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代玉器的时代特征:(24)五代十国玉器「二」

 芝润斋 2023-07-05 发布于江苏

龙纹带板

“玉梳背”为片状,梳背是嵌于梳上的装饰,上部呈圆弧形,底部平齐。

一般饰花卉和凤鸟纹,花叶上施以细密阴刻线,花瓣打洼。

镶嵌玉梳背的梳子在唐与五代时期,并不是作为梳头的用具。

而是妇女头部的一种装饰品!唐与五代时期,妇女以梳高髻为美。

“梳”是绾发盘髻所必需的工具,可作压发、固定发髻或纯装饰之用。

“玉梳背”在唐与五代以后就少见了。

“玉步摇”也是唐代开始盛行的,是一种贵妇人插于鬓发之侧的装饰品。

起到固定发髻的作用,形为片状、透雕,常见有牡丹花、花鸟、鸳鸯等纹饰。

采用细阴刻线雕琢花纹,繁而不乱,与其它珠串组合悬挂。

玉片的末端镶嵌有金银,插于发髻上。

贵妇人轻移莲步,美丽的玉步摇也随之轻轻摇动,显得多姿唯美。

这种玉步摇一直沿用到清代,只是形式上有所变化。

玉善财童子

杭州雷峰塔地宫出土的“玉善财童子”,非常珍贵。

童子立于禅云之上,神态自然,衣服随风飘起,为目前发现年代最早的玉童子形象。

龙纹玉带

四川省成都市西效前蜀王建永陵,出土的一套完整的龙纹玉带。

由方形銙7块和铊尾1块及银扣组成,主体纹饰为浅浮雕盘龙纹。

龙纹玉带

在铊尾的背面有阴刻铭文,记述了玉料在永平五年(公元915年)曾遭火烧。

后来被前蜀帝王建发现,并命工匠把它雕成玉带的情况。

是目前所知,唯一有明确纪年的玉带。

此玉带上的龙纹有唐代遗风,但雕法与唐代有所不同。

也是减地浮雕,但地子较平,没有留边。

而唐代地子打凹,留有边框,这是唐代与五代玉带的区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