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兰花,马兰花,风吹雨打都不怕,勤劳的人在说话,请你马上就开花……”蓬莱路388弄小西门小区的弄堂里,一段熟悉的沪语跳皮筋童谣声传唱开来。原来,这是小西门社区正在举行弄堂九子游戏大赛,一大早就吸引了小西门辖区内的不少居民、搬迁居民、社区共建单位员工共60余人前来参加。 ![]() 弄堂九子游戏包括:扯柃子、套圈子、跳筋子、打弹子、造房子、抽陀子、滚轮子、顶核子、掼结子。这些发源于上海弄堂里的“九子”游戏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风靡一时,对于成长于那个年代的人来说,是值得珍藏的“温暖回忆”! 丢出套圈、抽起陀螺、瞄准弹珠……阿姨爷叔们卷起袖子,熟练地玩着游戏,在蓬莱路旧改征收过后,逐渐冷清的老弄堂一时间热闹无比。小朋友们也放下手机和IPAD,暂别作业,与爷爷奶奶一起重温老弄堂里的九子游戏。 之前因旧区改造动迁的老邻居们今天也回到了居住地,和老邻居们新朋友们一起找寻童年回忆,一时间让他们有了重回“娘家”的感觉。故地重游让原本住在弄堂里的阿姨爷叔重拾起了点滴回忆,在这片生活了几十年的地方,玩得不亦乐乎,仿佛时光穿梭,又回到了他们小时候上海老弄堂里,无忧无虑的童年。 比赛现场,出现了几位“不一样”的身影,原来九子游戏同样吸引了在辖区内的外籍友人,他们来自美国、日本、澳大利亚、法国等不同国家,都是第一次接触到这种“土生土长”于上海弄堂的游戏。 “1997年我是第一次来到上海,在交通大学学习中文,那时候我就特别喜欢上海,2009年重回上海就一直待到现在,最近我正在学习上海话。”来自日本的菅匡彦拿起手中的沙袋,经过阿姨爷叔的讲解,仔细观摩后,有模有样地开始掼结子,“这个游戏我第一次知道,也是第一次玩,看别人玩感觉很简单,轮到自己上场,手忙脚乱,比想象中的难多了!”外国友人们带着好奇与兴奋一个游戏接着一个游戏地纷纷参与其中。 “九子”弄堂游戏大赛让生活在这片老城厢土地上的小朋友兴趣倍增,让年轻人跃跃欲试,让老年人重拾记忆,也通过游戏让老外们进一步了解老上海弄堂文化的一角,展示了中华文化的魅力。 记者 / 朱影影 编辑 / 张姗 图片 / 朱影影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黄浦官方微信 1. 外滩历史纪念馆焕新回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