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湿热痿证理解西医肝硬化

 经方苑 2023-07-05 发布于辽宁

  众所周知,肝硬化患者主要有肝功能减退和门静脉高压两大主症,以往中医往往按其症状表现,将其归结于“癥瘕积聚”等证,通常采取活血化瘀,破癥除瘕的治则。而我根据自己总结的中医相火理论,认为西医肝硬化更符合“湿热痿证”。下面我将自己的几点想法跟大家作以表述。

   首先,我们先谈谈西医的肝硬化,肝硬化是由于一种或多种原因引起的、以肝组织弥漫性纤维化、假小叶和再生结节为组织学特征的进行性慢性肝病,按照病因,主要由于病毒性肝炎、酗酒等,发病机理主要是由于肝细胞的坏死、再生、肝纤维化和肝内血管增殖、循环紊乱。主要表现是以食欲减退、恶心、厌食等症状为主的肝功能减退,例外还有腹水、门-腔侧支循环开放为主的门静脉高压等。

   中医湿热痿证,最早以《黄帝内经》中的《痿论篇》,并且提出了痿证都从阳明辩证治疗。中医的痿证表现为四肢无力,肌肉懈堕等,病因以湿热多见。中医认为湿气是夏天暑气当令,我们都有这样的感受,夏天时感觉天气闷热,远观地面可以看到一股向上蒸发的气体,那就可以考虑为湿气,湿气本是天地交媾的一种正常状态,而如果失去了平衡就变成了湿邪。湿邪最主要的表现就是困重,《内经》描述其:因于湿,首如裹,大筋软短,小筋驰长,软短为拘,驰长为痿。湿邪总是容易和其他邪气一同发作,比如湿邪与寒气并伤于下,则发冷厥,风邪夹湿外感,则发风湿等等。这里我们要谈的是湿热。热邪在人体变现为火症,可以分为实火和虚火。实火比较少,虚火多见。所谓虚火在我的理论里把它解释为相火,相火发于命门,以肾精为依靠,化元气,以藏为本,不宜亢越。导致虚火上炎的原因有很多,大概有肾精亏少导致的阴不敛阳,下焦寒湿过重引起的“水寒不藏龙”等等。相火亢越的患者症状很多,比如心烦,发热,乏力等等。而相火与湿邪混合在一起就变成了湿热,也可以说成湿火。这个湿热的邪气具备了湿邪和热邪的特点,我们都知道水蒸气的特点就是热度特别大,所以湿热最大的特点就是热,另外就是粘滞。湿热困于脾胃则引起胃疼,大便粘滞等症状,湿热困于肝胆则可能引发黄疸等症。

  中医湿热最严重的结果就是湿热痿证,因为痿证就是重度湿热导致的,就好比是一个本来枝繁叶茂的大树遇到了干旱的天气导致叶落干枯一样。肝硬化也是有于湿热导致的。

  首先从肝硬化的病因角度考虑就符合中医湿热辩证,肝硬化的病因先是肝炎,肝炎在中医角度可以归于“虫痨”而湿热的一个特点就是容易产生虫症,因为湿热的环境会导致腐败,有利于滋生细菌,病毒等,还有饮酒导致的肝硬化也符合中医湿热,因为在中医里,酒本身就属于湿热之品、

  其次,我们从肝硬化的症状角度也可以与中医湿热痿证对应,肝硬化导致的消化不良,恶心,呕吐等症状符合湿热困于脾胃中焦的辩证思路,因为脾主运湿,湿热过重,伤及脾胃,导致运化不顺就导致消化不良,恶心等症状,肝硬化导致的门静脉高压,我的理解是由于相火离位,客于肝胆,而腹水是由于相火离位,下焦膀胱无以阳气运化水湿导致。严重者发生门静脉高压,导致食管胃底部静脉破裂出血也可以从相火亢越,灼烧脉路角度解释。肝硬化导致的细胞纤维化是由于湿热导致痿证,所以从中医湿热痿证角度完全可以辩证解释西医肝硬化。

  所以从中医相火理论角度考虑肝硬化治疗方法应该从早期去除湿热,降下相火的角度考虑。

  (以上仅为个人观点,有不到之处尽请批评指正)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