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除了死亡,诗人海子是否有更好的选择?

 夏欲诗文字坊 2023-07-01 发布于四川
关于诗人之死,很多人可能会说是太把自己放回事。而我比较认同西川提出的“诗歌黑洞”。玄妙的诗歌好似一个黑洞,是精神贵族引以为傲的精神家园,但它会产生吞噬人心的力量,无法抵抗这股力量的人,最终会走向毁灭。

所以,如果没有强大的内心,最好远离诗歌。


1、西川比海子更幸运?

西川与贺一禾、海子其实属于同一时代的诗人。只是海子自杀了,被留下来的西川,再次回望海子之死时,会由衷感慨诗歌拥有一个强大的磁场,内心纤细敏感的诗人很容易被它吸附吞噬,唯有拥有强大内心的人,才可以平视诗歌,安然活下来!
没有人愿意看到杰出诗人自杀,但是西川也意识到,自己根本阻止不了海子的死。带走海子的也不是诗歌,而是海子个人的决定!

在那一群诗人中,西川是幸存者,他带着他对诗歌的喜爱,活成了一个普通人的样子。平心而论,如果比较海子和西川的文学史价值,海子的诗篇自是独一无二,难以超越,西川的诗歌也有自己独特的价值。只是比起海子的耀眼,自然要逊色不少!

但是,我们很不愿接受一个老了的不再写诗的海子,但是我们愿意接受与大众逐渐融合在一起的西川!
因为天才的使命,注定跟普通人不一样。所以,有时候我们该庆幸自己是个普通人!

2、绝命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至今仍有人不愿相信《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海子的绝命诗,一个饱受孤独折磨的灵魂,却能描绘如此热闹美好的世俗生活图景!

文字本就是谎言的叠加,这是诗人惯用的伎俩。


正是因为海子渴望的世俗生活遥不可及,难以实现,他认清了现实后,选择离开这个深爱的世界。他始终是清醒的,他并没有试图用诗歌来麻痹自己,诗歌也无法拯救他内心的孤寂!
在远离世俗纷扰的学校宿舍里,禁止一切人类文明的设备进入,在高强度的密集写作中,他深刻舔舐着自己思想中的纯粹与孤独。既没有与之能深交的知己,也没有能带给他真正快乐的世俗生活接纳他。诗歌是海子的铠甲,他用坚硬来掩饰和保护自己的脆弱!
海子与诗歌的神交,终于耗尽了他所有的精力和才华,他决定放弃追求《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中的从容美好!

3、写诗和生活是两回事

其实我喜欢的诗人很多,当然也包括海子、西川。好的诗歌都有个共同点:隐含着比较深刻的思想情感,能够引起共鸣。

我自己也写诗,大概在十多年以前,也有过一段疯狂写诗的经历,我可以在课间十分钟任性涂抹一首小时,体会过灵感爆发、佳句迭出的畅快。但是我更多的是享受写诗的这个过程,并没有下决心要成为“海子”。

我后来刻意放弃写诗的理由也很简单,因为写诗太过顺利了,我才二十几岁,我不想靠写诗为生!我想去挑战些有难度的事情,去经历波澜壮阔的人生,所以我决定到人世间跋涉,开阔视野,增长才能!
经历了一些人和事之后,才发现,真实的人生远比写诗精彩。因为写诗容易把自己局限在狭小的个人世界,也容易被自己的所谓才气所麻痹,而无法正视自己的处境和真实的社会生活。

诗歌是纯粹圣洁的,但是诗歌是属于理想国的。


只有充分享受人生的酸甜苦辣,才能理解众生的苦难,寻找到自我解脱的途径。见天地、见终生和见自己三者缺一不可。
选择去死,太过容易了,而活下来却是更难的事!

一滴水想要不消失该怎么办?佛说:把水融在水里。
当然,我现在还是会写诗,但我有自知之明永远不会成为海子。在忙忙碌碌中能够享受诗歌的滋润,已经是难得的幸运。

我很庆幸,我仍然活在人间。来这人间一趟,不就是为了看看太阳嘛,而我还没看够太阳,当然不舍得早早离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