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吖,我是青苔。 《食物与执念》的作者爱丽丝▪穆赛尔斯,把这些统称为对食物的执念,而我们正受执念的束缚,书中写道:执念的束缚是指我们对自身及食物有一些负面认识,这些负面认识支配着我们的行为,并成为自我伤害与食物故事的基底;同时,我们逐渐形成不良习惯并发展为饮食障碍,不断感动沮丧、焦虑、无助。因此,当你破除执念束缚后,就能重新塑造自己对待食物的思考和行为方式。 我办公室一位同事,每到中午,他习惯性的说法是:我要去吃谁家的饭,他们家的做得怎么好。如果我们说去吃另一家,他就马上会说:那个太低端了。他的认知里,别人吃一碗面就是便宜,他吃一碗饸烙面就是高端、卫生和健康。我们这位同事年近七旬,饮食健康是他追求的。健康饮食没错,但片面的认知就是错的。健康有时候与贵贱无关,和厨师的烹饪方式有关,与店主的勤快与否有关。我喜欢做饭,但是不喜欢刷碗。之前,我并没有觉得这有什么问题,看了《食物与执念》后,我发现这是自己的执念。如果在做饭前,锅碗瓢盆是干干净净的,我心里就会很开心,如果需要动手刷一下碗,情绪立刻就会降下来。有时候,明知道外卖不健康,但是还是会觉得做饭费时费力,不如外卖省事。每一个执念背后,都印证着一个与之相关的事物故事。只是你没有发现而已。食物与状态第一种是多巴胺。这个名词很多人不陌生,与之相对应的是内咖肽。有句话说:年少追求多巴胺,中年方懂内咖肽。这句话还是有些片面了,这两种都能够给人体产生快感。多巴胺侧重心理上的,比如刷小视频、吃美食、玩游戏都能刺激多巴胺的产生;内咖肽侧重生理上的,比如运动健身等,还被叫作“年轻的荷尔蒙”,能让人保持年轻活力的状态。那我们是不是就只追求内咖肽,而放弃多巴胺呢?这也是不对的,心理和生理是同样重要的,要取得一个平衡。当然,我们说的是食物,那直接作用的促进多巴胺的产生。我们知道了以上三种神经递质能够改变状态,那在饮食上也可以向这里侧重。看到这里,可能有人会疑惑,这怎么改变,吃什么好呢。不用疑惑,很多食材厨房里都有。碳水化合物如谷物豆类和含益生菌的酸奶都能够提高血清素的含量;坚果、种子、豆类和绿叶菜可以提高氨基丁酸的含量;当然啦只要是美食都能刺激多巴胺的分泌。特别要说一点,就是在《食物与执念》这本书中,还有附带很多美食食谱,如果你是一个动手达人,喜欢自己动手做,那这本书一定能满足你。END
—转发、点赞、在看,都是鼓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