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宏图大业17:般若寺僧舍,杨坚诞生上演神奇一幕

 昵称TiFNlDv4 2023-07-03 发布于河南

西魏大统七年(541年)六月,关中冯翊郡(今陕西大荔)。

盛夏酷暑之夜,城外般若寺(今大荔县城关中学)的一间僧舍里,突然传出了一声响亮的婴儿啼哭声,一个新生命诞生了。

闻讯而来的父亲抱着这个婴儿笑开了花,并给这个男婴取名杨坚,没错,他就是日后大名鼎鼎的隋文帝杨坚。而这位父亲就是我们的老熟人杨忠,这一年他已经三十六岁了,在古代已经是“老来得子”的年纪了。

正因此,杨忠对这个姗姗来迟的儿子非常宠爱,生怕他有个什么头疼脑热。

第一个问题来了。

杨忠作为西魏的府兵大将军,肯定有自己的府邸,为何要把妻子送到佛寺里去生产呢?

史书上没有正面回应这个问题,只有《大荔县志》提到了一种说法。

冯翊这地方在西魏时下辖武乡县,武乡是当时的西魏东大门,地处和东魏交战的前沿阵地,因此宇文泰把大营驻扎在这里。杨忠后来也把家属安置在武乡,毕竟和宇文泰的家属待在一起肯定安全没问题。武乡就是今天的陕西大荔县。

按照古代的标准,杨忠老来得子,非常重视。生怕生产过程中有所闪失的杨忠想到了佛祖,据记载杨忠也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这一点也得到了史学大师陈寅恪先生的证实,杨家是当时有名的崇佛之家。

为了稳妥起见,杨忠把妻子吕苦桃送到了城外的般若寺去待产,这就是为什么杨坚会出生在佛寺里的原因。

和历朝历代的正史记载开国皇帝出生事迹相同,杨坚的出生也充满了神奇色彩。

皇妣吕氏,以大统七年六月癸丑夜生高祖于冯翊般若寺,紫气充庭。......皇妣尝抱高祖,忽见头上角出,遍体鳞起。皇妣大骇,坠高祖于地。——《隋书·高祖上》

看史书记载,杨坚的模样把吕苦桃吓坏了。

杨坚出生那天是一个盛夏的夜晚,按照历法换算,大统七年六月癸丑是公元541年7月21日。七月下旬的陕西关中平原有多热?今天的老陕人应该深有体会吧。

杨坚就出生在这个酷热的夏夜里,关于杨坚早年的记载非常模糊,尤其是他二十七岁前的经历几乎是一片空白,无人可知。杨坚二十七岁那年,父亲杨忠去世,杨坚袭封随国公爵位。十三年后,杨坚建立隋朝,登基称帝,杨坚二十七岁前的经历对于研究杨坚的一生至关重要,可惜却缺乏关键的史料,显得扑朔迷离,疑窦丛生。

杨坚生命的前二十七年就像被人有意抹去了一样,面对有限的史料,我们只能通过对蛛丝马迹的分析,抽丝剥茧一点点还原真实的杨坚早年经历,只有破解了这个谜团才能正确解读杨坚后来的种种行为。

首当其冲的就是杨坚的出生疑云。

可以肯定的是关于杨坚出生的种种神奇现象,几乎都是后来史官们的创造性发明。这也算是中国古代史学界的常规操作了,不必大惊小怪,试问哪个开国之君出生没有令人大开眼界的神异现象呢?

杨坚出生那晚,只见紫气充庭神光满室,此时天上也恰到好处的电闪雷鸣,整座般若寺都被祥云笼罩,香气充盈。寺中僧侣见此异象都被惊呆了,纷纷表示从未见过如此神奇的景象。

不久,杨坚诞生。

随即一个尼姑走了进来,自报家门说自己从河东而来,法号智山,她告诉吕苦桃这个婴儿绝非普通人,不能放在凡间散养,一定要加强照顾,还是由贫尼带走抚养吧。

“此兒所从来甚异,不可于俗间处之。”

一千多年前的吕苦桃并没有喊人抓贼,而是同意了尼姑的要求,将婴儿交给她了。

吕苦桃为什么如此信任尼姑,我想原因不外乎三点:

一,古人没有现代人这么复杂,至少人与人之间的信任还是有的;

二,杨忠一家是虔诚的佛教徒,自然不会怀疑老师太的身份和人品。

三,杨忠把妻子送入佛寺生产,原本就是为了祈求平安,如今见尼姑说此儿非凡人,应该特殊照顾,自然深信不疑,马上安排。

有人可能会问难道杨忠就不怕人贩子冒充师太,把他宝贝儿子拐走吗?

这就有点多虑了,前面说过冯翊是杨忠的防区,他的军队驻扎在这里,谁敢拐走他的公子?纯属老鼠给猫拔胡须。

杨忠放心地把儿子交给了师太抚养,智山师太给孩子取名那罗延,这是一个梵语名词,意思是坚固不坏,指佛、菩萨的胜身。

师太并没有抱着孩子玩消失,而是在附近另选别馆抚养,据说这一养就是十三年。

孩子刚出生就被人抱走,一别就是十几年,这对吕苦桃来说过于残忍。忍受不住思儿之苦的她决定偷偷跑去看看孩子,可是当她偷偷抱起孩子时,突然发现孩子头上长出了角,背上生出了鳞片,吓得吕苦桃手一哆嗦,孩子坠地。

闻讯而来的智山师太连连叫道:“可惜呀可惜,此儿受到惊吓,晚几年才能得天下。”

史书里描述了杨坚的外貌:

为人龙颔,额上有五柱入顶,目光外射,有文在手曰「王」。长上短下,沈深严重。

龙颔一词来自于《庄子集释》,指骊龙的下巴,这里是形容杨坚的下巴像骊龙下巴。额头上长出五根肉柱顶入头顶,目光炯炯有神,手掌里有一个“王”字。上身长,下身短,为人不苟言笑,沉稳持重,给人一种不怒自威的感觉,就算是最亲近的人也不敢随便跟他开玩笑。

按照正常人的审美感,如果杨坚真长成这副模样,绝对是丑出圈了,堪称其丑无比,秒杀朱元璋的那幅画像。也难怪把吕苦桃吓成那样,看来母亲也嫌儿丑呀。

古人的思维是开国帝王模样越丑越恐怖越有王者之气,他并不认为这是丑化帝王,而是神化,凡夫俗子根本无法理解。

长大后的杨坚被送入太学学习,太学我们知道是古代的最高学府,那感觉就像进入清华大学学习一样。被师太抚养长大的杨坚受到熏陶,对佛教非常感兴趣,这也埋下了隋朝建立后大兴佛教的伏笔。

《大荔县志》还提供了另一种说法,说杨坚出生后,智山师太认为佛门净地不是生儿育女之地,于是将杨坚送到了大荔城中一条陋巷,交给一位老妇人抚养。这条巷子后来被称为“龙窝巷”,一直沿用至今。

杨坚太学毕业后便参加了工作,这一年他十四岁。这个年龄放到今天还在上初中,连参加考公的资格都没有,而杨坚已经上班了。

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功曹,由京兆尹薛善举荐。

功曹是古代的基层公务员,早在秦汉时就有这个官职,主要职责是辅助地方主官处理政务,相当于今天的副职吧。京兆尹是当时的京师长安的最高长官,长安在古代称作京兆府,历史上提到的长安其实是京兆府下辖的长安县。

这个薛善是河东人氏,出身于著名的河东薛氏,北魏末年追随孝武帝西逃长安,成为西魏政权里“河东派”的代表人物。薛善逃到长安后审时度势迅速倒向宇文泰,成为支持他的坚定力量之一。

在薛善的举荐下,年轻的杨坚得以进入京兆府担任功曹。十四岁进入首都市政府担任公职,这在今天看来无疑是匪夷所思的荒唐之事,不过考虑到古代人普遍早熟,十四岁都娶妻生子了,再看看杨坚那位显赫的父亲,这一切也就不奇怪了。

估计是薛善给杨忠一个顺水人情,提携一下杨家公子,对自己的仕途有益无害。

杨坚在这个职位上并没有待多久,第二年便升官了。这一次史书没有避讳,说得非常明确,因为杨忠的功勋而擢升杨坚为散骑常侍、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封成纪县公。

这一年杨坚十五岁,时间是西魏恭帝三年(556年)。史书中提到的杨忠的功勋是指前一年杨忠领兵攻破江陵,杀梁元帝,消灭西梁小朝廷,为西魏开疆拓土的功绩。杨忠升官的同时,他儿子杨坚也雨露均沾,一同荣升。

不过这些官职基本都是荣誉性质,并没有实权,唯一能拿得出手的也就是成纪县公的爵位了。第二年,十六岁的杨坚再次升官,迁骠骑大将军,加开府。

这个就厉害了,尤其是那个开府绝非一般人能得到的待遇。所谓开府就是指开设幕府,招募僚属,出入都能配备一帮随从前呼后拥,举着肃静回避牌子,招摇过市那种派头。很多人奋斗一辈子都没有开府的资格,年轻的杨坚在十六岁时就开府建节,他有何德何能?

很多人愤愤不平,但又无可奈何,谁让人家老爹是杨忠呢。

宇文泰曾见过杨坚一次,不禁惊叹道:“此儿风骨,不像代北之人。”

宇文泰究竟有没有说过这句话,甚至有没有见过杨坚都已经无法考证,也可能只是史官赞颂杨坚的溢美之词。但杨坚的火箭升迁速度确实引起了一些人的警惕,这些人在背后默默磨刀,准备瞅准机会给杨坚来一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