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医零距离|远离心血管疾病,这5件事不要做!

 清风明月008 2023-07-01 发布于江苏

图片

fm88.1无锡都市生活广播

图片

名医

零距离

图片

周六周日9:00——10:30

图片

参与方式:1、拨打直播热线051085800300

2、在评论区留言,说明您要咨询的问题

3、关注频率微信公众号:无锡都市生活广播

进入互动界面,在对话框输入您要咨询的问题

图片

今日名医档案【7月1日】

李德剑,无锡市明慈心血管病医院心内科主治医师,江西省心电协会会员、2020年梁溪区好青年获得者。毕业后从事心内科临床工作10年余;2020年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进修学习电生理、起搏技术;无锡明慈医院心脏内科主要术者,完成心脏有创检查及治疗手术约2500余例,擅长在冠脉、起搏、射频消融导管手术过程中的紧急处理;在心律失常领域、冠心病、心衰等方面有独到的见解。专家门诊时间:周二上午

图片

远离心血管疾病,这5件事不要做!

2023年6月,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发布最新的《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2》。

报告显示:

我国心血管病现患人数3.3亿,其中脑卒中1300万,冠心病1139万,心力衰竭890万,肺原性心脏病500万,心房颤动487万,风湿性心脏病250万,先天性心脏病200万,外周动脉疾病4530万,高血压2.45亿。

每5例死亡中就有2例死于心血管病



想远离心血管疾病,这5件事不要做!

报告中指出,影响心血管健康因素主要有5类。因此想远离心血管疾病,这5件事不要做!
1. 不要吸烟、二手烟
报告中指出,我国是全球烟草消费最多的国家,也是最大的烟草受害国。全球疾病负担(GBD)2019研究显示,1990~2019年,我国吸烟导致的死亡人数从150万增至240万。
建议:戒烟15年后冠心病风险同未吸烟者相同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戒烟带来的健康效益,可在数小时内显现并持续到此后的数十年。戒烟15年后,罹患冠心病的风险可降至与从未吸过烟的人相同。
图片
世界卫生组织微博图

2. 不要吃得太油、太咸
报告中指出,1982~2015年,我国居民主要食物摄入量发生变化,谷物和蔬菜摄入量减少,动物性食物摄入量增加,水果、蛋类、水产品、奶类、大豆类摄入量仍然很低;食用油摄入量增加,家庭烹调盐摄入量有所减少,但食用油和烹调盐的摄入量均远高于推荐量。
图片
中国心脏健康饮食菜谱与常规饮食菜谱一日的菜单比较
建议:试试“中国心脏健康饮食”,改变5点
(1)改变烹饪方式,减少食用油的使用。
(2)增加瘦肉、豆类、牛奶等优质蛋白的摄入。
(3)增加全谷物摄入,并限制单糖的摄入。
(4)增加果蔬、全谷物摄入,合理搭配。
(5)烹饪时少用盐,用低钠盐替代普通盐

3. 不要久坐不运动
俗话说“生命在于运动”,日常生活中千万不要久坐不运动。
建议:保持适当的运动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建议大家尽可能坚持运动,每周5次左右,每次不少于30分钟。运动强度以中等强度为主,比如可以打球、跑步、骑车、游泳、跳绳、跳操、快走等等。选择一项自己喜欢的,能够坚持下来的运动。

4. 不要把自己吃得太胖
报告中指出,根据全球疾病负担研究估算,2019年中国归因于高BMI(肥胖、超重)的心血管病死亡人数为54.95万。
建议:健康生活增加运动,腹型肥胖危害大
建议肥胖人群健康规律生活,不要熬夜晚睡。饭吃七分饱,尽量避免摄入高油、高糖、高热量的食物。同时坚持适量运动,包括有氧运动、力量训练等。此外,腹部肥胖危害更大,会导致胰岛素抵抗,引起高血糖、高血脂等代谢问题,即代谢综合征。

5. 不要让坏情绪影响自己
俗话说,“好情绪就是最好的养生”。报告中指出,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研究对6810例无心血管病居民的抑郁症状进行评估后发现,与无任何抑郁症状相比,持续抑郁症状与心血管病风险和死亡风险增加显著相关。
建议:心态决定了一切,心大了事就小了

来源:健康时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