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至简强气功法:拉气,天地开合于胸臆,你试试就知道非常管用

 天性本纯阳 2023-07-02 发布于山东

庞明老师传授的养生气功“练气八法”中有一个增强内气的小功法“拉气法”,就是解决内气不足的至简、至妙功法。

功法:很简单:身体中正,全身放松,可以站着也可以坐着。如果坚持长期锻炼,最好是坐着。凳子选择与坐下时膝与大腿一平高度的凳子即可。选择坐姿,要求虚灵顶劲,塌腰,松胯。虚灵顶劲,不太好懂,想着百会有一根绳将头吊起来这种感觉即可,塌腰,就是保持腰部向前的自然弯度。两腋放松,如含鸡蛋,紧了就夹坏了鸡蛋,太松了鸡蛋就摔碎了那种感觉。两手在上腹部正中,手心相对,手指微屈,呈半球状。目平视前方,平视到遥远天际,天地相接处,这当然也是想像,不要被眼前的墙壁和其他事物阻隔。然后目光慢慢回收,这也是想像,就是将意念由天际慢慢回收到眼前,回收到大脑中部,随之两眼轻轻闭合。全身放松。放松就是,轻轻放一放。可以先吸一口气,然后默念“松——”,从头到脚,从外到内,随之放松。一开始可能做不到。每次练功前都这样做,就会形成习惯,就能做到和体会到松的感觉。

两手外开,开的时候意念向天边扩展,然后内合,内合的时候意念向中心内收。

一开始做的时候,可以将意念先放在两手心之间,细细体验,两手心外拉和内合的感觉。一开始可能什么都感觉不到,慢慢地会感觉到两个手心之间如拉面一样的感觉,又像是丝一样被拉长的感觉。功夫深厚了,就会感觉到酸、麻、胀、痛、痒等感觉,这叫“得气”。这时,你可以试着将意念向身体的里面放。心窝下面,肚脐上面的部位,古代叫黄庭,是中丹田所在,又叫“混元窍”。这里是连接上丹田和下丹田的“心腹之地”,十分重要。人体的主要器官大都在这里。所谓“心腹之患”、列为“心腹”,都是强调其重要性。将意念在这里出入、开合,可以增强中丹田(混元窍)的通透度,更为重要的是可以聚集内气。

最终能做到将意念随着两手一拉,开至天际;一合,收到腹内。时间长了,天地都仿佛随着两手而开合。

一开始,每次做10分钟。以后可以慢慢加长。功夫高深的久练者,每次拉气都在一两个小时。

再熟练之后,可以将意念放在身体任何部位。帮助通透内外,消除疾病。

收功:心中默念收功,将意念收到体内,两手轻抱球,收气到体内。左手在内,右手在外,轻轻伏于中腹。默念收功。轻轻开眼,活动一下腰身即可。

功理:大道至简。这个功法,很不起眼,也无复杂的动作。但却蕴含着高深的养生大道。

一是以天地为炉的养生丹法。该功法的法理基础是以天地为炉,人身是一个小宇宙,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与身外的 大宇宙无时无刻不保持相通相融。以手带动意念开合,引动气的开合,直接催动人体内气与外气的交换。

二是聚气妙法。手是人体内外气收发的重要器官。手是两扇门,这个门不权是武术中用来攻防之门,更是养生中打开人体与外界信息交换之门。初始,以手的牵引诱导意念的开合;继而以意念的开合,引动气在人体内外的开合,再上一层,气形相随,实现气与形体的开合;最后,实现形意气相融,实现三者的全开合。开合的目的在于收放,收放的目的在于内外交融,天地人交融。

三是却病健身,气足神完。中医及传统气功理论认为,人体生病的主要原因是气不足,导致气滞、经络堵塞,通过拉气,特别是将气通过意念聚集到病灶部位,可以直接作用于病灶,达到却病效果。对健康人群,则通过拉气,有效调节人体气机,增强气感,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却病健身的功法有许多,但像这样的简单易行,不出偏差的功法却不多。这一功法,无需消耗较大体力,也无需对身体素质有过高要求。只要能正常端坐即可。

四是给别人治病。这需要有较强的功力和较强的气感后,方可施行。就是拉气时将病人身体某一部位,置于两手之间,进行拉气开合。不过,关键在于不要意注自己的劳宫穴,以免引动丹田气,损伤身体。具体方法这里不作多讲。

诀窍:说透了就一点也不神秘了。该功法的核心在于意念的运用。意念运用的要点全在于开合。以自己为宇宙的中心点,向六合呈球状开合,六合:上下左右前后。如果真的意气如一,你都可以不用两手拉气,纯凭意念即可开合。不过,能到达这个层次,尚需松静达到一定程度。这是后话了,关键是得练起来。

副作用:该小功法不会出偏。但是,久坐枯燥无味;再久坐则心烦、气短、胸闷。恶烦的原因是气滞不通、静定不够。这些都可用”不理它“三字诀予以解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