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词语三篇之二:名词、动词,挑起句子的大梁

 读写侠 2023-07-05 发布于广西

结合高中初中阶段学习的需要,我们重点讲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4类词语,首先讲名词和动词。

世界先有主体,然后主体之间发生作用,于是在相互作用中,世界运行了起来。这便是文本中名词和动词的作用,通过名词引入主体,通过动词使各主体间发生作用、形成联系,使文本中的虚拟世界运用起来。随便拿一个句子分析,很容易看到,名词、动词是句子的主干,缺少名词和动词,句子将成什么样子呢?名词、动词之外,形容词是修饰、限制名词的,副词是修饰、限制动词或形容词的。

◆名词

通常讲,是直指事物的词,如指客观物体,如“猫”;指具体人,如“刘备”;指概念,如“马克思主义”;指感受,如“悲伤”;等等。不过,真正让一个词成为名词的,是它在句子中的作用,如“是一种运动”,这里动词作名词使用。我们不研究语法,没有必要探究那么深。

名词,主要分两种:

一是专有名词,通常表示某个独一无二的事物,如“华为”“天安门”。有的名词,如“刘备”,可以是三国时蜀汉之主,可以是身边某个人的名字,但在特定语境下,它只表示一个意思、一个事物。

二是普通名词。通常表示一类事物。如,“猫”“桌子”,它们指示的事物具有普遍性。“猫”,不同的人会联想到不同的猫,“桌子”,不同的人也会联想到不同的桌子。对比起来,专用名词比普通名词,在表述上是更具体、更精确的,也就更形象。因此,很多时候,我们就有必要对名词进行修饰、限制,使其更精确,如“纯白色的小猫”“贪婪的银行家”“张三家的狗”。

按照写作要形象、生动、简洁的基本原则,选择名词时应尽量具体、鲜明。

关于具体方面,如高中选修上册《老人与海(节选)》中,先后出现灰鲭鲨、加拉诺鲨,都是专用名词。如果只用普通的鲨鱼代替,其表现力则会大幅降低。即使我们不清楚灰鲭鲨、加拉诺鲨具体是什么鲨鱼,但肯定是各具特点的。从文本中可以推测,大概灰鲭鲨是体大的独行侠,加拉诺鲨是贪婪的群体鲨鱼。专用名词,本身是自带属性的,如说起“刘备”,通常会想到那个仁厚谦和、百折不挠的形象,说起“曹操”,则通常想到那个得策辄行、猜忌多疑、横槊赋诗的形象。而普通名词,表示着一类事物,其形象便不够具体、丰富,需要进行修饰、限制。对名词作修饰和限制,是形容词的主要功能。

关于鲜明方面,主要通过其修饰词来体现,应尽量突出其主要特征,如,“山中一夜雨。”“那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参差十万人家。绕堤沙,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动词

简单讲,就是表示动作的词。可表示具体的动作,如跑、叫。也可表示一种状态,如存在、忍耐。

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的精选精炼,都是写作者所最看重的,尤其是动词之锤炼,更是关注的焦点和重点。下面从三个方面分析:

从动词本身看,同普通名词一样,动词通常也是描述一类的动作,如“跑”,包括快跑、慢跑、前进跑、后退跑等各种跑的动作,有必要使用副词作一定的修饰和限制。在不能过多使用副词的情况下(具体原因,讲到形容词、副词时再介绍),选用准确的动词来描述动作,是具有一定挑战的。动词选用,要达到很鲜明的生动性或形象性的表达效果,既要描述客观的动作现象本身,由于动词是施动者实施的动作,因此,在某些时候还需要侧面展示施动者的性格、情绪及当时的场景,等等。如,孙悟空“忽喇的一声,把公案推倒,耳中取出宝贝,一幌,碗来粗细,一路解数,直出御马监,径至南天门。”

从句子成分看,动词通常作谓语,前连主语,后接宾语,让句子的各部分成序列排列起来,协调各个名词间的关系,在各个主体间制造联系。基本上,主语是实施动作者,宾语是接受动作者,动词制造了主语与宾语之间的联系,如“猫吃老鼠”“关公战秦琼”。可见,动词是句子的脊梁。动词选用不好,将严重影响句子的表现力,选用得好,则很生动形象。如,“早晨,警察到门,吩咐道,'挂旗!’'是,挂旗!’各家大半懒洋洋地出一个国民来,起一块斑驳陆离的洋布。”

从现实世界看,世界是联系的集合。一个人、一件物,只有与其他人、其他物发生联系时,才能彰显其价值与存在。正如马克思所说:“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你是谁不重要,社会关系中反映的你才重要。文本作为人造的东西,其中的主体之间必须发生联系。正如契诃夫谈剧本创作时说:“如果在第一幕里写墙上挂着一把枪,那么这把枪在后边一定要响,不然这把枪就不必挂在那里。”在句子内部,通常是靠动词来制造各主体之间的联系的。七年级上册《雨的四季》,起首一句,“我喜欢雨,无论什么季节的雨,我都喜欢。”于是,文本便围绕“喜欢”二字展开了。

那么,动词选用,应该把握什么原则呢?

我们认为,总体上应把握准确用词的原则,准确自会生动。这里的准确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客观的准确,即不带主观情感,选用最贴近动作事实的词。对于多数学生,做到客观准确是不存在困难的。我们总不会把“哭”的现象写成“笑”,总不会把“走”的现象写得“跑”。

二是综合的准确。即在客观描述动作事实基础上,综合考虑特定场景、特定主体、情绪氛围等,进行动词选用,这里比较困难的。如,“红杏枝头春意”,又如,《红楼梦》中,王熙凤第一次见秦钟,“凤姐喜的先宝玉,道:'比下去了!’便探身一把了这孩子的手,就他身旁坐了......”“推”“笑”,侧面显示了凤姐与宝玉的亲近关系,“探身”“携”“命”,侧面显示了凤姐强势泼辣的性格。想象当时场景,“命”改为“叫”也许更客观准确,却失去了综合的准确。通常,科学类文本,如科学论文、纯议论文、纯说明文(如汽车使用说明书)中,趋向客观准确,有时甚至要严格的客观准确。艺术类文本,如散文、小说、诗歌、戏曲中,则更多追求综合的准确,但也有很多文本,用词也是很客观的,高中必修下册《变形记》,整体描述显得非常客观。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