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疏调医疗》疏调安神汤治疗失眠症案例

 朱永林548cr9af 2023-06-30 发布于湖南
文章图片1

特别提醒:

患者情况各不相同,治疗应从实际出发,请在临床医师指导下进行,不可照搬。

大家好,今天我为大家分享一则疏调安神汤治疗失眠症的案例,与各位同道交流。

王某某,男,38岁。于2022年2月11日初诊。

主诉: 失眠一年、加重3月、彻夜不寐一周。


现病史:患者近一年来入睡困难,近3个月逐渐加重,最近一周彻夜未眠。因疫情期间工作压力较大,加之夫妻感情出现危机,家庭不睦,患者最初出现入睡困难且半夜易醒,醒后难寐,每日仅能入睡三小时,后逐渐加重、近一周以来彻夜不能寐。曾就诊于西医。西医诊断为抑郁症并开西药服用,服用西药(具体不详)、药后越发感觉精神萎靡不振,故而寻中医治疗,刻下症见:面色萎黄夹青,明显焦虑,郁郁寡欢,闷闷不乐,非常苦恼、精神萎靡不振、神疲乏力,时有腹胀、腰酸、故而寻中医治疗,纳食尚可,大便稀溏 。


既往史:轻度脂肪肝。


过敏史:无。

舌脉: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沉细弦。


诊断:失眠。


辨证:肝郁脾虚、心神失养。


治疗:调畅气机、养心安神。


处方:疏调安神汤加味。

柴胡15克,白芍15克,丹参20克,茯苓20克,郁金15克,薄荷10克,白术15克,淫羊藿15克,炒酸枣仁20克,柏子仁10克,五味子7克,夜交藤15克,合欢花10克,石菖蒲15克,炙远志7克,甘草6克。


五剂,共20袋,每次开水冲服一袋,每日三次。

2022年2月17日二诊:药后前症稍有缓解,每晚可入睡3小时,但醒后难寐,情绪较浅平稳,纳食尚可。舌脉同前
守疏调安神汤继续服用五剂。


2022年2月25日三诊:病史同前,睡眠改善,彻夜未眠未再现,患者可停服安眠药 ,但每晚入睡时间4个小时左右,舌脉同前,继续服用五剂。


2022年3月29日四诊:患者停服中药、西药近一月后失眠再现,醒后难寐,四末不温,尿频,心悸偶发。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弦。守疏调安神汤方加黄精10克、巴戟天10克。继续服用五剂。

2022年4月14日五诊:近段口气重,目睛红赤,睡眠每晚可到5小时。予疏调安神汤加栀子10克,藿香15克。继续服用五剂。

2022年5月12日六诊:病史同前,心悸时作,口气仍有。


2022年6月15日七诊:患者偶有心悸,无胸闷。


2022年8月07日八诊:患者停药近2月期间睡眠尚可,易醒一次,心悸未再现,纳可,足汗明显,足痒。右眼白睛红赤。前方加桑白皮15克继服。


2022年11月06日九诊:早醒,左眼红赤、可入睡5小时左右。


2022年12月16日十诊:2022年12月患者阳康后出现咳嗽,睡眠差,左眼红赤缓解,睡眠平均6小时。疏调安神汤加减继续巩固治疗睡眠明显好转,睡眠时长可达五小时左右,精神减前转佳,面色萎黄改善,情绪平稳,面部可见笑容。

按语:失眠中医又称不寐,此症多表现为入睡比较困难或者入睡后易醒,且醒后难寐,甚至通宵达旦处于觉醒状态。该患者依从性尚可,师父张震国医大师教导过我们:欲求临床疗效的提高,除了药物治疗外还须辅助心理治疗,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应该耐心倾听患者诉求,给予同情和鼓励,增强患者康复的信心,所以整个治疗过程中都用疏调安神汤加减与配合心理疏导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第一个月每周按时就诊,第二个月之后把西药减去未服用,而且中医治疗逐渐减少就诊次数每月一次看诊,都没有再出现彻夜未眠的情况。睡眠也有显著改善。

《灵枢·大惑论》中指出:“卫气者昼行于阳,夜行于阴,故阳气尽则卧,阴气尽则寐”提示失眠是人体卫气之昼夜正常循环障碍,使阴阳在人体内之自然转换失常,卫气由日间行于体表之外卫活动,入夜不能转入体内温熙内脏的过程失去平衡,因而导致不寐。

文章图片3 

《景岳全书》指出“寐主乎阴,神其主也。神安则寐,神不安则不寐”对失眠给予了新的解释。因为“心藏神”是为神之舍,其舍宁则神自归而安,人乃得酣睡。否则神游荡在外而不归舍,寐从何来。所以治疗失眠之关键措施在于调理气机,养心安神或宁心安神。

师父张老的疏调安神汤在调节气机,维护先后天的基础上,加上酸枣仁养心血、宁心安神,是治疗失眠或者多梦的常用药。柏子仁养心安神、滋阴润肠。五味子养心安神,益气生津,敛汗。夜交藤养心安神、祛风通络。合欢花解郁安神,石菖蒲开窍豁痰、醒神益智。远志有益智安神祛痰之功,石菖蒲与远志配合使用可交通心肾。全方配伍使用治疗失眠、多梦、焦虑等疗效甚佳。

拉拉杂杂写了这么多,但确实是笔者临床中运用师父的疏调安神汤治疗的实实在在病案,不足之处还望各位老师们批评指正为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