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阳明《大学问》合集

 与春天同行 2023-07-02 发布于青海

文前配读:《大学解读》合集

图片

王阳明《大学问》

目录

1引言2第一问:明明德3第二问:亲民4第三问:止于至善5第四问:止、定、静、安、虑、得6第五问:物有本末·事有终始7第六问:正心、诚意、格物、致知8德洪言

第一篇:

《大学问》创作的文化背景

《大学问》一篇的创作时间所处,大约在明朝中叶(1472——1529)。《大学问》是在王阳明五十六岁时将征思、田时所授,次年十一月,他便卒于返旆途中。所以《大学问》应该算是他人生最后之教。

王阳明,在《象山文集序》中说:心学发展的演变史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尧舜禹时期,即心学之源头。它最终可追溯到尧、舜、禹时。在阳明书中,他说:“圣人之学,心学也,尧舜禹之相授受曰:'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此心学之源也”。

第二阶段,尧舜禹时期至孔孟时。王阳明认为孔孟之学,惟务求仁,盖精一之传也。后受到墨子、告子学说的影响,心学大坏。阳明云:“迨于孟子之时,墨氏之言仁至于摩顶放踵,而告子之徒又有'仁内义外之说,心学大坏”。

第三阶段,从孔孟之后直到宋代。当时周敦颐、二程开始追寻'孔颜之宗,精一之传已开始萌发其端倪,王阳明说:“周、程二子,始复追寻孔、颜之宗,而有'无极而太极,定之以仁义,中正而主静之说,动亦定,静亦定,无内外,无将迎之论,庶几精一之旨矣”。

第四阶段,即心学发展到陆象山时,已基本成熟定型。王阳明在书中谈到:“自是而后,有象山陆氏,虽其纯粹和平若不逮于二子,而简易直截,真有以接孔孟之传”。

心学发展到明代时,王阳明承接陆九渊之路,成为心学集大成者。王阳明以反传统的姿态出现,提出'致良知说,使理学中心学的一派取得完成的形态,盛行一时,打破了程朱理学独尊的局面”。

《大学问》创作于王阳明思想的晚年时期。对于王阳明一生的思想历程,钱德洪总结为“为学三变”和“为教三变”。少之时,驰骋于辞章;已而出入二氏;继乃居夷处困,豁然有得于圣贤之旨,是三变而至道也。居贵阳时,首与学者为'知行合一之说;自滁阳后,多教学者静坐;江右以来,始单提'致良知三字,直指本体,令学者言下有悟,是教亦三变也。

王阳明创作《大学问》是他领悟了圣贤之旨和专提致良知后这个阶段,这一时期的王阳明思想境界可谓是达到了所操益熟,所得益化得境界,因而成书于这一时段的《大学问》很好地反映了整个阳明心学的核心思想,这为我们了解王阳明思想提供了很好地素材。

图片

第二编

《大学问》内容简介

在《大学问》中,阳明首先借用先儒“大学者,大人之学也”的说法,将大程的“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一转而为“大人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者也”,从而将《大学》与“万物一体”的思想联系起来。接着,阳明以《大学》的三纲领“明明德”“亲民”和“止于至善”来系统阐发“万物一体”之旨,指出:

“明明德者,立其天地万物一体之体也。

亲民者,达其天地万物一体之用也。

至善者,明德、亲民之极则也。”

一、明明德者:立其天地万物一体之体也

阳明心学是围绕《大学》这一经典而展开的,其中又以《大学》首章总论儒家内圣外王之学的“三纲八目”为核心。阳明心学的核心思想“致良知”便是以孟子的“良知”解《大学》“致知”的“知”而来;而其被称为“四句教”的“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则是依据《大学》的“心、意、知、物”而展开。故而,作为《大学》三纲领第一条的“明明德”,自然为阳明所重视。

阳明在晚年居越以前,便已将“明明德”视为《大学》工夫之根本,并已通过“明德”与“仁”的一语转换而将“明德”与“天地万物一体”的思想相联系。而将“明明德”与“万物一体”的关系彻底讲清楚则在阳明晚年所作的《亲民堂记》和《大学问》中。

《亲民堂记》作于1525年,可视为《大学问》的雏形。《亲民堂记》起于阳明弟子时任绍兴知府南大吉之问政,阳明告以“政在亲民”,并进而阐发《大学》万物同体之旨。在具体论述中,阳明首先指出“明明德”与“亲民”为一,接着便阐述何谓“明德”, 而在《大学问》中,阳明指出《大学》即是教人如何学以成“大人”:

首先就要清楚何谓“大人”,他认为:大人是不被形体、人我的界限所限隔而将自己与天地万物视为一体的人,在大人看来天下就像一家,天下之人就像一人。大人之所以能达到如此境界,并非主观臆想的,而是因为人所具有的“仁心”本来就是与天地万物是一体的。

接着阳明又将“一体之仁”归之于“明德”。阳明首先说明当人看见孺子之入井、鸟兽之哀鸣觳觫、草木之摧折和瓦石之毁坏时,会不容已地分别产生怵惕恻隐之心、不忍之心、悯恤之心和顾惜之心,其原因就在于人皆具有“一体之仁”而能与万物为一体,而这“一体之仁”即是“明德”。

二、亲民者:达其天地万物一体之用

在《大学问》中,弟子接着问:大人之学又何以在“亲民”?

阳明首先指出,在实现“万物一体”的过程中,“明明德”是立其本体,“亲民”则是达其用,二者是体用合一的关系。在具体论述“亲民”如何实现天地万物一体之用时,阳明借用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的推致方式,以人与生俱来的对父、兄的亲爱之情为例,认为可以从亲爱自己的父、兄出发,然后将亲爱之情推及他人的父、兄,最后遍及天下所有人的父、兄。这样一来,我的仁爱遍及天下所有父、兄从而与他们成为一体,孝悌之“明德”也得以澄明。阳明进而指出君臣、夫妇、朋友等所有人伦关系皆是如此,乃至山川鬼神鸟兽草木等万事万物皆能无不亲爱之,那么就真正做到“明德”之本体无不明,而“亲民”之用无不至,天地万物为一体。阳明所说的“亲民”已不局限于人,而是包含天地万物,有孟子“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尽心上》)之意。

三、至善者:明德、亲民之极则

阳明认为,要真正落实万物一体的大人之学,仅有“明明德”和“亲民”还不够,必须还要以“至善”为终极准则。如果想要“明明德”,却不知“止于至善”,就会像佛老一样流于空虚,对家国天下无所施用,亦即不能“亲民”,所以也并非真正的“明明德”。同理,想要“亲民”,却不知“止于至善”,那么就会像五霸功利之徒陷于权谋智术,也就是没有以“明明德”作为前提,最终也无法做到“亲民”。

何谓“至善”?阳明说:“至善者,明德、亲民之极则也。天命之性,粹然至善,其灵昭不昧者,此其至善之发见,是乃明德之本体,而即所谓良知也。”此处阳明将至善之发现与良知相等同,这样一来,实际上就将“良知”作为“明明德”与“亲民”的最高准则,亦即作为实现万物一体的根本保障。那么问题就转为:“良知”是如何实现万物一体的?

在阳明看来,人之所以能成为天地之心,能以天地万物为一体,是因为人心中具有至灵至明、知是知非的良知。而阳明正是在良知至灵至明、随感随应的意义上论证万物是如何一体的,有一个案例可以说明:

阳明先生游南镇时,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

阳明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可见阳明所说的“心外无物”之“物”是指被人心所感应并赋予了意义的事物,而非寂然不动的客观存在。正是因为这一感应与意义的赋予,人和物产生关联,合为一体。

《大学问》作为阳明晚年所写的重要著作,可以视为阳明一生思想的纲要。《大学问》的核心思想是阐发“万物一体之旨”,具体则是以《大学》的三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对其进行系统诠释,从而使“万物一体”具有了内圣外王的内涵,即“明明德于天下”。这也充分展现了阳明作为一个儒者的现实政治关怀。

第三编

《大学问》原文与注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