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虞永平:园本课程概念界定及建设过程中的三个误区和思考

 小红与书xh23 2023-07-04 发布于重庆

朋友你来了,记得先点后朴教育®关注我哦~

图片
图片

·虞永平·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理事长

《后朴幼教人专业学习笔记》专栏 · 第1089

2549字|阅读时间约5分钟

图片

目前“园本课程”建设在幼儿园里应该是非常时兴的词,好像哪家园所开展园本课程建设哪家园所就很厉害。但是往往现实是我们建设的园所都还未搞清楚什么是幼儿园真正的“园本”。正如本文阐述的“园本”和“本园”的区别。

诚然,“园本课程”的建设是一家园所发展的长期目标,它的建设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称它为幼儿园最重要的“质量工程建设”一点也不为过。

“不以出书为目的”的园本课程建设,突出的是一种动态的课程观,强调的是课程的互动和生成,而非只关注最后文本的呈现方式。但是换一个角度来说:出书,尤其是在专业的出版社出书,这难道不是对幼儿园园本课程一个非常有力的专业背书和成果认可吗?

图片

在园本课程建设的过程中我们不以出书为目的,但是当我们的园本做扎实了,将优质课程资源以图书的形式出品供其他园所学习、参考,这将是一件非常有意义和价值的事情。

园本课程建设不同于树立幼儿园特色。这又回归到另一个比较上位的概念,什么是幼儿园的特色呢?

园本课程追求的不是要有自己的课程,而是要有适宜于自己的课程。适宜性是园本课程最根本的特性。园本课程应该适宜于特定的幼儿园,更应该适宜于特定幼儿园中的幼儿。

如此说来,园本课程应该是综合性的课程,而不是满足幼儿单一某个方面发展的课程。与其陷入通过园本树立园所特色,不如纠正观念,明确:园本课程建设的核心不是简单的增减,而是在实践基础上的优化。幼儿园的特色是幼儿园在长期办园的过程中自然形成的,是在幼儿园发展过程中生长起来的。

园本课程的建设需要园所基于自己的办园理念和目标下去生发自己的课程理念和目标,而这个理念和目标均是从本园实际情况出发,从幼儿出发、从教师出发等。

当然,园本课程的建设需要符合当地教育行政部分的政策导向、契合教育理念的发展。因此园本课程建设切不可想当然的我行我素。正如朱家雄教授的观点所说:放手让所有的教师或者大部分教师去设计教育活动不是一条成功的路。编制一种能适合所有教师和儿童的课程几乎是不可能的

上海市在推行二期课改的时候并未有鼓励所有园所和教师去搞“园本课程”,而是要求幼儿园对有关部门提供的课程实现“园本化”,但是相当数量的幼儿园依然无法保证适量地完成课程“园本化”的过程。因此,对于幼儿园园本课程建设真的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01

园本课程与园本课程建设

园本课程的实质到底是什么?

对这个问题的正确理解直接影响到园本课程的建设及其成效。对这个问题的误解也会造成虚假的、错位的甚至是反科学的所谓“园本课程”的泛滥。

对这个问题进行任意的、错误的解释,有可能给幼教领域中过度的、违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甚至是违法的商业化操作找到所谓的“理论支持”。

园本课程不同于本园课程,本园课程一般是以特定幼儿园的人员为言说者时使用,这时,本园之“本”仅是人称指代,意为“我”或“我们”。

本园只是确定了幼儿园正在使用或实施的课程,没有确定幼儿园课程的性质。本园课程可能是在多种课程中选择了一种;也可能是以借鉴为主,也有自己开发和构建的成分;也可能主要是自己开发和构建的,即园本的。

园本课程之“本”是对课程性质的限定,意为基点、基础、出发点,也可引申为条件、现状。因此,园本课程是从幼儿园的实际出发构建的课程。


我们对园本课程的基本界定是:园本课程是以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为指导,以幼儿园现实的环境和条件为背景,以幼儿现实的需要为出发点,以幼儿园教师为主体构建的课程。

园本课程不是可以无视法律法规的,尤其是法规中关于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的宗旨必须坚决地贯彻执行。园本课程应该充分挖掘幼儿园和社区的课程资源,应充分与现实生活建立联系,应充分关注特定幼儿园的幼儿及教师的发展状况。

园本课程追求的不是要有自己的课程,而是要有适宜于自己的课程。适宜性是园本课程的最根本的特性。园本课程应该适宜于特定的幼儿园,更应该适宜于特定幼儿园中的幼儿。


从这个意义上说,良好的幼儿园课程应该是园本的,但并不是所有的幼儿园在近期内都能建成园本课程。甚至,对一些师资等条件较差的幼儿园而言,以普适课程为基础,结合幼儿园自己的特点,适当地作一些改造,才是最好的园本课程。

这是幼儿园经过长期的努力所追求和达成的结果,是幼儿园的课程理念成为了课程的实践,是幼儿园的现实资源转化成了教育过程中对幼儿的发展产生实际影响的因素。

园本课程的真正形成,有赖于园本课程建设的过程。园本课程的建设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并不是只要开始建设了就有了园本课程。

目前,很多幼儿园都在努力建设园本课程,但真正形成园本课程的幼儿园并不多见。这不是说园本课程高不可就,而是说明园本课程的建设是一个长期、艰巨、需要坚持不懈地努力的过程。


02

园本课程建设的三个误区

图片

1.把园本课程建设等同于教材编写


幼儿园出书、出教材(或课程方案)是无可厚非的,教师和幼儿园享有著述权。事实上,有的教师和幼儿园出版的书籍也是很有价值的,尤其是那些来自实践、经过长期深入研究的成果是我国幼儿教育成就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为出书而劳民伤财,出的书又无实践价值的情况并不少见。在某些地方,幼儿园自己出教材几乎成了园本课程建设的代名词。比较课程建设和改革的水平高低似乎就看有无出版物。这是一种极不正常的状况。

一个好的课程,其衡量标准不是是否出书,而是其实践成效。要看它是否最有利于幼儿发展,是否充分利用了各种教育资源,是否有助于教师的成长家长的成长和幼儿园总体办园水平的提高。

诚然,园本课程的建设应该包括文本建设,但文本并不等同于出版物,更不能用是否出版作为衡量文本建设水平的尺度。

幼儿园的课程理念、课程计划课程内容活动设计、教师的观察记录和教育笔记、各种讨论和会议记录家长的书面意见和建议、各种评估的结果、教师的工作总结、各种评估的工具等都是幼儿园课程文本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本建设应该关注所有的这些文本的积累和提升。衡量文本建设水平的主要尺度是:能否体现观念的发展、能否反映幼儿发展的成效;能否看到教师和其他人员的发展和变化。

图片

2.把园本课程建设等同于树立幼儿园的特色


幼儿园的特色是幼儿园在长期办园的过程中自然形成的,是在幼儿园发展过程中生长起来的。


特色不是刻意追求的,特色不是外在贴家的标签,特色源自内在的力量。幼儿园办园不是为了特色,但优秀的幼儿园总是能够显现自己特色。不是特色是幼儿园优秀,而是优秀蕴涵了特色。特色是有层次的。

有幼儿园整体的特色,有管理方面的特色,有课程方面的特色,有环境方面的特色。因此,有特色并不意味着幼儿园全面工作的成就,幼儿园全面的工作不能仅靠某个所谓的特色来支撑。

当前,有一个情况值得我们关注。有些幼儿园将彰显特色作为园本课程建设的主要内容,外在的添加课程内容绝不是园本课程建设的途径和内容。园本课程建设的核心不是简单的增减,而是在实践基础上的优化。优化的标准是幼儿获得更好的、真正全面和谐的发展。

我们感到,对于中国的幼儿园来说,当前最需要的不是挖空心思找特色,而是在踏踏实实地全面开展园本课程建设的过程中去自然地呈现自已的特色。我们感到,特色经常不是自己言说的,而是他人感受到、领悟到的。

图片

3.把园本课程建设等同于我行我素


最近常能听到这样一种声音:现在搞园本课程了,可以自己说了算。

因此,有的幼儿园以建设园本课程为旗号,无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的基本目标和内容要求,课程的目标和内容出现了明显的缺损或过度的重复,或在背离幼儿一般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对部分内容过度扩张,课程已经出现严重的偏倾和失衡,幼儿的全面和谐发展受到了严重威胁。

这是背离国家法规要求的,也侵犯了幼儿受到适宜的教育的权利。的确,园本课程的建设需要课程决策的自由度。

事实上,今天中国的幼儿园在课程建设上比以往拥有了更大的自主权。但园本课程建设不是我行我素,园本课程的建设是自由的、创造的过程,也是规范和受约束的过程。这种约束来自于科学,来自于法规。一切违背科学原理的内容和做法是必须加以约束的,一切严重背离法规精神的观念、内容也是必须受到制约的。

因此,园本课程建设的过程,也是科学理论的作用得到发挥的过程,是国家的法规得到创造性地贯彻落实的过程。

有品质的专业内容分享,尊重原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