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焦虑抑郁是头脑惯性思维在当下的投射,我们需要重新驯化自己的头脑,打破惯性

 抑郁那些事 2023-07-01 发布于重庆

焦虑抑郁是头脑被驯化的结果,所以总是用固有的刻板的思维来解决变幻无常的事物,这注定是头脑剧情下的悲情故事。

就好比刻舟求剑中我们在上游丢失了某件东西,于是在船帮上刻下了记号,妄想在下游找到一样荒谬。

在抑郁心境障碍下,我们总是不断通过反刍思维回到过去,处理过去积压的未曾解决的问题,不断通过悔恨自责等负面情绪来强化过去的伤痛。这样做的结果并没有解决伤痛,而是加深了头脑的认同,这就是心理的运行机制。

你越想控制的,就会控制你,你越抗拒的,就会越持续。

通常头脑处理伤痛的方式就是否认压制和逃避,从而达到心理的慰藉,但是请记住“凡是你抗拒的,都会持续”。因为当你抗拒某件事情或者某种情绪的时候,你会聚焦在那种情绪或事件上,这样就赋予它更大的精神能量,反而使它更强大了。

光能够照亮光,黑暗只能吞噬黑暗,负面的情绪就像黑暗一样,你驱散不走它们。你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带光进来。光出现了,黑暗也就消融了。

有些朋友认为我在当下过得很痛苦,那么我可以通过对过去美好回忆和对未来的憧憬,就可以解决痛苦,但事实上,你每一次对未来的憧憬,就会衬托出当下的不如意,就会加速逃离当下,从而活在了头脑的梦幻泡影中,更加加深了身心的分裂。

所以我们必须培养活在当下的思维来指导新的生活习惯,在这个过程当中,新的思维模式就会被建立起来,思维模式的改变并不会发生在你的头脑层面,更不是从一种思维跳到另外一种思维,而是发生在你日复一日的行动中、感知中、体验中。

当然最大的障碍这在于头脑思维的惯性,它会时不时地将你拉回到头脑的世界里面,在思维情绪的催化下,就会吹爆自己欲望,错把欲望目标,由此营造五彩斑斓的梦境,对当下产生诸多的抱怨跟不满,继续延袭过去的思维模式。

不断运用过去痛苦的素材来装饰当下的自己,让自己不断逃离当下,通过头脑思维回到过去处理问题。当我们能够深刻的觉知今天的太阳照不亮昨日的黑暗,所以我们要接纳当下不完美的自己,臣服当下的状态。

即使负债累累,疾病缠身,我依然臣服这种状态,不去分别,不去评判,不去压制这种状态。

基督教说如果有人要你的衣服,你马上给他。如果有人打了你一个耳光,你就侧过另一边脸再给他打。

第一个层面的臣服就是接受事实,第二个层面的臣服就是臣服于你因事件而衍生的情绪,不要做过多的抗争。

所以,我们必须要做的事是从情绪还原事件的能力,失恋了再找,失业了可以再来,破产了也可以重启。可怕的不是不是失业失恋破产,而是头脑不断参与进来,对事件过度的分析解读,就会放大自己的情绪,扭曲客观的事实。头脑总是试着对那些失去的得不到的产生痛苦,当放大了这些痛苦,就会对自己拥有的视而不见。

当头脑不肯放弃对事件的分析,那么我们就会不断反刍自己的遭遇,就会认为自己是这个世界最倒霉的人,自己就是那个最失败的人,目之所及所有的人都比自己过得幸福,自己的存在就是一个错误,不知不觉间你已经顺着头脑给你的逻辑方向,就掉进了头脑编织的无意识的陷阱。

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我们总是被各种知识和逻辑告诉我们,我们必须强大,那样才是活着的全部意义,当我们偏见理解强大的意义,于是我们错误的认为,只有我们拥有很多的东西,才是强大的标志,于是生命不堪重负。

为了显示我们强大,于是不断压制自己的情绪,隐藏自己的伤疤,控制自己的悲伤,掩饰自己的缺陷。不断通过外在的比较去获得心理的慰藉,一个内在匮乏的人就会不断通过比较去获得内心的优越感,这样做的结果就是陷入欲求不满的漩涡,每一次头脑的满足就会成为下一场痛苦的引诱剂。

所以,我们必须驯化头脑的思维惯性,当我们试着放下头脑的评判,放下头脑的比较。那么头脑就会不会变得那么僵硬和固执,更多的多元思维和可能就会进去我们的思维,我们就不会固执地认为到罗马只有一条路。

当我们有意识地活在当下,活在感知生活的当下,在当下为所当为的行动,就不会活在头脑的限制性信念中,那些未曾解决的问题,也变得不再复杂,那些曾经的伤痛不再那么重要,那些解决不了的问题,也可以搁浅。在当下,一切都变得柔软起来,就会感知到“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