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悄悄连测20几款新游?出海形势变了!一个环节成关键!

 DataEye 2023-07-04 发布于广东

不出海就出局,已演变成不出海就“出殡”。
2022前7个月,DataEye研究院观察到国内游戏厂商出海有一些新变化。
其中,一些关键趋势是不论大中小厂商、不论产品营销运营各环节都可以共同参考的。
综合多方数据,以及与头部厂商的合作经验,DataEye研究院今天总结了几点“可通用”的趋势分享,希望对行业有所帮助。

总体研判:进入“全面航海时代”

DataEye研究院认为,海外游戏市场目前的环境是:重度产品固化、中轻度产品竞争多利润薄、小众产品用户分散难出圈,产品同质化。
聚焦到国内厂商动作,新常态是:2022年,中国手游已经开启“全面航海时代”。
不同于以往的出海态势,这里的关键词是“全面”。
即大范围、普遍性地出海,不论是大中小游戏公司都非常有紧迫感,其中有诸多中小公司其实本身没有什么出海的经验,终于开始下决心、下狠心了。2022年4月,受访的开发商中已出海比例达43%,大幅高于2020年的27.5%。(数据源:艾瑞咨询)


这就导致一个新情况:出海游戏企业中,有大量中小玩家、“新手”玩家。这是“全面航海时代”的一大特征。

市场/赛道选项:出海两大机遇:新兴市场与混合变现

“发达市场互联网行业的成功经验,往往会在一段时间后在发展中的市场复现”,这是软银创始人孙正义提出的时光机理论。一如1998年美国出现了 PayPal,随后支付宝在中国诞生,2010年印度又出现了 Paytm。
机遇一:对于游戏而言,成熟市场的机遇,会在新兴市场复现。
6月份出海收入TOP30的产品,下载量TOP5的市场第一高频是美国,第二不是哪个人口众多的东南亚国家,也不是日韩,而是巴西。而同样来自拉丁美洲的墨西哥,则位列下载量上榜次数的第四,排在印度尼西亚之后、印度之前。可见头部产品在拉丁美洲收获了不少用户(数据源:SensorTower)。
以巴西为例,预计到2022年,巴西电子游戏领域收入将达到11.86亿美元,营收预计将呈现13.73%的年增长率(2022-2026年复合年增长率,数据源:Statista数据)。
再如非洲,非洲游戏市场普遍呈相对蓝海状态,头部集中度低,收入增长空间大,且各类别之间的收入总量并未出现过大差异。其中南非、尼日利亚均有不错的互联网渗透率,高于非洲总体平均值。
虽然巴西、非洲手游收入的数据表现相对逊色,但随着消费习惯的逐渐提升,以及当地支付电子化与便利性提高,游戏市场增长潜力将进一步释放。
若有企业愿意扎根这类新兴市场,以长线、精细化运营思维与市场共同成长,长期来看必然能享受增长红利。
机遇二:混合变现、广告变现。
今年1月,一项对1.7万名全球移动游戏玩家的调研数据显示,玩家对广告的接受度尚可,抵触心态不严重:有40%的玩家对广告的影响持“非常积极”或“积极”的态度,只有25%的玩家认为是“消极”或“非常消极”。同时,玩家对广告感兴趣程度也较高(数据源:谷歌)。

另一佐证是针对美国市场的调研数据:2021年美国手机用户有34%受访者点击广告,比例最高。这对依赖IAA变现和混合变现的游戏来说,提供了更大的利润和发挥空间(数据源:Statista)。

产品立项:全球立项,用研成关键环节

在产品立项方面,DataEye研究院发现了一些隐蔽的新趋势、新特征:
过去,DataEye研究院接触到不论是大中小各类企业,产品立项的重心在于产品本身。不论国外,往往是看的什么题材什么玩法有潜力,马上做一个类似的、更好的试水。
但现在有所变化:
1、越来越重视出海用户调研,不仅自己内部做用研,同时邀请外部合作伙伴再次用研、反复用研。多方独立数据交叉验证,定性定量反复多次求证。
2、低成本试水,前期工作更细致。过去是用研阶段结束,直接到研发评估阶段甚至直接做出demo内测。现在是以一个介绍玩法的视频先投放试水,视频能被接受,有播放有评论的还要仔细研究评论区...
3、厂商内部海外项目较多、团队较小、测试频次较高——这与国内精品化/单品化的趋势完全相反。
比如,网易单在放置卡牌赛道,5-6月就接连在海外测试了3款新品;再如有媒体报道IGG近两年在海外低调测试了超过20款游戏,其中16款SLG。
16个字可以概括这种情况:小组立项、用研至上、小步快跑、快速试错。
同时,中小企业方面也有类似变化,也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前期用研。
特别是海外,由于缺乏这方面资源,往往委托第三方机构。相比大厂,中小企业更加聚焦自身赛道优势,更聚焦已成熟、已验证过的市场、玩法。市场比如美日韩,玩法比如三消休闲解谜等。
同样,16个字可以概括这种情况:聚焦优势,用研试水,跟随战略,短线快进。
既然用研成为各类厂商更为重视的关键环节,该如何科学用研?信度、效度如何衡量?怎么保障用研的准确性?
DataEye研究院已推出【海外用户研究+市场研究】定制报告服务。
用户+市场研究定制报告解决三大问题
1、对海外目标用户不了解,不知道他们具体特征、喜欢什么讨厌什么、集中在哪;
2、不知道用户怎么看这一赛道的产品,对竞对产品的看法;
3、不知道用户喜欢怎样的创意怎样的营销,有没哪些文化方面的坑。
用户+市场研究定制报告拥有三大优势
1、定量+定性科学调研:定性,深度采访海外大R中R,定量,进行目标用户的大批量问卷调研;
2、定制性爬取:基于DataEye的数据能力,定制性爬取海外全网一手数据,结合权威第三方工具相互佐证;
3、框架性客观分析,头部大厂认可:DataEye研究院研究员来自游戏行业、广告行业、咨询公司。能结合5A营销理论、4P4C营销理论、DataEye创意框架等科学理论框架客观分析,而不是不同研究员不同结论。目前已为国内多家头部大厂提供用户研究、市场研究定制报告。
用户+市场研究定制报告价格不高,但价值巨大,可能帮助产品、营销节省数十万、百万预算。具体需求请联系客服小姐姐↓
智库服务,“产能”有限,早咨询,早排号。
回归正题。
各类企业的变化,归根结底是“以尝试性、多样性,换确定性”的策略,说明游戏企业更谨慎、更小心、更多变了。
结合上述一系列新态势,一个现象尤为突出:一些被发现确定性较高的成熟市场,比如美日韩,过于饱和,比如北美仍然是最多手游出海的目标市场,也是全球买量素材最集中的市场;而一些确定性没那么好但有较大潜力的市场,比如巴西、非洲,却少有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大力挖掘。

其本质,是海外市场信息不透明情况过于严重,国内游戏企业对于潜力市场、潜力赛道的挖掘偏保守,“短周期、快变现”成为了“全面航海时代”的普遍情况。
海外市场的大浪淘沙,处于“沙多”、“浪猛”、淘汰率高的阶段。

广告营销:中小厂商具备独特优势,达人营销潜力巨大

买量,已成为游戏出海非常依赖也非常内卷的营销方式。中小厂商还有哪些可弯道超车的机遇?
DataEye研究院观察到,确实有。
主要因为海外游戏广告市场,相当于国内对中小厂商开发者要友好很多:
1、国内媒体会根据日消耗把开发者分等级,给消耗大的开发者更多资源倾斜;而海外不管投入多少费用大家资源都是平等的,主要就是看广告创意和质量;
2、海外媒体有更严重的不透明性,这能更好保护开发者。国内可能很明确知道这个开发者是赚了很多钱,从而提高开发者成本,导致利润下滑;
3、海外中等或者入门的投放师,成本比国内便宜一半左右,并且海外广告素材不靠量,比较好的计划能跑半年甚至更久,而国内可能一条计划就跑一两天并且要持续输入,所以海外投放成本也低很多。总的结论是海外大概能留给开发者50%左右的利润,而国内头条系只有20%左右。
4、海外的渠道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大媒体,以Google、Meta、TikTok这些为代表,它们一般自有站内流量;另一类就是视频渠道,比如Mintegral、Unity等,这些媒体渠道的流量主要来自与它们有变现合作的APP,并且变现的广告类型以视频广告为主。虽然从目前看,大媒体表现更佳,但是视频渠道的增长也很迅速,甚至在IAA这一品类上,视频渠道的表现相对会更好。
此外,相对而言,海外达人营销潜力巨大。
参考国内,成熟市场的达人营销大概率将形成新的增长红利点。
自2019年以来,全球KOL营销市场规模翻了一倍多,到2021年就已经达到138亿美元。
当下,成熟市场的达人营销呈现以下特点:
1、平台技术方面无法实现效果化;
2、达人粉丝数据信息不透明,合作意愿不强,合作方式单一;
3、MCN机构分散、专业度远低于国内。
但也就正是因为有了这些门槛、问题,“跑通”的产品才有弯道超车的机遇。
产品方面,《突袭:暗影传说》(Raid: Shadow Legends),这是一款以西方神话故事为蓝本的魔幻冒险RPG手游为例。在过去两年中其与数百名各领域的KOL合作,下载超过2.5亿次。再如现象级手游《堡垒之夜》(Fortnite),仅在某海外短视频平台上,带#Fortnite标签的视频已有超3045亿的观看量。
平台方面,在美国,Youtube 作为全世界最大的视频网站,仍保持着领先地位。TikTok 却是渗透率提升速度最快的社交媒体,从去年的 25.8%升至42.4%,而且 TikTok 的月人均使用时长约为 25.6 小时,以高达 19% 的增长率居于众社媒之首。在内容偏好方面,音乐、喜剧和经验分享视频是最受美国人欢迎的三种类型。(数据源:Hootsuite)

总结

2022前7个月,DataEye研究院观察到国内游戏厂商出海有一些新变化。
总体而言,目前进入“全面航海时代”,即大范围、普遍性地出海,不论是大中小游戏公司都非常有紧迫感,其中有诸多中小公司。
具体而言:
市场/赛道:出海仍有两大机遇,新兴市场与混合变现。
产品立项:全球立项,用研成关键环节,优势厂商“小组立项、用研至上、小步快跑、快速试错”,中小厂商“聚焦优势,用研试水,跟随战略,短线快进”。归根结底是“以尝试性、多样性,换确定性”的策略,说明游戏企业更谨慎、更小心、更多变了。
广告营销:中小厂商仍具备独特优势(特别是IAA),达人营销潜力巨大。海外游戏广告市场,相当于国内对中小厂商开发者要友好很多;同时,全球KOL营销快速发展但问题颇多,能抢先“跑通”的产品,有弯道超车的机遇。
参考国内市场,海外移动游戏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与机遇。
隔山尤有青山在,风物长宜放眼量。中国游戏的“全面航海时代”,才刚刚开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