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红楼梦》宝钗扑蝶事件,让人如坠云雾、不明所以,究竟如何解析

 钰姐讲历史 2023-06-30 发布于四川


《红楼梦》第27回里“宝钗扑碟”这一场景,是全书非常著名又经典的情节。一是对宝钗人物形象刻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二是这个问题对研究红学的人来说也是有争议性。我们来分析看看。

一、“宝钗扑碟”开端分析

《红楼梦》第27回中开篇提到:4月26日交芒种节这天里,按古风俗需摆设各色礼物,来祭饯花神。因芒种一过,众花皆卸,花神退位,须要饯行。因此大观园闺中女孩子们,便兴起古风过交芒种节了。她们一大早就忙开了,编轿马和系彩带等。

众姐妹皆在园中玩耍,独不见黛玉,于是宝钗便欲往潇湘馆找黛玉去。但她忽然抬头见了宝玉进屋了,因前日里黛玉伤心落泪,故一早宝玉便去看她了。这时宝钗就在心里寻思开了:

“宝玉和黛玉是从小一块长大的,他兄妹间多有不避嫌之处,嘲笑不忌,喜怒无常;况且黛玉素多猜忌,好弄小性儿,此刻自己也跟进去一则宝玉不便,二则黛玉嫌疑,倒是回来的妙。”

宝钗一向心思稳重,思虑周全。一是不愿打扰宝玉和黛玉素日打闹的兄妹间戏耍,以及不愿看见两人之间的不避嫌、嘲笑和喜怒无常;二是素知黛玉性格,不愿惹黛玉不高兴,让宝玉不便,黛玉又生嫌疑。

宝钗和黛玉

二、“宝钗扑蝶”场景分析

于是,鉴于此情形,宝钗便抽身回去,也就有了后来著名的“宝钗扑蝶”场景。文中是这样写宝钗的:

“刚要去寻别的姊妹去,忽见面前一双玉色蝴蝶,大如团扇,一上一上,迎风翩跹,十分有趣。宝钗意欲扑了来玩耍,遂向袖中取出扇子来,向草地下来扑。只见寻一双蝴蝶忽起忽落,来来往往 ,将欲过河去了。引的宝钗蹑手蹑脚的,一直跟到池边滴翠亭上,香汗淋漓,娇喘细细。”


宝钗本就身材圆润丰满,再经过来来回回的扑蝶,自是香汗淋漓、娇喘吁吁。这段把宝钗的人物形象刻画得非常丰满,宝钗素日里平和稳重,但毕竟还是少女,处在天真烂漫的年纪,少不了有少女天真活泼的情趣。因此,她一旦看到美丽的蝴蝶,自然会流露出女儿情态来。

而且文中将蝴蝶翩跹飞舞的动态之美,描绘得淋漓尽致,再加上美女宝钗的戏蝶,凝成了一幅绝美的“滴翠亭杨妃戏彩蝶图,这也是曹公的评价。而且对宝钗的动作、情态的描写,让人觉得身临其境,这种场景仿佛历历在目、鲜活灵动,让人觉得非常美好。

小红和坠儿谈话

三、“宝钗扑蝶”结果分析

大家或许正沉浸在宝钗扑蝶的美好中,偏就会儿宝钗听到了小红和坠儿的私房话,是关于小红与贾芸互送定情礼物的绝密私事。两人还怕有人听了墙根去,意识过来后想推开窗子说话,让大家认为他俩在闲聊,即使人到跟前了,也能看的见。因此,让宝钗心惊:

“怪道从古至今那些奸淫狗盗的人,心机都不错,这一开了,见我在这里,他们岂不臊?况且说话的语音,大似宝玉房里的小红。他素昔眼空心大,是个头等刁钻古怪的丫头,今儿我听了他的短,人急造反,狗急跳墙,不但生事,而且我还没趣。如今便赶着躲了料也躲不及,少不得要使个金蝉脱壳的法子。”


宝钗的心思可谓缜密,分析深刻,一是认为小红和坠儿两人是心机不错、奸淫狗盗之徒,因为那等私密事件是不能与人耳语,又不愿让人知晓的。二是小红是个眼空心大、刁钻古怪的东西,宝钗忌惮她的“短儿”被人知晓后,可能会狗急跳墙而生出事端。三是自己自讨没趣,躲又没法躲。

鉴于此,宝钗便来了一招“金禅脱壳”之法,成功地消除了一切祸患。你看,在小红和坠儿“咯吱”推开窗户时,书中是这么写宝钗的:

“宝钗便故意放重脚步,笑着说道:“颦儿,我看你往哪里藏!”一面说一面故意往前赶。还有笑着问“你们把林姑娘藏在那里了?”还有“我才在河那边看着林姑娘在这里蹲着弄水儿呢.....”


宝钗此时的三段话,唬住了小红和坠儿,关键是成功的金蝉脱壳。当然“金蝉脱壳”也是曹公写的宝钗的内心所想。在成功嫁祸后,文中写宝钗:宝钗一面走还一面又好笑:“这件事算遮过去了,不知他二人怎么样?”

这里,我们惊叹于宝钗的心机,比之她认为的小红和坠儿的心机,让人觉得有过之而无不及。这里她的金蝉脱壳有三个用处:一是消除自身嫌疑;二是成功嫁祸黛玉;三是成功打击了小红和坠儿。真可谓“一箭三雕”

宝钗假装在找黛玉

四、“宝钗扑蝶”观点分析

然而对于“宝钗扑蝶”的评价,一向有拥林派和拥钗派。

拥林派。从文中来看,很容易让人产生拥林派观点。一是宝钗也说了她要“金蝉脱壳",既如此,她就得找好嫁祸的对象,而恰好那时她又刚从黛玉处看到宝玉进屋而折回来,自然就想到了黛玉,想来情理之中。二是想摆脱被人认为“偷听”这一“品德有亏”的行为,而且听到的又是人家的私密把柄,又拉上黛玉垫背了。

拥钗派。宝钗的消祸之举,并没有给黛玉带来任何伤害反而会因黛玉手里有小红的把柄,反而更增加黛玉的安全系数,对小红、黛玉和宝钗三人都是有利的好事
而且人在情急之下,也会找些事情来搪塞。再有,自滴翠亭一事以后,小红没说过也没做过不利黛玉的事情,黛玉毫发未伤,所以根本就不是“嫁祸”。

亲们,你们更支持哪一方呢?欢迎讨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