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进石笋沟,看四十年风华变迁

 亦阅亦书 2023-07-01 发布于四川
 

春满石笋沟(摄影王懋祥)

己亥二月,草长莺飞,万物生长,春光明媚,微风吹拂,一群七旬同仁,相聚于石笋沟。

这石笋沟,仅是荣县高石梯景区的一个景点,在民国本《荣县志》中有记载。“高石梯”之名,缘于从山脚到山顶,有一条沿象鼻山石埂路迂回而上,开凿于峭壁之间的250级石板路,陡峻高耸而取之。此山位居城北,距县城15公里,山脚下为旧时荣县至成都的必经之路。

高石梯山峦起伏,地势高阔,30余座山峰绵延横亘,高山与深谷相伴,奇峰与绝壁比肩,青松挺立,杂树葱郁,绿草铺地,置身于此,如入绿海,常年空气清新,绝无人为污染。东有雪压松枝,夏有凉风送爽。即便盛夏酷暑,这里依然清凉宜人,是避暑之胜地。故早在清末民初,便有西方传教士在此地修建避暑山庄,每到盛夏,便有来自省内的各地西人乘轿骑马,前来避暑,煞为热闹。高石梯景区除石笋沟景点外,尚有天鹅抱蛋、双狮拜象、杨泗岩、兰靛沟、金鸭子凼等景点。

石笋沟因在沟底有一座峰耸立,直向云天,被文人以“石笋凌空”命名。峰顶还有一株红杜鹃,娇艳如火,十分壮观。四十年来,我曾因工作关系,两次来过石笋沟,加上这次,应是第三次,故曰“三进石笋沟”。



春满石笋沟(摄影王懋祥)

1981年9月21日,因编辑《荣县文史资料选辑》,与“基督教在荣县”的口述者林先生在石笋沟旧地重游。林先生是资深基督教徒,在福音堂半工半读完成学业,对荣县基督教发萌、发展,兴教堂、办学校,均为亲历者、亲闻者,故口述资料可信度极高。经过我俩合作,完成了这篇史料,发表在《荣县文史资料选辑》第一辑上。第二次是1996年6月,陪同友邻县政协同仁游览高石梯景区,穿山洞、登瞭望塔,抱“松树王”、游“石笋沟”······公务在身,尽责尽责。这次游石笋沟,没了公务,一身轻松,方有好心情,看美景、品美食、寻开心……

四十年,山河未变、景色未变,变的是人民群众的生产方式、生活条件的改善。一条宽敞平坦的柏油大道,从原青白乡至山顶盘旋而上,这是才竣工三年的旅游公路,路肩、排水沟、标志线,均按标准而建,从上往下一看,尤如一条青龙盘在山间,弯弯曲曲,煞是壮观,方便了游客,加速了旅游业的发展,也方便了山民的生活生产,彻底改变了千百年来山民肩挑背磨的艰难,山民进出山,均以汽车、摩托、电瓶车代步,生活水平明显改善。展望沟底、坡面,三百余块茶园绿色葱茏,云遮雾绕或依山而建,一层一层、或依山势而建,一畦一畦,排列成序,蔚为壮观。这里叫山王村,是规划中的“茶旅融合观光园”,未来五年,将按照“良种化、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品牌化”的思路,成为荣县发展现代茶业园的基地之一。沟底有著名茶叶集团树有巨大的茶叶种植基地的标示牌,有著名书法家书写的“茶思”镌刻在巨石之上,也有名家书写的诗文“雾锁千树茶,云开万壑葱,香飘十里外,味酽一杯中”,为石笋沟增添了文化气息。在沟里,还有若干“飞来”的天然巨石,既坚固、抗风化,易镌刻,倘舍得投入,引入名家书法作品刊刻,成为石刻群组,其文化气氛更为浓厚,发展旅游,更有广阔前景。



远眺石笋山(摄影王懋祥)

产业的兴起,交通的方便,山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的改善。第一次进沟,是走的土路,住的土墙、烧的土灶,睡的土坑,蹲的“茅厮”(简易的厕所)。四十年后,老百姓行的柏油路,住的是小洋楼或砖房,烧的天然气,睡的席梦思,蹲的水冲厕,变化真的是地覆天翻。找钱很容易,就怕你不找,地头有老百姓说,“下地采春茶,采了就是你的,捎到镇上交售,50元一斤,茶业老板在等着收货,货到付款,现正是采明前茶的季节,遍山是茶,谁来采都欢迎,请告诉城里无工可干的闲人,到这里来采吧。”一副很得意的样子…… 

遥想四十年前,高石梯山民靠种植农业为生,大小春二季,山高坡陡,靠天吃饭,遇到天灾水旱,粮食欠收,吃饭都成问题,到了二月间,正是青黄不接的“荒月”,只能以它物充饥。那些年进山,见到的便是这副景象,而今亦是二月天,中国老百姓早已没有了“荒月”的感受,每天收获的,便是满满的幸福。早年掐蒿蒿,是为了填饱肚子,今天掐蒿蒿,是为了“尝鲜”“养生”,景况一样,心境不同,目的有异。

四十年变迁,得益于改革开放,同样那座山,同样那条沟,人民生活得到质的改变。相信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未来的石笋沟、石笋沟山民更有意想不到的变化。 

 (转自《盐都老黄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