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痛风

 培训班背包 2023-07-04 发布于陕西

症状一旦慢性化便会加重

痛风,是一种突然间腿部关节出现剧烈疼痛的疾病,甚至当附近有人走过,一点风吹过来都会感到疼痛。通常发生在脚部拇趾关节上,原因是血液中尿酸的增加。

痛风刚开始出现的时候,疼痛会自行消失,短则两到三天、长则一星期。但是,如果经常发作,痛会扩展到全身关节,同时发作次数也会增加,疼痛持续时间也会变长。

中医认为,痛风和风湿等症状一样,同属 “痹证”的一种。其致病原因在人体内部,发作时通过抑制疼痛进行治疗;疼痛消失后,服用防止复发的中药进行治疗。

中医将容易痛风的人群分为水分代谢不良、肝功能不好、有淤血三种情况考虑。

水分代谢不良的情况

尿酸主要通过尿液排出体外。因此,水分代谢不良则导致出现排尿难的情况,尿酸也不能正常排出体外。这种情况常出现于有虚胖或肥胖且便秘的人身上。

此类型可通过改善水分代谢、促进尿酸排出的方法进行治疗。

肝机能不好的情况

尿酸由肝脏产生,与尿液和粪便一道排出体外。如果肝机能弱化,尿酸便会分泌过剩,导致血液中尿酸值升高。

此类型应采取恢复肝功能、降低血液中尿酸浓度的方法进行治疗。

有淤血的情况

身体如果有淤血,血液流动便会不畅,与此同时水分代谢也会变得不良,容易引发痛风。

此类型可通过缓解淤血的方法来加强身体对痛风的抵抗能力。

图片

治疗穴位:

因为发作时痛感强烈,故而此时不对患部使用穴位疗法。待发作结束,则刺激可以防止复发的穴位。肝功能不良时刺激肝俞穴 ;水分代谢不好时刺激水分太冲二穴;有淤血时刺激三阴交穴。对发作部位相对一侧的(无痛风的)部位施灸,也非常有效。

肝俞穴

肩胛骨下边缘连线的正中往下数第2根脊骨的两侧。

水分穴

肚脐向上1拇指宽处。

太冲穴

足背,第12趾骨结合前的凹陷处。

三阴交穴

内踝正上4指宽处,胫骨后缘。

参考中药药方:小柴胡汤合五苓散、大柴胡汤合五苓散、防已黄芪汤、防风通圣散、桂枝茯苓丸合大柴胡汤、越婢加术汤

图片

【微语】所谓人生开挂,不过是厚积薄发,坚持你所热爱的,热爱你所坚持的,剩下的,交给时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