧也。以水寒土湿,则食停不化;宿食在中,土气郁满,乙木抑遏,陷于寒水,不能上达,是以脉紧。甚而木郁阳陷,阴邪外乘,头痛风寒,形似外感(此四字乃点睛),实乃腹中有宿食不化也(“宿食不化”,枢机不运,是以阳不上升且外达)。

    宿食三

    【脉数而滑者,实也。此有宿食。下之愈。宜大承气汤。】

    脉数而滑者,宿食在中,阳气郁格,则脉滑数。

    宿食四

    【下利不欲食者,此有宿食也。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此段见《伤寒·可下》中。宿食伤其胃气,陈腐不化,故恶闻食臭。

此之“不欲食”,先生释为“恶闻食臭”,因“陈腐不化”之故。“不欲食”非“不能食”,言其因“陈腐不化”,在理。但是,临证仍宜参他证而辨。偶有“不欲食”之证,非“陈腐不化”而乃腑气不降者,不宜大承气汤。非因“陈腐不化”之“不欲食”,不至于“恶闻食臭”。

宿食五

    【宿食在上脘,当吐之。宜瓜蒂散。】

    此段见《伤寒·可吐》中。宿食未消,而在上脘,阻碍粮道,法当吐之,宜瓜蒂散。

    ◎瓜蒂散百三十九 方见《伤寒·太阳》。

    瓜蒂一分,熬;赤小豆一分,煮

上二味,杵为散,取一钱匕,以香豉一合,用热汤七合,煮作稀糜,去滓,取汁和散,温顿服之。不吐者,少加之,以快吐为度而止。

附方

◎《外台》柴胡桂枝汤十二  治心腹卒痛者。

    柴胡四两 黄芩两半 半夏二合半 生姜两半 人参两半 甘草一两 大枣六枚 桂枝两半 芍药两半

上九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甲乙并治,升降双调之法。详审病因是外寒束表,还是食寒饮冷,酌加麻黄或紫苏等开表,或干姜、茯苓等温中去湿,则可更见其效。


卷十八 【内伤杂病】 趺蹶手指臂肿转筋狐疝蛔虫 七章

趺蹶、手指臂肿、转筋、狐疝、蛔虫,皆寒湿之病也。趺蹶之病,寒湿在足太阳之经。手指臂肿,寒湿在手太阴之脏。转筋之病,寒湿在足厥阴之经。狐疝之病,寒湿在足少阴之经。蛔虫之病,寒湿在足厥阴之脏。凡此五者,经脏非同,而病气则同也。假使土燥而水暖,则五者不生矣。

先生言蛔虫乃“寒湿在足厥阴之脏”,言其本也。实则,《四圣心源·杂病解中·蛔虫根原》示:“凡物湿而得温,覆盖不发,则郁蒸而虫化。或热或寒,不能生也。”后文“蛔虫五”释文亦示:“肾脉沉,肝脉弦……乃反洪大,是木郁而生上热也。木郁热闭则虫生,故有蛔虫也。”简言之,寒湿之气虽郁而不达,若无温热之闷蒸则无虫。

狐疝、蛔虫病相关内容可参《四圣心源·杂病解中》的《瘕疝根原》和《蛔虫根原》。

趺蹶 一章

    趺蹶一

    【师曰:病趺蹶,其人但能前,不能却。刺腨入二寸,此太阳经伤也。】

病趺蹶,其人但能前,不能却者,足趺硬直,能前步而不能后移也。缘筋脉寒湿,缩急不柔,是以不能后却。阳明行身之前,筋脉松和,则能前步;太阳行身之后,筋脉柔濡,则能后移。今能前而不能却,是病不在前而在后,太阳经伤也。太阳之经,入膕中,贯腨内,出外踝,至小指之外侧,刺腨入二寸,泻太阳之寒湿,筋柔则能却矣。腨,足肚也;刺腨者,合阳、承筋之间也。此脏腑经络篇所谓湿伤于下,寒令脉急者也。

药用羌活、独活去太阳之寒湿,桂枝、川芎达乙木之气,茯苓、泽泻去中下之水,桑寄生、生牡蛎引气下行,并酌加干姜温中、附子暖水,大致亦可。虚人加参、芪。

手指臂肿 一章

    手指臂肿二

    【病人常以手指臂肿动,此人身体瞤瞤者,藜芦甘草汤主之。】

    手、指、臂者,手三阳、三阴经之所循。手之三阴,自胸走手;手之三阳,自手走头。经气通畅,则不肿;经络壅阻,不能流行,则气血蓄积,结而为肿。气壅而莫泄,故鼓郁而为动也。动则瞤瞤振摇而不宁。此以胸有瘀浊,阻格经脉,气道不通,故至于此。藜芦甘草汤,藜芦吐其瘀浊;甘草和其中气也。

    ◎藜芦甘草汤百四十

    藜芦二两 甘草一两

原方阙载。

此证若不用吐法,依理,用百合或茅根清金;杏仁或桔梗合橘皮破壅理气;白豆蔻清降肺胃,驱膈上郁浊,再合以甘草和中,应亦可奏捷效。略加桂枝或桑枝通经达木,亦善。后世治肩背及臂痛之病,常加姜黄。

转筋 一章

    转筋三

    【转筋之为病,其人臂脚直,脉上下行,微弦。转筋入腹者,鸡屎白散主之。】

    转筋之为病,其人臂脚硬直,不能屈伸。其脉上下直行,微带弦象,此厥阴肝经之病也。肝主筋,筋脉得湿,则挛缩而翻转也。转筋入腹,则病势剧矣。鸡屎白散,泻其湿邪,筋和而舒矣。

    ◎鸡屎白散百四十一

    鸡屎白

上为散,取方寸匕,取水八合和。温服。

此证,现代用药可考虑用秦艽或五加皮,合伸筋草通经祛风湿,酌加吴茱萸、肉桂、艾叶、桃仁、红花、鸡血藤等暖血通经行瘀,略加干姜、炙甘草温中培土。径用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亦可。

狐疝 一章

    狐疝四

    【阴狐疝气者,偏有小大,时时上下,蜘蛛散主之。】

    阴狐疝气者,疝结阴囊,出没不测,状似妖孤也。左右二丸,偏有大小,时时上下,出入无常。此少阴、厥阴两经之病,由水寒木陷,肝气下郁而发。蜘蛛散,蜘蛛破瘀而消肿;桂枝疏木而升陷也。

    ◎蜘蛛散百四十二

    蜘蛛十四枚,熬焦;桂枝半两

上二味,为散,取八分一匕,饮和,日再服。蜜丸亦可。

此证,现代用药可考虑吴佩衡先生大回阳饮(四逆汤+肉桂)或茯苓四逆汤加桂枝、橘核、茴香、露蜂房。用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与茯苓四逆汤合用亦可。此法与《四圣心源·杂病解中·瘕疝根原》之茱萸泽泻乌头桂枝汤(吴茱萸泽泻乌头桂枝芍药甘草生姜大枣)法同。后者用乌头,需严格依法煎煮。

蛔虫 三章

    蛔虫五

    【问曰:病腹痛,有虫,其脉何以别之?师曰:腹中痛,其脉当沉若弦;反洪大,故有蛔虫。】

腹中痛者,肾肝之邪,水寒而木郁也。肾脉沉,肝脉弦,是其脉当沉若弦。乃反洪大,是木郁而生上热也。木郁热闭则虫生,故有蛔虫也。

寒湿之气虽郁而不达,若无温热之闷蒸则无虫。

《李金庸金匮》称:“辨认蛔虫病,除本条论述的'腹痛’'脉洪大’外,临床上还可见心腹疼痛不安、时时吐涎,眼有蛔虫斑点、睡中齿、鼻痒等等。”可参考。

    蛔虫六

    【蛔虫之为病,令人吐涎心痛,发作有时。毒药不止,甘草粉蜜汤主之。】

    蛔虫之为病,令人吐涎沫而心痛。以肝心子母之脏,气通于心,其经夹胃口而贯膈,正由心旁。蛔者木气所化,木郁而上冲,故心痛也。心病则火炎而刑金,津液不布,故涎沫上涌。蛔有动止,故发作有时。毒药不止者,但知杀虫,而木郁不达也。甘草粉蜜汤,甘草补土;白粉杀虫;蜂蜜润燥而清风,滑肠而下积也。

    ◎甘草粉蜜汤百四十三

    甘草二两 粉一两 蜜四两

上三味,以水三升,先煮甘草,取二升,去滓,内粉、蜜,搅令和,煎如薄粥,温服一升。差即止。

此证,《四圣心源·杂病解中·蛔虫根原》主用乌苓丸法(乌梅、干姜、人参、桂枝、当归、川椒、附子、茯苓),即《伤寒》《金匮》乌梅丸去细辛之降冲气,去黄连、黄柏泻火清热,加茯苓去湿燥土。胜此方。上焦见君相二火者,仍用连、柏,并宜茯苓。

此条,《李金庸金匮》称:“甘草粉蜜汤”中之“”,是米粉。第一,古代之“米粉”多单称为“”,日人丹波氏已指出;第二,方后有“煎如薄粥”一句,只有米粉可以“煎如薄粥”,而铅粉却不可能;第三,在《备急千金要方》《外台秘要》中有此方,所载之“”均作“梁米粉”或“白梁粉”。梁米粉、白梁粉即是米粉,可证。

《李金庸金匮》并称:关于本条读法:根据《千金翼方》《备急千金要方》《外台秘要》《诸病源候论》等古医籍所载,“蛔虫之为病,令人吐涎心痛,发作有时”等文为一条,而“药毒不止,甘草粉蜜汤主之……温服一升,差即止”为另一条。这是两条不同内容的文字被误混在一起了。其“毒药不止”一句,以《备急千金要方》《外台秘要》之文校之,应为“药毒不止”,而《备急千金要方》《外台秘要》所载本方均见于“解毒门”中,方上亦无“蛔虫之为病,令人吐涎心痛,发作有时”等文。以上理由为据,则可明确看出,“蛔虫之为病,令人吐涎心痛,发作有时”等文,是论述蛔虫病的临床证候的;而“药毒不止……差即止”等文,是论述一个解毒药方。

甘草和蜂蜜均有解毒作用,称甘草粉蜜汤是解毒方,亦在理。现代用于解药毒亦多用甘草。如《邓铁涛用药心得十讲》(邱仕君)称,“邓教授喜用单味甘草煎汤急救解毒。方法:生甘草9g加清水120ml左右煎煮半小时,为首剂;其渣加水100ml再煎1次,2次煎剂混合后,反复温服,每次60-70ml。”《本草体证录》(周正祎)则称,“川乌、草乌等中草药中毒,甘草不如绿豆解毒作用强。

    蛔虫七

    【蛔厥者,当吐蛔。令病者静,而复时烦。此为脏寒,蛔上入其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蛔闻食臭出,其人当自吐蛔。蛔厥者,乌梅丸主之。】

    此段见《伤寒·厥阴篇》。蛔厥者,有蛔虫,而四肢厥冷,其证当见吐蛔。蛔虫在内,令病者有时静,而复有时烦。此因脏寒,不能安蛔,蛔虫避寒就温,上入其膈,故烦。蛔虫得温而安,须臾复止。及其得食,脏寒不能消化,随即呕出。呕时气冲蛔虫,蛔虫扰乱,是以又烦。蛔闻食气之上,随呕而出,故其人当自吐蛔。乌梅丸,乌梅、姜、辛,杀蛔止呕而降冲;人参、桂、归,补中疏木而润燥;椒、附,暖水而温下寒;连、柏,泻火而清上热也。盖厥阴之病,水寒不能生木,木郁而热发,故上有燥热而下有湿寒。乌梅丸上清燥热而下温湿寒,蛔厥之神方也。

    ◎乌梅丸百四十四 方见《伤寒》。

    乌梅三百枚 细辛六两 干姜十两 人参六两 桂枝六两 当归四两 蜀椒四两,去目;附子六两,炮;黄连一斤 黄柏六两

上十味,异捣筛,合治之,以苦酒浸乌梅一宿,去核,蒸之五升米下,饭熟,捣成泥,和药令相得,内臼中,与蜜杵二千下,丸如梧子大,先食饮服十丸,日三服,稍加至二十丸。禁生冷滑臭等物。

此证,亦可参《四圣心源·杂病解中·蛔虫根原》之乌苓丸法(乌梅、干姜、人参、桂枝、当归、川椒、附子、茯苓)施治。


卷十九 【外科】 疮痈肠痈浸淫 七章

    疮痈者,营卫壅阻之病也。营气得寒,血脉凝涩,壅阻卫气,蓄积结硬,卫郁热盛,肉腐为脓。脓不泻则烂筋,筋烂则伤骨,骨伤则髓消。筋骨肌肉不相荣,经脉败漏,熏于五脏,脏伤则人死矣。浅者为痈,深者为疽。痈者,营卫之壅塞于外者也;疽者,气血之阻滞于内者也。疽之外候,皮夭而坚;痈之外候,皮薄以泽,阴阳之分也。

仲景于疮痈之门,独列肿痈、肠痈二种。肿痈即痈之浅者,肠痈即疽之深者。证不多举,而义已概矣。《灵枢》痈疽之篇,条绪繁多,不过此两者之传变而已,无烦详引也。

疮痈病相关内容可参《四圣心源·疮疡解》。

    疮痈一

    【诸脉浮数,应当发热,而反洒淅恶寒;若有痛处,当发疮痈。】

此段见《伤寒·脉法》。诸脉浮数,应当发热,而反洒淅恶寒,此热郁于内,不得外发,阳遏不达,故见恶寒。若有疼痛之处,则内热郁蒸,肉腐脓化,当发疮痈也。

痈疽之病,《四圣心源·疮疡解·痈疽根原》在引用《灵枢·痈疽》的内容后,示:“痈成为热,而根原于外寒,故痈疽初起,当温经而散寒,行营而宣卫;及其寒化为热,壅肿痛楚,于此营卫遏闭之秋,仍宜清散于经络;至于脓血溃,经热外泄,营卫俱败,自非崇补气血不能复也;如其经络阴凝,肿热外盛,气血虚寒,脓汁清稀,则更当温散而暖补之,不可缓也。”该表述可称之为“痈病四法”。《四圣心源》该章并示相应治法。

一是桂枝丹皮紫苏汤(桂枝、芍药、甘草、丹皮、苏叶、生姜),大法乃开表行瘀、通经行郁。即前文“痈疽初起,当温经而散寒,行营而宣卫”之理,为“痈病四法”的第一法。此法,可认为是芍药清营热、桂枝行营郁的桂枝汤法加味,即加苏叶开表气、丹皮行瘀血。临床用桂枝茯苓胶囊或桂枝茯苓丸+藿香正气水代之可也;体虚之人,酌加理中丸或附子理中丸。方后“取微汗”之法也重要。可于药后服热稀粥,并略卧床覆被以取汗。可并用苏叶或浮萍50-100克,水开后煮10分钟左右,略放温,涂擦患处,助解表。(该章《癞风根原》之紫苏丹皮地黄汤方后:“外以青萍热汤熏洗,以开汗孔。”)可重复加热,每日涂擦3-5次。服药及涂擦后,避风。

二是丹皮黄芪汤(桂枝、桃仁、甘草、桔梗、丹皮、生姜、元参、生黄芪),大法乃行瘀达郁、破壅消肿,并兼凉血理卫气,即前文“及其寒化为热,壅肿痛楚,于此营卫遏闭之秋,仍宜清散于经络”之理,为“痈病四法”的第二法。方中桂枝、桃仁、丹皮行血分;桔梗、元参、黄芪行气分。方后的天冬、地黄,亦宜易为连翘+桑叶,或金银花+浙贝母。

三是桂枝人参黄芪汤(人参、炙黄芪、桂枝、炙甘草、当归、芍药、茯苓、丹皮),大法乃双补气血、清热行瘀并去湿达木。即前文“脓血溃,经热外泄,营卫俱败,自非崇补气血不能复”之理,为“痈病四法”的第三法。脓泄后溃烂,不能收口者,用黄芪人参牡蛎汤(黄芪、人参、甘草、五味、生姜、茯苓、牡蛎),大法乃培中补气、去湿通经、敛金固气。此法与前方桂枝人参黄芪汤法相近,也是“痈病四法”的第三法。方中参、芪宜重用;血虚者并用制首乌或大枣或当归补血。依理,人身气血之虚,实亦阳虚之证,并宜桂枝升肝脾。

四是参芪苓桂干姜汤(人参、黄芪、甘草、茯苓、桂枝、干姜、丹皮),大法乃温中培土、补气行瘀、去湿达木。即前文“经络阴凝,肿热外盛,气血虚寒,脓汁清稀,则更当温散而暖补之”之理,为“痈病四法”的第四法。此法乃《四圣心源》天魂汤法加黄芪补气、丹皮行瘀。参、芪、姜、附宜重用。

    疮痈二

    【师曰:诸痈肿,欲知有脓无脓,以手按肿上,热者为有脓;不热者为无脓。】

内热盛,则蒸腐血肉而为脓。以手掩肿上,热者,是内热已盛,脓化结消,而阳气外达也,故知有脓。不热者,血肉肿结,阳郁未达,故知无脓。

此条,痈肿之“欲知有脓无脓”,《金匮玉函要略辑义》引巢元方《诸病源候论》等医书的辨别方法,可参考。

    疮痈三

    【问曰:寸口脉浮微而涩,法当亡血,若汗出。设不汗出者,云何?曰:若身有疮,被刀斧所伤,亡血故也。】

    寸口脉浮微而涩,气虚则浮微,血虚则涩。法当亡血,若汗出(下文:“非亡血即汗出”。“”者,“或”也)。以汗者,气血郁蒸而外泄;汗去则血消,血消则气亡。寸口脉浮微而涩,气血俱虚如此,是非亡血即汗出也。设不汗出,必当亡血。若夫身有疮痈,或被刀斧所伤,营血外亡,故脉如此。

    肿痈四

    【肿痈者,少腹肿痞,按之即痛如淋,小便自调,时时发热,自汗出,复恶寒。其脉迟紧者,脓未成,可下之,当有血;脉洪数者,脓已成,不可下也。大黄牡丹皮汤主之。】

    肿痈者,少腹肿痞,痈之外在肌肉者也。肌肉臃肿,内阻肠胃之气,结而不行,故痞硬不软。按之里气愈阻,膀胱经脉壅塞,木气郁迫,故其痛如淋。病不及腑,水道无阻,故小便自调。阳气郁蒸,皮毛不阖,故发热汗出。而阳郁不能透泄,故仍复恶寒。其脉迟紧,则血肉凝塞,隧路不通。脓尚未成,可以下之,当有血也。脉洪数者,热盛脓成,不可下也。大黄牡丹皮汤,丹皮、桃仁、瓜子,排决其脓血;芒硝、大黄,洗荡其郁蒸也。

    ◎大黄牡丹皮汤百四十五

    大黄四两 芒硝三合 瓜子半升 牡丹皮一两 桃仁五十枚

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一升,去滓,内芒硝,再煎沸,顿服之。有脓,当下;如无脓,当下血。

此条原文言“脓未成,可下之”“脓已成,不可下也”;方后则言“有脓,当下;如无脓,当下血。”《四圣心源·疮疡解·痈疽根原》释此方“治疽近肠胃,内热郁蒸者。”但并未明示治证有脓或无脓。

据本卷“疮痈一”释文“若有疼痛之处,则内热郁蒸,肉腐脓化……”“疮痈二”释文“内热盛,则蒸腐血肉而为脓”及本条释文“丹皮、桃仁、瓜子,排决其脓血”,依理,大黄牡丹汤所治之“内热郁蒸”,至少内热有脓之证是可以用的。但是,若果是“脓成热剧,皮肉松软者”,简单说,即确定是“脓成”者,《四圣心源·疮疡解·痈疽根原》用排脓汤(炙甘草、桔梗、生姜、大枣)。

原文“其脉迟紧者,脓未成,可下之”之下剂,《四圣心源》未多讲。结合本条释文,“其脉迟紧,则血肉凝塞,隧路不通。”窃以为,下剂可用下瘀血汤(大黄、桃仁、䗪虫),或加败酱草“破血而宣壅”(“肠痈五”)。寒盛加附子。

释文“阳气郁蒸,皮毛不阖,故发热汗出。而阳郁不能透泄,故仍复恶寒”之“阳气郁蒸”,指右路相火炎蒸而不降;“阳郁不能透泄”,指左路风木下郁而不达。此与“阴中之阳下陷,则病郁冒;阳中之阳上逆,则见头汗”(“郁冒十二”)之病机同。“阳下陷”在左路,“阳上逆”在右路。

痈疡之证,《校注妇人良方》的仙方活命饮(白芷、贝母、防风、赤芍药、当归尾、甘草节、皂角刺、穿山甲、天花粉、乳香、没药、金银花、陈皮。治阳证痈疡肿毒初起)、《外科证治全生集》的代刀散(皂角刺黄芪甘草乳香。治痈疡肿毒,内已成脓,无力外溃),用药方面可参考。

    肠痈五

    【肠痈之为病,其身甲错,腹皮急,按之濡,如肿状,腹无积聚,身无热,脉数,此为肠内有痈。薏苡附子败酱散主之。】

    肠痈者,痈之内及六腑者也。血气凝涩,外不华肤,故其身甲错。肠胃痞胀,故腹皮紧急。壅肿在内,故按之濡塌。形如肿状,其实肌肤未尝肿硬也。病因肠间痈肿,腹内原无积聚。瘀热在里,故身上无热,而脉却甚数。此为肠内有痈也。《灵枢·痈疽》:寒邪客于经脉之中则血涩,血涩则不通,不通则卫气归之,不得复反,故痈肿。寒气化为热,热胜则腐肉,肉腐则为脓,是痈成为热,而其先则寒也。寒非得湿则不凝,薏苡附子败酱散,薏苡去湿而消滞;败酱破血而宣壅;附子温寒而散结也。

    ◎薏苡附子败酱散百四十六

    薏苡十分 附子二分 败酱五分

    上三味,杵为末,取方寸匕,以水二升,煎减半,顿服。小便当下。

    ◎排脓汤百四十七

    甘草二两 桔梗三两 生姜二两 大枣十枚

上四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温服五合,日再服。

此方要在桔梗之“消结而化脓”(《长沙药解·桔梗·排脓汤》)。窃以为,宜并用连翘+元参,或丹皮+浙贝母。

    ◎排脓散百四十八

    枳实十六枚 芍药六分 桔梗二分

上三味,杵为散,取鸡子黄一枚,以药散与鸡子黄相等,揉和令相得,饮和服之,日一服。

本条释文:“薏苡附子败酱散,薏苡去湿而消滞,败酱破血而宣壅,附子温寒而散结也。”查《长沙药解·败酱》,该药“味苦,微寒,入足厥阴肝经。善破瘀血,最排痈脓。”“用之治肠痈脉数”。但此证虽瘀热在里,究竟“寒非得湿则不凝”(本条释文),是湿为病本也,故薏苡附子败酱散,药用薏苡仁十分,而败酱草仅五分。

此方非前条所称之“下剂”,其所治者乃肠痈,或曰“疽近肠胃”而未成脓者;成脓者,《金匮》用排脓汤或排脓散。

    金疮六

    【病金疮,王不留行散主之。】

    金疮失血,温气外亡,乙木寒湿,必生风燥。王不留行散,甘草补中;厚朴行滞;椒、姜,暖血而扶阳;芩、芍,清肝而息风;蒴瞿细叶行瘀而化凝;桑根、王不留行,通经而止血也。

    ◎王不留行散百四十九

    王不留行十分,八月八日采,烧;甘草十分 厚朴二分 黄芩二分 芍药二分 蒴瞿细叶十分,七月七日采,烧;桑东南根白皮十分,三月三日采,烧;干姜二分 川椒三分,除目、闭口,去汗

    上九味,桑皮、蒴瞿、王不留行三味烧灰存性,勿令灰过,各别捣筛,合治之为散,服方寸匕。小疮则粉之,大疮但服之,产后亦可服。如风寒,桑东南根勿取之。烧灰三物,皆阴干百日。

    浸淫疮七

    【浸淫疮,从口流向四肢者可治;从四肢流来入口者不可治。浸淫疮,黄连粉主之。】

    《素问·玉机真脏论》:夏脉太过,则令人身热而肤痛,为浸淫。《气交变论》:岁火太过,身热骨痛,而为浸淫。《灵枢·痈疽》:发于足上下,名曰四淫。四淫者,疮之淫溢于四肢,即浸淫疮之谓也。热毒浸淫,从口流向四肢者,毒散于外,故可治;从四肢流来入口者,毒结于内,故不可治。黄连粉,泻热而清火也。

    ◎黄连粉百五十

黄连

原方阙载,大概以黄连一味作粉,粉疮上,以泻毒热也。


卷二十 【妇人】 妊娠 十一章

胎元化生,非有他也,气以煦之,血以濡之而已。气恶其滞,滞缘于湿;血恐其郁,郁因于风。妊娠养胎之要,燥土而行滞,润木而达郁,无余蕴矣。(“妊娠十”释文:“妊娠养胎,燥土暖水,疏木散结而已矣。”)血统于乙木,气统于辛金,而肺病则湿,肝病则燥。以足厥阴主令于风木,手太阴化气于湿土,故行气以燥土为先,行血以润木为首。

仲景于妊娠之门,温凉燥润,四法俱备,大要在建中而培土。中气健旺,而后用凉润于东南,以治木火,则血调矣;用温燥于西北,以治金水,则气调矣。气血均调而胎元化育,妊娠何得有余病也。

妇人妊娠病相关内容可参《四圣心源·妇人解·胎妊解》。

    妊娠一妊娠一

    【师曰:妇人得平脉,阴脉小弱,其人渴,不能食,无寒热,名妊娠。桂枝汤主之。方见“下利”。于法六十日当有此证。设有医治逆者,却一月,加吐下,则绝之。】

    妇人得平和之脉,而尺脉小弱,其人渴,不能食,外无寒热表证,此名妊娠。《难经》:命门者,诸神精之所舍,原气之所系也,男子以藏精,女子以系胞。盖子宫者,少阴肾之位也,故脉见于尺。胎之初结,气血凝蹇,不复流溢,故脉形小弱。胎妊方成,中气壅满,胃逆不降,故恶心呕吐,不能甘食。胃逆则金火皆升,是以发渴。桂枝汤,甘草、大枣,补其脾精;桂枝、芍药,调其肝血;生姜降逆止呕。妊娠初治之良法也。

于妊娠之法,六十日间,当有此证。设有医治之逆者,却一月之内而见此证,加以吐下之条者,日期浅近而吐下大作,此中气之败,不关胎故,则调燮中气,绝其病本也。

此证,桂枝汤虽良,但《四圣心源·妇人解·胎妊解·结胎》之豆蔻苓砂汤(白蔻、杏仁、甘草、砂仁、芍药、丹皮、茯苓、橘皮),“开郁降浊,清胆火而行肝血。”“内热加清凉之味;内寒加温暖之品。”(该章)法更善。

    妊娠二癥痼二

    【妇人宿有癥病,经断未及三月,而得漏下不止,胎动在脐上者,此为癥痼害。妊娠六月动者,前三月经水利时,胎也;下血者,后断三月,衃也。所以血不止者,其癥不去故也。当下其癥,桂枝茯苓丸主之。】

    妇人宿有癥痼之病,经断未及三月之久,而得漏下不止,胎动在脐上者,此为癥痼之害。(原论此条讲“癥痼害”的两种情形。这是第一种,桂枝茯苓丸证。如果既往有小腹刺痛、腹部触摸有包块、经期不定而经水紫暗有瘀块等癥病史而漏下不止;或者既往有癥病史,经停不及3个月而漏下不止,自觉胎动在脐上者,癥病之害也。盖癥痼不在子宫,所以受胎将及三月,胎气渐大,与癥痼相碍,此后经血被癥痼阻格,不得滋养胞宫,是以漏下不止。妊娠六月胎动者,前三月经水利时,之胎也;经漏下血者,后断经三月,之衃也(此句至“此以其癥不去也”,讲“癥痼害”的第二种情形。同为“癥痼害”,而有“未及三月”和“六月动者”的不同,原因参后文注文)。后断经三月(此句“断经”之“”,应即前句“经血被癥痼阻格,不得滋养胞宫”之意),前经利三月(此应指经血畅顺养胎三月),合为六月。其初漏下之血块,乃后断三月化胎之余血凝而成衃者也(“断经”,而“化胎之余血凝而成衃”,但并非即时漏下,而是等到约三个月后,即妊娠约六个月的时候,其瘀血渐积渐多,这时才与胎儿相碍。也就是说,这种情形虽然也是“癥痼害”,但这个“”是妊娠三个月左右,“化胎之余血”逐渐蓄积而成的,并非第一种情形的“宿有癥病”(之所以有“余血”,《四圣心源·妇人解·胎妊解·胎漏》(下称《四圣心源·胎漏》)归因于“肝脾阳弱”。参后文)。原论之所以要分两句表述,就是因为瘀血(衃)之“”,与“宿有癥病”之“”不同)。所以此后之血不止者,无胎时窍隧空虚而莫阻;胎成血阻,而病漏下。此以其癥不去也。当下其癥。癥因土湿木郁而结,桂枝茯苓丸,桂枝、芍药,疏木而清风;丹皮、桃仁,破瘀而行血;茯苓泻水而渗湿,以渐而消磨之。此妊娠除癥之法也。

    ◎桂枝茯苓丸百五十一

    桂枝 芍药 桃仁去皮尖,熬;牡丹皮 茯苓 等分

上五味,末之,炼蜜丸,如兔屎大,每日食前服一丸。不知,加至三丸。

此条原文及释文均不晓畅。查古今多家释义,亦语焉不详。《医宗金鉴·订正仲景全书金匮要略注·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第二十》:此条文义不纯,其中必有阙文。姑存其理可也。”称“文义不纯”或“阙文”等,是《医宗金鉴》惯例。“”都“”了,还能“”什么“”?下面,给几点参考。

妊娠六个月,胎儿始动。这是什么病证?要看几种情况。

第一,正常胎动。正常的胎动,一般在16-20周可以感觉到,其次数、强度等,在不同的孕周有较稳定的规律;并且,正常的胎动不会导致腹痛,更不会导致“下血”(学人可通过“胎动”等关键词从网络了解)。

第二,时间延迟。如果妊娠六个月才感觉到胎动,且没有腹痛、下血等异常症状,那么可能是个人感觉的敏感度,以及腹壁厚薄等原因影响,未必是病。从当今情况看,一般停经3个月内,孕妇就会到医院做相应检查,因此,这种时间延迟问题,另有检查结论。

第三,胎动,下血、腹痛,胎左右无癥块,有阳虚症状者。此属《四圣心源·胎漏》的“若内无瘀血,则是肝脾下陷,经血亡脱,其胎必堕”的情形,亦即是堕胎先兆。《四圣心源·妇人解·胎妊解·堕胎》章用姜桂苓参汤(甘草、人参、茯苓、干姜、桂枝、丹皮。腹痛,加砂仁、芍药)施治。

第四,胎动,下血、腹痛,胎左右无癥块,无阳虚症状者。此属“妊娠四”的“假令妊娠腹中痛,为胞阻”之病[61],治用胶艾汤。《四圣心源·胎漏》用桂枝地黄阿胶汤法甘草、地黄、阿胶、当归、桂枝、芍药、茯苓、丹皮)施治。即胶艾汤去芎藭、艾叶,加茯苓、丹皮、桂枝。桂枝较芎藭有达木之专功,丹皮较艾叶可免助血生热之弊,并增茯苓去中湿,于法更善。(相较前文之姜桂苓参汤,此以滋肝息风为主,彼以温中培土为主。因彼证乃因“土气困败,胎妊失养”(《四圣心源·妇人解·胎妊解·堕胎》)之故。)

第五,胎动,下血,可见腹痛,胎左右有癥块者。此属《金匮》此条第二种“癥痼害”的桂枝茯苓丸证(《四圣心源·胎漏》改用汤剂,并加炙甘草)。(上文第三、第四种情形不必出现在妊娠六个月左右。)

第五种情形之所以多出现在妊娠六个月左右,根本原因是瘀血渐积,成“”之后,才与胎儿相碍。停经后妊娠的前三月,因无瘀血(或瘀血尚少,尚未成“”),是以经水可以顺利到达子宫以养胎(释文:“前三月经水利时,之胎也。”《四圣心源·胎漏》称之为“结胎之后,经水滋养子宫,化生血肉,无有赢余,是以断而不行。”);至三个月后,胎儿渐长,隧道渐阻,血不畅行,化胎之余血渐积成衃(释文:“后断经三月,之衃也”)。血不养胎,胎儿成长较慢,是以六个月左右,胎儿始动。胎动之时,内力推荡,于是见到之前蓄积的血块排出(释文:“其初漏下之血块,乃后断三月化胎之余血凝而成衃者也”)。但是,血虽出而癥不去,是以持续有不能输送至子宫的血液排出(释文:“所以此后之血不止者,无胎时窍隧空虚而莫阻;胎成血阻,而病漏下。此以其癥不去也”)。此段注文就是《金匮》此条第二种“癥痼害”的情形。这种情形,《四圣心源·胎漏》将其病理表述为:“肝脾阳弱,莫能行血;养胎之余,易致堙瘀。瘀血蓄积,阻碍经络;胎妊渐长,隧道壅塞。此后之血,不得上济;月满阴盈,于是下漏”。先生并示:“或其平日原有宿癥,亦能致此。”意即“阳弱致癥”(含前文瘀血尚少,尚未成“”的情形)与“宿有癥病”非同一码事。

总之,癥病下血,其症状当如先生所示:“按其胎之左右,必有”(《四圣心源·胎漏》)换句话说,桂枝茯苓丸证,一般怀孕前,经水应该是有异常现象的。

    妊娠三胎胀三

    【妇人怀妊六七月,脉弦发热,其胎愈胀,腹痛恶寒者,少腹如扇。所以然者,子脏开故也。当以附子汤温其脏。】

    木郁则脉弦。木郁阳陷,故发热而恶寒(“恶寒”因于肝陷;“发热”因于胆逆)。木郁克土,故胎胀而腹痛。木郁风生,故少腹凉气如扇。所以然者,土湿水寒,肝木不荣,陷而生风,疏泄失藏,致令子脏开张故也。当以附子汤,温其肾脏。苓、附,泻水而驱寒;参、术,补土而益气;芍药敛木而息风(亦清胆热)。水温土燥,木荣风息,则寒热止而痛胀消矣。

    ◎附子汤百五十二 方见《伤寒·少阴》。《金匮》失载,此取《伤寒》方补。

    附子二枚,去皮;茯苓三两 人参二两 白术四两 芍药三两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妊娠四胞阻四

    【师曰:妇人有漏下者;有半产后因续下血都不绝者;有妊娠下血者。假令妊娠腹中痛,为胞阻。胶艾汤主之。】

    非经期而下血,如器漏水滴,谓之漏下。土弱木郁,不能养胎,则胎落而半产。半产后,肝脾遏陷,阳败而不能温升,因续下血不止。肝脾阳衰,胎成气滞;木郁血陷,故妊娠下血,如宿癥漏下之类(“胎成气滞”只是癥块致漏的情形之一。参“妊娠二”笔者注文)。假令妊娠,腹中疼痛而下血,此为胞气阻碍,经血不得上行而下也。胞阻之病,因木郁风动,经脉寒涩而成。胶艾汤,芎、地、归、芍,养血而行瘀涩;阿胶、艾叶,润燥而温寒凝;甘草补土而暖肝气,木达则阻通矣。

    ◎胶艾汤百五十三

    阿胶二两 艾叶三两 甘草二两 芎藭二两 干地黄六两 当归三两 芍药四两

    上七味,以水五升,清酒三升,合煮取三升,去滓,内胶,令消尽,温服一升,日三服。

    妊娠五腹痛五

    【妇人怀妊,腹中㽲痛,当归芍药散主之。】

    胎成气滞,湿土贼于风木,则腹中㽲痛。当归芍药散,芎、归、芍药,润肝而行瘀;苓、泽、白术,泻湿而燥土也。

    ◎当归芍药散百五十四

    当归三两 芍药一斤 芎藭三两 茯苓四两 泽泻四两 白术四两

    上六味,杵为散,取方寸匕,酒和,日三服。

    妊娠六呕吐六

    【妊娠呕吐不止,干姜人参半夏丸主之。】

    中焦郁满,胃气上逆,则呕吐不止。干姜人参半夏丸,干姜、人参,温中而益气;半夏、姜汁,降逆而止呕也。

    ◎干姜人参半夏丸百五十五

    干姜一两 人参一两 半夏二两

    上三味,末之,以生姜汁糊为丸,如梧子大,饮服十丸,日三服。按:此方以生姜汁、炼蜜为丸,治反胃呕吐甚良。加茯苓,愈妙。

    妊娠七小便七

    【妊娠小便难,饮食如故,当归贝母苦参丸主之。】

    水生于肺金而泻于肝木。妊娠中气郁满,升降失职,金逆而生上热,木陷而生下热,源流堙塞,故小便艰难。当归贝母苦参丸,当归滋木而息风;贝母泻热而清金;苦参泻湿而利水也(《长沙药解·苦参》:“以土湿木陷,郁而生热,不能泄水,热传膀胱,以致便难。苦参清湿热而通淋涩也。”)

    ◎当归贝母苦参丸百五十六

    当归四两 贝母四两 苦参四两

    上三味,末之,炼蜜丸,如小豆大,饮服三丸,加至十丸。

    妊娠八水气八

    【妊娠,有水气,身重,小便不利,洒淅恶寒,起即头眩,葵子茯苓散主之。】

    妊娠,内有水气,身体沉重。土湿木郁,疏泄不行,故小便不利。木郁阳陷,阴气外束,故洒淅恶寒。水邪阻格,阳气升浮,故起即头眩(实亦浊阴上逆。与《伤寒论》第67条(《伤寒悬解·太阳九十五》)的“起则头眩”症同)。葵子茯苓散,葵子、茯苓,滑窍而泻水也。

    ◎葵子茯苓散百五十七

    葵子一斤 茯苓三两

上二味,杵为散,饮服方寸匕,日三服。小便利,即愈。

《李金庸金匮》称:“葵子茯苓散是用于妊娠有水气之属于实证者。葵子有滑胎作用,用时宜慎。后世医家对此证,采用五皮饮加紫苏治疗,效果良好。”可参考。

    妊娠九

    【妇人妊娠,宜常服当归散主之。】

    胎之结也,赖木气以生之,藉土气以养之。妊娠所以多病者,土湿而木燥也。燥则郁热而克土,故妊娠所以宜常服者,培养土木之剂也。当归散,白术燥土;归、芍润木;芎藭、黄芩,清热而行瘀。土旺木荣,妊娠无余事矣。

    ◎当归散百五十八

    当归一斤 芍药一斤 芎藭一斤 黄芩一斤 白术半斤

    上五味,杵为散,酒服方寸匕,日再服。妊娠常服即宜产,胎无疾苦。产后百病悉主之。

    妊娠十养胎九

    【妊娠养胎,白术散主之。】

    胎之所以失养者,土湿水寒而木气郁结也。妊娠养胎,燥土暖水,疏木散结而已矣。白术散,术、椒,燥土而暖水;芎藭疏木而达郁;牡蛎消瘀而散结,敛神而保精。养胎之善方也。

    ◎白术散百五十九

    白术 蜀椒 芎藭 牡蛎 等分

    上四味,杵为散,酒服一钱匕,日三服,夜一服。但苦腹痛,加芍药。心下毒痛,倍加芎藭。心烦吐痛,不能食饮,加细辛一两,半夏大者二十枚,服之后,更以醋浆水服之。若呕,以醋浆水服之。服不解者,小麦汁服之。已后渴者,大麦粥服之,病虽愈,服之勿置。

    妊娠十一伤胎腹满十

    【妇人伤胎,怀身腹满,不得小便,从腰以下重,如有水气状。怀身七月,太阴当养不养,此心气实。当刺泻劳宫及关元,小便微利则愈。】

妇人伤胎,以致怀身腹满,不得小便,从腰以下沉重,如有水气之状。怀身七月,手太阴之经当养而不养,此浊阴上逆,填于阳位,心气郁塞而成实也。盖胎之结也,一月、二月,木气生之;三月、四月,火气长之;五月、六月,土气化之;七月、八月,金气收之;九月、十月,水气成之。五气皆足,而胎完矣。足太阴以湿土主令,手太阴从湿土化气。怀身七月,正手太阴当养之时,而气虚湿旺,故当养不养。湿旺则气滞,不能化水,故腹满而便癃,下重而如水状。湿气凝滞,火无降路,必克辛金而生上热,故心气成实。劳宫者,手厥阴之穴,脉动于掌心,刺劳宫以泻厥阴之滞,则心亦泻矣,以君相之火同气也。关元,任脉之穴,在脐下三寸,小肠之募,刺关元以泻小肠之滞,则心亦泻矣,以丙丁之火同气也。气通火化,小便微利,湿气渗泄,则病愈矣。

依先生释文之理,汤药施治,大法宜清火降气、利水燥土。药用连翘、茅根、橘皮、杏仁、半夏、茯苓、泽泻、白术。


卷二十一 【妇人】 产后 十一章

妇人产后,血室空洞,阴虚(阴血虚)之病固多,而温气亡泄,阳虚之病亦自不少。产后三病,痉、冒、便难,皆阴虚而兼阳弱者也(阴阳两虚)。至于胃实腹痛,血瘀恶露,未尝不用泻下,此以物聚而成实耳。若非陈宿凝聚,不得实也。故产后之病,切以中气为主。盖血亡木枯,乃中气克伤之本,徒知木燥而不知土虚,非良工矣。

妇人产后病相关内容可参《四圣心源·妇人解·产后根原》。

    产后一三病十一

    【问曰:新产妇人有三病,一者病痉,二者病郁冒,三者大便难,何谓也?师曰:新产血虚,多汗出,喜中风,故令病痉。亡血复汗,寒多,故令郁冒。亡津液,胃燥,故大便难。】

新产血虚,多汗,易感风邪;风闭皮毛(风弱气强,是以中风而风不能泄反被气(卫)闭。风之所以弱,血虚故也。但《四圣心源》认为也可以有寒邪。参下文引文),血虚筋燥,经脉挛缩,故令病痉。亡血复汗,阳泄汗多,木遏阳陷,不能外发;阴邪闭束,清气幽埋,故令神昏而郁冒。汗亡津液,肠胃干燥,故窍涩而便难。此新产妇人之三病也。

此条,《四圣心源·妇人解·产后根原》释为:“血弱经虚,表疏汗泄,感袭风寒,是以病痉。痉者,筋脉挛缩,头摇口噤,项强而背折也。气损阳亏,凝郁内陷,群阴闭束,是以病冒。冒者,清气幽埋,不能透发,昏溃而迷罔也。津枯肠燥,阴凝气结,关窍闭涩,是以便难。便难者,糟粕艰阻,不得顺下,原于道路之梗塞,非关阳旺而火盛也。”可互参。

    产后二郁冒十二

    【产妇郁冒,其脉微弱,呕不能食,大便反坚,但头出汗。所以然者,血虚而厥,厥而必冒。冒家欲解,必大汗出。以血虚下厥,孤阳上出,故头汗出。所以产妇喜汗出者,亡阴血虚,阳气独盛。故当汗出,阴阳乃复。大便坚,呕不能食,小柴胡汤主之。】方在呕吐。

产妇阳陷,而病郁冒。温气亡泄(血泄,是以“温气亡泄”),故其脉微弱。胃气上逆,故呕不能食。血脱肠燥,故大便反坚。阳不归根,故头上汗出。所以然者,血性温暖而胎君火,血脱则温气亡泻,寒盛而发厥逆;厥则木遏阳陷,必生郁冒。冒家欲解,阳气外达,必大汗出(不用滋肝、补中、升阳之法,而能自“”者,百不得一)。以其发于群阴之中,透围而出,故作大汗也。血虚下厥,孤阳不归,泄而失藏,故头上汗出。盖阴中之阳下陷,则病郁冒;阳中之阳上逆,则见头汗也。所以产妇喜汗出者,以其亡阴血虚,阳不归根,独盛于上,蒸泄皮毛,故当汗出(原论所谓“阳气独盛”者,阳独在上而不降也)。阳随汗泄,与阴气相平,阴阳之颠倒而反常者,乃复其本位也。其大便坚硬,呕不能食者,胆胃上逆,饮食不下,宜小柴胡汤。柴、芩、半夏,清胆火而降胃逆;姜、甘、参、枣,补脾阳而滋肝血也。

此条要说的较多。一者,原文“故当汗出,阴阳乃复”,先生释为:“阳随汗泄,与阴气相平,阴阳之颠倒而反常者,乃复其本位也。”即所谓“阴阳乃复”者,虽是阴阳重新达到一个平衡状态,即“与阴气相平”,但这个阴阳平衡状态,是发生在“阳随汗泄”之后的。这个状态与产前相比,实际上降到了一个较低的水平。临证不宜听由其通过“汗泄”的方式达成平衡状态。滋阴并敛阳可也。二者,关于小柴胡汤。此方,柴、芩清泻相火而参、枣、草滋肝补中。但是,用之治此证,未尽善。证见郁冒而脉微弱,病因肝血弱而下阳虚,即便要用小柴胡原方,亦宜加当归或制首乌滋肝血、附子或川椒合肉苁蓉温下滑肠。若以原方加减而用,宜去芩用芍。三者,若不图“擅用经方”之俗名,阳虚郁冒证可参《四圣心源·妇人解·产后根原》的桂枝茯苓人参汤法(人参、甘草、茯苓、桂枝、生姜、大枣)加减;便坚不食证参该章苁蓉杏仁汤法(甘草杏仁、白蜜肉苁蓉),酌加半夏、生姜、厚朴、枳实、豆蔻。

此条,《李金庸金匮》称:“本条论述郁冒病证,与后世所说产后血晕不同。产后郁冒证治,见本条。其产后血去过多而晕者,属气脱,其证眼闭口开,手撒手冷、六脉微细或浮,治宜止血固气;下血极少而晕者,属血逆,其证胸腹胀满、气粗,两手握拳、牙关紧闭,治宜活血破瘀。”其说大致引自《医宗金鉴》。《医宗金鉴》并称:“若以小柴胡汤为产后郁冒之的方,则误人殆多矣。”此说与上段笔者注文意同。

    产后三胃实发热十三

    【病解能食,七八日更发热者,此为胃实。大承气汤主之。】方在痉病。

郁冒病解,呕止能食,七八日后,更发热者,此产后阳虚,饮食不消,宿谷壅阻,阳格于外而发热也。病本为虚,而宿食停留,则为胃实。大承气下其宿食,则阳秘而热止矣。

此方治标。从治法来看,实未尽善。《四圣心源·妇人解·产后根原》的苁蓉杏仁汤(甘草、杏仁、白蜜、肉苁蓉)加大黄更稳妥。苁蓉杏仁汤加桂枝、麻仁、厚朴、枳实,并重用生白术,亦善。

产后病“”,当“下”则不能“不下”。要在有善法。

    产后四腹痛十四

    【产后腹中㽲痛,当归生姜羊肉汤主之。方在寒疝。并治腹中寒疝,虚劳不足。】

    产后阳亡土湿,血虚木燥,湿土遏陷,风木不达,郁迫击冲,则病腹痛。当归生姜羊肉汤,当归滋风木而润燥;生姜、羊肉,温肝脾而行郁,治腹痛血枯之良法,亦寒疝虚劳之善方也。

    产后五腹痛烦满十五

    【产后腹痛,烦满,不得卧,枳实芍药散主之。】

    产后腹痛,烦躁胀满,不得眠卧,是木燥而克土,土郁而气滞也。枳实芍药散,泻土郁而清木燥也。

    ◎枳实芍药散百六十

    枳实烧令黑,勿太过;芍药 等分

上二味,杵为散,服方寸匕,日三服。并主痈脓,以麦粥下之。

此方,宜少加当归滋肝达木。

    产后六瘀血十六

    【师曰:产妇腹痛,法当以枳实芍药散。假令不愈者,此为腹中有瘀血着脐下。宜下瘀血汤主之。】

    产妇腹痛,法当以枳实芍药散双泻土木之郁。假令不愈者,此为腹中有瘀血着于脐下,肝气郁阻而为痛也。宜下瘀血汤,桃仁、䗪虫,破其瘀血;大黄下其癥块也。

    ◎下瘀血汤百六十一

    大黄三两 桃仁二十枚 䗪虫二十枚,去足

上三味,末之,炼蜜和为四丸,以酒一升,煎一丸,取八合,顿服之。瘀血下如豚肝。亦主经水不利。

下瘀血汤,合枳实、赤芍、当归,更善。产后瘀血腹痛,《四圣心源·妇人解·产后根原》之桃仁鳖甲汤(桃仁、鳖甲、丹皮、丹参、桂枝、甘草。内热,加生地;内寒,加干姜)亦善。窃以为,加大黄,俾邪易从后窍出,似更妥。

清代王清任先生在其著作《医林改错》中出少腹逐瘀汤(没药、赤芍、蒲黄、炒灵脂、当归、川芎、肉桂、炒小茴、炒干姜、延胡索),临床用以治脐下瘀血,效果也不错。王先生称此方用于怀妊种子,可“每经初见之日吃起,一连吃五付,不过四月必成胎。[62]瘀血痈脓之治,如黄元御先生示:“既成积聚,不得不用消磨。仲景未尝立法,然大黄䗪虫、桂枝茯苓、抵当汤丸、鳖甲煎丸、下瘀血汤之类,具载诸篇,审宜而选用之可也。[63]考前述各方,要药乃桃仁,并常加大黄泻之[64]。少腹逐瘀汤未用大黄而求其祛逐瘀血,依理亦宜如“用于怀妊种子”,于经水初见时服用。

    产后七恶露不尽十七

    【产后七八日,无太阳证,少腹坚痛,此恶露不尽。不大便,烦燥发热,切脉微实,再倍发热,日晡时烦躁者,不食;食则谵语,至夜即愈。宜大承气汤主之。热在里,结在膀胱也。】

    产后七八日,无太阳表证,但觉少腹坚痛,此恶露之不尽也。其证不大便,烦躁而发热,若切其脉,或觉微实,再患加倍发热,日晡时益以烦躁者,此阳明之腑热。胃气郁满,必当不食,食则中气愈郁,燥热逆冲,而作谵语。至夜而阳消阴长,则愈。是宜大承气汤,泻其腑热。以其热在胃里,结在膀胱之腑也。

盖胃肠内实,燥土克水,病及膀胱;膀胱燥结,肝木失滋,故血道瘀涩,恶露不行,木气遏陷,少腹坚痛也。大承气泻阳明之热,故膀胱清而恶露下。若有太阳表证,太阳者,膀胱之经,是宜解表之后,用桃核承气、抵当汤丸,以下瘀血(原论“无太阳证”四字,即为提示此证并无表邪,无须解表)。此无太阳证,全是阳明之累及膀胱,故但清阳明,膀胱自愈也。

此证虽是“恶露不尽”,根原在于瘀血,诱发因素却非瘀血,而是胃腑燥结,是以“……但清阳明,膀胱自愈也。

《李金庸金匮》称:“本条未提出在先治胃实以后,再治瘀血。但学者可以自明。胃实已去,可以再采用下瘀血汤之类的方药破血攻瘀。

    产后八中风十八

    【产后中风,续续数十日不解,头微疼,恶寒,时时有热,心下闷,干呕,汗出,虽久,阳旦证续在耳,可与阳旦汤。】即桂枝汤。方在下利

    产后太阳中风,续续数十日不解,头痛恶寒,时时有热,心下壅闷,干呕汗出,此皆太阳中风之证(“头微疼”“心下闷”是甲木上逆;“干呕”是甲木侵土;“时时有热”“汗出”是相火上炎;“恶寒”是乙木不达)。日期虽久,太阳之阳旦证续在耳,可与阳旦汤,以解其表。

阳旦汤即桂枝汤。《伤寒·太阳篇》:伤寒脉浮,自汗出,反与桂枝汤,欲攻其表,此误也。问曰:证象阳旦,按法治之而增剧。答曰:病证象桂枝。是阳旦即桂枝,义甚明白。喻嘉言无知妄作,乃有桂枝加黄芩之论,又造阴旦之方。庸愚狂缪,何至于此!

此证,《四圣心源·妇人解·产后根原》示桂枝栝蒌首乌汤(桂枝、芍药、甘草、大枣、生姜、栝蒌根、首乌),是即大枣虽补血,究未能代栝蒌生津、首乌养血之专功。其中,生姜并可降浊治呕。

外证见“时时有热”“汗出”,是上焦有热(相火)。但芍药足以清敛相火,无须如喻嘉言之作,以桂枝加黄芩施治。除非相火过旺,芍药力不能胜。

    产后九中风发热十九

    【产后中风,发热,面正赤,喘而头痛,竹叶汤主之。】

    产后中风,发热,面色正赤,喘而头痛,此阳虚土败,水泛胃逆,肺气壅满,阳郁头面而不降也。竹叶汤,竹叶、桔梗,凉肺而下气;生姜、葛根,清胃而降逆;附子温寒而暖水;桂、防,燥湿而达木;甘、枣、人参,补中而培土也。

    盖产后中气虚弱,一感风邪,郁其里气,脾肝下陷而生寒,胃胆上逆而生热。其发热面赤,喘促头痛,皆阳逆上热之证。即其胃逆而上热,知其脾陷而下寒。非寒水下旺,君相之火,不得格郁而不降也(此言产后之病,实则大部分内伤外感亦同此病机。得其缘者,由此可悟临证施治之精髓)

    ◎竹叶汤百六十二

    竹叶一把 葛根三两 桔梗一两 生姜五两 附子一枚,炮;桂枝一两 防风一两 人参一两 甘草一两 大枣十五枚

上十味,以水一斗,煮取二升半,分温三服,温覆使汗出。头项强,用大附子一枚,破之如豆大,入前药,扬去沫。呕者,加半夏半升,洗。

竹叶汤治法非常典型,囊括了内伤外感“解表、调中、升左、降右”四大治法。方后强调“温覆使汗出”,但方中重用生姜,则不仅可降逆,亦可解表[65]

    产后十中虚烦呕二十

    【妇人乳中虚,烦乱,呕逆。安中益气,竹皮大丸主之。】

    妇人乳子,中气虚弱,胃土不降,相火上炎而生烦乱;浊气熏冲而作呕逆。宜安中益气。竹皮大丸,竹茹、石膏,止呕而清烦;甘草、桂枝,补中而下冲;白薇凉金而退热也。

    ◎竹皮大丸百六十三

    生竹茹二分 石膏二分 桂枝一分 甘草七分 白薇一分

    上五味,末之,枣肉和丸,弹子大,以饮服一丸,日三夜二服。有热,倍白薇;烦喘者,加柏实一分。

产后十一下利二十

【产后下利,虚极,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主之。】

    产后阳衰土湿,木郁生热,风木疏泄,而病下利。亡血之后,复苦泄利,虚惫极矣,宜白头翁汤清其湿热,加甘草以培中气,阿胶以滋风木也。

    ◎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百六十四

    白头翁三两 黄连三两 黄柏三两 秦皮三两 甘草二两 阿胶二两

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内胶,令消尽,分温三服。

附方

    ◎《千金》三物黄芩汤十三  治妇人在草蓐,自发露得风,四肢苦烦热。头痛者,与小柴胡汤;头不痛,但烦者,此汤主之。

    黄芩一两 苦参二两 干地黄四两

    上三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温服一升。多吐下虫。

    ◎《千金》内补当归建中汤十四  治妇人产后虚赢不足,腹中刺痛不止,吸吸少气,或苦少腹中急,痛引腰背,不能饮食。产后一月,日得服四五剂为善,令人强壮。

    当归四两 桂枝三两 芍药六两 甘草二两 大枣十二枚 生姜三两

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温分三服,一日令尽。若大虚,加饴糖六两,汤成内之,于火上暖令饴消。若去血过多,崩伤内衄不止,加地黄六两、阿胶二两,合八味,汤成内阿胶。若无当归,以芎藭代之;若无生姜,以干姜代之。

窃以为,此方加炙黄芪三两更善。去血过多等证,须加地黄、阿胶者,若有中湿之证,地黄宜改为制首乌,加茯苓。方后称,“若无当归,以芎代之;若无生姜,以干姜代之。”示人当归与芎藭、生姜与干姜,偶可代用。但是,二者药性实际上是不同的,不宜一概混用。


卷二十二 【妇人】 杂病 二十二章

妇人杂病,缘于脾肾寒湿,风木枯燥,淫泆而传化也。或有寒水不能生木,木郁而变热者,究竟标热而本寒。除热入血室外,余皆阳浮假热之病,未可恣用阴凉之品。末以因虚积冷,总结妇人诸证,妊娠、产后、杂病,共计三十六证,无不皆然也。

妇人杂病相关内容可参《四圣心源·妇人解·杂病根原》。

    杂病一热入血室二十二

    【妇人中风,发热恶寒,经水适来,得之七八日,热除,脉迟,身凉和,胸胁满,如结胸状,谵语者,此为热入血室也。当刺期门,随其实而泻之。】

    此段见《伤寒·少阳篇》。妇人中风,发热恶寒,而值经水适来之时。得之七八日后,热解,脉迟,身体凉和,是当愈矣。乃胸胁胀满,如结胸之状,而作谵语者,此为热入血室,热不在外而在内也。盖少阳之经,下胸贯膈,而循胁里,经气不降,横塞胸胁,故满如结胸。相火逆升,而烁心液,故作谵语。以肝主血,心主脉,甲乙同气,君相交通,故血热而心病。当刺厥阴之期门,泻其经中之实热,以散血室之瘀蒸也。

    杂病二

    【妇人中风,七八日续来寒热,发作有时,经水适断,此为热入血室。其血必结,故使如疟状,发作有时,小柴胡汤主之。】方在呕吐。

    此段见《伤寒·少阳篇》。妇人中风,七八日后,续得寒热往来,发作有时之证,而值经水适断之时者,此为热入血室,其血必当瘀结。热结血分,少阳之经气不得外达,阴阳交争,互相束闭,故使寒热如疟,发作按时。小柴胡发少阳之经邪,热去则血可自下。不下,然后用下瘀之剂也(此句示人未可径凭小柴胡)

妇人中风,而值经水适来、适断之时,及当经传少阳,相火郁发,不得泄路,邪热随经内传,必入血室。以其经脉新虚,最易受邪也。

    杂病三

    【妇人伤寒发热,经水适来,昼日明了,暮则谵语,如见鬼状者,此为热入血室。治之无犯胃气及上二焦,必自愈。】

此段见《伤寒·少阳篇》。妇人伤寒发热,而值经水适来之时,昼日清白明了,暮则谵语,如见鬼状者,此为热入血室。以血为阴,夜而阳气入阴,血热发作,故谵妄不明。治之勿犯中焦胃气及上焦清气,必自愈也。

    杂病四

    【阳明病,下血谵语者,此为热入血室。但头汗出,当刺期门。随其实而泻之,濈然汗出而愈。】

    此段见《伤寒·阳明篇》。阳明病,下血而谵语,此为胃热入于血室。盖心藏神,而神之魂藏于血,血热魂扰,故心神昏乱,而作谵语。头为手足六阳所会,阳气上蒸,表不能闭,故头上汗出。而身无汗,则热入血分,不得外泄。宜刺厥阴之期门,以泻血热。随其实处而泻之,一得濈然汗出,则热解而病愈矣。

    杂病五半产漏下二十三

    【寸口脉弦而大,弦则为减,大则为芤;减则为寒,芤则为虚。寒虚相抟,此名曰革。妇人则半产漏下,旋覆花汤主之。】

    此段见《伤寒·脉法》及虚劳、吐衄二篇。水寒木枯则脉弦,营虚卫浮则脉大;弦则阳衰而外减,大则阴衰而内芤。减则阳气不足而为寒,芤则阴血不充而为虚。寒虚相合,此名曰革,如鼓之外硬而中空也。气血虚寒,脉如皮革,妇人见此,则胎孕殒落而半产,经脉沉陷而漏下。旋覆花汤,旋覆花行经脉之瘀;葱白通经气之滞;新绛止崩而除漏也。

    ◎旋覆花汤百六十五

    旋覆花三两 葱白十四茎 新绛少许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顿服之。新绛,即织黄绢。

    杂病六陷经漏黑二十四

    【妇人陷经,漏下黑不解,胶姜汤主之。】

    妇人经水,温则升而赤,寒则陷而黑。血藏于肝而肝生于肾,肾寒不能生木,木郁血陷,则漏下黑色,久而不解。此以寒水之失藏,风木之善泄也。胶姜汤,阿胶滋木而息风;干姜温肝而暖血也。

    ◎胶姜汤百六十六

    阿胶 干姜

原方阙载

此方,先生仅示阿胶、干姜二味,即滋木息风、温肝暖血二法。窃以为,加血余炭行瘀止血、附子暖水、桂枝达木、茯苓燥湿、人参补中,于法更善。

    杂病七经水不利二十五

    【妇人经水不利下,抵当汤主之。】

    经水不利,必有瘀血壅阻。宜抵当汤下其瘀血也。

    ◎抵当汤百六十七 方见《伤寒·太阳》。

    水蛭三十枚,熬;虻虫三十枚,熬,去翅足;桃仁二十枚,去皮尖;大黄三两,酒浸

上四味,为末,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不下,再服。亦治男子膀胱满急,有瘀血者。

此条,原文及先生释文均只讲了经水不利的其中一种病机而已。经水不利,除了瘀血壅阻,血虚、肝郁等亦可致病,临证不可一概而论。

    杂病八带下二十六

    【问曰:妇人年五十所,病下利数十日不止,暮即发热,少腹里急,腹满,手掌烦热,唇口干燥,何也?师曰:此病属带下。何以故?曾经半产,瘀血在少腹不去。何以知之?其证唇口干燥,故知之。当以温经汤主之。】

    妇人年五十所,病下利数十日不止,脾土湿陷而风木疏泄也。土湿水寒,暮而阳不内敛,是以发热。乙木郁陷,不得升达,故腹满里急。手厥阴之脉,行手掌而上中指;手少阴之脉,行手掌而走小指。下寒而君相之火不根于水,故手掌烦热。阴精脱泄,肺津枯槁,故唇口干燥。此属带下之证。以曾经半产,瘀血在少腹不去,阴精不能上济,故少阴失其闭藏,厥阴行其疏泄,下流而为带也。盖神藏于心,精藏于肾,半产之家,肾气虚寒,瘀血凝涩,结于少腹,阻格阴阳交济之路,故阴精流溢下脱,而为带证。《素问·骨空论》:任脉为病,男子内结七疝,女子带下瘕聚。以任者,诸阴之统任。任中阳秘,则能受妊;任脉寒冷,阴精失温,凝聚则为瘕;流溢则为带。阴精之不脱者,带脉横束,环腰如带,为之收引也。水寒木陷,带脉不引,故谓之带下。何以知其为带下也?其证唇口干燥,是阴精之下脱而不上济,故知之也。带下之病,下寒上热。下寒故下利里急;上热故烦热干燥。此当温肾肝两经之下寒。温经汤,归、胶、芍药,养血而清风;丹、桂、芎藭,破瘀而疏木;半夏、麦冬,降逆而润燥;甘草、人参,补中而培土;茱萸、干姜,暖血而温经也。

    ◎温经汤百六十八

    当归二两 芎藭二两 芍药二两 阿胶二两 桂枝二两 丹皮二两 半夏一两 麦冬一两,去心;人参二两 甘草二两 干姜二两 茱萸三两

上十二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温三服。亦主妇人少腹寒,久不受胎。兼治崩中去血,或月水来过多,或至期不来。

此证病机如释文:“以曾经半产,瘀血在少腹不去,阴精不能上济,故少阴失其闭藏,厥阴行其疏泄,下流而为带也。”而“带下之病,下寒上热。下寒故下利里急;上热故烦热干燥。”其见证特点如此。温经汤,方中川芎、丹皮虽具行瘀之功,但药量不大,其效似不快捷。窃以为,合下瘀血汤用之,或先用下瘀血汤加枳实、赤芍、当归,服用二日,泻其瘀血,再加以调理,似更妥。

温经汤方后称,“亦主妇人少腹寒,久不受胎。兼治崩中去血,或月水来过多,或至期不来。”示人病名证名不同,但病机相同者,可同法施治。

    杂病九

    【带下,经水不利,少腹满痛。经一月再见者,土瓜根散主之。】

    妇人带下,经水不利,此以血瘀而不流也。血瘀木陷,不得升达,则少腹满痛。木陷风生,经水疏泄,则一月再见。土瓜根散,桂枝、芍药,达木而清风;土瓜根、䗪虫,破瘀而行血也(《长沙药解·土瓜根》:“土瓜根苦寒滑利,善行经脉,破瘀行血,化癖消癥。”)

    ◎土瓜根散百六十九

    土瓜根三分 䗪虫三分 桂枝三分 芍药三分

上四味,杵为散,酒服方寸匕,日三服。阴㿗肿,亦主之。

土瓜根散亦可治上条“瘀血在少腹不去”之证。于经期服用,日一剂,二三剂可也。

    杂病十

    【妇人经水闭不利,脏坚癖不止,中有干血,下白物,矾石丸主之。】

    妇人经水闭涩不利,脏中坚癖不止,中有干血,阻阴精之上济,而下白物。血瘀因于木陷,木陷因于土湿。土湿遏抑,木气不达,故经水不利。木陷而风生,疏泄失藏,精液流溢,故下白物。矾石丸,矾石收湿淫而敛精液;杏仁破滞气而消痞硬也。

    ◎矾石丸百七十

    矾石三分,烧;杏仁一分

上二味,末之,炼蜜丸,枣核大,内脏中。剧者再内之。

    杂病十一吐涎心痞二十七

    【妇人吐涎沫,医反下之,心下即痞。当先治其吐涎沫,小青龙汤主之。方在痰饮。涎沫止,乃治痞。半夏泻心汤主之。方在呕吐。

妇人时吐涎沫,此水气内格,肺金不降,津液凝瘀而上溢也(“吐涎沫”之证,窃以为乃脾土湿盛而风木鼓荡。而寒邪束表则是外部诱因之一。小青龙汤,细辛降浊阴之气,而桂枝、芍药息风达木,甚善。加茯苓、泽泻更佳)。医下之,土败胃逆,浊气填塞,心下即痞。当先治其吐涎沫,以小青龙汤泻其积水,涎沫即止。乃治其痞。痞证浊阴痞塞,阳不根阴,二火升炎,下寒上热。半夏泻心汤,姜、甘、参、枣,温补中脘之虚寒;黄芩、黄连,清泻上焦之郁热;半夏降浊而消痞也。

    杂病十二脏燥悲伤二十八

    【妇人脏燥,悲伤欲哭,象如神灵所作,数欠伸,甘麦大枣汤主之。】

    肺属金,其气燥,其志悲,其声哭。妇人脏燥,则悲伤欲哭,象如神灵所作,不能自由。盖五行之气,升于九天之上,则畅遂而为喜;喜者,心之志也。陷于九地之下,则幽沦而为恐;恐者,肾之志也。方升未升,喜之未遂,则郁勃而为怒;怒者,肝之志也。方陷未陷,恐之将作,则凄凉而为悲;悲者,肺之志也。以厥阴风木之气,善耗津血。风动而耗肺津,肺金枯燥,故悲伤欲哭。欠者,开口而呵气;伸者,举臂而舒筋,阴阳之相引也。日暮阳降,则生欠伸。欠伸者,阴引而下,阳引而上,未能即降也。金主降,燥金欲降而肾阴又引之,故数作欠伸。甘麦大枣汤,甘草培土;大枣滋乙木而息风;小麦润辛金而除燥也。

    ◎甘麦大枣汤百七十一

    甘草三两 小麦一升 大枣十枚

    上三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亦补脾气。

    杂病十三咽中炙裔二十九

    【妇人咽中如有炙脔,半夏厚朴汤主之。】

    湿土堙塞,浊气上逆;血肉凝涩,结而不消,则咽中如有炙脔。半夏厚朴汤,茯苓泻湿而消瘀;朴、半、姜、苏,降逆而散滞也。

    ◎半夏厚朴汤百七十二

    半夏一升 厚朴三两 生姜五两 干苏叶二两 茯苓四两

    上五味,以水一斗,煮取四升,分温四服,日三夜一服。

    杂病十四腹中疾痛三十

    【妇人腹中诸疾痛,当归芍药散主之。】方在妊娠。

妇人腹中诸疾痛,无非风木之克湿土,气滞血凝之病也。当归芍药散,芎、归、芍药,养肝血而行瘀;苓、泽、白术,燥土气而泻满。与妊娠之腹痛,无二法也。

此方,川芎虽略有“散滞气而破瘀血”(《长沙药解·芎藭》)之力,但究非其所长。若瘀血较甚,仍宜下瘀血汤先行。

    杂病十五

    【妇人腹中痛,小建中汤主之。】方在虚劳。

    妇人腹中痛,风木之克土也。小建中汤,桂枝倍芍药而加胶饴,泻风木而滋脾精也。

    杂病十六血气刺痛三十一

    【妇人六十二种风,腹中血气刺痛,红蓝花酒主之。】

    妇人六十二种风,总因营血之瘀燥,风木之失养也。红蓝花酒,养血行瘀,以达风木也。

    ◎红蓝花酒百七十三

    红蓝花一两

上一味,以酒一大升,煎减半,顿服一半。未止,再服。

《李金庸金匮》称:“本方近人每改为米酒煮红蓝花取汁顿服,用于妇人分娩后防止恶露不尽。

    杂病十七水与血结三十二

    【妇人少腹满,如敦状,小便微难而不渴,生后者,此为水与血俱结在血室也。大黄甘遂汤主之。】

    妇人少腹胀满,其状如敦,小便微难而不渴,病在生产之后者,以水寒土湿,乙木抑遏,积水与瘀血俱结于血室,故腹满而便难也。大黄甘遂汤,阿胶清风而润木;大黄、甘遂,下瘀血而行积水也。

    ◎大黄甘遂汤百七十四

    大黄四两 甘遂二两 阿胶二两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顿服之。其血当下。

此方亦宜加桂枝或归、芎达木。

    杂病十八转胞三十三

    【问曰:妇人病,饮食如故,烦热不得卧,而反倚息者,何也?师曰:此名转胞,不得溺也。以胞系了戾,故致此病。但利小便则愈。肾气丸主之。】方在消渴。

    妇人病,饮食如故,烦热不得卧寐,而反倚物而布息者,此名转胞,不得溺也。以胞系了戾回转,故致此病。此缘土湿水寒,而木气郁燥,不能疏泄也。湿寒结滞,溺孔凝涩不开,胞满而不出,则气鼓而系转。水溺不行,浊气莫泄,肺气逆升,郁而生热,故烦热倚息,不得眠卧。病不在胃,是以饮食如故。肾气丸,苓、泽,泻水而燥湿;丹、桂,疏木而达郁;地黄清风而润燥;附子暖肾而消瘀;山萸、薯蓣,敛肝气而摄水也。

    杂病十九阴吹三十四

    【胃气下泄,阴吹而正喧,此谷气之实也。猪膏髮煎主之。】方在黄疸。

胃中浊气下泄,前阴气吹而喧鸣,此谷气之实,后窍结塞而不通也。猪膏髮煎,猪膏、乱髮,利水而滑大肠,泻湿而通膀胱也。

《李金庸金匮》称:“妇人阴吹之证,临床上不为少见,本方用之有效。然亦见大便不秘结而阴吹不已者,本方用之亦有效。亦有阴吹而用他方治愈者。要在临床辨证准确。

    杂病二十阴寒三十五

    【妇人阴寒。温阴中坐药,蛇床子散主之。】

    妇人阴中寒冷,肾肝之阳虚也。宜以坐药,温其阴中。蛇床子散,去寒湿而暖水木也。

    ◎蛇床子散百七十五

    蛇床子

上一味,末之,以白粉少许,和合相得,如枣大,绵裹内之,自然温。

《李金庸金匮》称:“本条妇人阴寒而用蛇床子散方,临床上还当伴有腰中重坠、阴内瘙痒及其带下之症。治疗本证,还可以兼用补肾温阳药煎汁内服,效果更佳。”可参考。

    杂病二十一阴疮三十六  妇人妊娠、产后、杂病,共计三十六证。

    【少阴脉滑而数者,阴中即生疮。阴中蚀疮烂者,狼牙汤洗之。】

    手少阴脉动神门;在小指后,掌下高骨间。足少阴脉动太溪。在足内踝后。此少阴脉,即尺中也。尺脉滑而数者,水寒土湿,生气不遂,木郁于水而生下热也。前阴者,肾肝之所司,木郁下热,阴中即生疮。阴中疮蚀肌肉而溃烂者,狼牙汤洗之,泻其湿热也。

    ◎狼牙汤百七十六

    狼牙三两

    上一味,以水四升,煮取半升,以绵缠箸如茧,浸汤沥阴中,日四遍。

    杂病二十二

    【妇人之病,因虚积冷结气,为诸经水断绝。至有历年,血寒积结胞门。寒伤经络,凝坚在上,呕吐涎唾,久成肺痈,形体损分。在中盘结,绕脐寒疝,或两胁疼痛,与脏相连。或结热中,痛在关元,脉数无疮,肌若鱼鳞;时着男子,非止女身。在下为多,经候不匀。令阴掣痛,小腹恶寒;或引腰脊,下根气街,气街急痛,膝胫疼烦,奄忽眩冒,状如厥癫;或有忧惨,悲伤多嗔。此皆带下,非有鬼神。久则羸瘦,脉虚多寒。三十六病,千变万端。审脉阴阳,虚实紧弦;行其针药,治危得安。其虽同病,脉各异源。子当辨记,勿谓不然。】

    妇人之病,因于脾肾阳虚,积冷结气,隧窍阻塞,血瘀木陷,为诸经水断绝,不复流行。至有历年,血寒积结胞门,痞硬不消,此癥瘕之在下者。若寒伤经络,血脉结涩,则凝坚在上,壅其相火,逆刑辛金,呕吐涎唾,久成肺痈,肌肉消减,形体损分,此癥瘕之在上者。若在中盘结,绕脐寒疝作疼,或两胁疼痛,内与脏气相连,此癥瘕之在中而纯寒者。或结热于中,痛在脐下关元,脉数无疮,肌肤甲错,枯若鱼鳞,热结于内;男女交合,热淫传染,时着男子,非止但在女身,此癥瘕之在中而变热者。凡此诸病,起于肝肾,在下为多,往往经候参差,迟速不匀。或令阴器掣痛,少腹恶寒。或痛引腰脊,下根气街,气街,足阳明之动脉,在腿腹之交,又名气冲。气街急痛,膝胫疼烦,奄忽眩冒,状如厥癫之疾,狂惑不精。或有忧惨,悲伤而多怒嗔。此皆带下之病使然,非鬼神之凭附也。盖上、中、下三部,一有气血寒凝,则阻格阴精上济之路,下流而为带下。血结精流,筋脉枯槁,木气不舒,故掣引作痛,悦怒乖常。久则身体羸瘦,脉虚多寒,而成劳伤不起之证。妇人妊娠、产后、杂病,共计三十六病,悉因此生。及其病成,则千变万端,不可胜数。医家于此,审脉之阴阳,虚实紧弦,行其针药,于以治危得安。其虽同为一病,而人之强弱不一,是以脉之阴阳,各异源流。子当辨记此说,勿谓不然。此穷妊娠、产后、杂病之源,而总结之也。



[1] 原论前二条,“心中风”“心中寒”及后条“心气虚”之病,各有其症状。将《金匮要略》此条所述之“心伤”作狭义理解,即“心火伤于寒水”,而不作“心之病”之广义理解,则各个概念之边界相对比较清晰。笔者注。

[2]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4月第1版第5次印刷。

[3] 见下条,《金匮悬解·卷二·外感·五脏风寒十四》释文:“肾无中风、中寒者,心肾同经,心病即肾病也。而肾着之病,即中寒所伤也。”

[4] 《长沙药解·防己》:“汉防己泻经络之湿淫……凡痰饮内停,湿邪外郁,皮肤黑黄,膀胱热涩,手足挛急,关节肿痛之证,悉宜防己。”

[5] 《金匮悬解·卷二·外感·五脏风寒十二》释文。

[6] 《金匮悬解·卷二·外感·五脏风寒三》释文。

[7] 《四圣心源·卷七·杂病解下·中风根原》。此段注文引文均出于该章。笔者注。

[8] 王清任先生出生于1768年,1790年前后开始悬壶,其时黄元御先生已去世30余年,但《四圣心源》等著作尚未大行于世,补阳还五汤用黄芪与黄芪姜苓汤用黄芪(均生用),二者应当没有继承衍生关系。笔者注。

[9] 此处及本段前文引文,未言出处者,均出自《长沙药解·地黄》。笔者注。

[10]“痉病十二”:“太阳病,无汗而小便反少,气上冲胸,口噤不得语,欲作刚痉,葛根汤主之。”释文:“……刚痉是太阳表寒束逼阳明之证,故用葛根。”“痉病十三”:“痉为病,胸满口噤,卧不着席,脚挛急,必齘齿,可与大承气汤。”释文:“刚痉为病,阳明上逆,故胸满口噤……此其土燥胃逆,病在阳明。可与大承气汤……

[11] 《伤寒论》“新加汤”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治伤寒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笔者注。

[12] 《金匮悬解·卷十·内伤杂病·水气二》释文:“少阴水旺,故其脉沉迟。附子“暖水燥土,泻湿除寒”(《长沙药解·附子》),宜于沉迟之脉。笔者注。

[13] 《四圣悬枢·痘病解第三·红白消长》:“营生于太阴,卫化于阳明。肝藏血而脾乃生血之本,肺藏气而胃为化气之原也。”

[14] 《四圣心源·卷七·杂病解下·湿病根原》。

[15] 《四圣心源·卷七·杂病解下·湿病根原·茵陈五苓散》。

[16] 《素问·热论》:“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

[17] 《伤寒悬解·卷三·太阳经上篇·太阳伤寒白虎证·白虎证一·太阳三十七》。

[18] 《伤寒悬解·卷三·太阳经上篇·太阳伤寒白虎证·白虎证二·太阳三十八》。

[19] 《伤寒悬解·卷三·太阳经上篇·太阳伤寒白虎证·白虎证四·太阳四十》。

[20] 此处,结合本卷下条,“暍病三”:“太阳中暍,身热疼重,而脉微弱,此以夏月伤冷水,水行皮中所致也,一物瓜蒂汤主之。”以及先生释文“夏月汗出,浴于冷水,水入汗孔,而行皮中。皮毛冷闭,郁遏阳火,不得外泄,故生内热”之表述,可更清楚地理解“中暍非中暑”的论点。笔者注。

[21] 《素问悬解·疟论三十七》。“该”即“赅”,释见360国学。此指“包括”。笔者注。

[22] 《素问·疟论》:“此皆得之夏伤于暑,热气盛,藏于皮肤之内,肠胃之外,营气之所舍也。此令人汗孔疏,腠理开,及得之以浴,因得秋气,汗出遇风,水气舍于皮肤之内,与卫气并居。卫气者,昼行于阳,夜行于阴,此气得阳而外出,得阴而内薄,内外相薄、是以日作。”

[23] 明·吴又可 《温疫论》:“凡邪在经为表,在胃为里。今邪在募原者,正当经胃交关之所,故为半表半里。”

[24] 《四圣悬枢·疫病解·温疫·六经治法》:“厥阴职司营血,而营中之伏热,则少阳之相火,而非但乙木所胎之君火也。”

[25] 《伤寒悬解·卷三·太阳经上篇·太阳中风桂枝证一·太阳五》。

[26] 平人“荣行脉中,卫行脉外”(《伤寒论 》第53条)。及至中于风,则卫气欲闭不得,“内乘阴位,而遏营血”(《伤寒悬解·卷三·太阳经上篇·太阳中风》);伤于寒,则营血欲泄不能,“外乘阳位,而束卫气”(《伤寒悬解·卷三·太阳经上篇·太阳伤寒》)。是即卫气在经络层面上存在的运动趋向。而“卫气昼行阳经二十五周,夜行阴藏二十五周。”(《四圣心源·天人解·卫气出入》)是卫气在经脏层面上存在的运动趋向。综上而言,卫气之行,主要有以上两种运动趋向。而其关系于少阳者,《四圣心源·杂病解下·痎疟根原》示:“痎疟者,阴邪闭束,郁其少阳之卫气也。”笔者注。

[27] 此段可参《四圣心源·卷七·杂病解下·痎疟根原》。笔者注。

[28] 《四圣悬枢·疫病解·温疫·六经治法》:“厥阴职司营血,而营中之伏热,则少阳之相火,而非但乙木所胎之君火也。”

[29] 《四圣心源·卷七·杂病解下·痎疟根原·牝疟》:“其相火虚亏,郁而不发,则纯寒而无热;相火隆盛,一郁即发,则纯热而无寒。其热多者,由相火之偏胜;其寒多者,因相火之偏虚也。”

[30] 《四圣心源·卷七·杂病解下·痎疟根原·牝疟》。

[31] 《素问悬解·骨空论三十一》:“风性疏泄,皮毛不敛,是以汗出。汗出则表疏而恶寒也。”

[32] 《四圣心源·卷七·杂病解下·痎疟根原》。

[33] 见《四圣心源·卷七·杂病解下·痎疟根原》“柴胡栝蒌干姜汤”“柴胡桂枝干姜汤”“白虎桂枝柴胡汤”方后。笔者注。

[34] 《长沙药解·栝蒌实》:“栝蒌实肃清凉润,善解郁烦,浊气郁蒸,涎沫黏联,心绪烦乱,不可言喻者得之,肺腑清洁,神气慧爽,洗心涤肺之妙药也。”

[35] 阳毒,即今之猩红热。中医历史上曾称之为“烂喉痧” “疾疹” “疾痧” “烂喉丹痧”。 网络资料称,国内对外国病名的译名有“红热症”“疹子热症”“玫瑰红症”等。临床特征主要是发热、咽峡炎、全身弥漫性鲜红色皮疹和疹退后明显的脱屑。还可以由于变态反应出现心、肾、关节损害。以冬春季节发病为最多。多见于小孩,尤其以5~15岁居多。笔者注。

[36] 《伤寒悬解·卷首·仲景微旨·六气司令》。

[37] 《伤寒悬解·卷首·仲景微旨·六气司令》。

[38] 《玉楸药解·卷一·草部》。

[39] 合今之量,大约120克。115克。亦有认为1两等于今之1钱,半斤为24克者。笔者通常参照黄元御先生用药剂量,即如后者换算方法处方用药。特殊情况加量,如此证。当今之24克茯苓用以泄湿治奔豚,如杯水车薪,无济于事。笔者注。

[40] 《金匮悬解·卷四·外感杂病·湿病九》释文:“湿渍经络,是以身重。” 《金匮悬解·卷十·内伤杂病·水气十六》释文:“湿流关节,故四肢苦重。”《长沙药解·防己·防己黄芪汤》:“湿性沉着,是以身重。”身重总因伤于湿。笔者注。

[41] 《金匮悬解·卷十三·内伤杂病·下利一》:“下利清谷,不可攻其表,汗出必胀满。

[42] 《金匮悬解·卷十·内伤杂病·水气三十》:“黄芪助卫气以达皮毛。”

[43] 《金匮悬解·卷十·内伤杂病·水气二十四》:“黄芪、桂枝,宣营卫之郁”。

[44] 范汪(308年~372年),字玄平,南阳顺阳(今河南淅川县)人。东晋时期著名政治家、医学家。百度百科。

[45] 金匮悬·卷十一·内伤杂病·消渴十一》。

[46] 《四圣心源·卷二·六气解·阳明燥金》。

[47] 金匮悬解·卷十一·内伤杂病·消渴十一》释文:“消渴者,厥阴风木之病。……而木郁风动之由,全因土湿;土湿之由,全以水寒。水寒者,肾气之败也。”

[48]  金匮悬解·卷七·内伤·血痹虚劳 十八章》:“血痹、虚劳,非一病也,而证有相通。……盖劳伤在乎气,而病成在乎血……而其先,总缘于土虚。土虚则火热而水寒,金烁而木枯,中枢败而四维不转,故火金伤而神气病于上,水木损而精血病于下……”

[49] 《金匮悬解·卷十一·内伤杂病·消渴小便不利九》释文:“人参白虎证,是燥盛作渴;文蛤、五苓、猪苓证,是湿盛作渴。

[50] 《金匮悬解·卷十·内伤杂病·水气(卷首语)》:“水气之病,阳衰土湿,气郁而水泛者也。”

[51] 阳明脉数而不消谷者,乃吐后脉数,或是发汗后阳气微,膈气虚之“数”。其“数”乃胃中虚冷,非热。见《金匮悬解·卷十三·内伤杂病·呕吐一》,亦见《伤寒悬解·太阳七十六》。笔者注。

[52] 《中药大辞典》载,茵陈蒿,功能主治为清热利湿,性味“苦辛,凉”。味“辛”,似有一定解表作用。药理实验,对发热症状有解热作用,似可作为解表作用的证据。笔者注。

[53] 《四圣悬枢·卷四·疹病解第四·厥阴经证·疹后脓血》。但少阴病之“下利便脓血”乃木郁血陷,寒湿腐败,风木摧剥,非厥阴阳复,不可用白头翁汤加味,宜桃花汤。笔者注。

[54]  《伤寒悬解·卷八·少阳经上篇·柴胡桂枝证六·少阳七》。但四肢烦疼有土气不舒之故。如《伤寒悬解·卷十·太阴经全篇·中风欲愈十五·太阴十六》:“脾主四肢,脾病不能行气于四肢,气血壅塞,故四肢烦疼。”笔者注。

[55] 《长沙药解·桂枝》。文中并示:“桂枝温散发舒,性与肝合,得之脏气条达,经血流畅,是以善达脾郁。经脉荣舒而条风扇布,土气松和,土木双调矣。”笔者注。

[56] 明·李中梓《证治汇补·痰证》:“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

[57] 《长沙药解·桂枝·桂枝加桂汤》:“乃以桂枝加桂,疏乙木而降奔冲也。” 《金匮悬解·卷九·内伤杂病·奔豚三》释文亦同:“即以桂枝加桂汤,疏风木而降奔冲也。”《金匮悬解·卷十六·内伤杂病·胸痹心痛八》释文:“……桂枝疏木而下冲也。”可见“下冲”为果,而“疏木”为因。此与《金匮悬解·卷十·内伤杂病·水气十八》释文“肾肝冲气,因于下有结寒。当以温暖肾肝之药下其冲气”所指之“以温暖肾肝之药下其冲气”理同。笔者注。

[58] 《金匮悬解·卷十五·内伤杂病·咳嗽上气十三》:“咳逆上气,时时唾浊,但坐不得眠,皂荚丸主之。

[59] 《金匮悬解·卷十七·内伤杂病·宿食三》:“脉数而滑者,实也。此有宿食。下之愈。宜大承气汤。

[60] 成都中医学校,周松森《抵当乌头桂枝汤质疑》。

[61] 《四圣心源·卷十·妇人解·胎妊解·胎漏》:“若血下而腹痛者,则是胞气壅碍,土郁木陷,肝气贼脾也,《金匮》名为胞阻。”《金匮悬解》“妊娠四  胞阻四”释文:“假令妊娠,腹中疼痛而下血,此为胞气阻碍,经血不得上行而下也。”

[62] 《医林改错·下卷·少腹逐瘀汤说》。

[63] 《金匮悬解·卷二·外感·五脏风寒积聚》。

[64] 参《伤寒》《金匮》“桃核承气汤”“抵当汤”“大黄附子汤”“鳖甲煎丸”“大黄䗪虫丸”“大黄牡丹汤”“下瘀血汤”“大黄甘遂汤”等之用。笔者注。

[65] 文中未言生姜解表之功。但中风之证,桂枝汤用生姜,原本就有解表之用。《长沙药解·生姜》:“桂枝汤,用之于甘枣桂芍之中,既以和中,又以发表。”笔者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