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素不是“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就是“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要不就“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 唐朝的崔颢是一个,一首《黄鹤楼》,让李白也只能无奈搁笔。 尤其是结尾两句,“不信妾断肠,归来看取明镜前”,李白最是自得。他洋洋得意,自个儿欣赏不够,还要专程把诗作寄给妻子。君不见武后诗乎?“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这让李白也甘拜下风的两句诗,来自武则天的《如意娘》: 有人说,这是武则天最温柔的一首情诗;也有人说,这是武则天所有诗作里最特殊、也最为后人瞩目的一首。 这年5月26日,唐太宗李世民轰然崩逝,享年52岁。按照当时的惯例,他的那些既无子女,又无特殊才干的妃嫔们,多被安排到尼姑庵或道观中。任凭她们如花的容颜,在寂寂的青灯古佛中,慢慢褪色凋萎。对认了命的人来说,那是一个难得的清静之地,不必再尔虞吾诈地争斗了。可对武则天这样一个心比天高、从不愿被命运摆布的人来说,那里晦暗,煎熬,寂寞,绝望。并不曾蒙受多少太宗恩宠的她,却要为他做一辈子的“未亡人”。余下漫长的20年、30年、40年、50年,一眼便望到了头。 就在这时,她想起了那个与她有过一段情愫的新帝——唐高宗李治。几乎是怀着孤注一掷的绝望,也怀着热烈焦灼而忐忑的希望,她写下了这首《如意娘》:也许是大把的时光无从消磨,近来,我总是频繁地想起你。神思总是恍恍惚惚,魂不守舍间,枝头那红色的花儿,竟也看成了绿色。唉,倘你不相信我对你日日思念流泪的情意,就请来看一看吧。 开箱看一看曾经我最爱的那条石榴裙,如今,它已是斑斑泪痕。一个女子所有最深沉的爱,最苦涩的痛,最焦灼的等,与最凄切的寂寞与哀怨,便都在这短短28字里了。便都在这昔日光彩照人而今却深藏箱底,贮满了思念与眼泪的石榴裙里了。这是多么决然果敢且毫不掩饰的诉说,又是多么百般计量后欲语还休的邀请。 昔日沉寂的情意,被武则天诗里的柔情似水,一一唤醒。他好像一束光,明媚的,温暖的,将晦暗樊笼里的她,照亮。许多年以后,他缠绵病榻,而她则大权在握,眼看着便将成长为下一个长孙无忌。 当初武则天被送往感业寺,李治不是不知晓,但也仅此而已。如果不是那一首诗,他未必还能记起年少时那段不太光彩的爱恋。而武则天,在写下那首诗时,又何尝不是带着引诱与算计? 带着谋划的爱,有所保守的爱,夹杂着权欲、爱欲的清醒而理智的爱。神龙元年(705)十一月,武则天于上阳宫崩逝,时年82岁。 临死前,她留下遗愿,改称“则天大圣皇后”,与唐高宗李治合葬乾陵。但谁又能说,这不是一个女子在生命的最后关隘,蓦然醒觉:曾有那样一个人,在她最落寞晦暗的时刻,如救世主一般,照亮她全部的天地。【版权声明】本文由诗词世界原创发布。作者:叶寒。诗词世界出品、魏无忌主创图书《满堂花醉三千客》《笑死了!刷了1400年的大唐诗人朋友圈》全网热销中,欢迎购买。转载本文详见本号菜单联系方式。文中图片来自影视剧照《武则天》,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