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周文摘」关于语文,我们要做很多尝试

 阿倩歌 2023-07-02 发布于福建

1原文语段:「我的同学刘子超还记得在学校遇见朱老师的时候,他的手里总是拿着一本与课本无关的“闲书”,那似乎也是一种提倡学生进行课外广泛阅读的暗示。让他至今还会想起的是每周都要完成的札记,一种独立于课堂作文之外更为随意的训练,文体、内容和题目统统没有任何限制。他期待打开本子后去看朱老师清秀楷书写下的批注,也盼望着班里其他几位热爱创作的同学交换本子互看,那成为一种相互比试较量的激励。他现在是一名作家,刚刚完成一本中亚游记的写作出版。他把自己对写作的热忱和创作的自律归于高中时代这种“札记”机制的唤醒。」红笔标记关键词

根据关键词做事例提炼和观点的补充:

「观点」高中时期的积累决定了未来人文素养的高度。朱建军老师对学生的语文影响跨越过高考,影响终身。

「事例+议论」在作业上,每周的札记是积累和输出的重要语文训练和习惯,没有具体的限制,有的是更自由的积累和互动,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在课堂外,朱老师随手拿着的“闲书”都是一种奇妙的提醒——语文是课堂内的奋笔疾书,更是在课堂之外的大量补充。课堂内外共同作用,语文的力量影响深远!

小tips:如何做事例提炼?示范(接下来都是正常摘抄)

2「我熟悉的另一位重点高中的语文老师告诉我,她认为文本的意义不在于文本本身,而在于文本和读者之间建立了联系,文本对读者的生命发展产生了意义。」

3「除了默写的题目外,高考试题并不涉及具体的课文,这就给语文老师在阅读篇目的选择上提供了极大的自由。课本里的课文多涉及精读,但仅仅阅读这些是远远不够的。如何有效地补充进来其他的阅读材料,就成为每位老师都在探寻的方向。」

4「刘丹妮把高中三年里的文章训练分为创意类和应试类两种。“创意写作主要打开学生的视野,让他们尝试不同的语言风格,体会不同的语言节奏,享受自由创作的快乐。” 

还有时她会让同学们互相以对方的名字为素材来写诗,或者以“罗生门”的方式来对历史故事进行演绎,还有通过去打工子弟小学支教来完成一份社会调查,或是用口述记录的方式去完成一份“我的家族史”。“在这一过程中,所有文学体裁都尝试了,学生在一种'不舒适’的感觉中突破了自己原有的舒适圈

5「议论文主要考验的是学生是否能够有理有据、条分缕析问题。一零一中学有一项很好的传统,就是高二以后要求学生来做新闻事件的点评分析,这是和议论文写作水平的提高直接相关的。

学生上讲台去讲对某条新闻的理解,第二周再对所有讲解投票,挑出热度最高的那个来做议论文写作的题目大家就知道什么样的素材能够引发更多的思考,也了解怎样从不同的角度接近同一话题」

6「一位名叫李吟秋的学生后来写了一篇名为《我这三年》的文章,回忆她高中在语文学习上的心得,最大的收获就是在读和写之间,明白了“思”的重大三年里刘丹妮经常发给他们天文地理、文艺批评、中外小说、哲学书籍的选段刺激他们表达感想,就是不断加强“思”的能力李吟秋逐渐明白不用纠结提高她并不擅长的文采,当思维水平提高后,作文的品质自然提升,文采倒是其次了。」

7「常瑞阳真正能够客观认识高中语文教育为他带来的影响是在读了本科传媒专业后几年。“比如本科课前常会布置大量的阅读材料。高中培养的对复杂文本内容的梳理和文章大致内涵的整体掌握,能够帮我'速刷’课前阅读,迅速做完笔记,不用花太多精力就能对很多内容侃侃而谈。而有些同学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达到对阅读材料同样的理解程度。传媒专业的作业经常是以小组为单位来完成,需要分析材料来产生观点。但我发现同组的很多中国同学经常会'划水’,不是因为偷懒,而是因为没有思路。就像我们做社交媒体研究,有个概念叫做'说服’。要是内容创造者都没有观点,何来说服别人?”」



我很喜欢三联的这篇文章,高考语文第一科的时候发布,我依稀记得我去年也曾读过,这里面很多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都让我十分认同,并努力学习应用中。

前几天我刚刚结束我的高一语文教学这一年的最后一节课,我记得我的第一节课和他们分享了什么是语文?当我最后一节课再抛出这个问题的时候,很惊喜地发现他们记得我说过的话,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这是语文课程标准里的句子。
最后一节课我呼应了第一节课,我和同学们说,我们的确需要语文这门课所学的知识去冲刺我们的高考语文成绩,需要用语文表情达意、写公文写报告,但是语文不止于此。

截止6.30我的第二年教学结束了,我回过头去看第一年做的事情,我才知道我当时有多无畏,铆足了劲去实现我的语文梦——课前分享人物、做主题素材阅读和思考、做段落练笔、做每周文摘和分享,可是正因为做了这些,让人对我的(课内)教学能力产生了怀疑。不过我承认也的确是厚积薄发的,课内的基本功很重要,工具性或者说功利性的那一面很重要。但随着时间的积累,我才会有能力用人文性的那一面去罩住工具性的一面,实现双赢。

经历皆有所得,哪怕是不完美的第一年,但也是我人生经历里最宝贵的尝试,我可以根据第一年的尝试调整我接下来的课外跟进的教学计划。


我给他们分享每周文摘的素材,我分享了莫言、叶嘉莹还有黄永玉,我和他们说这些人他们的人生与文学、艺术这些“无用”的东西紧密相连。
下课有同学来和我说这些例子好像都比较像,我思考了一下确实是,文学家爱文学不奇怪,科学家仍然爱文学才能让人更好奇文学的力量吧。所以我在想有没有人他们生来就拥有理科思维但是却也爱极了文学和艺术呢?我想到了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数学家罗素——
“罗素用优美酣畅的散文式语言和逻辑实证主义的明晰风格创作了大量影响深远的学术著作,包括《婚姻与道德》《数理哲学导论》《西方哲学史》《幸福之路》等。而他的纯文学能力——以一种流畅的文风表述讥讽的天才——在《智力垃圾素描:关于组织和个人的蠢行有趣的目录册》(1943年)中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这本书对许多宗教信仰者、民族主义者的自我吹嘘和非逻辑性进行了诙谐的揭露,充分体现了罗素思想中最优秀的特性,以及这位数学家对文学艺术的鉴赏力。”
还有很多理科生他们的语文并不差,甚至更强,文字的积淀加上逻辑思维,往往会让他们的作文甚至更加有竞争力,所以也不要给理科生贴上不擅长语文的标签。
我搜到了一则新闻——选择物化生组合的南京十三中高三理科生杨益喆,作为南京十三中的" 读写特长生 ",在学校的 "2021 年读书周 " 上签名义卖自己的作品集《夜读的境界》。
在杨益喆看来,喜欢文学和选择理科并不矛盾,他从夜读小组的老师和同学们身上,感受到的是精神和思想的力量,这些力量可以指导理科学习,让他的学业成绩更上一层楼。在 89 页的小书中,杨益喆写到了读书的感悟、创作了剧本、写下了随笔,还有给父母的家书 …… 深刻的感悟和优美的文字,是他才华的展现,也是他高中三年读书写作的纪念。
当看到这个学校的老师是曹勇军老师,我就更加明白了这项活动的意义,他为学生的语文学习做出了很多不一样的创新,是我努力前行的勇气和方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