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时七点发布文章,真的很难。一天没有跟上,天天推迟。读书笔记,不论好坏,先输出。《家长教育学》通俗易懂,故事生动,但其内涵值得深思。) 1.一个公众人物的育儿故事 一位善良的人,名叫伊万.菲力波诺维奇,他是一位值得尊敬的、是勤劳勇敢的好人,是一位联合收割机首。由于他忘我的劳动,曾被授予勋章。报纸上经常登载他的照片,甚至在路旁也有贴着伊万.菲力波诺维奇照片的展览橱窗,上面写着:应当向他学习!伊万.菲力波诺维奇有个儿子也叫伊万。父亲、母亲都非常喜爱这个独生子,但是爱的很不得当:他们会满足伊万一切稀奇古怪的要求。小孩子(14岁)要求买什么就买什么。因而儿子认为只要沐浴着父母荣誉的光辉之中就可以了,用不着经受任何的艰难困苦,就这样,他成了一个游手好闲的人。 每次学校邀请他去学校,也总是有各种事情,直到儿子打伤了人,他依然说:“我以为什么大事呢……我现在没有功夫去学校,我要去参加突击手代表会。”晚上伊万.菲力波诺维奇终于被请到了学校,他听完教师激动不安的讲话,一句话没讲就回了家。他把儿子痛打一顿,并说明发怒的原因:“往后不要再把我叫到学校里。”第二天,伊万跑到田里抓了两把泥,把宣传橱窗里父亲照片上的眼睛糊上了。伊万.菲力波诺维奇:明白了教育孩子就是对他的智慧和心灵进行细致的工作。 类似伊万这样的孩子,每带一届学生好像都有碰见。但是我们的家长却没有伊万.菲力波诺维奇这般善于反思,最后能发现自己的育儿问题。更多的家长是责怪没有遇到好老师教自己的孩子,不会反思自己的家庭教育有没有单位。比如现在的留守儿童,很多时候都是这个样子,父母每次回家都是满怀愧疚,各种满足。一旦发现在学校惹事了,或者是考试成绩比较糟糕就是一顿打。久而久之,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心灵越来越远,沟通越来越困难。 2.家庭教育的地位是在第一 虽然在生产上有重要的、复杂的创造性工作,但你要知道,家庭中却有更重要、更复杂、更细致的工作——教育人,在等待着你。 我们是工人,是教师,但同时也是父母。我们在工作中有自己的任务,但是在家庭中亦有不可或缺的地位。工作岗位上缺了自己,还有后来人补上,但是自己孩子的教育错过了就是错过了。这也许就是王荣平老师说的“先做妈妈,再做教师。”先把自己孩子的家庭教育这块做好,然后再来学习如何做一名好教师。愿自己,愿家人,愿正在阅读的你,都能明确践行自己“教育人”的天职。 文中还提到,一天苏霍姆林斯基问那个农庄主席(他对不好好劳动的人严格控制请假制度):“父亲为教育孩子请假不上工,这样做对农庄损失很大吗?这样的损失,你认为值得吗?”主席回答说:“没有直接的损失,为教育孩子而不得不请假的父亲是不拿工资的。间接损失是有的,全农庄每年只不过是100卢布。但是,我们宁肯丢掉100卢布也不愿意放弃一个人。” 是呀,不放弃一个人。一个人可比100卢布重要多了。钱没有了可以赚,但是孩子没有教育好,可是一辈子的遗憾。但现实是有很多父母在忙着赚钱,一年也见不了孩子两面。那他们隔着屏幕旅行教育的责任吗?孩子早恋、厌学、轻生等问题的出现,实则是生活教育的缺失。孩子们不知道自己可以做什么,应该做什么。父母和老师只是一味地说教“早恋不好,影响学习。”但是真正的爱情应该是什么模样,师长并未向孩子展示。机械的训练,成绩的排名,孩子已找不到学习的乐趣,成年毕业后,真正能用在生活上书本知识少之又少,自然而然就坚信“学习无用”。孩子们如果感受不到生命的美好,又如何对这个大千世界恋恋不舍呢? 因此,要真正不放弃一个人,得从家庭教育开始,得从学会生活开始,更得从体验生命美妙之处开始。“学生,学,生,应该是学习生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