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培养有“完整人格”的人——北京市第十一中学积极教育实践

 盐心Jaffe 2023-06-30 发布于四川

北京,天坛公园北门附近,北京市第十一中学(以下简称十一中)

应清华大学积极心理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张鹏老师推荐,我们来到这所学校,了解积极心理学在大规模学校教育中的实际效果。

学校建于1950年,是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在北京建立的第一所公立完全中学。

该校首任校长,是现代教育家傅任敢先生,他提出“完整人格”教育思想,表示“教育之目的,以造就完人为宗旨。唯身体康健,学识丰富,德行无疵者,方足以当完人而无愧。”

在此思想的指导下,十一中从建校之初,就格外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2021年,被评为北京市首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践研究特色学校。

采访时,德育副校长谭雪涛告诉记者,学校的生涯教育课程、全员导师制等办学特色,突出“以人为本”,围绕“激发学生的内驱力”展开,背后隐藏的正是积极心理学所倡导的积极教育理念。

他说,“学校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构建积极情绪,发掘个人优势,创设积极环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成就感和幸福感。”

韩秉辰的故事

面对记者,十四岁的韩秉辰容色沉静,侃侃而谈。

“有压力是肯定的。一个人到达高峰后,总会希望自己不要掉下去,别人也会希望你不要掉下去,但好处是,更有动力了,总觉得有人在赶超你,会加倍努力。”

这个初二的小男生,从小学开始,就常年保持着年级第一的好成绩。他语调平缓,以超越年纪的成熟心性和逻辑思维,有条不紊地剖析背后的原因。

“我是一个喜欢在学习中寻找快乐的人,遇到做不出来的难题,不会烦躁,反而会很期待去攻克它,吃透它。看懂一个物理原理,就能解释一种现象,掌握一个巧妙的数学解题思路,就能举一反三,解出很多题,这些都会让我发自内心地高兴很久。”

在韩秉辰看来,自己并不是绝对的天赋型选手,能取得好成绩,更多来源于对知识的渴望,以及较强的学习自主性和专注力。比如,每天放学,他都会自己找些课外辅导资料练习,重要考试来临前,每天都会做套试卷。

面对如此自律的孩子,韩秉辰的父母欣慰之余,也有担忧。

他们对韩秉辰的要求并不高,从小就没怎么管过他的学习,只是偶尔在大考前督促他要保持一个好心态。

“甚至,他们从来没有要求过我考第一,好多次跟我说,他们只想要一个健健康康的孩子。他们怕我压力太大,登高跌重。”

升入初中后,韩秉辰也遇到过两三次考得不理想的情况,但他都处理得很好。

“我会去反思,去复盘,并不会沉浸在坏情绪里。因为我相信我自己,也许是粗心,但绝对不是我不行。”

自信,是韩秉辰最大的性格特点。他说,这是因为第一个小学语文老师,齐老师。

齐老师是个非常温柔的女老师,总是面带微笑出现在教室里。一年级的时候,她发现韩秉辰性格活泼,口才好,便经常引导他参加各种活动和比赛,朗诵、演讲、戏剧表演。

最开始,韩秉辰很胆怯,齐老师总是反复告诉他,“要相信自己,一定要相信自己,你很优秀。”

在齐老师的鼓励下,韩秉辰在小学阶段就拿了很多比赛的奖项。升入初中后,也总是第一个举手,积极参加学校大大小小的活动和比赛,主持新年晚会,发表演讲,朗诵诗歌,获得过“美国大联盟数学竞赛”铜奖、“中学生年度时事评论比赛”二等奖,还在各种志愿活动中发挥口才优势担任宣传员。

“我非常感激齐老师,她让我学会了勇敢展示自己,不要过多在意别人的看法,要始终相信自己。”

对于未来,韩秉辰已经有了一个非常明晰的规划:考北京科技大学,读研,读博,留校做一名大学老师,一边搞科研,一边教学生。

韩秉辰

“我想成为像齐老师一样的老师,传授知识,影响生命。”

学习之外,韩秉辰还是个深受同学喜欢的班长,和班里每个人都保持着非常和谐友好的关系,任何同学需要帮助,他都会第一时间伸出援手。

平等地尊重和对待每一个同学,这是现在的语文老师教给他的。

“她对每个学生的爱都是一样的。不会因为你学习不好而去忽视你,也不会因为你学习好而特别关照你。”

韩秉承的热心和善良,则来源于父母。记忆里,平时楼下邻居找爸爸帮忙,换个灯泡修个水管,他都会欣然前往;小学时每次学校组织出游,妈妈总会准备很多份食物让他分给同学。

还有一年,韩秉辰就要升入高中了,他给自己定下目标,一定要继续保持第一。

“有把握吗?”记者问。

他挠了挠头,笑了开来。

“人嘛,总得往前拼一拼,即使知道你不会是第一名,但也仍要向前努力,你能努力到什么程度就到什么程度,再解决什么样的问题。对手再强我都不怕,我先相信自己,相信自己能有一个好的发挥。”

副校长谭雪涛的自豪

“这就是积极教育的典型代表啊!”

听完韩秉辰的故事,德育副校长谭雪涛很自豪。“这样的阳光少年,在十一中,非常普遍。”

在谭副校长看来,积极教育本质上追求的就是一种积极美好的人生态度和精神风貌,是一种让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拥有幸福感的教育方式。

“而这样的教育方式,十一中已经践行了很多年。”

德育副校长谭雪涛说,十一中学从建校之初,就非常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建在老舍先生笔下的龙须沟上,以药王庙为校址,建校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当时教育资源匮乏,劳动人民子女上学难的问题,开创了平民教育的先河。

首任校长傅任敢先生,是清华大学教育心理学系首届毕业生,曾担任过清华大学梅贻琦校长的秘书。

1925年,傅任敢先生提出“完整人格”教育思想,“教育之目的,以造就完人为宗旨。唯身体康健,学识丰富,德行无疵者,方足以当完人而无愧。”

“可以说,这是德智体三育的最初表达,也成为了后来十一中的办学指导思想。”

十一中首任校长傅任敢先生,提出完整人格教育思想

近日教育部印发的《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 年)》强调,要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切实把心理健康工作摆在突出位置,要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协调发展。

谭副校长兴奋地表示,“十一中所倡导的'完整人格’教育思想简直和行动计划完全吻合!而且在这个思想的引导下,学校从建校之初,就格外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1982

十一中就开设了青春期健康教育课程,并出版北京市第一本青春期健康教育教材,开北京市青春期教育之先河。
1986

北京市第一家青少年心理咨询机构在十一中挂牌成立。
2003

学校开始研发心理健康教育特色课程——生涯课程,并编制生涯课程标准和教材。
2020

生涯独立课程被评为北京市普通高中特色课程,获得北京市基础教育课程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
2021

十一中被评为北京市首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践研究特色学校,同年,学校成立了学生发展指导中心,是学校以学生为中心,在更高站位、更广阔视野下,关注学生全面成长,及对学生发展需求的专业回应。
2022

十分重视品格培养的崔楚民校长,多次和清华大学彭凯平教授会谈,崔校长非常认可积极心理学和积极教育。

之后,十一中与清华大学积极心理学研究中心建立起了深度合作,面向学生、导师、家长开设积极教育课程。

为了让学生真正体验大学科研过程,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思维品质,与清华大学积极教育共建项目联合开发了心理学项目式学习,这是该项目与中学的首次合作。在北京市东城区教委的支持下,十一中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和家庭教育指导工作辐射至全区。

十一中和清华大学积极心理学研究中心建立起了深度合作,图为崔楚民校长(左)和清华大学彭凯平教授(右)

学生发展指导中心主任、专职心理教师田丽娟学习和研究心理学多年,在她看来,生涯教育,是积极关系的教育,是积极教育的具体展现,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有着无法替代的作用。

“现在这个时代,变化很快,选择也很多。很多负面情绪就是因为这种不确定性带来的安全感缺失而导致的。人不知道自己是谁,喜欢什么,要做什么,就会陷入焦虑中。”

她接着说,“生涯教育,就是引导孩子认识自己,认识这个社会,了解自己的长处和兴趣,知道自己该做什么,想做什么,处理好自己与自己,自己与他人,自己与集体,自己与社会,自己与自然,自己与世界的关系。把个人兴趣爱好与国家社会的发展需求结合起来,在不同领域发现自我,试探道路,主动发展,创造未来。

每一次生涯规划都要对自己当前情况做盘点总结,对未来几年目标和路径做设计,对自己和世界多一些认识和规划,人生就多一些掌控感,少一些慌乱和迷茫。

田丽娟老师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学校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学生发展指导课程体系,分别面向学生、教师和家长开设了指导课程。

面向学生,以生涯课程为主线融入理想引领、心理疏导、学业提升、生活指导等指导课程,促进学生理想信念、心理素质、科学文化素养、审美情趣、健康生活等全面协调发展;

面向教师,开设指导能力提升课程和领域素养指导课程,指导教师有针对性地为学生提供指导和帮助,引领学生建立学科学习与未来方向、个人发展与国家发展之间的链接,明确人生目标,激发学习热情。

面向家长,则是通过家庭教育大讲堂、家长课堂、家庭会议研讨等课程平台,引领家长科学教育。如今,领域生涯教育已成为十一中的办学特色,深受广大家长喜爱。

除此之外,学校还摸索形成了职业规划大赛、生涯讲坛、研学旅行、项目式学习等多元生涯主题活动课程。近年,又开发了校本协商式评价工具,家庭教育指导读本,为学生个性化发展量体裁衣。

田主任告诉记者,在每年的“5月25日心理健康节”,学校都会举办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有个高一的孩子的演讲让她印象特别深刻。

他站在礼堂里,声音洪亮,骄傲地向所有人宣告,他要做一名好老师——

“……陪伴他人成长,以他人之乐为己乐,'是以一灯传至诸灯,直至万灯皆明’。这是教师这份职业的崇高精神,也是我心之所向,是我选择教师作为理想职业的原因。……我会坚定我对这份职业的热爱,永远走在学习的路上,不断汲取知识,做好人生每一个阶段的生涯规划……”

校园内古色古香的“五一堂”,曾任北京市副市长的历史学家吴晗在参加十一中建校的开学典礼时亲笔题名

看见,让0变成1

接受采访的一个多小时里,程笑反复提及一个词,“看见”

今年是她当班主任的第二年,在她看来,自己的成长过程,就是逐步“看见”班上28个孩子的过程。

初一开学前,程笑仔细阅读了学生的入学登记表,上面有小学老师的评语。见到学生们后,她对照登记表,再根据自己的观察,重新列了一张单子,记录下孩子的性格特点和兴趣特长。

“往后就是不断去补充完善这张单子。不断去发现,就像挖宝一样。”

开学后,学校统一给孩子们做了心理测试,每个班级都有一份单独的数据统计分析结果,学生各自的心理状况都会具体展现。

程笑这才知道,原来初中阶段的男女生,心理状态完全不一样,男生相对暴躁易怒,女生会更容易愧疚。

不久后,就出现了这样一个状况。有个女生经常闷闷不乐。

程笑处理的方式很简单:聊天。

“聊天也有技巧,不能从孩子自身开始聊,而是从聊我自己开始。跟她聊我小时候遇到的那些烦心事,让她把防备慢慢卸下来,她才愿意去倾诉。”

原来,女孩因为爸妈工作的原因,只能暂住在舅舅家里。住了一阵后,她很不开心,但不敢告诉爸妈,怕给他们添麻烦。

程笑告诉她,有这样的坏情绪是正常的,说明她爱爸爸妈妈。然后宽慰她,只是暂住,等他们忙完这一阵子,肯定会接她回去。

程笑

程笑想起自己来,初中有一次数学没考好,晚上躲在房间里不出来,平时严厉的数学老师,也是班主任,来了电话。

“我以为她会批评我,但是她没有,她先是安慰我,让我不要难过,然后告诉我回学校后去找她,一起分析卷子,解决问题。”

“老师教会我,一定要先肯定孩子的情绪,然后再去分析他行为里有哪些是没问题的,有哪些是可以想办法一起去解决的。”

为了让老师更了解学生,最大程度激发他们的个人潜能,提供个性化、有针对的指导和帮助,多年来,十一中一直推行全员导师制。

作为一个新手班主任,程笑说,非常感谢这个制度,“让我跟孩子们关系变得很亲密。”

她介绍,学校为每一个学生都配备了一名固定的导师,帮助学生建立个人目标,制定个人发展计划,解决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学业、生活、生涯、心理等方面的问题。

班主任和学科教师共同组成班级组,每个班的班级组由5——8位教师组成,学生和导师双向选择,学生可以选择班级组内的任何一位老师作为自己的导师,每一位教师负责4——6名学生。

每个月,导师和学生都要进行一对一会谈,聊一聊最近的学习和生活,帮学生找出近期的闪光点,遇到的困境,做一个阶段性总结。学校自主开发了一个协商式评价表,如果双方达成一致,会谈的内容就会被记录在表上。

与清华大学积极教育共建项目联合开发的心理学项目式学习,清华积极心理学研究中心的老师正在上课,和学生们讨论积极心理学研究方法

因为这个制度,程笑“看见”了很多孩子。

有位女生,学习比较吃力。她在聊天中告诉程笑,自己喜欢画画,以后想当珠宝设计师。于是,程笑总鼓励女生参加班里的画小报评比活动,每次作品出来,她都能在女生脸上看到灿烂的笑容。

一位胡同里长大的男孩子,喜欢相声,盘珠子,总滔滔不绝聊老北京文化。程笑发现他喜欢老舍的书,学校举办“经典共读”活动时,邀请他一同录制了《骆驼祥子》中的经典选段。

“他不是朗诵技巧最出色的那个孩子,但他是对老舍有最多见解的那一个。”

接下来,她还打算让男生牵头,带着学生们,以老舍笔下的北京为线,设计一条文化旅游路线。

程笑告诉记者,这就是她理解的积极教育,“看见孩子的闪光点,去鼓励,去放大,让他变得越来越好。”

有同样感悟的,还有高一班主任王薇,身为物理老师的她,最开心的事情就是发现班上有好几个物理苗子。她鼓励他们参加物理竞赛,手把手指导他们,希望有一天,她点燃的这把火,可以照耀孩子们的人生。

两位班主任的做法,在心理老师王子尧看来,就是积极心理学的意义。“传统心理学是一个治病的过程,把1变成0,而积极心理学,是把0变成1。”

王子尧就出生在龙须沟,从小就在十一中读书,毕业后又回到了母校教书。几十年来,他见证了这所学校的成长。

他说,虽然学校近两年才跟清华大学合作,引进了积极心理学的项目,但积极教育的理念,其实早就融在了十一中的角角落落。

“挖掘学生的潜力与创造力,激发其活力,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和积极的生活态度,已是我们的共识。”

学生在参加积极心理学团队辅导

妈妈和女儿们的故事

“你是怎么把孩子养这么好的?”

家长吴霰经常被问到这样的问题。她有一对可爱的双胞胎女儿,成绩常年稳定在班级前几名,女儿们积极开朗,兴趣广泛,活跃在学校的各个活动上。

吴霰通常都会认真地回答:一定要尊重她们的喜好,让她们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吴霰出生在书画世家,从小家人便给她定下了画画的未来。在安排下,她一路学画,以考美术学院为奋斗目标。

但吴霰并不喜欢。高中时,每看到同学有灵气的画,再看到自己没风格没想法的临摹品,她就深刻地认识到,自己是没有绘画天赋的。

意料之中,高考失利。挣扎后,她鼓起勇气告诉父母,要复读,考汉语言文学专业。吴霰从小就爱写作,也擅长写作,小学时,老师常把她的作文当范本朗读,初中还拿了全国性的作文比赛大奖。

之后的路一帆风顺,吴霰考上大学,学了中文专业,毕业后又进入了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工作。

在出版社的日子,吴霰过得很开心。每天早上醒来,她都特别期待去上班。这份工作,给了她极大的幸福感。“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会期待每一个日出。不管多艰辛,都不会觉得苦。”

因为自己的经历,吴霰特别尊重女儿的兴趣爱好。

女儿是早产儿,为了让她们有强健的体魄,吴霰带着她们做各种各样的运动,羽毛球、足球、游泳、骑自行车、户外攀岩。为了练习专注力,带着她们做各种手工。

有段时间,两个女儿特别喜欢昆虫,吴霰就带着她们参观昆虫博物馆、去动植物园观察昆虫、教她们画昆虫,甚至亲自养昆虫。后来,又发现她们对历史特别痴迷,总是抱着历史书看,她就买了很多历史书,陪着他们一起阅读,一起探讨历史人物。

“我不能保证,这些兴趣爱好会跟随她们一辈子。但我可以肯定的是,在当下,这些或大或小的兴趣爱好,给她们带去了很多成就感和愉悦感。”

吴霰记得,两个孩子因为耳濡目染喜欢上了画画,她便给她们报了一个flash动画制作班。初一暑假,两人看《三国演义》入迷,便用橡皮泥捏了一堆小人物出来,拍成了定格动画,拍了好几个真实的历史小故事。后来,在课上学到《世说新语》,她们又在黑板上画小人,配上旁白,制作小动画。

老师知道后,便请她们帮忙,希望她们将历史事件“官渡之战”做成小动画,并配音讲解。完成后,老师非常满意,上公开课的时候还特意展示了这段动画,请她们上台讲解。

“她们的成就感特别高。类似这样的正面反馈越积越多,孩子就越来越自信,学习成绩也自然提高了。”

现在,吴霰还在不断观察,不断发掘女儿们的兴趣点。让她欣慰的是,十一中给学生们提供了各种各样的社团,让孩子们有更多机会去尝试。

高一的李曼禾,最开心的事情,就是参加了学校的机器人社团。

小升初的时候,妈妈告诉她,电子信息技术将会是未来非常火爆的行业,李曼禾抱着试试的心态,报了一个编程班,几节课下来,发现自己很感兴趣。

初二时,学校开放社团报名,当时,成绩处于中下游水平的李曼禾非常犹豫,担心会分走学习的精力。但妈妈鼓励她参加。她认为,李曼禾成绩差,并不是因为放在学习上的时间太少,而是专注力不行。

李曼禾

在社团里,李曼禾遇到了很多同样喜欢编程的小伙伴,他们互相监督,专注着写代码,设计机器人。第一次全身心专注在一件事上,李曼禾就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在全国机器人大赛上,荣获二等奖。

“拿到奖的那一刻,突然就觉得特别有成就感,一股强大的自信心涌上来,当时就想,我连编程都能做这么好,难道还搞不定学习么?”

从那以后,李曼禾的学习成绩提升很快。最初,全年级700人,她只能排在460名左右,到初三时,她的成绩已经排进了年级前五十。

“原来爱好和学习是可以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有了喜欢做的事,整个人都会处于一种积极向上的状态。”

对于女儿的成长,曼禾妈妈非常欣慰,她对女儿的学习过问得并不多,只希望她能快快乐乐地长大。

当记者告诉她,曼禾想考大连理工大学,继续学习编程,将来进一家游戏公司,做游戏开发。

电话那头,尚不知情的曼禾妈妈笑得很开心,“她喜欢就好。”

END


2023年/第174期2023/7月刊
排 | 阎家珲
审 | 周春伦
图 | 受访者供图

相关文章:

彭凯平:你若积极,世界美丽

对话彭凯平:积极,是可以自我选择的

访谈张鹏:积极教育,做事而已

发现教育价值  记录教育改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