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东吴末代皇帝孙皓:不许别人看他,一看就要治罪,百官上朝只得低头看自己脚尖

 钰姐讲历史 2023-06-30 发布于四川

一次,孙皓举行宴会,下令群臣痛饮,许多酒量差的官员喑暗叫苦。数学家王蕃不善饮酒,饮后叭地摔地上,不省人事,孙皓叫人抬他出去。一会儿王蕃醒来,扶正衣帽往里冲。孙皓见他好端端的,认为他装傻欺君,可怜王蕃被喂了野狼。

其实王蕃醒来后,自觉在大殿之上孙皓面前失仪出丑,着实不应该,因而才强打精神回大殿,却不料被孙皓认为是故意欺君罔上,还为此丢了性命,真是比窦娥还冤啊。

孙皓除了脾气很坏,还有一个很奇怪的毛病:就是不许别人看他,一看他就要治罪。因此上朝的时候,文武百官个个低着头,看自己的脚尖,没人敢仰着脑袋看孙皓,除非真不想要脑袋了。

这确实奇葩又搞笑,人长来不就是让人看的么~而他虽然不喜欢臣子们注视他,却喜欢偷窥臣子们的一言一行,看来这就是不对等啊。因此在朝廷上,孙皓派了10名小宦官分立左右,以观察每一位臣子的举动,谓之曰“司过”。

想想这一幕,我都觉得很滑稽,这领导够奇葩的,这样直直盯着看人的一举一动,不是太奇怪了么?虽然我们在领导面前也会紧张,但这也太过了吧。

孙皓还喜欢被人阿谀奉承,喜欢被人捧的感觉。汝南人刘定曾将价值数千匹布的猎狗,分给士兵们去狩猎,抓住免子后供孙皓食用,以向孙皓邀宠。

孙皓还滥用皇权,只要不合意,就杀之而后快~太守车浚素有清忠之称,因请求赈灾而被孙皓认为是借此树立自己的威信,派人将他斩首。楼玄是带刀侍卫,奉法而行,就因有人说他与人见面时耳语大笑,谤讪政事,孙皓就逼其自杀。太傅贺邵中风不能说法,孙皓怀疑他装病,将其杀害。

孙皓虽然为帝,却善妒,嫉妒别人比他强,中书令张尚就因此而丢了性命。张尚能言善辨、口才极好,与人交谈往往出人意料,孙皓竟长期对其恨之入骨。

有一次,孙皓问张尚:“我喝酒可以和谁相比?”张尚回答道:“陛下有能饮百觚的酒量。”因为古谚语有“尧饮千钟,孔子百觚”之说。孙皓这一问确实有坑。

孙皓认为,张尚明知孔丘没当过君主,却还要拿他与孔丘相比,就把张尚抓了起来。后来百余名官吏到宫中叩头请罪,张尚才免一死,被送去造船,但不久还是被孙皓杀。

孙皓的狂诛滥杀,使得国中文臣武将人人自危,惶惶然如惊弓之鸟,真正体会到了“伴君如伴虎”。而后宫的姬妾也逃不过孙皓的迫害,只要看哪个不顺眼就立即将其杀掉,仍进水里,有的宫人甚至脸皮被剥下,眼睛被挖掉,确实相当残忍啊。

孙皓还大肆修建宫殿,劳民伤财,吴国百姓困苦而民俗奢侈,妇女打扮浮艳、互相效仿,唯独没有了羞耻心,平民家里米粮无蓄,国家与人民穷困匮乏。

孙皓为充实后,广采嫔妃,他不仅在民间采选,连臣下的女儿也不放过。他在后宫聚集了数万宫人,这在三国的皇帝里面是绝无仅有的!如此一个不思朝政,终日寻欢作乐的皇帝,加速了吴国的灭亡。

公元279年,晋武帝司马炎发兵20万,分6路大举伐吴,280年逼近吴国的都城建业。这次,孙皓终于如愿以偿进入了洛阳,但却不是去做皇帝,而是去乞求不死的。据说司马炎见了孙皓说,这早就在这殿上设上座位等你了,而孙皓则面不改色答到:

“我在南方也设了这个位置等你。”

晋武帝没有杀这个投降的暴君,而是赐这位亡国之君为归命侯,这名字还真有点的意味。284年,这位三国孙吴的末代皇帝孙皓病重,一命呜呼。孙皓在位16年,终年42岁。

孙皓在位初期也施行过明政,只是不久后就沉溺酒色,专于杀戮,变得昏聩暴虐。但孙皓的名声还是很大的,惊动华夏,令晋朝感到惶怖。

孙皓虽然是一个暴君,却也在无意中为人们创造了一个流传千古的典故“以茶代酒”。据说,孙皓每次大宴群臣,座客至少得饮酒10升,虽不完全喝进嘴里,也要斟上并亮盏说干。有位叫韦曜的东吴著名学者,酒量不过2升,孙皓对他很优待,担心他不胜酒力出洋相,便暗中赐给他茶来代替酒。

但孙皓改不了残暴好杀的品性。当他对韦曜颇为欣赏时,可以酒席之间暗中作弊,偷偷地用茶换下韦曜的酒,使之过“酒关”。

但韦曜为人耿直磊落,他可以在酒宴上暗地里玩此“偷梁换柱”"暗度陈仓”的把戏,但一旦关乎国事,则实事求是。他在奉命记录孙皓之父南阳王孙和事迹时,因秉笔直书了一些见不得人的事,触怒了孙皓,也同样被杀头送了命。

“以茶代酒”一事直到今天仍然被人们广为应用,并称得上是一件大方之举、文雅之事,这无论是孙皓还是韦曜,都是始料未及的。大家怎么看呢?欢迎讨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