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跟师验案(四)

 经方人生 2023-07-02 发布于四川

失眠案

1.患者情况

杨某,女,88岁。(2023年6月3日来诊)自述近期失眠严重,甚则毫无睡意,自觉心慌,胸中发空。口苦,大便干结,时有口臭。脉大有力,寸数略浮。舌红,苔黄腻,质干,尖红点刺。形体适中,面色浮红。

2.师方师评

图片

吾师认为此例患者病因病机为胆腑热壅,肝虚心热。治疗上应该通腑泻热,清心安神。方以大柴胡汤通腑,调胃承气汤泻热。吾师认为芒硝一药,外用可以消肿止痛,内服可以软坚泻热,调胃承气汤当中,芒硝的用量是半升,所以吾师在临床上芒硝常常30克起用,因此例患者年高故减半。

药以当归,生地,酸枣仁,炙甘草,仿朱砂安神丸养血安神之道。以蜘蛛香安神消食。以导赤散清心降火,灯芯草一茎直上,颜色偏白,所以能沟通心肾,还能起到凉降之功。木通一药,现在医家大多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因为之前木通出现肝损伤的事件沸沸扬扬,所以现在医家根本不开木通这味药,有的呢就以通草来代替。

吾师认为他们俩是不一样的,我们看通草是什么样子的呢?这里面小通草咱们不谈,通草这个药颜色白(肺金降),质地轻(治疗病位偏上),中间空(可通降)。他入气分,通阳明肺与大肠,所以温病当中常用其清肺降火,又能治疗阳明热郁所致的乳汁不通。而木通颜色比通草深,木质,中有小孔(能导水下行),入血分,通心与小肠,故能引心火从小便而出。

3.师徒问对

老师啊,咱们的方子里有天竺黄这味药,您能讲一讲他和竹叶,竹沥,竹茹的区别吗?

天竺黄是在竹子里面结晶的小黄块。所以他的药物法象呢,是在里的,在内的。也就可以对应着心脏,我们常用天竺黄化心窍之痰,也就是化痰安神。而竹叶这味药,张志聪曾经注释为“披离四散”。为什么说郑板桥画的竹子传神呢?就是在这里。在他的画里面跟自然界一样,那个竹子尖拔有力,竹叶呢被风吹乱,四散飘摇,所以他就可以治疗人的外热,把肌表的热轻轻宣透,给他带走,比如竹叶石膏汤。

竹茹是刮掉竹子的外面绿色的部分,再刮用表浅的一部分。所以古代医家不是讲了吗?这是在干什么呀?以竹之经络通人之经络,主要化经络之痰,而他的饮片呢,又变成一个大球,所以他又和胃化痰。竹沥是用火烤出来的,把砍半的竹子里面的汁水烤出来用碗接住。所以他能够生津止渴,还能够清营血之热,所以在温病的时候,我们常用这个药。多喝点,效果是非常好的。关于竹子其实还有,比如说竹笋,感兴趣你可以看一看《随息居饮食谱》。

老师,我一直受您的影响,觉得用法象药理学的这个思路去考虑药物的功效,非常清晰明了。而有的人也提出一些问题。比如说车的轮胎也黑,他为什么不补肾呢?水管子它走水,为什么不用他煎药利水呢?所以他们否认法象药理学。

咱们行医之人呢?想要做好医生是非常难的。需要很多珍贵的品质,而这些品质都集于我们一身,才能是一个好的中医。比如说勤奋,比如说好学,比如说自律,比如说尊师重道,还比如说谦虚。其中这个谦虚也是非常重要的,医道是非常深的。

我经常跟你讲,医道通天,咱们水平很一般,所以呢,咱们不要轻易的去否定别人家传,否定别人的学说,否定别人的观点,兴许是我们自己道行太浅,看不透,理解不了,不能说人家错了。而你说的那种情况,人家直接就把我们的这个法象药理给否定了,说明人家水平比我们高,所以这个我就不做过多的评论了。

老师,我记得书上说生酸枣仁是治疗嗜睡的,炒酸枣仁是治疗失眠的。这位失眠的患者,我们为什么这两味药一起用呢?

首先一点,这位患者医保报销的比例是100%。所以我们不用考虑药价,只要对症就可以开,相当于我们开了60克的酸枣仁,增加其养血安神之效。其实像这样两个药一起用的,还有很多例子。比如说当归六黄汤当中,生地和熟地一起用。用熟地补肾填精,生地正好制约一下,防止补的时候化热腻堵。

再比如说化肝煎当中,陈皮和青皮一起用。青皮就像一个毛头小子,愣头青,攻破走窜之性比较强。而陈皮呢?老练沉稳,他们正好中和一下子,就相当于新人和老人在一起工作。再比如说厚朴温中汤当中,生姜和干姜一起用。生姜散水湿,干姜温里寒,二者同用功效加强。其实这个厚朴温中汤是出自方书之祖,伤寒论当中的朴姜半甘参,你回去可以看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