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接诊了这么一位患者,他什么毛病呢?就是老觉得嗓子眼儿里有东西,咳也咳不出来,咽也咽不下去,早上刷牙的时候还会恶心干呕。他先是去看了西医,诊断为慢性咽炎,吃了几天药症状减轻了一点,药一停没过多久就又发作了。这次他没怎么当回事,觉得这病反正也不碍事,就这么一直拖了大半年。结果前阵子病情突然就加重了,老觉得嗓子里堵的慌,需要一直不停地清嗓子才好受一点,晚上难受的睡不着觉,最后实在忍不了了才又来医院。 ![]() 其实慢性咽炎这个病呢,在中医上叫做“梅核气”,就是说这个嗓子里好像有个梅子核一样,咳不出来也咽不下去,其实根本原因在于七情气郁。为什么说是七情气郁呢?因为这个病啊,跟情志的关系特别密切,如果你老是爱生闷气,总是心事重重的,什么事都憋在心里,情绪抑郁不快,这个情志呢就会影响肝气的升发和疏泄,导致肝气郁结。肝气郁结又会导致脾失健运,形成痰湿。当这个郁结的肝气和痰湿驳杂在一起,到了咽喉这个地方,就形成了梅核气,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慢性咽炎。 ![]() 西医没什么好的治疗方法,无非就是给你用点消炎药,做做雾化,这在我们中医看来是治标不治本的,你光去顾这个局部的症状,不去解决这个病根,药一停立马就反复了。那中医是怎么治这个病的呢? ![]() 既然是气郁加上痰湿,那首先就是要疏通气机,再一个就是要化痰。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就留下了专门治疗此病的一个方子,叫做半夏厚朴汤。全方只有5味药,分别是半夏、厚朴、茯苓、生姜以及紫苏。半夏化痰的能量特别强,可以破开痰结,同时还能降逆和胃;而厚朴力在行气,能够把郁结的肝气理顺;紫苏能宽胸理气,辅助半夏和厚朴宣通气机;茯苓和生姜在辅佐半夏化痰的同时呢,还能解半夏的毒性。 ![]() 就这么一个5味药的小方子啊,在临床上治疗慢性咽炎可谓是百试百灵,不过每味药的具体用量还是要根据每个人的体质辨证加减的,所以在这里我就不分享每味药的具体用量了。如果有需要的话呢,建议大家还是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参考使用。 好了,以上就是我今天跟大家分享的内容了,感谢观看,我们下期再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