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青海湖流域的藏族和蒙古族

 昵称36403512 2023-07-03 发布于广东

青海湖流域人口以藏族为主,其余还有汉族、回族、撒拉族、蒙古族等。其中,藏族又占全流域少数民族人数的90%以上。

(1)藏族:周、秦及两汉时期,青海湖流域是羌人居住的地区(汉称西羌)。南北朝、隋唐时为吐谷浑、吐蕃所占据,以后为藏族居住地区。明代,蒙古族进入青海湖地区,一直到民国,青海湖流域为藏族、蒙古族活动和居住区域。明末,由于蒙古族各部落进入青海湖地区,原居住在青海湖流域的大部分藏族迁到黄河以南放牧,青海湖地区逐渐成为蒙古族的领地。清雍正二年(1724),清政府平息了蒙古族罗卜藏丹津反清事件后,将青海蒙古族、藏族部落编入“内番”,划定蒙古族与藏族牧地。居住在黄河以南的千卜录、都秀、汪什代海、阿曲乎等藏族部落陆续返回青海湖地区,至清代后期,形成了“环海八族”。民国23(1934),环海八族是刚察族、公洼塔尔代族、都秀族、千卜录族、汪什代海族、阿曲乎族、热安族和阿尔克族。而居住在青海湖流域的则是刚察族、千卜录族、汪什代海族等。

(2)蒙古族:进入青海始于元代,成吉思汗经临洮西渡黄河,攻破积石州(今循化县),占领西宁州,接着又占领了青海湖周围及柴达术东部地区,并在此驻军屯牧。元朝灭亡后,蒙古族撤到长城以北和新疆地区。明正德五年(1510),居住在内蒙古河套地区的蒙古部落酋长亦卜剌和阿尔秃斯起兵反抗东蒙古达延汗,失败后率部1万余人迁徙到青海湖一带驻牧。明正德九年(1514),鞑靼蒙古族小王子部属卜儿孩率部迁到青海湖滨。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鞑靼蒙古俺答汗率部1万人到青海湖地区,赶走卜儿孩部,由其子丙兔驻守。崇祯九年(1636),居住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的西蒙古和硕特部固始汗率部l万人徙居青海湖地区。清康熙十六年 (1677),新疆蒙古族准噶尔部首领葛尔丹发兵击破和硕特各部,迁入环湖地区。清雍正三年(1725),清王朝将蒙古族各部编为“二十九旗”。每百户编为一佐领,不足百户编半佐领,数个佐领编为一个旗(札萨克),旗长由部落首领(台吉)担任,各部划定地界,各旗之间互不统属。二十九旗中,全部在青海湖流域的旗有和硕特部南左后旗、和硕特部南右后旗和喀尔喀南右旗。

此外,曾在青海湖流域部分地区放牧过的旗,还有和硕特西前旗、北右旗、北前旗、北右末旗、东上旗,以及青海绰罗斯部南右旗头旗、北中旗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