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霍松林为《王权评传》题写的七律诗

 新用户0334swDy 2023-07-05 发布于甘肃

十多年前,正值清末学者王权逝世一百周年之际,我撰写《王权评传》脱稿后,想请霍松林先生写一篇序言,霍松林先生久仰大名,但素昧平生,从未见过,但我还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把稿子邮寄给他,表达了我请他作序的意愿

。记得一个多星期之后就收到了他四千多字的序,以及这幅他撰书的七律诗书法作品。王权纪念馆建设期间,这幅作品也刻在广场文化墙石碑上了。

这首诗的内容:

王权逝世一百周年纪念

风雨飘摇忆晚清,哲人奋起伏羌城。

为官只顾苏民困,讲学真能育国英。

抒愤高吟曾惊众,图强卓论尚骇鲸。

家乡喜设百年祭,华夏腾飞万里晴。

这首诗对王权有高度的肯定和评价,首联认为王权是晚清时代奋起的哲人。

颔联肯定王权的为官之道,赞扬他不计较名利得失,只知道为民着想,以民为本,同时肯定了王权的教育成就,赞扬他在教育方面能为国家培养英才。这里他巧妙地把王权最得意的门生张世英的名里的一颗“英”字,和字里的一颗“育”字融入诗里,即指王权教育出天水另一位晚清时期的杰出人物张世英,也泛指王权和任其昌为天水近代教育培养了一批人才。

颈联则是对王权诗文方面的成就得赞扬和肯定。抒愤当指上世纪三十年代被阿英选入《鸦片战争文集》的王权“愤诗”,愤诗五首不仅是甘肃入选的唯一组诗,而且也是极负盛名的一组诗。这首诗作为王权诗歌的代表作,霍松林先生认为,王权的诗歌“嵩目时艰,忧国忧民之情不能自抑,往往溢而为诗”,这些诗反应民间疾苦,反应时代痛点,惊醒众人。“图强卓论尚骇鲸”当指王权的一系列文章有惊世骇俗之效。霍松林先生认为,王权的诗歌文章“各有千秋,文的成就更胜于诗”。王权文章的特点是“立意高,说理透,层层转折,愈转愈深,辞彩流美而内涵深厚,绝无空洞、俗浅之失”。

尾联其实是霍先生的一个愿望,他建议甘谷县在王权逝世一百周年之际举办一个纪念活动,如果能举办他愿意前来参加。

这幅作品不仅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是关于霍松林先生对王权学术诗文的评价,而且也有书法价值。霍松林先生的书法,有独到之处。中国书协原副主席、顾问钟明善先生曾专门著文介绍:“他的字也像他的诗一样'刚健含婀娜,韶秀寓清淑。’笔法严谨而笔势活泼多变。纵笔挥洒,波澜起伏,留笔敛气,蓄势画末,方圆兼备,疾涩得体,寓刚于柔,潇洒自若。结字中宫紧收而舒放其笔,斜侧取势而中心平稳,险绝而归于平正,直率而不拘成规。在当今学者书家中已形成自己独具的面目。欣赏霍老的书法作品,我总觉得有一种和读他的诗一样的感觉:清新、明丽、自然、冲淡、典雅、舒放中时时透出刚健、豪放、浑厚之气。对一位闻名遐迩的学者、诗人、教授霍松林先生来说,书法也不过是'余事’而已。然而他的书法也像他的诗一样'卓然自立,学古人而不为古人所限’。观霍翁的诗文、书法确是得了当代草圣于髯翁等老一辈学者、书家、诗人的薪传,而成了当今文坛、艺坛的翘楚。”

  三惜草堂名家画馆、收藏家王宝林先生说:“自古诗书相通,许多大书家都精于诗词,而许多大诗人本身就是书法家。古代的李白、苏轼,当代的夏承焘、程千帆等都是诗书兼擅的典范。而在世的大诗人中擅书者,当属久居长安、诗词界人称'西北王’的霍松林先生。”“对于像霍松林先生这样一位闻名遐迩的学者、诗人来说,书法也不过是'余事’而已。然而他的书法也像他的诗一样'卓然自立,学古人而不为古人所限’。我总觉得有一种和读他的诗一样的感觉:清新、明丽、自然、冲淡、典雅、舒放中时时透出刚健、豪放、浑厚之气。”又说:“细观霍松林先生的书法作品,点画坚浑开张,运笔舒缓沉着,结体茂密雄秀,章法朴实自然。他擅逆笔涩进,通过笔锋内藏的运动,使点画内部饱满。这样的笔墨自然内劲充盈,血浓骨老,点画沉实不飘浮、紧密不松夸,两端锋不外露,圆浑钝厚,将力量积蓄在点画之内,这是一种向内聚拢的运动,同时是一种向内生发的势,因而能产生一种沉实饱满的内劲,静中寓动,增强了点画的生命意味。我以为,这就是霍松林先生的书法之所以耐看的重要原因所在。”这些内行的评价中,我们可以看到霍松林先生的书法特征。

作者简介

霍松林,1921年9月生,甘肃天水人。著名古典文学专家、文艺理论家、诗人、书法家。早年毕业于南京中央大学中文系。1951年赴陕执教至今,为陕西师范大学文学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历任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中国杜甫研究会会长,陕西诗词学会会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员,日本明治大学客座教授,中国唐代文学学会副会长,甘肃省楹联学会顾问等。著有《文艺学概论》《文艺学简论》《唐宋诗文鉴赏举隅》《文艺散论》《白居易诗译析》《西厢述评》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