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微子第十八 ① 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焉!”

 虚空济 2023-07-05 发布于山东

  

这段话当中提到了三个人,微子、箕子和比干。我们先从微子开始讲,商纣王一共有兄弟三人,微子是长兄,老二是仲衍,老三就是商纣王。听到这里我们就会想,以前按礼制不是立长子为君主吗?为什么商纣王做了君主呢?而没有立长子微子?

其实商纣王的父母是想要立微子为君的,但是这个时候太史说按法典是不能立微子的,为什么呢?商纣王和微子都是同父同母,但是这里有一个区别,纣王的母亲生下微子和第二子仲衍的时候是妾身,在生商纣王的时候,身份变成了正妻,所以说商纣王算是嫡出,而微子和仲衍算是庶出。所以太史按照法典要立纣王,并且纣王在年轻的时候聪明过人,武力超群,后来就立商纣王为商朝的君主。

我们都知道商纣王是商朝的最后一位君主,因为到了后期,商纣王开始暴虐无道,开始实行苛政。这个时候微子是数次劝谏于纣王的,劝谏他要去行仁道,但是多次劝谏无果,商纣王并不接受。

这个时候微子找来自己的两位叔父商议,该如何去做这件事情,这两位叔父就是我们下面要讲到的箕子和比干。微子找到两位叔父,说想自己以死相谏,既然他不能听从,干脆用我的生命去劝谏。但是箕子是不同意的,为何呢?说你的死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莫不如你离开这里,为什么呢?他是宗室的血脉,当你离开这里以后,血脉是可以延续的。后来微子听从了箕子的建议,和仲衍两个人就离开了这里。

微子名启,封地叫微,所以又称之为微子,这个时候他是卿,是有爵位。但是放弃了一切离开了这里,只是为了保存宗室的血脉。

听到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得到,微子,箕子和比干都看到了商朝是要灭亡的。因为那时候古之贤德的仁人志士都是学道的,都明白商纣王如此暴虐无道一定 会丢了天下的。所以告诉微子你要保存宗室的血脉,你的死是没有任何意义的,离开这个地方就好了。后来,果不其然周武王开始伐纣,灭了商朝。当灭了商朝以后,微子来到武王的门前,称之为君门,并且是跪着来到武王的门前,表示自己是臣服的。这个时候,武王就恢复了微子原本的爵位,把他封在了殷商的旧都,国名叫宋。微子就是宋国的第一任国君,后来微子去世。去世以后他的兄弟仲衍又继承了宋国国君的君位,并且周武王允许微子用天子之礼去祭祖。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微子的决定是非常正确的,第一,他离开了商朝,离开了纣王,保持了宗室的血脉,并且得以善终。有了宋国,而且武王是允许他以天子之礼去祭祀的。

我们再来看,箕子为之奴,箕子和比干是微子和纣王的叔父,箕子是做太师的,比干是做少师的。少师是太师的副手,都是辅佐纣王治理国家的。微子数次劝谏无果,同样箕子也是数次劝谏于纣王,要去行仁道,但是纣王是不听的。这个时候有人去劝箕子,何不和微子一样离开这个地方呢?

这个时候箕子讲,我是不能离开这个地方的,因为如果离开会彰显君主的不仁,所以我是不会离开的,但是一定会去相劝。当数次劝谏不听,他也不能离开,并且也不敢去死,如果我去死,更加说明了商纣王的不仁,逼死了自己的叔父,这种事情是不能做的。故而他又想了另外一个方法装疯,装疯以后纣王知道了这件事情,就把他囚禁,并且贬为奴,去掉了他的身份。后来武王伐纣,灭了商朝以后,去见了箕子,因为武王知道箕子是一位贤德之人,所以请教箕子治国之道。箕子跟武王讲了很多治国之道,这个时候武王又讲,想请箕子辅佐周朝,辅佐武王治理天下。箕子说,我自己的国家已经灭亡了,我怎么可能再去辅佐周朝治理天下呢?武王走了以后,箕子就离开这个地方。

我们再讲第三位比干,也是纣王的叔父,但是比干的做法不一样,比干谏而死,也是数次劝谏商纣王的,但是商纣王并不听。有一次比干连续三天不停地去劝谏商纣王,并且历数了夏桀是如何亡国的,又历数了商朝自商汤开始的贤君,是如何以仁德治理一个国家的。这个时候商纣王听的非常不耐烦,说你以圣人的资格在教导我吗?我听说圣人的心是有七窍的,今天我就想把你的心挖出来看一看,这就是我们都听过的著名的故事比干剖心,他就真的把比干的心剖了出来。到现在为止,我们提到比干都说是忠臣,亘古不变的忠臣。

孔子对这三位有一个评价,孔夫子曰:“殷有三仁焉”,说殷朝有三位仁德之人,也就是微子,箕子和比干。我们可以看到孔夫子用一个字形容了这三位仁人。可是三位的行为却各不相同,微子离开,是为了保存宗室的血脉可以祭祀祖上。箕子选择装疯,为什么呢?因为他觉得离开也不合适,以死相谏也不合适,所以他选择了装疯这样一个方式。而比干选择了以死相谏,比干认为以死相谏为忠,既然我改变不了什么,那我的生命也没有什么值得珍惜的。

通过这三位仁人,可以看到一件事情,三个人的行为所选择的路各不相同,但是那颗仁心是一样的,那颗忠心是一样的。以此我们可以延伸到生活当中来,做事情要懂得论心不论迹。举个例子,比如说孝,我们到底是否孝顺父母的,不在于你自己的行为,而在于你是否有这份孝心。比如比较有钱的人,可以给父母一些钱物质生活。有的人可能没钱,但是有更多的时间可以陪伴在父母身边,这也是孝。所以不要去看一个人的行为,因为每个人当下的性格不同,所选择的不同,衡量事情的标准不同,要看那颗心是否是孝的。就像文中所讲的仁心,微子,箕子和比干都是有这颗仁心的,而且都是一心为国,希望延续商朝,希望可以让百姓过得更好。但是每个人衡量的标准不一样,所以选择了不同的方式去对待。

我们在生活中做事情也是如此,孝、义、忠、信、仁、德,都一样。每个人当下的智慧不同,所处的阶段不同,故而每个人的选择和行为都各不相同,但是最重要的是我们自己有没有那颗心。

再举个生活当中的例子,比如我们需要用钱,有的朋友可能借给我们十万,有的朋友可能借给我们五十万,有的朋友可能没有借,但是不代表借五十万的那个朋友一定对我们的情谊是深厚的。可能他的条件比较好,所以对于他来讲这些钱并不费力,而没有借给我们的那个朋友,也并不是和我们的情谊就浅薄,有可能他有自己的难处,有可能他有自己的苦衷。所以我们要懂得,不要通过一个行为去断定一件事情去判定一个人,而是要去看看他自己的心里是怎么想的。

所以孔夫子通过三个人不同的行为,看到了相同的东西就是仁心。其实我们在生活当中经营感情也是如此。我们不要去看表面的行为,难道对方给我们买了一个礼物就真的是心中有我们吗?如果对方没买,难道真的就是不爱吗?其实不一定,但是在生活当中的我们,很容易出现这个误区,就是拿行为去判定一个人。行为是由内心产生的,所以我们要懂得看每个人的心里所想,看看他自己的发心是什么,他为什么去做这件事情,而不要被一些行为的表象所迷惑。

当我们有了这种思维,在生活当中就会少一些怨恨。比如说我们遇到了困难,朋友没有帮我们,我们去想想他的难处,而不是看他并没有帮助我们的这个行为,这个时候自然就会少怨恨。再比如工作当中也是一样的。有一些事情,好像并没有如我意,有一些事情同事做出来的行为、事情,可能我接受不了。但是如果我们真的去了解他内心所想,他也可能有他的难处,也可能是他想不到,或者他并不是有意为之,这个时候就会少生怨恨。

再比如两个人在感情交往当中,也是一样的。对方可能没有给我们更好的物质生活,可能没有给我们买更多的东西,但是不代表他的心里没有我们。所以我们要懂得不光通过一个人的行为去看当下发生的事情,还要去看他自己的内心,看他是如何想的,看他的发心是为了什么。有这样的思维,我们会变得更宽容,更加地理解他人,自然少生怨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